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综合练习1.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都可以。
抽打冰尜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最好的场所是冰面。
好的冰尜儿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
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裂开。
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的抽打,_____________。
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
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儿,让它朝对方撞去。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力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
因此,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
况且小陀螺有个难听的绰号叫“角锥”,意思是小且细。
抽打“角锥”的大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抽鞭子,陀螺的质量往往不在意。
(1)陀螺又叫______。
(2)第二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下列选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
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______的事,说明翠鸟______的特点。
(2)用横线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候——______ 锋利——______(4)仔细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______。
3. 名著阅读。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重点段落品析“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忘记——________ 失信——________(2)分别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如果……可是…… ________……因为…… ________(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理解。
【答案】(1)牢记;守信(2)如果今天下雨,你不用来了,可是,今天没有下雨呀!;小刚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因为最近他学习非常刻苦。
(3)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己会是给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
【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如果……可是……”是假设关系;“……因为……”是因果关系。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
故答案为:(1)牢记;守信;(2)如果今天下雨,你不用来了,可是,今天没有下雨呀!小刚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因为最近他学习非常刻苦。
(3)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己会是给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①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了祸。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哎呀!”我叫起来,“坏了!小沙连忙摸耳染,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①形象地说明________;句②形象地说明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对划线的句子“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B. 小沙总是怒视剃头师傅,还骂他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 在小沙的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欢迎相呼应,充满趣味性。
(3)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对“我”进行简单的评价。
【答案】(1)比喻;“我”剃得快,剃得多。
;“我”根本不会剃头(2)C(3)喜欢。
文中的“我”胆子大,敢于尝试,调皮、乐观【解析】【分析】(1)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①把“姑父的睡衣”比作“一张熊皮”形象地说明“我”剃得快,剃得多,这是比喻。
②把“我理的头”比作“层层梯田”形象地说明“我”根本不会剃头,这是比喻。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比较判断正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颐和园》片段,完成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颐和园长廊的的特点是________。
(2)为了说明长廊的特点,作者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颐和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式,在本段中能体现这一方法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节选)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kuà)________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小叶说。
“再说,怎么梳呢?那么长的头发。
”小美也说。
“这太简单了。
当头发长到那么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十个妹妹了。
我只要悠闲地坐在椅子上就行了,十个妹妹会卖力地给我梳头的。
好玩极了!”小真说,“抹上香波一揉,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唯一遗憾的是不甜。
而且啊……“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而且啊……”(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地梳头 ________地坐在椅子上 ________地荡来荡去(2)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
①“这太简单了”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A.梳头 B.洗头 C.洗头和梳头②小真的长头发打算让________梳。
A.自己 B.妈妈 C.十个妹妹(3)作者的想象力多么奇妙!头发上的泡沫好像________,________好像海带一样。
(4)小真打算如何洗长头发?(5)小真的长头发还能怎样梳理或清洗?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1)卖力;悠闲;轻轻(2)C;C(3)大大的蛋卷冰激凌;河水冲洗的头发(4)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
(5)小真把瀑布当作滑梯,滑上几个来回,长头发也就被瀑布冲洗干净了。
【解析】【分析】(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修饰词语+地+动词””,横线上应填上修饰词语,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大胆想象,敢于去想,任何一个人的想象和幻想,都反映自己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当然还要合乎情理。
想象大胆不等于胡乱瞎想。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
(2)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来介绍不同花的开放的。
(3)这段话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照样子,写一写。
例:蔷薇绽开了笑脸。
桃花________。
荷花________。
【答案】(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2)时间(3)羞答答的睁开了朦胧的眼;悄悄地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凌晨四点、五点左右、七点、中午十二点左右、下午三点、傍晚六点、在七点左右、晚上八点”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
故答案为:(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时间(3)桃花羞答答的睁开了朦胧的眼;荷花悄悄地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仿写答案丰富多彩,要做到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2.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1)—(4)题。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训练试题(带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训练试题(一)阅读《绝招》片段,回答问题。
(15分)奶奶要过竹板,说:“过去奶奶一个人要做二十来个人的饭,还要调换花样,不往快里练,成吗?”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三胖和二福的绝招也是练出来的吗?”奶奶说:“有的人,生来就特别,别人比不上,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人家二福那是练出来的,你没见他,天天跑几里地去体育场学武术?”小柱子觉得奶奶说得在理,看来想拿出绝招,只有练。
练点什么呢?晚上小柱子躺在炕上还在想,想着想着终于有了主意。
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有的人,生来就特别。
( A )A.与众不同,不普通。
B.格外 C.特地 D.尤其(2)三胖长得胖,气量比别人大。
( C )A.才识和品貌的高低。
B.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C.一次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2、奶奶的话归纳了两种有绝招的办法,一种是生来就有“绝招”,一种是靠后天的努力。
奶奶的绝招是包饺子,她是靠练出来的。
奶奶的话说明了只要肯下工夫,人人都可以练出有用的本领的道理。
(5分)3、文中的三胖的绝招是憋气时间长,二福的绝招是指空翻倒立。
(2分)4、你想练一种什么绝招?通过什么方法来练习?(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
那儿()环境宁静,()景色宜人。
()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非常迷人。
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
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
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
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开朗起来。
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满了神秘感。
1、这篇短文一共有(7)句。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中心句。
第一句3、从提供的关联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文中括号里。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根据《花钟》的课文内容,选序号填空。
(1)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这与什么有关? (多选)A. 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B. 与刮风、下雨有关。
C. 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2)课文最后一段向我们介绍的做“花钟”的办法是( )。
A. 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B. 把漂亮的花放在一起,摆成一个圆圈。
C. 把花种在时钟里面。
【答案】(1)A,C(2)A【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C;(2)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色小屋每天,我和妈妈还有妹妹简尼去公园的时候,都会经过一幢黄色的房子。
就它那么一幢,孤零零地站着,有点旧,阴森森的,有点可怕。
有一天,我一个人爬上了黄房子的木栅栏。
院子里怎么有一个小男孩呢。
他向我招了招手:“来啊,一起来玩儿。
”我小心地从木栅栏上跳下去,踩在石子路上。
我朝他跑去,就在这时候,我看见草地上一只老虎妈妈正跟它的孩子们在玩儿呢,它们看见我低低地吼了一声。
可那个男孩子已经跑到水池边去了。
我跟到水池边,哇,水池里溅起了大水花。
一只白色的海豚从荷花的叶子之间跳了出来,向我甩甩尾巴,好像是在打招呼呢。
咦,那个小男孩呢?花房那边传来了他的叫声:“快来看呀。
”我走进花房发现西红柿的枝条上缠着什么,不时发出咝咝的声音,还一扭一扭的。
天啊,是一条蟒蛇,它向我吐出舌头。
可那个小男孩却不在了。
他跑到苹果树下去了。
我赶紧追过去,却看见一只鹈鹕停在树上,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
鹈鹕看了我一眼,嘴巴下的大口袋动了动。
那个小男孩把旁边的垃圾桶打开了。
我跑过去一看,一只大熊猫正在里面看报纸呢。
它眯缝着眼睛,不住地点头。
看到我,大熊猫立刻脱下帽子跟我问了声好。
可是那个小男孩已经跑进屋子里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1. 仿照《荷花》第二自然段,写一种你喜欢的花。
2. 阅读训练。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3. 课内阅读。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1)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
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是:______。
(2)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发挥想象,自己试着写一写。
(3)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4. 重点段落品析。
木棉喜暖在________,桦树耐寒守边疆。
银杏水杉________,开花满院香。
(1)根据课文《树之歌》把上面内容补充完整。
木棉喜暖在______,桦树耐寒守边疆。
银杏水杉______,______开花满院香。
(2)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______ ______桦树守边疆(3)该选段中共有______句话。
从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木棉生活在______。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荷花村(cūn)。
荷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
池(chí)塘(táng)里,荷花红红的。
小路旁,嫩(nèn)草绿绿的。
瓜地里,西瓜圆圆的。
山坡下,泉水清清的。
我的家乡真可爱!(1)短文共有______小节,第二节有______句话。
(2)读短文,再填空。
荷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
池塘里,荷花______的。
小路旁,嫩草______的。
瓜地里,西瓜______的。
山坡下,泉水______的。
6. 阅读训练。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
(2)从文中的“______”和“______”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
(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7. 课内阅读。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
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
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
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
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
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
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1)这一部分写了豌豆的______和______。
(2)“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改为陈述句)8. 品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②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③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④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袭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③段中“放假了”的意思。
(2)对第④段中加点的“冲”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文段的①②段和③④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填序号)①②段:______ ③④段:______A.下雨了,花孩子们放假了,他们冲出了学校。
B.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做功课。
(4)围绕着“关了门做功课”想一想,花孩子们在学校里做了哪些功课?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
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1)片段选自课文《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犹豫——______ 精致——______ 依然——______(3)用“依然”写句子。
(4)“红旗依然鲜艳”说明______。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孔融小时候,家里常常买梨子,梨子又香又甜,大家都争着去拿大的吃。
可是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小的。
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回答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好了。
”父亲听了,赞扬他上小年纪懂得礼让。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常——______ 表扬——______(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对错①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大的梨来吃。
②孔融认为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③孔融是一个懂得礼让的好孩子。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画出写荷叶的句子______ 。
这句话中______ 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______ 写出了荷叶的形态美;______ 写出了荷叶多而密。
(2)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种荷花的姿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冒”字用得好,因为______。
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的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1)“看着眼前的一幕”,“我和同伴”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向导的态度又如何?请用横线画出选段中表示心情和态度的词语。
(2)“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
“这句话什么意思?______(3)“极不情愿“表明向导______,“颓丧”的意思是______.(4)“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这件”蠢事“导致了什么后果。
13. 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
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
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深—______ 清—______ 黑—______ 凉—_____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沉积:______。
②缘故:______。
(3)这段话写的是珍珠泉的______。
把描写泉水清的句子写出来“______”。
14. 课文片段阅读,回答问题。
(1)《乡村大道》这首诗写出了乡村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乡村大道既指______,也指______。
(2)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他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
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
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
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
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你看,是不是这个理?”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①我的“不解之谜”是:______。
②挑山工和游人走路不一样在哪里?______③挑山工这几句话包蕴着什么哲理?______15.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
其实他受骗了。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疑惑不解。
______②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
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______(2)“跟往常很不一样”是因为( )①小动物们都害怕狐狸②狐狸后面跟着老虎③小动物们都害怕老虎(3)写出描写百兽们害怕的语句。
(4)“狐假虎威”在文中指______借着______的威风吓退百兽,现在用来形容______(填序号)。
16.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1)看图认词语,照样子标上序号。
①米糕②包装③送货④销售①______ ______ ______(2)“经过”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①通过。
②过程。
(3)这两段文字主要是写______(填序号)①米糕很好吃。
②米糕得来不易。
(4)为什么这平平常常的米糕要叫“千人糕”?17.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平常我在池子里_____________,在小溪里_____________,在江河里_____________,在海洋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1)找出文中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跳舞散步开大会唱歌奔跑睡觉(3)“光”的意思有:①明亮;②景物;③只。
“光做好事”中的“光”的意思是:______(4)“我”做了哪些好事?(5)“我”做了哪些坏事?1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
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蓝的天空。
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
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