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

合集下载

“亲子关系”之间的适当距离研究

“亲子关系”之间的适当距离研究

“亲子关系”之间的适当距离研究“亲子关系”作为孩子和父母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界近几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父母和孩子在交往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教育观念也会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亲子关系。

在这之间产生的距离感,对孩子性格的形成、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别人交往关系的好坏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确保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过程中所接受的内容都是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要想保证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便需要对造成亲子之间距离感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如何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关于对亲子关系的研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便有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此提出诸多理论,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在亲子关系上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新时期的父母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抛弃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最初儒家思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转到关注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和谐发展上来,从而使亲子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 M.Symonds )通过了解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提出了亲子关系的两种类型,第一,不是接受孩子的爱,就是拒绝孩子的爱。

第二,不是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便是无条件地服从孩子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有教育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父母教养孩子的三种模式:①权威型;②宽容型;③放任型。

这三种教育模式都不是培养亲子关系的最好的一种模式。

从亲子关系的具体内容来看,亲子关系主要有:抚养关系、亲情关系、教育关系。

抚养关系主要是父母从物质上关心孩子的生活,主要是给孩子提供生活的物质保障。

亲情关系主要是父母从感情上给予孩子关心,在情感上和孩子进行互动。

教育关系主要是父母在教会孩子和人交往、为人处世,教会孩子独立生活中形成的关系。

pcrt亲子关系量表计算方法

pcrt亲子关系量表计算方法

PCRT亲子关系量表计算方法引言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客观评估亲子关系的质量,研究者们开发了各种量表。

其中,P C RT亲子关系量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亲子研究中的工具,所以了解该量表的计算方法十分必要。

1. PC RT亲子关系量表简介父亲版P CR T亲子关系量表是由A hl bo rg等人(2001年)提出的,用于评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质量。

该量表共分为和**母亲版**两个版本,每个版本包含多个子维度。

2.计算方法2.1子维度及得分计算P C RT亲子关系量表父母版分为以下几个子维度:1.担心和关注程度(C on ce rn an da tt en t io n)2.情感温暖程度(Em o ti on al wa rm th)3.打击和指责程度(C ri ti ci sm an dn eg a ti vi ty)4.情感表达程度(Em o ti on al ex pr es siv e ne ss)5.教养效果程度(Pa r en ta le ff ic ac y)每个子维度包含若干题目,被试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得分。

每个题目对应的选择项根据不同研究的需要而定,主要包括“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和“5=总是”五个选项。

对于每个子维度,计算方法如下:1.将每个题目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2.计算出所有题目的总分后,可以计算该子维度的平均得分。

平均得分越高,表示该子维度的表现越好。

2.2整体得分计算在计算完各个子维度的得分后,可以计算P CR T亲子关系量表的整体得分。

整体得分是根据各个子维度得分的加权平均值来计算的。

通常,不同子维度的权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定,但是一般情况下,每个子维度的权重相等。

计算整体得分的步骤如下:1.将每个子维度的平均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2.总分除以子维度的数量,可以得到P C RT亲子关系量表的整体得分。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测验是根据‎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制订‎的,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父母管教‎态度的评定‎,第二部分是‎对孩子的问‎题特点的评‎定。

第一部分父‎母管教态度‎的评定,包括父母的‎自我评定和‎孩子对父母‎态度和评定‎,得分以换算‎成的百分位‎等级表示。

测验项目:对父母和孩‎子双方是相‎同的,同时说明其‎中的异同。

测验项目,按态度的特‎征分为5类‎(都是父母不‎希望有的)即,拒绝、支配、保护、服从、矛盾不一致‎。

这5种态度‎再各分为2‎个类型,每个类型各‎有10个问‎题。

第一部分共‎100个测‎验项目(测题)。

Ⅰ、拒绝 A、消极的拒绝‎型B、积极的拒绝‎型Ⅱ、支配 C、严格型D、期待型Ⅲ、保护 E、干涉型F、不安型Ⅳ、服从 G、溺爱型H、盲从型Ⅴ、矛盾 I、矛盾型J、不一致型第二部分,即孩子的问‎题特点,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相同‎观察和孩子‎的自我评定‎两个方面。

这部分测验‎试图有助于‎发现孩子身‎上的发生的‎特别明显和‎问题倾向,以利于诊断‎。

但是孩子的‎问题不一定‎是由父母的‎态度引起的‎。

所以分类的‎方法和第一‎部分不同。

按问题的内‎容倾向分为‎以下7类。

1.反社会性。

2.非社会性。

3.自我评价,兴趣和意志‎上的问题。

4.退行性。

5.神经质,神经性习惯‎、神经症。

6.生活习惯。

学力、能力。

测验指导语‎一、关于测验的‎实施程序和‎方式本测验属于‎团体测验(也可个别实‎施)。

测验实施时‎,要求填写好‎学校、姓名、学号、年级、学习成绩、性别、年龄、父母情况、地区差别等‎。

上述每项务‎必要求学生‎填写准确无‎误。

待每人填好‎后,再翻到说明‎中二、三部分,边看边听老‎师朗读,同时做好“例题”练习。

同学们完全‎掌握了答题‎方式之后,方可开卷进‎行正式测验‎。

二、回答方法本测验每一‎测题都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a.不是 b.有时是 c.常常是。

第一种:如果你觉得‎某一题中所‎说的,不符合你父‎亲或母亲情‎况的,就请在“不是”前的圆点按‎钮内点击;第二种:如果你觉得‎某一题中所‎说的,有时是符合‎你父亲或母‎亲情况的,就请在“有时是”前的圆点按‎钮内点击;第三种:如果你对于‎某一题中所‎说的,常常是符合‎你父亲或母‎亲情况的,就请在“常常是”前的圆点按‎钮内点击。

初中生亲子关系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以某校九年级L班为例

初中生亲子关系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以某校九年级L班为例

2021年1月 教育与教学46初中生亲子关系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以某校九年级L 班为例■ 林晓君[摘要] 亲子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业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父母有必要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本次研究选取某班3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展开亲子关系调查。

最终发现,亲子关系的得分与亲子交流情况、亲子解决分歧方式、父母教育方式和说话口吻等因素存在显著性相关。

因此提出父母应当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建立“朋友式”亲子关系、给予孩子信任和支持、父亲更多参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等对策。

[关键词] 初中生;亲子关系;影响因素[作者简介] 林晓君,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初中地理教师,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为初中地理教学、班级管理。

(广东深圳 518000)一、研究缘起“初二综合征”这样一个新名词越来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这种心理疾病正悄悄袭向13-15岁青少年。

表现为学生上课听不懂,成绩明显下降,整日心事繁重。

然而,这群特殊孩子的家长也难免出现焦虑、困惑等不良情绪。

最终,“综合征”的孩子和“综合征”的家长之间斗争不断,家长批评孩子成绩不理想、生活习惯差等问题,孩子抱怨家长自以为是、不理解和不尊重他们的隐私等。

面对当今社会如此大的就学和就业竞争,家长甚至失去理智般地为孩子的前程着急。

但是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努力这四部分的力量,其中家庭的影响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康品格,还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1]。

作为班主任,笔者希望能通过调查研究,让本班家长们了解孩子们的心声,正视亲子间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合理建议,力求从家长层面上做出改进,从而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此次研究主要针对亲子关系中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和影响程度。

二、研究方法(一)调查对象本调查以笔者所教班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37份纸质问卷,最终回收37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技能【精选题库】问答题

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技能【精选题库】问答题

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技能精选题库试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案例问答题】:【题一】:求助者,女,26岁,律师。

求助者自父亲2年前去世后,就搬回家来和母亲一起住。

开始还好,母女俩各忙各的,但自母亲一年前退休后,麻烦就来了。

母亲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同时也事无巨细,管理着她的一切。

求助者开始还能忍,想母亲无事可干,对自己也是关心,后来就忍不住发火,特别是母亲翻动她的东西,简直让她怒不可遏。

可母亲总是泪眼婆娑地说:“当妈的帮助女儿,这有什么不对?”求助者每认识一个新的男朋友,母亲都会兴奋地掺和进来,甚至给人家打电话问长问短,直到求助者完全没有兴趣与这个男人再交往下去为止。

可是这时候,母亲又会为她的婚姻大事发愁,抱怨父亲去世了,什么都要她一个人来操心,还对她说:“我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这辈子来还债,你还不领情。

”求助者对母亲的怒气越积越深,无名火也越来越大,每次对母亲发完火,她又会内疚的要死,觉得既对不起母亲又对不起父亲,但同时又感觉这辈子也无法摆脱母亲的控制。

她不忍心丢下母亲一个人过,可又不能忍受母亲永远把她当小孩子对待。

请根据案例回答下述问题。

1. 根据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指出求助者与母亲之间为哪种类型及表现形式。

答:求助者与母亲是拒绝型.(1)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内容的阐述。

(2)该案例中,母子间为保护型。

母亲表现出干涉行为。

2.利用家谱图简析母亲与求助者关系过度纠结的原因。

答;母亲因父亲死亡,剩下女儿,所有爱都过于集中,过分干涉女儿的生活,使女儿感到不适而产生纠纷.(1)家谱图内容简介。

(2)在家庭中的主要关系为夫妻关系。

其次为亲子关系。

在求助者的父亲去世后,夫妻关系联接中断,母亲在退休后,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求助者身上。

而求助者对母亲的行为则表现为服从,久而久之导致母亲过度的干涉。

3.简述求助者在与母亲沟通上存在的问题。

答:母亲干涉太多女儿的私生活,而女儿感到反感责怪母亲后又觉得后悔内疚.本案例中显示的求助者与母亲的沟通是一种指责埋怨型。

初中生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_王恕成

初中生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_王恕成

3.6
3.5
G 溺爱型
22.4
26.2
24.5
20.0
23.3
H 盲从型
48.3
49.2
45.3
25.5
42.3
I 矛盾型
44.8
18.0
17.0
14.5
23.8
J 不一致型
60.3
44.3
67.9
43.6
53.7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在“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和“不一致”等三个纬度上, 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 超过了一半, 说明这三种是当前初中生亲子关系中最为普遍的不良类型。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 PCRR) , 进行测试。调查结果表明: 当前初中生的亲子关系总体良好, 而“消极拒绝”、“积极拒绝”
和 “不 一 致 型 ”初 中 生 亲 子 关 系 中 最 为 普 遍 的 不 良 类 型 。
关键词: 初中学生; 亲子关系; 特点; 趋势; 测验
中图分类号: G78; G635.5
表 1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结果概念内涵
拒绝的 态度
A 消极拒绝 父母对子女所说的话不理不睬, 忽视, 不关心, 不信任, 感情不好等态度。
型 B 积极拒绝
父母对孩子有体罚、虐待、威吓、苛求、放弃养育责任等态度。 型
支配的 态度
C 严格型 D 期待型
父母对子女虽有爱, 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 督子女。 父母将自己的夙愿、希望投射在子女身上, 忽视子女的天赋能力, 希望子女完全 遵从父母的要求去做, 即望子成龙。
指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 例如父亲严厉, 而母亲放纵; 父亲斥责子女时, 母亲却来 J 不一致型
阻止。
2.3 方法。以班为单位, 利用午自修时间, 集中施测。数据全部由 VFP6.0 输入, SPSS11.5 进行统计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3.1 亲子关系现状分析

改善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团体心理技能训练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

改善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团体心理技能训练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

改善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团体心理技能训练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 11-04-07 14:03:00 ] 作者:郭蕊,邓树嵩编辑:studa20【摘要】目的评价青少年亲子关系干预模式的效果,改善被试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现状。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百色市三所普通中学中的6个班,随机分为试验组(132人)和对照组(141人)。

试验组接受团体心理技能训练的干预方案,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

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问卷进行测评。

结果①两组学生性别构成、年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干预前,两组学生亲子关系10个类型的得分呈现良好的均衡性(P>0.05);③干预后,试验组在拒绝(消极拒绝型、积极拒绝型),溺爱型中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或P<0.05)。

结论该健康教育干预模式与措施可以改善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其后将增加样本含量和随访时间进一步考评该干预模式的效果。

【关键词】亲子关系;早期干预(教育);青少年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1],它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家庭关系。

亲子关系将会影响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相互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及心理行为问题等。

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从原来以父母为主导,逐渐向亲子双方地位平等、相互促进转变。

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许多教育对策是建议性的、探讨性的,缺乏进一步的实践和干预研究。

本研究通过团体心理技能训练进行干预,评价其改善亲子关系的效果,同时探讨科学的依据和实际可行的教育策略。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城乡三所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

以班为单位整群抽样,共抽取6个班,随机分配到试验组(132人)和对照组(141人)。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终审稿)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终审稿)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测验是根据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制订的,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父母管教态度的评定,第二部分是对孩子的问题特点的评定。

第一部分父母管教态度的评定,包括父母的自我评定和孩子对父母态度和评定,得分以换算成的百分位等级表示。

测验项目:对父母和孩子双方是相同的,同时说明其中的异同。

测验项目,按态度的特征分为5类(都是父母不希望有的)即,拒绝、支配、保护、服从、矛盾不一致。

这5种态度再各分为2个类型,每个类型各有10个问题。

第一部分共100个测验项目(测题)。

Ⅰ、拒绝A、消极的拒绝型B、积极的拒绝型Ⅱ、支配C、严格型D、期待型Ⅲ、保护E、干涉型F、不安型Ⅳ、服从G、溺爱型H、盲从型Ⅴ、矛盾I、矛盾型J、不一致型第二部分,即孩子的问题特点,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相同观察和孩子的自我评定两个方面。

这部分测验试图有助于发现孩子身上的发生的特别明显和问题倾向,以利于诊断。

但是孩子的问题不一定是由父母的态度引起的。

所以分类的方法和第一部分不同。

按问题的内容倾向分为以下7类。

1.反社会性。

2.非社会性。

3.自我评价,兴趣和意志上的问题。

4.退行性。

5.神经质,神经性习惯、神经症。

6.生活习惯。

学力、能力。

测试题[A]1.你同父母说话时,他们是不是说:“很忙呀”,而不理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父母是不是在别人面前说你的缺点或发牢骚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你的父母是不是更疼爱别的孩子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你是不是认为父母和你合不来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是不是把你看成是讨厌鬼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在谈论你时,是不是感到难为情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你和别人随便玩什么,父母会不会来干涉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父母对你所托的事或约好的事,会不会忘掉或不关心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父母是不是只看到你的缺点而看不到你的优点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是不是认为你是不可信任的不是有时是常常是[B]1.你在家里受到责备时,会不会挨打、挨拧或被捆绑起来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父母对你是不是唠唠叨叨发牢骚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你的学习成绩或作品,是不是被父母看不起或被嘲笑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同别人的孩子(如兄弟姐妹或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是不是只有你才经常受父母责备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对你做的事是不是经常说:“那不行”,“这不可以”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外出时,是不是经常叫你看家或把你寄放到别人家里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你是不是常受到父母吓唬:“不给你吃饭”,“把你关在门外”,“把你丢掉”,“去告诉警察”等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父母是不是常常说你是“个子矮”,“傻瓜”,“迟钝”,“长得不好看”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你是不是和父母一起外出,一起玩耍,一起谈话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情绪不好时,你是不是比平常多挨骂不是有时是常常是[C]1.父母是不是和你商量同你有关的各种事情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父母认为是好的事情,会不会硬要你去做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你去做某件事时,父母会不会阻止你说:“那本行”,“这不行”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父母是不是经常监视你做事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你做的事或你的学习成绩,是不是经常受到父母指责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对你的辩解或不同意见,父母是不是假装没听见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父母给你零用钱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你没有按父母说的做,会不会遭他们严厉责备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父母是不是对你施威风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是不是要求你有礼貌,守规矩,用功学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D]1.父母是不是经常对你说:“读书要用功”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父母是不是更关心你的学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是不是总把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父母看了你的考试成绩后,是不是总说你不行或差劲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是不是经常对你说:“只要你用功,就给你什么”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是不是只要求你读书,不给你玩的时间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父母是不是为你准备好的书、好的学习条件,收听收看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交好的朋友而动脑筋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你父母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肯做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父母是不是常说你“如果用功些,成绩会好些呀”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你正玩得高兴或正在做手工时,父母会不会硬要你中途停、下去学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E]1.你是不是感到父母对你的日常生活管得太多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你吃饭时,父母是不是对你说:“要多吃,不能挑食”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对你交朋友也严格要求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父母是不是关心你的作业或手工品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是不是提醒你,要节约花零用钱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明知你能做的事,是不是还要帮助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你和别人吵架时,父母是不是经常介入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父母对你看小人书及其他与学校学习无关的书籍,看电影、电视、录象或其他娱乐体育活动是不是有严格要求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9.父母是不是总对你唠叨说:“快去睡觉吧”,“上学要迟到了”,“你要抓紧时间”等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 10.父母是不是很想打听你在学校里的事情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F] 1.你稍有的病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你去治疗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 2.你弄脏了手脚或衣服,父母是不是会说你不讲卫生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3.父母是不是经常提醒你,不要参加危险的体育活动或做危险的游戏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 4.父母是不是不许你一个人到远处去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5.父母是不是担心你的学习成绩会退步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 6.如果你有过不幸的事情,父母是不是经常地提醒你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 7.父母是不是经常提醒你,不要和坏朋友玩或做坏事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 8.你的缺点或缺陷,父母是不是有意或无意为你袒护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 9.为了不让你伤风感冒,父母是不是经常叫你多穿衣服不要受凉不是 有时是 常常是10.父母是不是总在为你的事情操心不是有时是常常是[G]1.父母是不是叫你不要和同学玩,只要你在家里玩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你从小是不是在父母过于疼爱中长大的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是否把照料你,和你在一起,看得比什么都愉快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你受到同学欺负或受到老师批评时,父母会不会生气或袒护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为了你,父母是否愿意作出任何牺牲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是不是不责备你而只赞扬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你不在家,父母就会感到寂寞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如果你生病,病痊愈后,父母仍会耐心地照料你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你无论做什么事,父母都希望和你在一起,成为你的伙伴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不论你年龄多大,父母是不是象对待幼儿那样来精心照料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H]1.你纠缠不休,父母是不是会依从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父母是不是讨好你,奉承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你做了错事,父母是不是不批评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只要你恳求,父母总会帮你忙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你不做家务,父母是不是也不说什么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已经决定要你做的事情,如果你说“不高兴”,父母是不是就不再要求你做了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如果你非要不可,就是价钱昂贵的东西,父母也会买给你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只要你感兴趣,即使你做了错事,父母也不责怪你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为了叫你学习和做家务,父母会不会给你许愿(如称赞你或给你东西)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不论考虑什么事,是不是首先想到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I]1.父母对你的态度是不是和他们的心情有关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你做同样的一件事,是不是有时会受到父母责备,有时就不会受到他们责备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严厉责备你之后,会不会向你道歉或向你讨好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父母很宝贝你,但有时是不是也严厉地责备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平时不大理睬你,但有时是不是也会过分照顾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虽然过分地照料你,但是不是有时你做不成事也会生气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父母在外人面前对你的态度和在家里对你的态度是不是不一样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父母是不是在表面上袒护你学习、能力等时,内心却又感到难为情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父母虽然会说:“你反正是不行的”,但当你的成绩不好时,是不是又会生气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平时对你严加干涉,当你和他们商量事情时,他们是不是又只得满足你的要求不是有时是常常是[J]1.父母当中,是不是一个严格,另一个温和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你的父母是不是一个不大理睬你,另一个又过分地照料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对你的看法是不是经常发生矛盾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你是不是喜欢父母中的一个,讨厌另一个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你有事或需要东西时,是不是只向父母当中的一方讲或要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你会不会在父母中的一个面前说另一个的坏话或缺点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父母对你的教育方式或看法是不是有分歧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父母当中是不是一个逞威风,另一个服从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你的父母当中是不是只有一个照料你、关心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你的父母是不是吵架不是有时是常常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测验是根据前面所提到的问题制订的,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父母管教态度的评定,第二部分是对孩子的问题特点的评定。

第一部分父母管教态度的评定,包括父母的自我评定和孩子对父母态度和评定,得分以换算成的百分位等级表示。

测验项目:对父母和孩子双方是相同的,同时说明其中的异同。

测验项目,按态度的特征分为5类(都是父母不希望有的)即,拒绝、支配、保护、服从、矛盾不一致。

这5种态度再各分为2个类型,每个类型各有10个问题。

第一部分共100个测验项目(测题)。

Ⅰ、拒绝A、消极的拒绝型B、积极的拒绝型Ⅱ、支配C、严格型D、期待型Ⅲ、保护E、干涉型F、不安型Ⅳ、服从G、溺爱型H、盲从型Ⅴ、矛盾 I、矛盾型J、不一致型第二部分,即孩子的问题特点,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相同观察和孩子的自我评定两个方面。

这部分测验试图有助于发现孩子身上的发生的特别明显和问题倾向,以利于诊断。

但是孩子的问题不一定是由父母的态度引起的。

所以分类的方法和第一部分不同。

按问题的内容倾向分为以下7类。

1.反社会性。

2.非社会性。

3.自我评价,兴趣和意志上的问题。

4.退行性。

5.神经质,神经性习惯、神经症。

6.生活习惯。

学力、能力。

测试题[A]1.你同父母说话时,他们是不是说:“很忙呀”,而不理你?2.父母是不是在别人面前说你的缺点或发牢骚?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你的父母是不是更疼爱别的孩子?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你是不是认为父母和你合不来?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是不是把你看成是讨厌鬼?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在谈论你时,是不是感到难为情?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你和别人随便玩什么,父母会不会来干涉?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父母对你所托的事或约好的事,会不会忘掉或不关心?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父母是不是只看到你的缺点而看不到你的优点?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是不是认为你是不可信任的?不是有时是常常是[B]1.你在家里受到责备时,会不会挨打、挨拧或被捆绑起来?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父母对你是不是唠唠叨叨发牢骚?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你的学习成绩或作品,是不是被父母看不起或被嘲笑?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同别人的孩子(如兄弟姐妹或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是不是只有你才经常受父母责备?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对你做的事是不是经常说:“那不行”,“这不可以”?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外出时,是不是经常叫你看家或把你寄放到别人家里?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你是不是常受到父母吓唬:“不给你吃饭”,“把你关在门外”,“把你丢掉”,“去告诉警察”等?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父母是不是常常说你是“个子矮”,“傻瓜”,“迟钝”,“长得不好看”?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你是不是和父母一起外出,一起玩耍,一起谈话?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情绪不好时,你是不是比平常多挨骂?不是有时是常常是[C]1.父母是不是和你商量同你有关的各种事情?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父母认为是好的事情,会不会硬要你去做?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你去做某件事时,父母会不会阻止你说:“那本行”,“这不行”?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父母是不是经常监视你做事?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你做的事或你的学习成绩,是不是经常受到父母指责?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对你的辩解或不同意见,父母是不是假装没听见?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父母给你零用钱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你没有按父母说的做,会不会遭他们严厉责备?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父母是不是对你施威风?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是不是要求你有礼貌,守规矩,用功学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D]1.父母是不是经常对你说:“读书要用功”?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父母是不是更关心你的学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是不是总把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父母看了你的考试成绩后,是不是总说你不行或差劲?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是不是经常对你说:“只要你用功,就给你什么”?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是不是只要求你读书,不给你玩的时间?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父母是不是为你准备好的书、好的学习条件,收听收看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交好的朋友而动脑筋?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你父母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肯做?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父母是不是常说你“如果用功些,成绩会好些呀”?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你正玩得高兴或正在做手工时,父母会不会硬要你中途停、下去学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E]1.你是不是感到父母对你的日常生活管得太多?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你吃饭时,父母是不是对你说:“要多吃,不能挑食”?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对你交朋友也严格要求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父母是不是关心你的作业或手工品?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是不是提醒你,要节约花零用钱?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明知你能做的事,是不是还要帮助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你和别人吵架时,父母是不是经常介入?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父母对你看小人书及其他与学校学习无关的书籍,看电影、电视、录象或其他娱乐体育活动是不是有严格要求?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父母是不是总对你唠叨说:“快去睡觉吧”,“上学要迟到了”,“你要抓紧时间”等?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是不是很想打听你在学校里的事情?不是有时是常常是[F]1.你稍有的病痛,父母是不是急于给你去治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你弄脏了手脚或衣服,父母是不是会说你不讲卫生?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是不是经常提醒你,不要参加危险的体育活动或做危险的游戏?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父母是不是不许你一个人到远处去?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是不是担心你的学习成绩会退步?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如果你有过不幸的事情,父母是不是经常地提醒你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父母是不是经常提醒你,不要和坏朋友玩或做坏事?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你的缺点或缺陷,父母是不是有意或无意为你袒护?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为了不让你伤风感冒,父母是不是经常叫你多穿衣服不要受凉?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是不是总在为你的事情操心?不是有时是常常是[G]1.父母是不是叫你不要和同学玩,只要你在家里玩?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你从小是不是在父母过于疼爱中长大的?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是否把照料你,和你在一起,看得比什么都愉快?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你受到同学欺负或受到老师批评时,父母会不会生气或袒护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为了你,父母是否愿意作出任何牺牲?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是不是不责备你而只赞扬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你不在家,父母就会感到寂寞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如果你生病,病痊愈后,父母仍会耐心地照料你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你无论做什么事,父母都希望和你在一起,成为你的伙伴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不论你年龄多大,父母是不是象对待幼儿那样来精心照料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H]1.你纠缠不休,父母是不是会依从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父母是不是讨好你,奉承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你做了错事,父母是不是不批评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只要你恳求,父母总会帮你忙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你不做家务,父母是不是也不说什么?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已经决定要你做的事情,如果你说“不高兴”,父母是不是就不再要求你做了?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如果你非要不可,就是价钱昂贵的东西,父母也会买给你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只要你感兴趣,即使你做了错事,父母也不责怪你吗?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为了叫你学习和做家务,父母会不会给你许愿(如称赞你或给你东西)?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不论考虑什么事,是不是首先想到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I]1.父母对你的态度是不是和他们的心情有关?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你做同样的一件事,是不是有时会受到父母责备,有时就不会受到他们责备?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严厉责备你之后,会不会向你道歉或向你讨好?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父母很宝贝你,但有时是不是也严厉地责备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父母平时不大理睬你,但有时是不是也会过分照顾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父母虽然过分地照料你,但是不是有时你做不成事也会生气?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父母在外人面前对你的态度和在家里对你的态度是不是不一样?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父母是不是在表面上袒护你学习、能力等时,内心却又感到难为情?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父母虽然会说:“你反正是不行的”,但当你的成绩不好时,是不是又会生气?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父母平时对你严加干涉,当你和他们商量事情时,他们是不是又只得满足你的要求?不是有时是常常是[J]1.父母当中,是不是一个严格,另一个温和?不是有时是常常是2.你的父母是不是一个不大理睬你,另一个又过分地照料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3.父母对你的看法是不是经常发生矛盾?不是有时是常常是4.你是不是喜欢父母中的一个,讨厌另一个?不是有时是常常是5.你有事或需要东西时,是不是只向父母当中的一方讲或要?不是有时是常常是6.你会不会在父母中的一个面前说另一个的坏话或缺点?不是有时是常常是7.父母对你的教育方式或看法是不是有分歧?不是有时是常常是8.父母当中是不是一个逞威风,另一个服从?不是有时是常常是9.你的父母当中是不是只有一个照料你、关心你?不是有时是常常是10.你的父母是不是吵架?不是有时是常常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