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塑料特性、成型工艺、用途
pc材料工艺

pc材料工艺PC材料工艺。
PC材料,即聚碳酸酯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电气性能,因此在电子、汽车、家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PC材料的加工工艺对最终制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下面将就PC材料的工艺加工进行介绍。
首先,PC材料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和吹塑成型。
注塑成型是将PC颗粒加热熔融后注入模具中,通过高压使其成型。
挤出成型是将PC颗粒加热熔融后挤出成型,适用于生产型材、板材等。
吹塑成型是将PC颗粒加热熔融后通过气压吹塑成型,适用于生产薄壁容器等。
不同的成型工艺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制品,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其次,PC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喷涂、印刷、电镀等。
喷涂工艺可以提供丰富的色彩选择和表面效果,增强PC制品的外观和耐候性;印刷工艺可以在PC 制品表面印刷图案、文字等,丰富产品设计;电镀工艺可以提供金属质感和防腐蚀性能,使PC制品更加耐用。
表面处理工艺的选择应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和性能。
再次,PC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切削加工、热压成型、冷弯成型等。
切削加工适用于生产PC零件和模具,可以通过车削、铣削、钻削等方式进行;热压成型适用于生产PC板材和型材,通过加热和压力使PC颗粒熔融并成型;冷弯成型适用于生产PC型材和管材,通过机械力使PC材料产生塑性变形。
合理选择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
最后,PC材料的装配工艺包括焊接、粘接、组装等。
焊接工艺适用于PC零件的连接,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热板焊接等方式;粘接工艺适用于PC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粘接,可以选择合适的胶水和粘接工艺;组装工艺适用于PC制品的组装,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
装配工艺的选择应考虑PC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以确保连接牢固和密封可靠。
综上所述,PC材料的工艺加工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包括成型工艺、表面处理工艺、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
PC料

PC(聚碳酸酯)PC1 PC的性能PC为无定型塑料,透明性好。
它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机械强度高、韧性好、耐热耐候性好、尺寸稳定性高、易着色、吸水率低。
PC热变形温度为135-143℃,可长期在120-130℃的工作温度下使用。
PC的缺点是:耐化学性差、熔融粘度大、流动性差、对水份极敏感,易产生内应力开裂现象。
2 PC的工艺特点PC料对温度较敏感,其熔融粘度随温度的提高而明显降低,流动加快,对压力不敏感,要想提高其流动性,要采取升温的办法。
PC料加工前要充分干燥(120℃左右),水分应控制在0.02%以内。
PC料宜采用高料温、高模温和高压慢速的条件下成型。
模温控制在80-110℃左右较好,成型温度在280-320℃为宜。
PC产品表面易出现气花,水口位易产生气纹,内部残留应力较大,易开裂。
因此,PC料的成型加工要求较高。
PC料收缩率低(0.5%),尺寸变化不大。
PC料啤出的制品可用退火的方法来消除其内应力。
PC塑料原料的性能和用途简介PC,中文名称叫聚碳酸酯。
它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塑料,透明的度达90%,被誉为是透明金属。
它刚硬而具有韧性,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高度的尺寸稳定性和范围很宽的使用温度、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及耐热性和无毒性,可以通过注射、挤出成型。
PC的热性能优异,可在-100℃-130℃之间长期使用,脆化温度在-100℃以下。
聚碳酸酯具有耐开裂和耐药品性较差,高温易水解,与其它树脂的相容性差,润滑性能不好,但是,可以通过加入其它的树脂或者无机填充剂进行改性,从而获得十分优异的性能。
广泛运用于:光学照明:用于制造大型灯罩、防护玻璃、光学仪器的左右目镜筒等,还可广泛用于飞机上的透明材料。
电子电器:聚碳酸酯是优良的E(120℃)级绝缘材料,用于制造绝缘接插件、线圈框架、管座、绝缘套管、电话机壳体及零件、矿灯的电池壳等。
也可用于制作尺寸精度很高的零件,如光盘、电话、电子计算机、视频录象机、电话交换器、信号继电器等通讯器材。
聚碳酸酯PC

嵌件必须预热至110~130℃以减少开裂倾向; 最后,制品必须在110℃退火处理几小时,改善应力开 裂性; 针对聚碳酸酯具有缺口敏感性,制品设计切忌尖角、 缺口,厚薄变化大,制品厚薄尽量均一等等。
四、PC的成型加工
聚碳酸酯可以采用注射、挤压、模压、吹塑、铸 塑等方法加工,其中以注射成型应用最为广泛, 占有极重要地位。
聚碳酸酯
一、概述—定义 凡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 的聚合物,统称聚碳酸酯。 可以看作是由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的缩聚产物。
式中R可以是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或脂肪-芳香族。 因此,理论上聚碳酸酯可以有很多品种。但作为工程塑 料最有应用价值的是芳香族聚碳酸酯,其中特别是以双 酚A型聚碳酸酯最重要,应用也最普遍。
三、 PC结构与性能—PC的主要性能
PC抗蠕变性能要优于聚酰胺和聚甲醛,特别是用玻 璃纤维增强改性的PC的耐蠕变性更优异,故在较高
温度下能承受较高的载荷并能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PC力学性能的主要缺点:是易产生应力开裂、耐疲
劳性差、缺口敏感性高、不耐磨损等。三、 PC结构与性能—PC Nhomakorabea主要性能
一、概述—特点 PC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PC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透明性、刚性、耐火焰 性、优良的电绝缘性以及耐热性。 它的尺寸稳定性高,可以替代金属和其他材料。 缺点为:容易产生应力开裂,耐溶剂性差、不耐碱、 高温易水解、对缺口敏感性大、与其他树脂相容性 差,摩擦系数大,无自润滑性。
四、PC的成型加工
1. PC的成型工艺特性 (1) PC在用熔融状态下的流变性接近牛顿型。也 就是说熔体粘度的变化与剪切速率关系不大,而 主要与温度有关。熔体温度每升高28℃。则流速 度加快1倍。
聚碳酸酯PC是什么

聚碳酸酯PC是什么聚碳酸酯,简称PC,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
它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透明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PC的英文全称是Polycarbonate,可以看作是聚合物的一种。
它的分子结构中包含碳酸酯基团,这种结构使得PC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耐热性。
在塑料材料中,PC被认为是一种全面性能较为出色的材料之一。
PC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高强度。
它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因此在注塑成型、挤出成型等工艺中广泛应用。
同时,PC还具有极佳的耐冲击性,能在低温下保持其性能,不易发生脆断,这使得PC在一些对抗冲击要求较高的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汽车领域中用于制造车灯壳、挡风玻璃等配件。
除了高强度和耐冲击性外,PC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它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好的物理性能,不易软化变形。
因此,PC常被选用作为高温设备的组件或外壳,比如一些灯具、电子设备等。
此外,PC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使得它在电子电气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另外,PC还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光学性能。
其透光性接近玻璃,同时表面平整度高,能够有效减少光的散射,因此PC常被用于需要透明或高光学要求的领域,比如光学透镜、眼镜镜片等。
然而,虽然PC具有众多出色的性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PC的耐老化性较差,易受紫外线影响而发生黄变、劣化等问题,这在户外使用时需要加以注意。
此外,PC的成本相对较高,制造工艺要求也较高,这使得其在某些领域面临竞争。
总的来说,聚碳酸酯PC作为一种优秀的工程塑料,具有高强度、耐冲击、耐高温、良好的透明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光学等领域。
随着工程塑料技术的不断发展,PC的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多可能性。
1。
聚碳酸酯(PC)加工工艺

聚碳酸酯(P C)加工工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加工工艺:1、加工特性PC是无定形材料,它的熔体粘度对温度敏感。
由于PC在高温下易发生水解,制品质量对原料的含湿量很敏感,在成型前必须将原料须干燥至小于0.02%。
PC可采用注塑、挤出、吹塑、流延等分法加工,也可进行粘合、焊接和冷加工。
2、注塑工艺(1)塑料的处理PC的吸水率较大,加工前一定要预热干燥,纯PC干燥120℃,改性PC一般用110℃温度干燥4小时以上。
干燥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
一般可用对空挤出法判断干燥是否足够。
再生料的使用比例可达20%。
在某些情况下,可100%的使用再生料,实际份量要视制品的品质要求而定。
再生料不能同时混合不同的色母粒,否则会严重损坏成品的性质。
(2)注塑机的选用现在的PC制品由于成本及其它方面的原因,多用改性材料,特别是电工产品,还须增加防火性能,在阻燃的PC和其它塑料合金产品成型时,对注塑机塑化系统的要求是混合好、耐腐蚀,常规的塑化螺杆难以做到,在选购时,一定要预先说明。
(3)模具及浇口设计常见模具温度为80~100℃,加玻纤为100~130℃,小型制品可用针形浇口,浇口深度应有最厚部位的70%,其它浇口有环形及长方形。
浇口越大越好,以减低塑料被过度剪切而造成缺陷。
排气孔的深度应小于0.03~0.06mm,流道尽量短而圆。
脱模斜度一般为30′~1°左右。
(4)熔胶温度可用对空注射法来确定加工温度高低。
一般PC加工温度为270~320℃,有些改性或低分子量PC为230~270℃。
(5)注射速度多见用偏快的注射速度成型,如打电器开关件。
常见为慢速→快速成型。
(6)背压10bar左右的背压,在没有气纹和混色情况下可适当降低。
(7)滞留时间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物料会降质,放也CO2,变成黄色。
勿用LDPE、POM、ABS或PA清理机筒。
透明pc材料

透明pc材料透明PC材料。
透明PC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透明度、耐热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器械、建筑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透明PC材料的特性、应用领域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透明PC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明度和光学性能,能够传递高达90%以上的光线,因此在需要透明度高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透明PC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候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能力,不易老化变黄。
此外,透明PC材料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强度高、韧性好,能够满足各种复杂工程需求。
透明PC材料在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手机屏幕、笔记本电脑外壳、显示器面板等都是透明PC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
在汽车领域,透明PC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车灯罩、车窗、车身外壳等部件的制造。
在医疗器械领域,透明PC材料被用于制造输液瓶、手术器械等,其优异的透明度和耐热性能能够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可靠性。
此外,透明PC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例如制造天窗、隔断、采光板等。
在透明PC材料的加工工艺方面,注塑成型是其常见的加工方法。
注塑成型是将加热熔融的透明PC颗粒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后得到所需的零件。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注塑温度、模具温度、注射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成型零件的质量。
此外,透明PC材料还可以通过挤出成型、压延成型、吹塑成型等方式进行加工,以满足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需求。
总的来说,透明PC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明度、耐热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器械、建筑等领域。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透明PC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美好。
pc生产工艺

pc生产工艺PC生产工艺是指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材料的加工和制造过程。
PC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冲击性和透明性,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PC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塑料挤出、注塑成型、冷却处理、切割修整、检验包装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PC生产工艺的第一步。
原料采用聚碳酸酯颗粒,通过高温熔化并添加染料或增强剂等成分,制成可加工的塑料。
接下来是塑料挤出环节。
将熔化的塑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形成连续的塑料条状物或板状物。
挤出机将塑料熔化后,通过螺杆和机筒的转动推动塑料流动,并通过挤出机的模具将熔化的塑料挤压变形。
然后,将挤出成型的塑料通过注塑成型。
将塑料条状物或板状物放入注塑机中加热熔化,然后通过模具将熔化的塑料注入到成型腔中,等待塑料冷却固化。
注塑成型是将塑料经过熔化、挤出、冷却的环节再次加热,并通过模具的压力使得塑料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注塑成型后的产品需要经过冷却处理,使得塑料更加固化。
冷却处理可以采用自然冷却或水冷却的方式。
通过合理的冷却时间和温度控制,使得塑料性能更加稳定。
冷却处理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切割修整。
通过切割机将冷却固化的塑料切割成所需尺寸,然后通过修整机修整切割面,使其平整并去除毛刺。
最后,对产品进行检验和包装。
对PC产品进行检验,检查产品的尺寸、外观和性能等是否符合要求。
然后,将产品经过清洁处理后,采用合适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以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综上所述,PC生产工艺是一系列复杂的制造过程,通过原料准备、塑料挤出、注塑成型、冷却处理、切割修整、检验包装等环节,将聚碳酸酯材料加工制造成各种PC产品。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发展。
PC塑料的主要性质及成型工艺要求

PC塑料的主要性质及成型工艺要求
PC(聚碳酸酯)俗称“防弹玻璃胶”,属结晶性塑料,下面对其主要性质及成型工艺简述如下:
一.聚碳酸酯(PC)的主要性质
1.外观透明,刚硬带韧性.燃烧慢,离火后慢熄.
2.PC料耐冲击性是塑料中最好的.
3.成型收缩率小(0.5-0.7%),成品精度高,尺寸稳定性高.
4.化学稳定性较好,但不耐碱,酮,芳香烃等有机溶剂.
5.耐疲劳强度差,对缺口敏感,耐应力开裂性显著.
二.聚碳酸酯(PC)的主要成型工艺要求:
1.PC在高温下即使对微量水份亦很敏感,故成型前应充分干燥,使含水率降到0.015-0.02%以下. 干燥条件:温度110-120℃,时间8-12小时.
2.流动性差,须用高压注塑,但注塑压力过高会使产品残留内应力而易开裂.
3.PC料粘度对温度很敏感,提高温度时,粘度有明显下降. 啤塑温度参数:前料管240-260℃,中260-280℃,后220-230℃. 料管温度勿超过310℃,PC 料成型提高后料管温度对塑化有利,而一般塑料加工,料管温度控制都是前高后低的原则.
4.模具的设计要求较高:模具的设计尽可能使流道粗而短,弯曲部位少,用圆形截面分流道;仔细研磨抛光流道等,总之是减小流动阻力以适合其高粘度塑料的填充.另外熔料硬易损伤模具,型腔和型芯应经热处理淬火或经镀硬铬.
5.注射速度太快,易出现熔体破裂现象,在浇口周围会有糊斑,产品表面毛
糙等缺陷或因排气不良(困气)而使产品烧焦.
6.模温以控制在80-100℃为宜,控制模温目的是减小模温及料温的差异,降低内应力.
7.成型后为减小内应力,可采用退火处理,退火温度: 125-135℃,退火时间2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
以上有关PC塑料的主要性质及成型工艺要求需在实践中掌握和熟练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塑料特性、成型工艺、用途
PC 聚碳酸酯化学和物理特性 PC是一种非晶体工程材料,具有特别好的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光泽度、抑制细菌特性、阻燃特性以及抗污染性。
PC的缺口伊估德冲击强度(otched Izod impact stregth)非常高,并且收缩率很低,一般为0.1%~0.2%。
PC有很好的机械特性,但流动特性较差,因此这种材料的注塑过程较困难。
在选用何种品质的 PC材料时,要以产品的最终期望为基准。
如果塑件要求有较高的抗冲击性,那么就使用低流动率的PC材料;反之,可以使用高流动率的PC材料,这样可以优化注塑过程。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PC材料具有吸湿性,加工前的干燥很重要。
建议干燥条件为100C到200C,3~4小时。
加工前的湿度必须小于0.02%。
熔化温度:260~340C。
模具温度:70~120C。
注
射压力:尽可能地使用高注射压力。
注射速度:对于较小的浇口使用低速注射,对其它类型的浇口使用高速注射。
典型用途电气和商业设备(计算机元件、连接器等),器具(食品加工机、电冰箱抽屉等),交通运输行业(车辆的前后灯、仪表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