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共16张ppt)

2.基因通过表达产物直接控制性状
(1)途径: 控制
基因
蛋白质的结构
控制
生物体的性状
(2)实例 囊性纤维化 编码 CFTR 蛋白(一种转运蛋白)的基因缺失了 3 个碱基→CFTR 蛋白在第 508 位缺少苯丙氨酸→CFTR 蛋白结构与功能异常→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 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C )
A.①过程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状细胞贫血体现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D.人的白化病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1.概述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两种方式
2.理解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 系
3.概述基因选择性表达与细胞 分化的关系
4.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 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表达产物间接控制性状
(1)途径:
控制 基因
酶的合成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 来自同一个体的体细胞 中mRNA和蛋白质不完 全相同,从而导致细胞具 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三、表观遗传
1.定义: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 变化的现象,叫表观遗传。
2.存在时期: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 活动过程中。 3.实例 (1)同卵双胞胎的微小差异 (2)蜂王与工蜂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上的不同。
4.,甲基化通常是抑制基因 表达,如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

第四章1.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种类有( D )A.2种B.4种C.5种D.8种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DNA和RNA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B.一个DNA包括两个RNAC.一般DNA是两条链,RNA是单链D.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样的3.转运RNA的功能是( D )A.决定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B.完全取代DNAC.合成特定的氨基酸D.运输氨基酸,识别信使RNA的遗传密码4.真核生物染色体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C )A.复制B.转录C.翻译D.转录和翻译5.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6.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 000个,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需要碱基( D )A.3 000个和3 000个B.1 000个和2 000个C.2 000个和4 000个D.3 000个和6 000个7.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24 000个碱基,由这两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肽链中,最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D )A.8 000 B.4 000 C.16 000 D.208.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B.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 D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B.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D.遗传信息即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10.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 D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B.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包括A和B两种方式1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12.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郑州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考点大全笔记

郑州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考点大全笔记单选题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同时也具有催化、运输等功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糖核苷酸B.线粒体DNA不能指导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C.rRNA和tRNA都具有运输氨基酸的功能D.少数RNA能降低某些细胞代谢所需的活化能答案:D分析:1 .核酸的作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2 .RNA的种类包括tRNA、rRNA和mRNA,tRNA是搬运氨基酸的工具。
A、HIV是RNA病毒,其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糖核酸,A错误;B、线粒体为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DNA也能指导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C、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RNA,不能运输氨基酸,tRNA是搬运氨基酸的工具,C错误;D、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少数RNA能降低某些细胞代谢所需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经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答案:C分析:转录是指在细胞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RNA是核糖核酸的简称,有多种功能:①有少数酶是RNA,即某些RNA有催化功能;②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③rRNA是核糖体的构成成分;④mRNA携带着从DNA转录来的遗传信息;⑤tRNA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A、RNA包括tRNA、rRNA和mRNA三种,都是由DNA转录而来的,A正确;B、不同的RNA由不同的基因转录而来,所以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正确;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发生,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转录合成RNA,C错误;D、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单选题1、将牛的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的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答案:C试题分析:细胞中含有DNA 和RNA两种核酸,其中含有5种碱基(A、T、C、G、U)和8种核苷酸,A正确。
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为模板合成mRNA,DNA中的遗传信息表现为RNA中的遗传密码,B正确。
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用32P标记)的某个细胞,连续有丝分裂n次,形成2n个细胞;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其中只有两个细胞中含有32P标记,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C错误。
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有多种密码子(密码子的简并性),对应多种tRNA,D正确。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及有丝分裂等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如图为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有转录和翻译B.①链中(A+T)/(G+C)的值与②链中的相同C.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一定为160个氨基酸D.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工具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①和②都是DNA单链,其中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③为转录形成的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⑤代表多肽链。
A、图中显示,③是以DNA的一条链(②)为模板合成的,且③中含有碱基U,故③为mRNA,合成mRNA的过程为转录,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为翻译,故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有转录和翻译,A正确;B、DNA分子的两条单链中A+T的数量相等,C+G的数量相等,即①链中(A+T)/(G+C)的值与②链中的相同,B正确;C、③为mRNA,含有480个核苷酸的mRNA共有160个密码子,由于其中有不决定氨基酸的终止密码子,故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少于160个,C错误;D、在翻译过程中,遗传信息由③(mRNA)传递到⑤(多肽链)需要tRNA作为氨基酸的运输工具,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下图是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内B.甲、乙两过程都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的催化C.参与丙过程的RNA均为单链结构,其内部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D.甲、乙、丙三过程所需原料依次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氨基酸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过程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复制形成DNA的过程,即DNA的复制;乙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的过程,即转录;丙过程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的翻译过程。
A、由题图可知,甲过程表示DNA复制,乙过程表示转录,丙过程表示翻译。
甲、乙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丙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A正确;B、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的催化,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B错误;C、参与丙过程的tRNA呈三叶草型,内部存在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D、甲、乙、丙三过程所需原料依次为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错误。
故选A。
2、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其+RNA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后合成病毒所需的酶,下图是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RNA复制酶B.-RNA中碱基的改变不会导致子代病毒变异C.酶1 .酶2和酶3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合成病毒蛋白质所需的tRNA来自宿主细胞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新型冠状病毒增殖过程示意图,+RNA在酶1的作用下形成-RNA,-RNA再作为模板在酶3的作用下合成+RNA,-RNA也可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
A、宿主细胞不含RNA复制酶,因此新冠病毒的+RNA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后合成病毒所需的RNA复制酶,A 正确;B、-RNA中碱基的改变会导致以其为模板复制的+RNA发生改变,即会导致子代病毒发生变异,B错误;C、酶1 .酶2和酶3催化的产物都是RNA,因此都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C正确;D、合成病毒蛋白质所需的原料和工具均来自宿主细胞,因此所需的tRNA来自宿主细胞,D正确。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带答案名师选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带答案名师选题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B.HIV的遗传物质可以作为合成DNA的模板C.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D.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RNA2、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与rRNA分子亲和力较强,二者组装成核糖体。
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可通过结合到自身mRNA分子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而产生翻译抑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核糖体蛋白的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细胞中有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通常不会结合自身mRNA分子C.核糖体蛋白对自身mRNA翻译的抑制维持了RNA和核糖体蛋白数量上的平衡D.编码该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完成后,mRNA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3、下列叙述不是遗传密码的特点的是()A.非重复性B.无分隔符C.三联性D.不连续性4、某单链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正链 RNA(+RNA)。
该病毒感染宿主后,合成相应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④代表相应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RNA 复制出的子代 RNA具有mRNA 的功能B.病毒蛋白基因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传递给子代C.过程①②③的进行需 RNA 聚合酶的催化D.过程④在该病毒的核糖体中进行5、拟南芥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形态特征分明、易于观察,是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
拟南芥易于保持遗传稳定性,利于遗传研究,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
拟南芥果瓣有紫色和白色两种表型,已知紫色果瓣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色果瓣植株杂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1∶1,则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B.若紫色果瓣植株自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9∶7,则说明亲本紫色果瓣的基因型为AaBb C.基因控制该植物紫色果瓣和白色果瓣的途径与基因控制豌豆皱粒的途径不同D.若中间产物为红色,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红色果瓣∶白色果瓣=9∶6∶1 6、如图为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有转录和翻译B.①链中(A+T)/(G+C)的值与②链中的相同C.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一定为160个氨基酸D.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工具7、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观遗传可以在个体间遗传B.某些RNA可干扰基因的表达C.染色体组蛋白的乙酰化能激活基因的转录D.DNA的甲基化程度与基因的表达无关8、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两种大分子的合成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甲为DNA复制,乙为转录B.蛙的红细胞中只能进行乙过程,不能进行甲过程C.甲过程需要解旋,乙过程不需解旋D.甲、乙过程均只发生于“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中多选题9、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的形式存在。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梳理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A.75对碱基B.78对碱基C.90对碱基D.93对碱基答案:D根据题中条件设氨基酸数为X,2778=110X-18(X-1),X=30,该多肽由30个氨基酸组成,则应为30个密码子再加上终止密码子应为31,编码多肽的基因碱基为31×6=186,93对碱基。
D正确,ABC错误。
2、信鸽有着惊人的远距离辨别方向的能力,科学家发现磁受体基因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该基因编码的磁受体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有助于动物辨别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磁受体基因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B.磁受体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C.磁受体基因是一种只存在于信鸽细胞内的核基因D.磁受体基因能直接控制信鸽辨别方向这一性状答案:C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在细胞核内,RNA聚合酶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有两个,一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还有一些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A、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NA是由C、H、O、N、P组成的,A正确;B、磁受体基因的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翻译过程需要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两个过程都需要消耗ATP,需要ATP水解酶,B正确;C、根据题意磁受体基因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C错误;D、磁受体基因编码的磁受体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是直接控制信鸽辨别方向这一性状的,D正确。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人与环境备课课件-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人类食品
人
牲畜
作物残留 作物
人尿粪
牲畜粪便
土壤
养分吸收
“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再生示意图
第三节 生态工程
2、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原理——协调 (1)概念:
是指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___生__物__与___环__境_____、__生__物__与__生___物的 _协__调__与__适__应___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A.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 B.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一般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通过有机物进行传递,实现了能 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该生态农业主要遵循了循环的生态工程原理 D.通过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这是对生态系统物理信息的应用
第一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巨 “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 生态足迹的单位:全球公顷(ghm2)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
人类所需资源越多
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越大
第一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生态足迹
③生活方式对生态足迹大小的影响
适当提高生物多样性);
第三节 生态工程
2、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原理——自生 (3)应用: ②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
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
以太阳能为动力,驱动水质循环,进行生 态恢复,改善水质
No Image
例如,在湿地生态工程中,通过移除湖泊、 河流中富营养化沉积物和有毒物质, 降低水 体污染物, 增加水体溶氧量,可以改善水生生 物的生存环境, 从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
染、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生物多 样性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糖 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4.DNA与RNA的比较
比较项目
DNA RNA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含氮碱基
A T G C A U G C
结构 多为双链 多为单链
主要存在部位 细胞核 细胞质
产生途径 DNA复制、逆转录 转录、RNA复制
二、RNA分类
1.信使RNA(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板
2.转运RNA(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
3.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3)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具体看书P63页)
(4)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假设以b链为模板,则转录出的RNA碱基排列为
(6)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mRNA
rRNA
tRNA
mRNA
(7)RNA转录与DNA复制的异同
阶段
项目
复制 转录
时间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
进行场所
主要细胞核 主要细胞核
模板
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条件
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过程 在酶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段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T—A、G—C)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在细胞核中,以DNA解旋后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A—U、G—C、T—A、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mRNA从细
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产物
两个双链的DNA分子 一条单链的mRNA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式复制(每个子代DNA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分子全保留式
转录(转录后DNA仍保留原来的双链结构)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亲代DNA 子代DNA DNA mRNA
2、密码子
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
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
③密码子 起始密码:AUG、GUG
(64个) 终止密码:UAA、UAG、UGA
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3、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3)过程:(看书P66页)
(4)条件: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产物:多肽链
4、翻译位点:一个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
(一种tRNA携带相应的氨基酸(AA)进入相应的位点)
5.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遗传信息 密码子 反密码子
概念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
排列顺序 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 tRNA中与mRNA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
作用 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 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
种类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
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的不同,决定了遗传
信息的多样性 共64种 ①61种:能翻译出氨基酸 ②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翻译氨基酸
61种或tRNA也为61种
联系
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决定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
②mRNA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
③密码子与相应反密码子的序列互补配对
6.翻译与转录的异同点(下表):
阶段
项目
转录 翻译
定义
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
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 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一条链 信使RNA
信息传递的方向 DNA→mRNA mRNA→蛋白质
原料 含A、U、C、G的4种核苷酸 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产物 信使RNA 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
实质 是遗传信息的转录 是遗传信息的表达
四、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DNA、RNA、氨基酸的计算
1、转录时,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产生一条单链mRNA,则转录产生的
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一半,且基因模板链中A+T(或C+G)与mRNA分子中
U+A(或C+G)相等。
2.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
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1/3,是双链DNA碱基数目的 1/6 。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6 : 3 : 1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
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
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
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
流向DNA(即逆转录)。
⑴ DNA→DNA:DNA的自我复制; DNA→DNA RNA→RNA
⑵ DNA→RNA:转录; DNA→RNA 细胞生物 病毒
⑶ RNA→蛋白质:翻译; RNA→蛋白质 RNA→DNA
⑷ RNA→RNA:RNA的自我复制;
⑸ RNA→DNA:逆转录。
⑹
二、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 (间接控制)
酶或激素 细胞代谢
基因 性状
结构蛋白 细胞结构
(直接控制)
(1)间接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等。
(2)直接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注: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
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体的性状。
(3)基因的结构及表达
①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2、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或表达后的蛋白质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中的基因都称为细胞质基因。其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
生物体的性状 = 基因 +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