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合集下载

实验三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实验三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Company Logo
样方的形状最常用的是方形样方;样地大小的确 样方的形状最常用的是方形样方; 定常用最小面积法,一般草木植物可用1m*1m样 定常用最小面积法,一般草木植物可用 样 灌木可用5m*5m样方,乔木则根据具体情况, 样方, 方,灌木可用 样方 乔木则根据具体情况, 可适当加大尺度,如可考虑20m*20m样方。在这 样方。 可适当加大尺度,如可考虑 样方 里我们采取10m*10m。 里我们采取 。 群落的命名方法: 群落的命名方法:将各个层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 和生态指示种的学名按顺序排列;如兴安落叶松和生态指示种的学名按顺序排列;如兴安落叶松 杜鹃-红花鹿蹄草群落 杜鹃 红花鹿蹄草群落

Company Logo
三、实验器材
GPS、测高仪、坡度仪、钢卷尺、折尺和胸径尺、 GPS、测高仪、坡度仪、钢卷尺、折尺和胸径尺、 50米卷尺和样方绳 样方记录表。 米卷尺和样方绳、 50米卷尺和样方绳、样方记录表。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 地上部分的分层主要取决于光照、 地上部分的分层主要取决于光照、温度和湿度等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 发育良好的森林群落一般可划分成乔木层、 发育良好的森林群落一般可划分成乔木层、灌木 草本(及小灌木)层和地被层4个基本层次 个基本层次。 层、草本(及小灌木)层和地被层 个基本层次。 在层次划分时, 在层次划分时,将不同高度的乔木幼苗划入实际 所逗留的层中 。 藤本植物和附、寄生植物, 藤本植物和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形成独立的 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 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直立的植物体上, 称为层间植物。在作具体研究时, 称为层间植物。在作具体研究时,往往把它们归 入实际依附的层次中。 入实际依附的层次中。

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

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称作植被,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基本单位。

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于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其它有关的自然要素。

在地球的不同地区,水热条件的组合配置不同,因而导致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图14-1)。

一、热带植被类型(一)热带雨林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5~10°以内,终年湿润多雨的热带气候区。

全世界的热带雨林,可划分为美洲热带雨林区、非洲热带雨林区和印度—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区。

区内水热条件充沛,平均温度为25~30℃,平均年温差只有1~6℃,无明显的冬季和旱季,年降水量约2000~4000mm,多的可达12000mm(如夏威夷),空气中相对湿度达90%以上。

土壤为砖红壤,质地为壤质或粘质,土壤内缺乏盐基,也缺乏植物养料,几乎都呈酸性,腐殖质含量因分解而低下,土层内富有铁铝氧化物。

植被群落最明显的特点是大量种类组成乔木层,在1hm2范围内,可能有40~100种之多。

树冠参差不齐,色彩不一,树干高大笔直,分枝少,具有板状根(如紫茉莉、龙脑香科植物)、气生根(如榕树属植物)。

中型叶或大型羽叶常绿,下层植物常具滴水叶尖及花叶现象。

茎花现象也是雨林乔木的一个特征。

另外,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几个层片,构成了雨林的特殊景观。

中国雨林是印度—马来西亚雨林群系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广东和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西藏东南部。

(二)季雨林季雨林(monsoon forest)是分布在热带有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地区的森林类型,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

由于东南亚的季风最盛行,故季雨林在那里分布面积最大,且发育最为典型,分布在印度德干高原、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的干热河谷和盆地中。

年平均气温25℃左右,年降水量800~1500mm,具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群落有季相变化,群落高度较低,主要树种干季落叶,雨季到来时又开始长叶并相继开花,由于花期比较集中且某些植物具有大型花,使季雨林的外貌显得华丽,下层有常绿树种,具有旱生特征,林内有少量藤本和附生植物。

植物群落知识

植物群落知识
第四章 植物群落知识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 1.植物群落:在一定地区内,由一定的植物种类,按 一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体。
❖ 2.自然群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 气候条件下及生境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群落,不受人的 影响。
3.栽培群落: 按人们的需要,把同种或不同种植物栽 在一起,服从人们防护、美化、生产所 需,它的形成,发展过程受人的栽培管 理所支配。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组成、特征、命名
一、群落的组成 优势种:数量最多,占据群落面积最大的植物种。
二、特征
❖ 1.群落的பைடு நூலகம்貌
①生活型:是长期适应生活环境而形成独特的外部形态、内 部结构和生态习性,也可认为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型
②群落的高度:组成群落主要种的高度,即为群落的高度。 ③群落的季相:指群落中主要层植物的季节性变化,而使植 物群落出现不同的外貌特征。
五、栽培群落景观的营造 1.原则: ①景观性原则:
❖ ②生态性原则:
❖ ③生物多样性原则:
❖ 1.发育的初期: ❖ 2.发育的盛期: ❖ 3.发育末期:
三、群落的演替 植物群落的演替: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
取代的过程。
第四节 运用群落的知识完善植物的栽培群落
一、剖析植物的自然群落
自然群落的特点: ❖ 1.种类丰富,尤其是林下二层、三层的耐荫灌木和地被, ❖ 季相多变。 ❖ 2.优势种明显,外貌各异,富有特色。 ❖ 3.结构紧密,层次分明,复层混交,绿量大。
二、剖析栽培群落 目前栽培群落存在的问题 ❖ 1.树种较为单调,尤其是二层、三层的耐
荫灌木和地被更是缺乏 ❖ 2.结构较为松散,层次不明显,缺少复层
混交结构,因此绿量小。
三、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本地和外来的植物资源,丰富园林中的植物种类。

生态学(6.2.1)--种类组成分析及群落结构

生态学(6.2.1)--种类组成分析及群落结构

普通生态学 2.1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不同物种的相对多度是群落组成的最基本性质。

⏹组成群落的全部物种中通常少部分数量最多或最少,而大部分物种数量在中间范围,呈对数正态分布。

少量植物种的数量(覆盖度)最低少量植物种的数量(覆盖度)最高大部分植物种的数量处于中间范围普通生态学⏹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群落的环境、结构和功能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优势种的确定并非易事,通常以个体数量、投影盖度、生物量、生长率或活性、体积或生态功能等指标进行评价。

通常只有较小的物种比例是优势种(特别在高纬度和季热带)。

有时虽然没有优势种,但有许多中度丰富的物种(特别在湿热带)。

普通生态学⏹罕见种或偶见种 (Rare species)⏹ 关键种 (Keystone species): 物种在群落中有重要的和不成比例的作用。

Chapin 等(2002)认为关键种是一种没有功能冗余的类型。

普通生态学 2.1 种群组成的性质分析指示种(Indicator species)普通生态学 2.2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多度 (Abundance):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

密度 (Density):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

盖度 (Coverage):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

重量 (Weight) 体积 (Volume) 频度 (Frequency)⏹ 综合数量指标 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

综合优势比: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高度比和重量比中取任意两项求其平均值,再乘100%。

普通生态学⏹频度: 某个物种在调查区内出现的频率,即=(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被调查的样方总数)×100% 频度分级: A (1-20%), B (21-40%), C (41-60%), D (61-80%), E(81-100%)。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

树木群落知识点总结一、树木群落的构成1. 树木种类树木群落具有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境条件下,树木群落的构成会有所不同。

树木种类可以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其中乔木是树木群落的主要构成部分,常见的包括桦木、松树、柏树、柳树等。

2. 群落结构树木群落的结构包括植被层次和物种组成等方面。

植被层次可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不同层次的植被对光照和水分的利用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空间结构。

不同树木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树木群落的结构。

3. 功能组成树木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功能角色,包括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

不同种类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生态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树木群落的功能组成。

二、树木群落的生态功能1. 气候调节树木群落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了气候调节的作用。

树木的树冠和树干能够对阳光进行反射和吸收,降低了地表温度和空气温度,形成了微气候,有利于保持地区气候的稳定性。

2. 水土保持树木的根系可以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并且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3. 生态景观树木群落对于地形地貌的塑造和自然景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树木在不同季节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姿态,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4. 生物多样性保护树木群落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动植物物种。

通过维持树木群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维护和保护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树木群落的动态过程树木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的树木种类和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开始时,树种的数量较少,树木群落的生态结构相对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树木群落的植被结构逐渐变得复杂,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2. 竞争与协同树木群落中的不同树木种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协同的关系,它们通过对光照、水分、营养物质等方面的竞争与协同,共同构成了树木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过程。

第八章 植物群落

第八章 植物群落
第八章 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及其种类组成(概念、基本特征、
组成、种间关联等)
生物多样性(概念、多样性测度、梯度、与群 落稳定性的关系); 植物群落结构(结构要素、垂直结构、水平结 构、外貌与季相、边缘效应、岛屿效应)
第一节 植物群落及其种类组成
一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 1 概念— 一定时间内,生活在同一空间的各种植物种群 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叫植物群落。
1 2 3 4
遗传多样性的功能等级 形态学水平的变异 染色体水平的变异 等位酶水平的变异 DNA水平的变异

Meta种群的概念
随着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和大量濒危物种的出 现,人类挽救珍稀濒危物种显得越来越紧迫和繁 重。在此形势下,生态学家提出了联种群 (metapopulation)的概念,并对联种群进行了深 入研究。 这一概念和理论对于了解生物种群从兴旺走向 濒危,特别是从濒危走向灭绝的过程,极为重要。
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 的百分比称为密度比(density ratio)。
盖度(cover degree,或coverage):
植物的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 百分比。
基盖度(真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草原群落 常以离地面1英寸高度的断面计算;森林群落则以树木 胸高(1.3m处)断面积计算。乔木的基盖度特称为显著度. 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即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盖度占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的 百分比 ,称为盖度比(cover ratio)。
(二)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1 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多度(abundance) 是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
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国内多采用Drude的七级制多 度:

植物群落结构

植物群落结构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借以存 在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也可以这样理解: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 传变异和它们生存环境所组成的总称.它在广义上包括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 样性四个层次.狭义上的生物多样性只包括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时间因素 进化时间等级:热带群落比较古老,进化时间较长,生境也较为 稳定,群落的多样性较高。 生态时间因素考虑更短的时间尺度,认为物种分布区的扩大也需 要一定时间。 2。空间异质性因素 空间异质程度越高,动植物群落复杂性也越高,物种多样性也越 大。 3。气候稳定因素 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物种就越丰富。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 地球上唯有热带的气候是最稳定的。 4。竞争因素 在物理环境严酷的地区,自然选择主要受物理因素控制,但在气 候温和而稳定的热带地区,生物之间的竞争则成为进化和生态位分化。 5。捕食 捕食者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6。生产力因素 群落的生产力越高,生产的事物越多,通过事物网的能量越大, 物种多样性就高。
• 三.种间关联
• 在同一群落中生存的物种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有些是正关 联,而另一些是负关联. • 正关联:两个种一块出现的次数比期望的更频繁.这可能是一个 种依赖另一个种而生存,或两者受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环境因子影 响而生长在一起. • 负关联:两个种共同出现的次数少于期望值.是由于空间排挤,竞 争,化感作用以及不同的环境要求造成.
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
苍耳:果实的刺顶端带有倒钩,牢牢钩住不易脱落.
凤仙花:果实成熟时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
三.生长型结构(生活型结构):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植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由各种不同种类的植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能谱。

种类组成是一个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群落内个体数量和物种多样性的特征。

按照植物生活形态的差异,可以将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划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等几种类型。

乔木是指高大木本植物,具有木质茎干。

乔木在森林和林地中比较常见,它们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遮蔽面积,形成生态系统的“骨架”。

森林中的乔木种类很多,如松树、柏树、橡树、枫树等。

灌木是指较低矮的木本植物,它们通常生长在乔木下层或草本植物的间隙中。

灌木可以起到保护土壤、抵抗风蚀等作用。

在草原、灌丛和亚热带地区,灌木种类比较丰富,如藤本植物、梅花草、桂花等。

草本是指较为矮小的植物,一般没有明显的木质茎干。

草本广泛分布在各种生境中,如草原、湿地、耕地等。

草本植物多样性很高,不同生境下的草本植物种类也会有所不同,如苦草、米草、芦苇等。

苔藓是指比较原始的植物类群,与其他植物区别较大。

苔藓植物一般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河岸、石灰岩地区等。

苔藓植物的种类相对较少,如长喙藓、铺地藓、玉米苔等。

除了以上几类植物外,植物群落还包括其他的一些植物类群,如蕨类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它们根据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群落的特点,选择在特定的生境中生长。

例如,水生植物在湖泊、河流等水体中生长,可以提供氧气、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等作用。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不同植物类群的相互作用和资源利用,促进了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的稳定。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不仅在形成和维持生态系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生态服务。

因此,对于植物群落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大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植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种群组成, 种类成分多少及每个种群数量是研究群落的首要特征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3.具有一定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结构: 形态结构——生活型组成 生态结构——成层性、季相变化、物种分布格局 营养结构——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 群落的结构不象有机体那样清晰,而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结构形式
§1 植物群落的概念与性质
一、什么是群落(community) ❖ 在特定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植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
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外貌和结构,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 集合体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二、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外貌:高度、颜色(针叶浓绿、阔叶浅绿、常绿叶等)、 质地(硬叶、革质、草质的等),这些特征决定着群落的外部形态。 根据外貌划分植物群落的高级分类单位,如常绿林、硬叶林、针 叶林、荒漠、森林、草原等
➢威斯康星学派的创始人Gleason认为任何有机体的比似都是欠妥的。群 落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物种的选择性,而环境条件在空间和时间 上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群落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边界,其差异性是连 续的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美国Whittaker和俄国Ramensky是个体论的强烈支持者,而且用 梯度分析与排序等定量方法研究植被,证明了群落并不是一个个 分离的有明显边界的实体,多数情况下在空间和时间上是连续的。 (3)中间派:也有一些学者占在中立的立场上,认为机体论与个 体论都未能包括全部真理,现实群落可能就处在两者之间,即在 Gleason-Clements轴中的任何一点。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4.形成一定的群落内部环境:植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并形成群落环境。 如森林与其周围的裸地不同,各种生态因子都经过了森林群落的改造, 即使荒漠群落,对土壤环境也有明显改造作用。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包括群落外貌、组成、结构、环境等的季节 动态、年际波动、中等时间尺度的演替和大时间尺度的演化 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不同群落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的,任何 群落都分布在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
指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而数量稀少的种类 ❖偶见种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常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3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一、分析群落种类组成的重要意义 ➢ 种类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性质,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法国Braun-Blanquet等则更直接地把群落比似为“种”,并模仿生物分 类的等级制,将群落划分为群丛、群丛属、群丛目、群丛纲和群丛门, 群丛以下还有亚群丛、群丛变型等。
(2)个体论: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 从一个连续变化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2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分析群落种类组成的重要意义 ➢ 种类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性质,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
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 如温带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是落叶乔木,主要有壳斗科、椴树科、桦
木科、槭树科和杨柳科的一些种类 ➢ 我们校园里的杂草群落则主要由一些伴人植物 ,如菊科、十字花科、
藜科和禾本科的一些种类。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二、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的成员型
植物群落中的各类植物按其重要性或数量可分为: 1. 优势种与建群种 2. 亚优势种 3. 伴生种 4. 偶见种(稀见种)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1.优势种与建群种 (1)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指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 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特点:一般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 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种 ❖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如森林群落的乔木层、灌木 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各有优势种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三、植物群落的性质 ❖关于群落性质问题,存在着两个对立的观点,即机体论和个体论。 (1)机体论: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 统,像有机体一样 ➢美国的Clements,将群落从先峰阶段到顶极阶段演替过程,比似为 有机体的生活史,各不同演替阶段看作有机体不同发育时期。即有诞 生、生长、成熟和死亡。 ➢英国Tansley支持机体论观点,并且强调应把群落看作整体来研究, 并由此发展成生态系统概念。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2.亚优势种(subdominant) 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仅次于优势种,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
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3.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
指群落中的常见种类,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种类 4.偶见种或稀见种(rare species)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7.具有一定的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 可清楚的区分;有些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呈连续变化中。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8.组成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群落中的物种是有规律的共处的,这种有 规律的共处是在长期相互竞争、相互适应、协同进化中形成的。不是 一个简单的植物集合体,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某一关键物种的消失常 可带来整个群落的崩溃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2)建群种(edificator 或 constructive species) 概念:指群落优势层的优势种 如:森林群落乔木层的优势种,草原群落上层的优势种等
❖单优种群落——群落中建群种只有一个的群落 ❖共优势种群落(共建种群落)——建群种有两个以上的群落
如:热带雨林种类组成丰富,结构复杂,一般为“共建种群落”
第二部分 植物群落生态学
第四章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 第五章 植物群落的结构 第六章 植物群落的动态演替 第七章 植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第八章 植物群落的分布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Fra bibliotek四章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
§1 植物群落的概念与性质 §2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3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
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剖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