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深圳市绿道管理办法

深圳市绿道管理办法

深圳市绿道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加强绿道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宜居城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绿道及绿道控制区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绿道概念】本办法所称绿道,是指以绿化为特征,串联成网,供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慢行系统。

绿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省立绿道:是指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绿地保护和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

(二)城市绿道:是指连接市域主要节点并与区域绿道相连相通的绿道。

(三)社区绿道:是指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居民服务的绿道。

第四条【绿道控制区】绿道控制区是指沿绿道慢行道路沿外侧,划定一定范围并加以管理的空间,主要包括绿廊系统和为设置各类配套设施而应保护的控制区域。

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应当划定绿道控制区。

第五条【绿道管理】本办法所称绿道管理指对绿道及绿道控制区内绿化、路面、标识、服务设施等的管理。

第六条【管理职责】市规划国土委组织编制全市绿道网专项规划以及省立绿道修建性详细规划。

市人居环境委负责统筹全市绿道网规划建设工作,组织制定绿道网规划建设总体实施方案,研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开展绿道建设工作的检查监督、情况通报,协调解决绿道网建设的重大问题。

市城管局统筹全市绿道网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负责绿道网省立绿道的建设,对各区政府(含光明新区、坪山新区管委会,下同)绿道管理部门开展绿道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发展改革、公安、财政、交通运输、水务、农业、文体旅游、口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

第七条【各区职责】各区政府应当明确绿道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建设和辖区内绿道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管理原则】本市绿道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属地管理、专项考核的原则。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5.6 龙岗区······································41
2.3 绿道网总体规划策略……………………………………6
5.7 光明新区···································42
5.8 坪山新区····································43
远景目标(2016-2020年) :完善网络系统,提 升服务水平
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全部建成并投 入使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运营使用效率, 有效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积极推动深圳民生幸福 城市建设。
3) 远景目标(2020 年以后) :与城市生活全面互动, 提升整体服务功能
马峦山郊野公园
葵涌
5.1 福田区········································36 5.2 罗湖区·······································37
PartⅡ规划目标与原则
5.3 南山区······································38 5.4 盐田区·······································39
PartⅢ 全市绿道网空间布局规划
3.1 绿道网层级划分······································10 Part Ⅵ 绿道网建设时序与运营管理建议
3.2 全市绿道网空间布局结构··························11
6.1 绿道网建设时序······························44
2.1 规划目标················································4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名称 长度 (Km) 服务人口 (万人)
珠 三 角 区 域 绿 道 概 况
1号-西岸
山海休闲绿 道 310 580
2号
东岸山海 休闲绿道
3号-珠三
角文化休闲 绿道 370 500
480
530
4号-广珠
生态休闲绿 道 220 570
5号
深莞惠生 态休闲绿 120 230

6号-西江 滨水休闲绿 道 190 155
绿道的概念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
〃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
〃内设可供行人、骑车者及其它依靠非机动工具进行户外活动的人员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
绿 道 概 念 ︑ 作 用 与 意 义
〃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绿 道 概 念 ︑ 作 用 与 意 义
• 构建生态网络,引导低碳生活
构建生态网络,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物种多 样性的修复提供生境;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鼓 励居民利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倡导健康生活。
• 彰显地方特色,带动经济发展
通过线性廊道对城市生态、人文资源资源进行 的整合,凝聚城市特色与魅力;支持商业、旅游服 务业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带 动节点及其沿线区域的经济增长。
2
珠 三 角 区 域 绿 道 概 况
2号线支线:大运支线
〃起点为仙湖植物园; 〃终点为大运公园;
5
〃全长约18公里.
5号线:深莞惠生态休闲绿道
〃纵贯珠三角东部; 〃以生态和都市休闲为主要特色; 〃全长约120公里(深圳段49公里); 〃途径20多个发展节点; 〃直接服务人口约230万人。

2011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获奖项目名单

2011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获奖项目名单

2011年度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获奖项目名单一、城市规划类一等奖(共24项)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1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罗勇、徐东辉、蔡云楠、何昉、温莉、杨玲、李枝坚、徐涵、方正兴、朱江、庄荣、杨春梅2 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北京大学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周一星、李贵才、张少康、马向明、曾辉、李枝坚、孟晓晨、蔡运龙、吴健生、仝德、罗小虹、李建平、徐涵、杨磊3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重光、尹强、邹兵、范钟铭、薛峰、秦元、王佳文、傅晓东、张健、杜建华、石爱华、李江、吕晓蓓、陈贞、陆佳4 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罗小虹、罗勇、宋云、叶育成、王真、刘罗军、沙丰、温雅、龚蔚霞、王岚、郑泽爽、谷蓉、姚远5 佛山市城乡统筹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王磊、刘洁贞、温春阳、谭国昭、张翔、曹胜威、许险峰、刘宏、陈穗嘉、司徒卓林6 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王富海、陈宏军、叶树南、蒋峻涛、邝瑞景、齐奕、吴雄、刘泽洲、蔡籽焓、钱征寒、周丽亚、张建荣、秦潇、刘晋文、厉洁7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管理办法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徐忠平、周劲、孙峰、王承旭、陈敦鹏、潘海霞、曾璇、吴晓莉、张武强、李孝娟、蔡志敏、丁强、王晓东、杨燕、陈慧莉8 城市规划“一张图”管理体系综合研究及“一张图建设”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徐忠平、杨成韫、刘全波、周劲、杜建华、魏广玉、陈柳新、刘晓明、罗裕霖、邱俊、周丽娟、苏建忠、谢冬、唐豪、高俊为9 惠民之州,广东省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惠州市三大轴线发展战略研究及行动计划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黄皓、张留昆、董金莲、钟凯、刘谦、曹丰林、杨丹涛、向晓夏、王政伟、李德友、施为学、李中华、王洋、杨景10 东莞市塘厦镇科苑城西南片区地块包装规划研究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陈志军、谭歆瀚、王鲁峰、刘招明、谢灿成、杨景胜、李志兵、邹承辉、陈巧英、刘兴峰、熊育善、刘慧怡、郝云庆、王斌、邱小勇11 广佛同城化城市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王东、吕传廷、黎云、吴超、严明昆、魏凌波、李开平、郑静、刘松龄、黄宇频、张嘉懿、何洁妍、连玮、魏宗财、陈筱玲12 深圳市南山02-01&02号片区【蛇口地区】法定图则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晨、丁强、张一成、刘志刚、葛军阳、刘磊、彭首瑜、郭永刚、钟文辉、叶惠婧、詹国庆、黎祺君、叶艳峰、陶帅、姚文琪13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蔡云楠、朱志军、彭涛、王进安、郭冠颂、梁申亮、陈友浩、李爱城、张秋芳、周志华、杨戈、王晓昉、王茂霖、韦娅、左韫14 珠海市中心城区前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温雅、宋云、龚蔚霞、卢丹梅、闻雪浩、汪志雄、刘罗军、刘洋、吴剑平、陈长云、马强、徐建华、张强、雷闪15 广州市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美国SOM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Craig Hartman、GeneSchnair、吕传廷、EllenLou、Lucy Ling、王玉、匡晓明、景国胜、MichaelPowell、姚燕华、王霖、陈亚斌、常华、纪悦、余倩雯16 黄河水城——东营总体城市设计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震宇、覃美洁、孙庆荣、王富海、郭新民、李延庆、刘泉、蒋迎迎、李凤会、修福辉、王萍、葛海明、祁爱玲、赵会才、苗均强17 龙岗整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朱荣远、夏青、张若冰、石爱华、牛瑞玲、陈晓晶、律严、陈琳、李立人、王星、孔晓青、庄顼琳、何晓嫦、彭水清、刑鼎18 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10-2015)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卢丹梅、刘宏、杨玲、展安、罗坤、闻雪浩、罗勇、罗小虹、徐建华、叶育成、吴丹、邱权震、陈穗嘉、司徒卓林19 中山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华南理工大学吴庆洲、何俊文、何少杨、沈建桑、吴伟仪、肖旻、邓晓军、刘晖、张晴、张智敏、梁耀文、王贺飞、董睿、关丽华、刘绘宇20 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旧城更新改造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王世福、张智敏、冯志坚、梁志伟、陈达良、唐玮鸿、陈起川、吴铭宁、范婉华、李强21 深圳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0-2015)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李江、邹兵、薛峰、徐荣、贺传皎、胡盈盈、刘昕、王吉勇、樊行、朱恩平、汪亮、蔡耿生、陆佳、周铭、缪春胜22 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张晓春、林涛、陈建凯、郭宏亮、李焱、林健生、唐建安、毛应萍、李道勇、高作刚、井西振、曾宪谋、岑象炯、张以红、熊栩23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宗传苓、覃矞、谭国威、段仲渊、何龙庆、杨应科、张欣、孙莉、陈振武、史卿、刘永平、龙俊仁、张俊、蔺源、刘建华24 天府低碳城—成都大源商务商业核心区地下空间及市政基础设施保障系统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蔡云楠、李少云、杨玉奎、杨戈、刘海明、刘明宇、张玉红、舒然、朱晓宇、刘德、巫思聪、卫敏辉、朱卓元、潘峰、皮浩二等奖(共37项)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1 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曾宪川、马向明、何昉、郭建华、蔡云楠、庄荣、李枝坚、高阳、徐涵、李洪斌、杨春梅、李欣、韦梦鹍、李辉2 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蔡云楠、方正兴、朱江、李洪斌、张晶、姚睿、袁媛、邱杰华、彭青、陈丹、曹靖、尹向东、潘韫静、李密滔、甘有军3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与管理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新、王晓东、孙蕾、于文悫、黎格伶、易文媛、魏杰、邱俊、李乔、刘龙胜、于林金、刘江涛、徐旭辉、李孝娟、林文雯4 海珠桥南广场地区旧城改造规划编制阶段的公众参与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周剑云、冯志坚、戚冬瑾、黄铎、张肖珊、石莹怡、蔡泰成、李信恒、杨可扬、蔚俊杰、周杨杨、岳超、黄智冠、刘姝婧、沈玉仙5 中山市五桂山生态保护区3级控制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研究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冯宗周、杜启云、周礼坤、罗竞哲、钟国平、王娟、钟振远、胡小强、欧阳洁、李燚、梁航、麦颖雯、黄茜、黄秀虹、田湘攸6 深圳市轨道交通三期沿线土地管理政策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施源、刘永红、傅晓东、刘龙胜、林强、喻乐军、戴小平、许亚萍、王卫城、韩娇、李怡婉、吴浩军、陈赐迪、叶媛7 广佛-新客站周边地区同城整合规划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李汉飞、朱墨、冯萍、周文君、陈光、霍铭文、董一航、黄衍光、彭建德、何云、王成志、刘宏、黎云、渠铮、吴伟8 规划评估指引研究及其在深圳南山区的实践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宋彦、陈燕萍、江志勇、李智慧、刘志丹、张昊哲、杨晓春、朱文健、袁磊、辜智慧、谭维宁、白鹏、李君兰、钟绍鹏、黄斌9 汕头市桑浦山龙泉岩片区专项控制规划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斯鹏、沈陆澄、张端明、李轶华、叶旭新、杨乐平、侯瑜文、程筠、赵蓓蓓、郑绵龙、邱立臻10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规划(2010-202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少康、马向明、由翌、陈静、李建平、魏剑丹、杨庆东、容伊梨、李敏、程红宁、龚斌、林伟强、凌霄、杨高华、曾胜庭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新区总体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汪光焘、戴逢、邵益生、陈建华、蔡云楠、郭丽娜、赖寿华、唐勇、刘瑛、焦舰、张晓明、易晓峰、马晓钧、周茂松、包延慧12 云浮资源环境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山大学规划设计院李郇、许学强、吕传廷、刘云刚、李珽、李凤珍、黄哲、蔡丽茹、邱凯付、冯萱、谢石营、冯满、史懿亭、陈勇13 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遵义市规划设计院王国恩、赖寿华、黄慧明、王建军、高小慧、朴莲花、刘明宇、肖荣波、刘昌盛、张晓明、丁卓明、朱毅华、张晓菲、赵玉忠、郑华坤14 揭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8-203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少康、王如荔、王浩、赵嘉新、温春阳、周祥胜、马星、杨嘉、马满林、黄开华、秦晴、李飞、曾斌、陈洋、邹伟勇15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肖刚、陈革、徐键、孙钦毅、刘平、刘黄丁、朱露、林朔巍、王子敬、丁逸聪、罗洁、任学焘、易玲、黄义贤、李斌16 肇庆市端州城区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陈革、肖刚、彭汉明、夏少红、唐明思、牟胜举、梁怀强、孔伍梅、李晶、陈俊、黄凯、林朔巍、魏利茂、刘伟、何加威17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湖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彭建德、朱墨、冯萍、黄勇文、温卫华、李汉飞、董一航、柯善友、赵路春、顾耀辉、杜梅、林凤金、区迅敏、李文芳18 广州市白云区同德街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王玉、黄敏恩、黎亦众、袁媛、周文、许莉俊、许松辉、徐里格、林太志、司寰、钟燕芬、余倩雯、李志刚、张睿坚、王轩轩19 深圳市龙岗402-04号片区[龙歧-水头地区]法定图则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朱晓亮、杜雁、单樑、丁强、叶伟华、王世福、刘振科、刘浩、刘琛、荆万里、李斌、于怀湘、董恬、李理、任莲志20 安吉县城总体城市设计及近期行动规划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张震宇、修福辉、刘泉、王富海、朱旭辉、秦元、李凤会、徐源、覃美洁、王萍、王建新21 河源市东江、新丰江“两江四岸”总体城市设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李洪斌、黄福平、马明、王进安、韦梦鹍、叶创基、滕熙、崔日初、彭文君、林超、黄雯、许宏福、赵颖、孙永生、杨伟22 浙江企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城市设计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朱骏、黄卫东、郭立德、杨晓楷、游俊霞、李连财、黄文钦、张晖、文素兴、王嘉、王书华、洪涛、冯果川、钟乔、龚晓文23 广州市国际商品展贸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志、王如荔、黎杰群、刘洁、许刚、刘璐、钟肖建、孙华伟、韩琦、张艺、陈钟卫、杨俊峰、麦华、刘伟丞、蔡倩瑜24 日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整合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叶树南、秦雨、梁有赜、陶涛、陈敏莉、张文秀、和烨、吴继芳、王卓娃、宋若蔚、陈亮、李明聪25 上步片区城市更新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卫东、母少辉、张瑱、罗玉雯、刘茜、黄晓聪、林忠健、朱震龙、罗允勤、洪涛、王嘉、郭立德、孔祥伟、于光宇、朱骏26 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旧厂改造规划设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方浩、李鹏、吴丹、卓蕾、任小蔚、李梓明、施兆辉、区绮雯、李筠筠、苏虹、华红27 沙面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详细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朱志军、蔡云楠、袁奇峰、林兆璋、郭冠颂、朱毅艺、朴莲花、胡春华、朱理铭、蔡玉萍、李爱城、王进安、滕熙、龙子杰、陈霭雯28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司马晓、黄卫东、丁强、单樑、盛鸣、刘浩、周亚琦、叶伟华、肇新宇、刘琛、邵凯、占思思、张雪莲、李理、张莹莹29 广州增江两岸景观整治规划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黄骏、林燕、王静、张春意、陆兢、邓毛颖、蒋万芳、何靖斌30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周边环境景观整治规划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蔡云楠、张晶、谢湃然、谢绮云、姚睿、陈丹、郭蕾、岑慧、卢俊余、黎茵、陈琦、刘为、李坚、司徒嘉韵、欧阳依妮31 东莞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2010-2015)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卢沛超、陈中平、孙稳石、李硕、莫碧文、石建业、谭名成、陈俊峰、刘慧怡、郭葆真、吕彦升、李嘉文、李香、邓玉昆、李丽君32 珠海市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项规划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黄日增、但秋君、邓颂征、黄志华、詹志翔、朱玉玺、付朝晖、汤国华、刘重阳、张新建、罗磊、庄代文、邱华芳、王波、谭文杰33 光明新区再生水及雨洪利用详细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俞绍武、任心欣、丁年、唐绍杰、叶凌、刘应明、韩刚团、俞露、胡爱兵、杨晨、唐圣钧、彭剑、杨浪、王刚、何瑶34 中山市中心城区绿色照明专项规划(2009-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山市规划设计院梁峥、刘缨、方阳生、肖珈琦、陈郊、陈华熙、张霞、朱荣远、徐建杰、陈敏杰、黎军、聂洪文、陈树滔、张明星、蔡丽丽35 肇庆市端州城区户外广告规划肇庆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肇庆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莫诗白、李华栋、冼文戈、莫世英、梁大炜、朱奕华、张鉴东、李爵、吕伟霞、唐明思、夏少红、刘敏、陈远通36 江门市主城区应急避护场所专项规划(2010—2020)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李焱、杨明豪、艾丽、周亮棠、陈玥琴、贾真颖、程燕捷、李仲斌、郭剑文、陈忠暖、陈静、方刘伟、周明、张均暖、杜健37 第16届亚运会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研究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邓兴栋、贺崇明、甘勇华、韦栋、李橘云、陈先龙、李健行、佘文晟、易斌、翁勇、罗典、宋程、江雪峰、熊文华、缪江华三等奖(共36项)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1 珠港澳城市发展合作研究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媛媛、李清、陈德绩、王冀、杨峥屏、干婕、何觅晨、周杨杨、喻宇2 佛山市新型交通系统规划研究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李健民、陈光、凌小静、朱墨、顾耀辉、杨涛、冯萍、刘平、施泉、周冰艳、孙俊、赵宁辉、温卫华、丘胜辉、赵士韧3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王富海、周丽亚、蒋峻涛、王芬芳、王德家、吴恒志、张建荣、邝瑞景、秦潇、蒋锐、刘泽洲、张从果、刘晋文、蔡籽涵、姚康4 库尔勒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肖刚、陈革、彭汉明、徐键、朱露、孙钦毅、姚苑平、林朔巍、刘平、高迎、滕宗焕、李斌、房艳强、战永祥、任学焘5 山西省高校新校区总体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孙一民、李锦生、汪奋强、张春阳、武亮、徐莹、夏晟、宁学军、王爱科、苏旭、张颖、黄烨勍、尹婕、李敏稚、苏平6 珠海市唐家湾地区分区规划调整(2008-2020)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钟哲、倪有为、梅欣、苗璐、叶青、陈君丽、刘松、刘伟峰、吴丽梅、吴丽娟、钟飞翔、宁教长、陈志明、李大杰、赵品明7 河源市万绿水城概念规划河源市规划设计院吴利民、骆国文、赵伟、肖晓科、陈妍婷、肖政、罗文干、崔为梅、黄培锋、黄建伟、柳兵强、李健美、陈斌、许维玲、何芳菲8 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张源、蒋峻涛、秦潇、刘晋文、吴雄、齐奕、宋鉴龙、王好峰、江建华、梅欣、陈丹庆、刘泽洲、蔡籽焓、钟哲、倪有为9 东莞市东城世博北“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王世福、唐玮鸿、邓昭华、李浩、刘利雄、彭俊、钱楚敏、徐敏仪、罗润轩10 深圳市龙岗区LG202-09【龙西-五联】法定图则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宋波、黄皓、董金莲、由加、江溱、兰杰、杨明军、李锦、周珍、陈婧波、黄之文、宋来、张峰、冯先峰、何文彬11 帽峰山地区总体规划修编及AB1401-AB1404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王玉、林太志、许莉俊、黄敏恩、许松辉、董莹、王轩轩、徐里格、汪进、司寰、陈兴、潘云涛、陈俊权、梁旭初12 顺德西部生态产业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李汉飞、朱墨、冯萍、黄衍光、刘鹏、霍铭文、周文君、彭建德、董一航、王成志、李碧辉、周新年、曹冬冬、胡念武、张兆有13 中山市中心城区马山片区(西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山市规划设计院方志、刘绘宇、杜启云、何永泉、刘敏坚、罗竞哲、林宇欣、刘锦贤、张成、张如涛、邓永华、李曦、李丽、梁耀文、钟国平14 南澳县青澳湾综合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斯鹏、沈陆澄、张端明、陈晓云、叶旭新、杨乐平、杨桦、侯瑜文、李轶华、程筠、赵蓓蓓、郑绵龙、邱立臻、廖跃瀚15 临海市临港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院邱峰、孙畅、钟震、李丹麟、卢晓锋、林燕霞、李淑銮、周素华、谌维、王帜、史小菲、张勋、刘显夫、金宇、叶媛16 广州国际茶叶物流园区整治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王玉、汪进、黎亦众、王霖、余倩雯、许松辉、梁智锋、徐里格、林太志、司寰、陈俊权、张苒、蓝岚、吴晓、曾春霞17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东区初级中学,东区小学项目广州市设计院陆勇、戴歆、许英贤、甘剑雄、鲍凡、陈志忠、聂珺18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西片区概念性控制规划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郭永刚、李鑫、方圆、陈燕善、陈晓燕、姚俊、陈水友、袁永亮、雷茂民、李晓文19 江门市新会小鸟天堂景区规划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蔡伟明、方小山、李博勰、计梁颖瑜、周艺、张国俊、刘雅琪、卢思岚、徐文芳、杨舒宁20 清远市清远大道城市设计清远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丘成杰、朱志军、蔡云楠、朱毅艺、王进安、张国坚、黄丽芳、陈友浩、郭冠颂、蔡玉萍、张少伟、王海辉、邓建明、石功敏、陈帝华21 深圳市龙岗区大运新城北拆迁安置片区详细蓝图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宋波、黄皓、由加、江溱、谢先桂、兰杰、张晖、王成、黄之文、张峰、杨明军、宋来、桂静捷、李钏、龙国谱22 韶关市新火车站站前片区城市设计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林金龙、李建华、吴志勇、张晓生、王潇文、罗宗斌、苏怡新、郭冕、李建平、刘晓娜、刘俊杰、赵利、邹徽强、胡颍铨、刘顺辉23 佛山市汾江河整治地块四改造规划研究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彭建德、朱隆斌、朱墨、冯萍、饶士凡、温卫华、李汉飞、霍铭文、余迅、格芬妮、杜梅、侯庆涛、钟崇正、李文芳、董一航24 广州市新港西路82号地块(五羊-本田摩托车厂等)改造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王玉、李慧蓉、王霖、黎亦众、许莉俊、汪进、周文、张苒、余倩雯、胡珊、徐里格、梁智锋、司寰、林太志、汪成刚25 荔湾区恩宁路旧城更新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王世福、周可斌、郑汉加、刘伟中、江伟辉、吴婷婷、唐韦、邓昭华、冯江、张智敏、陈建明、尉援、马思颖26 深圳市福田区下沙社区改造专项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朱荣远、王泽坚、周俊、龚志渊、李春海、陈皓、陈惠进、王婳、田长远、葛永军、卓伟德、张鑫、熊闽捷、杨默27 赣州市南门口地区综合改造专项规划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朱旭辉、赵明利、邓军、淮文斌、李远文、王胜利、朴龙虎、郭翔、申小艾、王好峰、宋鉴龙、黄伟璇、李炜基、谢嘉诚28 茂名市城市“三旧”改造专项规茂名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党生、梁运飞、陈玉林、划张美虹、邹坚勇、邹汉军、张悦、苏琰、柯君亮、杨玉蓉、石哲、梁敏、李益文、黄月媚、劳君29 东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2010-2020)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黄宇东、张常路、孙稳石、李硕、莫碧文、谭名成、陈俊峰、涂志强、邓根旺、李诗婷、彭瑗、刘兴锋、王巍、袁志涛、吴奕涛30 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林群、张晓春、林涛、赵再先、周新年、吴超华、毛应萍、钟为民、郭宏亮、符林丽、李道勇、梁子斌、王岳如、卢海洪、唐洪31 深圳市黄线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应明、俞露、丁年、陈立新、刘松、邝璐、林木山、韩刚团、唐圣钧、李俊、车海霞、詹国庆、李鸿广、张华、杨守刚32 深圳市宝安区雨洪利用发展规划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邹安平、张健君、罗志辉、周慧、刘天亮,陈立新,谢友竹,吴昌广,齐芳菲,陈健侠,杨淑芳,吕英俊,曹益宁,李虎,林玉鹏33 佛山市南海区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朱墨、李友生、邹鹏、谭长鸿、何继红、周思迪、霍铭文、殷乐福、刘鹏、苏汝波、陈民利、陈军、李小春、任雨、黄俊艺34 肇庆市城区电力系统专项规划(2009-2020)肇庆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肇庆粤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肇庆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陈肇明、张鉴东、李爵、冼文戈、朱奕华、吕伟霞、唐明思、林福泰、夏少红、莫世英、李华栋、梁大炜、黄庆坤、刘敏、陈远通35 深圳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傅晓东、魏杰、喻乐军、薛峰、孙薇、周军、陈晓、张武强、陈茵、杨伟、韩绘芳、刘江涛、任大伟、陈如波、张涛36 云浮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照明专项规划(2007-2025)云浮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范庆彤、侯琳霞、莫晓渝、邓春霞、冯婷、陈向文、周子钦、陈几力、黎城良、杨燕华表扬奖(共35项)序号项目名称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1东莞市轨道交通会展中心站地区土地综合开发及交通接驳概念性规划国际竞赛成果深化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梅欣、欧阳南江、钟哲、钟飞翔、裴志武、陈中平、郑玉颜、关敬辉、李大杰、吴丽娟、宁教长、李倩、倪有为、黄平、张周2 广佛金沙洲地区同城整合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王玉、林太志、黎亦众、许松辉、许莉俊、黄敏恩、王轩轩、董莹、陈兴、陈俊权、梁旭初、黎均文、司寰、徐里格、梁智锋3东莞市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变化遥感动态监测研究东莞市新兰德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欧阳南江、裴志武、陈明辉、李少英、黎海波、高益忠、沈奇祥、欧阳松南、郭庆铭4 东莞市石龙火车站迁建站点地区规划研究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陈志军、华翔、谭歆瀚、刘海波、熊育善、郝云庆、邱小勇、罗锦辉、王江燕、方斌、单静涛、何嘉宁、黄昕、林志向、郭庆铭5 广州与周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衔接规划专题研究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贺崇明、欧阳长城、马小毅、吴梦、吴家友、姬霖、唐锐、陈先龙、徐士伟、姜美利、余二威、何正强、刘延晨、梁创佳、易斌6 平远县城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王宗、张晓、丘克涌、黄志勇、黄勇、石军、吴爱勤、丘晓文、朱亮、刘涛、吴正强、陈瑜娜、贾芳、徐志权、张文静7 珠海市中心城区分区规划(2007-2020)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向守乾、陈德绩、张虎、陈亚南、赖霜、谭文杰、马黎明、王波、詹志翔、刘重阳、邱华芳、兰小梅、王冀、罗文君、陈一波8 云安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0) 云浮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赖建州、魏建平、曹轶、许世光、赖学钊、张霄鹏、胡小军、王茜玺、李艳斌、林晓华、陈向文、冯婷、周子钦、侯琳霞、蔡晓岚9 惠州市海洋生态园总体规划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黄皓、由加、梁炳强、李新玉、姜薇、吴彦、。

深圳市绿道网建设评估及优化提升研究

深圳市绿道网建设评估及优化提升研究

深圳市绿道网建设评估及优化提升研究摘要:深圳市已建成总长约2400公里的绿道网,基本形成了衔接有序、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惠及民生的深圳绿道网体系。

绿道在给市民带来绿色福利和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绿道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也日渐凸显出来:如绿道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各级绿道职能不清、覆盖范围不足、可达性较差、配套设施破损老化等,本文针对绿道在规划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研究,对深圳市已建成的绿道网进行评估,总结问题,剖析不足,为绿道优化提升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深圳市;绿道网建设;评估;优化提升1 深圳市绿道网建设概况深圳市绿道网由省立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三级构成,涵盖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三类绿道。

在目前建成总长约2400公里的绿道网中,省立绿道约342公里,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长度超过2000公里。

市民骑行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45分钟可达省立绿道,绿道网的建成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低碳出行、休闲游憩的绿色空间。

同时结合深圳的绿道建设实际,深圳市先后制定了《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深圳市区域绿道控制区保护和管理规定》和《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总体实施方案》等规划和文件,并整合绿道及各种相关资源,完成三百多处绿道“公共目的地”的建设工作,绿道与多种类型的公共目的地无缝连接,并借此着力提升绿道品质,积极推广绿道精品段、示范段,极大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延伸了绿道空间,提升了绿道的使用效率。

2 深圳市绿道网建设的评估标准研究绿道网的评估要素根据绿道从规划建设到市民使用的整个过程当中的关键要素展开,从整体性、功能性、可达性、活力性等四个方面全面评估绿道的优点与不足,掌握目前绿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利用完善配套、提升功能、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便民惠民、发展经济、提升环境的阶段目标。

1)绿道网的整体性评估主要分析现状绿道是否具有清晰明确的绿道层级,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是否实现了有效地衔接,同时,与周边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地串联便捷性如何。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31•【字号】深府办[2012]59号•【施行日期】2012.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12〕5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2月31日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意见》(深发〔2012〕10号),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进城森林围城规划(2012-2020年)》的各项具体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为指导,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打造美丽深圳为主线,努力通过城市绿化提升工作,将深圳建设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在绿化提升行动的实施过程中,各单位要不尚空谈,注重实干,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推进、逐步落实;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招,坚持科学分析,保护优先,突出重点,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优化;要提升质量,注重实效,以人为本,便民利民,打造精品,使投资效益最大化;要考核激励,注重实绩,既要认真开展督促检查,也要强化激励体制建设,实现城市绿化的持续提升。

二、工作目标通过美丽深圳绿化提升行动,使我市全市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全市绿化建设与管理均衡发展,形成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新格局。

到2015年,原特区内和原特区外中心城区绿化水平达到新加坡现有水平,原特区外整体绿化水平基本达到原特区内现有水平,全市道路的人行道林荫路覆盖率达95%,建成各类公园900个;到2020年,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公园总数达1000个以上,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00平方公里以上。

深圳市绿地专项规划解读

深圳市绿地专项规划解读

中图分类号:TU98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30(2010)05-0042-06收稿日期:2010-09-12修回日期:2010-10-10关键词:风景园林;绿道网;规划设计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way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摘要:绿道网建设是促进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以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实践为例,着重分析了绿道网规划原则、总体规划策略、总体布局结构等内容,率先将绿道理论运用到规划实践中,以期为我国正在兴起的绿道建设提供一点启示。

Abstract: Greenways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creation of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the conservation of regional eco-community, the promotion of recreational program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sustainability. With the planning of Shenzhen Greenway Network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inciples of greenway network planning, master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the overall layout. Greenway theory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practice in Shenzhen, 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emerging greenway programs in China.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解析Analysis to the Planning of Shenzhen Greenway Network周亚琦 盛鸣ZHOU Ya-qi SHENG Ming1 深圳市绿道网建设背景绿道(greenways)的理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并不陌生。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解析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解析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解析
周亚琦;盛鸣
【期刊名称】《风景园林》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绿道网建设是促进宜居城乡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活休闲一体化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实践为例,着重分析了绿道网规划原则、总体规划策略、总体布局结构等内容,率先将绿道理论运用到规划实践中,以期为我国正在兴起的绿道建设提供一点启示.【总页数】6页(P42-47)
【作者】周亚琦;盛鸣
【作者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518034;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518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5.19
【相关文献】
1.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在绿道规划选线中的运用--以温州市域绿道网专项规划为例[J], 陈文广
2.基于生态旅游特色的县域绿道网专项规划探析 [J], 盛建峰;何大权
3.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研究——以深圳市坭岗村改造专项规划为例 [J], 陈敦鹏;喻乐军
4.基于复合功能发展的绿道网规划策略——以深圳市绿道网规划为例 [J], 周亚琦
5.城市绿道网规划选线方法探讨——以莆田市城厢区绿道网专项规划为例 [J], 赖加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ZHEN GREENWAY NETWORK SPECIAL PLAN
绿道与山体、城市公园的关系 •串联山体开放空间 •城市游憩活动纽带
2.3 绿道网总体规划策略 2.3.1 以绿色为脉,串联整合生态资源,构筑与城市
结构相契合的绿道网格局
山、水、园、林等生态空间资源是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 基本要素,而绿道网建设的功能和意义就在于将以上要素有 机地串联起来,使之连成一个统一的网络整体,而不是孤立、 隔离的存在。这是加强城市整体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也是 构筑生态安全网络的有效途径。 绿道与河流、滨水空间的关系 •丰富滨水活动内涵 •城市滨水生活动脉
PartⅢ 全市绿道网空间布局规划
3.1 绿道网层级划分························ · · · · · · · · · · · · · · 10 3.2 全市绿道网空间布局结构·········· · · · · · · · · · · · · · · · · 11 3.3 区域绿道规划布局···························· ···13 3.4 城市绿道规划布局························ · · · · · · · 17 3.5 城市绿道建设指引·························· · · · · · · 26
PAGE 91 33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SHENZHEN GREENWAY NETWORK SPECIAL PLAN
Part2 规划目标与原则
2.1 规划目标
按照《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结 合深圳绿道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全市范围内构建以区域绿 道为骨干、城市绿道为支撑、社区绿道为补充,结构合理、 衔接有序、连通便捷、配套完善的绿道网络。 近期目标(2010-2015年):三级绿道推进,构建网络框
2.2 规划原则
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宜遵循“ 生态优先,节约环保;整 合资源,协调规划;因地制宜,结构合理;以人为本,特色 多样” 四个基本原则: 结构完整,层级清晰 绿道网结构应与城市空间结构和肌理有机相融,整合 城市特色山海资源,顺应城市总体发展框架,让人们深刻 感受到独特的城市空间魅力。 各级各类绿道的功能各有侧重,且相互作用和影响, 通过整体网络的有效衔接来实现多元复合功能。
Landscape Resource Conserv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Recreational Tourism
远景目标(2016-2020年) :完善网络系统,提 升服务水平 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全部建成并投
入使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运营使用效率,
有效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积极推动深圳民生幸福 城市建设。 3) 远景目标(2020 年以后) :与城市生活全面互动, 提升整体服务功能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2011.09 0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SHENZHEN GREENWAY NETWORK SPECIAL PLAN


PartⅤ绿道网分区规划建设指引
5.1 福田区·································· ··· ··· 36 5.2 罗湖区· ·· ······ ······ ······ ······ ····· ·· ·····37 5.3 南山区· ·· ······ ······ ······ ······ ······ ·· ···38 5.4 盐田区································· ··· ··· 39 5.5 宝安区····································· ·40 5.6 龙岗区· ·· ······ ······ ······ ······ ······ · ····41 5.7 光明新区· ···· ······ ······ ······ ······ ··· ·· ·42 5.8 坪山新区· ······ ······ ······ ······ ······ ····· 43
“Way”即道,意味着“连通”对绿道网规划建设
的重要性。通常将人行道、水道,或是自行车道等非机动 化的“慢行道”作为绿道相互连接的有效载体,承担慢行 交通、休闲游憩等功能。同时,为方便人们使用沿慢行道 还应设臵绿道的服务设施和标识标牌等。
“Network”即网,指通过各级各类绿道串联公园
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聚 居区等形成网络,使绿道网兼具生态保育、游憩健身、保 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科研教育、发展休闲经济等多种功能。
PAGE 91 11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SHENZHEN GREENWAY NETWORK SPECIAL PLAN
Part1
绿道与绿道网
1.1 绿道网的概念与内涵
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 道》(Greenway for American)中认为:绿道 (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 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 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
架 在区域绿道方面:用3 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珠三角区 域绿道中深圳市域范围内总长约300 公里的建设任务。在 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方面:与区域绿道建设同步推进,用
Ecology
5 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完成一批连通滨海、滨河以及公园 绿地、旅游景区、教育基地的城市绿道、社区绿道,实现 与区域绿道的有机串联和衔接。
以人为本,特色多样
充分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设臵完善的绿道标识系统、
应急救助系统,并尽量避免与机动车道的冲突。
如太阳能电灯、环保公厕等;鼓励建设可移动、可拆卸、非 准确分析居民需要,确定合理的绿道网服务半径,并设立 永久性设施。 必要的步行道和环线道路,使市民能够充分而便捷地使用 绿道网。 整合资源,协调规划 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与人文内涵,与体育锻炼、游憩休闲、 生态科普等结合起来,丰富绿道网的内涵,提高绿道网的 可参与性、可介入性。
大亚湾
排牙山自然生态保护区
大鹏所城 桔钓沙 龙岐湾
葵涌 大鹏 马峦山郊野公园
官湖 土洋 迭福 下沙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新大
东冲
水龙沙 南澳 半天云
西冲
背仔角海岸公园
小梅沙 大梅沙
溪涌 平洲岛
大鹏湾
PAGE 91 44
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SHENZHEN GREENWAY NETWORK SPECIAL PLAN
绿道网(Green Way Network)可以按其英文字面 意思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Green” 即绿,表示自然存在,诸如山河湖海田林、
野生动植物等。“绿”是绿道网的核心要意,意味着通过 划定和维护“绿廊”,体现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这既包 括维育生态基底,还包括为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提供空间 的绿道控制区和发挥安全防护作用、美化景观的绿化隔离 带。
规划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公共空间
规划、慢行系统规划、公园景区规划等进行有效衔接,将 文物古迹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慢行系 统与绿道网系统建设相结合,统筹考虑。 规划着眼于城市多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注重与自然 景观、河湖水系、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等各方面密切配合, 通过绿道网将各部分有机连接起来,发挥其最大效益。
生态优先,节约环保 减量化(reduce):规划兼顾资源和条件,倡导绿道网建设 中坚持原生态、原产权、原民居、 原民俗,原则上不租地、不征地、不拆迁、不改变原有土地 使用性质。 再利用(reuse) :绿道选线充分利用现有的滨水路径、登山 道、公园园道、森林防火道、二线 巡逻道等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再循环(recycle):鼓励优先采用性价比优良、体现健康绿 色生活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因此,规划以基本生态控制线为基础,充分利用和依托 深圳现有的登山道、滨水道、公园园道、森林防火道、二线 巡逻道等,串连市域主要山体、河流、海岸、湖泊、水库、 湿地,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动植物园、城市公园 绿地等,使分散碎化的生态斑块和资源相互联接,增强生态 空间的连通性。同时,通过划定和保护“绿道控制区”,逐
4.3 交叉口组织 · ·· ······ ······ ······ ······ ···· ······ ··31
4.4 服务系统及节点······················ · · ············ 32 4.5 基础设施 ································ · · ······· ·33 4.6 标识系统· ···· ······ ······ ······ ······ ······ · · · ·· ··35
Part Ⅵ 绿道网建设时序与运营管理建议
6.1 绿道网建设时序······························ 44
6.2 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 ····· ······ ······ ·· · ··· 45
PartⅣ 全市绿道网支撑系统建设指引
4.1 绿廊系统规划······························· · ···· ·· 27 4.2 绿道游径· ···· ······ ······ ······ ······ ······ · · ··· ··28
PartⅠ绿道与绿道网
1.1 绿道网的概念与内涵································· 2 1.2 绿道网建设背景·························· · · ····· ······ 3
PartⅡ规划目标与原则
2.1 规划目标······································ ···· · · ·· · · 4 2.2 规划原则········································ · · ···· · · 5 2.3 绿道网总体规划策略……………………………………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