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城市绿道网专项规划》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北海市第一批“四定”重点项目的通知-北政发〔2016〕9号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北海市第一批“四定”重点项目的通知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北海市第一批“四定”重点项目的通知北政发〔2016〕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各有关单位:《2016年北海市第一批“四定”重点项目》已经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9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2016年第一批“四定”重点项目基本情况2016年北海市第一批重点项目共233个(不含为民办实事项目,另行发文)。
列入“四定”项目207个,项目总投资145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0.6亿元。
其中新开工项目68个,续建项目96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43个。
另外26个为策划项目,估算总投资588.8亿元,待开展前期工作的条件成熟后再列入“四定”项目推进。
(一)市本级投资项目107个,总投资21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9亿元:新开工项目29个,总投资4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2亿元;续建项目39个,总投资8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7亿元;开展前期工作项目31个,估算总投资53亿元;策划项目8个,估算总投资41.3亿元。
(二)县区政府、中直、区直等其它政府性投资项目52个,总投资12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4亿元:新开工项目20个,总投资7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亿元;续建项目23个,总投资29.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亿元;开展前期工作项目4个,估算总投资1.5亿元;策划项目5个,估算总投资16.2亿元。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老城保护区规划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老城保护区规划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9.14•【字号】•【施行日期】2004.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老城保护区规划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现将《北海市老城保护区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四年九月十四日北海市老城保护区规划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老城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延续中山路、珠海路老城街区的传统风貌,规范该地区的改造和建设活动,更好地利用老城区的价值,促进北海的经济繁荣,结合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塑造城市特色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山路、珠海路及其周边地区构成北海市老城保护区(具体保护与控制范围详见附件:北海市老城保护区保护与控制范围划定图)。
第三条老城保护区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维修、装饰等一切建设活动,应遵守国家、自治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老城保护区的保护、改造与利用第四条老城保护区保护的内容包括:传统街巷的格局和空间形式(指建筑高度与街巷宽度的比例),传统建筑风貌(指建筑风格和构造形态),古树古井等。
重点保护骑楼、临街立面、原建筑物的高度和色彩(主色调为白色)。
老城保护区的保护应当尊重历史,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和风貌的完整性。
第五条老城保护区改造的内容包括:危破建筑及市政设施的改造,为开发、利用老城保护街区所做的其他必要的改造。
老城保护区的改造必须保护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
第六条老城保护区的利用是指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对老城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商业价值的利用。
老城保护区的利用应积极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使其发挥新的作用。
第七条老城保护区的保护、改造与利用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由政府编制保护、改造与利用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建设宜居城市主要工作任务安排表》的通知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建设宜居城市主要工作任务安排表》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6.24
•【字号】北政办[2009]152号
•【施行日期】2009.06.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建设宜居城市主要
工作任务安排表》的通知
(北政办〔2009〕152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我市建设宜居城市步伐,我办根据国家建设部发布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北海市建设宜居城市主要工作任务安排表》(下称《安排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安排表》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责任单位要对照《安排表》,制订详细可行的工作方案(方案要注明现状及各阶段的目标);涉及到多个责任单位的,由排首位的责任单位牵头,其他单位配合,共同制订方案,并于7月10日前将方案报我办(同时抄送我办七秘科和督查室)。
同时,立即着手组织实施,并力争尽快取得实效。
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
我办将定期组织对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的通知-北政办[2013]182号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的通知-北政办[2013]182号](https://img.taocdn.com/s3/m/bc2b85d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6.png)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的通知(北政办〔2013〕18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北海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3年9月18日北海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施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及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有关要求,为了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我市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规范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确保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200万平方米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北海市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
一、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组织领导成立北海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重大事项的协调部署。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住建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示范项目的实施由市住建局牵头,会同各有关部门组建项目管理办公室(下称项目办)负责示范项目的日常监管、评审、造册建档、推进实施、验收、统计监测等具体工作,把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作为我市生态城市及宜居城市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明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发展原则根据我市资源情况和建设现状,优先发展太阳能、海水源热泵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以及浅层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地下(表)水、污水、工业废水等〕技术系统等应用技术。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北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项目专项工作组的通知-北政办[2011]21号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北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项目专项工作组的通知-北政办[2011]21号](https://img.taocdn.com/s3/m/cb8d24d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1.png)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北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项目专项工作组的通知正文:----------------------------------------------------------------------------------------------------------------------------------------------------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北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项目专项工作组的通知(北政办〔2011〕2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各有关单位: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明确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项目建设,做好征地拆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保障等工作,市政府决定成立北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项目专项工作组,设立项目绩效督查组、征地拆迁组、专业技术指导组和质量监督组。
各专项工作组成员名单如下:一、绩效督查组组长:韦标锡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市绩效办主任副组长:陈宽市政府办公室助理调研员成员:廖自强海城区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金佩铭银海区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陈鸿立市住建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庞科玲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太聪市审计局纪检组长曹国荣市财政局纪检组长丁绍堂市监察局执法监察室主任邓克闻市住建局监察室主任梁善任市规划局监察室主任绩效督查组办公室设在市监察局,负责督促、检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项目推进情况,实行督查考核制度,定期组织召开督查会,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二、征地拆迁组组长:莫永超市征地拆迁办主任副组长:毛艳琼海城区区长邓昌达银海区区长黄海波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东风市林业局局长顾济江北海供电局副局长成员:裴文昌海城区副区长李国智银海区副区长裴德西市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蒋昆市征地拆迁办副主任裴坚市规划局用地科科长农启智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规划耕地保护科科长陈树安市住建局房产开发建设科科长张贵琪海城区征地拆迁办主任李慨银海区征地拆迁办主任廖坚市规划局海城区分局局长刘军市规划局铁山港区分局副局长王家祚市园林局副局长征地拆迁组办公室设在市征地拆迁办,负责总协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项目征地拆迁日常工作,落实和布置各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和解决征地拆迁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督查、检查各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推进情况。
北海道路规划实施方案最新

北海道路规划实施方案最新1.引言1.1 概述北海道作为日本最大的岛屿,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对于岛上的居民和游客来说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对北海道路规划实施方案进行最新的介绍和分析,将深入挖掘现状分析以及最新的路规划方案,并结合实施计划进行详细的解读。
同时,文章将对这些路规划方案的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展望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北海道未来交通发展规划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个人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北海道路规划实施方案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结构以及阐明写作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对当前路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详细介绍新的路规划方案,并提出实施计划。
在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评估新路规划的影响,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北海道路规划实施方案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对道路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展望,我们旨在探讨该规划方案对北海道地区的交通状况、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展望与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推动北海道道路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2.正文2.1 现状分析北海道是日本的第二大岛屿,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道路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
现有的道路网络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部分地区交通拥堵严重,交通事故频发。
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雪天气影响,道路通行受限,给交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同时,北海道还有一些地区因为地形复杂,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导致交通不便,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改善北海道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道路运输能力,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性和畅通性,对于促进北海道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北海道道路现状分析的内容,下面我们将介绍北海道路规划方案的实施情况和计划。
北海主城区市政专项规划(2013-2030)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公路
80km/h 60km/h
74300kkmm//hh
2 专项规划方案 道路工程规划
3)道路平面控制
结合道路功能布局与设计车速需求,合理确定道路平 面布置控制要求,包括道路平面控制坐标、平曲线控 制要素、路段开口设计原则、交叉口道路转弯控制等
4)交叉口控制
现状防潮堤 堤路一体 新、改建防潮堤
2021/5/23
亚龙湾-沙滩过渡
海口-堤路一体
9 厦门-外围设堤
2 专项规划方案
竖向工程规划
2)沿海地区最低标高控制
策略 • 三河口江以西场地最低填土高度按50年一遇高潮与雨涝相遇能场地雨
水自排入海进行控制,并考虑0.5米的安全高程 • 竹林片区场地最低填土高度按50年一遇高潮与雨涝相遇场地雨水自排
2021/5/23 • 满足市政管线覆土厚度要求
规划区范围
竹林片区
11 大冠沙片区
2 专项规划方案
入海进行控制 最低标高控制 • 北部电子工业园区:4.6米 • 北岸地区:标高不变 • 冠头岭至冯家江:4.3米 • 冯家江至三河口江:4.3米 • 竹林片区:3.85米
现状防潮堤 堤路一体 新、改建防潮堤
冯家江 三河口江
竹林片区
2021/5/23
电子工业园区
冠头岭至冯家江
10
冯家江至三河口
2 专项规划方案
竖向工程规划
3)道路竖向规划
道路坡度 • 最大纵坡:地形平整,最大纵坡不超过3%,在规范允许范
围内,满足交通使用需求 • 最小纵坡:按0.3%控制,地形过于平坦时,纵坡可小于
0.3%,但道路建设需增大横坡,做锯齿形边沟并加密雨水 篦子以加强排水 现状道路标高不变动 净空控制 • 道路与铁路交叉:道路上跨铁路,净空8米;铁路上跨道路, 净空4.5米 • 道路与道路交叉:净空4.5米 • 跨河桥梁:不通航河道,控制过水需求及风浪壅水高度; 西村港按III级航道控制,净高10米 满足市政管线需求 • 场地坡向与排水走向契合
北海主城区市政专项规划

方案汇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4.6
0提 纲
项目概况
专项规划方案
近期建设计划
项目背景 现状问题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内容
道路工程规划 竖向工程规划 供水工程规划 污水及再生水工程规划 雨水工程规划 电力工程规划 通信工程规划 燃气工程规划
建成区改造 新建区配套
北管郊材水厂和龙潭水厂出厂水压约40米 DN第30三0水以厂下出(厂含水DN压3约003)0米的供水管采用聚乙烯管(PE);DN300-1200的供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
图例 现状水厂 规划水厂 现状供水管道 规划供水管道 大型联络管道
DN1200以上(含DN1200)的供水管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或钢管
缺土1075万方,面积8.7平方公里 • 电子工业园片区余土348万方,面积17.8平方公里 • 海洋产业园片区余土50万方,面积5.8平方公里 • 平阳片区余土910万方,面积12.1平方公里 • 大冠沙片区缺土350万方 • 高德片区内部平衡 • 大区域调配土方基本平衡
竹林片区
余土区 缺土区 平衡区
北海市主城区水厂规划布局图
北郊水厂 30万方/日
第三水厂 30万方/日
龙潭水厂 10万方/日
水厂名称
龙潭水厂 北郊水厂 第三水厂
规模 (万立方米/日)
10 30 30
面积 (公顷
)
11
15
15
图例 现状水厂 规划水厂
水源
龙潭地下水 牛尾岭水库 洪潮江水库
2 专项规划方案
北海市主城区供水干管规划图
供水工程规划
现状防潮堤 堤路一体 新、改建防潮堤
亚龙湾-沙滩过渡 海口-堤路一体 厦门-外围设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海市城市绿道网专项规划》简要说明一、规划范围1、总体范围:《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中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北至城区行政划边界,东至福成机场、竹林盐场东,西侧和南部均至滨海陆域用地2、规划对象:沿着滨水、溪谷、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3、规划内容:(1)、构建三横四纵城市绿道骨架构筑海滨特色绿道,建设多条沟通海-城的生态廊道,形成与城市结构相契合的城市绿道骨架,使绿道成为引导海洋向城市延伸,融入城市生活的绿色通道。
(2)、建设网状生态休闲绿道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建设网状的休闲健身漫步道,通过绿色开敞空间的营造与绿道设施的投入建设,为市民提供积极而丰富的日常健身活动场所。
(3)、建设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展现魅力北海绿道与旅游线路相结合,建设涵盖都市游、郊野游、生态游三大类的八条绿道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滨海风情廊道、都市活力廊道、滨河休闲廊道等,使人们感受到多样化的城市风情。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4.《绿道规划设计导则》(2016年9月);5.《广西壮族自治区绿道体系规划》;6.《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7.《北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5)》;8.《北海市城市道路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9.《北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10.国家、省、市相关法律及规范。
三、规划目标规划构建具有浓郁海滨特色,集生态、旅游、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网状绿道系统。
优化城市环境景观,突出北海生态优势,全方位展现北海城市风貌,塑造生态宜居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形象。
四、规划策略1、以绿色为脉,串联整合生态资源,构筑与城市结构相契合的绿道网格局2、以文化为络,挖掘历史人文和城市特色,丰富绿道网的空间与功能内涵3、以使用者为本,创造积极而丰富的活动空间,带动绿道沿线经济发展五、规划原则北海市绿道网规划宜遵循“生态优先,节约环保;整合资源,协调规划;因地制宜,结构合理;以人为本,特色多样”四个基本原则:1、生态优先,节约环保减量化(reduce):规划兼顾资源和条件,倡导绿道网建设中坚持原生态、原产权、原民居、原民俗,原则上不租地、不征地、不拆迁、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性质。
再利用(reuse) :绿道选线充分利用现有的滨水路径、登山道、公园园道、森林防火道、二线巡逻道等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再循环(recycle):鼓励优先采用性价比优良、体现健康绿色生活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如太阳能电灯、环保公厕等;鼓励建设可移动、可拆卸、非永久性设施。
2、整合资源,协调规划规划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公共空间规划、慢行系统规划、公园景区规划等进行有效衔接,将文物古迹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慢行系统与绿道网系统建设相结合,统筹考虑。
规划着眼于城市多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注重与自然景观、河湖水系、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等各方面密切配合,通过绿道网将各部分有机连接起来,发挥其最大效益。
3、结构完整,层级清晰绿道网结构应与城市空间结构和肌理有机相融,整合城市特色滨海资源,顺应城市总体发展框架,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独特的城市空间魅力。
各级各类绿道的功能各有侧重,且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整体网络的有效衔接来实现多元复合功能。
4、以人为本,特色多样充分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设臵完善的绿道标识系统、应急救助系统,并尽量避免与机动车道的冲突。
准确分析居民需要,确定合理的绿道网服务半径,并设立必要的步行道和环线道路,使市民能够充分而便捷地使用绿道网。
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与人文内涵,与体育锻炼、游憩休闲、生态科普等结合起来,丰富绿道网的内涵,提高绿道网的可参与性、可介入性。
六、绿道规划方案1、绿道空间布局依据北海市现状自然及生态基底,提出以“蓝绿交融,亲海近城”为绿道网规划的主要规划思路。
通过“三横四纵两心,七环网状多节点”的大干线-小环线布局结构体系,形成有机的绿道网体系。
三横:以南北侧滨海景观带、贯穿中部的铁路防护绿廊为3条横向骨架,连接主要滨海自然人文景观,凸显城市海滨特质;四纵:以西藏路、广东路、亚叉岭-鲤鱼地-冯家江自然绿廊、西村港绿楔(与福成-曲樟森林生态廊道接)为4条纵向骨架,联通主要河道、自然绿地通廊,提升城市生态和环境品质;两心:以冠头岭山地生态绿地、鲤鱼地自然生态绿心为两大核心绿肺七环:大骨架分割下,由主次干道连接主要绿地公园、人文旅游景点等组成环路,形成7个各具特色的都市活力绿环。
网状多节点:各片区环路内部干道作为沟通性社区级生活绿道2、绿道分级规划据空间跨度与连接功能区域的不同,绿道分为区域级绿道、市(县)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三个等级,绿道规划应与各级城乡规划相衔接。
1 区域级绿道:指连接两个及以上城市,串联区域重要自然、人文及休闲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风景旅游网络构建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
主要有海景大道(迎宾大道以北)、迎宾大道、西村港绿楔(迎宾大道以北)。
2 市(县)级绿道:指在市(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连接重要功能组团、串联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自然与人文节点的绿道。
主要有海景大道、北部湾路、西南大道、新世纪大道、金海岸大道、南珠大道、天津路、明渠带状公园沿线等3 社区级绿道:指城镇社区范围内,连接城乡居民点与其周边绿色开敞空间,方便社区居民就近使用的绿道。
主要有四川路、广东路、上海路、浙江路等3、专项设计指引绿道包含慢行道系统、绿廊系统、服务设施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标识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六个部分。
4、特色线路策划中心城区根据自然人文资源的现状分布,共规划策划七条特色游线:滨海都市风情线、碧海银沙观光线、山海风光纵览线、明渠缤纷活力线、历史人文体验线、生态秘境探幽线及绿野仙踪寻奇线。
1、滨海都市风情线滨海都市风情线选线位于北海北部岸线,冠头岭森林公园至龙头江水库的沿廉州湾岸线,总长20.6km,建议骑行时间80分钟。
沿线将串联石步岭、地角小镇、外沙岛、海丝主题公园、海滨公园、海上栈道、海景广场、北部湾一号、廉州湾带状公园等自然人文景观。
滨海都市风情线对渔港风情、疍家文化、现代地标建筑、浪漫沙滩等串联融合,以“滨海望山,游美丽北海;都市风情,悟生活闲适”为主题特色,展现多维度多元化的海滨都市风情。
2、碧海银沙观光线碧海银沙观光线选线位于北海南部岸线,南万码头至白龙湾的北部湾岸线,总长25.3km,建议骑行时间100分钟。
沿线将串联南万码头、海门高尔夫球、三千海、侨港越南风情街、银滩度假区、金海湾红树林、竹林室内海滨浴场等自然人文景观。
碧海银沙观光线将结合沙滩运动度假区、异域风情街区及生态海岸线,以“碧海银沙,享天下第一滩;异域人文,游民俗生活图卷”为主题特色,打造以阳光、沙滩、海洋、树林为核心的休闲活力度假区,展现北海独具特色的海滨景观。
3、山海风光纵览线山海风光纵览线选线位于冠头岭森林公园,总长8.3km,建议骑行时间35分钟。
沿线将串联石步岭港、冠岭公园、普渡寺、南万港等自然人文景观。
山海风光纵览线围绕冠头岭公园展开,以“登高面海,揽海山之壮阔;冠岭漫步,观北海之新”为主题特色,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区,展现独特的山海景观风貌。
4、明渠缤纷活力线明渠缤纷活力线选线位于城市中部明渠沿线,总长23.2km,建议骑行时间90分钟。
沿线将串联石步岭公园、铁西公园、明渠西带状公园、明渠东带状公园、北海雕塑公园、东郡公园、鲤鱼地生态绿核等公园绿地景观。
明渠缤纷活力线以“漫步聚会,品都市生活;花繁叶茂,享闲暇时光”为主题特色,沿明渠打造综合性都市休闲活力带,展现多样的生活服务功能和活动。
5、历史人文体验线历史人文体验线选线位于北海老城区,总长23.2km,建议骑行时间90分钟。
沿线将串联珠海路、外沙内港渔家风情区、北海老街、北海海底世界、中山公园、北部湾广场等城市景观。
历史人文体验线以“历史老街,展城市变迁;绿意街头,融珠魂乡情”为主题特色,以历史街区、公园绿地及城市街道为风貌要素展现老城人文风貌,配合城市人文景观进行设计,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
6、生态秘境探幽线生态秘境探幽线选线位于冯家江至亚叉岭沿线,总长13.5km,建议骑行时间50分钟。
沿线将串联亚叉岭湿地公园、高德历史人文区、三江明渠带状公园、东郡公园、铁东综合公园、鲤鱼地、北海园博园、冯家江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湿地景观。
生态秘境探幽线以“大江大河,游野郊风光;绿荫遮蔽,探生态秘境”为主题特色,将江河及湿地公园作为生态基底,结合休闲运动功能,使通行者感受自然生态风光。
7、绿野仙踪寻奇线绿野仙踪寻奇线选线:一支为西村港至北海钦州公路沿线,总长21km,建议骑行时间80分钟。
另一支为西村港至龙头江生态水库,总长18km,建议骑行时间70分钟。
两支线路沿线都经过银滩东区滨海公园、西村港湿地公园、平阳公园、迎宾公园,其中北海钦州公路方向接入基本农田,向铁路北片区接入龙头江生态公园。
绿野仙踪寻奇线以“蛙鸣鸟叫,喜村和田美;山林野趣,探自然绿径”为主题特色,结合农田及滩涂红树林,展现独特的生态郊野景观,同时将城市外围的生态基底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融为一体。
七、实施策略与保障实施策略建议绿道网系统进行分期建设,第一阶段计划用时4年,完成三横骨架、亚叉岭—冯家江绿道、四川路、西藏路及近期需建设实施的道路,第二阶段构建网状脉络,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并启动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与区域绿道的衔接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