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东方明珠基础知识与课内阅读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东方明珠》优质课课件PPT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东方明珠》优质课课件PPT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静 静
的夜晚)
“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 思? 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 (1) 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 教师在学
生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2) 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 (李白正在静静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 3.学诗句。
确、流利。
(1)自读,同座位互读。
(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纠正。 7.同学们既然喜欢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 色朗 读课文。
(1)两人互相读。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 四、初步
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 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 !以后 我们说话也要这样。
五、指导写字
复备栏
1.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2. 出示打乱顺序的词。指读,齐读。 3. 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 4. 反馈检查。 5. 有什么字觉得比较难写?教师指导。 静:左边是青
字旁,跟读两遍。 “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 教
: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
(1) 指名读诗句。 (2) 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 诗句

第一句: ①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
复备栏
意思? ②“疑”是什么意思?(好像、如同、就像) 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特!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 诗句特有 的风格。 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 第二句, ①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第二句诗句的 意思。 ②(指着图)此时,李白看见的就是这轮明月,想 一想,什 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

一年级语文上册《东方明珠》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东方明珠》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东方明珠》知识点整
理苏教版
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视塔。

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

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字词
上海、黄浦、广播、电视、美丽、东方明珠、脚踩、蓝天、巨人、夜晚、五光十色、广播、美丽
》》》句子
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

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练习题
一、找出下列音节的声母写在四线格里。

zhūínɡédiànǎilè
二、先组字,再组词。

土--也→
禾--中→
口+十→
日+月→
氵+工→
亻+尔→。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东方明珠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东方明珠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师:而电瓶充好电后,为电瓶车提供动力。这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说明铅蓄电池能充放电的原理。把两块铅板放在盛 有稀 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如果用导线把两块铅板连接起来,有没有电 流?如何 证明? 生 1:可以在铅板之间连接一电流表。 生 2:还是在铅板之间连接一小灯泡好,如连电流表的话有可能会烧 杯。
二、能量的转移 思考:在铁锤敲击铁钉时,铁钉在进入木块的同时,它还会发热,这 发 热的能量是哪里来的? 1、在教室中用现有条件做几个能的转化实验,体会能的转移。
如:①摩擦双手发热
②用笔杆子摩擦衣服或头发靠近小纸片
③……………………
2、小组间活动:两个小组举日常生活生产中能转化事例,另两个小组
同学回答能量转化情况。
例进行归纳。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2初步形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自然现象的意识 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方向性 二.技能目标: 会用能量守恒定律来描述一些生产和生活实例中反映的能量转 化的情况。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体验过程,接受辨证唯物主义 教育,培 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了解能源技术是我国当前社 会经济发展面 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对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的开发利用
三、能量形式的转化 分析下列事例中能量的转化 ① 树木生长 ② 木材燃烧 ③ 金属切割 ④ 水力发电 [答] ……: 过渡: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是怎样发 生 转化的呢?
【读图】根据能量转化的顺序,分别将下面两组图串联成一个能量转 化的故事。
各图名称的顺序: 太阳 剃须刀充电 能量转化的顺序: 太阳能
结论:

分析:手电筒发光实验中能量的变化;电风扇工作时能量的转化。 手

课文《东方明珠》教案模板

课文《东方明珠》教案模板

课文《东方明珠》教案模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东方明珠》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1.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东方明珠》的主题思想,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一些抽象的描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东方明珠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座建筑的认识和印象。

4.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4.3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亮点和难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5 课堂小结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家长签字确认。

5.2 作业批改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反馈。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2 终结性评价在学习单元结束时,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试,包括课文内容的填空、选择题和问答题,以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知识介绍向学生介绍东方明珠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意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7.2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观光塔或其他具有特色的建筑,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建筑之美。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思考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上14东方明珠

三上14东方明珠

教学内容: 14、“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美丽。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围绕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进行初步感知,学会总分总的写作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品味课文,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2、感知围绕中心句展开的总分总叙述方式。

教学内容: 14、“东方之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一类字,二类字只认不写。

3、正确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等词语。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那些方面介绍香港。

凭借多媒体,引导学生感悟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教学难点:能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揭题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东方之珠》,板书课题,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东方之珠”就是指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香港。

3、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香港的哪几个著名景点呀?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4、今天,我们就去这三个著名景点好好玩玩。

二、品词析句,感悟“璀璨”(一)迷人的沙滩——【浅水湾】1、(课件图片)看,这就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沙滩浅水湾,美吗?那就打开书本自己认真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浅水湾到底有多迷人。

(板书:浅水湾)这一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个性特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谈话: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一首很好听的歌《东方之珠》,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欣赏。

(播放歌曲)2、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抢答“东方之珠”指的是我国的那里?(出示课件中国地图),指出香港的方位,为学生理解“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打下基础。

《东方明珠》教案11篇

《东方明珠》教案11篇

《东方明珠》教案《东方明珠》教案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东方明珠》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东方明珠》教案1设计意图:一、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感官,很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生活经验缺少,对东方明珠塔的认识不够。

有了东方明珠塔的多媒体,小朋友就能很快的把握东方明珠塔的整体形状,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

尤其是文中对“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的理解,借助了多媒体,学生一下子就能和五颜六色区别开来。

二、利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一年级的课文简单浅显,课上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一读就懂,而且在每次读书之前老师都精心设置了一个导入过程,或用简洁生动的导语,或借助画面、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

此外,课上用了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男女声分读,小组赛读,指名读,愿意的学生站起来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

在课中读的次数多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

这样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程度,这和《新标准》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使学生达到了“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兴趣”。

三、注重识字、写字第一课时中,要求学生用已有的拼音能力自读课文,处理好了识与读的关系。

以读为本,随读书活动的展开使生字的音、形、义逐步深化。

课上分两次学完九个生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又给配上了音乐激发了学生的写字热情。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

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语文一上《东方明珠》教学课件.

语文一上《东方明珠》教学课件.
苏教版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课文部分
6 东方明珠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我会读
dōng
东 (东方)
fāng
方 (方向)
yǒu
有 (有人)
guǎng
le
广 (广播) 了 (好了)
diàn
shì
电 (电视) 是 (不是)
tóu
头 (头发)
请小朋友借 助拼音自由大声 朗读课文。
我会认
黄浦江边 一个巨人 东方明珠 非常好看 脚踩大地 五光十色 广播电视塔
明珠

说说第一自然段共有几 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上海黄浦江边有一 座广播电视塔。

第14课东方明珠基础知识与课内阅读

第14课东方明珠基础知识与课内阅读

第14课东方之珠基础知识与课内阅读姓名学号座位一、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用“线画出来。

水线.(qiǎn qan)沐浴.(yùyú)舒.心(shūsù)根据.(jùjú)精.神(jīng jīn)热闹.(nào lào)商店.(diàn diǎn)羊肉串.(chuàn cuàn)倾.听(qìng qìn)潮.水(cháo cáo)鳞.片(lín líng)二、照样子写出含有数字的词语。

五颜六色、、、、。

三、词语补充琳琅()()()有()有()()价廉举世()()()幕()临()颜()色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沙滩()的公园()的街市()的海风()的表演()的街道()的灯光()的焰火()的车灯()的长河()的东方明珠五、课内阅读1、是我国通向世界的,那里有的沙滩,的公园和的街市。

这句话是全文的句,点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香的海海公园。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海豚、海狮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有的钻圈、有的,有的嬉水,游不时被逗得。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2)最后一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一句话。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

港湾里闪耀着的灯光,像的焰火溅落人间。

马路上的车灯,如同。

(1)本段的中心句是,这是个句,把比作。

(2)仿照“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这句话写一个句子。

4、《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描写香港、和,赞美了香港这颗无论璀璨的,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和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东方之珠基础知识与课内阅读
一、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用“线画出来。

水线.(qiǎn qan)沐浴.(yùyú)舒.心(shūsù)根据.(jùjú)精.神(jīng jīn)热闹.(nào lào)商店.(diàn diǎn)羊肉串.(chuàn cuàn)倾.听(qìng qìn)潮.水(cháo cáo)鳞.片(lín líng)
二、照样子写出含有数字的词语。

五颜六色、、、、。

三、词语补充
琳琅()()()有()有()()价廉举世()()()幕()临()颜()色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沙滩()的公园()的街市()的海风()的表演()的街道()的灯光()的焰火()的车灯()的长河()的东方明珠
五、课内阅读
1、是我国通向世界的,那里有的沙滩,
的公园和的街市。

这句话是全文的句,点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香的海海公园。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海豚、海狮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人
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有的钻圈、有的,有的嬉水,游不时被逗得。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2)最后一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一句话。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

港湾里闪耀着的灯光,像的焰火溅落人间。

马路上的车灯,如同。

(1)本段的中心句是,这是个句,把比作。

(2)仿照“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这句话写一个句子。

4、《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描写香港、和
,赞美了香港这颗无论璀璨的,表达了作者对香港的和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