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
动物组织胚胎学-题库

动物组织胚胎学-题库1、尘细胞答案: 1. 尘细胞:肺巨噬细胞:数量较多,广泛分布于肺间质内,也可进入肺泡腔。
来源于单核细胞,有活跃的吞噬、免疫和分泌功能,起重要的防御作用。
当吞噬进入肺内的尘粒后,称为尘细胞。
2、组织答案: 2. 组织:组织是由来源、形态和机能相同的细胞群加上细胞间质所组成的。
3、受精答案: 3. 受精:是两性配子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合子的过程。
它标志着胚胎发育的开始。
4、卵裂答案: 4. 卵裂:受精卵最初发生的一些次细胞分裂叫卵裂。
5、腺答案: 5. 腺:以腺上皮为主质所构成的器官叫腺体。
6、试述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形态结构的演变。
答案:卵泡由卵母细胞和包在其周围的卵泡细胞所构成。
根据发育程度可将卵泡分成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
(1)原始卵泡原始卵泡由初级卵母细胞和其周围的一单层扁平卵泡细胞所构成。
卵泡体积小,呈球形,数量多,分布在卵巢皮质的表层。
初级卵母细胞的核大,核内常染色质多,呈空泡状,核仁大而明显,故又叫做生发泡。
(2)生长卵泡动物性成熟后,有些原始卵泡开始发育,变为生长卵泡。
根据生长发育阶段,又可把生长卵泡分成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三个阶段。
(3)成熟卵泡接近排卵前夕的三级卵泡叫成熟卵泡。
由于卵泡液剧增,成熟卵泡的体积明显增大,隆起在卵巢表面上。
7、描述单室胃胃壁的组织学一般结构。
答案:1)黏膜(1)上皮无腺部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有腺部的为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很发达,其中布满密集的胃腺,还含有平滑肌纤维、浸润的白细胞、弥散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等。
(3)黏膜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有紧缩黏膜和帮助排除胃腺分泌物的作用。
2)黏膜下层很厚,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利于黏膜的伸展和移位。
内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
在猪,还含有淋巴小结。
3)肌层很厚,由三层平滑肌组成。
内层为斜行肌。
中层为环行肌。
外层为不完整的纵行肌。
4)浆膜结缔组织和间皮8、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答案: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运输O2和CO2。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考试要点

一、名词解释1、家畜组织学:是研究家畜机体微细机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2、家畜胚胎学:是研究家畜个体发生与发育规律的科学3、组织:有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及相关的细胞间质构成组织4、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并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5、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的器官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6、嗜酸性:具有酸性染料着色特点嗜碱性:具有碱性染料着色的特点嗜中性:若与嗜酸性、嗜碱性两种染料的亲和力都不强,则为嗜中性7、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 G1、S、G2、M8、细胞分化:是指多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分裂的基础上,其后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稳定差异,出现互不相同的细胞类型的过程。
9、上皮组织:有大量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10、结缔组织:有少量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11、同源细胞群:顾名思义就是有着相同来源的一群细胞.(之后可能分化成为不同的细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们最初是由同一个细胞分裂而来的,有一个幼稚软骨细胞分裂而来,多为2-8个聚集在一起12、软骨陷窝:软骨细胞所在的腔隙。
软骨细胞是软骨组织中唯一的细胞类型,包埋在软骨基质中,所在的腔隙称软骨陷窝13横小管:横纹肌纤维在暗带与明带交界处,肌膜内陷,环绕肌原纤维形成的小管。
与传导电兴奋和引起肌肉收缩有关。
14、三联体: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合成三联体15、纵小管:由分支吻合的滑面内质网构成。
肌浆网纵向包绕每条肌原纤维,但被横小管分隔。
纵小管在遇到横小管时膨大,形成终池。
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三联体。
16、闰盘:心肌纤维彼此端口相连,连接处叫做闰盘。
17、二联体:心肌纤维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处,一个肌节只有一条横小管,肌浆网末端不形成终池,储存ca2+的能力较低,与横小管相贴,形成二联体18、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中的主要成份,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动物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

组胚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题:1.组织学:研究家畜机体细微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学科。
2.胚胎学:研究家畜个体发生与发育规律的科学。
3.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
4.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化学组成发生了彼此互异逐渐改变的过程。
5.嗜酸性:染色过程中,细胞或组织中的某些结构易于被酸性染料着色呈现出或深或浅的红色的性质。
6.嗜碱性:染色过程中,细胞或组织中的某些结构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的性质。
7.HE染色:用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联合染色的方法,又称常规染色或普通染色。
8.异染性:组织细胞中有些成分用某种染料染色时,呈现出与染料不同的颜色,称为异染性。
9.常染色质:细胞核中染色为浅蓝色,功能活跃区域的染色质。
10.异染色质:细胞核中染色比较深,功能不活跃区域的染色质。
11.肌节:是相邻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是肌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闰盘:两条心肌纤维相连处形成特殊的连接结构,在切片标本上呈深染的阶梯状线条。
13.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14. 淋巴组织:含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组织。
15.淋巴小结:圆形或卵圆形的密集淋巴组织,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16. 汇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17.肺小叶:一条细支气管连同其上所有的分支就构成一个肺小叶.18.肺细叶:一条呼吸性细支气管连同其上所有分支就构成一个肺细叶.19.肾小球: 呈圆形和卵圆形,由血管球、肾小囊构成。
肾小体有血管极和尿极。
20. 刷状缘: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密集排列的微绒毛,称为刷状缘。
21.纹状缘:小肠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大量突起的微绒毛,可扩大小肠的吸收面积。
22. 桑椹胚: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之后形成一个外形像桑椹的胚胎.23. 囊胚:桑椹胚继续发育,出现囊胚腔,此时的胚胎即为囊胚24.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它由胎盘的胎儿部分和母体部分共同组成.25. 生发中心:发育完善的淋巴小结,在其中央有一淡染的区域称为生发中心。
动物组织胚胎学复习题

---------------------------------------------------------------最新资料推荐------------------------------------------------------动物组织胚胎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组织胚胎学:研究畜禽个体在发生过程中形态、功能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组织:由大量起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群,连同细胞间质组成的细胞集合体,它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肺小叶:每个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的结构 4、局部分泌腺细胞的所形成的有包膜的分泌颗粒,逐渐移向细胞的游离面,然后分泌颗粒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以胞吐方式排出分泌物,细胞膜本身不受损坏。
如唾液腺和胰腺外分泌部的分泌。
5、顶浆分泌细胞形成的分泌物,逐渐向细胞游离面突出,随后包着细胞膜排出。
损伤部分的细胞膜很快被修复,如乳腺 (脂滴)和汗腺的分泌。
6、全浆分泌腺细胞的分泌物形成后,细胞则解体连同分泌物一起排出,然后由邻近的腺细胞增殖补充。
如皮脂腺的分泌。
7、器官:1 / 14几种不同的组织发育分化、相互结合构成,并能执行着特定的生理功能 8、系统:由许多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在一起构成。
每个系统在体内执行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功能。
9、无丝分裂:染色质直接复制后随细胞核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不出现染色体、纺锤体等结构,核膜、核仁也不消失。
10、内分泌腺(即无管腺):腺体在形成中与表面上皮脱离,不形成导管,腺细胞群集呈索团状或散在分布,其分泌物经其间血管、淋巴管传送到机体各部11、外分泌腺: 腺体与表面上皮有导管联系,分泌物可经导管排到器官腔内或体表。
12.浆膜:由表面的间皮和间皮下接缔组织组成,表面湿润而光滑,可减少器官之间的摩擦。
13、外膜:为消化管的最外层,可分为纤维膜和浆膜两种。
14、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结构。
动物组织胚胎重点

17为什么说小肠绒毛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18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与功能?
19联系肝小叶的结构,说明其功能。20肝脏血液循环特征怎样?来自21胰腺的结构与功能怎样?
22肺的一般组织结构如何?
23、肺的呼吸部可分为哪几段?各段组织结构特点如何?
24、试述肺的导气部管壁结构变化规律。
25、为什么说肺泡的结构有利于气体交换?
35、垂体可分为哪几部分?远侧部和神经部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如何?
36、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结构怎样?分泌激素及功能如何?
37、简述甲状腺激素的形成过程、功能及病理状况。
38、简述睾丸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39、附睾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加讲)
40、叙述卵巢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41、叙述黄体形成过程、意义及去向。
肌节神经元突触运动终板环层小体 外膜; 浆膜 ;绒毛;微绒毛; 胃腺; 肠腺; 十二指肠腺; APUD系统;
肝小叶;门管区(汇管区);胆小管 ; 窦状隙(肝血窦); 窦周隙;
枯否氏细胞 气-血屏障 尘细胞与隔细胞Ⅰ型肺泡细胞与Ⅱ型肺泡细胞 肺小叶 泌尿小管;肾单位;集合小管; 肾小体; 肾小球;
髓放线; 髓袢; 皮质迷路; 血-尿屏障;足细胞 ;
42、叙述子宫、输卵管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加讲)
43、比较畜禽生殖系统的异同。
44、配子(两性生殖细胞)的结构、发生及生理特性怎样?
组胚复习资料

组胚复习资料《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定义、结构、功能)1、组织学、胚胎学组织学:研究家畜机体微细结构及功能的科学胚胎学:研究家畜个体发生及发育规律的科学2、嗜酸性、嗜碱性嗜酸性:一些组织和细胞含有碱性物质,与酸性染料(如伊红)有较强得亲和力,结构呈现深浅不同得红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就称为嗜酸性嗜碱性:一些组织和细胞含有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如苏木素)有较强得亲和力,结构呈现深浅不同得蓝色,这种物质具有的染色特性就称为嗜碱性3、 HE、常规染色HE、常规染色:用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染色的方法称为HE、常规染色4、 PAS、银染PAS染色:也称过碘酸雪夫氏反应,是利用过碘酸和雪夫试剂显示糖类成分存在的一种组织或细胞化学染色法。
银染法:又称镀银或银浸法,是一种利用银盐染料显示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和网状纤维的方法5、细胞膜、生物膜、单位膜细胞膜,也称质膜,是包在细胞表面的界膜。
细胞膜和和细胞内部构成某些细胞器的细胞内膜统称生物膜。
具有暗,明,暗三层结构图像的膜称为单位膜。
6、液态镶嵌模型、细胞衣液态镶嵌模型:是一种以类脂双分子层为基础,其中镶嵌着球状蛋白质,强调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的细胞膜结构模型。
细胞衣:又称糖衣,是附着于细胞游离面的一薄层状结构,由糖蛋白和糖脂组成,是细胞特有的表面结构。
7、吞噬、吞饮吞噬:细胞内吞固体物质吞饮:细胞内吞液体物质8、胞吞、胞吐胞吞:是指细胞伸出伪足包裹,或使细胞膜凹陷成囊,将物质包裹形成内吞小泡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是细胞摄取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一种方式。
胞吐:是指细胞将内部合成的激素、酶等包于小泡内并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9、抗原、抗体抗原:使抗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将抗原消灭的物质。
10、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是指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由DNA 、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构成,高倍镜下呈纤维状。
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短线状或棒状形态,是染色质复制加倍卷曲折叠得结果。
动物医学组胚期末复习资料及复习题答案

绪论1.名词解释:组织学: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研究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的科学组织:由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及相关的细胞间质构成组织管状性器官:有管腔,管壁的结构有层次实质性器官:无管腔,其中起主要功能的细胞部分称实质部分,而起支持、连接、营养等功能的则称为间质部分。
2.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各包括哪些?组织学研究内容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组织;胚胎学研究内容包括胚前发育和早期胚后发育。
4.组织学上常用的染色反应有哪些?1)HE染色:碱性染料苏木素可使酸性物质呈现蓝色,酸性染料伊红可使碱性染料呈现粉红色。
2)嗜酸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有碱性物质,结果呈现深浅不等的粉红色。
3)嗜碱性:组织和细胞中若含有酸性物质,结果呈现深浅不等的蓝色。
4)嗜中性:若与嗜酸性、嗜碱性两种燃料的亲和性都不强,则称为嗜中性,结果不呈色或呈极浅的粉红色。
5)异染性:有些成分染色时,会出现与染料完全不同的颜色。
6)过碘酸-雪夫反应(PAS反应):常用于显示糖类成分的存在,在反应中产生紫红色的颗粒,沉淀在糖原、黏多糖、糖蛋白存在的部分。
7)瑞特和吉姆萨染色:染液中含有亚甲蓝、伊红、天青等染料,能很好的显示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并使白细胞中的特殊颗粒分别呈现不同颜色。
8)镀银染色:染液中含有硝酸银溶液,切片浸渍后,银离子还原成黑色颗粒沉淀而显示神经成分。
第一章细胞1.名词解释:细胞膜与单位膜:单位膜由厚约3.5nm的双层脂分子和内表面各厚2nm的蛋白质组成“两暗加一明”构成。
细胞膜是由流动的脂质双层和镶嵌在其中或结合在其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组成,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的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
染色体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包装成的棒状结构。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是指染色质纤维处于伸展状态,呈疏松的环状,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大多位于核中央,是进行活跃转录的部分。
动物医学《动物解剖学、组织学及胚胎学》知识点

动物解剖学、组织学及胚胎学第一单元概述第一节细胞动物体最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间质对细胞起支持、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由一些起源形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动物体有4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执行特殊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由若干个功能器官联系起来,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生理功能,则构成系统。
一、细胞的构造一般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构成。
细胞是有机代谢与执行的基本单位具有生物合成能力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以细胞分裂、增殖、分化与凋亡来实现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1)细胞膜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多糖。
(2)细胞质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所以被称为细胞内的“能量工厂”。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可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前者只要功能是合成和运输蛋白质,后者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高尔基复合体位于细胞核的附近,主要功能与细胞的分泌、溶酶体的形成及糖类的合成有关。
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与细胞内物质的氧化及过氧化氢(H2O2)的形成有关中心体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3)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场所染色体马64条,驴62条雌性动物体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动物的则为XY,家禽的染色体雌性为ZW,雄性为ZZ。
第三节解剖学的常用方位术语矢状面:通过动物体正中轴将动物体分成左右两等份的面,称正中矢面横断面:与动物体的长轴或某一器官的长轴垂直的切面额面(水平面):额面是与地面平行且与矢状面的横断面垂直的切面。
第二单元骨骼第一节基本概念(1)骨膜外层为纤维层,富有胶原纤维束和血管、神经,并穿入骨质内,可固定骨膜。
内层疏松,为成骨层,含有大量细胞和少量纤维。
幼龄成骨层很发达,细胞非常活跃,直接参与骨的成长;到成年期成骨层逐渐萎缩,细胞转为静止状态,但它终生保持分化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组胚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题:1.组织学:研究家畜机体细微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学科。
2.胚胎学:研究家畜个体发生与发育规律的科学。
3.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
4.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化学组成发生了彼此互异逐渐改变的过程。
5.嗜酸性:染色过程中,细胞或组织中的某些结构易于被酸性染料着色呈现出或深或浅的红色的性质。
6.嗜碱性:染色过程中,细胞或组织中的某些结构易于被碱性染料着色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的性质。
7.HE染色:用碱性染料苏木素和酸性染料伊红联合染色的方法,又称常规染色或普通染色。
8.异染性:组织细胞中有些成分用某种染料染色时,呈现出与染料不同的颜色,称为异染性。
9.常染色质:细胞核中染色为浅蓝色,功能活跃区域的染色质。
10.异染色质:细胞核中染色比较深,功能不活跃区域的染色质。
11.肌节:是相邻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是肌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闰盘:两条心肌纤维相连处形成特殊的连接结构,在切片标本上呈深染的阶梯状线条。
13.微循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14. 淋巴组织:含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组织。
15.淋巴小结:圆形或卵圆形的密集淋巴组织,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16. 汇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
17.肺小叶:一条细支气管连同其上所有的分支就构成一个肺小叶.18.肺细叶:一条呼吸性细支气管连同其上所有分支就构成一个肺细叶.19.肾小球: 呈圆形和卵圆形,由血管球、肾小囊构成。
肾小体有血管极和尿极。
20. 刷状缘: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密集排列的微绒毛,称为刷状缘。
21.纹状缘:小肠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大量突起的微绒毛,可扩大小肠的吸收面积。
22. 桑椹胚: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之后形成一个外形像桑椹的胚胎.23. 囊胚:桑椹胚继续发育,出现囊胚腔,此时的胚胎即为囊胚24.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它由胎盘的胎儿部分和母体部分共同组成. 25. 生发中心:发育完善的淋巴小结,在其中央有一淡染的区域称为生发中心。
26. 闭锁卵泡:退化后的卵泡。
27.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28. 内皮: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上的单层扁平上皮。
29.间皮:被覆于胸膜、腹膜、及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30.着床:早期的胚胎固着在子宫内膜上,与母体建立起物质交换的过程.二,比较题:1.如何区分骨骼肌和心肌:名称骨骼肌心肌形状长圆柱形短圆柱形细胞核多个,C周边一个,C中央横纹有,明显有,不明显闰盘没有有肌原纤维明显不明显肌节有有特殊结构粗肌丝,细肌丝粗肌丝,细肌丝,闰盘分布附着于骨骼心壁功能随意肌,迅速有力收缩,易疲劳不随意肌,持久有节律收缩2.树突和轴突的区别:树突轴突数目≥1 1形状树枝状有树突棘细、均侧支或终末分支结构同胞体有神经原纤维无尼氏体,有轴丘功能接受刺激传导冲动中动脉中静脉3.中等动脉和中等静脉的区别:4.如何区别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有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胰岛等。
内分泌腺无排泄管,腺细胞排列缺乏极性,多聚集成团块状或索状。
内分泌腺分泌的分泌物称激素。
其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由血液和淋巴输送到各组织或器官中。
内分泌腺与内分泌组织共同组成内分泌系统,通过体液调节方式,对机体的各方面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内膜内弹性膜明显 内弹性膜不明显 中膜 较厚、有多层平滑肌 较薄,少量环行平滑肌 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多数外弹性膜明显 三层中最厚的一层,可有少量纵行平滑肌,外弹性膜不明显 其它 壁厚,腔小而规则 壁薄,腔大而不规则,有静脉瓣用。
外分泌腺有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肝脏、胰腺等(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的大部分属于外分泌部,但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
外分泌腺有排泄管,称腺导管,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一般为排泄作用)区别内分泌腺外分泌腺分布机体内部,垂体,胰腺等外部,表皮等分泌物多为重要体液调节物多为废弃物促性激素,胰岛素等NaCl,尿素等功能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和神经调节排泄,应急排泄5.食管,胃,小肠,大肠的区别及各自特点:食管胃小肠大肠粘膜层粘膜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发生不同程度的角质化无腺部为复层扁平上皮,有腺部为单层柱状上皮单层柱状上皮,有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又是可见淋巴细胞单层柱状上皮,没有纹状缘,但杯状细胞多固有膜一般疏松结缔组织胃腺占据,少量结缔组织有淋巴细胞疏松结缔组织,分布大量小肠腺,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小结多,长直单管状腺粘膜肌层为散在的纵行平滑肌,猪和犬前段缺乏后段发达内环外纵平滑肌构成,平滑肌纤维伸入胃腺之间分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食管腺为疏松结缔组织,分布有血管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胶原孤立的淋巴小结多,为疏松淋巴管和神经纵纤维和弹性纤维结缔组织肌层反刍动物为骨骼肌,马的前三分之二为骨骼肌,后三分之一为平滑肌内斜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有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分布有结缔组织有肌带,肌带间分散有小肌束外膜围以结缔组织外膜,胸部隔膜,腹部浆膜为浆膜为浆膜三,问答题:1.试述血液有形成分有哪几种,各自特点及生理功能: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
各自特点及生理功能:(1)红细胞:最多,双凹圆盘状。
中央较薄,周缘较厚。
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无细胞器,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红细胞可结合与运输O2和CO2(2)中性粒细胞:胞体呈球形,核分叶,胞质淡染,内含细小的淡紫色或淡红色颗粒,即中性颗粒,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
(3)嗜.酸性粒细胞:胞体呈球形,颗粒强嗜酸性,含溶酶体酶,过氧化物酶和组胺酶。
该蛋白质强嗜酸性,参与杀灭寄生虫。
破坏组胺,减弱过敏反应。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降低免疫反应。
(4)嗜碱性粒细胞:胞体呈球形,胞质内含有大小不一的紫蓝色特殊颗粒,称为嗜碱性颗粒。
特殊颗粒较大,蓝紫色,大小不一,分布不均。
嗜碱性粒细胞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
(5)淋巴细胞: 胞核大而圆,一侧常有一凹陷,染色质呈致密块状。
细胞大小不等。
淋巴细胞是机体内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
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发育,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在骨髓或腔上囊内分化发育,受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6)单核细胞:胞核呈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常偏于细胞一侧,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浅。
胞质较多,弱嗜碱性,为灰蓝色,趋化性和变形运动,具有活跃的吞噬能力,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7)血小板:圆形或椭圆形,双凸圆盘状.常聚集成群。
由周围的透明区和中央的颗粒区构成。
质膜凹陷形成开放性小管,有利于血小板内的物质释放。
可以附着在受损的血管壁,促进凝血,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2.试述淋巴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结构:生理功能:3.试述脾脏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结构:脾脏的功能参与免疫;过滤血液;储存血液;胎儿时期造血。
4.试述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和生理功能:(1)粘膜:是消化管壁最内层结构,由上皮、固有膜和粘膜肌层构成。
粘膜具有保护、吸收、分泌等功能。
(2)粘膜下层:位于粘膜与肌织膜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3)肌层: 多由平滑肌组成,一般可分为内环、外纵两层。
环肌、纵肌交替收缩,可推动食物逐渐下移。
(4)外膜: 是消化管的最外层。
腹腔内大部分消化管外膜主要为一层间皮,称为浆膜。
浆膜能分泌浆液,减少器官之间的摩擦。
5.肾单位按先后顺序有哪几部分构成及各段特点:按先后顺序分为:肾小体→近曲小管→降支→升支→远曲小管各段特点:(1)肾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又称肾小球。
组成: 血管球+肾小囊功能: 滤过血液,形成原尿。
.(2)近曲小管:细胞的形状是锥状,内表面有微绒毛增大重吸收表面,强嗜酸性。
(3)降支和升支:围成的细胞是扁平的,细胞弱嗜酸性。
(4)远曲小管:细胞形状是立方细胞,弱嗜酸性,靠官腔的细胞质不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