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一、总论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操根及根茎,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调经止痛、凉血消痛的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古代广泛用于心血管、血液类的疾病。丹参为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x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以及脂溶性成分丹参酮,另含丹参新酮及鼠尾草酚等。

二、丹参的化学成分

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方面,现已得到40余中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分为两类,即丹参酮类和罗列酮类。丹参酮类化合物多数属于二萜化合物,其部分是二萜醌类化合物,如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Ⅲ、异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甲、左旋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等。另外有新的二萜醌结构的新丹参酮类化合物及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如新隐丹参酮Ⅱ,环酚乳酰胺、油酰新隐形丹参酮和油酰丹参新醌A等。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均具有酚酸性结构,其中最早发现的丹山素,化学名称为3,4-二羟基苯乳酸。此后发现了一系列酚酸类化合物,命名为丹酚酸并按照英文字母排序,主要水溶性成分有丹参酚酸A、B、C、D、E、F、H、I、J,四甲基丹参酚酸C,还有迷迭香酸、紫草酸等。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都是丹参的有效成分。脂溶性的丹参酮类以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为主,而水溶性的丹酚类则以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调血脂和细胞保护作用明显。

三、丹参的药理作用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

丹参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同时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缺氧耐受力,抗脂质过氧化,清除有害的自由基,调节血液在心肌重新分布。通过上述综合作用而保护缺血的心肌。丹酚酸 B 在高钾、高钙和组胺刺激的离体冠状动脉环收缩模型中均表现出舒作用,这一作用通过阻断钙通道来实现。丹酚酸B可通过多条通路增加冠状动脉NO生成,扩冠状动脉血管。2抗心律失常作用

细胞钠离子、钾离子失衡及钙超载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丹参酮ⅡA 使正常心肌钙离子降低,明显抑制细胞钙超载,有钙通道阻滞作用。丹参酮ⅡA 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上的钾通道具有抑制作,瞬时外向电流主要参与动作电位的复极1期,向整流钾电流主要参与静息膜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复极3期。这两种电流的抑制应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而据报道,动作电位时程是缩短的,这主要是由于丹参酮ⅡA能显著地阻断向钙电流,进而引起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3.降低心肌耗氧量

通过临床实践表明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治疗缺血性冠心病。阻断狗冠状动脉血流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左心室肝舒压上升,而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 的试验组则明显降低,说明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降低左心室壁力和心肌体积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4.抗血小板作用

关于丹参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早在1982 年就已有报道。在体外实验中,丹酚酸 A 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凝血酶和 ADP 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其效强度依次为 ADP >凝血酶>花生四烯酸。高氏等通过研究发现,将27名受试者分为丹参多酚酸不同剂量组。检测给药前及给药后血小板聚集及黏附变化率,研究结果显提示丹参多酚酸给药后各组血小板聚集及黏附抑制率开始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说明丹参多酚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黏附。任氏等经过研究发现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微循环并防止微血栓形成。

5.抗高血脂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是皮细胞的损伤,其中心环节是泡沫细胞形成及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对于高血脂症来说,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增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增高是高血脂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丹参素对正常大鼠的 Hcy水平没有影响,但是能通过活化转硫途径显著降低Hcy升高模型大鼠的Hcy 水平,升高半胱氨酸和 GSH 水平。丹参素甲基化能够升高 Hcy水平,这一作用发生在其对转硫途径的影响之前,但是由于转硫作用引起 Hcy水平的降低作用要强于丹参素甲基化的升高作用,因此丹参素总体上能够降低 Hcy的水平。。

6.抗自由基的作用

人体氧自由基动态失衡时,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皮损伤。清除有害自由基,防止或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是丹参防治心、脑血管病、肝病、肾脏病的作用机制之一。丹参水提物、丹参注射液及丹参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清除

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作用。丹参水溶性成分对H

2O

2

等引起的大鼠脑、肝、肾

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有很强的抑制效应。丹参水溶性提取物可显著抑制Fe2+-半胱氨酸引起的大鼠心、肝、脑、肾、睾丸组织中线粒体和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还可以明显地抑制由Fe2+-VitC体系和TritonX-100引起的大鼠心、肝、脑、肾脏线粒体肿胀,推测其保护作用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7.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组织缺血,甚至引发血栓。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大鼠,灌服丹参煎剂未见有降低血脂作用,对主动脉亦无保护作用。但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可降低血和肝中的甘油三酯并能降低兔主动脉膜的通透性,降低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及主动脉壁的胆固醇含量。停服高胆固醇饲料6周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仍明显降低,这可能是由于丹参能诱导LDL 受体mRNA水平升高的原因。丹参酮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抑制脂质代酶活性,改善脂质代过程;丹参素对胆固醇合成由抑制作用,使氧化脂蛋白中丙二酮含量减少,氧化脂蛋白对细胞的毒性明显减弱。丹参提取物口服给药后能吸收入血,通过抑制源性胆固醇合成和上调CYP7AmRNA表达来发挥调脂作用。丹参素的衍生物丹参素冰片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κB 通路从而抑制脂多糖(LPS)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