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六个矮儿子 2教案 语文A版

合集下载

《六个矮儿子》教案

《六个矮儿子》教案

《六个矮儿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六个矮儿子》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法点讲解,课文朗读与表达,以及故事背后道理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如:“矮、搬、罐、摔、疼”等。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懂得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故事背后道理的领悟。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朗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团结合作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进行问题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进行认读练习。

4.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讲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朗读与表达: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六个矮儿子》2. 生字词:矮、搬、罐、摔、疼3. 重点句子:他们齐心协力,终于搬起了大罐子。

4. 课后思考: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今天学的生字词造句,并复述课文故事。

2. 答案示例:他矮矮的,但是跑得很快。

六个矮儿子一起合作,成功搬起了大罐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六个矮儿子》的故事,让学生们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关于团结合作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六个矮儿子教案

六个矮儿子教案

六个矮儿子教案标题:六个矮儿子教案 - 提高学生阅读和创造力的幽默故事教案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帮助学生理解幽默故事的结构和技巧。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你认为一个矮儿子会有多高?他们会有什么特点?2.与学生一起分享幽默的图片或故事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阅读和理解(15分钟)1.给学生分发《六个矮儿子》故事的文本,让他们独立阅读。

2.要求学生找出故事中的关键字,例如矮儿子的名字、外貌特征等。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享他们的理解和解释。

幽默故事结构和技巧(10分钟)1.介绍幽默故事的一般结构:引入、发展、高潮和结局。

2.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的幽默元素,例如夸张、对比、双关语等。

3.鼓励学生发现并分享他们在故事中发现的幽默技巧。

创造力发展活动(15分钟)1.以小组形式,要求学生重新编写一个类似于《六个矮儿子》的幽默故事。

2.学生可以灵活运用他们刚刚学到的幽默技巧和故事结构。

3.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故事,以鼓励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分享和总结(5分钟)1.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他们编写的幽默故事。

2.鼓励其他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3.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在阅读理解、创造力和幽默技巧方面的收获。

教案扩展:1.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表演他们编写的幽默故事。

2.组织一个班级的幽默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在课堂上分享其他幽默故事,拓展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六个矮儿子》故事文本。

2.幽默故事图片或视频片段。

3.纸张和笔供学生编写故事使用。

评估:1.通过学生对《六个矮儿子》故事的理解和阅读反应来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

3.评估学生展示幽默故事时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故事中六个矮儿子分别所从事的职业。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就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

活动准备:图片、贴图、相应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听讲故事的兴趣。

出示图一,这些是谁?引出故事的名称,并贴出故事名称字卡。

二、听赏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完整出示故事、图二,师讲述故事的第一~第四自然段。

(1)大儿子是做什么工作的?养在水里还能卖钱的是什么呢?(2)那么螃蟹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学学看,幼儿起立模拟螃蟹走路。

2、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五自然段。

(1)第二个儿子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是什么工作呢?(2)你怎么知道他是做伺养蜜蜂的工作的呢?(3)二儿子看小朋友都猜出了他的工作,哪他会怎样夸自己呢?3、师讲述并帮助幼儿理解第六自然段的故事。

(1)第三个儿子会饲养几条腿的动物来过日子的呢?(2)师完整讲述第六自然段。

(3)那么,三儿子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呢?(4)幼儿模仿一下小猪的动态。

(5)谁来学学第三个儿子夸自己的样子呢?4、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七自然段并帮助孩子理解。

(1)第四个儿子是干什么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2)谁来夸夸老四呢?5、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八自然段并帮助孩子理解。

(1)第五个儿子他会养什么?哪些是一只脚的东西呢?(2)为什么你觉得他是养的蘑菇呢?(3)其他几个哥哥也会怎样夸他的呢?6、师把以上几个儿子的工作简单罗列一下后问:(1)第六个儿子他会饲养什么?又怎么说的呢?(2)师讲述第九自然段故事,并出示图三。

(3)最小的儿子是干什么的?谁来学学老六来夸夸自己呢?(4)师讲述第十自然段故事结尾,并出示图四。

三、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

1、我们小朋友长大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2、也可去告诉客人老师你长大想做什么好么?(结束)《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六个矮儿子教案

六个矮儿子教案

六个矮儿子教案教案:六个矮儿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童话故事《六个矮儿子》的情节;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4.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友谊,坚持为别人付出。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请学生回忆并描述他们熟悉的一个故事,为之后的故事导入做铺垫。

2.阅读故事(20分钟)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一本童话故事《六个矮儿子》,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故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为什么丽贝卡会成为一名衣裳漂亮的人?”等。

4.整理反馈(10分钟)教师邀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述说小组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对不同观点给予评价和肯定。

5.感悟分享(1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就故事中的一个感悟或启示进行写作,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简单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并强调故事中的友情和付出精神的重要性。

三、教材准备:1.每个学生一本童话故事《六个矮儿子》;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彩色马克笔。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述;2.小组讨论;3.个人写作;4.故事导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观点、表达自己看法的基本技巧。

此外,教师还借助故事,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友情和为他人付出。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又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六个矮儿子》教案(精品)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六个矮儿子》教案(精品)

“壮”右边的下横要短于上横。
“话”可联系字意来识记。
2.学生互评,教师总评。
(五)再读课文。
积累词语 -------部分词语说话
学生练习写字 ---- 学生互评
3、练习
认读词语库,注意知道理解:乐呵呵、笑嘻嘻、春暖花开等词语。
4、总结
六个矮儿子是靠什么过日子的?你明白了吗?
5、作业
将《六个矮儿子》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谋生手段
老大
八只脚(螃蟹)
老二
六只脚(蜜蜂)
老五
一只脚(蘑菇)
老六
没有脚 (鱼)
6﹒齐读课文。 (三)积累词语 1.读一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我的词语库
酿蜜 辛苦 乐呵呵 笑嘻嘻
春暖花开 游来游去
2.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 3.教师抽读卡片。
(四)指导写字。
1.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扔”右半边先写横折折钩,再写撇。
课前指导学生找一找八只脚、六只脚、四只脚、两只脚、一只脚、没有脚 的生物有哪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课
出示六个矮儿子的图片。语言导入:从前,在一个农庄里,一对老夫妇有 六个长不高的儿子。别看他们个子矮,他们可能干了。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一起 去听听他们的故事?
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2、新授
《六个矮儿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 意思。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不能依赖父母,要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创造生
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六个矮儿子各靠什么生活。 教学方法
故事激趣法、游戏法、竞赛法、复述法。 课前准备

语文A版语文二上《六个矮儿子》课件2

语文A版语文二上《六个矮儿子》课件2

乐呵呵 笑嘻嘻 (ABB) 肥肥壮壮 (AABB)
niàng
矮小 聪明 傍晚 集市 苍蝇 酿蜜
xīn
辛苦 世界 漂亮 池塘 食料 勤劳
乐呵呵 笑嘻嘻 肥肥壮壮 牛马粪
学习课文,自主探究。
问题: 六个矮儿子各自的谋生手段是 什么?
人物
老大 老二 老三 老四 老五 老六
谋生手段
八只脚(螃蟹) 六只脚(蜜蜂) 四只脚(猪) 两只脚(鸡、鸭) 一只脚(蘑菇) 没有脚 (鱼)
六个矮儿子

沈百英(1896-1992)
毕生从教,为我国教育事 业奉献了70年,从幼儿园教师、 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编辑, 最后成为大学教授、专家,他 “不平凡的经历,呕心沥血为 儿童教育事业创造出许多辉煌 的业绩,处处表现出高贵的品 质”,为我国小学教育贡献了 一生。
沈百英代表作: 儿童小说《扫落叶》 科学寓言《骄傲的螃蟹》
一、复习巩固
ǎi

shùn

wèi


shéng
粗绳
niàng

ne

xiāng

生字
liào

shí

酉(yǒu)字旁
酿蜜 酿酒 酿造 酿制
词语
酿蜜
辛苦
乐呵呵
春暖花开 笑嘻嘻 游来游去
登山夺旗我能行!
食料 喂养 稻草
扁扁嘴
箱子 顺利 粗绳 矮小
我的词语库
酿蜜
辛苦
乐呵呵 笑嘻嘻
春暖花开 游来游去
孩子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在生活中,不能依 赖父母,要靠自己的 劳动和智慧去创造生 活。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

六个矮儿子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六个矮儿子”的故事背景和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故事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PPT或纸质教材。

2. 准备相关生僻词汇的卡片或解释。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六个矮儿子”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故事,遇到生僻词汇可以查阅教师提供的卡片或解释。

3. 讨论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六个矮儿子”的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分析。

2. 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

2. 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PPT或纸质教材。

2. 准备相关问题清单。

教学过程:1. 复习故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章的故事情节。

2. 分析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如:每个矮儿子做了什么?他们的行为有什么后果?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讨论故事主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讨论“六个矮儿子”的故事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主题的理解。

2. 学生讨论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故事主题的深入理解。

2. 学生讨论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PPT或纸质教材。

2. 准备相关问题清单。

教学过程:1. 复习故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前两章的故事情节。

2. 讨论故事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如:这个故事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创作故事续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六个矮儿子”的故事续集。

六个矮儿子 教案

六个矮儿子 教案

六个矮儿子教案教案标题:《六个矮儿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六个矮儿子》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于友谊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及主题。

2. 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3. 运用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1. 《六个矮儿子》故事书籍。

2. 角色卡片(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恶皇后)。

3. 小组合作活动材料(纸张、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入故事主题:“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篇关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你们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教师朗读故事《六个矮儿子》。

2. 学生跟读故事,并在朗读结束后,回答以下问题:a.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b.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c. 故事中的矮儿子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d. 故事的主题是什么?角色扮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教师发放角色卡片,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卡片,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并准备扮演。

3. 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自由发挥和交流。

4.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扮演。

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内有不同的角色。

2. 教师提供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白雪公主,你会如何与七个小矮人合作解决问题?”3. 学生们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以用图画和文字进行表达。

4.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方案。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回答以下问题:a.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b. 我在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中有哪些进步?c. 我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拓展活动:1. 学生们可以选择其他童话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故事内容与角色行为,结合故事情节理解“搬”、“肥肥壮壮”等词汇。

2. 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感受故事所蕴含的幽默感。

3. 能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的方法知道矮儿子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判断、推理的方法知道矮儿子不同的生活方式,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懂得长大后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丰富学生有关动植物特征与成人劳动方式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出课题
有一对老爷爷、老奶奶,他们有6个长得很矮很矮的儿子,一直靠老爷爷、老奶奶养活着,现在老爷爷、老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劳动了,6个矮儿子靠什么生活呢?(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朋友替6个矮儿子想了那么多办法,6个矮儿子到底靠什么生活呢?(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
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学习的兴趣。

提问:
1.6个矮儿子是靠什么生活的?
2.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根据矮儿子的劳动特点,说出“8只脚”、“6只脚”、“4只脚”、“2只脚”、“1只脚”、“没有脚”所代表的6种事物,感受故事所蕴含的幽默感。

) 过渡:小朋友真聪明,6个矮儿子没有直接说出他们的名称,你们却能听得出来,那么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6个矮儿子到底又是怎样靠这些东西生活的?让我们走进故事。

三、读通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3.讨论交流。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争当“六个儿子”,深入感悟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六个儿子吗?愿意演演他们的故事吗?让我们进入梦想剧场环节。

1.小组合作
要求: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儿子的故事表演,可以自由组合表演,可以个人表演。

2. 交流汇报表演
在表演中,老师以采访的方式询问学生他们劳动的感受,适时通过提问重点引导学生理解6个矮儿子是怎样劳动的,感受他们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1)6个矮儿子离开爸爸、妈妈时是怎样说的?
(2)大儿子是什么时候去捉“八只脚”的?
(3)二儿子是怎样照料“六只脚”的?(理解词“搬”,并用动作表现)
(4)三儿子饲养的“四只脚”长得怎样?为什么会肥肥壮壮?(理解词汇“肥肥壮壮”)
(5)五儿子要在漂亮的草房上铺上马粪,他嫌脏了吗?
(6)六儿子饲养“没有脚”是怎样做的?看着“没有脚”在水里游来游去,他心里是怎样想的?
(7)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体验6个矮儿子劳动的快乐及老爷爷老奶奶欣慰、喜悦的心情。

①为什么老爷爷老奶奶说6个矮儿子是聪明勤劳的好儿子?
②你喜欢6个矮儿子吗?为什么?
(8)小结
小朋友,六个矮儿子用六种方法能过上好日子,其实用的同一种方法,那就是聪明勤劳,人们只有靠聪明的大脑,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财富。

让我们凭我们的聪明勤劳,去描绘了一幅幅未来五彩缤纷的蓝图吧!
五、拓展练习
(1)引导学生创编6个矮儿子今后的劳动故事。

(2)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