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喜《生物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

李春喜《生物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
李春喜《生物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

《生物统计学》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李春喜、姜丽娜、邵云、王文林编着)

第一章概论(P7)

习题什么是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1)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是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实验调查资料,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

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2)生物统计学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和统计推断两大部分的内容。其基本

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提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

②确定某些性状和特性的数量特征;③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④提

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⑤提供实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习题解释以下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互作、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准确性、精确性。

答:(1)总体(populatian)是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2)个体(individual)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元。

(3)样本(sample)是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个体所构成的集合。

(4)样本容量(sample size)是指样本个体的数目。

(5)变量(variable)是相同性质的事物间表现差异性的某种特征。

(6)参数(parameter)是描述总体特征的数量。

(7)统计数(statistic)是由样本计算所得的数值,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数量。

(8)效应(effection)试验因素相对独立的作用称为该因素的主效应,简称效应。

(9)互作(interac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

(10)实验误差(experimental error)是指实验中不可控因素所引起的

观测值偏离真值的差异,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11)随机误差(random)也称抽样误差或偶然误差,它是有实验中许多无

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实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产生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增加抽样或试验次数降低随机误差,但不能完全消。

(12) 系统误差(systematic)也称为片面误差,是由于实验处理以外

的其他条件明显不一致所产生的倾向性的或定向性的偏差。系统误

差主要由一些相对固定的因素引起,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控制的,只要

试验工作做得精细,在试验过程中是可以避免的。

(13) 准确性(accuracy)也称为准确度,指在调查或实验中某一实验

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14) 精确性(precision)也称精确度,指调查或实验中同一实验指标

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程度的大小。

(15)准确性是说明测定值堆真值符合程度的大小,用统计数接近参数真

值的程度来衡量。精确性是反映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用样本间

的各个变量间变异程度的大小来衡量。

习题误差与错误有何区别?

答:误差是指实验中不可控制因素所引起的观测值偏离真值的差异,其中随

机误差只可以设法降低,但不能避免,系统误差在某种程度上可控制、可克服的;而错误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人为的作用所引起的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二章 实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P22、P23)

习题 什么是次数分布表?什么是次数分布图?制表和绘图的基本步骤有

哪些?制表和绘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1)对于一组大小不同的数据划出等距的分组区间(称为组距),然后将

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列入各个相应的组别内,便可以出现一个有规律的表式,这种统计表称之为次数分布表。

(2)次数分布图是指把次数分布资料画成图状,包括条形图、饼图、直方图、多边形图和散点图。

(3)制表和绘图的基本步骤包括:①求全距;②确定组数和组距;③确定组限和组中值;④分组,编制次数分布表。

(4)制表和绘图时需要注意的是事先确定好全距、组数、组距、各组上下限,再按观测值的大小来归组。

习题 算数平均数与加权数形式上有何不同?为什么说它们的实质是一致的?

答:(1)形式不同在于计算公式的不同:算数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M

=

n

x x x n

+++...21;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M =m

m

m f f f f x f x f x ++++++......212211。

(2)因为它们反映的都是同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习题平均数与标准差在统计分析中有什么作用?它们各有哪些特性?答:(1)平均数(mean)的用处:①平均数指出了一组数据资料内变量的中心位置,标志着资料所代表性状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②作为样本或资料的代表数据与其它资料进行比较。

(2)平均数的特性:①离均差之和等于零;②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3)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的用处:①标准差的大小,受实验或

调查资料中多个观测值的影响,如果观测值与观测值之间差异较大,其离均差也大,因而标准差也大,反之则小;②在计算标准差时,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火减去一个常数a,标准差不变;如果给各观测值乘以或除以一个常数a,则所得的标准差扩大或缩小了a倍;③在正态分布中,一个样本变量的分布可以作如下估计:x±s内的观测值个数约占观测值总个数的%,x±2s内的观测值个数约占总个数的%,x±3s内的观测值个数约占观测值总个数的%。

(4)标准差的特性: ①表示变量的离散程度,标准差小,说明变量的分

布比较密集在平均数附近,标准差大,则说明变量的分布比较离散,因此,可以用标准差的大小判断平均数代表性的强弱;②标准差的大小可以估计出变量的次数分布及各类观测值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③估计平均数的标准误,在计算平均数的标准误时,可根据样本标准差代替总体标准差进行计算;④进行平均数区间估计和变异系数的计算。

习题总统和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1)总体和样本的平均数都等于资料中各个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的

个数所得的商。二者区别在于,总体平均数用μ表示,μ=

N x

,公

式中分母为总体观测值的个数N,样本平均数用x=

n x

,公式中的分分母为样本观测值的个数n。样本平均数x是总体平均数μ的无偏估

计值。

(2)总体和样本的标准差都等于离均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容量。二者的

区别在于,总体标准差用σ表示,σ=√∑(x?x?)2

N

,分母上总体观测值

的个数N;标准差用s表示,s=√∑(x?x?)2

n?1

,分母上是样本自由度n-1。

样本标准差s是总体标准差σ的无偏估计值。

习题

答:见下图——

100例30-40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mol/L)的次数分布表

习题

答:见下图——

这100例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基本呈正态分布,中间的最多,两边少,但 mol/L的没有。

习题

答:见下图——

由上表可知:平均数μ=,标准差s=,而CV=s /μ* 100% =18%

习题

答:由习题的表可知:中位数Median=,平均数μ=,两数相差,符合正态分布。

习题

答:分析见下图:

由上图可知:“24号”玉米的平均数Μ=20,标准差s=,而CV=s /Μ* 100% =%;“金皇后”玉米的平均数Μ=20,标准差s=,而CV=s /Μ* 100% =%,比较二者的变异系数CV,“24号”玉米的的变异系数CV 比“金皇后”玉米的小得多,说明“24号”玉米的整齐度大于“金皇后”玉米。

习题

答:分析见下图:

由上图可知,贻贝单养的平均数μ

1=,极差R

1

=53-25=,标准差s

1

=,CV1=s1/μ1* 100%

=%;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平均数μ2=,极差R1=69-39=,标准差s2=,CV2=s2 /μ2* 100% =%,虽然单养的极差较小(28),但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平均数更大(),且混养的变异系数更小,即其整齐度更有优势,由此得出,贻贝与海带混养的效果更好。

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P48)

习题试解释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举出几个随机事件例子。答:(1)必然事件(certain event)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件;相反,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出现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impossible);而

在某些确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random event)。

(2)例如,发育正常的鸡蛋,在39℃下21天会孵出小鸡,这是必然事件;

太阳从西边出来,这是不可能事件;给病人做血样化验,结果可能为

阳性,也可能为阴性,这是随机事件。

习题什么是互斥事件?什么是对立事件?什么是独立事件?试举例说明。答:(1)事件A和事件B不能同时发生,即A·B=V,那么称事件A和事件B 为互斥事件(mutually exclusion event),如人的ABO血型中,某个

人血型可能是A型、B型、O型、AB型4中血型之一,但不可能既是

A型又是B型。

(2)事件A和事件B必有一个发生,但二者不能同时发生即A+B=U,A×B=V,

则称事件A与事件B为对立事件(contrary event),如抛硬币时向上

的一面不是正面就是反面。事件A与事件B的发生毫无关系。

(3)事件B的发生与事件A的发生毫无关系,则称事件A与事件B为独

立事件(independent event),如第二胎生男生女与第一台生男生女毫无关系。

习题什么是频率?什么是概率?频率如何转化为概率?

答:(1)事件A在n次重复试验中发生了m次,则比值m/n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frequency),记为W(A)。

(2)事件A 在n 次重复试验中发生了m 次,当试验次数n 不断增加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W(A)就越来越接近某一确定值p ,则p 即为事件A 发生的概率(probability)。

(3)二者的关系是:当试验次数n 充分大时,频率转化为概率 。 习题 什么是正态分布?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曲线有何特点?u

和δ 对正态分布曲线有何影响?

答:(1)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它的分布特征是大多

数变量围绕在平均数左右,由平均数到分布的两侧,变量数减小,即中间多,两头少,两侧对称。

(2)μ=0,σ2=1的正态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记为N(0,1)。 (3)正态分布具有以下特点:①正态分布曲线是以平均数μ为峰值的曲

线,当x=μ时,f(x)取最大值πσ21

;②正态分布是以μ为中心向左

右两侧对称的分布 ③σu

x -的绝对值越大,f(x)值就越小,但f(x)

永远不会等于0,所以正态分布以x 轴为渐近线,x 的取值区间为(-∞,+∞); ④正态分布曲线完全由参数μ和?来决定 ⑤正态分布曲线在x=μ±?处各有一个拐点;⑥正态分布曲线与x 轴所围成的面积必定等于1。

(4)正态分布具有两个参数μ和?,μ决定正态分布曲线在x 轴上的中心位置,μ减小曲线左移,增大则曲线右移;?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展开程度,?越小曲线展开程度越小,曲线越陡,?越大曲线展开程度越大,曲线越矮宽。

习题

答:查附表1可得:

(1)P=<μ<=F(μ=-F(μ==(2)P=(-1<μ<1)=F(μ=1)-F(μ=-1)=(3)P=(-2<μ<2)=F(μ=2)-F(μ=-2)=(4)P=<μ<=F(μ=-F(μ==(5)P=<μ<=F(μ=-F(μ==习题

解:因为x服从μ=4,σ=4的正太分布N(4,16),故通过标准化转换公式

u=

σμ

-

x可转化为:

(1) P(-3

P=<μ≤0)=F(μ=0)-F(μ== P(x<→→ P(μ<

P=(μ<= F(μ= =

(3) P(x>→→ P(μ>≈P(μ>

P=(μ>=1-F(μ= ==

(4) P(x≥-1)→→ P(μ>

P=(μ≥=1-F(μ= ==

习题

解:(1)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代非糯稻Ww与糯稻ww回交,F2代糯稻和非糯稻的概率均为1/2,其中糯稻有200*1/2=100株,非糯稻有200*1/2=100株。

(2) 糯稻为2000*1/4=500株,非糯稻为2000*3/4=1500株。

习题

解:由题意可知这种遗传符合泊松分布,P=

(1)∵P(x)=e ?λλx

x!

, λ= np =200*=,

∴P (1) =* / 1!= * = (2) 调查的株数n 应满足e -λ=e -np = 因此n =e p lg *01.0lg - =43429

.0*0036.0-2

-≈1280 (株)

习题

解:此题符合二项分布,n=5,p=,q==

故 “四死一生”的概率P(4)= C 45p 4q 1

= 5* 4* =

习题

解:设x 服从这一正态分布。因为x 服从μ=16,σ=2的正太分布N(16,4),

故通过标准化转换公式u=

σ

μ

-x 可转化为:

(1) P(10

∵P=(-3<μ<2)=F(μ=2)-F(μ=-3)=落于10到20间的数据的百分数为%。 (2) P(x<12)或P(x>20)→→ P(μ<-2) 或P(μ>2) ∵P 1=(μ<-2)=F(μ=-2)= P 2=(μ>2)=1-F(μ=2)==

∴P 1 (μ<-2) 或P 2 (μ>2)的总概率P=P 1+ P 2=+=

∴小于12或大于20的数据的百分数为%。 习题

解:(1)查附表3可知,当df =5时:

① P (t= =,故P (t ≤=2= ② P (t= =,故P (t>=2= (2)查附表4可知,当df =2时:

① P (X ˉ = =,故P (X ˉ ≤ =

② P (Xˉ= =,故P (Xˉ> ==

③∵P (Xˉ= =,故P Xˉ> = =

P (Xˉ= = ,故P (Xˉ< =

∴P = (3)查附表5可知,当df1 =3,df2 =10时:

① P (F>=

②P (F>=

第四章统计推断(P78-79)

习题什么是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有哪两种?其含义是什么?

答:(1)统计推断(statistical inference)是根据总体理论分布由一个样本或一系列样本所得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过程。

(2)统计推断主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

(3)①假设检验是根据总体的理论分布和小概率原理,对未知或不完全知

道的总体提出两种彼此对立的假设,然后由样本的实际结果,经过

一定的计算,作出在一定概率水平(或显着水平)上应该接受或否

定的哪种假设的推断。

②参数估计则是由样本结果对总体参数在一定概率水平下所做出的

估计。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point estimation)和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

习题什么是小概率原理?它在假设检验中有什么作用?

答:(1)小概率原理(little probability)是指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会发生的,一般统计学中常把概率概率小于或

的事件作为小概率事件。

(2) 它是假设检验的依据,如果在无效假设H 0成立的条件,某事件的概率大于或,说明无效假设成立,则接受H 0,否定H A ;如果某事件的概率小于或,说明无效假设不成立,则否定H 0,接受H A 。 习题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什么?如何才能少犯两类错误?

答:(1)在假设检验中如果H 0是真实的,检验后却否定了它,就犯了第一类

错误,即α错误或弃真错误;如果H 0不是真实的,检验后却接受了它,就犯了第二类错误,即β错误或纳伪错误。

(3)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弃真错误和取伪错误。为了减少犯两类错误的概率要做到:①显着水平α的取值不可以太高也不可太低,一般去作为小概率比较合适,这样可以使犯两类错误的概率都比较小;②尽量增加样本容量,并选择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正确的实验技术,以减小标准误,减少两类错误。

习题 什么叫区间估计?什么叫点估计?置信度与区间估计有什么关系? 答:(1)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指根据一个样本的观测值给出总体

参数的估计范围,给出总体参数落在这一区间的概率。

(2)点估计(point estimation)是指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根据样本的统计量对总体的未知参数作出一个数值点的估计。

(3)置信度与区间估计的关系为;对于同一总体,置信度越大,置信区间就越小,置信度越小,置信区间越大。 习题

解:(1)①假设:o H o μμ=,即改变饵料后对虾体重无显着变化;

:A H o

μμ≠,即改变饵料后对虾体重显着变化。

②由于置信度10.95P α=-=,确定显着水平0.05α=。 ③计算统计量:

④作出推断:由于0.05 1.96u u =f ,否定o H ,接受A H 。认为改变饵料后对虾体重显着变。

(2)鲜活与人工配饵料各半喂养方式对虾体重的点估计为: (3)鲜活与人工配合饵料各半喂养方式下对虾体重的区间估计为: 推断:认为采用鲜活与人工配合饵料各半喂养方式下对虾体重为~,这

个估计置信度为95%。

习题

解: (1)假设H 0:该测定结果与常规枝条含氮量没有显着差异; H A :该测定结果与常规枝条含氮量有显着差异。 (2)确定显着性水平α=

(3)计算统计量,经SPSS 单样本T 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 P=>α= ,故接受原假设即接受H 0,否定H A 认为

该测定结果与常规枝条含氮量没有显着差异。

习题

解:本题中,s 1=,n 1=128,s 2=,n 2=69 (1)假设

12

0:H μμ=,即三化螟两代每卵块的卵数没有显着差异;

12

:A H μμ≠,即三化螟两代每卵数有显着差异。

(2)确定显着性水平0.01α=。 (3)计算统计量:

(4)作出推断:因为0.01 2.58u u f ,否定o H ,接受A H 。认为三化螟两代每

卵块的卵数有极显着差异。

习题

解: 首先作F 检验

(1)假设H 0:即北方、南方动物鸟翅长变异一样; H A :即北方、南方动物鸟翅长变异不一样。

(2)确定显着性水平α=

(3)计算统计量,经SPSS 独立样本T 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 P=>α= ,故接受原假设即接受H 0,否定H A ,

即北方、南方动物鸟翅长具有同质性。

再进行平均值的检验:

(1)假设H 0:即北方、南方动物鸟翅长没有显着差异; H A :即北方、南方动物鸟翅长有显着差异。 (2)确定显着性水平α=

(3)计算统计量,经SPSS 独立样本T 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4) 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 P=>α= ,故接受原假设即接受H 0,否定H A ,认为 北方、南方的动物鸟翅没有显着差异。

解:(1)假设H0:即治疗前后血压没有显着差异;

H A:即治疗前后血压有显着差异。

(2)确定显着性水平α=

(3)计算统计量,经SPSS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P值为 <α= ,故否定H0,接受H A认为中草

药青木香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达到极显着水平。

习题

解:(1)假设H0:即两种病毒的致病力没有显着差异;

H A:即两种病毒的致病力有显着差异。

(2)确定显着性水平α=

(3)计算统计量,经SPSS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P= <α=,故否定H0,接受H A;认为两种病

毒的致病力间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

习题

解:检验该批棉花种子是否合格

(1)假设H0:P≤,即该批棉花种子不合格;

H A:P > ,即该批棉花种子合格

(2)确定显着性水平α=

(3)计算统计量,经SPSS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 P= >α=,故接受H0,否定H A;认为该批棉

花种子不合格。

解:(1)假设H0:即两医院乳腺癌手术后5年的生存率间没有显着差异;

H A:即两医院乳腺癌手术后5年的生存率间有显着差异。

(2)确定显着性水平α=

(3)计算统计量,经SPSS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 P= >α=,故接受H0,否定H A;即两医院乳

腺癌手术后5年的生存率间未达着差异。

习题

解:(1)假设H0:即两种饵料的方差相同;

H A:即两种饵料的方差不同

(2)确定显着性水平α=

(3)计算统计量,经SPSS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方齐次性检验中P= >α=,故接受H0,否定

H A;认为两种饵料的方差具有同质性。

第五章χ2检验(P89-90)

习题什么是χ2检验?什么情况下的假设检验?

答:(1)χ2检验是对样本的频数分布所来自的总体分布是否服从某种理论分布或某种假设分布所作的假设检验。即根据样本的频数分布来推断总体的分布。它属于自由分布的非参数检验。它可以处理一个因素分为

多种类别,或多种因素各有多种类别的资料。所以,凡是可以应用比率进行检验的资料,都可以用χ2检验。

(2)χ2检验主要有三种用途:一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检验,适合性检验

和独立性检验。一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检验用于检验一个样本所属总体方差和给定总体方差是否差异显着,适合性检验是比较观测值与理论值是否符合的假设检验;独立性检验是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间是否具有关联关系的假设检验。

习题χ2检验的主要步骤有哪些?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

答:(1)χ2检验的步骤为:

①提出无效假设H0:观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异由抽样误差引起即观测值=理论值

备择假设H A:观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不等于0,即观测值≠理论值

②确定显着水平α一般可确定为或

③计算样本的χ2,求得各个理论次数E i,并根据各实际次数O i,

代入公式,计算出样本的χ2。

④进行统计推断。

(2)自由度1

df时,2x值需进行连续性矫正,矫正的2αx为:

=

习题

解:(1)H0:野兔性别比例符合1:1的比例;

H A:野兔性别比例不符合1:1的比例;

(2)选择显着水平为

(3)经SPSS卡方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 P= <α=,故否定H0,接受H A认为野兔性别比例

不符合1:1的比例。

习题

解:(1)H0:大麦F2代芒性状表型的其比率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H A:其比率不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2)选择显着水平为

(3)经SPSS卡方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 P= >α=,故接受H0,否定H A,认为大麦F2代芒性

状表型比率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习题

解:(1)H0:这群儿童性别比合理;

H A:这群儿童性别比不合理;

(2)选择显着水平为

(3)经SPSS卡方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 P=<α=,故否定H0,接受H A,认为这群儿童性别

比不合理。

习题

解:(1)H0:两种苹果的耐储性差异不显着;

H A:两种苹果的耐储性差异显着;

(2)选择显着水平为;

(3)经SPSS卡方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

推断:由

上表可知

P=>α=,

所以接受

H0,否定

H A,即两种

苹果的耐储性差异未达显着。

习题

解: (1)H0:不同小麦品种与赤霉病的发生无显着关系;

H A:不同小麦品种与赤霉病的发生有显着关系;

(2)选择显着水平为;

(3)经SPSS卡方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 P值为<α=,故否定H0,接受H A,说明不同

小麦品种与赤霉病的发生有极显着的关系。

习题

解: (1)H0:灌溉方式与叶片衰老无关;

H A:灌溉方式与叶片衰老有关;

(2)选择显着水平为;

(3)经SPSS卡方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4)作出推断:由上表可知 P=>α=,故接受H0,否定H A说明水稻灌溉方式与

叶片衰老无关。

第六章方差分析(P128-129)

习题什么是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进行方差分析一般有哪些步骤?答:(1)方差分析是对两个或多个样本平均数差异显着性检验的方法。

(2)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测量数据的总变异按照变异来源分为处理

效应和误差效应,并作出数量估计,在一定显着水平下进行比较,

从而检验处理效应是否显着。

(3)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将样本数据的总平方和与自由度分解为各变异因素的平方和与自由度。

②列方差分析表进行F检验,分析各变异因素在总变异中的重要程度。

③若F检验显着,对个处理平均数进行多重比较。

习题什么是多重比较?多重比较有哪些方法?多重比较的结果如何表示?

答:(1)多个平均数两两间的相互比较称为多重比较。

(2)多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最小显着差数法(LSD法)和最小显着极差法

(LSR法),其中最小显着极差法又有新复极差检验(SSR法)和q检验法。

(3)多重比较的结果常以标记字母法和梯形法表示。

①标记字母法是将全部平均数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然后再最大的平

均数上标字母a,将该平均数与以下各平均数相比,凡相差不显着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成反比。 ×2. 粮食总产量属于离散型数据。 ×3. 样本标准差的数学期望是总体标准差。 ×4. F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是对称曲线。 √5. 在配对数据资料用t检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查t表的自由度为12。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x~N(1,9),x1,x2,…,x9是X的样本,则有() x N(0,1)B.11 - x ~N(0,1)C.91 - x ~N(0,1)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 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 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D.不能确定大小 8. 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 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u值 B.应用t分布表查出t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分布表查出F值 9. 1-α是()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10. 如检验k (k=3)个样本方差s i2 (i=1,2,3)是否来源于方差相等的总体,这种检验在统计上称为 ( )。 B. t检验 C. F检验 D. u检验 三.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12. 13. 已知F分布的上侧临界值F0.05(1,60)=4.00,则左尾概率为0.05,自由度为(60,1) 的F 14. 15.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N (8,4),P(x < 4.71)(填数字) 四.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016+2017年美术鉴赏期末答案

2016+2017年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2016年选择题: 1 与我们日用、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是()。?A、书法艺术?B、摄影艺术?C、工艺美术? D、行为艺术我的答案:C 2 被荆浩认为“有笔无墨”的画家是以下哪一位?()?A、项容?B、黄公望?C、唐寅?D、吴道子我的答案:D 3 中国从()开始建造四大天王的神像了。?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我的答案:B 4 中国漫画艺术的高峰期是在()。?A、20 世纪70 年代?B、20 世纪80 年代?C、20 世纪90 年代?D、21 世纪初期我的答案:B 5 雷诺阿属于以下哪个画派?()? A、佛罗伦萨画派? B、威尼斯画派? C、抽象派? D、印象派我的答案:D 6 汉代人认为,()是掌管长生不老药的女神。? A、女娲? B、西王母? C、嫦娥? D、洛神我的答案:B 7 在公元100 年到公元200 多年这段时间里,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是汉和()。?A、英国 B、罗马 C、希腊 D、奥匈帝国我的答案:B 8 《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 A、周文矩 B、顾闳中 C、恽冰 D、仇英我的答案:A 9 从()开始,画家们开始在画作上公开署名。() A、春秋晚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唐代初期 D、北宋中期我的答案:D 10 “三矾九染”中的“矾”指的是以下哪种物质?() A、绿矾 B、胆矾 C、皓矾 D、明矾我的答案:D 11 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 A、威尼斯画派 B、抽象画派 C、后印象派 D、海上画派我的答案:C 12 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我的答案:C 13 米开朗基罗的雕像《摩西》,手中所拿的书是()。 A、《罗马法典》 B、《先知》 C、《十诫》 D、《出埃及记》我的答案:C 14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 A、精神载体? B、语言载体?C、心理载体?D、环境载体我的答案:B 15 古今中外的艺术里,()是最普遍的形式因素。? A、点? B、颜色? C、构图? D、线条我的答案:C 16 《睡莲》是以下哪位画家的代表作?()? A、莫奈? B、塞尚? C、梵高? D、伦勃朗我的答案:A 17 《踏歌图轴》的作者是()。? A、汪珂玉? B、徐渭? C、马远? D、唐寅我的答案:C 18 关于艺术的起源,学者们提出了实践技术、()和原始巫术三类起源理论。? A、意外发现? B、情绪宣泄? C、审美需要? D、日常记事我的答案:C 19 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修筑真武大帝像的古代帝王是()。? A、明太祖(朱元璋) ? B、明成祖(朱棣) ? C、明仁宗(朱高炽) ? D、明光宗(朱常洛) 我的答案:B 20 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借鉴了以下哪种艺术形式?()? A、中国剪纸? B、哥特建筑? C、马赛克图案? D、非洲木雕我的答案:D 21 以下画作中,不属于柯罗画作的是()。? A、《纳尔尼河上的桥》? B、《兰衣女》? C、《孟

高级生物统计学基础习题详解

高级生物统计学基础习题 计算题 1、某小麦品种的常年平均亩产量为μ=210公斤, 现从外地引种一新品种, 在6 个试验点试种, 得平均亩产是X=224公斤,其标准差为S=4.63公斤, 试问该新品种的产量是否与原来的品种有显著差异?(α=0.05) 答: (1)假设H0:μ=μO;对H A: μ≠μO (2)S y=S/√n= 4.63/√6=1.891 T=(x-μ)/ S y=7.41 (3)按自由度V=5查两尾表得: t0.05=2.571. 现实得∣t∣ >t0.01,故P<0.05 (4)推断: H Aμ≠μ,即新品种产量与原品种产量有显著差异。 2.有一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 参试品种有4个, 对照品种一个(CK), 随机区组设计, 设置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03亩, 试验结果如下: 进行方差分析 变异来 源 平方和df 均方F值p值 区组8.8573 2 4.4287 2.7702 0.1219 品种81.8307 4 20.4577 12.7967 0.0015 误差12.7893 8 1.5987 总和103.4773 14 通过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而品种间差异显著。 SSR多重比较 品种均值5%显著 水平1%极显著水平 C 29.9333 a A B 29.1667 ab A A 27.7667 ab A D 27.3667 b A CK 23.2000 c B 3.有一杂交水稻品种, 田间随机抽样调查10株主穗的穗粒数, 得以下数据: 株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穗粒数110 112 128 131 125 104 117 121 115 126 试描述这组数据的主要特征特性.

生物统计学答案 第一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1 算术平均数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计算平均数? 答:算数平均数由下式计算:,含义为将全部观测值相加再被观测值的个数 除,所得之商称为算术平均数。计算算数平均数的目的,是用平均数表示样本数据的集中点, 或是说是样本数据的代表。 1.2 既然方差和标准差都是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有了方差为什么还要计算标准差? 答:标准差的单位与数据的原始单位一致,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地离散程度。 1.3 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变异系数也是描述数据变异程度的量,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变异系数可以说是用平均数标准化了的标准差。在比较两个平均数不同的样本时所得结果更可靠。 1.4 完整地描述一组数据需要哪几个特征数? 答:平均数、标准差、偏斜度和峭度。 1.5 下表是我国青年男子体重(kg )。由于测量精度的要求,从表面上看像是离散型数据,不要忘记,体重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属于连续型数据。根据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编制频数分布表。 66 69 64 65 64 66 68 65 62 64 69 61 61 68 66 57 66 69 66 65 70 64 58 67 66 66 67 66 66 62 66 66 64 62 62 65 64 65 66 72 60 66 65 61 61 66 67 62 65 65 61 64 62 64 65 62 65 68 68 65 67 68 62 63 70 65 64 65 62 66 62 63 68 65 68 57 67 66 68 63 64 66 68 64 63 60 64 69 65 66 67 67 67 65 67 67 66 68 64 67 59 66 65 63 56 66 63 63 66 67 63 70 67 70 62 64 72 69 67 67 66 68 64 65 71 61 63 61 64 64 67 69 70 66 64 65 64 63 70 64 62 69 70 68 65 63 65 66 64 68 69 65 63 67 63 70 65 68 67 69 66 65 67 66 74 64 69 65 64 65 65 68 67 65 65 66 67 72 65 67 62 67 71 69 65 65 75 62 69 68 68 65 63 66 66 65 62 61 68 65 64 67 66 64 60 61 68 67 63 59 65 60 64 63 69 62 71 69 60 63 59 67 61 68 69 66 64 69 65 68 67 64 64 66 69 73 68 60 60 63 38 62 67 65 65 69 65 67 65 72 66 67 64 61 64 66 63 63 66 66 66 63 65 63 67 68 66 62 63 61 66 61 63 68 65 66 69 64 66 70 69 70 63 64 65 64 67 67 65 66 62 61 65 65 60 63 65 62 66 64 答:首先建立一个外部数据文件,名称和路径为:E:\data\exer1-5e.dat 。所用的SAS 程序和计算结果如下: proc format; value hfmt 56-57='56-57' 58-59='58-59' 60-61='60-61' 62-63='62-63' 64-65='64-65' 66-67='66-67' 68-69='68-69' 70-71='70-71' 72-73='72-73' 74-75='74-75'; run; n y y n i i ∑== 1

高级生物统计学基础习题

计算题 1、某小麦品种的常年平均亩产量为μ=210公斤, 现从外地引种一新品种, 在6 个试验点试种, 得平均亩产是X=224公斤,其标准差为S=4.63公斤, 试问该新品种的产量是否与原来的品种有显著差异?(α=0.05) 2.有一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 参试品种有4个, 对照品种一个(CK), 随机区组设计, 设置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03亩, 试验结果如下: 进行方差分析 3.有一杂交水稻品种, 田间随机抽样调查10株主穗的穗粒数, 得以下数据: 株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穗粒数110 112 128 131 125 104 117 121 115 126 试描述这组数据的主要特征特性. 4、有一水稻品种和栽插密度的两因子试验, 参试品种4个(a=4), 栽插密度3个(b=3), 设 5、有一晚稻品种的联合区域试验, 参试品种6个, 对照品种一个(CK), 共7个品种随机区组试验, 设置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04亩, 试验结果如下: 各品种的小区平均产量(公斤)为: XA=19.4 XB=20.8 XC=12.5 XD=15.8 XE=20.4 XF=16.8 X(CK)=17.6 该试验的目的是对参试品种与指定的对照品种(CK)进行比较, 请继续进行多重比较, 采用LSDα法测验(α=0.05) 6、田间随机调查10株紧凑型玉米品种"掖单13号"的株高(CM)和果穗籽粒重(克),得以下数据: 株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高191 192 189 185 201 193 198 211 210 215 穗重169 167 156 141 144 150 154 156 138 157 试问该两个性状中哪一个的变异程度大? 7、有一杂交玉米的品比试验, 参试品种6个, 对照品种一个, 共7个品种, 随机区组设

高中《美术鉴赏》测试题与答案

高中《美术鉴赏》测试题及答案 (笔试,开卷)(满分:100分时间:45分) 姓名:班级:考生号:总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卷人 得分 一、判断题(对的记“√”,错的记“×”,每小题1分,共10分)。 1、美术就是画画。() 2、《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又名《创世纪》。() 3、造型要素包括: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构图、肌理。() 4、中国结——这一美好的名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团结、和谐、温暖的 人际关系。() 5、抽象绘画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不能表达画家的情感,只是一种随意的形式。() 6、颜色中的三原色包括红、绿、蓝。() 7、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画虾而著称。() 8、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的途径包括:意象抽象、美术语言、语言方式、生活 环境和时代背景。() 9、对美术作品的批评方法有5种:①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②形式主义批评; ③历史批评;④社会学批评; ⑤心理学批评。对于不同的批评和判断角度,有不同的结论,因此,对美术作 品意义和价值的判断是任意的。() 10、野兽派代表作者有毕加索、凡·高。() 二、填空题(答对答全每小题1分,共10分)。

1、美术作品艺术语言的特征 是:、。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使用的是构图,使主题人物端庄、稳重。 3、抽象艺术的艺术美主要表现为分析性,其 中是艺术美的基本 表现。 4、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主要通 过和来实现的。 5、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受 到、、 3 个方面的制约。 6、依照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可划分 为:、、 。 7、设计按形式语言可分 为:、、 等。 8、蒙德里安是抽象的代表人物。 9、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最终来自:。 10、意象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现艺术家 的、 和。 三、不定项选择题(请把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选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都不给分, 每小题2 分,共50 分。) 1、北宋画家张泽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 A、花鸟画 B、风俗画 C、山水画 D、仕女画 2、中国画的三大画科是:()。

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 ,其标准差( D )。 A. 扩大√a 倍 B.扩大a 倍 C.扩大a 2倍 D.不变 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C )。 A. 标准差 B.方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第三章 12 2--∑∑n n x x )(

2018尔雅美术鉴赏满分答案—李松

尔雅美术鉴赏答案——李松 1.1 1.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B)传承下来。 A、精神载体 B、语言载体 C、心理载体 D、环境载体 2.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C) A、威尼斯画派 B、抽象画派 C、后印象派 D、海上画派 3.【多选题】以下画作中,属于达.芬奇的作品的有(ABC) A、《蒙娜丽莎》 B、《岩间圣母》 C、《最后的晚餐》 D、《埃斯泰克的海湾》 4.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了《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 (√)5.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1.2 1.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D)。 A、《丹山瀛海图》 B、《夏山高隐图》 C、《双松平远图》 D、《六君子图》 2.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3.俑最早的用途是(B)。 A、装饰 B、陪葬 C、盛水 D、祭祀 4.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5.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 1.3 1.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C)。 A、《蒙娜丽莎》 B、《玛丽莲.梦露》 C、《毛主席去安源》 D、《红军长征图》 2.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A)。 A、《The Story of Art》 B、《中国艺术史》 C、《世界艺术简史》 D、《Art of China》 3.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D)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行为艺术 4.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5.《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爱情经历有关。(×) 1.4 1.雕塑最早产生于(D)。 A、青铜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旧石器时代2.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Art”的词条含义?(A) A、自然 B、美术 C、艺术 D、作品 3.在中国是发行量最大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书是(C)。 A、《中国绘画通史》 B、《世界美术简史》 C、《中国美术简史》 D、《中国绘画三千年》 4.雕塑的产生、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 5.“美术”一词源于古代文言文。(×) 1.5 1.在18世纪,Charles Batteaux将艺术划分为(C)和“美的艺术”两大类。 ? A、“自然艺术” B、“人工艺术” C、“实用艺术” D、“技能艺术” 2.哲学家D'Alembert列举的“fine art”不包括以下哪类?(D) A、雕塑 B、建筑 C、诗歌 D、哲学 3.从()开始,“书画”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语。(C) A、魏晋时期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4.在《牛津艺术词典》中,对“fine art”的释义是“实用艺术”。(×) 5.期的壁画是指画于岩石上的壁画。(×) 6.昆仑是一个地理概念。(×) 1.6 1.(D)是传统艺术的核心。 A、建筑

2017福师《生物统计学》答案

一、单选题(共 32 道试题,共 64 分。) V 1. 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A. 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B. 垂直距离最小 C. 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 纵向距离最小 2. 被观察到对象中的()对象称为() A. 部分,总体 B. 所有,样本 C. 所有,总体 D. 部分,样本 3. 必须排除______因素导致“结果出现”的可能,才能确定“结果出现”是处理因素导致的。只有确定了______,才能确定吃药后出现的病愈是药导致的。 A. 非处理因素,不吃药就不可能出现病愈 B. 处理因素,不吃药就不可能出现病愈 C. 非处理因素,吃药后确实出现了病愈 D. 处理因素,吃药后确实出现了病愈 4. 张三观察到李四服药后病好了。由于张三的观察是“个案”,因此不能确定______。 A. 确实进行了观察 B. 李四病好了 C. 病好的原因 D. 观察结果是可靠的 5. 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 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6.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的观察单位或观察次数 B. 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C. 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 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7. 总体指的是()的()对象 A. 要研究,部分 B. 观察到,所有 C. 观察到,部分 D. 要研究,所有 8. 以下叙述中,除了______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A.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不等于已知参数时,若p(X>x)<α/2,则x为小概率事件。 B.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等于已知参数时,若p(X=x)<α,则x为小概率事件。 C.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大于已知参数时,若p(X>x)<α,则x为小概率事件。 D. 在比较未知参数是否小于已知参数时,若p(X

关于生物统计学基本概念及公式

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研究生命科学中随机现象规律性的应用数学科学。涉及到医学科学研究的设计、资料搜集、归纳、分析与解释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提出一个欲待研究的问题: 2、科学研究设计:专业设计、统计学设计: 确定研究对象,拟定研究因素及其分配,如何执行随机、对照与重复的统计学原则,如何观察与度量效应,以及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的方法,通过合理的、系统的安排,达到控制系统误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及可信的结论,使效益最大化。 3、获取试验与观察的资料,又称为搜集资料 4、数据审核与计算机录入 5、分析资料 规律进行检测与描述。 (confidence interval)估计与统计学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统计学分析过程按变量的多寡可分为单变量分析与多重变量分析。 6、分析结果的合理解释(Explication of results): 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统计学结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统计学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研究样本对研究总体的代表性。 2、尽可能地控制系统误差是统计分析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的保证。 3、随机化抽样是确保样本数据对研究总体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过程。 ,个体的许多属性(如年龄、性别、血浆胆固醇等)存在变异性,统计学上将反 ; 针对不同类型的属性,需采用不同类型的变量,因而产生不同类型的资料。 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具有相同性质的观察单位的集合成为总体(母体)。从同一总体中通过随机化过程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称为样本(子样)。 组与对照组的过程。 与总体的参数不等,或多个样本的统计量存在差异性称为抽样误差。 A的发生概率记为P(A)。 概率的取值在0 到1之间,若P=1或P=0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若0

美术鉴赏作业答案

美术鉴赏作业答案 【篇一:尔雅美术鉴赏习题答案】 txt>1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 ? a、精神载体 ? b、语言载体 ? c、心理载体 ? d、环境载体 我的答案:b 2 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 ? a、威尼斯画派 ? b、抽象画派 ? c、后印象派 ? d、海上画派 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 ? a、《蒙娜丽莎》 ? b、《岩间圣母》 ? c、《最后的晚餐》 ? d、《埃斯泰克的海湾》 我的答案:d 4 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的答案:√ 5 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二 美术作品的展示空间已完成 1 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 ? ?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我的答案:c 2 俑最早的用途是()。 ? ? ? ? a、装饰 b、陪葬 c、盛水 d、祭祀

我的答案:b 3 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 ? ? ? ? a、《丹山瀛海图》 b、《夏山高隐图》 c、《双松平远图》 d、《六君子图》 我的答案:d 4 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我的答案:√ 5 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 三 美术作品的题材与形式已完成 1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 ? a、《蒙娜丽莎》 ? b、《玛丽莲.梦露》 ? c、《毛主席去安源》 ? d、《红军长征图》 我的答案:c 2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 ? a、《the story of art》 ? b、《中国艺术史》 ? c、《世界艺术简史》 ? d、《art of china》 我的答案:a 3 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 a、绘画 ? b、雕塑 ? c、建筑 ? d、行为艺术我的答案:d 4 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5

美术鉴赏课后作业答案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语言载体 .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后印象派 .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地作品?()《埃斯泰克地海湾》 .对《清明上河图》地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王蒙地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元代 .俑最早地用途是().陪葬 .元代倪瓒地代表画作是(). 《六君子图》 .画作地价格与画家地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地艺术教材《》,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地.()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地艺术作品印刷品是(). 《毛主席去安源》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地艺术类教材是().《》 .传统地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行为艺术 .与政治紧密相连地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马拉之死》地创作背景与作者地爱情经历有关.()× .雕塑最早产生于().旧石器时代 .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地词条含义?()自然 .在中国是发行量最大地关于中国美术史地书是().《中国美术简史》 .雕塑地产生、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 .“美术”一词源于古代文言文.()× .在世纪,将艺术划分为()和“美地艺术”两大类. 实用艺术

.哲学家'列举地“ ”不包括以下哪类?()哲学 .从()开始,“书画”成为了一个固定地词语.()宋代 .在《牛津艺术词典》中,对“ ”地释义是“实用艺术”.()× .“艺术”一词在汉代文学中就已出现过.()√ .传统艺术地核心是().绘画 .人民大会堂里地画作,多以()类为主. 山水 .中国漫画艺术地高峰期是在().世纪年代 .西方地传统绘画主要以油画为主.()√ .中国绘画按照绘画体裁进行分类,可分为山水、花鸟、鬼神三大类.()× .书法从()开始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高校设立. 世纪年代 .中国现存地雕塑多与()有关.宗教人物 .与我们日用、生活紧密相关地艺术是(). 工艺美术 .《阿凡达》是运用手绘技术制作出来地.()× .装置艺术是场地、材料和情感地综合展示.()√ .科学家在非洲发现地制作颜料地作坊,距今已有()地时间.万年 .毕加索地《亚威农地少女》,借鉴了以下哪种艺术形式?()非洲木雕 .在中国绘画中,()颜色地颜料一直十分难寻.蓝色 .当代艺术是一个时间概念.()× .在艺术地起源说上,有人认为原始艺术地产生与巫术有密切联系.()√ .关于艺术地起源,学者们提出了实践技术、()和原始巫术三类起源理论.审美需要.中国现存地壁画主要分布在()地区. 西部地区 .距今万万年前地雕塑以表现()为主. 女性人体

生物统计学各章题目(含答案)

生物统计学各章题目 一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 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二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 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12 2--∑∑n n x x )(

生物统计学复习要点

1、生物统计学主要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2、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 3、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是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学科,属于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 4、英国统计学家R.A.Fisher于1923年发展了显著性检验及估计理论,提出来F分布和F 检验,创立了方差和方差分析,在从事农业试验及数据分析研究时,他提出了随机区组法、拉丁方法和正交试验的方法 5、常用的统计学术语有: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数,变量与资料,因素与水平,处理与重复,效应与互作,准确性与精确性,误差与错误 6、总体按所含个体的数目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n小于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n大于等于30的为大样本 7、参数也称参量,是对一个总体特征的度量。统计数也称统计量,是由样本计算所得的数值。 8、准确性反映测定值与真值符合程度的大小,而精确性则是反映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 9、生物统计学的基本作用:1)提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确定某些性状和特性的数量特征2)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3)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4) 提供试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10、试验资料具有集中性和离散性两种基本特征。平均数是反映集中性的特征数,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几何平均数等;反映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主要包括极差,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11、资料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状资料 12、数量性状资料分为计数资料(非连续变量资料)和计量资料(连续变量资料) 13、资料的来源(资料的搜集方法)一般有两个,调查和试验 14、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顺序抽样,典型抽样 15、随机抽样的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体抽样,双重抽样 16、计量资料的整理步骤:1,计算全距2.确定组数和组距(样本容量30--60,分组数为5--8)3,确定组限和组中值4,分组,编制次数分布表 17、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图,饼图,直方图,多边形图,散点图(会辨认) 18、算术平均数的算法:直接计算法,减去(或加上)常数法,加权平均法 19、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1)样本中各观测值与其平均数之差称为离均差,其总和等于零2)样本中各观测值与其平均数之差平方的总和,较各观测值与任一数值(不包括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最小,即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20、标准差的特性:1,标准差的大小受多个观测值的影响,如果观测值与观测值之间差异较大,其离均差也大,因而标准差也大,反之则小2,计算标准差时,如将各观测值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a,其标准差不变,将各观测值乘以或除以一个常数a,则标准差扩大或缩小了a倍3,在正态分布情况下,一个样本变量的分布情况可作如下估计:在平均数两侧的1s范围内,观测值个数约为观测值总个数的68.26%,在平均数两侧的2s范围内,观测值个数约为观测值总个数的95。45%,在平均数两侧的3s范围内,观测值个数约为观测值总个数的99,73% 21、标准差的作用:1,表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2,利用标准差的大小,可概括地估计出变量的次数分布极各类观测值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3,估计平均数的标准误4,进行平均数的区间估计和变异系数计算 22、标准差除以样本平均数,得出的百分比就是变异系数

美术鉴赏习题答案

一美术作品和艺术哲学已完成1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 、A?精神载体、B?语言载体、C?心理载体、D?环境载体我的答案:B 2 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 、A?威尼斯画派、B?抽象画派、C?后印象派、D?海上画派我的答案:C 3 芬奇的作品?()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A?《蒙娜丽莎》、B?《岩间圣母》C、?《最后的晚餐》D、?《埃斯泰克的海湾》 我的答案:D 4 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我的答案: 5 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我的答案: 二美术作品的展示空间已完成1 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C 我的答案: 2 俑最早的用途是()。 、A?装饰、B?陪葬、C?盛水、D?祭祀我的答案:B 3 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 A、?《丹山瀛海图》 B、?《夏山高隐图》 C、?《双松平远图》 D、?《六君子图》 D 我的答案:4 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我的答案: 5 》,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Art of China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我的答案: 三美术作品的题材与形式已完成1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A?《蒙娜丽莎》、B?梦露》《玛丽莲.、C?《毛主席去

安源》、D?《红军长征图》我的答案:C 2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 、A?The Story of Art》《、B?《中国艺术史》C、?《世界艺术简史》 D、?《Art of China》 我的答案:A 3 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绘画 、B?雕塑、C?建筑、D?行为艺术我的答案:D 4 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我的答案: 5 《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爱情经历有关。()×我的答案: 四美术鉴赏参考书目已完成1 雕塑最早产生于()。 、A?青铜时代、B?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D?旧石器时代D 我的答案: 2 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Art”的词条含义?() 、A?自然、B?美术、C?艺术、D?作品A 我的答案: 3 在中国是发行量最大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书是()。 、A?《中国绘画通史》、B?《世界美术简史》、C?《中国美术简史》、D?《中国绘画三千年》我的答案:C 4 雕塑的产生、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 ×我的答案: 5 一词源于古代文言文。()“美术”×我的答案:五艺术学科框架下的美术学已完成 1 美的艺术”两大类。“在18世纪,Charles Batteaux将艺术划分为()和、A?“自然艺术”、B?“人工艺术”、C?”“实用艺术、D?“技能艺术” 我的答案:C 2 哲学家D'Alembert列举的“fine art”不包括以下哪类?() A、?雕塑 B、?建筑. 、C?诗歌、D?哲学 D 我的答案: 3 从()开始,“书画”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语。()、A?魏晋时期、B?唐代、C?宋代、D?元代C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量。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3 个阶段。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两类。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林星s=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如果事件A和事件B为独立事件,则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地概率P (AB) = P(A)*P(B)。 二项分布的形状是由n和p两个参数决定的。 正态分布曲线上,卩确定曲线在x轴上的中心位置,c确定曲线的展开程度。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等于c Wi。 t分布曲线和正态分布曲线相比,顶部偏低,尾部偏高。

统计推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两个方面。

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假设检验首先要对总体提出假设,一般应作两个假设,一个是无效假设,一个是备择假设。 对一个大样本的平均数来说,一般将接受区和否定区的两个临界值写作卩-U a^x_ 卩+U a c x 在频率的假设检验中,当np或nq v30时,需进行连续性矫正。 2检验主要有3种用途:一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检验、适应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2检验中,在自由度df = (1)时,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其矫正的2 = ( p85 )。 2分布是连续型资料的分布,其取值区间为[0.+ %)。 猪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检验两个纯合亲本的F2代性状分离比是否符合 孟德尔第一遗传规律应采用适应性检验法。 独立性检验的形式有多种,常利用列联表进行检验。 根据对处理效应的不同假定,方差分析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混合模型3类。 在进行两因素或多因素试验时,通常应该设置重复,以正确估计试验误差,研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时,应使补上来数据后,误差平方和最小。方差分析必须满足正态性、可加性、方差同质性3个基本假定。 如果样本资料不符合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则需要对其进行数据转换,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有平方根转换、对数转换、正反弦转换等。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1]O

生物统计学

第一章概论 一、什么是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学主要内容和作用? 1、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用统计方法来认识、分析、推断和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科学。属于生物数学的范畴 2、主要内容 基本原则对比设计 试验设计方案制定随机区组设计 常用试验设计方法裂区设计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拉丁方设计、正交设计 统计分析数据特征数的计算 统计推断、方差分析 协方差分析、回归和相关分析 3、生物统计学的基本作用: (1)提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确定某些性状和特征的数量特征 (2)运用显著检验,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或可行性 (3)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4)提供试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二、解释概念:总体、个体、样本、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试验误差 总体:具有相同性质或属性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它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出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变量:变量,或变数,指相同性质的事物间表现差异性或差异特征的数据 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数量称为参数,也称参量

统计数:描述样本特征的数量称为统计数,也称统计量 效应:通过施加试验处理,引起试验差异的作用称为效应 试验误差:误差也称为实验误差,是指观测值偏离真值的差异,可分为随机误差和系 统误差 三、准确性与精确性有何区别? 准确性,也叫准确度,指在调查或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 的程度。精确性,也叫精确度,指调查或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 此接近的程度。准确性反应测量值与真值符合程度的大小,而精确性则是反映多次测 定值的变异程度。(具体在课本第7页) 第二章样本统计量与次数分布 一、算数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形式上有何不同?为什么说它们的实质是一致的? 1. 算术平均数定义:总体或样本资料中所有观测数的总和除以观测数 的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均数或均值 直接计算法或减去(加上)常数法 加权平均数 2、实质是一样的,是因为它们都反映的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二、为了评价两种药物对于小鼠体重的影响,随机从两组各抽出20只测定其体重(g),结果如下: 药物A处理组: 15, 15, 23, 24, 26, 25, 22, 19, 15, 17, 15, 20, 23, 21, 19, 22, 26, 21, 18, 23 药物B处理组: 31, 28, 26, 31, 28, 34, 32, 29, 32, 35, 28, 29, 33, 30, 34, 32, 36, 38, 40, 38

美术鉴赏课后作业答案

1.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语言载体 2.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后印象派 3.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埃斯泰克的海湾》 4.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5.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6.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元代 7.俑最早的用途是()。陪葬 8.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六君子图》 9.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10.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错 11.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毛主席去安源》 12.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The Story of Art》 13.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行为艺术 14.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15.《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爱情经历有关。()× 16.雕塑最早产生于()。旧石器时代 17.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Art”的词条含义?()自然 18.在中国是发行量最大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书是()。《中国美术简史》 19.雕塑的产生、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 20.“美术”一词源于古代文言文。()× 21.在18世纪,Charles Batteaux将艺术划分为()和“美的艺术”两大类。实用艺术 22.哲学家D'Alembert列举的“fine art”不包括以下哪类?()哲学 23.从()开始,“书画”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语。()宋代 24.在《牛津艺术词典》中,对“fine art”的释义是“实用艺术”。()× 25.“艺术”一词在汉代文学中就已出现过。()√ 26.传统艺术的核心是()。绘画 27.人民大会堂里的画作,多以()类为主。山水 28.中国漫画艺术的高峰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 29.西方的传统绘画主要以油画为主。()√ 30.中国绘画按照绘画体裁进行分类,可分为山水、花鸟、鬼神三大类。()× 31.书法从()开始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高校设立。 20世纪80年代 32.中国现存的雕塑多与()有关。宗教人物 33.与我们日用、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是()。工艺美术 34.《阿凡达》是运用手绘技术制作出来的。()× 35.装置艺术是场地、材料和情感的综合展示。()√ 36.科学家在非洲发现的制作颜料的作坊,距今已有()的时间。10万年 37.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借鉴了以下哪种艺术形式?()非洲木雕 38.在中国绘画中,()颜色的颜料一直十分难寻。蓝色 39.当代艺术是一个时间概念。()× 40.在艺术的起源说上,有人认为原始艺术的产生与巫术有密切联系。()√ 41.关于艺术的起源,学者们提出了实践技术、()和原始巫术三类起源理论。审美需要 42.中国现存的壁画主要分布在()地区。西部地区 43.距今25万-30万年前的雕塑以表现()为主。女性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