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危险性分类(厂房)

合集下载

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厂房是工业生产的场所,存在着多种火灾危险。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有必要对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根据不同的因素,可将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以下几类:一、材料火灾危险性材料火灾危险性指生产厂房内的材料对火灾发展的危险程度。

根据这一因素,可将生产厂房的材料火灾危险性分为以下三类:1.易燃材料较多的火灾危险性较高石化、化工厂等生产厂房使用的大量易燃易爆材料,如液化气、石油、酸、碱等,一旦着火就会发生极其严重的火灾事故。

此类厂房的防火措施必须非常严格,如加强仓库管理、定期清理杂物、加强通风、推广自动化灭火系统、尽可能少用火源等。

2.木质结构厂房的火灾危险性较高木质结构厂房的隔热、隔音性能较好,但一旦着火后火势快速扩散,难以控制,所以木质结构厂房的防火措施非常重要,如加强地面漏电保护措施、尽可能多使用无火替代品、配备足够数量的泡沫灭火器和灭火器等。

3.金属结构物等耐火性较好的厂房的火灾危险性较低金属结构物耐火性好,即使着火也不会迅速烧毁。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厂房不存在火灾危险。

应采取防止火花和火源的规章制度和配置相应的灭火设施等措施。

二、使用环境危险性使用环境危险性指生产厂房内的环境对火灾发展的危险程度。

根据这一因素,可将生产厂房的使用环境危险性分为以下两类:1.氧气浓度较高的火灾危险性较高一些化工厂、工业生产厂房等使用或生产氧气的环境中,氧气浓度高,一旦着火就会很容易爆炸。

为此需要进行定期检测,设置氧气含量报警和控制装置,并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防爆设备。

2.湿度较大的环境的火灾危险性较低一些湿度较大的生产厂房,如电子制造厂房,即使发生火灾,由于空气中水分的大量蒸发,火势不容易扩散,危险性较低。

但需增强环境温度控制,避免因过度加热而引发火灾。

三、安全管理措施危险性安全管理措施危险性是指生产厂房内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合理程度和有效性对火灾发展的影响。

消防厂房与仓库火灾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对比及记忆口诀

消防厂房与仓库火灾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对比及记忆口诀

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3.1.2 ):记忆口诀
1.制砖车间,石棉加工车间,卷扬机室,不燃液体的泵房和阀门室,不燃液体的净化处理工段,金属(镁合金除外)冷加工车间,电动车库,钙镁磷肥车间(焙烧炉除外),造纸厂或化学纤维厂的浆粕蒸煮工段,仪表、器械或车辆装配车间,氟利昂厂房,水泥厂的轮窑厂房,加气混凝土厂的材料准备、构件制作厂房

钢材,铝材,玻璃及其制品,搪瓷制品,陶瓷制品,不燃气体,玻璃棉,岩棉,陶瓷棉,硅酸铝纤维,矿棉,石膏及其无纸制品,水泥,石,膨胀珍珠岩。

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厂房火灾是指在生产工艺或仓储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的火灾事故。

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主要是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来划分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1. 化工厂:化工厂属于高危险性厂房,其生产工艺涉及到各种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

例如石油化工厂、化肥厂、制药厂等。

这些厂房存在大量的易燃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或不慎操作,容易引发爆炸或大面积火灾。

2. 电子厂:电子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电池等易燃物质,同时还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电线等。

电子厂存在着电火灾的风险,一旦电线短路、电气设备故障或者电子元器件过载,容易引发火灾。

3. 木材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木材,木屑、木屑等易燃物质也较多。

由于木材和木屑的易燃性,一旦发生不慎操作、火花或明火接触,容易引发火灾。

木材加工厂还容易因为积尘累积导致火灾发生。

4. 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油脂和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易燃性。

同时,食品加工过程中还会使用到大量的热能,如蒸汽、油锅等。

由于食品加工厂存在大量的易燃物质和高温设备,一旦发生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高温引燃,容易引发火灾。

5. 纺织工厂:纺织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纤维和染料等易燃物质。

纺织工厂还存在着大量的纺织机械和高温设备,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高温引发火灾的风险较高。

6. 造纸厂:造纸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纸张和纸浆等易燃物质。

纸张和纸浆的易燃性较高,一旦发生不慎操作、火花或明火接触,容易引发火灾。

同时,造纸厂还会使用到热能和大型机械设备,也存在火灾风险。

7. 金属加工厂: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金属材料,如铁、铝等。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一旦发生明火或高温设备故障,容易引发火灾。

金属加工厂还存在着大型机械设备和焊接作业等,也会增加火灾风险。

在以上厂房中,火灾的风险与易燃物质的数量、易燃程度、高温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均密切相关。

工业建筑火灾危险性分类总结(纯干货)

工业建筑火灾危险性分类总结(纯干货)

工业建筑火灾危险性分类总结(纯干货)
展开全文
工业建筑:厂房+仓库
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丙→丁→戊,随箭头方向越来越耐火。

评定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气体:爆炸极限+自燃点
液体:闪点
固体:熔点+燃点
拿到一个工业建筑
第一步:判断是厂房or仓库,这一步往往比较容易判断。

第二步:如果建筑内只有一种物品,则直接根据火灾危险性分类表格来判断。

(表格中常用的物品需要记忆)
如果建筑内有多种物品需分情况讨论
总原则: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以下情况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整体而言,生产和储存两个表格大部分内容的分类都是一致的,只有少数几个不一致的物品特殊罗列记忆即可。

生活用品类基本上都是丙类:木、竹、橡胶、棉毛丝麻、纸、谷物、卷烟、电视机、饲料、鸡鸭鱼肉等。

极易混淆的几例物品总结
甲乙类的物品大多数都属于化学物品,好多连名字都没听过,但是稍微整理一下发现还是有一些规律的,比如可以分为:醇类、烯类、醚类、烷类、酮类脂类等类别,分类记忆,然后基本上带“烯”、“烷”、“氯”、“磷”、“过氧”、“氢化”、“棉”的都是甲类,当然也有例外,但是特别少,重点记一下就可以了。

同一种物品厂房和仓库危险性不一样的有:。

仓库火灾危险等级划分评定标准

仓库火灾危险等级划分评定标准

仓库火灾危险等级划分评定标准仓库火灾危险等级划分评定标准,中国国家标准[1]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同样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类详细如下: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类厂房:1.闪点小于28℃的液体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乙类厂房:1.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2.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丙类厂房:1.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2.可燃固体丁厂房类: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戊厂房类: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甲类仓库:1.闪点小于28℃的液体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固体物质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乙类仓库:1.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2.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丙类仓库:1.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2.可燃固体丁类仓库:难燃烧物品戊类仓库:不燃烧物品。

厂房火灾危险分类及适用标准

厂房火灾危险分类及适用标准

厂房火灾危险分类及适用标准
厂房火灾危险分类是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进行的,可以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类别。

其中,甲级最为危险,适用于生产或存储甲醇、乙醇、汽油的厂房仓库;戊级是危险级别最低的,适用于生产和储存不燃物品的厂房仓库,如钢材、玻璃、车辆装配等。

另外,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也是衡量其火灾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其中一级最高最安全。

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也有所不同。

例如,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单多层重要的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300平方的独立的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
建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文件。

火灾危险性分类厂房定稿版

火灾危险性分类厂房定稿版

火灾危险性分类厂房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3
厂房(仓库)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但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厂房和仓库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厂房和仓库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1.闪点小于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氯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 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

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的物质
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
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
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厂房和仓库 3.1火灾危险性分类 3.1.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 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生产的火灾 危险性分类
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1.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
5.助燃气体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 不小于60℃的液体雾滴

1.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厂房(仓库)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但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