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教学设计例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教学设计例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教学设计例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情况,包括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南宋抗金斗争等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史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知识。

但学生对于金与南宋对峙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具体讲解和引导来进行深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和过程。

2.南宋抗金斗争的相关史实和人物。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南宋抗金斗争的原因和影响。

3.教师讲解:教师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资料:教师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用于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金与南宋的对峙。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呈现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过程和影响。

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和难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查找资料,掌握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过程和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最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最新

金与南宋的对峙
备课人:授课时间:
6.小结检测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
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辽和北宋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
无能,人民起义不断。

材料二:“南朝可谓无人矣,若
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
哉?”
--------《三朝北盟会编》
据以上材料分析,北宋、辽灭亡
的原因有哪些?
四.拓展延伸
材料一: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
后,“自桧再相,密谕诸路暗增
民税七八”……有些州县在折纳
税绢时,甚至“每匹有至十千者,
民不堪命”。

——《建
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绍兴和议(南宋与金)
后,宋金开始在沿边地带陆续设
立许多榷场(边境开设的贸易场
所),以管理商业往来事宜……
——《简明宋史》
材料三:(女真)“欲勇悍,喜战
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岩壁
如飞”……迁都二十多年后,“女
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
习汉风。

”——摘编自
《大金国志》
1.据以上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如
何评价宋金议和?
(“绍兴和议”影响)
选择题(课件上)
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连麦回答
学生抢答
小结与检测,连麦抢答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
课后反思在对岳飞的评价时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应该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

在评价岳飞时也要注意角度,不能以民族英雄称呼之,可以称呼为抗金英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第 8 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教课目的知识目标: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金成立的史实, 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优秀政治家。

使学生知道在金灭掉辽和北宋以后, 出现了南宋和金的南北对峙场面。

使学生知道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 , 能简述南宋和金对峙的历史感情目标:经过学习完颜阿骨打不向天祚帝折服的史实,感觉女真族不甘忍耐辽的压迫,奋起抗争的抗争精神。

让学生认识并亲身感觉李纲、岳飞抗金以及北方人民抗争金压迫的斗争是正义的抗争,岳飞永久遇到人民的敬爱。

让学生知道并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祖国的北部边疆做出了贡献,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技术目标:经过小组议论法进行教课,提升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

经过赏识岳飞的事迹和收集有关岳家军的事迹,培育学生的正义感和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教课重难点:金的兴起和与南宋的对峙;怎样客观的对待岳飞抗金和那个时代的民族战争。

三、教课法指导:议论法、叙述法四、教课过程导入新课:用岳飞的词《满江红》导入,提出问题: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它表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年月?学生思虑回答,教师总结:这是南宋时的抗金英豪岳飞写的,表达了作者发奋光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 的壮志凌云,反应了作者非常悲忿和弘愿难伸的思想感情。

由此进入新课。

解说新课:(一)金的成立教师解说金的基本状况: 12 世纪早期,由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称帝,国号金。

教师多媒体展现女真族人的生活图片和穿着妆扮,学生联合教材和图片剖析女真族的生活特色。

教师用多媒体展现地图,展现金灭辽的过程。

教师播放《射雕英豪传》片段,联合导入部分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一句叙述金灭北宋的过程, 1127 年靖康之难,北宋消亡。

教师展现资料,学生联合教材和所学剖析辽和北宋的失败原由:金的强盛、自己腐败。

展现南宋成立的地图,联合教材,叙述南宋成立的史实:1127 年,赵构在南京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的史事;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二、内容分析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存。

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文化,同时各民族之间不断争战,民族交融的进程加快。

女真族建立的金,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并和占据江南的南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此后,南宋偏安江南,为大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创造了条件。

三、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女真族的崛起与金太祖的改革等史实,理解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和地图,直观了解女真族的崛起和金灭辽、北宋的进程。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了解南宋偏安、不思进取的概况。

历史解释:通过教材“人物扫描”的文字材料,分析人们尊崇和怀念岳飞的原因。

家国情怀: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

难点:南宋的偏安。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图示法、史料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新教材等。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 年)和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观察两幅地图在政权名称、疆域范围等方面的不同?(二)讲授新课1.女真族的崛起(1)教师活动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识读《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

(2)学生活动了解历史发展的额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初步掌握计算历史事件和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

(3)教师活动材料一: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斜也、宗干当国,劝太祖改女直旧制,用宋官制度。

——脱脱等《金史》材料二: 金初无文字也,自太祖得辽人韩昉而言始文:太宗入汴州,宋宇文虚中、张斛、蔡松年、高士谈辈先后归之。

——庄仲方《金文雅序》(4)学生活动政治上: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经济上:发展生产文化上:颁行女真文字2.金灭辽及北宋(1)教师活动比较《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与《北宋形势图(1111年)》,观察两幅地图在政权名称、疆域范围等方面的不同,了解金灭辽、北宋的史实。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与南宋的对峙》这一课主要讲述了金灭北宋和南宋建立的历史事件。

内容包括金灭北宋的过程和南宋的建立,以及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

教材通过介绍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掌握了北宋的相关知识,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金与南宋的对峙局面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灭北宋的过程,掌握南宋的建立和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金灭北宋的过程,南宋的建立,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

2.难点:金灭北宋的原因,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金灭北宋的过程,南宋的建立。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金灭北宋和南宋建立的相关图片、地图等。

3.资料:关于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文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金灭北宋和南宋建立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金灭北宋的过程,南宋的建立。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金灭北宋和南宋建立的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3.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正确认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岳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得出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满江红》朗诵,伴随着这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认识一下岳飞和他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

二、新授: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第一框(幻灯片出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请看这幅地图。

上节课我们已经讲过北宋、辽、西夏的并立,在辽的领地还有一个民族,就是女真族。

女真今满族的祖先。

兴起于哪里?生答:“白山黑水”即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

(出示幻灯片长白山和黑龙江)师:女真人怎么生活呢?请看这两幅图片。

(出示女真猎人及女真骑士图)(学生回答)女真以狩猎和游牧维持生活,善骑射,崇尚武功。

师:他们长期受辽的歧视和压迫,引起女真人的强烈反抗。

在反抗辽的民族压迫的过程中女真逐渐强大起来,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师:金国建立和发展的情况?生:1115年,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她就是金太祖。

师:金和前面学习的辽、西夏有类似之处,你发现了吗?就在金不断强大的同时,辽的统治越来越腐朽,国内各族人民不断起义,辽的统治岌岌可危。

阿骨打准备乘机继续攻辽,金是如何陆续灭辽和北宋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二框(投影)让同学介绍金灭辽的基本概况。

生:师:为什么金会在灭辽后对北宋动手?生:师: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生:师: 1127年春,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及大臣3000多人北返,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珍宝器物,北宋灭亡。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人教部编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篇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女真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人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观察《金、南宋、西夏对峙图》,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搜集宋朝军民抗金的故事,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赖,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金的建立、金灭辽及北宋难点:南宋的偏安课时安排:1课时课程类型:新课讲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射雕英雄传》的图片,展示两个男主角郭靖和杨康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了解这部电视剧吗,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南宋与金政权并立的时代豪杰儿女爱恨情仇的事情。

在这一时期抗金的郭靖被称为英雄,而认金人为父的杨康被骂成金狗、认贼作父。

那南宋与金到底有什么世仇,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权又是怎么强大的,郭靖、杨康的姓名取自于靖康之耻又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一起走进一千年前的那个年代。

教师:展示女真猎人和女真骑兵的图片,提问:通过图片猜出女真族生活在什么区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学生1:女真人头戴兽皮帽,应该是生活在比较寒冷的环境。

学生2:通过女真人的服饰和工具,可以看出女真人是渔猎生活,类似于游牧民族,而且骁勇善战。

归纳: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他们擅长骑射。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从此,女真的力量不断壮大。

教师:女真族不断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的文化、官制以及生产制度实现了女真族的崛起,最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展示金建立的知识卡,要求学生填卡。

学生:填卡,回答。

教师:那大家想想,为什么女真人建立的政权会被称为金。

展示金史关于阿骨打的原话,展示金的地理位置。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金朝和南宋的基本情况;2.能够阐述金朝和南宋的对峙之争及其背景;3.能够考察金朝和南宋的文化成就。

教学重点1.了解金朝和南宋的基本情况;2.理解金朝和南宋的对峙之争及其背景;3.熟悉金朝和南宋的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1.理解金朝和南宋的对峙之争及其背景;2.熟悉金朝和南宋的文化成就。

教学内容一、金朝和南宋的基本情况1.金朝的基本情况:–时间:1115年-1234年;–创建者:完颜阿骨打;–首都:中都(今北京市);–统治地区:中国北部。

2.南宋的基本情况:–时间:1127年-1279年;–创建者:赵构;–首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统治地区:中国南部。

二、金朝和南宋的对峙之争及其背景1.对峙背景:–金朝统治者采取了定川之策,即在北方筑长城,防御南方侵略;–南宋吸收了北方的文化成就,在文化上成就颇高,兴办书院,积极推动科技研发。

2.对峙过程:–刘豫自称为宋的皇帝,发起抗金战争,得到南方的支持;–蒙古入侵金朝,金朝调兵遣将,全力抵御蒙古入侵;–金朝和南宋开始对峙,南宋推行理藩院体制,加强对外政策,积极向西南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进行外交,并组建大规模的军队参加直接的军事行动,直到南宋被元灭亡。

3.对峙结果:–金朝发动了西北战争和南侵战争;–南宋对外关系较密切,积极向外拓展势力范围;–金朝和南宋维持了长达数十年的的对峙状态,直到南宋被元灭亡。

三、金朝和南宋的文化成就1.金朝的文化成就:–金朝皇室主持翻译了许多佛经;–开创了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平;–科技水平较高,建造了许多大型工程,如金上京遗址。

2.南宋的文化成就:–工商业发展,制瓷、泉州木雕等工艺成为代表;–美术、书法成就稍显不足,但为科技研究和发明提供了支持;–学术成就高,出现了程朱理学和宋学文化。

教学方法1.讲授法: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金朝和南宋的基本情况,并讲解对峙之争及其背景和文化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第七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贯穿三部分内容的主线是金的发展壮大,以及金与两宋之间的关系。

因此,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金的发展及其与辽、宋的关系。

另外,整篇课文,始终贯穿着民族交融这条暗线,这一时期频繁的故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也造成了人口的迁徙,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形成民族交融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有一定程度上为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创造了安定环境,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处于认知的初始阶段,理性思维能力有待开发和培养。

在前面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的掌握了历史的学习方法,知道梳理历史线索,弄清历史大事以及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的今天所学的《金与南宋的对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在难度,需要依托史料、图片和视频等感性的资料,让学生有感性直观在认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金建立的史实,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政治家;使学生知道在金灭掉辽和北宋之后,出现
了南宋和金的南北对峙局面;使学生知道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欣赏岳飞的事迹和搜集有关岳家军的事迹,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女真族的史实,感受女真族骁勇善战,勇敢无畏的精神;让学生了解并切身感受辛弃疾、岳飞抗金以及北方人民反抗金压迫的斗争是正义的抗争,岳飞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学生知道并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祖国的北部边疆做出了贡献,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四、教学重点:金的崛起以及岳飞抗金
五、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看待宋金和议
六、教学方法:归纳法、情境体验法、讲述法、讨论法等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学生张佳怡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抗金英雄:辛弃疾》,学生了解辛弃疾事迹后,进而总结了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忧患意识的人,感受到了辛弃疾内在的人格力量所焕发出的巨大魅力。

由其他同学对张佳怡同学做出评价,教师总结。

(二)导入新课:与辛弃疾同一历史时期还有一位更为著名的爱国将领、抗金英雄,他是谁呢?让我们在一首歌曲中寻找答案。

(学生观看视频《精忠报国》)提出问题:歌曲中的主人公是谁呢?他是从谁的手里收复了失地呢?(生:岳飞从金的手里收复失地)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让我们共同学习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新课讲授:学生朗读学习目标,明确了本节课要了解金国的建立;理解金灭辽与北宋、宋金对峙的史实;正确评价抗金名将岳飞,体会岳飞的精忠报国的情怀。

1、你方唱罢我登场——女真族的崛起
进入任务单1,自主阅读教材第一个子目的内容,两分钟时间找到大金建立的概况。

(生答时间:1115年,建立者:完颜阿骨打,民族:女真族,国号:大金,发展: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壮大)结合教材及图片,你能介绍女真族的生活特点吗?通过衣着服饰、配饰、武器来仔细观察。

(生答通过阅读教材及图片看出女真人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通过女真人头戴皮毛帽子、穿长袍、蹬长靴看出女真人生活在寒冷地区)那么女真人具体生活的寒冷地区是哪里呢?(生: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这样的一个少数民族从此崛起,那么它又有怎样的历史呢?一起来看一下。

在商周时女真族已经出现了,那时叫肃慎;继而唐宋时称为黑水靺鞨;而辽宋时才称为女真。

也是现今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族的前身。

我们班同学有没有满族的呢?(生举手)跟老师是一个民族的,我们满族的前身就是女真族。

通过文献《大金国志》中对女真族的介绍进而了解这个民族。

(生读并概括:骁勇善战、勇
敢无畏)那么这个石碑就是位于离我们所在地长春市并不远的松原市,它叫大金得胜陀颂碑,上面用女真文和汉文记载了完颜阿骨打誓师反辽的史实。

那么大家猜一猜完颜阿骨打反辽胜利了吗?(生:胜利了)
2、兄弟相残——金灭辽与北宋
完颜阿骨打不光灭了辽还灭了北宋,让我们进入任务单2,2分钟时间找到金灭辽与北宋的基本概况。

(生:金联合北宋夹攻辽国,1125年辽被金所灭)那么金又是如何对待北宋的呢?(生: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宋徽宗和宋钦宗无力抵抗,而1127年北宋灭亡)此时的金不光把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俘虏了,同时俘虏的还有大量的赵氏皇族和后宫妃嫔加起来共三千多人,此时的年号是靖康,这一历史事件又称为“靖康之耻。

”说到“靖康”二字,相信大家一点都不陌生。

(生背诵: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从诗句中又能读出岳飞怎样的情怀呢?(生:岳飞面对“靖康之耻”的愤懑及一心为国忧国的情怀)作为后崛起的少数民族国家为何又能轻易的灭到北宋了呢?从金国和北宋两个角度去思考进行2分钟的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金统治者励精图治,女真族骁勇善战;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北宋长期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其中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是第六课所学,那么提示大家的是思考问题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互相联系,使知识能够更灵活的运用。

3、化干戈为玉帛——宋金和议
此时的辽和北宋被金所灭后,又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呢?通过结合地图回答宋朝的统治就这样结束了吗?(生:没有结束,南宋建立)进入任务单3,2分钟的时间阅读最后一个子目的内容,找到南宋建立的概况。

(生答时间:1127年;建立者:赵构;国号:史称南宋;都城:临安)在南宋建立初年,金军还是会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仍会奋起反抗。

这时出现了很多抗金英雄,比如课前三分钟演讲里了解的辛弃疾,还有一位更著名的就是岳飞。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通过刚才阅读教材,快速找到岳飞抗金的成果。

(生:收复失地,郾城大捷)继而通过岳飞简介、岳飞说过的两句话、郾城大捷图片来感受体会岳飞对待岳家军的治军严格及岳飞自身廉洁正直深得百姓爱戴尊重的形象。

甚至在敌军金军的口中都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一句话。

足可见岳飞的英雄气概和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

说起岳飞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读过很多岳飞的故事,可以和大家交流分享吗?(生)老师准备了一个视频,我们看看岳飞后来又经历了什么呢?(超链接播放视频)那么,害死岳飞的人真的是秦桧吗?(生:不是,是皇帝宋高宗)1141年,宋高宗指使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于风波亭。

这样模棱两可的罪名使岳飞含冤而死。

这是坐落在杭州西湖的岳飞墓,假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在墓前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其中“忠骨”指的是(生:岳飞)“佞臣”指的是(生:秦桧)历史总会是公正的,让我们学会分辨忠奸,称颂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烈谴责杀害功臣的罪人。

通过学习抗金将领岳飞及了解岳飞的事迹,你能概括岳飞怎样的精神品质吗?(生:爱国爱民、廉洁正直、爱军精武、精忠报国)岳飞含冤而死后,宋高宗又是如何处理南宋与金的关系的呢?(生:和议)那么就让我们进入任务单4给同学2分钟的时间找到宋金和议的概况。

(生:宋金和议的内容是南宋向金称臣,并向金纳岁币,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和议的影响是宋金对峙局面形成,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那么南宋统治者是如何满足现状,偏安江南一隅的呢?通过一首诗感受一下。

(学生齐读)此时的南宋统治者过着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粉饰太平的日子来苟且偷安。

那么,你觉得宋金和议平等吗?意味着什么呢?你是怎样看待的呢?给同学2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而后派小组代表交流分享。

(生答积极方面: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消极方面:加重了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那么请同学们通过板书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并通过课件快速填空,这节课先学习了1115年金建国,而后学习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出现抗金名将岳飞等人,岳飞去世后宋金议和,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

虽然这一时期频繁的故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也造成了人口的迁徙,但是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形成民族交融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消化本节课所学知识,学有所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