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及模块教学的解释

合集下载

课程模块的名词解释

课程模块的名词解释

课程模块的名词解释一、引言在现代教育中,课程模块是一种经过组织和划分的教学单元。

课程模块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对课程模块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解释和探讨。

二、课程模块的定义课程模块可以理解为一种课程设计和组织的方式。

它将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教学目标划分成若干个组块,每个组块通常包含一定的知识点或技能要求。

这种以模块为基本单位的课程设计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三、课程模块的特点1. 独立性:每个课程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它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单独进行学习。

这种独立性使得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需要重点学习的模块,也方便教师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

2. 组合性:课程模块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组合和搭配。

不同的模块可以相互关联、相互迭代,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这种组合性使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课程调整,提供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

3. 多样性:课程模块可以具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有的模块可能偏向于理论知识的阐述,有的模块可能更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这种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四、课程模块在教学中的作用1. 提高学习效果:课程模块的设计和组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每个模块都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和测试评价,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减少学习的困惑和压力。

此外,模块间的逻辑连接和迭代关系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

2. 培养学习策略:通过学习不同的模块,学生可以了解和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例如,他们可以学会如何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如何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设计等。

这样的学习策略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引导学科发展:课程模块的设计和组织需要依托于相应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因此,它有助于引导学科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内容的更新和创新。

教学大纲范文

教学大纲范文

教学大纲范文教学大纲是一份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文件,它对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以教学大纲的范文为例,详细介绍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大纲的引言教学大纲的引言部分是对整个教学大纲的概述,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学大纲的目的和意义:简要介绍教学大纲的编写目的,以及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大纲的适用范围:明确教学大纲适用的教学层次和对象,例如中学生、大学生或职业培训学员等。

3. 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简要介绍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为后续的详细介绍做铺垫。

二、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是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课程名称和编号:准确标识该课程的名称和编号,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楚地识别和辨认。

2. 课程目标的描述:详细描述该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3. 课程目标的层次结构:将课程目标按照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和分类,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层次的目标。

三、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详细描述和组织,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学单元和教学模块:将教学内容按照单元和模块进行组织和划分,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单元和模块的内容。

2. 教学内容的具体描述:详细描述每个单元和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技能要求和学习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3. 教学内容的时序安排:将教学内容按照时序进行安排,确保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各个单元和模块的学习。

四、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是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安排和要求,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学方法的选择: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和具体方法,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任务。

2. 学习评估的方式:详细描述学习评估的方式和标准,包括考试、作业、实验和讨论等方面的要求。

simulink模块的分类及用途解析教学内容

simulink模块的分类及用途解析教学内容

simulink模块的分类及用途Commsim 2001 Education模块化通信仿真软件产品编号:808-110(单),112 (10), 115 (25)Commsim 2001是一个理想的通信系统的教学软件。

它很适用于如’信号与系统’、’通信’、’网络’ 等课程,难度适合从一般介绍到高级。

使学生学的更快并且掌握的更多。

Commsim200含有200多个通用通信和数学模块,包含工业中的大部分编码器,调制器,滤波器,信号源,信道等,Commsin2001中的模块和通常通信技术中的很一致,这可以确保你的学生学会当今所有最重要的通信技术。

要观察仿真的结果,你可以有多种选择:时域,频域,XY图,对数坐标,比特误码率,眼图和功率谱。

Scalable Fun cti on alityLike all other Electronics Workbench products Commsim 2001 is available in three tiers for the education community:Single: For use by professors/teachers in the creation of lectures, lessons, assignments etcLab: For use by students in on-campus computer labsStudent:A special version for use by students on home PCs onlyHow Commsim is UsedCommsim 2001 is a powerful yet easy to use simulation tool that provides fast, accurate viewing of signals at anypoint in your system, via a natural sequence of steps. This power is presented to the user through an intuitive GUI(graphicalUser Interface) enabling drag and drop simplicity, just like all of the other products in the Electronics Workbench Family.Features at a Glan ce:* Industry's Largest Library«200+ Blocks«Communication & Math Blocks«Build your own Blocks/Models«Drag and Drop Diagram Construction* Analog, Digital & Mixed Systems«Automatic Wiring* Analog and Digital Modulators/Demodulators«Wide variety of Encoders/Decoders«Adaptive Equalizers«Vector and Matrix Operations* All popular Channel Models* Filter Design Wizard and Response Viewer«PLLs* RF Elements and Accurate Distortion* Complex Math* Complex Envelope Representation*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Hybrid Simulation* Autorestart and Single Step Algorithms« Euler, Trapezoidal and Runge Kutta Integration Methods * Look-up Table Wizard* Signal Probes«Large variety of Plot Options«Mathcad, Matlab OLE IntegrationPlac ing and Conn ect ing BlocksPlace desired blocks from the library by dragging and dropping(from either the menusor the toolbar) any of the over 200 functional blocks available. Once placed, connecting blocks is extremely straightforward-just click on one block's output then on other blocks input and Commsim takes care of the rest. Its that simple!You can also make use of hierarchical blocks to break up more complex systems, each of whichcan be assigned its own symbol.Blocks LibrariesThe science of understanding and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 lies in being aware of a widevariety of "functional blocks" of technology available to "construct" the optim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given a particular type of signal and channel.Commsim 2001 helps you to ensure your students learn all of today's most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y delivering blocks to match all of the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 in communications.The commsimlibrary contains the industry's largest selection of coders, modulators, filters, sources, channels etc. You can even create your own blocks using equations or lower level functional blocks.Library BlocksBecause the right library is so essential to a good communications simulator, we have explained each family of blocks in detail. Simply click on the family to view more information.ChannelsEncoding/DecodingModulators/DemodulatorsOther Communication BlocksBasic BlocksChann elsModeling the medium through which a transmitted signal must pass is essential to accurately capture delay and distortion effects. Channels include copper wire, fiber, free space, etc.Cha nnel Blocks Modeled in Commsim 2001* Add.White Gaussian Noise (Complex & Real)* Binary Symmetric Channel* Jakes MobileMultipathPropagation Loss * Rice/Rayleigh Fading« Rummler Multipath« TWTAEn cod in g/Decod ingSingle encoding is performed to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and can include companding and quantization (analog signals)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using convolutional or trellis cooling on digital signals).Commsim 2001 in cludes the followi ng En coders/Decoders* Block Interleaver* Convolutional Encoder«Convolutional Interleaver* Gray Decoder«Gray Encoder* Trellis Decoder« Viterbi Decoder (Hard & Soft)Modulators/DemodulatorsCommsim provides the following analog and digital modulators/demodulation blocks, a subset of which use coherent methods(require phase synchronization in demodulation):Commsim 2001 in cludes the followi ng Modulators/Demodulators* AM* DQPSK* pi/4-DQPSK* FM* FSK* I/Q* MSK* PM* PAM (4,8)* PPM* PSK (2,4,8,16)* QAM (16,32,64,256)* SQPSK・DQPSK・pi/4-DQPSK Detector« FM Demodulator・PPM Demodulator« PSK Detector (2,4,8,16)«PAM Detector (2,4,8,16)・QAM Detector (16,32,64,256)Other BlocksCommsim 2001 also provides many other communication blocks (filters, PLLs, digital etc.) and general mathematical functions (complex math, estimatio, etc.)Communication & General Mathematical Blocks Modeled in Commsim 2001• Addtion• Conjugate•Conversions (Complex &Real)• Division• Inverse• Multiplication• Power• Square Root*Adaptive Equalizer(Complex & Real)* File FIR* FIR* IIR* MagPhase* Sampled FileFIR* Sampled FIR* Binary Counter* Bits to Symbol* Divide by N* D Flip Flop * JK Flip Flop* Mux/Demux *Paralell toSerial* Queue*Serial toParalell* Symbol to Bits• Charge Pump• PLL Loop Filters (2nd &3rd Order)•Type 2 PhaseDetector•Type3Phase/Frequency Detector•Type4Phase/Frequency DetectorBasic BlocksCommsir2001 offers over 90 blocks for linear, non linear, continous, discrete-time, time varying, and hybrid system design.Basic Blocks Modeled in Commsim 2001* Animation* Annotation* Arithmetic* BooleanDDEIntegrationLinear SystemsMatlab InterfaceMatrix OperationsNonlinearOptimizationRandom GeneratorSignal ConsumerSignal ProducerTime DelayTranscendentalCDM軀信系统的MATLA仿真学习好资料张广森,王虎(中国民航学院通信工程系,天津300300 )摘要:在简要介绍MATLAB^言的基础上,对使用MATLAB^言仿真的CDMA 通信系统进行描述。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一出台就在许多国家,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转向“市场”,我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该教学模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特点,越来越受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关注。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必然涉及教材、师资、教学设备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式(1)划分小组。

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

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控制小组成员的变量很多,如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

教师必须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学生的思想表现、各科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乃至交朋结友等都应心中有数.一般采用互补方式,如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相搭配,既有利于差生的转化,又有利于促进优等生的灵活变通,即所谓“教学相长”;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相搭配,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相搭配,在各自发挥其优势的情况下,相互学习,使认知风格“相互强化”。

(2)确定内容。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以便确定相应的任务。

(3)布置任务。

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果觉得对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

(4)学生实施。

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后,教师不能采取“放鸭式”不管。

教学设计的模块及其代表模式的思量

教学设计的模块及其代表模式的思量
动机 、 焦虑程度 、 经验背景 、 文化背景 、 人际交流等 。 : , 这 在教学 目标 的拟定 、 中 学习需求 的评估 、 活动理论 与
些特征为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提供了可能, 譬如, l 对 策略的采用 、 教学媒体 的选择 与决 定 、 学评价等 各 教 学习者心理特征和思维障碍进行分析, 可以预测他们 l 方面, 均强调外 显可观察及可量化的行为。 为如何“ 安
2教 学起 点 设 计 .
求。教师应对各种常规方法进行 充分 的比较 , 把握其
教学起点设计, 主要是对学习者进行分析。通常 l 个性特点 、 适用范围 、 优越性与局限性 。一般而言 , 应
综合考虑各种 因素 和教师 自身的特点 , 以一种方法为 包含两方面内容: 学习者当前的状态( 知识、 技能和态 I 主 形成 度) 和学习者的特征 。当前状态的分析, 就是要了解 I , 把多种方法融合起来 , 一个 优化 的组合 的教
为学 习不是建立 观念之 间的联结 , 而是在一定的情境 : 信息是如何 接收、 组织 、 贮存 以及如何提取的。 在此基
刺激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这样一来, 就把 { 础上 , 出了基 于认 知发展 的教学策 略( 如 , 比、 提 譬 类
隐语 、 框架提纲 、 层级关 系、 图表 、 记忆术 、 概念 匹配 和 人类的学习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消极的、 机械的操作强 l 先 行组 织者 等 ) ,而这些策略都应该有利于指导和支 化过程,人就成为消极被动的存在物而任 由环境摆 f 布。 这种理论忽视并否认学习的 内部过程和内部条件 : 持准确的心理联结 。
《 教学与管理 》
21 02年 8 2 月 O日
教学设计的模块及其代表模式的思量 术

经典模块型备课

经典模块型备课

经典模块型备课
经典模块型备课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它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模块,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呈现。

以下是关于经典模块型备课的一些特点和步骤:经典模块型备课的特点包括:
1. 系统性:将教学内容划分成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有条理和系统。

2. 逻辑性: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对模块进行调整和组合,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

4. 可重复性:经典模块型备课可以被重复使用和改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经典模块型备课的步骤如下:
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

2. 分析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模块,并确定每个模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 设计教学活动:针对每个模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讲解、演示、讨论、实践等。

4. 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

5. 准备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等。

6. 教学实施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

经典模块型备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将教学内容划分成模块,并进行系统的组织和呈现,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灵活调整和组合模块,以满足不同的教学要求。

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思考

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思考

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思考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关于教育的认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用模块化的形式组织教学,细分教学内容,将课堂内的模块教学、专题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训演练教学相结合,将实战化标准和要求贯穿教学全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更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于此,本文从模块化教学的角度出发,以中职生就业指导课为例,就其教学特点和教学作用展开讨论,进行思考并总结建议,旨在促进就业指导课程更好展开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使得职业教育回归教育本质。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一)模块与模块化模块通常指具有特殊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或程序的一个单元,或者指一组独立的部件或单元中的一个,可以连接在一起制成机器、家具、建筑物等。

模块化是指具有模块结构的本体,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时自上而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处理效果。

(二)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指的是根据程序模块化的原则和构想,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这种教学模式是结合既定的培养目标,将所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

并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标准,有选择性地将这些分散又独立的教学模块进行重新组合。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在把握课程需要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地划分。

被模块化的各个教学部分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模块化教学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难懂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已经学过的模块化知识,根据一定的规范或者目标去解决新的问题,最终实现融会贯通。

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造性思维。

二、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根据教育学的规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经过一个“认识—认知—认同—外行”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专题内容的讲授中要遵循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

大致需要经历四个层次:一是事实层面,即发生了什么,这是知识层面的了解,这类知识点学生基本通过视觉感知、识别文字就能获取。

模块式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

模块式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

模块式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
模块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塔夫斯教育学会提出的设计
思维理论,它通过将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细分成一系列有组织的模块,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法在当今世界
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模块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课改理论和智力结构理论。

课改
理论认为,使用模块式教学法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智力结构理论探讨的是人类的思维
活动,它认为,通过分解待学习内容,一部分内容可以作为一个模块,因此,模块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模块式教学法的实践活动宜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可以采取“以学
生为中心”的教学措施,不断调整学生的学习形式,以适应同学们不
同的学习节奏和学习能力;设置实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在实
践性教学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重视学习的复习反馈,建立
全面有效的反馈机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模块内容;注重特殊模块,
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更有趣地学习;此外,还应注重鼓励学生
多方位思考,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独
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块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善学习后的效果。

然而,它的实施仍需受到
精选的教材,合理的课堂安排,有效的检测和及时的反馈等多项因素
的制约。

另外,学校还应强化教师的专业培训,规范教师的管理机制,以此保证模块式教学的顺利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模块”的表述是:“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

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它把“模块”视为教学内容的集合,还视为学习目标的集合、教学资源的集合、教师与学生的集合和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集合。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模块”的描述是:“每个系列包括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由某一运动项目(如篮球、有氧操、短距离跑、中长跑、太极拳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干内容组成,一般为18学时,以便学生对所选模块进行较系统的学习。

”它把“模块”视为教学内容的集合和教学时间的集合。

《人民教育》05年第15、16期上的阐述是:所谓“模块”,是一种整体的教学视野,即主题单元。

把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就其内容而言,整体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都至力于共同说明一方面的问题;就学生而言,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应对单元的共同目标有清晰而全面(而非分散、孤立的)整体把握。

之所以叫“模块”,是为与一般意义上以“课”为单位组织的内容进行区别,没有明确的界定,只阐述了教与学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和程度的把握。

本文研究中的“模块”界定为:就是在综上所述的情况下,从明确的教育目标出发,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内容,通过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的某些运动技能和运动形式和教学方式,使每个主题学习单元方案都有达成新课标相关学习领域的水平发展目标,为完成某一学习目标中的一个或几个子目标,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而又内容丰富的学习单元。

这种活动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作为纽带连接教学内容与学生参与程度,以学习目标为背景来创设和开发进行的。

教学模块:是把水平目标指导的教学内容分为大小不同的若干模块,即把性质相同或有内在联系的教学内容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教学内容,并对这个主题教学内容作教学时数上的相对限定。

从原理上说每一个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以及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不同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块库(按一定的规
律将模块进行组织和分类)。

4、模块教学:是以一个教学模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教学中必须从模块这个整体出发,统筹安排制定教学方案,即在一个相对规定的课时内,对某个主题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学习过程。

它是由主题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的模块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选用多种课型,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等环节构成。

它应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教学模块与模块教学的区别联系:教学模块强调的是一种教学内容的集合,模块教学强调的是教学方法层面上,在规定的课时内对一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5、模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是运用传播学、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学媒体论、系统论等相关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以及现实可能条件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评价与修订方案的系统的过程。

模块教学设计就是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提取自己模块库中的模块,根据教材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实际等因素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决策,再将一个或几个模块有机组合成课堂教学活动方案的教学设计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