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子》观后感

合集下载

红孩子观后感

红孩子观后感

红孩子观后感引言《红孩子》是一部由著名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这部作品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展示我的观后感。

故事情节故事以一个红衣孩子的身份展开,红衣孩子是红云村村民的宠儿,他出生的那天,天空下起了红色的雨,预示着他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力量和使命。

红衣孩子从小聪明伶俐,在村里备受宠爱。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红衣孩子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

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而引人,既有无拘无束的童趣,又有深刻的哲理寓意。

红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困境和挑战,他勇敢地面对和克服了这些困难。

他的坚韧和智慧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只有勇敢面对困境,并用良好的智慧去应对,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人物刻画《红孩子》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

其中,红衣孩子这个主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聪明、勇敢、善良,并且内心深处有着坚守正义的执着。

红衣孩子的形象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要有勇于坚持自己信念的勇气。

另外,还有一些次要角色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红衣孩子的父亲,他是一个智慧、善良并且充满爱心的人。

他全心全意地关心着红衣孩子,并且鼓励他坚持自己的道路。

这个形象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寓意与启示《红孩子》不仅仅是一个寓言故事,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启示。

通过红衣孩子的成长历程,我明白了做一个良善的人,并不是易事。

每个人都面临世俗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常常使我们背离自己内心的声音。

然而,红衣孩子在困境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他人的眼光所左右。

这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善良和正直,不随波逐流。

此外,《红孩子》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败坏。

在故事中,村民因为红衣孩子不同寻常的力量感到惊恐,甚至对红衣孩子表现出冷漠和嫉妒。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有时候强者往往被群体冷落和排挤。

《红孩子》观后感

《红孩子》观后感

《红孩子》观后感《〈红孩子〉观后感》前几天看了一部老电影,叫《红孩子》。

这片子可真是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电影里的孩子们,那股子机灵劲儿和勇敢的模样,让我印象深刻极了。

他们本应该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在教室里读书写字,可战争却让他们早早地扛起了责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影片中,有个场景我记得特别清楚。

那是孩子们在山上的一个破旧房子里,商量着怎么对付敌人。

房子四处漏风,光线昏暗,可孩子们的眼睛里却闪着坚定的光。

他们围坐在一起,脸上脏兮兮的,衣服也破破烂烂,但每个人都神情专注,认真地听着其中一个稍大点儿的孩子在讲话。

他的声音不大,还有些沙哑,可每一个字都像是有力量的小锤子,敲在小伙伴们的心上。

“咱们不能怕那些坏蛋,咱们得想办法把他们的计划打乱!”他挥着小拳头,眼睛瞪得圆圆的。

其他孩子纷纷点头,有的咬着嘴唇,有的握紧了自己的小木棍,仿佛那就是能打败敌人的武器。

其中有个叫苏保的孩子,特别聪明。

他脑袋瓜一转,就想出了好多点子。

他瘦瘦小小的,头发乱蓬蓬的,可那眼神里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在一次行动中,他带着小伙伴们悄悄地穿过树林,猫着腰,小心翼翼地不发出一点儿声音。

脚下的树枝嘎吱作响,吓得他们心里一紧,生怕被敌人发现。

苏保回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大家又屏气凝神继续前进。

还有个小女孩,叫细妹。

她看起来很文静,但是骨子里也有一股倔强和勇敢。

她负责给大家传递消息,每次都能巧妙地躲过敌人的眼线。

有一回,她差点被敌人发现,好在她急中生智,躲进了一个草堆里。

敌人从她身边走过,那脚步声就像鼓点一样敲在她的心上,她紧紧捂住自己的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直到敌人走远,她才大口喘气,眼泪都快出来了,可还是咬着牙继续完成任务。

看着这些孩子,我心里真是又佩服又心疼。

佩服他们的勇敢和智慧,心疼他们这么小就要面对战争的残酷。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他们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以在温暖的家里玩耍,不用担心随时会有炮弹飞来。

电影《红孩子》观后有感

电影《红孩子》观后有感

电影《红孩子》观后有感电影《红孩子》观后有感在这一群群革命者的无私奋斗后,战争的硝烟慢慢散去,盼望着迎来新一轮的太阳,终于,我们华夏子孙在1949年10月1日迎来一个全新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影《红孩子》观后有感 1孩子是坠落凡尘的天使,折断了羽翼,却依然纯洁,没有一点瑕疵。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太多孩子过早的懂得了“残酷”这两个字的含义,亲人的离去,枪林弹雨的洗礼,让孩子们的心有了灰色的印迹。

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地方的许多游击队便与白军打游击战,苏维埃李主席领导的江西苏区李家坳赤卫队便是其中一支。

白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乡亲们祸害惨了,乡亲们敢怒不敢言,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小伙伴细妹等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半大的孩子,却也有常人想象不到的愤怒,他们决心给乡亲们报仇。

于是,在李主席带领赤卫队上山打游击时,他们背着大人偷偷留了下来,隐藏在一个山洞里,组成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与敌人展开了斗争,并在后来凭借他们的智慧,救出了被捕的李主席,打死了敌团的黄团长。

孩子,本是父母的心头肉,可他们呢?童年是灰色的,带着我们这些蜜罐里成长的孩子无法想象的艰辛。

勇敢如他们,也该知前方路途有多坎坷;聪慧如他们,有怎会不知一不小心,便会万劫不复,葬身凶残的虎口之中?只是他们懂得,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为了亲人们的幸福,也为了后代人的幸福。

初次看这部电影,便萌生了很多很多想法,细细品味,我就更加难以自拔了。

想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再不济也能够吃饱穿暖,必然体会不到他们的痛苦。

我是一个平凡人,在平凡之中守着自己平凡的梦想,简单、快乐。

比我还小的他们更应该快乐,可是他们在那个时代出生了,也只能用小小的肩膀承担起那些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苦、累,也只能咬牙坚持。

对他们,我敬佩,也怜惜。

若不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断然不会有流血、牺牲,也断然不会在战场中看到他们的小小身影。

他们是时代的小小英雄,是现代人心中永不磨灭的痛。

红孩子电影观后感推荐8篇

红孩子电影观后感推荐8篇

红孩子电影观后感推荐8篇优秀的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历史,观后感是对作品的一种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作品的精髓,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红孩子电影观后感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红孩子电影观后感篇1今年的暑假,我看了一部电影《念书的孩子》,走出电影院我的情绪还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情节时时刻刻都仿佛展此刻我的眼前。

影片讲述了一个山村留守儿童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路开的小学生,爸爸妈妈去城里打工了,只留下他和爷爷和一条捡来的流浪狗——小胆相依为命。

他们生活的十分贫困,家里没有钱交不起电视费,不能看电视,晚上路开就给爷爷念书,小狗也趴在床下抬起头,好像听得很认真。

每当路开上学的时候,小狗都陪伴着他,路开经常把心里的话说给小狗,路开个性想他的爸爸妈妈,当他对小狗说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我禁不住也泪流满面了,我多么期望他的爸爸妈妈早一点回来陪伴他呀。

寒冷的冬天来了,生病的爷爷只好盖着被子坐在床上抵抗寒冷。

一天,在城里的爸爸邮来了200元钱,让他们点燃煤球炉,这样他们就不怕冷了。

一天早上,小胆大叫起来,咬着路开的裤脚往爷爷的屋子里扯,原先爷爷煤气中毒了,路开拨打了120,经过医院的治疗,爷爷被抢救过来了,但是爷爷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已经不能再照顾他了,路开每一天放学回来写完作业后,还要照顾爷爷,他学会了做饭,还会做咸萝卜。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有一天,小胆又大叫起来,它趴在爷爷的床边,舔着爷爷的手,但是爷爷再也醒但是来了。

爷爷走了。

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要把路开接到城里去上学,却得到了路开的反对,最终,还是要进城了,路开和爸爸妈妈上了汽车,但是却无法带上小胆,汽车上不让带动物,车开了,小狗拼命的追着汽车跑,路开在车上哭的撕心裂肺,我也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红孩子电影观后感篇2这天,老师带领我们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念书的孩子》。

主人公是一个内心孤独,需要关怀、勇敢顽强的九岁男孩——路开。

红孩子观后感

红孩子观后感

红孩子观后感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红孩子》的老电影,这可把我给深深吸引住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 1934 年,红军北上抗日后,留在苏区的红军子弟苏保和小伙伴们与白匪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

电影里的孩子们,年龄都不大,但是他们身上那股子勇敢和坚定,真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保这个小主人公,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他聪明机灵,带着小伙伴们和敌人斗智斗勇。

有一个情节,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白匪军为了抓住苏保他们,到处设关卡,搜查得特别严。

苏保他们想要把重要的情报送出去,可这关卡就像一道道难以跨越的大山。

但是,苏保这孩子脑子转得特别快。

他看到路边有个卖西瓜的摊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他跑过去跟卖西瓜的大叔商量,让小伙伴们打扮成卖西瓜的,自己则藏在西瓜堆里。

当白匪军来检查的时候,看到一群孩子在卖西瓜,也就没太在意。

他们哪里能想到,重要的情报就藏在那一个个西瓜里,而苏保就藏在西瓜堆的最下面。

看着白匪军那傻乎乎的样子,我在心里都笑开了花,不禁为苏保他们的聪明才智叫好。

还有一次,苏保他们被白匪军追到了一个破庙里。

这破庙看起来摇摇欲坠,感觉风一吹就能倒了。

白匪军把庙围了个水泄不通,嘴里还喊着:“小兔崽子们,赶紧出来投降,不然有你们好看的!”可苏保他们哪会怕呀。

他们在庙里找地方藏起来,大气都不敢出。

苏保躲在一尊佛像后面,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

这时候,有只小老鼠跑了出来,吓得一个小伙伴差点叫出声。

还好苏保反应快,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这紧张的气氛,让我在屏幕前都跟着捏了一把汗。

电影里的这些红孩子,他们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舒适的生活,没有好玩的玩具,没有丰富的美食,甚至连安稳觉都睡不上一个。

但是,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是为了谁在战斗。

他们小小的肩膀,扛起了大大的责任。

想想我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就想退缩。

比如说,做作业的时候碰到一道难题,想了一会儿没想出来,就想着去问爸爸妈妈,或者干脆就放弃不做了。

最新红孩子观后感(优质7篇)

最新红孩子观后感(优质7篇)

最新红孩子观后感(优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红孩子观后感(优质7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红孩子的观后感

红孩子的观后感

红孩子的观后感电影《红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红孩子的故事,影片以红孩子成长为主线,通过红孩子和龙天翔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反映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观看完《红孩子》之后,我感触颇深。

首先,影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

红孩子是一个拥有特殊能力的孩子,他有许多超凡的能力,比如能够呼风唤雨、变出珍馐美味等。

这些能力与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神仙相似,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于超自然能力的追求和崇拜。

红孩子身上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元素,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

而与红孩子对立的龙天翔则代表了现代文化的冲击和怀疑,他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解释红孩子身上的奇迹,却不断被红孩子展现出的超能力所打败。

通过这种对比,影片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

其次,影片表达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故事中,龙天翔为了对抗红孩子而成为了他的竞争对手,但最终他意识到与红孩子对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与红孩子的决战中,龙天翔与红孩子产生了真正的父子之情,两人决定团结一心,互相帮助。

这一情节展示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团结的力量。

无论是红孩子还是龙天翔,他们都需要家庭的关爱和支持,这才能使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可以给我们力量和支持,让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

最后,影片给了我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红孩子虽然在与龙天翔的斗争中失败了,但他没有放弃,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红孩子的奋斗意志和乐观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

综上所述,《红孩子》是一部非常有深度和内涵的电影。

影片通过红孩子和龙天翔父子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同时,影片也给了我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通过观看《红孩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且对家庭关系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认识。

红孩子观后感笔记

红孩子观后感笔记

红孩子观后感笔记我最近看了一部特别的电影——,看完之后那叫一个心潮澎湃啊!电影里的那些小主角们,就像一群小英雄的化身。

你想啊,他们还都是孩子呢,就像咱们身边那些调皮捣蛋、还在玩泥巴的小屁孩似的。

可人家红孩子呢,那胆量,那智慧,简直和小大人一样。

他们面对敌人的时候,眼睛里冒着火,就像小老虎遇到了侵犯自己领地的敌人一样,毫不畏惧。

我记得有个情节,敌人把村子围起来了,想抓住这些孩子。

这时候有个孩子说:“咱们不能怕,咱们得想办法。

”其他孩子也都纷纷响应,这就像一群小蚂蚁,虽然个体小小的,但是团结起来力量可大了。

他们在村子里和敌人周旋,一会儿在这儿设个小陷阱,一会儿又从那儿冒出来吓唬敌人。

敌人被他们搞得晕头转向的,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还有啊,这些孩子之间的感情也特别让人感动。

有个孩子不小心受伤了,别的孩子着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就像自己受伤了一样。

他们互相照顾、互相鼓励。

一个孩子对受伤的孩子说:“你别怕,有我们在呢,咱们肯定能打败那些坏蛋。

”这感觉就像在寒冬里突然有了一团温暖的火,特别暖心。

看完这部电影,我就想啊,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好啊,不愁吃不愁穿的。

和红孩子比起来,我们就像在蜜罐里长大的一样。

我们有时候还因为一点小事就抱怨,这多不应该啊。

那些红孩子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勇敢地面对困难呢?难道我们还不如那些孩子吗?我觉得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它也像一盏明灯,给我们指引方向。

这些红孩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年龄不是问题,只要有信念,有勇气,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我从这部电影里学到了很多,我要像那些红孩子一样,在生活中做个勇敢、有担当、懂得团结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红孩子》观后感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献词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主义儿童团……”每当唱起这首歌,我都会想起电影《红孩子》中那一个个鲜活可爱的形象,那些孩子出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一出生肩上就担负着救国救民的重任。

想来大家对《红孩子》的情节都有一些了解吧?下面就由我这个小小导播员带大家一起走进那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走进那几位红孩子的内心世界。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北上抗日。

江西苏区李家坳的县苏维埃李主席带领赤卫队上山打游击。

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小伙伴虎崽、细妹、水生、金根、冬伢子也想随赤卫队上山,但因为年纪太小,没被批准。

他们就在夜里悄悄地上山寻找红军,后被李公公找到,在回去的路上,李公公想起一个泉水后面隐蔽的山洞,他打算将这个消息告诉村民,让村民把重要物品转移过来,正当李公公为这个想法高兴的时候,白匪军提前来到了村庄。

匪军在李家坳烧杀抢掠,孩子们目睹这些暴行后,愤慨万分,自发组织了儿童团,他们打流动哨,夺得了他们的第一把枪。

接着他们贴标语、打匪徒,尽量与敌人周旋,给匪军造成红军没走的假象,扰乱了他们的原定计划。

在一次战斗中,他们机警地救出了被捕的李主席,成功突围。

片尾并没有将这个故事讲完,但不言而喻,这些英勇的儿童团团员最终都会成为一个个具有坚定意志的红军战士。

听了我的讲述,大家肯定也感触颇多。

虽然那些孩子生活在战争年代,可是他们并没有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而是奋起抗击那些黑暗势力,尽力改变那种局面,他们拥有的不只是天真的孩子气,还心怀着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大义。

这种民族大义来自于他们那坚信中华民族会重振威风的信念。

“熔炉里炼成的是精纯的钢,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是坚定无畏的战士。

”这句话在不同的时代都能解读出不同的含义,在战争年代,是指只有经过革命烈火的洗礼才能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在和平年代,则是指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发奋读书才能成长为一名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