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一中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一中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一中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一中高考历史考前密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周时期,国家对外征伐与祭祀宗庙的活动,被视为同等重要,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先秦的典籍中,亡国与亡家是并提的,亡国之君经常是背着祖宗的神主在阵前乞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说明了当时神权大于王权

B. 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 对外征伐推动国家的发展

D. 折射出天子的绝对权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国家对外征伐与祭祀宗庙的活动,被视为同等重要”“亡国与亡家是并提的”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商周时期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故B项正确;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周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外征伐的基础上,故C项错误;商周时期的天子尚未确立绝对权威,故D项错误

2.据唐代书籍记载:“青州北海人李清‘世传染业’,子孙及内外姻族近百数家’。”“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这些记载反映出

A. 唐朝的手工业技术不断创新

B. 唐朝各项手工业技术高度发达

C. 古代手工业技术存在封闭性

D. 古代私营手工业以家族制为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从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卓越者为保护家族技艺不外传,实行家族内部婚姻的方式,并延续数百年,反映出古代手工业传承存在一定的封闭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唐朝手工业不断创新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纺织业,不能说明各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封闭性特点,无法得出古代私营手工业以家族制为主的结论,故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对考试通过名额有严格限制。

见下表:

(据《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制表)这一现象说明

A. 考试内容限于程朱理学

B. 考试人数逐年下降

C. 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

D. 精英教育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科举考试州录取率不断下降,这说明了宋代科举选拔人才愈加严格,这体现了精英教育的特征,因此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宋代科举考试的内容;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录取率的降低并不意味着考试人数下降;C 选项错误,“必将”一词过于绝对化。故正确答案为D 选项。

4.永乐三年,郑和开始远航。据不完全统计,在永乐年间,有60个国家245次访问中国,其中尼八剌(今尼泊尔)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等6个国家的国王多次访问中国。材料说明,明朝在郑和开始远航后

A. 注重平等外交

B. 中外交往非常频繁

C. 废除“海禁”政策

D. 形成朝贡外交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永乐三年,郑和开始远航,在永乐年间,有60个国家245次访问中国”可知,这说明郑和远航后中外联系进一步加强,中外交往频繁,故B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外交往是平等外交,故A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在郑和开始远航后,“海禁”政策并未被废除,故C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朝贡外交体系的形成,故D 项错误。

5.19世纪50年代,咸丰帝不得已采取依靠地方的做法:下令各省兴办团练,允许地方征收厘金、办理捐

输以补军费不足。上述做法直接导致了

A.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B.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C.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 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严重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清朝政局变动和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历史解释素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50年代,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八旗兵和绿营兵不堪一击,咸丰帝被迫倚重汉族官僚,导致地方拥有军事和财政大权,使得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严重危机,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A项错误;地方势力发展,并不意味着其能与朝廷分庭抗礼,B项错误;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发生在武昌起义之后,十几个省脱离清朝统治而独立,C项错误。

6.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初期,中国最主要的商业性农业产品是供出口的丝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乎一切农产品部门的生产都被卷入到商业性经营中来,而且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具有较高水平”。这一变化说明

A. 商品经济已经完全取代自然经济

B. 中国丝茶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

C. 列强入侵加剧自然经济不断瓦解

D. 基本实现了近代经济的平稳转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由材料“鸦片战争初期,中国最主要的商业性农业产品是供出口的丝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乎一切农产品部门的生产都被卷入到商业性经营中来,而且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率都具有较高水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近代列强入侵的加剧,中国农产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密切接轨,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程度不断加深,故C选项正确;A项“完全取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随着列强的侵入而自然经济的不断瓦解,没有体现中国丝茶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还未实现近代经济的转型,故D选项错误。

7.下表是国民政府统治后期重庆地区工业发展状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巨大成就

B. 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

的经济侵略C. 工业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结合D. 国家工业部门的结构趋于合理【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国民党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根据图表中“1937”“1942”可知,此时正

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工业工厂数、工业资本额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与抵抗外来侵略的国防建设密切相关,C项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抗战前夕,排除A项;B项是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之一,与题意不符,排除;图表未显示轻重工业的比例情况,不能得出工业部门结构趋于合理的结论,排除D项。

8.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据此分析20世纪9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对计划与市场认识不断深化

D. 自负盈亏分配管理制度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作用。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社会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理论,破除了人们思想上的顾虑,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所以

对计划与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此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不是9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B 选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间是21世纪初,不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D 选项错误,自负盈亏分配管理制度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是此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 选项。

9.伯利克里掌管公民大会多年,无论遇到什么事,他总能够向大会提出妥善的

建议,使大会作出明智决定。对此亚里士多德曾说:“表面上推行的是民主制,实际上却是一个人在指挥一切。”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 伯利克里破坏了雅典民主制精神

B. 民主制并不排斥政治精英的作用

C. 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不符合实际

D. 雅典的城邦民主已经走向衰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反映了政治精英在民主运行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也证实了政治精英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巨大影响作用,B 项正确;题干反映了伯利克里通过建议等方式影响公民大会的决议,并没有破坏民主程序和精神,A 项错误;材料内容“使大会作出明智决定”可知,体现了政治精英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作用,故C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黄金时期,故D 项“雅典的城邦民主已经走向衰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0.1689年3月,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英镑的税款,其中60万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于海陆军开支。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在位),财政部每年都要制定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提交议会讨论成为惯例。这说明

A. 国王与议会斗争激烈

B. 国王不用定期召开议会

C. 议会与国王共享权力

D. 议会主权地位逐步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掌握了财政大权后,经常利用国王面临的财政困难,不断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从而逐步强化自身的主权地位,故答案选D 。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国王和议会之间斗争激烈,故排除A 项;国王不用定期召开预算的说法无从体现,故排除B 项;议会居于权力中心地位,与

国王共享的说法有误,故排除C项。

11.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一做法

A. 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B. 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C. 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

的崩溃D. 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答案】C 【解析】【详解】材料中美国国会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的目的是提高关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

决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于1930年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故选C,排除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贸易保护主义显然不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排除B。

12.针对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主张向中下层人群倾斜的政策被媒体冠以“奥巴·马克思”之名。这种说法从侧面反映出

A. 美国民主政治弊端日益显现

B.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可调和

C.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影响

D. 美国政府的社会主义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题,本题说的是奥巴马因主张向中下层人群倾斜的政策而被媒体冠以“奥巴·马克思”之名,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有一定的现实影响,选C;A项虽然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矛盾不可调和,所以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奥巴马因主张向中下层人民群众倾斜的政策,而被冠以“奥巴·马克思”,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国家的影响,而不是美国政府的社会主义化,故D选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降低原料和工业品的进口税率。40年代又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上千种商品的进口税率,1854年英国取消垄断海运的《航海条例》,成了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通过与各国的多轮谈判,到1875年,英国已经将制造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率下调为零,主要欧洲国家的关税都大幅度下调。

——摘编自韩青、高先民、张凯华《贸易战争》

材料二 在我国古代,关税征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满足皇室财政的需要,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无论是税率的制定,还是租税范围的划定,都随统治者的意志而定……19世纪下半叶中国保护关税思想的出现,则是迫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外部压力,当时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已无任何主动权可言。于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关税思想,提出了轻出口、重进口的保护关税政策,以抵抗西方列强对中国市场的摧残,保护民族工商业,改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

——摘编自栗小芳《中西关税思想的演进与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关税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至近代关税政策的

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关税和贸易政策的演变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答案】(1)趋势:关税税率逐步降低。原因: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政治民主化日益增强。英国最早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成为世界工厂。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理论的提出,自由贸易政策的推动。英国打败主要竞争对手,成为海上霸主等等。

(2)变化:古代具有随意性,19世纪下半叶以后,虽受西方经济思想影响,但由于不平等条约制约,没有充分的关税自主权和保护关税政策。

影响:无力保护民族工业,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减少了对民族工业的限制,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无力挽救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3)应注意关税政策制定的法治化和规范化;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坚持对外开放与贸易保护政策的有机结合。

【解析】

【详解】(1)趋势:从“互惠关税”协定到“实行”,从《航海条例》到实行自由贸易,到“1875年,英国已经将制造品的平均进口关税率下调为零”可知。原因:结合19世纪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到外交,分析

世界工厂英国调整关税的社会原因。

(2)变化:从“古代,……具有很大的随意性”,19世纪下半叶中国保护关税思想的出现,“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已无任何主动权可言”等信息中进行整合。影响:结合近代国际国内形势,从中国社会性质和国际关系入手,分析中国缺少关税自主和保护的影响。

(3)启示:从古今中外在关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中,找出经验教训,分析得失,提升认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博物学家杰克·查罗纳主编的《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一书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从公元前260万年到公元2008年的1001项重要发明。下表为这一时期部分重要发明节选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论题:中国的发明主要集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科技领先于中国。阐述: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发达,注重技术经验的积累,出现大量经验技术类的发现发明,比如四大发明等。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而中国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士大夫热衷于研习儒家经典以求取功名,中国没有出现科学革命,近代中国闭关锁国、故步自封,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并最大限度地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主要考查材料解读与比较归纳材料的能力。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从公元前260万年到公元2008年的1001项重要发明,其中中国的发明集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西方科技发明集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答题时要求提取中外关联的历史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材料信息可以从发明时间、发明类型等角度进行归纳。在阐述过程中以中西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角度进行总结。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朝政府深切关心丝路路政建设。近年来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此多有揭示,唐政府在丝路沿线设置驿馆,配置驿马、驿丁,以供往来官员食宿之需要。丝路沿线,唐朝政府设军置守,从戍、烽、铺到守捉、军、镇,组织严密。为纠察奸宄,唐朝政府对“丝路”上来去行人颁给“过所”。行人通过关戍、守捉,必须勘验过所,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既表现了唐朝政府对人民的严密控制,也说明在丝绸之路上只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据出土文书,唐代在西州设有“长行坊”。这是一种官办运输机构,运输工具有牛车、长运马、长运驴等,又称“长行转运史”。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伊州、高昌、安西等处,都是当年重要的屯田基地。反映屯田状况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数量颇多,很明显,没有屯田作后盾维持丝路行政管理机构,确保沿线驻军、驿馆开支,满足使节、商旅需求等,都是很困难的。

——摘编自王炳华《大唐丝路国之重器》(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意义。

【答案】(1)特点:充分吸纳前代路政建设经验;政治管理与军事镇守相结合;注重丝路交通安全和畅通。加强丝路沿线经济建设,为丝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意义: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推动了唐朝的盛世与繁荣;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借鉴。(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得出充分吸纳前代路政建设经验;根据“唐朝政府设军置守”得出政治管理与军事镇守相结合;根据“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得出注重丝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根据“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得出加强丝路沿线经济建设,为丝路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意义:根据“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得出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根据“实行屯田”得出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根据所学,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唐朝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对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马关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国带头搞“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因此对俄国怀恨在心。为此,日本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寻找友邦并缔结反俄同盟。《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仍拒绝从中国东北撤军,这使英国等列强感到不安,再加上英、俄两国在亚洲争夺激烈,英国决意在远东地区寻找帮手。1902年,英日缔结同盟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缔约国一方为了保护本国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作战,另一方应负有军事援助的义务。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日结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日同盟的性质及其影响。

【答案】(1)原因:俄国试图独霸中国东北;日本视俄国为其战略扩张的障碍;英国决意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

(2)性质:是针对俄国的军事同盟。影响:加速了日俄战争的到来;限制了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扩张;增强了英国在远东地区的优势;后来成为美国称霸太平洋地区的障碍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日本、俄国等国之间的关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其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

(1)根据材料“俄国仍拒绝从中国东北撤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英日结盟的原因是俄国试图独霸中国东北,使得英国等列强感到不安;根据材料“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因此对俄国怀恨在心”可知,日本这时期把俄国当作其战略扩张的障碍,寻找友邦并缔结反俄同盟;根据材料“再加上英、俄两国在亚洲争夺激烈,英国决意在远东地区寻找帮手”可知,英国决意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2)第一问,根据材料“为此,日本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寻找友邦并缔结反俄同盟”“英、俄两国在亚洲争夺激烈,英国决意在远东地区寻找帮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同盟。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日的针对俄国的军事同盟直接激化了日俄之间的矛盾,加速了日俄战争的到

来;英日的同盟加强了英日两国在东亚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助长了日本向大陆扩张的嚣张气焰,增强了英国在远东地区的优势,限制了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扩张,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孔伯华(1884—1955),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温病大家。他博览群书,乐善好施,爱生如子,四处寻访名医求教,推崇中医辨证论治,取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认证、治证、用药的方法。早年曾与人合著《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一书,晚年有《藏象发挥》《中风》《痢疾》等未脱稿的著述。1929年,被推选为华北中医界代表,参加了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通过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的活动,为中医的生存传续赢得了合法的权利和地位。之后,他与萧龙友等人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以现代教育的方式培养中医人才。北平沦陷后,为了不使北平国医学院落入外人之手,毅然停办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身居要职,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多位中央领导人诊治疾病。他积极倡导建立正规而系统的中医教育体系,并将自己积累的办学资料无偿捐献出来。

——张镜源《孔伯华学术评传》(1)根据材料,指出孔伯华的主要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孔伯华的精神。

【答案】(1)推崇中医辨证论治,形成独特认证、治证、用药方法;编著多部医学著作,丰富了我国中医治理案例方略;参加反对废止旧医活动,赢得中医生存传续的合法权利和地位;创办北平国医学院,用现代教育方式培养中医人才;无偿捐献办学资料,倡导建立正规系统的中医教育体系。

(2)博览群书、身体力行的治学精神;爱生如子、乐善好施的医德精神;致力中医、无偿捐赠的奉献精神;不畏强权、不屈外敌的民族精神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孔伯华的历史贡献。由材料“推崇中医辨证论治,取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认证、治证、用药的方法。早年曾与人合著《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一书,晚年有《藏象发挥》《中风》《痢疾》等未脱稿的著述”“参加了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通过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的活动,为中医的生存传续赢得了合法的权利和地位”“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以现代教育的方式培养中医人才”“积极倡导建立正规而系统的中医教育体系,并将自己积累的办学资料无偿捐献出来”概括作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孔伯华精神的评析。根据材料“博览群书,乐善好施,爱生如子,四处寻访名医求教”可知,体现了博览群书、身体力行的治学精神和爱生如子、乐善好施的医德精神;“为了不使北平国医学院落入外人之手,毅然停办学校”等材料可知,不畏强权、不屈外敌的民族精神;“将自己积累的办学资

料无偿捐献出来”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其奉献精神,等方面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高考生物高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6分/题) 1.GFP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依据GFP的特性,你认为该蛋白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是 A.作为标记基因,研究基因的表达B.作为标签蛋白,研究细胞的转移 C.注入肌肉细胞,繁殖发光小白鼠D.标记噬菌体外壳,示踪DNA路径 2.右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4.生命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②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④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⑤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⑥在一条食物链中,营

养级高的生物个体数一定比营养级低的生物个体数少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5.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有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 的比是2:1 6.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甲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中该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丁图中若B表示5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则A表示8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 二、非选择题 7.(一)(20分)下列图(一)示某兴趣小组研究生物新陈代谢的装置示意图(Ⅴ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图(二)为植物和高等动物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2020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四)

2020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四)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 题,每题3 分,共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右图为春秋早期的一件青铜鼎。鼎内铭文为:“伯克父甘娄迺(乃) 执干戈,用伐我仇敌,受吉金,用自作宝鼎,用享于其皇考,用赐 眉寿黄耇(长寿),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此文物有助于研究当时的 ①宗法分封 ③青铜铸造A.①②③ C.①③④②天文历法④文字书写B.①②④ D.②③④ 2.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公元前211 年,由于“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又 疏散了部分咸阳居民,“徙三万家丽邑(今陕西骊ft附近),五万家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这两次移民得以实施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建立中央集权②吞并六国③北击匈奴④焚书坑儒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 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白居易的这首《盐商妇》反映的现象包括 ①盐铁收益主要归州县②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 ③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④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历史第 1 页(共8 页)

瑞典“中国宫(1753 年建成)圆明园海晏堂(1786 年雕版图) 4.北宋画师刘宗道“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 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这可以佐证,北宋时期 A.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 C.文人画开始一统天下 B.画家的商业意识浓厚 D.绘画普遍受理学影响 5.以下两幅图片用于研究性学习,与之最契合的主题是 A.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 C.西欧历史上的“中国热” B.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D.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6.“中国有中国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是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皇天震怒,命我天王肃将天威, 创建义旗……特诏四方英俊,速拜上帝……兴复久沦之境土,顶起上帝之纲常……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悬之苦。”以上材料意在 A.借鉴西方制度实现民主共和CC借用西 方宗教宣传反清思想 B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D满足农 民愿望实现土地均分 7. 阅读上表中两部宪法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两国 ①都确立了共和政体②宪法的上述条文都旨在防止总统专权 ③总统须对议会负责④各部部长均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75 年法国宪法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总统 有权任命内阁;总统签署法案须经政府部长会签;部长对立法部 门负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任命国务员(内阁总理和部长) 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 布命令须国务员副署 历史第 2 页(共8 页)

2018年高三数学模拟试题理科

黑池中学2018级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题理科(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2,101,, -=A ,{} 2≥=x x B ,则A B =I A .{}2,1,1- B.{ }2,1 C.{}2,1- D. {}2 2.复数1z i =-,则z 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A .2x y = B .y x = C .y x = D .2 1y x =-+ 4.函数 y=cos 2(x + π4 )-sin 2(x + π4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2π B. π C. π2 D. π 4 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命题“若x 2 -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 2 -3x+2≠0” B .“x=2”是“x 2 -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命题p:存在x 0∈R,使得2 0x -x 0+1<0,则﹁p:对任意x∈R,都有x 2 -x+1≥0 D .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q 均为假命题 6.在等差数列{}n a 中, 1516a a +=,则5S = A .80 B .40 C .31 D .-31 7.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π16+ B .π416+ C .π8+ D .π48+ 8.二项式6 21()x 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64 B .30 C . 15 D .1 9.函数3 ()ln f x x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 .(1,2) B .(2,)e C . (,3)e D .(3,)+∞ 10.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若0.9p =,则输出的n 为 A. 6 B. 5 C. 4 D. 3 开始 10n S ==, S p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 历史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最终形成 2.下图为陕西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对该“画像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明东汉开始出现二牛一人的犁耕方式 B.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第一手材料 C.还可以用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发展情况 D.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水平 3.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 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买兴贩,别有加 饶,请记白”。作为直接证据,它可用以研究宋代的①商业广告②印刷技术③商标意识④专利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朱元璋认为元亡的主要原因是 A.皇权旁落,丞相专权 B.干弱枝强,地方割据 C.法度不行,人心涣散 D.元行暴政,农民暴动 5.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有许多南方戏曲的特点 6.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7.“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歌谣中,对其隐含的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对专制腐朽的旧制度 B.有宗教化的宣传领导组织 C.革命的目标是占领南京 D.有平均分配土地的倾向 8.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lO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外资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9.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①提出三民主义②提倡实业救国③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④领导北伐战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精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一)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一) 一. 选择题(12小题,共60分,每题5分) 1. 已知集合{}{} M N x x x x Z P M N ==-<∈=?13302,,,,又|,那么集合 P 的子集共有( ) A. 3个 B. 7个 C. 8个 D. 16个 2. 函数y x =-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3. 已知直线l 与平面αβγ、、,下面给出四个命题: ()//(),()()////12314若,,则若,若,,则若,,则l l l l l ααββαββγαγγγββ αβαβ⊥⊥⊥⊥⊥?⊥⊥? 其中正确命题是( ) A. (4) B. (1)(4) C. (2)(4) D. (2)(3) 4. 设cos ()31233 x x x =-∈-,且,,则ππ 等于( ) A B C D ....±±±± ππππ 18929518 5. 设a b c a b c =+=-=sin cos cos 1313221426 2 2 ,,,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 B c a b C a c b D c b a ....>>>>>>>> 6. ()15+x n 展开式的系数和为a x n n ,()572+展开式的系数和为 b a b a b n n n n n n ,则lim →∞-+234等于( ) A B C D ....- --12131 71 7.椭圆 x y M 22 4924 1+=上有一点,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 F MF MF MF F 121212、,若,则⊥?的面积是( ) A. 96 B. 48 C. 24 D. 12 8. 已知椭圆x y t 22 1221 1+-=()的一条准线的方程为y =8,则实数t 的值为( ) A. 7和-7 B. 4和12 C. 1和15 D. 0 9. 函数y x x x =+2sin (sin cos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k k k Z B k k k Z C k k k Z D k k k Z .[].[].[].[]28278 27821588 58 3878 ππππ ππππππ ππ ππππ-+∈++∈-+ ∈+ +∈,,,, 10.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1111中,M 是棱DD 1的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P 为棱A B 11上任意一点,则直线OP 与直线AM 所成的角( ) A. 是π4 B. 是π 3 C. 是π 2 D. 与P 点位置有关 1 A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六个点O(0,0)、A(1,2)、B(-1,-2)、C(2,4)、D(-2,-1)、E(2,1)可以确定不同的三角形共有( )

2021年高三生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高三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酶与脂肪酶仅有三种元素相同 B.核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核酶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 D.核酶不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试剂及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脂肪的鉴定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③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④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⑤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A.①②⑤均需使用光学显微镜 B.④⑥均需使用无水乙醇 C.②③均需使用离心技术 D.②③⑤均需使用同位素标记法 3.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判断指标 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4.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 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黄曲霉菌能否产生黄曲霉毒素属于相对性状 B.温度、pH等环境因素不会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C.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D.黄曲霉毒素能够致癌属于生物的表现型 5.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高,但摄入糖后,体内血糖浓度很难降至正常水平,

导致患者尿中出现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摄糖后血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多 B.患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可能受损而导致胰岛素含量升高 C.患者的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会导致尿量增加 D. 患者难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使血糖恢复正常值 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在生活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图为人工培育含SOD 植物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 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B.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两个过程不需要无菌操作也可完成 C.SOD 催化O 2形成H 2O 2的机制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 D.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7.美洲钝眼蜱携带多种病菌,只要被它咬过的人吃到红肉,就会产生过敏反应,但吃白肉不发生过敏反应。据调查红肉中含有α-半乳糖甘酵素的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美洲钝眼蜱咬过后人体会产生抗α-半乳糖甘酵素的抗体 B.美洲钝眼蜱的唾液中可能含有α-半乳糖甘酵素 C.过敏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D.白肉中同样含有α-半乳糖甘酵素 8.豌豆蚜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和豌豆蚜。研究人员施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检测两种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对利马豆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施蔬果剂后豌豆蚜种群数量将呈S 型增长 C.该生态系统蝉大眼蝽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D.据表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豌豆蚜 9.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 产前,需测定使用该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实验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实验组 2.00 8.70 22.90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的内容,具体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做好高考历史备考,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希望可以对大家的高考历史备考有所帮助。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嘉兴高三基础测试)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曾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这主要反映了() 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 C.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 D.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 解析:选D 关键信息:1776、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题干反映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现象,是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提高劳动效率,D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题干未涉及;流水线生产可以降低工人个体技术要求,提高工作效率,B项说法正确;C项"手工工场"、"复杂化和低效率"说法都是错误的。 2.(2014攀枝花统考)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解析:选C 由材料"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说明工厂的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说明工厂的布局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3.(2014广安模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 ①机器的采用②轮船的行驶③内燃机的创制④有线电话的发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 "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即《共产党宣言》发表时的生产力成果,科技的进步、机器和工具的改进等都属于生产力。《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当时英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趋于完成。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动力的轮船。故①②符合题意。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排除③④两项。 4.(2014黑龙江教研联合体模拟)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作者的主旨是()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

【典型题】数学高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典型题】数学高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2.()22 x x e e f x x x --=+-的部分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3.设集合M={1,2,4,6,8},N={1,2,3,5,6,7},则M ?N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5 D .7 4.设01p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图,则当p 在()0,1内增大时,( ) ξ 0 1 2 P 12 p - 12 2 p A .()D ξ减小 B .()D ξ增大 C .() D ξ先减小后增大 D .()D ξ先增大后减小 5.设集合{1,2,3,4,5,6}U =,{1,2,4}A =,{2,3,4}B =,则()C U A B ?等于( ) A .{5,6} B .{3,5,6} C .{1,3,5,6} D .{1,2,3,4} 6.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3a b -等于( ) A 7B 10 C 13 D .4 7.函数()ln f x x x =的大致图像为 ( )

A . B . C . D . 8.已知复数 ,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9.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 (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5 2 y x =,且与椭圆 22 1123x y +=有公共焦点,则C 的方程为( ) A .221810 x y -= B .22145 x y -= C .22 154 x y -= D .22 143 x y -= 10.已知非零向量AB 与AC 满足 0AB AC BC AB AC ?? ?+?= ? ?? 且1 2AB AC AB AC ?=,则ABC 的形状是( ) A .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以上均有可能 11.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2AB =,设P ,Q 满足AP AB λ=, ()()1AQ AC λλ=-∈R ,若3 2 BQ CP ?=-,则λ=( ) A . 12 B 12 ± C 110 ± D . 32 2 ± 12.设集合(){} 2log 10M x x =-<,集合{} 2N x x =≥-,则M N ?=( )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 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 B. 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含有过氧化氢酶 C.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D.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2. 如图为某人被狗伤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 B. 不包扎能降低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 C.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 注射狂犬疫苗目的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3. 己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 (假 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 9:2:1 B. 9:6:1 C. 5:2:1 D. 4:4:1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C.细胞分裂素主要由茎产生,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高浓度的乙烯可能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和核膜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倍增形成两组中心粒并发出纺锤丝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pdf

六大注意 1 考生需自己粘贴答题卡的条形码 考生需在监考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贴本人的试卷条形码。粘贴前,注意核对一下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是否有误,如果有误,立即举手报告。如果无误,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万一粘贴不理想,也不要撕下来重贴。只要条形码信息无误,正确填写了本人的考生号、考场号及座位号,评卷分数不受影响。 2 拿到试卷后先检查有无缺张、漏印等 拿到试卷后先检查试卷有无缺张、漏印、破损或字迹不清等情况,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有,及时举手报告;如无异常情况,请用签字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写上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写好后,放下笔,等开考信号发出后再答题,如提前抢答,将按违纪处理。 3 注意保持答题卡的平整 填涂答题卡时,要注意保持答题卡的平整,不要折叠、弄脏或撕破,以免影响机器评阅。 若在考试时无意中污损答题卡确需换卡的,及时报告监考老师用备用卡解决,但耽误时间由本人负责。不管是哪种情况需启用新答题卡,新答题卡都不再粘贴条形码,但要在新答题卡上填涂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4 不能提前交卷离场 按照规定,在考试结束前,不允许考生交卷离场。如考生确因患病等原因无法坚持到考试结束,由监考老师报告主考,由主考根据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 5 不要把文具带出考场 考试结束,停止答题,把试卷整理好。然后将答题卡放在最上面,接着是试卷、草稿纸。不得把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带出考场,试卷全部收齐后才能离场。请把文具整理好,放在座次标签旁以便后面考试使用,不得把文具带走。 6 外语听力有试听环 外语考试14:40入场完毕,听力采用CD播放。14:50开始听力试听,试听结束时,会有“试听到此结束”的提示。听力部分考试结束时,将会有“听力部分到此结束”的提示。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可以 开始做其他部分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

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精编(2)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十二)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1.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制 C .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D .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2.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以下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 .二者均有弊无利 D .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3.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或者变成穷光蛋。他们……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雅典亡于直接民主制所导致的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 B .雅典亡于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

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 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 4.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5.有人将法德关系作了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欧洲的经济一体化D.法德关系的和解 6.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谈判,英国选择上海为通商口岸,这种选择的意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最迫切的需要,这是因为上海() A.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城市B.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市场前景 C.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D.是当时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中最大的城市 7.某县模范父亲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出征之际,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他在白布中央写了大大的一个“死”字,两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自觉请缨;赠旗一面,时刻防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甲午战争时期政府发动民众B.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D.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踊跃支前8.一战期间,列宁指出,“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由苏维埃加以监督。”列宁的意图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争取农民的大力支持D.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有人认为,目前的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的,一种是战略性的。对这两种东扩,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2018高考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理综(生物)高考模拟试题(六)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许多代谢反应可以在生物膜上进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叶绿体内膜上含有多种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并转化光能 C.线粒体内膜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D.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与形成分别发生在前期和末期 2.将芹菜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鲜重变化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证明K+、3 NO-的跨膜运输方式与水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 B.0~8 min内,芹菜叶肉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 C.15 min后,芹菜叶肉细胞鲜重不再增加,说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 D.芹菜叶肉细胞从8 min开始吸收无机盐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3.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图乙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无法判断是否患病B.图甲中转运缬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GUA C.图乙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造成的 D.图丙中①属于基因重组,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一个患某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女性患者甲和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且都患该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女性患者甲和该表现正常的男性都是纯合子 B.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患该遗传病的子女一定可以从女性患者甲获得致病基因 D.该遗传病在后代子女中的发病率相同5.某人去医院抽血化验体内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该个体一定会出现代谢活动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等症状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该个体相关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是由于缺碘引起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时,标志物部分脱落会使估算值偏大 C.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应先在计数室上滴加菌液,再盖上盖玻片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9.(9分)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为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四组实验,其他相关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研究线粒体或叶绿体的功能,需要将细胞中的线粒体或叶绿体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法。 (2)图甲装置和图乙装置的实验现象有何区别?,请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3)图丙装置在适宜的光照下(填“能”或“不能”)产生氧气。若光照条件下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ATP的合成速率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丁装置同正常的细胞相比呼吸速率有何变化?,请分析其原 因:。 30.(10分)如图为人体的血糖调节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血糖调节模型属于模型。图中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同时也 是、的中枢。 (2)当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血糖升高,此时血糖的来源为。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0套之8

2012年高考文科历史模拟试题10套 文科综合(八)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生产模式,这一模式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政治因素是 A.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保障 B.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 C.三纲五常道德观念的维系 D.宗法制、家族观念的约束 2.西汉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宋代的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这说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和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3.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④迁都长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 B.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与妥协性 C.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 5.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 造 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6.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毁/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B.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C.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D.青岛问题得以解决 7.新中国领导人非常关心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毛泽东晚年,在经济上可说是重农主义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粮为纲”“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等,都是他提出来的。然而“文革”期间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粮荒”。在“文革”期间,毛泽东如此重视农业,还会出现“粮荒”的原因不包括 A.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B.“文化大革命”冲击 C.人民公社体制束缚 D.“大跃进”运动开展 8.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

2020年高三数学 高考模拟题(试卷)带答案

伽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国语班)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 ___ __ ___ 考场号:______座位号:__ 班级:高三( )班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 ,则集合 ( ) A. B. C. D. 1、【解析】 根据题意,集合,且 , 所以 ,故选B . 2、设复数满足,则 ( ) A . B. C. D. 2、【答案】A 3、已知函数,若,则 ( ) A. B. C. 或 D. 0 3、【解析】 由函数的解析式可知,当时,令,解得; 当时,令,解得(舍去), 综上若,则,故选D . 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1 4、【解析】由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 腰长为1,高为2的三棱锥,故其体积为, 故选A. 5、某校高二年级名学生参加数学调研测试成绩(满分120分) 分布直方图如右。已知分数在100110的学生有21人,则 A. B. C. D. 5、【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分数在100110的频率为, 根据,可得.选B . 6、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值是,则的值可以为( ) A. 2014 B. 2015 C. 2016 D. 2017 6、【解析】①,;②,;③,;④,;, 故必为的整数倍. 故选C. 7、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n 项和为,则 ( ) A. 2 B. 4 C. D. 7、【解析】由题 ,故选C . 8、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A. 5 B. -5 C. D. 8、【解析】 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为, 由,解得 ,所以 的最小值为 , 故选B . 9、的常数项为 A. 28 B. 56 C. 112 D. 224 9、【解析】的二项展开通项公式为.令,即.常数项为, 故选C . ()327,1 { 1ln ,1x x f x x x --<=?? ≥ ??? ()1f m =m =1e e 1 e e 1m <3271m --=0m =1m ≥1ln 1m ?? = ? ?? 1m e =()1f m =0m =13122 3 111112323 V =????={}n a 2q =n S 4 2 S a =15217 2 ()44211512 S q a q q -==-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带答案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于细胞的特定区域 B.经胞吐方式运出细胞的不都是大分子也有小分子 C.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留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神经纤维内外两侧的Na+浓度差是依靠其离子通道维持的 2.右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的高低不会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B.增大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C.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D.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率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核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组织液中K+浓度急速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可兴奋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6.生物体内某基因被选择性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解旋酶作用下DNA分子双螺旋解开 B.转录区域DNA的U应与RNA的A配对 C.该过程不可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D.该mRNA翻译出的两条肽链氨基酸数量不同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蛋白质有关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 C.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