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堆肥试验方案

合集下载

秸秆反应堆技术方案【最新范本模板】

秸秆反应堆技术方案【最新范本模板】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秸杆反应堆技术采用生物技术将作物秸秆转化为农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和有机无机养料等有益物质,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强防病抗病能力,产生生防效应,进而培育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一项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作物上的广泛应用,既能使丰富的秸秆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地利用,又能从根本上解决因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等问题。

一、实施内容(一)示范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1、菌种处理应用专用菌种.按1公斤菌种兑掺20公斤麦麸,10公斤饼肥,干着拌匀,再加水35~40公斤,混合拌匀,以手能攥出水滴为宜.堆积发酵4~5小时就可使用。

如当天使用不完,应摊放于室内或阴凉处,厚8~10厘米,第二天继续使用,一般应在2天内用完。

2、行下内置式秸杆反应堆技术主要有开沟、铺秸秆、撒菌种、覆土、浇水、打孔和定植等几个技术环节.(1)秸秆种类:以作物秸秆为主,优先选用玉米秸、麦秸,也可选择豆秸、向日葵秆、稻草、食用菌栽培菌糠等。

(2)开沟:在温室内南北向开沟,沟宽50cm,深30cm,沟与沟的中心距离为120 —150cm(具体根据种植作物进行调节)。

(3)铺秸秆:在开好的沟内铺满秸秆(干秸秆),厚度约为30 cm,将秸秆在沟的两端各出槽10~15 cm,便于灌水。

每亩大棚所用秸秆量约为4000kg.(4)撒菌种:秸秆铺好后,按照菌种与秸秆1:400的比例撒入专用微生物菌种,每亩用量约10kg菌种;同时每亩撒入8—10kg尿素,以加速秸秆的腐解并培养出微生物。

(5)覆土: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不低于30 cm,整平。

(6)浇水: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隔3~4天后,将垄面找平,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30 cm左右,覆膜,打孔。

(7)打孔:在垄上用12#钢筋(一般长80~100厘米,并在顶端焊接一个T型把)打三行孔,行距25~30厘米,孔距2 0厘米,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8)定植:在秸秆经过微生物腐解15日后,定植作物.其他种植管理按照常规进行.3、行间内置式秸杆反应堆技术其操作程序基本同行下内置式。

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一)

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一)

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然而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

目前,大部分农民仍然习惯将农作物秸秆焚烧或者直接丢弃,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一项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

二、工作原理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农作物秸秆通过特定的处理工艺,转化为有机肥料。

首先,将农作物秸秆进行收集和预处理,包括切碎和堆肥等工序。

然后,通过合理的发酵和堆肥过程,将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有机肥料。

最后,将制得的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三、实施计划步骤1.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处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包括收集、预处理、发酵和堆肥等具体措施。

3.设备采购:购买适用于农作物秸秆处理的设备,如秸秆切碎机、堆肥机等。

4.培训指导:组织专家团队对农民进行培训,教授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的技术和方法。

5.试点推广: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几个农田进行试点,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6.宣传推广: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的认识和意识。

四、适用范围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方案适用于农作物产量较高的地区,尤其是粮食主产区。

这些地区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处理难度高,利用潜力大,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秸秆处理问题。

五、创新要点1.秸秆收集和预处理:通过引进先进的收集和预处理技术,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质量。

2.发酵和堆肥工艺:采用高效的发酵和堆肥工艺,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提高有机肥料的产量和质量。

3.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预期效果1.资源利用: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2.环境保护: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和丢弃,减少空气和土壤污染。

张上原村秸秆堆肥技术方案

张上原村秸秆堆肥技术方案

张上原村秸秆及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堆肥技术方案秸秆还田前施用适量的秸秆快腐堆肥酵素,可加快秸秆腐熟速度,提高秸秆还田效果。

秸秆快腐堆肥酵素,主要应用于秸秆还田处理,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工作的开展。

快腐堆肥酵素是采用现代先进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而成的一种新型有机物料腐熟剂,含有强有力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多种微生物菌群,包含有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100 多个属种,利用先进工艺进行复配,使菌种间能够和谐共处、相互促进,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快腐剂已广泛应用于商品生物有机肥生产、作物秸秆还田、城市有机垃圾处理、沼气池接种、森林生物防火等方面。

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腐解快速彻底,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是加速推进秸秆还田,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增效剂。

秸秆快腐堆肥酵素的工作原理是依据土壤腐殖质、腐殖酸形成因子,配置不同兼性的微生物种群及种群数量,以酵母菌、纤维分解菌和乳酸杆菌进行优化组合而成的新型生物制剂。

该制剂通过接种定植、种群扩繁、功能快腐三个阶段,使秸秆营养源物质遭到充分破坏,代谢产物迅速形成,秸秆得到充分腐熟,从而形成对培肥土壤发挥重要作用的有机肥料。

典型调查结果表明,配施堆肥酵素秸秆还田处理的比未施堆肥酵素秸秆还田的亩增产32.84kg,平均增产率为5.98%,每亩节本增收52.54元。

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秸秆快腐堆肥可应用于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秸秆墒沟埋草及秸秆堆腐还田。

秸秆堆肥技术的优点是:(1)方法简便。

干、鲜秸秆、杂草均可堆制。

(2)就地堆制,不需加土,省时省工省力,而且升温快,腐熟快,一般3天后堆内温度即可达到50~70℃,鲜秸秆14天,干秸秆18~20天即可腐熟,不受季节限制,全年均可堆制,且不需翻堆,一次成肥。

35天即可完成无害化处理。

(3)在秸秆堆积、腐熟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杀死杀伤大部分病菌和害虫,减轻病原基数,降低虫口密度,还可以产生一些有益微生物,从而减轻作物病害的发生,如各种作物青枯病、根腐病、纹枯病,西瓜重茬病、马铃薯晚疫病等。

发酵秸秆制作堆肥的办法

发酵秸秆制作堆肥的办法

发酵秸秆制作堆肥的办法第一步:收集秸秆首先,需要收集足够的秸秆作为原料。

可以选择农田中的庄稼秸秆、果园中的树枝、割草机材料或者其他农业废弃物,都可以用来制作堆肥。

收集的秸秆应该是干燥的,避免有水分和杂质。

第二步:切碎秸秆将收集到的秸秆切碎成小段或者细条。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秸秆容易分解,加速发酵的速度。

可以使用割草机、切割机等工具来完成这个步骤。

第三步:调节碳氮比在制作堆肥时,需要注意碳氮比的配比。

碳氮比是指堆肥中的碳和氮的比例,理想的碳氮比是25:1到30:1、如果碳氮比太高,堆肥会分解得慢;如果碳氮比太低,堆肥会分解产生气味。

可以通过添加高氮废弃物,例如动物粪便、鱼粉等来调节碳氮比。

第四步:构建堆肥堆将切碎的秸秆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堆肥堆。

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如农田角落或者废弃地方。

堆肥堆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来决定,一般建议不要太小,以免影响发酵效果。

同时,要注意堆肥堆的通风性,可以在堆肥堆的底部垫上木板或者竹片,使堆肥堆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五步:水分管理堆肥堆需要适当的水分来促进发酵,但是过多的水分会使堆肥堆变得湿润,影响发酵。

通常情况下,堆肥堆的水分应该保持在50%到60%之间。

可以用水壶等工具来喷洒适量的水,也可以根据需要覆盖塑料薄膜来保持水分。

第六步:翻堆在制作堆肥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翻堆。

翻堆的目的是为了加速发酵,促进堆肥的均匀分解。

一般来说,可以每隔7到10天翻一次堆。

在翻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水和氧气,以促进堆肥的发酵。

第七步:发酵完成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堆肥会变成深色、细腻、无臭的物质。

可以通过观察堆肥的外观和气味来判断发酵是否完成。

一般来说,发酵的时间在3到6个月之间,具体时间会根据气温、水分和碳氮比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发酵完成的堆肥可以用作农田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制作堆肥还可以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堆肥,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秸秆有机肥在辣椒上的田间试验报告5篇

秸秆有机肥在辣椒上的田间试验报告5篇

秸秆有机肥在辣椒上的田间试验报告5篇篇1一、引言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意义。

然而,传统化肥的大量使用给土壤和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为了探索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本试验旨在研究秸秆有机肥在辣椒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田间试验,评估秸秆有机肥对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辣椒的优质高产及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选在本地区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农田,土壤质地、肥力状况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试验材料(1)秸秆有机肥:由当地农业废弃物秸秆制成。

(2)辣椒品种:选用当地主栽品种。

(3)化肥:选用市场上常见的复合肥。

3. 试验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A.秸秆有机肥处理;B.化肥处理;C.秸秆有机肥+化肥处理;D.空白对照(不施肥)。

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

(2)试验过程在辣椒育苗期、移栽期、生长期和收获期,分别记录各处理辣椒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

在收获期,测定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理化性质。

三、结果与分析1. 辣椒生长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秸秆有机肥的处理(A、C)辣椒生长旺盛,叶片翠绿,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均优于化肥处理和空白对照。

这表明秸秆有机肥能为辣椒提供全面的养分,促进辣椒的生长。

2. 病虫害发生情况在病虫害发生方面,施用秸秆有机肥的处理病虫害发生率较低。

与化肥处理相比,秸秆有机肥处理更有利于提高辣椒的抗逆性,降低病虫害风险。

3. 产量与品质产量方面,秸秆有机肥处理(A、C)的辣椒产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和空白对照。

品质方面,施用秸秆有机肥的辣椒果实饱满,色泽鲜艳,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均有所提高。

4. 土壤理化性质施用秸秆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与化肥处理相比,秸秆有机肥处理更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四、讨论本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有机肥在辣椒种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油菜秸秆速腐剂堆肥及其肥效试验

油菜秸秆速腐剂堆肥及其肥效试验
种, 6月 1 91 3移栽 。
15 农事 操作情 况 .
腐熟 秸秆 铺施 : 6月 1 9日即油 菜秸
秆 成堆 后 2d 将 秸 秆 堆 肥 按 田 间肥 效 试 验 要 求 进 行 铺 5, 施, 每小 区铺施 腐熟 秸 秆量 4 k 。 5g
小 区试 验栽 植 与管理 : 6月 1 3 小 区 , 8 1做 6月 1 日施 9
节 C N比的方 法进行 油菜秸秆堆肥 , / 比单用 10 g 50 g . k/ 0 k 速腐 剂或单用 0 7 . %尿 素调节 C N比的方法 . / 能较快促进 秸
秆腐 解、 养分释放 , 堆肥施 用后 具有提 高土壤有机 质和速效钾 的作 用 ; 用 07 尿素调 节碳 氮比处理 条件 下 , 05 在 .% 在 .
不 施秸 秆堆 肥 ( K) C 。
油 菜 秸 秆堆 肥 不 设重 复 ; 田小 区试 验设 3 重 复 , 大 次
随机 区组排 列 , 区面 积 1 . m 。 小 5 3 2
k, g速效磷 4m k , s g速效钾 4 sk ,- . 。 / 3m gpI 9 / I 5
12 供试 材料 . 供 试 水 稻 品 种 : 丰一 号 , 农 5月 2 日 0 播
土 壤养 分 测定 : 机质用 重 铬酸 钾法 , 有 全氮 用 凯 氏法 , 水 解氮 用扩 散 吸收 法 , 效 磷 用 碳 酸 氢钠 法 , 效 钾 用 火 速 速 焰光度 法 ,H用 电位法 1 ~( )处理 , 田间肥效小
区试验 设 ( )~( ) 理 : 1 6处
环境污染。据报道 , 秸秆腐解剂 富含高效微生物菌 , 其作 用是促进秸秆快速腐解 。黄 山市每 年油菜秸秆量在 8 万 ~0 t 1万 , 探讨秸秆快速腐熟剂在油菜利用上的应用效

农田堆肥计划方案范文

农田堆肥计划方案范文

农田堆肥计划方案范文一、背景农田堆肥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质进行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的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态循环方式。

通过堆肥处理,有机废弃物能够转化为适合作物生长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减少化肥施用量,达到绿色农业发展的目标。

为了推广农田堆肥,提高农民参与度和堆肥效率,我们制定了该农田堆肥计划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堆肥技术水平,确保农田堆肥工作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2. 建立健全的堆肥管理制度,加强农民培训,增加农民收入。

3. 推广农田堆肥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4. 增加农作物品质,改善环境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计划步骤和措施1. 建立农田堆肥基地选择适宜的土地,建立农田堆肥基地,具备堆肥设施、堆场、仓库等基础设施和管理人员,提供堆肥服务和技术指导。

基地可以是集中堆肥区域,也可以是分散的农户堆肥点,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指导农民进行堆肥操作通过农技人员和专家向农民普及堆肥知识,指导农民进行堆肥操作,包括原料的选择、堆肥比例的控制、堆肥过程的管理等。

组织专业培训班,提供技术指导手册,建立堆肥经验交流平台,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3. 建立堆肥回收机制制定堆肥补贴政策,给与农户一定的经济奖励,鼓励农民参与堆肥活动。

将堆肥产出作为农田管理的一个环节,推广农田堆肥模式,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

4. 加强堆肥管理与监测建立堆肥管理制度,对堆肥过程进行科学监测和管理。

包括堆肥原料的调配、堆肥过程的温度监测、水分管理、堆肥品质检测等。

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堆肥的质量和效益。

5. 推广农田堆肥模式通过农田堆肥项目的示范、宣传和培训,推广农田堆肥模式,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农田堆肥发展格局。

四、预期效益1. 农田堆肥可以将农业有机废弃物有效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当地环境质量。

2. 提高农田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有机肥的长效肥效能促进土壤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养分吸收利用效率。

秸秆粪污混合堆肥方案

秸秆粪污混合堆肥方案

秸秆粪污混合堆肥方案秸秆和粪污是农村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废弃物,通过堆肥处理可以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对农作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以下是一个秸秆粪污混合堆肥方案:首先,收集秸秆和粪污。

秸秆可以来自于庄稼收获后的秸秆剩余物,而粪污则可以来自于农田里的动物粪便以及农户的厕所粪便。

然后,将秸秆和粪污混合在一起。

将收集到的秸秆和粪污放在适当的比例下混合在一起,使其达到较好的堆肥效果。

接下来,将混合物进行堆肥处理。

选择一个适当的堆肥场所,将混合物堆放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开始的时候可以先以厚一些的秸秆为底部垫底,然后将秸秆和粪污混合物均匀覆盖在底部。

之后每次增加一层混合物时都要均匀覆盖,可以适当浇一些水促进堆肥的发酵。

在堆肥过程中要注意调控水分。

堆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不要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

如果发现堆肥过于干燥,可以适量浇水保持湿度;如果发现堆肥过于湿润,可以适当转动堆肥堆,促使其排水。

堆肥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的翻堆。

定期翻动堆肥堆,可以促进混合物的均匀发酵,加速堆肥的成熟速度。

一般来说,每隔一段时间(约一周至十天)就可以翻堆一次。

堆肥的时间因材料与环境而异,一般需要三个月左右。

当堆肥完全腐熟后,以经过筛网过滤掉大颗粒,取出细颗粒的有机肥料,即可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最后,将堆肥施用到农田或果园中。

经过处理的堆肥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种植,使农作物的土壤富含有机物质,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果和产量。

通过以上混合堆肥方案,可以充分利用秸秆和粪污这些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不仅减少了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提供了一种经济、环保的农作物生长促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秸秆堆肥在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中应用研究试验方案一、目的与意义
目前土壤栽培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方式,常年的集约化利用造成设施内土壤理化性状严重恶化,连作障碍发生严重,其中过量施用化肥与养分不协调是主要原因,因此强调用有机肥调节土壤结构与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含量。

有报道认为土壤添加堆肥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达到改土增产的效果。

另一方面,全国农村每年产生数量极大的农田秸秆,大量废弃秸秆被焚烧于田间,既污染环境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有效控制和解决农田秸秆的污染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堆肥是一种有效的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未经源头分离的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污泥中往往含有重金属,最终会影响堆肥产品的质量。

相比而言,农田秸秆的有机质含量高,几乎不含杂质,是堆肥的较佳原料,其堆肥产品的农用价值较高,本研究以农田秸秆为试验原料,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技术,研究了农田秸秆堆肥在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中的应用。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选择农田秸秆(主要为蔬菜秆)作为试验原料。

前期的试验研究表明,初始物料水分质量分数为65%—75%,最大粒径控制在50 mm 以内对发酵有利。

番茄品种为中研1号
一般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适宜碳氮比是25:1,而农田秸秆的碳氮
比一般为(60—100 :1),因此,选择添加碳氮比较高的鸡粪作为C/ N比调节剂,以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堆肥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堆肥腐熟时间。

接种剂为实验室研制的微生物菌剂。

通过试验证实,该菌种对植物纤维素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具有耐高温特性.
2.2堆肥过程:
2.2.1配方:
采用三种配方考察不同原料配比及添加接种剂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2.2.2.试验工艺
用铡切机将秸秆切成长度为50mm的碎料,放置于地面上,喷水搅拌,使原料吃透水。

将接种剂与鸡粪混合后加适量水放置一夜后使用,能起到活化微生物菌剂的作用。

将秸秆碎料分层堆叠,每层厚度为20 cm,逐层喷洒接种剂与鸡粪的混合水液,堆叠8层后加盖黑膜(起保温、保湿,防止阳光直射或雨淋的作用)。

堆制后通过监测温度变化来控制翻堆时间,一般3—5 d翻堆一次,发酵周期40 d左右。

试验区土壤在翻地前按27kg/亩施入三元复合肥(N—P—K=15-15-15)然后做畦,在日光温室内按照南北走向,长度为日光温室的跨度长,畦宽60cm,堆肥的施用为在栽培畦挖30cm 深沟后填充堆肥,分三次施入,每施入一次堆肥覆盖一层土壤,堆肥施入后将土壤踩平压实,每栽培畦为一小区,每小区定植番茄30株,
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

测定指标:在生长过程中记载第一穗果的开花时间,座果数与产量。

测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