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图例
测绘人必备,最全地形图图例

地形图图例,测绘人识图绘图必备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我们知道,地面上任何地貌和地物的描绘都可用其变换点所组成的线条反映出来。
地貌可用等高线反映出其高低和形态变化;地物如房屋、道路、河流等均可用其变换特征点所构成的线条表示出来;有不少特殊的地貌和地物还有专门的图例符号来表示。
因此,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测定并表示地面上所有地貌和地物的特征点。
当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也还有个对特征点的取舍和繁简综合问题。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地形图的大量艰巨的测绘工作也已由传统的野外白纸测图转向室内的航空摄影测绘和航天遥感测绘,并已逐渐迈向全数字化、自动化测图。
常用图例如下:。
中国地图图例和注记

中国地图图例和注记摘要:地图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信息传达工具,而图例和注记则是使地图更易读懂、更具信息量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探讨中国地图图例和注记的意义、种类与应用,并提供一些编制地图图例和注记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一、介绍地图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要素、线条、符号、颜色的比例示意图。
它的作用是提供地图上所使用图形符号的含义和对应的实际要素之间的关系,帮助观察者快速理解地图内容。
注记则是对地图上地理现象、要素、地名等进行文字描述的标注。
二、中国地图图例1. 常见的图例类型中国地图图例的类型丰富多样。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颜色示例、线型示例、符号示例等。
颜色示例可用于区分不同的地理要素,如海洋、陆地、山脉等。
线型示例则可用来表示河流、铁路、道路等线状地物。
符号示例则用于表示各种点状地物,如城市、岛屿、机场等。
2. 关于颜色示例中国地图中的颜色示例经常用于区分不同的地理区域或行政边界。
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中国各个省份或地级行政单位的边界。
此外,颜色示例还可用于显示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信息。
3. 线型示例的重要性线型示例在中国地图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中国地域辽阔,河流众多,线型示例可用于显示中国各个主要河流的走向和大小,从而帮助观察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水利资源分布情况。
4. 符号示例的多样性中国地图中的符号示例种类繁多。
例如,可以用不同的点符号来表示中国各个主要城市的位置,以及它们在中国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
另外,可以使用不同的填充符号来表示中国各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如城市用地、农田、森林等。
三、中国地图注记1. 注记的目的中国地图的注记是用来对地图上的各种地理现象、要素、地名等进行文字描述的。
它的作用是帮助观察者更详细地了解地图中所展示的内容,提供更丰富的地理信息。
2. 主要注记内容中国地图注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名注记、要素注记、图例注记等。
地名注记用来标注地理名称,帮助观察者识别和定位地理要素。
七年级地理《地图三要素:地图上的图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首都 中国首都 省级行政中心
其他城市
街区、街道 绿地
铁路 高速公路 公路 机场
港口
长途汽车站
常年河 时令河 运河
常年湖 山峰 火山 长城 沙漠 沼泽 水库
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洲界 国界
未定国界 地区界 军事分界线 香港特别行 政区界
看谁记得准
一站到底
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图例
名称
首都 国界 高速公路 港口 常年湖
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学习目标
01 了解并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及其含义 0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绘制相关图例 03 学会在地图上识别常用的图例
火眼金睛
温故知新
地图三要素
比例 尺
方向
图例
地图三要素
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 尺
=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沼长港泽城口
中水山国库峰首都
军时绿事令地分河界线
机国洲首场界都
生活中常用的图例
牛刀小试
1、下列图例中表示洲界的是(C )
A、
B、
C、
2、下列常用图例中错误的是(A)
A、
——常年河
C、
——山峰
3、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C )
A、
B、
C、
D、
B、 D、
D、
——沙漠 ——首都
4、请你结合下面一幅图为泰州市第一外国语学校设计一幅校园平面图, 平面图须包含地图三要素。(学校面积约10万m²,图例可参考下图。)
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 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等。
初中地理地图图例详解配图解析

初中地理地图图例详解配图解析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通过研究地球的各种特征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理解地球的运动和演变。
而地理地图作为地理学的基本工具,是地理知识的可视化表达方式。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地图图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地图图例进行详解,并配以图解进行解析。
1. 基本符号地理地图图例的第一部分是基本符号。
基本符号是用来表示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的简化图形,通过它们的组合和排列,可以构成地图上的各类要素。
常见的基本符号有点、线、面等。
例如,在地图上表示山脉时,可以使用一系列连续的小三角形来表示;表示河流时,可以使用一条曲线来表示。
2. 颜色符号地理地图图例的第二部分是颜色符号。
颜色符号是通过不同颜色来表示地理要素的不同特征或属性。
不同的颜色可以帮助读者更快速地辨认和理解地图上的各类要素。
例如,在地图上表示海拔高度时,通常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高度区域,如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低地,黄色表示中低山地,橙色表示高山地,红色表示高山区等。
3. 线型符号地理地图图例的第三部分是线型符号。
线型符号通过不同的线型来表示地理要素的形状和特征。
不同线型的组合和排列可以描述出地图上的各类要素。
常见的线型符号有实线、虚线、点线等。
例如,在地图上表示居民点之间的道路时,可以使用实线来表示主要道路,虚线来表示次要道路,点线来表示乡村道路。
4. 图形符号地理地图图例的第四部分是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是通过不同形状的图形来表示地理要素的特征和属性。
常见的图形符号有圆形、长方形、箭头等。
例如,在地图上表示城市时,可以使用一个圆形来表示城市的位置,然后在圆形里标明城市的名称。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图例,地理地图可以更加直观地提供信息,帮助读者理解地图上的各种地理要素和现象。
同时,地图图例也需要精心设计,使得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图例所表达的意思。
图解给出了一个示例地图图例,其中使用了基本符号、颜色符号、线型符号和图形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地理要素,如山脉、河流、城市等。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附录二 常用地图图例

中南半岛:
热带 季风 气候
风向
降水
每年11月到 6月到10 次年5月 月
东北风
西南风
少,旱季 多,雨季
填表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 半岛
山河相间, 热带季风气 纵列分布。 候,终年高
自北向南流, 山区水流湍急
地势北高 温,降水分 (上游)平原
南低
旱雨两季。 水流平缓(下
读图,观 察马来群岛上 表示地形的颜 色变化,找出 坦博拉火山。 说一说,马来 群岛的地形特 点。
马来群岛中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 平原较少,当地居民只能开垦陡坡,形 成梯田(菲律宾)。
玲玲: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人应该远 离火山!贝贝:但也有人选择在火山居住,这里土壤肥沃, 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地势大致北高 南低;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中南半岛的河流 进入下游后,水流 平缓,泥沙沉各形 成冲积平原,是东 南亚的重要的农业 地区。
中南半岛的河流 上游奔腾在崇山峻 岭之中,蕴藏着丰 富的水力资源。
马来群岛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大多 数岛屿地势崎岖,平原较少,河流湍急。 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大致在300N-100S之间
东南亚位于 低纬度,赤道 00 穿过其南部。
100S
二、东南亚的范围
东
南亚中
南半岛 以及马 印
来群岛 度 的大部 分。 洋
中国
缅甸、老挝、越南
找出东南 亚的11个国 家,说出东 南亚哪几个 国家与我国 大陆接壤。
读图,找出苏门
答腊岛、加里曼
丹岛、爪哇岛、
苏拉威西岛、菲
3.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附录二 常用地图图例

C.山顶
5.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A ) D.398米
(D) D.山脊
( D) D.④
2.3学看地形图
回顾与思考:
世界的地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
世界的地形
三、 分 层 设 色 地 形 图
四、分层设色地形图
制作原理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着色规律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 高原、山地,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冰雪,
优点 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学以致用:从下面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你能 初步判断中国的地势特点吗?
复习准备: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 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 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 离。
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
海拔
海拔
判断A、B、C、D、E各点在地形区分别属于 哪一种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观察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表现地 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的
B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 C图中绿色通常代表平原,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低 D图中丘陵和低山通常用黄色或深黄色表示,颜色越深, 表示地势越低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3.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4.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A.山谷
B.鞍部
错,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
世界的地形
分享智慧!
二、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_9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集中于地图一角或一侧的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内容与指标的说明,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地图。
它具有双重任务,在编图时作为图解表示地图内容的准绳,用图时作为必不可少的阅读指南。
图例应符合完备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在地图上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比如山脉、河流、城市、铁路等所用的符号叫做图例。
这些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常注明在地图的边角上。
图例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是现代地图的语言,是读图和用读所借助的工具。
地图符号一般包括各种大小、粗细、颜色不同的点、线、图形等。
符号的设计要能表达地面景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而且还能反映出各种景物的质和量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因此图例常设计成与实地景物轮廓相似的几何图形。
注记,一般是指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它是为了人们更好的利用地图获得知识信息的有力表征。
例如,等高线地图上,为了准确说明地理事物,就需要标明海拔高度,注明关键地理事物的名称等信息。
在地图上起说明作用的各种文字、数字,统称注记。
注记常和符号相配合,说明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物的名称、位置、范围、高低、等级、主次等等。
注记也属广义的地图符号系统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能力目标: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