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与利用教案——练习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3课时)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3课时)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用途。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珍惜金属材料意识。
【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猜一猜:谁能根据我手中资料卡上的内容,说出它是什么物质?2.教师:请问,同学们是根据什么依据来进行猜测的呢?二、新课讲授过渡:刚才同学们所举的例子中,很多都是金属和非金属,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很亲密的朋友。
今天,我们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关于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区别金属与非金属1.观察:下列是一些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样品,请仔细观察和记录这些样品的外观。
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学生个别回答,教师和其它学生进行纠正3.合作交流:(1)我们收集的单质中,如石墨、金刚石、铁、铜、硫、铝、金、磷、木炭氢气、氧气,哪些是金属?哪些是非金属?(2)从颜色分析,金属与非金属有什么不同?(3)日常生活中,制取导线和加热器材的一般是金属还是非金属,为什么?(4)可拉可锻压的一般是金属还是非金属,为什么?(二)进一步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1.学生思考并填写表格2.小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一些区别,如果现在有一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3.学生:根据导电性、导热性…….等(学生回答后,再投影展示)(三)了解部分金属的作用1.教师:很好,这叫学有所用啊。
同学们知道,组成决定性质,而性质又决定着作用,你能根据金属的有关性质,说说它的作用吗?2.学生经过思考,回答金、银、铁、锡等金属的作用3.合作交流(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举出二种原因。
(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锡制造?(3)说说常见的非金属(如碳、硫、氧)的用途。
2014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师优选教案 浙教版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一)【触境生情】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当你看到街上的一个个垃圾桶,一袋袋垃圾时,你是否想过这些垃圾的归宿?当然,里面的纸片、瓶瓶罐罐可能在被运往垃圾处理厂之前就被拾荒者拿到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剩下的菜叶、果皮能够腐烂降解,但是塑料袋等废弃物就无法降解,形成白色污染。
“我们可以不研究飞机,但不能回避垃圾。
” 据了解,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中,厨渣果皮等有机物占37%,陶石土灰等无机物占42%,纸类、塑料橡胶皮革、纺织纤维、玻璃、金属等可回收无机物占10%。
垃圾的重要性可以上升到国策的高度上来谈论,因为它关系民生,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
我国正在积极倡导垃圾分类,但由于没有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具体实施起来很难。
很多城市曾在各主要街道设置了分类垃圾箱,但是收效甚微,垃圾分类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你的积极响应。
【品味情景】1.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认识物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如存在状态、组成、性质、用途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氧化物又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两类。
4.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氰化物等也属于无机物。
无机物大致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物质,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氰化物,硫氰化物。
【导向捷径】例 1.小李给出了一组物质,让小江猜想中间遗漏了哪种物质?待选物质有:四氧化三铁、水、氮气、二氧化硫。
小李给出的这组物质的排列顺序为: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水银、X、硫酸、碳、铁、高锰酸钾。
你知道X是哪种物质吗?解析.将物质进行分类有多种依据,可以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坚硬度等等;也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解题时要学会整体观察。
人教版第二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案

《物质的分类》教案第二课时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3.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2.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3.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科学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使学生了解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胶体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四、巩固练习1.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D.粒子没有带电荷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3.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属于纳米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胶体中加入蔗糖溶液,产生聚沉现象B.一束可见光透过胶体时,产生丁达尔效应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分子通过D.胶体能够吸附阴离子和阳离子,故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带电荷,所以会产生电泳现象C.胶粒能透过滤纸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6.Fe(OH)3胶体带正电荷的原因是()A.在电场作用下,Fe(OH)3胶粒向阴极定向移动B.Fe3+带正电荷C.Fe(OH)3带负电荷,吸引阳离子D.Fe(OH)3胶粒吸附了阳离子7.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溶液显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胶体能透过半透膜,但不能透过滤纸C.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D.电泳实验说明了胶体微粒带有电荷8.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A.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9.已知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在土壤中施加含氮质量相同的下列化肥,肥效最差的是()A.(NH4)2SO4B.NH4HCO3C.NH4NO3D.NH4Cl10.在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离子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称为。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学设计1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成、用途,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3、通过分类明白科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用物质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用物质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教学预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看看那个地方你去过吗?生:惊讶师:没错,这是老师昨天晚上拍的一张超市的照片。
当你逛超市时,什么原因你总能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特别快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呢?师:比如说,你要一支铅笔,是不是要把超市里全部的东西都搬出去再找出来啊?生:不是,他有分类师:除了超市,你生活中还遇到哪些分类的例子呢?生:……生:……师:真是一个关怀生活的好孩子。
的确,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人们常常按一定的标准对它们分门别类。
同时分类也是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
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新课探究师:P41认真观看途中物质,并按他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两分钟时间〕生:学生活动,分类师:你能另外设计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吗?并说说你分类的标准。
生:思考师:以上同学提出的分类形式都特别好。
有从组成、导电性、状态、溶解能力等依据来分析的,看来,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认真观看和研究,就会“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
〔板书: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师过渡讲授:以上我们是依照物质的性质来进行分类的,而物质的性质又是由组成决定的,因此在化学上科学家常常依照组成来给物质进行分类。
练习:纯净物、混合物等的练习。
师:在那个分类依据不变的基础上还能否再分呢?初中化学课本上关于物质类别的概念有哪些?〔还不明白,就打开课本p42找找,科学家是依照物质组成如何再分的,听得不十分清晰,齐读一遍〕师:依照物质的组成我们可将物质分成纯净物和混合物。
当我们研究某一物质的性质时,通常用的是纯净物。
物质的分类与利用教案——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1.混合物与纯净物比较(2)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也能导热。
(3)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一般都是固态。
非金属在常温,除溴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例1:固实验室中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为了区分它们,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
你认为不能把两者区分开来的是( )。
A.进行导电性试验,能导电的是饱和食盐水B.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较大的是饱和食盐水C.分别加入少量食盐晶体,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食盐水D,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能看到钠离子的是饱和食盐水精析:能否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区分开来,关键在于选项中的试剂或条件能否使两者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因为饱和食盐水能导电而蒸馏水不能导电,故A选项能将两者区分开来;因为饱和食盐水的密度比蒸馏水大,所以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饱和食盐水较大;由于食盐水是饱和的,所以它已经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而蒸馏水则可以溶解食盐;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物质的微观世界,观察不到两者的区别,所以不能区分。
其实,区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用蒸发的方法,有晶体析出的是食盐水;将一木块投入两种液体中,浸入体积较大的为蒸馏水;放一新鲜的蔬菜菜梗,菜梗变萎蔫的是饱和食盐水;取两份体积相同的液体,放在天平的两端,沉下去的一端放着的是饱和食盐水;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饱和食盐水等。
解答:D例2:化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⑴北京奥运会需要大量材料。
下列使用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4《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2.4《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第4节物质的分类【内容来源】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4节物质的分类【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2.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类的活动体验,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间的共性,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方法;通过流程图的学习,掌握建立合理的流程图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对流程图的设计和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思想。
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难点: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什么联系?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科学家常常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
(二)新课教学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常见物质的分类常见物质的分类【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结论】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当我们研究某一物质的性质时,通常用的是纯净物。
如何把纯净物进行分类呢?【思考】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结论】是否含有碳元素性质上有什么不同?【结论】有机物点燃时可燃烧,有机物固体加热后会发黑,难溶于水。
【提问】无机化合物如何再继续分类呢?【回忆】什么是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三、课堂练习:1. 科学家为什么要对物质进行分类?如何分类?2.某种物质经检测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混合物3.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
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②生石灰;③盐酸;④熟石灰;⑤甲烷;⑥铜;⑦石墨;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的有③⑤B.属于单质的有②⑥⑦C.属于碱的有①④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4.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科学《物质的分类和利用》同步练习(浙教版九年级上).doc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1.按颜色分:有色物质(氧化镁、氯气、氧化铁等)和无色物质(氧气、氢气、硫酸)。
2.按状态分: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3.按溶解性分: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
4.按气味分:有气味物质和无气味物质。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一)、根据物质组成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如铁,铜、镁等)和非金属(氧气、碳、硫等)。
金属非金属颜色具特殊的金属光泽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延展性具良好的延展性不具延展性可锻性具良好的可锻性不具可锻性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导电性良好的导电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良好的导热性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密度密度高密度低熔点熔点高熔点低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物质的分类(教案练习)

浙教版科学9上 2.4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据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来分: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除外)无机物:一般指由碳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注: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H2CO3、碳酸盐属于无机化合物总结:思考与讨论:根据上述物质分类图,对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8 种物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中。
实验探究: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你能将这些物质按照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进行归类吗?提出问题: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能否用观察和实验方法区分所装的物质各是什么?设计方案:启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可燃性等,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来区分和辨别物质。
方案1:H2O SO2等讨论后回答:提高学生设计实验能力方案2 :表格法课堂小结根据纯净物的组成可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单质: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N2、Fe、S 等;单质按性质不同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H2O、P2O5、硫酸、烧碱食盐、纯碱等化合物由组成的元素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按元素组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据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来分: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除外)无机物:一般指由碳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板书第4节物质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1.混合物与纯净物比较
(2)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也能导热。
(3)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一般都是固态。
非金属在常温,除溴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例1:固实验室中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为了区分它们,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
你认为不能把两者区分开来的是( )。
A.进行导电性试验,能导电的是饱和食盐水
B.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较大的是饱和食盐水
C.分别加入少量食盐晶体,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食盐水
D,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能看到钠离子的是饱和食盐水
例2:化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⑴北京奥运会需要大量材料。
下列使用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①使用金银和铜等制作奖牌,
②使用铝合金制作奥运火炬,
③使用钢铁建造主体育场“鸟巢”,
④使用涤纶(的确良)制作运动服装。
⑵北京奥运会对能源的需求很大。
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源,大多来自于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
北京市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小芳在街头发现一种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
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_____。
⑶、为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北京奥运会采用丙烯作为火炬燃料,丙烷燃烧时发出亮黄色火焰,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北京奥运会将有数以万计的观众。
针对观看比赛时产生的垃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这些垃圾应随身带出赛场
②这些垃圾应送到垃圾场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
③这些垃圾中的塑料制品不要丢弃,避免“白色污染”。
基础过关
1、请从一氧化碳、氮气、食盐、熟石灰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 ; (2)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 ; (3)农业上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 (4)工业上冶炼金属的气体氧化物是 . 2、右图是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示意图。
(1)实验开始时,应该向试管中先通一会儿氢气,再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这为了 ; (2)反应完成时,应先 ,等试管冷却后再 ,这是为了 。
(3
(43、从H 、(1(44、
5 能力提高
1、(1)(3)(5)(6)属于不挥发性酸的是 。
2、
() ZnCO 3——盐
金刚石 主要成分 —— 碳 —— —— 刚 玉 主要成分 —— 氧化铝 —— ——
3、等质量的两种常见金属A 和B ,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正二价金属硫酸盐和氢气,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⑴由曲线可以初步推断:相同的时间里生成氢气的质量A B (填“>”或“=”或“<”=。
⑵由曲线还可以推断出一些初步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二个: 、 。
4、将大小厚薄相同的镁、铁、铜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盛有相同体积和相同质量分数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⑴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有多种,请你通过材料中给出的反应现象总结规律:可以通过 判断金属活动性。
⑵金属活动性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作用。
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农药,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 ,分析该化学方程式可得出,铁比铜的活动性 (填“强”或“弱”),由此你可总结出通过 也可判断金属活动性。
中考在线
1、(2008烟台)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 A.①单质、⑦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2、(2008潍坊市)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3
、(2008潍坊市)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
Gerhard Ertl ,以表彰他在表面化学领域研究所取得的开拓性成就。
下图表示某反应在催化剂Pt/ Al 2O 3/Ba 表面进行的过程(图中nitrate 指硝酸盐)。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O 2、Al 2O 3属于金属氧化物
B.CO 、H 2O 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NO 与O 2生成NO 2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4、(2008南京市)现有①液态氧l⑦铁锈,③食盐水;④小苏打;⑤氢氧化钾I⑥石油.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
5N
A.盐——③④
B.纯净物——④⑤⑥
C.碱——①⑤
D.混合物——②③⑥
5、(2008年自贡)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
(2)
(3)
6、(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