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式传播的八种方式

病毒式传播的八种方式
病毒式传播的八种方式

原文作者Uzi Shmilovici,查看原文请点击这里。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70478.html,/p/72080.html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70478.html,)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计算机病毒有那些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有那些传播途径 主要有:1.网络传播 2.软驱(读写软盘) 3.光盘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70478.html,B存储设备. 病毒传播的途径--- 目前的情况下,病毒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进行传播: 途径1: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类病毒虽然极少,但破坏力却极强,目前尚没有较好的检测手段对付。 途径2: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播,包括软盘、光盘、U盘和移动硬盘等,用户之间在互相拷贝文件的同时也造成了病毒的扩散。 途径3: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计算机病毒附着在正常文件中通过网络进入一个又一个系统,其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是目前病毒传播的首要途径。 ---防止感染病毒的方法--- 绝对的防止病毒感染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采取以下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您降低系统感染病毒的概率,减少病毒带来的损失,您可以参考执行。 方法1:购买正版的杀毒软件,而且最好选择知名厂商的产品,因为知名厂商的产品质量比较好,更新病毒库的速度及时,很快就能查杀最新出现的病毒。而且很快您就会发现:购买一款正版的杀毒软件的是非常超值的,因为您得到的回报将远远大于原先的付出。 方法2:从网上下载软件使用时一定要小心,最好到知名的站点下载,这样下载的软件中包含病毒的可能性相对要小一些。 方法3:打开所有的邮件附件时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论它是来自您的好友还是陌生人,建议对于那些邮件主题十分莫名其妙的邮件直接删除,因为根据统计,病毒通常就在那些邮件中。 方法4:打开可执行文件、Word文档和Excel前,最好仔细检查,尤其是第一次在您的系统上运行这些文件时,一定要先检查一下。 方法5:对于重要的数据,一定要定期备份;对于十分重要的数据,最好在别的计算机上再备份一次;特别重要的数据,即使进行多次备份也是值得的(我们看过了太多的用户痛心疾首的样子,因此强烈建议您这样做!!!)。 方法6:即时升级您的病毒库,保证它随时处于最新的版本,建议每天都升级一次病毒库。 方法7:建议采取如下的安装顺序:操作系统—>杀毒软件—>其它软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病毒感染的几率。

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科学认知领域《病毒就是怎么传播的》教学目标: 1、了解病毒的来源,知道病毒的传播途径及危害。 2、开展积极的行动,学会加强自我保护,学会正确洗手。 3、明白病毒就是可防、可治的。 教学重点: 能理解在家休息、勤洗手、保持作息规律就是能够抵抗病毒的重要方式。 教学准备: 1、有关病毒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 2、准备预防病毒必须的洗手、开窗、戴口罩等相关动作图片。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您们有没有感觉到这个春节很特别呢?就是的,春节本事万家团圆的日子,大家走亲戚,串门,拜年就是我们的传统习俗,可就是今年却因为有一种病毒,通过口沫等传播途径侵害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都要在家做好阻断传播途径。小朋友听过关于新冠肺炎的一些报道不?听过哪些内容呢? (二)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1、这就是谁? 这就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已经跟她们战斗了一段时间了 战斗中进攻很重要,防护更重要哦!

2、新型冠状病毒就是什么?就是怎么传播的? 教师:病毒说:我的样子,就像就是一朵长满花瓣的花,所以我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主要通过口、鼻、眼进入人体。有飞沫传播与接触传播。在人说话、打喷嚏、咳嗽、吐痰的时候会产生飞沫,我在飞沫中传播。 (三)讨论演示如何预防病毒。 1、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病毒呢? (与幼儿一边回忆之前了解到得传染途径,边想出预防方法如勤洗手、打开窗户通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外出可以戴口罩等,并出示相应图片) 2、教师出示正确的洗手步骤图片,组织全体幼儿练习。 练习过程中针对错误做法进行纠正。介绍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以防病从口入。饮食前、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要及时洗手,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洗手要用消毒皂,手心手背都搓到,指缝中间不马虎,流水洗手很重要。 3、讨论:还有哪些对身体有益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抵抗病毒? (常喝水、不挑食、锻炼身体等) 五、教师总结 懂得科学防疫,积极主动应对,教育幼儿不怕新冠病毒。 小朋友们: 通过今天的活动,您学到了哪些预防知识呢?如果您周围有人不知道预防新冠肺炎的正确方法,您愿意告诉她怎么预防不?小朋友希望把

植物病毒田间接种、传染方式教材

实验六植物病毒病及其传染方式 一、实验目的 认识植物病毒形态和病毒病主要症状类型,通过植物组织汁液的摩擦接种和蚜虫传播试验了解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方式。 二、讲解要点 1.病毒颗粒很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植物病毒颗粒可以分为圆球状(或等边多面体)、炮弹状、长杆状和线条状4种。这些在课堂和本次实验课上只能通过观看电镜照片或幻灯片来了解。 2.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有花叶、变色、条纹、枯斑或环斑坏死、畸形。应该注意:一方面这些症状类型的分辨在病毒病鉴定上具有比起它病害更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实际观察中,也会发现同一种病毒病在发病过程中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病状甚至隐症)。 3.病毒病多为系统性侵染,没有病征,易与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往往需要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染试验证实其传染性。植物病毒病的传染方式有:机械(摩擦)接触传染、嫁接传染、介体(包括昆虫、线虫、真菌、螨类和菟丝子)传染、花粉及种子传染等。由于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它的侵染来源都与活体(活的动、植物体或介体)有关,传染要使病毒接触活体。例如汁液摩擦接种,要用新鲜的病毒汁液,摩擦的目的是造成寄主植物体表面的微伤,使病毒有可能进入活的细胞,过重的损伤造成组织坏死并不利于病毒的传染。蚜虫、飞虱等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植物汁液的方式更容易满足植物病毒传播的两方面要求。 4.大白菜病毒病的症状为幼苗受侵后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即沿叶脉失绿,继呈花叶及皱缩。成株被害,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皱缩、变硬而脆,后期出现褐色斑点或褐色坏死条纹;植株矮化。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简称TuMV)、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和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所致,前两种病毒能由蚜虫和汁液传染,第三种只能以汁液传染。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是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两种。前者的症状为叶片皱缩、变小;叶尖向下弯曲,全株矮化,叶片色泽深浅不均,以后出现黑褐色坏死斑,质地变脆,严重时全株发生坏死性叶斑,自下而上枯死。马铃薯皱缩花叶病是由马铃薯X病毒(简称PVX)和马铃薯Y 病毒(简称PVY)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PVX只能由汁液传染,昆虫不传染。PVY的传染方式有汁液与蚜虫传染。马铃薯卷叶病的症状为叶缘向上卷曲,病重时呈圆筒状。叶片色泽较浅,有时叶背面呈红色或紫色。叶片变厚变脆,病叶不出现萎蔫下垂的现象,矮化亦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大全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大全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介绍一: 第一种途径: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算机的专用asic芯片和硬盘等。 二种途径: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这些设备包括软盘、磁带等。 第三种途径: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 第四种途径: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介绍二: 病毒的传染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如今由于电子邮件的盛行,通过互联网传递的病毒要远远高于后者。 腾讯电脑管家温馨提示:如何预防电脑病毒 1、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 2、不要光顾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有可能就是网络陷阱。 3、不要随便打开某些来路不明的e-mail与附件程序。 4、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公司提供的防火墙,并注意时时打开着。 5、不要在线启动、阅读某些文件,否则您很有可能成为网络病毒的传播者。 6、经常给自己发封e-mail,看看是否会收到第二封未属标题

及附带程序的邮件。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介绍三: 网络最成用的途径是邮件,软件下载,接受文件时 1.移动的存储设备 即指软盘、cd-rom、zip磁盘、jaz磁盘、移动硬盘等。其中的软盘是使用较为广泛存储介质,因此也就比其它几种磁盘有更多的传播机会。另外盗版光盘也是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途径。 随着大容量可移动存储设备(如zip盘、可擦写光盘、磁光盘-mo)等的普及,这些存储介质也将成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场所。 2.网络电脑网络是人们现在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的迅速传播铺平了道路。 在当今的国际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它来获取信息、发送和接收文件、接收和发布新的消息以及下载文件和程序。正因为如此计算机病毒也走上了高速传播之路。其感染计算机病毒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电子邮件:计算机病毒主要是以附件的形式进行传播,由于人们可以发送任何类型的文件,而大部分计算机病毒防护软件在这方面的功能还不是十分完善,使得电子邮件成为当今世界上传播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媒介。 www浏览:任何可执行的程序都可能被计算机病毒编制者利用,java applets和activex control也不例外,目前互联网上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java applets和activex control来编写计算机病毒和恶性攻击程序,因此www浏览感染计算机病毒的可能性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以及应对方法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以及应对方法 摘要:目前计算机的应用遍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同时计算机病毒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和潜在威胁,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能够稳定运行以及信息的安全性,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特征、传播方式及防范措施十分必要。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分类传播方式预防查杀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般来讲,凡是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能够破坏计算机中的资源(包括软件和硬件)的代码,统称为计算机病毒。它通常隐藏在一些看起来无害的程序中,能生成自身的拷贝并将其插入其他的程序中,执行恶意的行动,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从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 算机,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2、潜伏性。有些计算机病毒并不是一侵入机器就对机器造成破坏,它可能隐藏 在合法的文件中,静静的呆几周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具有很强的潜伏性,一旦时机成熟就会迅速繁殖、扩散。 3、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可执行程序,如 不经过程序代码分析或计算机病毒代码扫描,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很难区分开来。 4、破坏性。任何计算机病毒侵入到机器中,都会对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轻者占有系统资源,降低工作效率,重者数据丢失,机器瘫痪。 除了上述四个特点,计算机病毒还具有不可预见性、可触发性、衍生性、针对性、欺骗性、持久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计算机具有这些特点,给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检测和清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二、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系统病毒。系统病毒的前缀为: Win32 、PE、Win95 、W3 2、W95 等。这种 病毒的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 2、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 。这种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 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 3、木马病毒。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它是一种会在主机上未经授权就自 动执行的恶意程序。木马病毒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 4、Arp病毒。Arp病毒也是一种木马病毒,它是对利用Arp协议漏洞进行传播的 一类病毒的总称。由于其在局域网中威胁比较大,所以单独列举一下。此病毒通过路由欺骗或网关欺骗的方式来攻击局域网,使用户电脑无法找到正确的网关而不能上网。 5、后门病毒。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 传播,给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

病毒式传播的八种方式

想想Facebook、LinkedIn、Youtube、Dropbox和Skype都有什么共同点?除了都非常成功之外,或许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在快速增长过程中运用很有效的病毒式营销了。 至于这些公司是怎么做到的,来看看下面这八种方式吧。 1、天生的传播特性(Inherent virality) 这是最原始的一种病毒式传播,可以称得上是口碑效应。简单说就是如果你的产品足够好,自然会将你的用户转变为“传播者”。虽然刚开始这种传播效果并不明显,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Skype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然这种方式效果最好,但也较难实现。 2、协同效应传播(Collaboration virality) 这种传播是指虽然一个产品对单独一个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但如果他推荐使用该产品的用户越多,这个产品对他来说产生的价值就会越大,那么使用者就会形成病毒式传播。比如Dropbox,你虽然可以用Dropbox存储文件,但如果可以和其他人共享文件,Dropbox就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价值。 3、沟通效应传播(Communication virality) 这种情况一般会在交流工具中出现。通过某种交流工具(比如邮件),某个名称经常会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记住这个品牌。比如使用某种工具定期、群发、设定对象的发送邮件或微博时,人们收到的内容最后经常会有“由xx工具发送”类似的标注,这样人们就会不经意的记住这个产品。这也是一种病毒式传播,就像你经常会在别人的微博下看到“来自FaWave”、“来自36氪”一样。 4、激励效应传播(Incentivized virality)

这个其实很简单。比如你在一个网站上邀请了其他人加入进来的时候,系统会给你相应的奖励,就像Dropbox会给你增加空间、某些游戏会给你发放金币一样。这种策略虽然很简单,但屡试不爽,只要你不搞得原用户对此感到恶心就行。 5、可植入性传播(Embeddable virality) 这种病毒式营销非常适合内容性网站,比如以文章、视频、资料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在这些内容里面,原创者会把原创信息植入进去,这样无论这些内容怎样传播,原创信息都会被用户看到。这看起来像是“软文”,但其实并不是软文。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已经泛滥的“视频广告”,前面来一段感天动地、制作精良的短篇,最后来了个毫不相干的品牌名称(当然,有一些广告还是有关联的)。 6、签名式传播(Signature virality) 顾名思义,就是在传播本体最后加上一个签名。最常见的比如你做在线调查,最后生成调查报告时,通常会有一句“来自xxx调查网站”。或者当你看到信息图的时候,最后都会有一个“本信息图汉化来自36氪”的小图标。 7、社交化传播(Social virality) 这种传播依附现有的社交网络,当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时候,社交网络会将相关信息显性或隐性地传播给其他用户。比如美国最大的社交网络游戏商Zynga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当你在玩某一游戏时,其他好友就会收到你正在玩这个游戏的信息,这样吸引新用户的速度就会变得更快。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网站会通过Facebook、微博等社交网络来授权注册账户。 8、话题性传播(Pure word of mouth virality) 注意,这不是单纯的口碑效应。当然,这里面有一些口碑效应的因素,但不全是。话题性传播是指人们愿意讨论这款产品或和这款产品相关的事件。比如你的产品确实很酷,或者出现了一个很值得人们讨论的话题,人们在讨论中便会记住你的产品或相关信息。但这种效果很难量化,因为如果话题只是该产品创始人的八卦信息的话,很难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这个八卦信息而使用你的产品。最后要注意的是,话题有好有坏。如果你制造的是反面话题的话,那就不是病毒式营销了,而是公关危机了。 如何量化病毒性传播 说完了上面这八种病毒式传播的方式,那我们该如何量化它呢?最懒最聪明的建议就是——不要去量化它。

病毒在网络上传播的基本途径

网络所面临的病毒威胁主要来自3条传播途径:通过 E-mail传播、通过主动扫描传播和通过服务器传播。 1 通过 Email 传播通过E-mail传播是病毒在网络上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很多网络病毒使用这种方式。病毒在E-m ail 中的存在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感染E mail正文,在正文的纯文本或html 文件中直接加入恶意的脚本语言代码或加入对恶意程序的引用。这里的恶意程序,可以是存在于附件中的,也可以是利用 U RL 的远程调用。第二种是存在于 E-mail 附件中将病毒体本身或染毒程序作为附件发送。病毒首先在本地硬盘的某些文件夹如 In ternet 临时文件夹中搜索htm,html及wab, dbx文件找到目标地址,或通过 MA PI 从邮件的客户端如 Ou tlook 中提取邮件地址,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作为E mail的附件发出,最终利用欺骗手段和系统漏洞获取目标系统的控制权,完成整个传播过程。 2 通过主动扫描传播这类病毒一般是远程扫描 Intranet 或Internet中远程主机的漏洞,通过这些漏洞将自己注入远程计算机并取得控制权。例如,目标机器上存在弱口令账号(或Administrator账号口令为空) ,蠕虫便会利用该账号将自身远程注入到目标系统,直接获得系统控制权。另外一些病毒是搜索网络中可写的文件夹,将病毒体复制到其中或感染已有文件。它们获得系统控制权的方法跟通过 E mail 传播的病毒类似,但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1)欺骗手段与通过 E mail 传播相比,差别在于安全上的漏洞使病毒可能访问及写入局域网内机器上的很多目录。这样病毒可以在目标机器上广泛传播,使其被执行概率增大。(2)利用系统漏洞。与 E mail 传播不同的是,利用系统漏洞,病毒常常可以在远程获得联网主机的控制权,将自己全部复制过去,再进行下一步操作。(3) 直接改写目标机的系统文件或系统文件夹。这是病毒通过局域网传播时的一种独特方法。一些病毒通过在局域网上寻找可写的 win .ini 或注册表文件并修改,或直接拷贝本身到可写的启动目录中,以便在下次重新启动时自动运行病毒代码。 3 通过服务器传播病毒利用一些常见的漏洞(如 I IS 漏洞和I Fr ame 漏洞),利用缓冲区溢出等手段,病毒可以获得远程服务器主机的控制权。之后,病毒可以随意传染至服务器。而后通过服务器,传染至所有访问该服务器的客户机。如 Nimda 会通过扫描In tern et 来试图寻找 WW W 服务器,一旦找到服务器,该病毒便会利用已知的安全漏洞来感染该服务器,若感染成功,就会任意修改该站点的 W eb 页,当在 W eb 上冲浪的用户浏览该站点时,不知不觉中便会被自动感染。还有些病毒可以在局域网内搜索 F T P 并向其中上传带毒文件。再利用欺骗手段欺骗用户下载运行。

病毒性营销的传播方式

病毒性营销的传播方式 病毒性营销(viral marketing,也可称为病毒式营销)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常用于进行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病毒性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的原理,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性营销(病毒式营销)成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 简单说,病毒性营销的传播方式包括下述几种: 提供无须努力向他人传递信息方式:公众健康护士在流感季节提出严肃的劝告:远离咳嗽的病人,经常洗手,不要触摸眼睛、鼻子和嘴。病毒只在易于传染的情况下才会传播,因此,携带营销信息的媒体必须易于传递和复制,如:e-mail、网站、图表、软件下载等。病毒性营销在互联网上得以极好地发挥作用是因为即时通信变得容易而且廉价,数字格式使得复制更加简单,从营销的观点来看,必须把营销信息简单化使信息容易传输,越简短月好,最经典的是:“Get your private,free email at......” 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营销人员的词汇中,“免费”一直是最有效的词语,大多数病毒性营销计划提供有价值的免费产品或服务来引起注意,例如,免费的e-mail服

务、免费信息、免费“酷”按钮、具有强大功能的免费软件(可能不如“正版”强大)。“便宜”或者“廉价”之类的词语可以产生兴趣,但是“免费”通常可以更快引人注意。病毒性市场人员从事的是报酬滞后的行业,他们今天或者明天不能盈利,但是如果他们能从一些免费服务中刺激高涨的需求兴趣,他们知道,将在“不久和余生”获利(向“卡萨布兰卡”致歉)。忍耐,朋友,“免费”吸引眼球,然后,眼球会注意到你出售的其他东西,于是你才可以赚钱。眼球带来了有价值的电子邮件地址、广告收入、电子商务销售机会等。提供某些东西,卖出一些东西。 利用公共的积极性和行为:巧妙的病毒性营销计划利用公众的积极性。是什么原因在网络的早期使得“Net scape Now”按钮需求数目激增?是由于人们渴望酷的原因,贪食是人们的驱动力,同样,饥饿、爱和理解也是驱动力。通信需求的驱动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网站和数以十亿计的e-mail信息。为了传输而建立在公众积极性和行为基础之上的营销战略将会取得成功。 利用别人的资源:最具创造性的病毒性营销计划利用别人的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会员制计划,在别人的网站设立自己的文本或图片链接,提供免费文章的作者,试图确定他们的文章在别人网页上的位置,一则发表的新闻可能被数以百计的期刊引用,成为数十万读者阅读的文章的基础。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呢.doc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计算机病毒是通过传播途径才能传播的!那么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下面由我给你做出详细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说法一: 第一种途径: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算机的专用ASIC芯片和硬盘等。这种病毒虽然极少,但破坏力却极强,目前尚没有较好的检测手段对付。 第二种途径: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这些设备包括软盘、磁带等。在移动存储设备中,软盘是使用最广泛移动最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也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温床"。目前,大多数计算机都是从这类途径感染病毒的。 第三种途径: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已使空间距离不再遥远,"相隔天涯,如在咫尺",但也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高速公路"。 计算机病毒可以附着在正常文件中通过网络进入一个又一个系统,国内计算机感染一种"进口"病毒已不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了。 在我们信息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的病毒也在国际化。估计以后这种方式将成为第一传播途径。 第四种途径: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目前,这种传播途径还不是十分广泛,但预计在未来的信息时代,这种途径很可能与网络传

播途径成为病毒扩散的两大"时尚渠道"。 干净的网页未必就没毒,上网留下的IP地址可以被利用进行攻击。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说法二: (1)通过软盘: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 例如, 不同渠道来的系统盘、来历不明的软件、游戏盘等是最普遍的传染途径。 由于使用带有病毒的软盘, 使机器感染病毒发病, 并传染给未被感染的"干净"的软盘。大量的软盘交换, 合法或非法的程序拷贝, 不加控制地随便在机器上使用各种软件造成了病毒感染、泛滥蔓延的温床。 (2)通过硬盘:通过硬盘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 由于带有病毒机器移到其它地方使用、维修等, 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3)通过光盘:因为光盘容量大,存储了海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 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责任,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4)通过网络:这种传染扩散极快, 能在很短时间内传遍网络上的机器。随着Internet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它的发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Internet 带来两种不同的安全威胁,一种威胁来自文件下载,这些被浏览的或是被下载的文件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威胁来自电子邮件。

病毒式营销传播方式的特点

病毒式营销传播方式的特点 病毒营销听说过的人应该不少。所谓的病毒式网络营销,并不是真的病毒,而是有一个好的品牌或者值得信耐的口碑,再加上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优质知识信息物品,然后是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让关于自己的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这是一种让大家告诉大家,大家互相传播,我们只需要做好源头工作,其他的我们坐等效果就行了。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目前最常用的六大病毒营销方式。 1、电子邮件病毒式营销 电子邮件传播方式是所有病毒营销传播最直接的方法,每当一个用户注册你网站成为你的会员的时候,系统就随即可以发一份关于本网站产品的介绍过去,而且在今后还会定时定点的发送一些产品优惠信息到客户邮箱。从而起到鼓励客户长期访问本网站增加网站访问黏度并促进购买量,这一点国内很多B2C类型的网站做得非常好,如京东,红孩子等等。 2、QQ/MSN即时通讯病毒式营销 QQ/MSN传播方式是所有病毒营销传播最为简单最互动的方法。每当一个用户来到你的网站然后看到本站相关产品信息的时候,她就会把信息复制好传递到她认为有共同购买欲望的QQ/MSN我的好友当中来。这种就成为了主动发起信息沟通的作用,有效扩大本站营销

传播途径,使信息价值最大化。 3、微博平台病毒式营销 微博网络营销是从去年才开始流行的。前段时间听说国内的一家网站主要就是通过微博来对自己的网站产品进行推广,因为切入的比较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微博这个平台对于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推广方式。腾讯、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站都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平台。利用网站的登陆并转发到微博里,将自己网站的信息内容发布,就可能以跟微博中对该信息感兴趣的人群进行话题传播了,这样就可以达到传播信息促进营销的目地了。 4、社交平台病毒式营销。 SNS营销就是利用了SNS的分享和共享功能。在六维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分享,每一个网站在推出某产品时都会设置一个优惠价格(或者是促销活动),这为的就是鼓励会员进行绑定消费,通过本网站上的SNS链接,促使有足够的客户去转载分享优惠信息添加到豆瓣、人人网、开心网等,通过这种病毒式传播的手段让本网站产品被更多的人知道。 5、节日娱乐式病毒营销 相信大家在网络生涯中或多或少的收到过那种传递祝愿的网页贺卡,贺卡是很容易传递的东西,接受者改一个名字就可以传递给新

最新整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什么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什么 随着电脑不断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电脑病毒也随着各种网络,磁盘等等日新月异的方式企图入侵我们的家用电脑、公司电脑,严重影响了我们使用计算机与网络。那么对于如此猖狂的电脑病毒,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以下是学习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病毒主要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病毒必须要搭载到计算机上才能感染系统,通常它们是附加在某个文件上。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文件拷贝、文件传送、文件执行等方式进行,文件拷贝与文件传送需要传输媒介,文件执行则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W o r d、E x c e l等宏病毒通过W o r d、E x c e l调用间接地执行),因此,病毒传播与文件传播媒体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 据有关资料报道,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是在70年代,那时由于计算机还未普及,所以病毒造成的破坏和对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还不是十分大。1986年巴基斯坦智囊病毒的广泛传播,则把病毒对P C机的威胁实实在在地 摆在了人们的面前。1987年黑色星期五大规模肆虐于全世界各国的I B M P C及其兼容机之中,造成了相当大的

恐慌。这些计算机病毒如同其他计算机病毒一样,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传染性。通过认真研究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必定能在对抗计算机病毒的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好地防止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侵袭。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1.软盘 软盘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对病毒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那时计算机应用比较简单,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系统都较小,许多执行文件均通过软盘相互拷贝、安装,这样病毒就能通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另外,在软盘列目录或引导机器时,引导区病毒会在软盘与硬盘引导区互相感染。因此软盘也成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寄生的温床。 2.光盘 光盘因为容量大,存储了大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责任,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doc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都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传播危害我们电脑的呢?我来告诉你!下面由我给你做出详细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介绍一: 1.软盘软盘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对病毒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那时计算机应用比较简单,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系统都较小,许多执行文件均通过软盘相互拷贝、安装,这样病毒就能通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 另外,在软盘列目录或引导机器时,引导区病毒会在软盘与硬盘引导区互相感染。因此软盘也成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寄生的"温床"。 2.光盘光盘因为容量大,存储了大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责任 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硬盘由于带病毒的硬盘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4.BBS电子布告栏(BBS)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BBS是由计算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通讯站点,用户可以在BBS上进行文件交换(包括自由软件、游戏、自编程序)。由于BBS站一般没有严格的

安全管理 亦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各城市BBS站间通过中心站间进行传送,传播面较广。随着BBS在国内的普及,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质。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介绍二: 最易传播的途径是网络,其次是U盘,再次是光盘,由于硬盘一般在机器内,不会传播到其它电脑上,除非你把有毒的硬盘换到其它机器上。最可恶的传播是通过网络,可以通过系统漏洞 IE,办公软件漏洞,无需运行病毒服务端,直接可以获得最高权限,从而控制对方机器,还有一类网络攻击是在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主机(一般通过网页方式),在被访问的网页中植入病毒或恶意代码,客户通过访问这种页面就会中毒 传播面很大(知名网站的访问量也很大),一天之内(也可能更短)可以传播到全世界。其它的传播方式是通过E-MAIL,在图片中植入木马等方式用得也多,不过危害面比第一种稍小,第一类网络传播途径中 还有一种所谓的"钓鱼"网站,现在也流行,就是不法分子通过收买,自建一个网站,伪造一个某官方网站(一般客户看不出真假),通常是一些游戏、银行、购物网站被仿冒,目的是为了骗取账号密码,赚取钱财或个人隐私!受害面也大! 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介绍三: 第一种途径: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

病毒的传播原理2

各種儲存媒體 –磁碟片、行動碟、拇指碟 ? 透過Internet –電子郵件、網頁瀏覽、即時應用程式 ? 區域網路 –網路芳鄰、檔案共享、文件傳播 懷疑中毒的處理方式 ? 電腦上的防毒軟體,平時應該注意: –定期更新的動作是否完整 –排程(預約)掃毒與即時防護的機制 –相關日誌檔案的內容是否有所異常 –做好備份動作(記錄管理員帳號名稱與密碼) ? 日誌異常或防毒軟體發出通知時,應該注意:–立即向上回報狀態,避免狀況蔓延擴散 –執行:即時掃毒或即時防護程式並確定生效運作–不幸中毒檔案應直接解毒或是執行相關隔離 中毒後的解決方法 ? 先行參考各家防毒軟體公司的產品說明或教育 訓練介紹 ? 檢查感染何種病毒與病毒相關資訊 –迅速地隔離受感染的網路區段、抑制疫情擴散? 進行救援動作 –報請專業人員尋找源頭並正確清除相關病毒程式? 使用系統還原功能 –格式化硬碟(包含MBR啟動磁區) ? 中毒後使用平時備份資料回復 平日應做好的救援準備 ? 養成良好的備份習慣,可使用光碟燒錄片或 是其它種類的儲存媒體將資料備份 ? 準備救援磁片,例如:原版產品光碟(序號) 與修補檔(Servise Pack) 、正版應用程式、 開機片、Ghost等軟體 ? 格式化硬碟的準備,整體重新安裝的準備, 系統片、驅動程式以及應用軟體等 防範電腦中毒的原則 ? 不使用盜版軟體或來路不明的軟體

? 避免使用在公共電腦用過的儲存媒體 ? 沒有存取網路的時候離線 ? 檢視副檔名 ? 安裝一套合法的防毒軟體, 並時常更新病毒碼 ? 開啟電子郵件的附加檔案前, 可開啟防毒軟體 的掃描功能掃描 ? 關閉電子郵件軟體的預覽郵件功能 ? 利用瀏覽器的安全設定功能來防範 一、病毒定义所谓病毒就是一段代码,其本质和大家使用的QQ、WORD什么的程序没有区别,只不过制作者令其具有了自我复制和定时发作进行破坏功能。一般病毒都在1K到数K大小。二、病毒种类我们所遇到的病毒可分引导型(感染磁盘引导区)程序型(感染可执行文件)宏病毒(感染WORD文档)等。三、病毒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可以认为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在内存中运行(相当与人的大脑),所以控制了内存就相当于控制了人的大脑,病毒一般都是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植入内存,获取系统最高控制权,然后感染在内存中运行的程序。(注意,所有的程序都在内存中运行,也就是说,在感染了病毒后,你所有运行过的程序都有可能被传染上,感染那些文件这由病毒的特性所决定)1、程序型病毒的工作原理。这是目前最多的一类病毒,主要感染.exe 和.dll 等可执行文件和动态连接库文件,比如很多的蠕虫病毒都是这样。注意蠕虫病毒不是一个病毒,而是一个种类。他的特点是针对目前INTERNET高速发展,主要在网络上传播,当他感染了一台计算机之后,可以自动的把自己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比如发送给同一居欲网的用户或者自动读取你的EMAIL列表,自动给你的朋友发EMAIL等等。感染了蠕虫病毒的机器一秒种可能会发送几百个包来探测起周围的机器。会造成网络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这次我们杀毒主要是针对这种病毒。那么病毒是怎么传染的那?切记:病毒传染的前提就是,他必须把自己复制到内存中,硬盘中的带毒文件如果没有被读入内寸,是不会传染的,这在杀毒中非常重要。而且,计算机断电后内存内容会丢失这我想大家都知道。所以:病毒和杀毒软件斗争的焦点就在于争夺启动后的内存控制权。2、程序型病毒是怎么传播的。病毒传播最主要的途径是网络,还有软盘和光盘。比如,我正在工作时,朋友拿来一个带病毒的软盘,比如,该病毒感染了磁盘里的A文件,我运行了一下这个A文件,病毒就被读如内存,如果你不运行染毒文件,程序型病毒是不会感染你的机器的(不要骂,我这里说的是程序型病毒,后面我会说引导型病毒,他只要打开软盘就会感染)当染毒文件被运行,病毒就进入内存,并获取了内存控制权,开始感染所有之后运行的文件。比如我运行了WORD。EXE ,则该文件被感染,病毒把自己复制一份,加在WORD.EXE文件的后面,会使该文件长度增加1到几个K。(不是所有病毒都这样,我举这个离子只是想介绍病毒感染过程)好,接下来,比如说我关机了,则内存中的病毒被清除,我机子中所有的染毒文件只有WORD.exe。第二天,我又开机时,内存是干净的。比如我需要用WORD,于是,该染毒文件中的病毒被读如内存,继续感染下面运行的程序,周而复始,时间越长,染毒文件越多。到了一定时间,病毒开始发作(根据病毒作者定义的条件,有的是时间,比如CIH,有的是感染规模等等)执行病毒作者定义的操作,比如无限复制,占用系统资源、删除文件、将自己向网络传播甚至格式化磁盘等等。但是,无论如何,病毒只不过是一段代码,他不可能破坏硬件(欢迎和我讨论),就算是CIH也不是破坏硬件,他只是改写了BIOS中的数据,实际上还是软破坏。什么叫破坏硬件?就是病毒发作时,你的硬盘啪的一下裂成两半,可能吗?所以,完全不必惧怕病毒,他不会让我门受到太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的话(比如自己的文档不要保存在C盘等,后面我会细说)3、引导型病毒的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基本的特性,病毒的传染性是病毒赖以生存繁殖的条件,如果计算机病毒没有传播渠道,则其破坏性小,扩散面窄,难以造成大面积流行。计算机病毒必须要“搭载”到计算机上才能感染系统,通常它们是附加在某个文件上。 病理解剖处于潜伏期的病毒在激发之前,不会对计算机内的信息全部进行破坏,即绝大部分磁盘信息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只要消除没有发作的计算机病毒,就可保护计算机的信息。病毒的复制与传染过程只能发生在病毒程序代码被执行过后。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带有病毒程序的文件储存在您的计算机硬盘上,但是您永远不去执行它,那这个计算机病毒也就是永远不会感染您的计算机。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只要您能保证所执行的程序是“干净”的,您的计算机就绝不会染上病毒,但是由于计算机系统自身的复杂性,许多用户是在不清楚所执行程序的可靠性的情况下执行程序,这就使得病毒侵入的机会大大增加,得以传播扩散。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文件拷贝、文件传送、文件执行等方式进行,文件拷贝与文件传送需要传输媒介,文件执行则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Word、Excel等宏病毒通过Word、Excel调用间接地执行),因此,病毒传播与文件传输媒体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据有关资料报道,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是在70年代,那时由于计算机还未普及,所以病毒造成的破坏和对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还不是十分大。1986年巴基斯坦智囊病毒的广泛传播,则把病毒对PC机的威胁实实在在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1987年黑色星期五大规模肆虐于全世界各国的IBMPC及其兼容机之中,造成了相当大的病毒恐慌。这些计算机病毒如同其他计算机病毒一样,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传染性。通过认真研究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必定能在对抗计算机病毒的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好地防止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侵袭。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1.软盘软盘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对病毒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那时计算机应用比较简单,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系统都较小,许多执行文件均通过软盘相互拷贝、安装,这样病毒就能通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另外,在软盘列目录或引导机器时,引导区病毒会在软盘与硬盘引导区内互相感染。因此软盘也成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寄生的“温床”。 2.光盘光盘因为容量大,存储了大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责任,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甚至有些光盘上杀病毒软件本身就带有病毒,这就给本来“清洁”的计算机平添了灾难。 3.硬盘由于带病毒的硬盘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4.BBS 电子布告栏(BBS)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BBS 是由计算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通讯站点,用户可以在BBS上进行文件交换(包括自由软件、

计算机病毒传染方式有哪些.doc

计算机病毒传染方式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传染方法多种多样!到底有哪些传染方式呢?下面由我给你做出详细的计算机病毒传染方式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计算机病毒传染方式: 1.软盘 软盘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对病毒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那时计算机应用比较简单,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系统都较小,许多执行文件均通过软盘相互拷贝、安装,这样病毒就能通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另外,在软盘列目录或引导机器时,引导区病毒会在软盘与硬盘引导区互相感染。因此软盘也成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寄生的"温床"。 2.光盘 光盘因为容量大,存储了大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责任,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硬盘 由于带病毒的硬盘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4.BBS

电子布告栏(BBS)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BBS是由计算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通讯站点,用户可以在BBS上进行文件交换(包括自由软件、游戏、自编程序)。由于BBS站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亦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各城市BBS站间通过中心站间进行传送,传播面较广。随着BBS在国内的普及,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质。 5.网络 现代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已使空间距离不再遥远,数据、文件、电子邮件可以方便地在各个网络工作站间通过电缆、光纤或电话线路进行传送,工作站的距离可以短至并排摆放的计算机,也可以长达上万公里,正所谓"相隔天涯,如在咫尺",但也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高速公路"。计算机病毒可以附着在正常文件中,当您从网络另一端得到一个被感染的程序,并在您的计算机上未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运行它,病毒就传染开来了。这种病毒的传染方式在计算机网络连接很普及的国家是很常见的,国内计算机感染一种"进口"病毒已不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了。在我们信息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的病毒也在国际化。大量的国外病毒随着互联网络传入国内。 随着Internet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并将成为第一传播途径。Internet开拓性的发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Internet带来两种不同的安全威胁,一种威胁来自文件下载,这些被浏览的或是通过FTP下载的文件中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威胁来自电子邮件。大多数Internet邮件系统提供了在网络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问题: 答案: 主要有: (1)透过U盘/移动硬盘传播; (2)透过电子邮件传播; (3)透过网页传播; (4)透过聊天工具和下载软件传播。 【相关阅读】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基本的特性,病毒的传染性是病毒赖以生存繁殖的条件,如果计算机病毒没有传播渠道,则其破坏性小,扩散面窄,难以造成大面积流行。 计算机病毒务必要“搭载”到计算机上才能感染系统,通常它们是附加在某个文件上。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主要透过文件拷贝、文件传送、文件执行等方式进行,文件拷贝与文件传送需要传输媒介,文件执行则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word、Excel等宏病毒透过word、Excel调用间接地执行),因此,病毒传播与文件传播媒体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 据有关资料报道,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是在70年代,那时由于计算机还未普及,所以病毒造成的破坏和对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还不是十分大。1986年巴基斯坦智囊病毒的广泛传播,则把病毒对Pc机的威胁实实在在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1987年“黑色星期五”大规模肆虐于全世界各国的IBmPc 及其兼容机之中,造成了相当大的恐慌。这些计算机病毒如同其他计算机病毒一样,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传染性。透过认真研究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必定能在对抗计算机病毒的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好地防止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侵袭。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1。软盘 软盘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对病毒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那时计算机应用比较简单,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系统都较小,许多执行文件均透过软盘相互拷贝、安装,这样病毒就能透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另外,在软盘列目录或引导机器时,引导区病毒会在软盘与硬盘引导区互相感染。因此软盘也成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寄生的“温床”。 2。光盘 光盘因为容量大,存储了超多的可执行文件,超多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职责,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硬盘 由于带病毒的硬盘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