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散热器面积及片数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散热器片数计算方法

散热器片数计算方法

散热器片数计算方法(精确计算)散热器(俗称暖气片),是将热媒(热水或蒸汽)的热量传导到室内的一种末端采暖设备,已成为冬季采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散热器计算是确定供暖房间所需散热器的面积和片数。

一、散热器片数计算公式(1)已知散热器传热系数K 和单片散热器面积F散热器片数n 的计算公式如下:[1]式中,Q 为房间的供暖热负荷,W ;K 为散热器传热系数,W/(㎡·℃);F 为单片散热器面积,㎡/片;Δt 为散热器传热温差,℃;β、β、β、β依次为散热器的安装长度修正系数、支管连接方式修正系数、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流量修正系数。

散热器的传热温差计算如下:Δt=t – t 式中,t 为散热器里热媒(热水或蒸汽)的平均温度(热媒为热水时,等于供/回水温度的算术平均值),℃;t 为供暖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为18℃。

以95/70℃的热水热媒为例,Δt=64.5℃:1234pj npj n(2)已知单片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公式ΔQ散热器片数n 的计算公式如下:[2]式中,ΔQ 为单片散热器散热量,W/片。

式中,A 、b 为又实验确定的系数,可要求厂家提供。

以椭四柱813型为例,ΔQ=0.657Δt 。

二、散热器修正系数β、β、β、β[2]表安装长度修正系数β表 支管连接方式修正系数β表 安装形式修正系数β 1.3061234123表 进入散热器的流量修正系数β注:1)流量增加倍数 = 25 /(供水温度 - 回水温度);2)当散热器进出口水温为25℃时的流量,亦称标准流量,上表中流量增加倍数为1 。

三、房间层数位置修正此外,对多层住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一般多发生上层热下层冷的现象,故在计算散热器片数时,建议在总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将房间热负荷做上层减、下层加的调整,调整百分数一般为5% ~15%,见下表。

表 散热器片数调整百分表(%)四、散热器片数近似问题散热器的片数或长度,应按以下原则取舍:(《09 技术措施》2.3.3条)[3]1)双管系统:热量尾数不超过所需散热量的5%时可舍去,大于或等于5%时应进位;2)单管系统:上游(1/3)、中间(1/3)及下游(1/3)散热器数量计算尾数分别不超过所需散热量的7.5%、5%及2.5%时可舍去,反之应进位;3)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粗柱型(包括柱翼型):20片细柱型:25片长翼型:7片4举例:某双管系统计算片数为19 .5片,则尾数占比例为0. 5/ 1 9.5 = 0.026 < 5% ,所以尾数应舍去,取19 片。

散热面积计算

散热面积计算

散热器选择的计算方法一,各热参数定义:Rja———总热阻,℃/W;Rjc———器件的内热阻,℃/W;Rcs———器件与散热器界面间的界面热阻,℃/W;Rsa———散热器热阻,℃/W;Tj———发热源器件内结温度,℃;Tc———发热源器件表面壳温度,℃;Ts———散热器温度,℃;Ta———环境温度,℃;Pc———器件使用功率,W;ΔTsa ———散热器温升,℃;二,散热器选择:Rsa =(Tj-Ta)/Pc - Rjc -Rcs式中:Rsa(散热器热阻)是选择散热器的主要依据。

Tj 和Rjc 是发热源器件提供的参数,Pc 是设计要求的参数,Rcs 可从热设计专业书籍中查表,或采用Rcs=截面接触材料厚度/(接触面积X接触材料导热系数)。

(1)计算总热阻Rja:Rja= (Tjmax-Ta)/Pc(2)计算散热器热阻Rsa 或温升ΔTsa:Rsa = Rja-Rtj-RtcΔTsa=Rsa×Pc(3)确定散热器按照散热器的工作条件(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根据Rsa 或ΔTsa 和Pc 选择散热器,查所选散热器的散热曲线(Rsa 曲线或ΔTsa 线),曲线上查出的值小于计算值时,就找到了合适的热阻散热器及其对应的风速,根据风速流经散热器截面核算流量及根据散热器流阻曲线上风速对应的阻力压降,选择满足流量和压力工作点的风扇。

散热器热阻曲线~~~~~~~~~~~~~~~~~~~~~~~~~~~~~~~~~~~~三,散热器尺寸设计:对于散热器,当无法找到热阻曲线或温升曲线时,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按上述公式求出散热器温升ΔTsa,然后计算散热器的综合换热系数α:α=7.2ψ1ψ2ψ3{√√ [(Tf-Ta)/20]}式中:ψ1———描写散热器L/b 对α的影响,(L 为散热器的长度, b 为两肋片的间距);ψ2———描写散热器h/b 对α的影响,(h 为散热器肋片的高度);ψ3———描写散热器宽度尺寸W 增加时对α的影响;√√ [(Tf-Ta)/20]———描写散热器表面最高温度对周围环境的温升对α的影响;以上参数可以查表得到。

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首先,我们要了解,暖气片的购买单位是组,它是由多少片暖气片组成的,大多数暖气片厂 家都可以定制。

其次了解暖气片的高度,市面上常见的一般有 670mm、1500mm、1800mm 三种,不同高度的暖气片散热量也不一样,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大。

暖气片片数需要根据房间面积来计算的。

首先选择一款性价比最高的暖气片,记住它每片的 散热量,用这个【散热量】除以 100 就得到【每平米需要的片数】,然后用【房间面积】 除以【每平米需要的片数】,就得到这个房间需要的【总片数】。

举个例子:小编客厅面积 为 20 平米,选中鲁本斯塞尚大水道 1800 高的暖气片,每片的散热量是 260W,算法是: 用散热量 260W 除以 100 等于 2.6(每平米需要的片数),(房间面积)20 除以 2.6 等于 7.7,所以 20 平房间需要 8 片一组的暖气片。

最后,建议房屋密封性不好的买家在此算法的基础上多买一到两片,这样能达到更好的采暖 效果。

1)影响散热量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散热器本身的特点,如它的材料、形状、壁厚、焊接质量 和表面处理等;二是它的使用条件,也就是外界条件,如流过散热器的热媒种类、温度、流量,进出水的 方式,房间里的空气温度和流速,四周墙面的颜色和温度,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组装片数等。

因此,不仅 不同的散热器散热性能不同,而且同一片或同一组散热器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的散热性能也不相同。

散热器的散热量可用下式表示: Qs=KsFs(tp-tn)式中 Qs——散热器的散热量(W); Ks——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 Fs——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 tp——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 tn——散热器所在室内的空气温度(℃)。

由式中可见,温差 tp-tn 越大,散热量也越大。

如果它们成直线关系变化,则 Ks 就应该是常数。

散热器尺寸设计计算方法

散热器尺寸设计计算方法

散热器尺寸设计计算方法1.散热器面积计算:散热器的面积是散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散热器的材料、形状和工况要求,可以计算出散热器需要的面积。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A=Q/(U*ΔT)其中,A为散热器面积(m^2),Q为需要散热的功率(热量,W),U为散热器的总传热系数(J/(m^2·s·K)),ΔT为散热器的温差(K)。

2.散热器尺寸计算:散热器的尺寸也是影响散热效果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尺寸设计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翅片间距计算:翅片间距是翅片散热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影响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一般情况下,翅片间距需要与相邻的翅片高度相等,以确保散热面积充分利用。

翅片间距计算公式如下:S=H/(N+1)其中,S为翅片间距(m),H为散热器的高度(m),N为翅片数量。

(2)翅片厚度计算:翅片厚度会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机械强度,一般情况下,翅片厚度越小,散热效果越好。

根据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和翅片的数量,可以计算出翅片的厚度。

翅片厚度计算公式如下:T=A/(N*L)其中,T为翅片厚度(m),A为散热器的面积(m^2),N为翅片数量,L为散热器的长度(m)。

(3)散热管直径计算:散热管的直径也是散热器的一个重要尺寸参数。

直径越大,散热效果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材料成本。

根据散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和散热管的数量,可以计算出散热管的直径。

D=sqrt((4Q)/(P*π*N))其中,D为散热管的直径(m),Q为需要散热的功率(W),P为散热管的壁厚(m),N为散热管的数量。

除了上面介绍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的散热要求和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尺寸设计计算方法。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确保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稳定性。

散热片计算方法

散热片计算方法

散热片计算方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散热片计算方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散热片计算方法的全部内容。

征热传导过程的物理量在图3的导热模型中,达到热平衡后,热传导遵循傅立叶传热定律:Q=K·A·(T1-T2)/L (1)式中:Q为传导热量(W);K为导热系数(W/m℃);A 为传热面积(m2);L为导热长度(m)。

(T1—T2)为温度差。

热阻R表示单位面积、单位厚度的材料阻止热量流动的能力,表示为: R=(T1-T2)/Q=L/K·A (2)对于单一均质材料,材料的热阻与材料的厚度成正比;对于非单一材料,总的趋势是材料的热阻随材料的厚度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纯粹的线形关系.对于界面材料,用特定装配条件下的热阻抗来表征界面材料导热性能的好坏更合适,热阻抗定义为其导热面积与接触表面间的接触热阻的乘积,表示如下:Z=(T1—T2)/(Q/A)=R·A (3)表面平整度、紧固压力、材料厚度和压缩模量将对接触热阻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实际应用条件有关,所以界面材料的热阻抗也将取决于实际装配条件。

导热系数指物体在单位长度上产生1℃的温度差时所需要的热功率,是衡量固体热传导效率的固有参数,与材料的外在形态和热传导过程无关,而热阻和热阻抗是衡量过程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芯片工作温度的计算如图4的热传导过程中,总热阻R为:R=R1+R2+R3 (4)式中:R1为芯片的热阻;R2为导热材料的热阻;R3为散热器的热阻.导热材料的热阻R2为: R2=Z/A (5)式中:Z为导热材料的热阻抗,A为传热面积。

散热器简化设计计算方法

散热器简化设计计算方法

壁挂散热器价格简化设计计算方法一. 金旗舰散热量Q的计算1.基本计算公式:Q=S×W×K×4.1868÷3600 (Kw)式中:①.Q —散热器散热量(KW)=发动机水套发热量×(1.1~1.3)②.S —散热器散热面积(㎡)=散热器冷却管的表面积+2×散热带的表面积。

③.W —散热器进出水、进出风的算术或对数平均液气温差(℃),设计标准工况分为:60℃、55℃、45℃、35℃、25℃。

它们分别对应散热器允许适用的不同环境大气压和自然温度工况条件。

④.K —散热系数(Kcal/m.h.℃)。

它对应关联为:散热器冷却管、散热带、钎焊材料选用的热传导性能质量的优劣;冷却管与散热带钎焊接合率的质量水平的优劣;产品内外表面焊接氧化质量水平的优劣;冷却管内水阻值(通水断面积与水流量的对应关联—水与金属的摩擦流体力学),散热带风阻值(散热带波数、波距、百叶窗开窗的翼宽、角度的对应关联—空气与金属的摩擦流体阻力学)质量水平的优劣。

总体讲:K值是代表散热器综合质量水平的关键参数,它包容了散热器从经营管理理念、设计、工装设备、物料的选用、采购供应、制造管理控制全过程的综合质量水平。

根据多年的经验以及数据收集,铜软钎焊散热器的K值为:65~95 Kcal/m2.h.℃;改良的簿型双波浪带铜软钎焊散热器的K值为:85~105 Kcal/m2.h.℃;铝硬钎焊带电子风扇系统的散热器的K值为:120~150 Kcal/m2.h.℃。

充分认识了解掌握利用K值的内涵,可科学合理的控制降低散热器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准确的K值需作散热器风洞试验来获取。

⑤.4.1868和3600 —均为热能系数单位与热功率单位系数换算值⑥.发动机水套散热量=发动机台架性能检测获取或根据发动机升功率、气门结构×经验单位系数值来获取。

二、计算程序及方法1. 散热面积S(㎡)S=冷却管表面积F1+2×散热带表面积F2F1={ [2×(冷却管宽-冷却管两端园孤半径)]+2π冷却管两端园孤半径}×冷却管有效长度×冷却管根数×10F2=散热带一个波峰的展开长度×一根散热带的波峰数×散热带的宽度×散热带的根数×2×102. 算术平均液气温差W(℃)W=[(进水温度+出水温度)÷2]-[(进风温度+出风温度)÷2]常用标准工况散热器W值取60℃,55℃,增强型取45℃,35℃。

散热器的表面积计算

散热器的表面积计算

散热器的表面积计算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散热器的表面积计算S = (△T*a))(平方米)式中△T——散热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Ta)之差(℃);a——传导系数,是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空气流速决定的。

a的值可以表示为:A = Nu*λ/L式中λ——热电导率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决定;L——散热器海拔高度();Nu——空气流速系数。

Nu值由下式决定Nu = * [(V/V1)^(1/2)]*[Pr^(1/3)]式中 V——动黏性系数,是空气的物理性质;V1——散热器表面的空气流速;Pr——参数(见表1)。

散热器选择的计算方法一,各热参数定义:Rja———总热阻,℃/W;Rjc———器件的内热阻,℃/W;Rcs———器件与散热器界面间的界面热阻,℃/W;Rsa———散热器热阻,℃/W;Tj———发热源器件内结温度,℃;Tc———发热源器件表面壳温度,℃;Ts———散热器温度,℃;Ta———环境温度,℃;Pc———器件使用功率,W;ΔTsa ———散热器温升,℃;二,散热器选择:Rsa =(Tj-Ta)/Pc - Rjc -Rcs式中:Rsa(散热器热阻)是选择散热器的主要依据。

Tj 和Rjc 是发热源器件提供的参数,Pc 是设计要求的参数,Rcs 可从热设计专业书籍中查表,或采用Rcs=截面接触材料厚度/(接触面积X 接触材料导热系数)。

(1)计算总热阻Rja:Rja= (Tjmax-Ta)/Pc(2)计算散热器热阻Rsa 或温升ΔTsa:Rsa = Rja-Rtj-RtcΔTsa=Rsa×Pc(3)确定散热器按照散热器的工作条件(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根据Rsa 或ΔTsa 和Pc 选择散热器,查所选散热器的散热曲线(Rsa 曲线或ΔTsa 线),曲线上查出的值小于计算值时,就找到了合适的热阻散热器及其对应的风速,根据风速流经散热器截面核算流量及根据散热器流阻曲线上风速对应的阻力压降,选择满足流量和压力工作点的风扇。

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S=π×D×1.5D×K×N
图三
式中D——直径;
K——1.05;
N——法兰个数。
(5)设备和管道法兰翻边防腐蚀工程量计算式:(图四)
图4
S=π×(D+A)×A
式中D——直径;
A——法兰翻边宽。
(6)带封头的设备防腐(或刷油)工程量计算式:(图五)
图五
S=L×π×D+(D[]22)×π×1.5×N
式中N——封头个数;
总结一句,也就是说正常集中供暖,房间阳面,可按每平米80W散热量计算,要是阴面则需要按105W来计算.要是一楼、顶楼、端头户(也就是把边),则还需要加大散热量,独立供暖、别墅则阳面最少要按105W的散热量来计算,设计的以上因素还是要按比例加大。这才能达到国家标准温度。
第十一册 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
采暖地点1 2 3 4 5 6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居民住宅80 105 122 159 114 137 139 168 213 257 166 200
3、独立供暖楼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10%
4、独立别墅: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30%
5、联体别墅: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20%
6、平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50%:
2、集中供暖楼房常规状态单位面积热指标:
常规状态指进水温度80度,回水温度60度、室温18度(结合北京实际供暖情况)
单位面积热指标:
无保温层
采暖地点1 2 3 4 5 6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居民住宅105 126 153 183 166 199 158 191 228 272 175 195
有保温层
首先,我们要了解,暖气片的购买单位是组,它是由多少片暖气片组成的,大多数暖气片厂家都可以定制。其次了解暖气片的高度,市面上常见的一般有670mm、1500mm、1800mm三种,不同高度的暖气片散热量也不一样,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1散热器面积及片数的计算方法项目一:室内热水供暖工程施工模块三:散热器施工安装单元2 散热器的计算1-3-2-1散热器面积及片数的计算方法1.计算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供暖房间的散热器向房间供应热量以补偿房间的热损失。

根据热平衡原理,散热器的散热量应等于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为321)(βββn pj t t K Q F -=(2-1-2)式中 F ——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 2);Q ——散热器的散热量(W );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 2·℃)];t pj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 n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β1——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β2——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β3——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2.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 是表示当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 pj 与室内空气温度t n 的差为1℃时,每1 m2散热面积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

选用散热器时希望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越大越好。

影响散热器传热系数的最主要因素是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差值Δtpj。

另外散热器的材质、几何尺寸、结构形式、表面喷涂、热媒种类、温度、流量、室内空气温度、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片数等条件都将影响传热系数的大小。

因而无法用理论推导求出各种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值,只能通过实验方法确定。

国际化标准组织(ISO)规定: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K值的实验,应在一个长×宽×高为(4±0.2)m×(4±0.2)m×(2.8±0.2)m的封闭小室内,保证室温恒定下进行,散热器应无遮挡,敞开设置。

通过实验方法可得到散热器传热系数公式K=a(Δtpj)b=a(tpj -tn) b(2-1-3)式中 K——在实验条件下,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a 、b——由实验确定的系数,取决于散热器的类型和安装方式;tpj =2)7095( ℃=82.5 ℃对于单管热水供暖系统,各组散热器是串联关系,因水温沿流向逐层降低,需确定各管段的混合水温之后逐一确定各组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度[见公式(1-1-7)],进而求出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公式(1-1-7)也适用于水平单管系统各管段水温的计算。

计算出各管段水温后,就可以计算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

蒸汽供暖系统,当蒸汽压力 p≤ 30kPa(表压)时,tpj取100℃;当蒸汽压力 p>30kPa (表压)时,tpj取与散热器进口蒸汽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

4.确定散热器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散热器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实验确定的,如果实际使用条件与测定条件不相符,就需要对传热系数K进行修正。

(1)组装片数修正系数β1实验测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时,柱型散热器是以10片为一组进行实验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单片散热器是组对成组的,各相邻片之间彼此吸收辐射热,热量不能全部散出去,只有两端散热器的外侧表面才能把绝大部分辐射热量传给室内,这减少了向房间的辐射热量。

因此组装片数超过10片后,相互吸收辐射热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会增加,散热器单位面积的平均散热量会减少,传热系数K值也会随之减少,需要修正K值,增加散热面积。

反之,片数少于6片后,散热器单位面积的平均散热量会增加,K值也会增加,需要减少散热面积。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β见表2-1-1。

1表2-1-1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β1实验测定散热器(2)连接形式修正系数β2传热系数时,散热器与支管的连接形式为同侧上进下出,这种连接形式散热器外表面的平均温度最高,散热器散热量最多。

如果采用表2-1-2所列的其他连接形式,散热器外表面平均温度会明也远比同侧上进下出连接形式低,显降低,tpj传热系数K也会减小,因此需要对传热系数进行>1 ,增加其散热面积。

修正,取β2表2-1-2列出了不同连接形式时,散热器传热。

系数的修正系数β2表2-1-2 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β2实验确定传热系(3)安装形式修正系数β3数K时,是在散热器完全敞开,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测定的。

如果实际安装形式发生变化,有时会增加散热器的散热量(如散热器外加对流罩);有时会减少散热量(如加装遮挡罩板)。

因此需要考虑对散热器传热系数K进行修正。

表2-1-3列出了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β3其实质是在不同安装形式下对散热器散热面积进行修正。

另外,实验表明:在一定的连接方式和安装形式下,通过散热器的流量对某些形式散热器的K 值和Q值有一定的影响;散热器表面采用不同的涂料时,对K值和Q值有影响;蒸汽供暖系统中,蒸汽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要高于热水散热器的K值。

可根据具体条件,查阅有关资料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

表2-1-3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β35.计算散热器的片数或长度散热器的片数或长度F n=f(2-1-5)式中 n——散热器的片数或长度(片或m);F——所需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F——每片或每 m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片或m2/m ),可查附录9确定。

实际设置时,散热器每组片数或长度只能取整数。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柱型散热器面积可比计算值小0.1 m2,翼型或其他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可比计算值小5%。

另外,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粗柱型(M—132)不易超过20片;细柱型不易超过25片;长翼型不易超过7片。

4.【能力训练】试计算图2-1-8所示立管各组散热器的面积及片数。

已知条件:每组散热器的热负荷已标于图中,单位为W。

系统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

选用二柱M-132型散热器,装在墙龛内,上部=18℃。

距窗台板100mm。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tn【解】计算步骤:(1)计算各立管管段的水温由公式(1-1-7)图2-1-8t1=tg-QttQhgi∑-∑-)(1=95-2)1474126012601495()7095(21495⨯+++-⨯⨯=88.19℃t2=95-2)1474126012601495()7095(2)12601495(⨯+++-⨯⨯+=82.45℃t3=95-2)1474126012601495()7095(2)126012601495(⨯+++-⨯⨯++=76.71℃(2)计算各组散热器的热媒平均温度tpjtpj4=219.8895+=92℃tpj3=245.8219.88+=85℃tpj2=271.7645.82+=80℃tpj1=27071.76+=73℃(3)计算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 查附录9,M-132型散热器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K=2.426Δt pj0.286,所以K 4=2.426×(92-18)0.286=8.31 W /(m 2·℃ )K 3=2.426×(85-18)0.286=8.08 W /(m 2·℃)K 2=2.426×(80-18)0.286=7.90 W /(m 2·℃ )K 1=2.426×(73-18)0.286=7.65 W /(m 2·℃)(4)计算散热器面积F 用公式(2-1-2)计算四层:先假设片数修正系数β1=1.0,查表2-1-2,同侧上进下出连接形式修正系数β2=1.0;查表2-1-3,该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β3=1.06,则F 4=232144458.206.111)1892(31.81495)(m t t K Q npj =⨯⨯⨯-⨯=-βββ F 3=232133347.206.111)1885(08.81260)(m t t K Q npj =⨯⨯⨯-⨯=-βββ F 2=232122273.206.111)1880(90.71260)(m t t K Q npj =⨯⨯⨯-⨯=-βββ F 1=232111172.306.111)1873(63.71474)(m t t K Q npj =⨯⨯⨯-⨯=-βββ(5)计算散热器的片数n 查附录9,M —132型散热器每片面积f=0.24 m2/片,由公式(2-1-5)得n4=75.10/24.058.222片mm片查表2-1-1,片数修正系数β1=1.0510.75片×1.05=12.29片0.29片×0.24㎡/片=0.07 m2<0.1 m2因此n4=12片同理n3=2.47/0.24=10.29片 10.29片×1.05=10.8片 0.8片×0.24㎡/片=0.192m2>0.1 m2 因此n3=11片n2=2.73/0.24=11.38片11.38片×1.05=11.95片 0.95片×0.24㎡/片=0.228 m2>0.1 m2 因此n2=12片n1=3.72/0.24=15.5片15.5片×1.05=16.28片 0.28片×0.24㎡/片=0.07 m2<0.1 m2 因此n1=16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