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根本区别源于思维方式差异(详细)

合集下载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在于哲学思想的差异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在于哲学思想的差异

西医:注重局部分析,强调 疾病与病因的直接联系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 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注重 调理和预防
西医:注重对症治疗,强调 药物和手术的直接效果
整体观念:注重 人体内外环境的 整体平衡
辨证论治:根据 个体差异进行个 性化治疗
治未病:预防为 主,未病先防
养生保健:注重 生活方式和饮食 习惯的调整
西医注重科学 实证,强调客 观观察和实验
验证
西医注重疾病 诊断和治疗, 强调病因和病
理机制
西医注重药物 和手术治疗, 强调药物的疗 效和手术的安
全性
西医注重预防 医学,强调疾 病的预防和健
康管理
诊断方法:中医注重整体观,西医注重局部观 治疗方法:中医注重调理,西医注重对抗 疗效评价:中医注重长期效果,西医注重短期效果 医患关系:中医注重医患沟通,西医注重医患合作
阴阳五行:中医理 论的基础,强调人 体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
整体观念:注重人 体各部分的相互联 系和整体功能
辨证论治:根据病 人的症状、体征、 舌象等综合判断病 情,制定治疗方案
养生保健:注重预 防疾病,强调饮食 、起居、运动等生 活习惯对健康的影 响
科学主义:强 调科学方法和
实证研究
生物医学模式: 以生物医学为 基础,注重疾 病诊断和治疗
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推拿、拔 罐等疗法在现代 医学中的推广
中药现代化:中 药的现代化研究, 如中药成分分析、 中药药理研究等
中西医结合:中 西医结合在现代 医学中的发展, 如中西医结合治 疗肿瘤、心血管 疾病等
科技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西医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精准医疗:通过基因测序、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西医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和西医的治病的真相,思维不同

中医和西医的治病的真相,思维不同

中医和西医的治病的真相,思维不同文源:快乐印吧中医和西医有很大的区别:西医是针对很多人身体的平均水平,而中医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比如血压高的问题,西医认为只要到了一百四就是高血压;但如果有的人高压一直是一百四,偶尔去医院一量,医院就说他高血压,让他降血压,反而会造成他身体很不舒服,所以所谓的指标其实只是一个参考,是西医根据大量正常人群中有关实验测定数据来划定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人个性化指标。

西医也说:人到了六十岁以后,每长十岁血压脊柱会相应的增高;根据中医理论是因为这个时候人的气血水平低了,要通过加压的方式来拯救自己身体。

在中医看来,只要血压不太高,人体的自保功能会发挥正常作用;但是西医就认为应该给你降血压。

章老师总结,人体健康首先是人本身有修复系统,人本身自己身体就有各种自救功能,健康是根据你的心态和饮食起居来定的。

你想要健康: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能经常熬夜,不能经常玩手机和电脑,这样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系统正常运化,所以人必须要跟着天气变化而来定夺自己的习惯。

冬季是一年当中的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也是一时。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发现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晚上八九点钟很困,有些年龄大的看着电视就已经睡着;还有一部分人在晚上十一点就醒过来,醒了以后肚子饿了就吃夜宵。

从西医来说,胆汁开始分泌,人就会有食欲,其实这个时候吃东西是一种病魔的表现。

为什么晚上十一点醒来?因为子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子时生阳气,这一时刻人体的阳气又处于生发点状态,此时的阳气应该细心养护,所以一时一定要睡的很沉。

这样人才能保持健康,达到排毒养颜的效。

有些人误认为:我今天晚上加晚班,明天早上能不能晚点起床?晚起是不是就对身体没有多大的损伤呢?章老师告诉你们:一定有损害!中国传统养生就是认为:晚上是养阴的时候应该睡觉的,太阳一升起来,人体的阳气是和天地之间的阳气一起起来的。

如果整个上午你都没有起床在睡觉,你等于自己憋住了自己的阳气,久而久之也会对身体有影响,你的阳气永远起不来,你就等于不顺其自然,你没有跟着天地的气机走,也会造成身体的病变,损害健康。

中西医差异原因

中西医差异原因

第一,人的来源的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人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是有位神仙,在须弥山选择了一处藏风闭气的洞穴,垒起一座炉鼎,注入金木水火土五气精华,合化至一年将满时,在鼎内炼成了二个“仙丹”,取出后发现,一个是“阳象婴儿”,一个是“阴形姹女”,这两个人就是我们的祖先。

由此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观念、阴阳调和,有追求自然的本能。

西方人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据说上帝一手创造他们时,还隐藏了大量的秘密不让他俩知道。

由此他们非常热衷于探索上帝的秘密,为了能看清一切事物,不惜偷吃“禁果”。

对天地的观念淡薄,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对深入细微的研究感兴趣。

第二,受不同的文化的影响中医学吸收了周易、道家、儒家等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并把它们转化为医学伦理,以此为基础来阐述和理解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西医学吸收了古希腊的元素论、原子论,并把它转化为医学理论,以此为基础来理解和阐明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

由于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人们无法突破整体,进行微观或部分的研究,因此医学也是注重整体研究、临床研究的。

但即使在此时,中西医整体观的内涵仍然不同。

第三,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认为整体是组合而成的,是可分的,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热衷于走实验研究的道路。

比如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周围电子组成,原子核可以分中子和质子。

196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建成一座长达3km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最终证明了夸克的存在。

这就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喜欢越分越细,内容却越来越多。

同样是水,中国人认为水是上天的造化,与世无争。

它很有志向,又那么有智慧,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懂得拐个弯委屈自己,总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奔向大海不回头”,它为而不争,至柔却至刚。

中国人本能的追求顺从于天,强调事物的自然和阴阳属性。

第四,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中西医研究对象及思路的不同比如SARS(非典)来了。

浅谈中西医思维的差异

浅谈中西医思维的差异

• 5.还原观不同。 • 西医贯彻着还原论的“实体”观,按照原子论,是要“还”到 “原子”来认识;中医按照系统论,是要“还”到“混沌未分的 统一体”来认识,“整体”才是本源性的最终说明。
三、中西医对疾病、人体认识的差异
• 对疾病的认识不同 分类
医学模式 病因病机 诊断特点 治疗原则 哲学思想
西医
• 三大奇迹:从未中断的古代文明 • 仍未融合的科学 • 至今仍在应用的科学体系
• 三大难题:中西医不可通约 • 中医学时间理论问题现代科学无法解释 • 中医学走向世界无轨道可接
• 2、中西医差异的扩大
• 从公元5世纪至公元17世纪,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 国的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同时在社会政治、经济的推动下,中医 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中医理论沿着《内经》和《伤寒论》所开 辟的道路,进一步贯彻和发挥了元气论为核心的思想观点,进一 步丰富发展了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学说为核心的理论体 系,辨证论治体系走向成熟,脉学、病因学、病机学、证候学、 针灸学等理论日益健全。逐步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体 系,形成了朴素的系统论思维,学术思想上的中医特色正式形成。
• 3.对事物整体性的认识不同。
• 中国传统系统论思维认为世界和事物的本原是个统一体,事物从 本原上就是不可分解的,部分始终是作为整体内的部分而存在, 不可分解性是事物整体性的本质。西方原子论的“组合”观认为 人的整体可分为部分,再把各部分分解为更加细小的部分,直至 分解到其本原――“原子”。
• 4.运动的源泉不同。 • 中国传统系统论思维认为事物运动的动力源泉在本原的内部,内 在矛盾决定着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阴阳交而生物”,由此构成了内源的矛盾运动和事物的千变万 化。西方原子论强调原子不可分、没有内部矛盾。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学习的本质就是“复制”。

一个复制方法和思维的过程。

古今医家概莫能外,凡有成就或称之为“得道”者都是复制的同一个《内经》思维,而更多未“得道”的医家复制的则是个人思维。

正确的中医思维模式因其源头统一,只是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而有分别,但核心本质却没有分别。

扫除外物,直觅本来中医虽博大,但精深处却为一。

所以我们在进一步学习之前要更彻底地过滤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去非是的思维,无论什么“仙方秘术”,只要不是究竟之学,都需要舍弃。

我们不是因为知识不够多而不能尽得《内经》之奥,而是知识太多、太杂阻碍我们进入,或因某些秘术有一定的效果使自己陶醉其中。

我个人认为:学习最大的痛苦就是知识间的互相碰撞,费劲心力地获得很多知识,可知识间却相互矛盾,并各自有理,死死纠缠于得到的知识非常痛苦,这种纠结的痛苦难以形容。

所以需要我们轻装上阵,轻松地没有过多要求地学习经典,这就是快乐的开始。

下面我们继续领悟经典的智慧。

攻玉之石学而不思则罔,当我们在阅读中医经典过程中,常会出现瓶颈,其实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调整方向,不能沿着惯性一直走下去。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一直沿着西医指的方向走中医的道路,这样削足适履肯定学不好中医。

我们应该感谢西医,因为正是有了西方医学对中医学的冲击,中医才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在西医的冲击下,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自大,不再固步自封。

图拼世界中医与西医有很大差别,最大的差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现在西方人士一直沿用笛卡尔的治学方法来观察世界,这种方法就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每个人研究一个小问题,待小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后,再考虑大问题,这样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到医学领域就产生了现在的西医思维。

西医将人体结构分解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八个系统,一个医生只研究人体的某一个系统,这样他就可以在所研究的系统中无限深入,成为专一系统的专家。

随着医学的发展,研究领域越分越细,很多医生穷极一生只研究人体某一系统的某一小部分的某一小方面,最后也会成为专家。

西医和中医的思维体系

西医和中医的思维体系

西医和中医的思维体系
西医和中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思维体系。

西医主要依靠解剖、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的现代科学知识,强调治疗疾病的根本在于调节和修复身体的生物化学和生理机能。

中医则更加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调理身体内外环境,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西医强调基于科学证据的治疗方法,例如使用药物、手术和物理治疗等。

中医则采用较为自然的疗法,包括针灸、推拿、草药和饮食调理等。

虽然两种医学思维体系存在诸多差异,但在实践中也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例如,现代中医疗法已经开始借鉴西医的技术和理念,而西方医生也在学习和应用一些中医技术。

总的来说,西医和中医的思维体系都为人类医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两者存在差异,但在不同的疾病和治疗方法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因此,医学界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以推动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 1 -。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呢到思维方式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呢到思维方式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是什么呢到思维方式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还反映在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本质的理解上。

中医的思维方式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整体性和系统性。

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这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健康不仅仅取决于某个局部的病变,而是整个身体系统的平衡与协调。

例如,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不仅仅是指心脏的生理功能,还包括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状态。

一个人的情绪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心理因素,还可能与心脏的气血运行有关。

在诊断疾病时,中医采用的是望、闻、问、切的方法。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倾听患者的声音、气息,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触摸患者的脉搏等,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这种诊断方式注重的是个体的特异性和动态变化。

同样的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原因,因此治疗方法也会因人而异。

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等。

中药的使用讲究的是药物的性味归经,通过药物的组合来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

针灸则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

这些治疗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扶正祛邪”,即增强人体自身的正气,排除病邪,从而恢复身体的健康。

相比之下,西医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分析和还原。

西医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注重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西医将人体分解为各个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层次,通过实验和研究来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西医在诊断疾病时,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检查,如 X 光、CT、核磁共振、血液化验等。

这些检查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病变部位和病理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但这种诊断方式有时可能会忽略患者的整体状态和个体差异。

治疗方面,西医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

药物治疗往往是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化学药物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调节生理功能。

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

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

从思维方式看中西医的差异
肖小芹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4(10)3
【摘要】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 ,其本质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

本文从东西方人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出发 ,探讨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思维特点 ,并就中医学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以及中西医结合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总页数】3页(P2-4)
【关键词】医学哲学;思维方式;中医学;西医学
【作者】肖小芹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031
【相关文献】
1.从“司外揣内”看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J], 史俊
2.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 [J], 孙晓凌;汪北华
3.从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看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成因 [J], 冯亚洪
4.从《骆驼祥子》英译本看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J], 张亚婷
5.从中西医学的特点看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差异 [J], 杨卫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的根本区别源于思维方式 的差异
中西医的不同发展道路
2021/3/1
1
理解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 要性
• 中医学中国传统医学)是千百年来中 国人民与疾病抗争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晶。
•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中医学 的贡献,功不可没。
2021/3/1
2
关于“西医”的概念
• 自从用“手术刀打开中国大门”以后,由西方 医生掌握的医术(医院)就是西医。有了西医, 才有了中医的称呼。在此以前,医就是医。
• 创立中医研究院,兴办中医学院,中医 医院,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班。医院设中 医科。提倡中西医结合。
• 学术冲突依然存在。互不了解,互相误 解,而互不信任。是正常的现象。
• 门户之见,相互歧视,甚至诋毁,是反 科学的,不顾事实的,也是会反复发生 的。
2021/3/1
6
关于“伪科学”之说
• “伪科学”之说,由来已久。从“废医存药” 的行政命令开始。至今台湾无中医。这个法令 首先损害人民利益,也是严重损害学术发展的。
• 近年来的新版,是“中医的基本理论-阴阳五 行-不科学”。
• 阴阳五行不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而是它的哲 学基础。哲学和科学本不是一个范畴。
•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脏象和经络学说。
2021/3/1
7
解决之道
互相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疗效,是科学态度的 起码条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了解,理解并掌握是前提。不求甚解,想当然, 就会过度简单化。简单化往往就会曲解问题,
会使问题复杂化, 就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因为 没有共同出发点,没有共同语言。
• 溯本求源。中西医学发展的差异源于哲学思维 的差别。
• 西方人士对中医的接受在于疗效“神奇”。美 国的中医学院及资格考试。
•2021柏/3/1 林洪堡大学医学院对学习中医的态度。
8
最近报道
• 人民日报北京8月2日电 记者今天从中国中医 科学院获悉: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新近发布了一份指导性文件《补充和替代医学 产品及FDA管理指南(初稿)》,将包括中 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从“补充和替代医学(C AM)”中分离出来,首次认同中医药学与西 方主流医学一样,是一门有着完整理论和实践 体系的独立科学体系,而不仅仅是对西方主流 医学的补充。
2021/3/1
13
• 由于道是总的规律,所以掌握了道,就把握了 一切。就可以“一通百通”。这在古代可以行 得通。医学,暦法,风水,占卜………都以阴 阳五行学说为基础。
• “秀才学医,笼中捉鸡”。
• 但是现代的秀才(状元),要学传统医学,就 不容易了。在现代,“一通百通”是不可能的。 物理学或数学专家,不可能自然就是医学专家。
of them at last hit upon the righ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by saying that the primary stuff which
reality is made of is being. Étienne Gilson ]
• Ontology 本体论。“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 ‘有’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
‘有’是唯一的,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 范畴;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 (黑格尔)。
• 范畴学 category(明确的定义),逻辑思维。
2021/3/1
15
基于整体归纳思维而形成的中 医学
• 基于‘功能系统’而形成的脏象学和经 络学。
• 由‘四气’‘五味’而形成的中药学 (本草)。
• 基于‘外感’六淫而形成的外感辨证, 包括所有的传染病(伤寒与温病)。
• 解放前“废医存药”政策,使传统医学 濒临灭亡。中医师改行 。
2021/3/1
4
中医与传统文化
•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 中医所遭遇的命运,也反映中国传统文 化遭遇的命运。
• 理解中医学,就是从一个具体领域的理 论和实践,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021/3/1
5
解放后中医学的复兴
2021/3/1
12
内经中之“道”
• 一阴一阳之为道。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纪纲,变化之父母,生杀 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
•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 阴平阳秘,则无不治。
• 人身一小天地。 天人合一。
•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哲学)指导思想,而非 基本理论本身。有人说它不科学,而攻击中医学。其 实它本就不属于科学范畴。那是对本国文化的无知。
• 中国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明显不同是前 者强调《无》,而后者强调《有》。
2021/3/1
11
由《无》产生的结果
• 道: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无)
• 德:一物所以生之原理。 (有)
• 因此,《无》高于《有》。
• 归纳不同事物,寻其共同规律。整体性归纳思 维。
• 暗示与明晰。富于暗示(无)而缺明晰(有)。 因为它不表示任何由演绎推理而来的概念。强 调整体,反对分割。追求共性。
2021/3/1
14
由《有或是》产生的结果
• Being as beings (Aristotle) [the early Greek thinkers successively attempted to reduce nature in
general to water, then to air, then to fire, until one
• 辛亥革命以后,西医学(院)陆续由中国医生 所掌握。特别在解放以后,所有医院均由中国 运营。从那时起,它就是中国医学的一个重要 部分。
• 用“现代医学” 和“传统中国医学”来代替 “西医”和“中医”就更符合我国目前现状。
• 两种医学都是我国服务于人民的宝贵财富。
2021/3/1
3
中西医之争
• 两种医学体系差异巨大,争论不可避免。 反应着两种文化的冲突。
2021/3/1
9
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差异
• 基于直觉,概括而形成的归纳思维。 • 基于假设,证明而形成的推理思维。
2021/3/1
10
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
• 在解释宇宙发生等自然现象时,两种哲 学的思维方式,在古代相当近似。
• 中国的五行与古希腊的四元素 (Empedocles)
• 中国的阴阳学说与Pithagoras宇宙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