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本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工资=价值:不赚不赔 工资>价值:亏本 工资<价值:价值增值(资本家) 价值增值过程中的劳动: 1)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2)剩余劳动,无偿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 本家与雇佣工人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资本——不可变资本 价值转移:生产资料价值→产品价值 2)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可变资本 价值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工资)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 价值的源泉。这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 的,也不是由不可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 雇佣的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 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 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由此具有 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质,由此,资本主义所有 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 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4.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商会 生产力低下 集体劳动、生产资料归氏族所有、 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劳动产品 无阶级、无剥削、无私 有制 奴隶社会 生产力有较大发展:普遍使用金属工具、城乡分离、体 脑分工出现 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奴隶 劳动被残酷剥削 封建社会 封建地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被剥削(地租)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资本家占有劳动要素: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 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1、劳动 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产品价值=原料+生产成本+劳动 价值=产品价值-不变成本=劳动 利润=价值增值-工资支出=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所有制
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的运行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价值规律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指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 或本经济单位的需 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 特点:自给自足的经济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 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指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 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的使用能够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这对剩余价值的生 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产生的历史意义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货币的 出现,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 为价值; 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 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 )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 间的比率:
剩余价值(m) 剩余价值率(m)= ────── 可变资本(V)
它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 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示,即:
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 无酬劳动 剩余价值率= ────── = ──── = ──── 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 有酬劳动
促使 商品 生产 者优 胜劣 汰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本质

“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是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机关。
国家往往表现为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
但不能由此否认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确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但是,说国家是这样的,这仅仅是说,它是当时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可以概括的认为是,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代表和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的生产力。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
为了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然要把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人民群众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因此对于国家来说,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等,都必然要直接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在运用各种政治手段和政治权力进行统治时必然要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为主要任务。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统治功能之外,由于国家也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社会管理机构,所以国家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其实,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也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资本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的本质
资本主义的本质可以分为三种:
1、从生产关系来分析资本主义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是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掠夺。
代表人物是马克思,他抓住剩余价值这个关键,来解释利润和资本的金融扩张如何成为现实可能性。
雇佣劳动于是成为马克思理解的资本主义做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实质。
2、从资本主义的精神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只是理性而系统的追逐利润,代表人物比如国外的韦伯、国内的黄仁宇等。
3、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自然经济之蜕变的金融经济,代表人物是道格拉斯·诺斯。
扩展资料
资本主义由封建社会发展过来。
封建社会是地主将土地租给农民播种,租期内土地由农民掌控,但要定时向地主交地租和其它税。
资本主义改为农业工人到农业资本家的农场干活,之后拿钱离开,不掌控土地。
资本主义里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雇佣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机是追求资本价值的无限增殖,是通过榨取剩余价值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这一点正是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的东西。
资本家只
是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才受到尊敬,作为这样一种人,他同货币储藏者一样具有绝对的致富欲。
但是,在货币储藏者那里,这只表现为个人的狂热,在资本家那里,却表现为社会机构的作用,而资本家不过是这个社会机构的一个主动轮罢了。
这就说明,资本家只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为了追求利润从来不择手段。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总结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总结
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系,其本质是以私人占有和利润为目的的生产方式。
资本家通过投资资本来购买生产工具和人力资源,以制造商品或提供服务,并通过销售获得利润。
资本主义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利润优先原则:资本家在投资和生产决策上,优先考虑自己的利润和资产增值。
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是以企业家的个人利益为驱动的。
2. 自由市场竞争:市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核心,资本家和消费者在自由市场中进行竞争,从而促进价格、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扭曲市场竞争的的垄断与垄断竞争会干扰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运行。
3. 市场供求平衡:根据市场供需关系,价格和数量的调整会一直进行,直到达到供求平衡。
因此,价格是在市场供求作用下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机构设定。
4. 生产力提高: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增强生产力,通过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创新和组织架构调整等方式推动经济增长。
高效的生产力提高了社会财富的总量。
5. 无定形和动荡: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不稳定性,由于经济周期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存在,资本主义经济难以保持稳定,周期性地格局变化。
总之,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以市场和资本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其发展受到利润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虽然它能刺激生产力和提供商品和服务,但也常伴随着经济周期性动荡,所以资本主义社会需要探索出适应社会需求和制度安排的解决方案。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规律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以实现自身利润和扩张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的规律包括:
1.货币资本的积累和利润的追求是资本家行为的基础:资本家
通过生产和投资获取更多资本,以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2.竞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资本家为争夺市场和
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进行激烈的竞争。
3.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本家通过
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4.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制度下,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会越来越穷,贫富差距会不断扩大。
5.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经
济在周期性上升与下降,经济危机和经济泡沫会不断出现和爆发。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的看法和想法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的看法和想法资本主义,这个词听起来就很高大上,让人想起那些穿着西装、喝着咖啡的有钱人。
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开这个谜底。
我们要明白,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坏东西。
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让你发财致富,也可能让你一夜之间破产。
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资本主义好还是不好。
关键在于你怎么把握它的本质和规律。
那么,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呢?简单来说,资本主义就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生产资料是私有的,而不是公有的。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工厂、矿山等生产资料,通过劳动创造财富。
这样一来,就有了竞争,而竞争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但是,资本主义也有它的弱点。
比如说,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压榨工人,导致工人生活水平下降。
这就是所谓的“剥削”。
而且,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往往很大,有些人赚得盆满钵满,而有些人却连饭都吃不饱。
这就是所谓的“两极分化”。
那么,资本主义的规律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利润最大化”。
资本家的目标就是赚钱,而赚钱的方法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市场。
所以,他们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以求达到利润最大化。
但是,这个规律并不是绝对的。
有时候,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忽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
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导致经济危机。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资本主义的好处,还要看到它的问题和挑战。
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制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我们要正确看待它,既要发挥它的优势,又要克服它的弱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资本主义的大潮中立足,甚至取得成功。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觉得有点抽象。
那么,我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国家叫做资本主义国。
这个国家的人民都非常勤劳聪明,他们发明了很多东西,比如轮子、火药、印刷术等。
这些发明让资本主义国的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是理性而系统地追逐利润,是自然经济之蜕变的金融经济。
1.资本的基础是私有制,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资本家就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
2.它是以金融为资本,即以货币为主导的社会化大生产。
其结果是将人口→劳动→商品→货币的因果链翻转过来,变成了货币→商品→劳动→人口。
在以前的自然经济链中,人是所有事物的主人。
但在后者的链条里,人与人的劳动、劳动成果一起摇身一变,成为货币的奴隶。
3.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仍然严重,维护资本家少数人的根本利益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最主要的职能;对外扩张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
资本主义的基础是私有制,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资本家就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剥削的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获取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相反,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这种生产过程的前提是以资本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作为资本,通过这种资本的周期运作而实现的。
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不仅掌握了生存权,而且还掌握了发展权。
同时,资本家通过缩短资本运作的周期,加速资本流动,更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
所有创造的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所占有,不仅使资本家扩大了生存空间,而且还获得了发展空间,所以,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本质,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本质。
2、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更大地榨取劳动成果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的阶级和社会制度,为了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发展生产力,所以,生产力是不分阶级的。
资本主义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发展生产力,规模化机器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机器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也替代了原有的工具,“工具是简单的机器,机器是复杂的工具。
大工业把
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
就机器具有价值,从而把价值转给产品来说,它是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机器不是使产品变便宜,而是使产品随着机器的价值相应地变贵3、资本炒作过程就是财富的掠夺过程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充当了社会的流通职能,它在交换过程中完成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
商品的价格本应反映商品的价值,但在货币作为资本的过程中,“先是商品价格同货币价值成反比例地变化,然后是流通手段量同商品价格成正比例地变化”。
4、资本主义人权的虚伪性
资本主义一贯鼓吹人权、民主、平等、自由,但这恰恰是资本主义虚伪的一面。
最基本的人权是生存权,谁掌握生产资料,谁就掌握生存权,无产阶级失去生产资料,无产阶级不能掌握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就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存权。
民主的基本要素是话语权,没有生存权,也就没有话语权
资本主义保障劳动者是为了获取生产力,劳动者是劳动力的主体,没有劳动力也就没有生产力。
资本主义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取劳动效率。
资产阶级要维持一定的失业率,一是为了储备劳动力,另一是为了压低劳动力成本。
政治稳定是任何社会发展的前提,资本主义国家也重视民生,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采取的“怀柔”的政策,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从而能巩固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