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中医九种体质及五态人格特征与证型的关系初探

合集下载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睡眠问题、食欲改变、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自杀念头等。

中医认为,抑郁症是由于情志内伤、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引起的。

在中医诊断中,对抑郁症的辨证分型十分重要,不同的辨证分型将决定治疗方法的选择。

本文将对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探讨。

一、气滞血瘀型抑郁症气滞血瘀型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烦躁易怒、胸闷、头痛、失眠等症状。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型抑郁症是由于情志郁结导致气机不畅,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

治疗此型抑郁症的关键是疏通气机、活血化瘀。

中药方剂常用柴胡疏肝解郁汤,并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二、肝郁脾虚型抑郁症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有情绪烦闷、易激惹、胸胁胀满、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

中医认为,此型抑郁症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引起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脾虚。

治疗此型抑郁症的关键是疏肝理气、健脾益气。

中药方剂常用柴胡泻肝汤,并结合艾灸疗法进行治疗。

三、心脾两虚型抑郁症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胸闷、食欲不振、腹胀等。

中医认为,此型抑郁症是由于心脾功能失调引起心脾两虚而产生的。

治疗此型抑郁症的关键是益心健脾、温中养血。

中药方剂常用养心气汤,并结合音乐疗法进行治疗。

四、脾胃虚寒型抑郁症脾胃虚寒型抑郁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胸闷、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中医认为,此型抑郁症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虚寒导致气血运化失常,进而引起心神不宁。

治疗此型抑郁症的关键是温阳养脾、和胃调中。

中药方剂常用四君子汤,并结合温灸疗法进行治疗。

五、肝肾亏虚型抑郁症肝肾亏虚型抑郁症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失眠、头晕、腰膝酸软等。

中医认为,此型抑郁症是由于肝肾功能失调导致肝肾亏虚,进而影响身体的生理机能。

治疗此型抑郁症的关键是补肝益肾、养血安神。

中药方剂常用六味地黄丸,并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对于治疗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抑郁症的中医看法及建议

抑郁症的中医看法及建议

抑郁症的中医看法及建议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中医学认为,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理和生理的失调,可以通过中医的调理来缓解症状,并提供一些建议以提高生活质量。

1.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中医将抑郁症归类为“郁证”,主要是由于情绪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等导致的病理变化。

根据中医理论,抑郁症的主要病机包括肝郁气滞、脾气虚弱、心脾不调等。

肝郁气滞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脾气暴躁、烦躁易怒等;脾气虚弱则表现为体力疲乏、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心脾不调则表现为失眠多梦、思虑过度等。

2.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原则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原则是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调心安神。

首先疏肝理气可以缓解情绪郁结,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等;其次健脾益气可以调节脾气虚弱,增加体力,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等;最后调心安神可以缓解失眠、多梦等症状,常用的中药有远志、酸枣仁等。

中医治疗抑郁症通常采取个体化的方案,根据患者具体症候进行调配。

3. 中医药物治疗抑郁症中医药物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和神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复方逍遥丸、安宫牛黄丸等,这些中药具有疏肝理气、健脾益气、调心安神的作用。

同时,中医药物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机进行调剂,增加或者减少相应的药材,以达到治疗效果。

4. 中医养生调理建议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强调养生调理的重要性。

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来改善病情。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养成定时定量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其次要合理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适量饮水;此外,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症状,可以选择散步、瑜伽等舒缓的运动方式。

5. 中医心理疏导中医认为心理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采用心理疏导也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方面。

中医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精神疏导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平衡阴阳,缓解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精)

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精)

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1平和质(A型1.1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1.2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1.3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1.4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1.5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1.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2气虚质(B型2.1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2.2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2.3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2.4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2.5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2.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3阳虚质(C型3.1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3.2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3.3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3.4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3.5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3.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4阴虚质(D型4.1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4.2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4.3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4.4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4.5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4.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5痰湿质(E型5.1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5.2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5.3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中医体质大全(附五行人五种性格五种情绪五种健康要点)

中医体质大全(附五行人五种性格五种情绪五种健康要点)

中医体质大全(附五行人五种性格五种情绪五种健康要点)木行人体质:保肝护胆,平心静气木行体质者,性格仁爱,本性正直,性情柔和,酸味及青色为其本味、本色。

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慈祥、和蔼之意,清高而慷慨,质朴不善伪装,常因烦恼待人处事而心烦易怒,令心身过于劳累。

最易患疾病:内分泌系统、肝胆系统、关节、筋脉及情绪管理系统、痤疮、青春痘、皮肤暗沉、斑点、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皮肤不光泽、周身长痘、毛孔粗大、油脂分泌过多、糖尿病、月经不调、激素性疾病养生要点:少生气,不熬夜病症及对应解决方法脾胃不和:疏肝理气大便不畅:疏肝清肺月经不调、阳痿早泄:柔肝益肾头晕气短、心肌供血不足:摄肝养心火行体质者:通脉养血,益气安神火行体质者本性急躁,苦味及赤色为其本味、本色。

待人恭敬,好打抱不平,聪慧而外放,虽性格偏于急躁,但性纯而质朴。

因善于社交活动而容易让人误解为好大喜功;或因外表热情但心思缜密,容易产生对于自身来说实属不必要的心机。

最易患疾病:心、脑、血管三大系统、五心烦热、消食饥渴、皮肤干燥、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发炎。

出血性疾病(流鼻血、皮下出血【紫癜、瘀斑】、尿血、便血)、狂躁性精神疾病、口疮,二便赤涩短少、大便秘结、贫血、血脉堵塞之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养生要点:多运动,常欢笑病症及对应解决方法嗓子上火,大便秘结:清热宣肺,润肠通便尿道胀痛:清热利湿易受惊吓:养心安神心慌胸闷:养心活血土行体质者:健脾和胃,调畅气机土行体质者本性笃实沉稳,性情憨厚,甘味及黄色为其本味、本色。

为人忠孝而至诚,稳重而不毛躁,内向喜静,度量宽厚,言出必行,行必得果。

重视内涵,处事循规蹈矩,注重原则,凡事按计划行走,组织性强,但也容易受嘲为固步自封或占有欲强,容易暗藏疑心。

易患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情呆滞、神志困倦、活动后容易肌肉疲劳以及嗜睡(一旦睡觉就不愿醒,或何时何地闭目都能睡着)养生要点:注意饮食,保证睡眠病症及对应解决方法肥胖浮肿:健脾助运,化湿和中血压不稳:疏肝健脾健忘焦虑:补益心脾痤疮皮疹:补脾开胃金行体质者:调理肺气,润肠排毒金行体质者本性刚正,性情浓烈,辛(辣)味及白色为其本味、本色。

中医体质之气郁体质

中医体质之气郁体质

中医体质之气郁体质成因:先天遗传,暴受惊吓,所欲不遂,忧郁思虑等。

形体特征:形体偏瘦为多。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

常见表现:忧郁面貌,烦闷不乐,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善太息,或嗳气呃逆,或咽中有异物感等,或乳房胀痛,睡眠差,食欲减退,心悸,健旺,痰多,便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人际关系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患病倾向:易患郁证、脏燥、不寐、梅核气、惊恐,如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病证。

养生法则养生重点:行气解郁,疏导气机;调养气血、畅达情志。

重点脏腑:肝、肺、心。

《黄帝内经·素问》:“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气郁体质的人平日里就应该调养气血、畅达情志、疏导气机,养生从“心”开始。

《黄帝内经·素问》:“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调顺气血,告别抑郁。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饮食调养饮食原则: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功能的食物:经常吃牛奶、小麦、蒿子秆、海带、海藻、萝卜、金橘、黄花菜、山楂、玫瑰花等行气解郁的食物。

选用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梁、刀豆、蘑菇、豆豉、柑橘、萝卜、洋葱、苦瓜、丝瓜、菊花、玫瑰等。

饮食禁忌气郁体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等,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以免阻滞气机,气滞则血凝。

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淇淋、冰冻饮料等。

还要有意识地忌食辛辣、咖啡、浓茶等刺激品,少食肥甘厚味的食物。

精神调摄让养生从“心”开始。

广泛结交朋友,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丰富和培养生活情趣;心情不好的时候,应该找朋友聊聊,多参加集体文娱活动,怡情养性,塑造开朗乐观的性格。

学会用音乐唤醒耳朵和心灵,在优美的乐曲中释放心中的压抑。

诸如乐器、绘画、烹饪、手工、舞蹈、园艺等,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还可适当安排外出旅游、访问等活动,以增加学识和见识。

使自己生活在愉快的环境中,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中医对抑郁症的论述

中医对抑郁症的论述

中医对抑郁症的论述一、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抑郁症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抑郁”范畴,主要与情绪、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阻滞等有关。

具体表现为情志内伤、气滞血瘀、脏腑失调、心脾不和等。

1. 情志内伤中医认为情志内伤是抑郁症的重要病因之一。

长期的抑郁、忧郁、愤怒等情绪过度刺激肝脏,导致肝气郁结,影响情绪的调节。

此外,忧虑无助、离别悲伤等情感刺激也会对心肝脾等脏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气血失调,最终引发抑郁症的发生。

2. 气滞血瘀在中医看来,气滞血瘀是导致抑郁症的另一个重要病机。

长期的情绪不畅、气机郁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形成气滞血瘀的情况。

气血不畅会导致脏腑功能受阻,产生抑郁、忧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引发躁郁等症状。

3. 脏腑失调中医认为脾胃是情绪的调节中心,其失调会导致气血不足,引发抑郁症。

此外,心肾功能不和、肝肾不交等也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病因。

因此,中医治疗抑郁症时需要综合考虑脏腑功能的调节。

二、抑郁症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抑郁症在中医诊断上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辨证。

一般来说,可以从情志失调、气血虚损、脏腑功能失调等方面进行辨证。

1. 望诊患者面色晦暗,精神萎靡,眼神无神,甚至出现面目憔悴、面色发黄等情况。

2. 闻诊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纳呆、口干、舌质淡、苔薄白等情况。

3. 问诊患者主诉情绪低落、忧郁、无法控制情绪等症状。

睡眠质量差、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等情况也比较常见。

4. 切诊患者舌脉失调,舌淡体胖,脉弦而滑等情况。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抑郁症主要可以根据患者的精神情绪、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病因病机,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抑郁症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抑郁症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中药汤剂等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强调“以人为本”,针对个体差异化制定治疗方案,例如根据气虚血瘀型、肝郁脾虚型等进行个性化治疗。

1. 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抑郁症主要以调节情绪、和解气血、调理脏腑功能为主。

中医人体质九类

中医人体质九类

中医人体质九类
中医体质一般是分为9类。

分别是平和,气虚,阳虚,阴虚,瘀血,痰湿,特禀质,气郁,湿热等。

1.平和体质,指的是人的正常健康状态。

2.气虚体质。

表现为精神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

3.阴虚体质,表现为五心烦热(两手心和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潮热(一阵一阵地发热)盗汗等症状。

4.阳虚体质,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5.瘀血体质,表现为脸色晦暗,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脉涩等症状。

6.湿热体质,表现为口苦口臭大便粘滞不爽等症状。

7.气郁体质,表现为爱生闷气,善叹息等症状。

8.痰湿体质,表现为形体肥胖,痰多,口中粘腻等症状。

9.特禀质,表现为先天缺陷或生理缺陷等症状。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一、平和质(A型)–健康派(树型结构)占人群比例:32.75%。

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多于老年人。

(一)表现特征:•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经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若平和体质若不注意后天调养,亦可变为偏颇体质。

)(二)调理方法:•环境起居调摄: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

•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即可。

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精神调适:清净立志、开朗乐观、心理平衡。

•饮食调理:食物宜多样化,不偏食,不可过饥过饱、偏寒偏热。

•药物调养:不需。

预防用药防风通圣丸。

二、气虚质(B型)—气短派(树型结构)占人群比例:12.71%。

以西部和东北地区多见,无业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

(一)表现特征:•总体特征:元气不足,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劳,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二)调理方法:•环境起居调摄:夏避暑;冬避寒;防过劳。

•体育锻炼: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宜散步、慢跑、打太极等,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

•精神调适:清净养藏,祛除杂念,不躁动,少思虑。

提升自心和精气神。

•饮食调理:常食益气健脾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大麦、山药、土豆、大枣、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少吃耗气食物如生萝卜、空心菜、槟榔等。

•药物调养:可用甘温补气之品,如人参、山药、黄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中医九种体质及五态人格特征与证型的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中医九种体质、五态人格、证型分布规律,发现抑郁症的易感体质、人格类型,并进一步分析抑郁症证型与中医九种体质、五态人格的相关性,为临床医生运用“辨病-辨体-辨证”诊疗模式治疗抑郁症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发挥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理门诊的患者共111例,调查一般资料和中医四诊信息,通过相关量表评分: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五态人格测验问卷,收集体质、人格、证候资料,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抑郁量表、体质、人格、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探讨抑郁症患者中医九种体质及五态人格特征与证型的关系。

结果:一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抑郁症患者111人,女性76人,男性35人,男女比例为1:2.17;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77岁,平均年龄39.27±14.8岁。

18-39岁71人(64.0%),40-59岁27人(24.3%),60岁及以上13人(11.7%);轻度抑郁症患者为24人(21.6%),中度抑郁症患者为67人(60.4%),重度抑郁症患者为20人(18.0%)。

从一般情况来讲,抑郁症患者的性格、性格、业余爱好、家族史不同在抑郁量表得分的差异无统计意义,体力劳动者较脑力劳动者抑郁量表得分高
(P=0.040),复发患者较首发患者抑郁量表得分高(P=0.00)。

2抑郁症患者中医九种体质类型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气郁质、阳虚质、平和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血瘀质。

不同体质间抑郁量表得分有差异(P=0.016)。

体质间两两比较,气郁质较平和
质抑郁量表得分高(P=0.038)。

不同性别间体质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47),男性体质出现频率较多的是气郁质、湿热质,女性为气郁质、阳虚质。

3抑郁症患者五态人格较全国常模太阴维度得分高,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维度得分低。

太阴人格维度与抑郁量表得分正相关,太阳、少阳、阴阳和平维度与抑郁量表得分负相关。

4抑郁症患者五态人格中太阴维度得分方面偏颇体质较平和体质高(P=0.019)。

太阴人格维度得分与平和质得分负相关(P=0.000),与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正相关(P<0.05)。

少阴人格维度得分气郁质、血瘀质负相关(气郁质P=0.001;血瘀质P=0.037)。

太阳人格维度得分与气郁质负相关(P=0.001)。

少阳人格维度得分与平和质正相关(P=0.009),少阳与气郁质负相关(P=0.024)。

阴阳和平人格维度得分与平和质正相关(P=0.000),与血瘀质负相关
(P=0.016)。

5抑郁症证型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肾虚肝郁证、肝胆湿热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

肾虚肝郁证中气郁质多见,肝郁脾虚证中气郁质多见,肝胆湿热证中湿热质多见,心肾不交证中阴虚质多见,心脾两虚证中气郁质多见,心胆气虚证中气郁质多见。

各个证型间五态人格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抑郁症患者九种体质以气郁质、阳虚质为主。

抑郁症患者男女体质分布不同,男性抑郁症患者多为气郁质和湿热质,女性多为气郁质和阳虚质。

2五态人格中的太阴人格不仅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也会影响抑郁症病情程度,也就是说太阴人格维度得分高者不仅易患抑郁症,而且抑郁程度可能较重。

3
中医九种体质与五态人格存在相关性,太阴人格与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正相关,少阳人格、阴阳和平人格与平和质正相关,少阴人格、太阳人格、少阳人格与气郁质负相关,提示“多阴少阳”人格与气郁质密切相关。

4抑郁症常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和肾虚肝郁证,体质以气郁质多见。

不同证型间五态人格结构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