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植业和养殖业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的调查

合集下载

惠农补贴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惠农补贴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惠农补贴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惠农补贴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惠农补贴就是其中之一。

惠农补贴是国家对农户或农业生产组织提供的经济支持,既有助于农业的发展,又有助于农民的增收。

为了解惠农补贴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促进惠农补贴的落实和提高,特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惠农补贴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促进惠农补贴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目的如下:1、了解各地的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

2、了解各地惠农补贴对象的情况和发放标准。

3、了解惠农补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1、问卷调查对惠农补贴工作的实施情况、惠农补贴对象、发放标准等进行统计分析。

2、访谈方式对有代表性的惠农补贴对象和地方政府相关人员进行采访,了解具体情况和问题。

四、调研结果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总体来看,惠农补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1、惠农补贴政策不尽人意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部分农民表示现有的惠农补贴政策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这主要体现在发放标准低、覆盖面窄、发放时间不合理等方面。

特别是一些困难群体,如贫困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缺乏得到惠农补贴的机会和资格,这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2、管理不规范随着惠农补贴工作的发展,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信息披露不足。

有农户表示不了解惠农补贴政策和标准,造成批次申请时有不少困难。

(2)不规范的实施流程。

有时发放流程不严格,造成冒领等不正之风。

(3)不同地区惠农补贴的发放标准不一致,缺乏一定的标准化和规范性。

3、政府对农业扶持的尽力不够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地方政府对农业扶持的力度还不够大,使得农业市场不太活跃,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农民的增收不够明显。

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在农村落实情况的实践调查报告

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在农村落实情况的实践调查报告

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在农村落实情况的实践调查报告【调查背景】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而农村地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

然而,农村地区复杂多样的实际情况使得补贴政策在当地的实施不尽如人意。

为了了解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落实情况,本报告进行了一项实践调查。

【调查目的】本次实践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落实情况,以及对农民的影响。

通过此次调查,能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建议,进一步优化农业补贴政策,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地区的稳定。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农村地区抽取了10个村庄,每个村庄选取了20户农民进行了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农民对农业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农业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等。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农业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

有90%的农民表示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执行程序不清楚。

而且,在农村地区,有超过70%的农民表示并未享受到农业补贴政策的实际补贴。

对于已经享受到农业补贴的农民来说,补贴金额较低。

超过60%的农民表示农业补贴的资金量对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小。

农民普遍认为农业补贴金额过低,无法解决其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

在农业补贴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有超过80%的农民表示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信息不透明,不易获取。

农民对于提交相关材料的要求不清楚,申请和核准时间和流程复杂,导致很多农民放弃了补贴的申请。

【建议与改进】为了改善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落实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

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农民的相关培训,使农民能够熟悉补贴政策的申请和执行流程。

2.提高补贴金额。

政府应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重新评估,提高补贴金额。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简易版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简易版

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简易版《惠农政策落实调研报告简易版》一、调研背景为了解我国农村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深入了解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我们组织了一次惠农政策落实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农村地区政策宣传、政策落地情况以及农民对政策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等方面。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选择了几个农村地区作为调研样本,对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农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三、调研结果1.政策宣传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政府在农村地区对惠农政策的宣传还存在一定差距。

约有60%的农民表示对政策宣传了解较少或不了解,50%的农民表示政府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没有覆盖到每个农村地区。

2.政策落地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地区政策的落地情况良好。

80%的农民表示政府在农村地区实施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比如农业补贴、土地承包等。

但也有约40%的农民表示政策不够及时,效果不明显,希望政府能够更加关注农民的实际需求。

3.农民对政策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对政策的认知程度整体较低,仅有30%的农民表示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

同时,农民对政策的满意度也较低,只有20%的农民表示对政策满意。

主要原因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政策对农民实际需求的适应性不强。

四、调研总结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我们认为惠农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落实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政府在政策宣传方面需要加强,提高农民对政策的认知度。

同时,政府需要进一步改进政策落地的方式和速度,更好地照顾到农民的实际需求,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满意度。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政策宣传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覆盖到每个农村地区。

政府应该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了解实际需求,提高政策对农民的适应性。

此外,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发展水平,为政策的落地提供更好的条件。

总之,政府应该将惠农政策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通过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和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更好地惠及农民,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惠农资金发放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惠农资金发放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惠农资金发放的调查与建议标题:惠农资金发放的调查与建议引言:农业是国家经济增长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惠农政策的实施对于农民和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惠农政策中的资金发放环节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实地调查的角度分析惠农资金发放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发放机制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调查方法和范围:1.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征集并收集相关数据和意见。

2. 调查范围:以农村地区为主要调查对象,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民合作社等不同农业形式。

二、现状分析:1. 资金发放不及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40%的农民反映惠农资金发放不及时。

这导致了农民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影响了他们的农业生产。

2. 资金分配不公平:在一些地区,有些农民得到了较多的资金支持,而其他农民则很少或没有得到相应的补贴。

这种不公平现象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和不信任。

3. 资金使用缺乏监管:一些农民将资金用于非农业相关的用途,导致惠农资金未能真正起到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

三、问题原因分析:1. 行政审批程序繁琐:目前,惠农资金的申请和发放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程序繁琐,导致资金发放时间延迟。

2. 资金分配标准不明确:缺乏明确的资金分配标准,容易导致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发生。

3. 监管机制不完善:对于发放给农民的资金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滥用和浪费现象。

四、改进建议:1. 简化审批程序:建立一站式申请和发放的机制,减少申请时间,提高资金发放效率。

2. 完善分配标准:建立透明、公正的资金分配标准,确保资金发放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 加强监管机制:建立资金的跟踪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符合农业发展的需求,并惩罚违规行为。

4. 提供培训和指导: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和管理培训,帮助他们合理使用资金,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

5. 加强信息公开:通过不同渠道向农民宣传政策措施和资金发放的相关信息,提高农民对惠农政策的了解度。

惠农惠牧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惠农惠牧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惠农惠牧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研报告为了加强对国家惠农惠牧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旗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利用半个月时间深入到7个苏木镇抽查了14个嘎查村,对125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

先后听取了旗直有关部门及部分苏木镇情况的汇报;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7次,参加的市、旗、苏木镇人大代表121人,乡村干部50人,现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建议做如下报告,供领导及工作部门参考。

一、全旗惠农惠牧政策补贴资金落实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惠牧补贴资金逐年增加,某某年年至某某年年,**旗农牧民群众得到粮食直补,农资群众补贴,退耕还林补助,良种补助,农村低保,农机具补贴和社会事业发展补贴等专项资金共计:59088万元。

其中中央资金38016万元,区级资金7790万元,市级资金9992万元,旗级匹配资金3290万元。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款专用的原则;旗镇两级政府在惠农惠牧补贴资金的落实中,能够按上级政策要求组织落实和发放,确保了党和国家的惠农惠牧补贴政策落到了实处。

(一)惠民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使各项补助资金能够落到实处。

为保证各项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旗财政、民政、农牧、林业等部门及农村合作银行、苏木镇政府、嘎查村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各项资金按照上级要求逐步落实到位,群众比较满意,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二)落实惠民资金制度比较健全。

旗乡两级建立了完善的资金运行制度,基本做到了张榜公布到村,政策宣传到户,帐册编制到户,补贴通知到户,资金兑现到户。

(三)“一折通”兑现方式方便快捷。

惠民资金发放形式较为简便,采用“一折通”的形式,将补贴资金发放至农牧民手中,农牧民兑现惠民补贴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四)领导重视,部门分工明确,密切协作。

旗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惠民资金落实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严格执行政策。

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惠民资金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一)关于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

关于惠农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惠农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惠农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查报告关于惠农政策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调查报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惠农补贴政策。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与拥护。

近日,就这一问题,镇政府成立了专门调查小组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研究。

现将调研情况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调查**镇位于**省西部,**县**南46公里处,隶属于**县人民政府行政辖区,是原**县县城所在地,始建于1906年,是建制镇。

东与本县**镇毗邻,北与**花镇接壤,西与新发乡相接,南与包拉温都蒙古族乡和两个旗市隔河相望。

全镇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公顷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辖*个行政村,*个社区和*个居民委。

二、关于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情况和主要做法近年来,**镇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中央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坚持把落实惠农政策纳入农民负担监管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严格程序,加强监督,做到了政策宣传到位、张榜公示到位、督导检查到位、信访工作到位、现金发放到位“五到位”,严格执行了不准降低补贴标准、不准由村组干部代领代发现金、不准借发现金之际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不准用补贴款抵扣各种收费和债务、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拖延补贴兑现时间“六不准”原则,确保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及能退耕还林补贴等全面兑现。

补贴资金采取“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确保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不走样,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其主要做法:(一)强化宣传,精心部署。

充分利用标语、报纸、简报、宣传栏和新闻媒体等多形式进行大力宣传。

(二)规范程序、阳光操作。

严把三关:一是把好申报关,个人申请、镇村核实,部门把关;二把好公示关,确定补助对象时,按照深入基层、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三把好资**全发放关,确保资金运行安全、确保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不走样,让公共财政惠农政策的阳光照耀到农村的各个角落,使农村得到发展、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024年惠农补贴实行情况自查报告

2024年惠农补贴实行情况自查报告

2024年惠农补贴实行情况自查报告一、引言2024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年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为了加强对农村地区农民的保护和扶持,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我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惠农补贴政策。

本报告将对2024年惠农补贴的实行情况进行自查,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进一步提高惠农补贴的效果。

二、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1. 农业生产补贴根据2024年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我国政府对农业生产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以鼓励农民增加种粮种植面积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全国范围内共发放了XXX亿人民币的农业生产补贴资金,覆盖面广泛,惠及了大量农民。

2. 农业科技补贴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

2024年,政府向农民发放了XX亿人民币的农业科技补贴资金,广泛推广了先进农业技术,引导农民采用高效、节水、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农产品价格补贴为了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保障农民利益,我国政府在2024年实施了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

政府通过补贴方式,保持了一些重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在合理水平上,保障了农民的收入。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范围内共发放了XX亿人民币的农产品价格补贴资金。

4. 农机购置补贴为了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我国政府实行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024年,政府向农民发放了XX亿人民币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促进了农机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三、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1. 资金分配不均衡尽管2024年惠农补贴政策覆盖范围广泛,但由于资金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一些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的农民受益较少。

在今后的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地区差异,确保补贴资金的公平分配。

2. 监督不到位在一些农业主产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补贴资金流向不明、挥霍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

政府应该加强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惩罚机制,确保补贴资金的有效使用。

关于落实惠农政策的调研报告

关于落实惠农政策的调研报告

关于落实惠农政策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活状况和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我们专门开展了一项针对农村地区的调研工作。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地区是否有效地落实了惠农政策,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地区的居民进行访谈和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农民对惠农政策的认知程度、政策执行效果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三、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惠农政策在农村地区的推行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农民普遍对政府的扶持政策持有积极态度,并且能够通过惠农政策获得实惠。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80%的农民认为他们收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50%的农民表示收入提高明显。

具体来说,政府实施的减税政策是惠农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超过70%的农民受益于减税政策。

农民纷纷表示,减税政策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为农业生产和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除了减税政策,政府还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农业补贴等方式,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超过60%的农民获得了政府提供的技术培训,使他们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提高。

同时,一部分农民也得到了政府的农业补贴,进一步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惠农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农民对惠农政策的宣传不够到位,导致一些农民不了解政策内容,无法及时申请相关补贴和扶持。

第二,政府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管理和监督不力的问题,导致一部分惠农政策不能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

第三,一些农民提出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市场开拓的需求,希望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四、建议和改进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意见:1.加强政策宣传。

政府应加大对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向农民普及政策内容和申请方法,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于惠农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种植业和养殖业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的调查导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国农业要保证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

农业生产的发展将有利于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

为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结构优化,惠农政策尤为重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惠农补贴政策,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其中,农业补贴部分则在中央近几年惠农措施中连续出现,成为一大亮点,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与拥护。

中央已经为扶持农村发展提出了连续的优惠政策,在一系列利好的推动下,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相关惠农补贴政策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就这一问题,我们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情况分析如下:概况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开发的潜力巨大,盛产蔬菜、苹果、板栗、柿子、黄烟、桑蚕等,初步形成了东部烤烟、中部蔬菜、西部经济林、河滩地丰产林的板块格局,三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蔬菜种植面积达40万亩,品种有几十个系列,年产各种蔬菜15亿公斤。

果品面积28万亩,年产8000万公斤,养殖业已成规模,主要品种有牛、羊、兔、鸡、鸭、鹅等,形成了9个养殖小区。

禽蛋产量3万吨,肉类产量6万吨。

以养殖业和粮食种植业较为突出.一、基本情况总面积15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409亩,辖36个行政村,231个自然村,共4.2万口人。

境内山岭、河滩面积占全镇的2/3,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人们逐河而居,村落相对分散。

近年来,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大力培植经济新亮点,打造发展新优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但由于两村合地不均导致两村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同:庐山村人均1.25亩地具体情况如下表格分析作物种植情况主要农作物有花生、小麦、玉米、地瓜等,其中花生为最主要的农作物,各户都用将近70%的土地用于种植花生。

花生主要外销,其余粮食作物主要是自种自吃。

山地居多,土壤贫瘠,大部分土地沙化严重,砂地面积广大,肥沃的平原面积极小,因此,本镇小麦面积少,适于砂地花生和果树的生长。

其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属于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季气候,又地处北方,容易遭受低温寒潮、旱涝和风沙等灾害。

当地的土地除了用于种植各种作物外,部分村民还将其用于承包,以赚取承包费,其承包费根据土地的优劣为200到300元不等。

另外有一部分村民因为外出打工,其土地便用于种树。

同时,某些土地因为面积较小、地势狭隘,也被用于种树。

据了解,该镇只有年龄偏大的人留在家里种地,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他们对自己的土地都选择了种树的处理方式,这是一种不费力却能有收入的方式。

据一位幼儿园教师讲:“树苗经过6、7年长成大树,每棵能卖到二三百元,每亩就能获得十几万的收益。

”也正因为如此,该镇的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保持状况较好。

三、当地灌溉情况由于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水源不足灌溉不便,国家扶贫项目虽修建了部分机井、蓄水池,但大多数未发挥其效用,再加上村民土地分布分散,地形起伏不平,大多数人靠天吃饭,浇地灌溉现象很少发生。

四、劳动力文化水平:走访中我们发现,由于地形原因,村民居住分散,几户聚居。

对外联系不紧密,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在田地里种植的多为中老年人且60岁以上老人居多,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当地文化水平较低,不识字者较多。

因此,多不关心国家政策,对于农业保险期金,农业科技培训,农业小额贷款缺乏了解。

对于农业方面唯一的信息来源就是大队的广播。

对于补贴的了解情况我们用如下表格分析对该作物补贴了解程度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其他作物种类五、家庭状况家庭人口数量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人口数多为四口人。

很多是父母二人都外出打工,大部分家庭因城市生活成本高,选择让子女留在农村。

基本每户人家都养鸡,养羊,养猪,养牛来贴补家用。

一般家庭总收入都能达1万元。

六、养殖业在养殖业上多以养鸭、养鸡为主,也有部分村民养羊或猪。

其中又以养鸭最主要,该地是最大的肉鸭生产基地,基本上垄断了长江以南的鸭来源。

同时的鸭储备库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国的鸭价格。

整个共有54家鸭屠宰场,每天可屠宰2-3万只。

近几年来,紧紧抓住肉鸭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打造全国肉鸭生产加工大县为目标,依托加工龙头带动,大力发展肉鸭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0年,县财政安排3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环保养鸭技术改造,鼓励广大养殖户积极参与。

采访中一位养殖户告诉我们60%的肉鸭都是供应的。

本地养鸭都是自己搭建鸭棚,联系肉鸭加工厂,厂家给提供鸭苗、饲料。

长成成鸭后由厂收购。

一个鸭棚的成本在1万元左右,容量是5000只,28天一个周期。

一只成鸭卖十几块钱,每只能赚五毛到一块钱。

也有养殖户说,厂家买鸭时会扣去鸭苗钱和饲料钱。

虽然养殖业和种植业都有所发展,但对于当地大部分村民来讲,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靠打工赚取的(规模较大的养鸭、养鸡户除外关于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情况和主要做法近年来,为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中央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

国务院分别从2004、2006年开始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补和农资综补政策。

为了促进农作物生产的提质增效,2003年以来,农业部、财政部陆续出台了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良种补贴政策。

几年来,补贴标准逐步提高,农民每种植一亩小麦,已从2004年的只享受粮食直补13元增加到2010年的享受两项补贴83.15元.山东已建立健全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补工作机制,小麦种植面积核定工作完成后,补贴资金全部通过“山东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孙祖镇的惠农政策中的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畜牧业补贴、农产品最低收购价、退耕还林补贴部分得到有效落实。

定量数据分析1、良种补贴2、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3、粮食直补报。

实行村委会和乡镇两级公示,村委会公示分户农民实际种植面积和品种,乡(镇)公示所辖各村实际种植面积。

乡(镇)要收集、保存乡(镇)、村两级公示影像资料。

4、养殖补贴关于还林相关补助,据芦山村前任村支书讲,防火护林补贴是有的,但是村民并不知道。

定性分析情况1、有没有对农业科技推广进行优惠?村民们平常接受农业科技培训吗?对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补贴?对农业生态环境的鼓励政策?该地没有相关的农业科技培训,关于科技培训,情况分也不乐观。

当地沙质土壤适合种植果树,由于种植果树比较繁琐,且技术要求较高,当地没有相关培训,种地老年人居多,因此并未形成水果种植基地。

但政府为了当地灌溉便利,在当地修建了机井,但由于水位较低,目前还没有投入使用。

在生态环境方面,有水土保持补偿费,且在村内随处可见水土保持的标语,但这些似乎并不受村民重视,村民对相关政策的接受是很被动的。

2、遭受自然灾害后政府有什么措施?您是否知道农业保险?去年的玉米补贴就是村民们所反映的政府针对灾害所采取的措施,粗壮病导致减产,每亩10元作为灾害救助。

对于其他灾害措施,由于当地受灾情况少,村民对这方面的情况并不了解,相关农业保险更是不清楚。

3、关于低息贷款补贴,本镇落实情况并不客观。

很少有村民贷款,据村民讲,贷款要拿自家的存折作抵押,因此村民不愿冒这个风险。

养鸭大户会相应贷款,按照规模不同,低息贷款额不同:小规模在3到4万,较大规模的每次可以贷款10万。

孙祖镇没有灾害保险也没有。

4、村民上报种植面积一般不会谎报,按实际种植面积上报。

此外,村委对上报面积不做公示,农村政务公布栏上公示的内容很少,也不是定期公示。

5、据了解,该镇只有年龄偏大的人留在家里种地,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他们的土地有的承包给了其他村民,有的直接在自家地里种树,据一位幼儿园教师讲:“树苗经过6、7年长成大树,每棵能卖到二三百元很方便,基本不用管理。

”也正因为如此,该镇的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保持状况较好。

6、另外,我们还了解到,外出打工的户主及村委会将自己拥有的土地承包出去。

根据耕地质量的优劣,价格不同,但都较低。

一般承包地都在每亩二三百元,还有一些村委自留地,是一年一承包。

当前补贴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财政支农资金安排渠道多,难以形成支农合力。

“三农”资金管理分散,使用效益比较低。

涉农资金管理层次多、部门多、门类广,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

加之单项补贴标准低,运行环节多监督管理跟不上,资金到位率低,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

地膜花生每亩需投入7斤地膜,所需资金40元以上(国家补10元/亩),小麦良种每亩需投入35元(国家补10元/亩),能繁母猪补贴每头二元母猪需1500元(国家补100元/头),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不足总造价的1/3。

粮食直补14元/亩,补贴范围广、标准低、工作难度大。

另外,相关政府部门为了当地灌溉便利,修建了机井,但由于水位较低,目前机井仍未投入到使用之中。

二、财政补贴支农总量偏小,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惠农补贴对促进农民增收不明显。

由于国家的补助政策,部分村民因此增加了耕地种植面积。

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份村民表示补贴作用不大。

部分老年人比较推崇这一政策,“从前是向国家交钱,现在国家非但不要钱了,还返还,这是国家政策好呀。

”老年人心里非常感谢国家政策。

但大部分较年轻的的人不太在意补贴,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补贴金额较少,领取麻烦,作用不大。

由于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连续几年上涨,但粮食增产和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国家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往往被农资价格上涨冲抵了。

有农民反映,今年平均每亩地补贴资金已达到80--90元,但却买不了一袋化肥。

三、有些优惠政策未真正落实。

国家的一切惠农政策都是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好政策。

但其中存在一些不乐观的现象!相关政策和其实际落实所存在的差异。

如:四、补贴方式及结构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在:(1)从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上看,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生产性的资金缺乏,而投入资金多用于农口部门的人员经费等非生产性支出。

(2)补贴范围仍然较小,补贴力度不够强。

对农民培训的支出比例很低,导致农民的人力资本匮乏;农业技术推广补贴力度不大,新技术推广进展迟缓;本地的土地承包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村委会将本村的一部分土地承包给个人或有实力的企业。

好地每年承包费在六七百元,差地每亩每年承包费在二三百元。

近村承包即承包给村里个人一年一承包,而较大规模的承包期为28年,上一届承包是从1999年开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