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扶贫救灾救济【发文字号】内党发[2011]25号【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11.12.15【实施日期】2011.12.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内党发〔2011〕25号2011年12月15日)各盟市委,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部、委、办、厅、局和各人民团体:现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扶贫开发事业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全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加快我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1〕10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扶贫开发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字[2006]123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字[2006]123号](https://img.taocdn.com/s3/m/fc07941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a.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字[2006]123号2006年4月28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现将《关于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的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关于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的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对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作出部署,提出了明确任务。
这不仅是深化和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牧区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全面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为此,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提出如下方案:一、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发〔2006〕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少取、多予、放活”的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方向,抓住建立健全乡村行政管理、财政支出投入保障和农牧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以进一步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容,重点推进苏木乡镇机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牧区金融改革,统筹推进农村牧区土地、草场、林权、粮食流通、征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2009年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2009年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5.15•【字号】内政办发[2009]30号•【施行日期】2009.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2009年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内政办发〔2009〕30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工作要点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村持续增收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09〕1号)精神,2009年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自治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这个中心,服务和服从扩大农村牧区内需和改善农村牧区民生两个大局,加快推进农村牧区体制机制创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注重制度建设,确保农牧民减负增收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农村牧区公益事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增强农村牧区发展动力和活力。
一、继续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扎实抓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4号)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互促机制的形成,研究解决撤乡并镇后的遗留问题。
以提高农村牧区学校公用经费、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改善农村牧区教师待遇、加强农村牧区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为重点,扩大农村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加快发展农村牧区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实施学生减免费政策,力争率先普及蒙古语授课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地区实施12年义务教育。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内政字[2006]17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内政字[2006]17号](https://img.taocdn.com/s3/m/3dbb88e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3.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内政字〔2006〕17号2006年1月17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随着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他们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着重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区建立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理确定保障对象的范围和保障标准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牧区居民。
目前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本着低标准起步,逐步拓展的原则,全区首先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农区低于625元(含625元)、牧区低于825元(含825元)的特困农牧民纳入保障范围,每人每年补助水平不低于360元。
今后随着全区经济的增长、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全区各地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但要注意与其它各项社会保障标准相衔接。
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金均按保障对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类别,实行定额发放,坚持动态管理,分类施保的原则,对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应给予特殊救助。
享受特殊待遇的人员家庭收入计算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2.19•【字号】内党发[2014]7号•【施行日期】2014.0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14〕7号2014年2月19日)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牧区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全委会议、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把农牧业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把富裕农牧民作为核心任务,把农村牧区繁荣稳定作为重要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前提,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牧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抓好粮食安全和农畜产品供给1.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4年,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550亿斤左右。
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实施好节水增粮工程、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旱作农业等农业重点项目,加大对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
内蒙古党委、自治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党委、自治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1.07•【字号】内党发[2009]1号•【施行日期】2009.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内蒙古党委、自治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09〕1号2009年1月7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就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农村牧区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明确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较早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实行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到户责任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牧区生产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区主动顺应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要求,坚持解决农牧业问题从发展非农牧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牧区问题从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农牧民问题从减少农牧民上找出路;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积极推进以苏木乡镇机构改革、旗县苏木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对农牧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早于全国3年取消牧业税,早于全国1年取消农业税,实现了对农牧民由“取”到“予”的历史性转变。
30年来,在改革的推动下,农村牧区经济快速发展,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牧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初见成效,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

态管理机制。对低收入 以下符合低保标准的低保
三中全会决定对扶贫和相关部门提出的一项重要 对象 ,通过农村牧 区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保 障基本 任务。为切实加强对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的指 生活 , 做到应保尽保 ; 对低收入以下符合扶贫标准
导, 使农村牧区低收人人 口全部得到有效扶持 , 确 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 , 通过扶贫项 目带动 , 实
治 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 ( 、 ) 市 区 的所有 嘎查村 。
知情权 、 参与权 和监督权 , 确保 真正 的贫 困户得 民主评 议 意见 、 核意 见 和审批 结果 。 于 已经 核 审 对
到扶 持 。Biblioteka 实 的农 村 牧 区低保 对 象 , 县 ( 、 ) 府 民政 部 旗 市 区 政
( ) 五 符合 条 件 , 群众 自愿 的原 则 。要充 分 尊 门在进行复核时 ,要配合扶贫部门将其 中有劳动
保扶贫开发 目标的实现 ,0 0 ,自治区政府确 现增收脱贫, 21年 做到应扶尽扶。 通过建立扶贫统计监 定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 赤峰市 巴林右旗 、 锡林 测和动态管理机制 , 做到动态进退 。 进一步提高扶 郭勒盟太仆寺旗开展 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 贫对象收入水平和 自我发展能力 ,稳定解决温饱
面 向社会 各界
服 务 改 革 发 展
内蒙古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 自治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的 通 知
内政 办发 电[0 ]2 2 1 3 号 4月 1 1 9日
各盟行政公署、 市人 民政府 , 自治区各委、 厅、 , 办、 局 各大企业、 事业单位 : 经 自治 区人 民政府 同意 , 现将《 内蒙古 自治 区农村牧 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 贫开发政策有效衔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0]1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0]1号](https://img.taocdn.com/s3/m/4a7c205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8.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0〕1号2010年1月11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意见》(内党发〔2009〕3号)要求,保持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牧民持续增收,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牧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牧区改革,调整牧区生产力布局,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牧区生产力。
广大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民的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在看到牧区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制约牧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牧区发展、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草原生态退化沙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特别是牧区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牧民依托传统畜牧业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牧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近些年来,自治区大面积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牧民为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付出了部分成本。
同时,由于惠农惠牧政策不平衡,牧民的转移性收入明显低于农民。
加之牧区地处偏远,气候寒冷,生产生活资料价格提高,牧民消费支出远远高于农民,实际收入不仅低于农民,而且呈现递减趋势。
解决牧民增收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
1、(单选题)脱贫攻坚,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具备条件的可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
A.家有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贫困户
B.劳动力较少的贫困户
C.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D.人口众多的贫困户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单选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抓好以()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A.村民委员会
B.村党组织
C.村长
D.村支部书记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3、(单选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脱贫攻坚,强化以()为载体的扶贫协作,鼓励东西部按照当地主体功能定位共建产业园区,推动东部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
A.校企合作
B.科研项目合作
C.企业合作
D.企业文化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4、(单选题)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核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A.定期
B.经常
C.不定期
D.一次性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5、(单选题)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后,在()内国家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
A.15年
B.5年
C.攻坚期
D.10年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6、(多选题)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国家鼓励和引导()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
A.合作性
B.开发性
C.政策性
D.商业性
正确答案:ABCD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7、(多选题)大力营造良好氛围,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加强国际减贫领域交流合作,可以通过()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
A.智库交流
B.对外援助
C.技术扩散
D.项目合作
正确答案:ABCD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8、(多选题)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按照权责一致原则,
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围绕本县突出问题,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把()捆绑集中使用。
A.社会帮扶资金
B.专项扶贫资金
C.相关涉农资金
D.以工代赈资金
正确答案:ABC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9、(多选题)国家重点支持哪些地区的脱贫攻坚?()
A.革命老区
B.连片特困地区
C.边疆地区
D.民族地区
正确答案:ABCD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0、(多选题)《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规定,农村牧区扶贫开发遵循()的原则,实行扶贫开发与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A.政府主导
B.自力更生
C.社会参与
D.覆盖扶贫
正确答案:ABC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1、(判断题)内蒙古自治区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低于自治区扶贫标准的地区标准。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2、(判断题)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市、区)和重点贫困苏木乡镇应当设立专门的扶贫开发机构。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3、(判断题)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的规定,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牧区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4、(判断题)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的规定,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建房及相关生产性实施建设需求,合理安排农村牧区贫困地区小城镇建设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15、(判断题)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牧区贫困地区就业、创业。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