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

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
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

首页?青海简介?环境保护

青海简介历史简介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地貌江河湖山脉人口民俗特产特色饮食野生动物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下面这些是来自周华坤的《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演变趋势及保护对策》关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现状的描述

?天然植被破坏严重

?草场大面积退化

?土地荒漠化加剧

?水源减少,河湖萎缩

?水土流失严重

?生物多样性渐趋贫乏

?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环境污染趋于加重

以下信息摘自:《青海地理》作者:张忠孝

严峻的生态形势

1. 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侵蚀程度日趋严重

青海省受风、水、冻融侵蚀的土地面积33.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6.4%,其中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有1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受侵蚀面积的35.3%。黄河流域是全省受侵蚀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17.5%。省内黄河干流平均含沙量1.8kg/立方米,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8814万吨,年侵蚀模数650.6t/平方千米。致使下游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河床越来越高。内陆河流域和其他地区水土流失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42.5%。

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仍以每年0.21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全省轻度侵蚀面积约占50%,中度侵蚀面积约占29.9%,强烈侵蚀面积约占20.1%。近年来,东部和黄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程度、危害程度均呈加剧趋势,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面积远高于全国水平。

水土流失危害极大,一是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仅湟水流域每年损失耕地9000亩;二是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全省300万亩浅山耕地平均每年流失氮、磷、钾养分20万余吨;三

是沟壑纵横,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大量泥沙的淤积导致地表坎坷不平,影响水利设置正常发挥作用,造成生态环境严重失调。

2. 土地沙化日趋严峻

全省沙漠化面积12.5万平方千米,潜在沙漠化面积0.98万平方千米,合计占全省面积的18.7%,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环青海湖地区和黄河源头区。目前,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33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大。据1959年调查,全省沙漠化面积5.97万平方千米,而1977年为7.90万平方千米,年均递增1.66%。据1994年青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普查,全省沙漠化面积年均递增2.14%。据相关研究资料推测,全省沙漠化面积在2030年将扩大到15.5万平方千米,全省将有1/5的土地面积被沙漠覆盖。

沙漠化的加剧,使省内一些地区生态趋于恶化,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沙漠在风力驱动下,吞噬了大片草原、农田、水面、道路甚至村庄,沙区群众深受其害。据有关人员研究,每年共和盆地大约有500吨沙粒落入龙羊峡库区,直接影响到龙羊峡库区的库容和安全。

3. 退化草原面积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重

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73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0.3%;严重退化草地面积440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12.2%;沙化草地面积19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3%。退化草地中以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的冬春季草场最为严重,同20

世纪50年代相比较,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30%~80%,载畜量下降了

30.86%。

退化草地分为“黑土滩”型、沙漠化型和毒杂草型3种,其中“黑土滩”型退化草地面积333万平方千米,占退化草地面积的33.94%,“黑土滩”区植被消失,地表裸露,沦为无畜牧价值的裸地,主要分布在青南玉树、果洛、黄南三州及祁连山地西部、海南州的部分地区,植被类型依海拔3700米以上高寒草甸类草地为主。

沙漠化型退化草地占全省退化草地面积的46.1%,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及青南高原部分地区,沙漠化主要发生在海拔3000~3800米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温带荒漠、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和高寒草原等生态类型的草地上。其中共和盆地最为严重,沙漠化面积126.69万平方千米,约占共和盆地土地面积的91.9%。

毒杂草型退化草地占全省退化草地面积的19.96%,主要发生在温带草原和高寒草甸类草地上,狼毒等毒草比例大幅上升,如贵德芨芨草天然草地,据1981~1996年统计,毒草比例由0.3~上升到7.5%,产草量降低了73.27%,毒草比重上升了24倍。

4. 物种生存条件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全省野生动物由于受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物种分布区域缩小,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类数的15%~20%,高于世界

10%~15%的平均水平。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可可西里,1990年统计约有5万余只。1992年以来,遭捕杀的藏羚羊约在3万只以上。仅在2003年5月中旬的一次盗猎事件中,遭捕杀的藏羚羊就有700余只,加上母羊腹中的小羊,有上千只藏羚羊死于盗猎分子枪下。普氏原羚(中华对角羚)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动物,1987年首次发现并命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青、甘、宁、新等省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觅食竞争加剧、被捕食等原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仅在青海湖区狭小区域内分布。据有关部门估算,1994~2005年总数为300只左右,普氏原羚是濒临绝迹的一种珍稀动物。

省内众多湖泊中,天然鱼类资源丰富,但过度捕捞使资源赋存量急剧下降。县青海湖裸鲤储藏量仅为50年前的10%,几乎到了濒危境地,由于鱼类资源数量锐减,迁徙鸟类生存受到威胁,青海湖鱼鸟共生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由于鸟类数量减少,青海湖畔广袤的草原虫灾不断,加快了草场退化。川陕哲罗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由于长期以来滥捕,现已濒临灭绝。分布于海西、果洛的盐湖卤虫资源,由于非法捕捞严重,资源量也大大减少。

5. 水资源不断减少,局部地区严重缺水

全省地表水总量的84.6%流入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据黄河源头区1956~1989年间水文实测资料,黄河上游年均流量667立方米每秒,而据1990~1996年实测,年均流量527立方米每秒,因此减少了22.7%。据水文部门观测,近10年来黄河年均流量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24%,造成黄河下游“水荒”、“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自1972年发生首次断流以来,至1997年的25年间,黄河总计出现断流69次,特别是1997年出现了汛期断流的情况,断流时间长达228天,成为黄河历史上断流期最早、断流时间最长的一年。断流里程越来越长,20世纪70年代为135千米,80年代为179千米,90年代296千米,其中1997年断流长达768千米,接近整个黄河下游的全河长。1997年的黄河断流导致下游25万平方千米,1亿多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严重困难。1996年黄河源头去扎陵湖和鄂陵湖首次出现断流,湖水面下降1米左右;1999年夏,笔者在黄河源头区考察时,鄂陵湖出水口处的流量在20 立方米每秒以上,2003年12月,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黄河源头区4000多个湖泊,现有一半以上已经干涸。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湟水在西宁段时有断流,给西宁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带来困难。

青海湖自1908~2005年间,湖水面下降了12.6米,平均每年下降13.5毫米,仅2000年1年内就下降了21厘米。20世纪50年代,鸟岛还是一个完全的岛屿,到了1975年,鸟岛成了三面环水的半岛,2000年开始,鸟岛与陆地连为一体,而且湖滨东缘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目前海晏湾正在脱离母体成为第三个子海。流入青海湖的河流约一半由常年河边为季节河,还湖区沼泽面积减少了约100平方千米,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状况日趋恶化。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消失。

6. 城镇地区“三废污染日趋严重”

青海省工业和人口集中的西宁、格尔木等一些城镇,“三废”污染日趋严重。2005年西宁市排入湟水的污水总量达14 227万吨,即平均每天排入湟水河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和生活废水达39万吨,有害有毒污染物20余种,其中以COD、酚、汞、六价铬等最为突出,许多有害物质超过国家地面水三类标准,水中含有大量的病菌、酚、汞等物质,造成西宁市以下的黄水河段鱼类绝迹,其他生物也寥寥无几。而灌溉使湟水谷底受到污染的农田面积达30余万亩,对粮、油、瓜果、蔬菜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2005年对西宁市、格尔木市和大通县空气质量检测得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4.13、3.13和6.38,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和日均值均为国家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和点日均值均超标,总悬浮颗粒物是影响全省城镇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2005年西宁市降水PH为4.68~7.81,共出现6次酸性降水,酸雨频率为8.7%,为“十五”期间出现平率最高年份。

农药和化肥的施用过量及不合理使用,对土壤、水体、农产品造成一定污染。全省各地六六六、DDT残留污染较为普遍,经检测,木业土壤中六六六残留检出率为75%,每千克土平均含量0.071毫克,农业土壤中六六六和DDT检出率为88.8%,每千克土平均含量0.06毫克。

7. 次生盐渍化使一部分耕地失去了生产能力

不合理的农田灌溉,是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地区次生盐渍化普遍发生。全省共有盐碱化土地110.3万平方千米,其中柴达木盆地约100.3万平方千米。目前,柴达木盆地28万多亩农田发生盐渍化。盐渍化农田的治理改良困难较大,使一部分农田因次生盐渍化弃耕。

生态恶化原因分析

1. 世界性气候变化和高原生态的脆弱性

环境学家研究认为,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加大,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正在向干旱、增温方向变化,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0.2℃。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近百年来我国气候也在变暖,省气象监测资料显示,青海省内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上升超过

0.6℃,青南不少地方甚至在1℃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前5~6年。不少地方暖冬现象进一步加剧。青海乃至青藏高原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敏感区。气温的普遍升高,空气干燥,加快了干旱荒漠化进程,并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产力水平出现新的变化格局。

青藏高原大部份地区海拔超过3000米,青南高原4200米以上,由于水热条件的制约,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植被地带只能发展畜牧业,因产草量低,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受到限制。海拔2500米一下地形面积狭小,且主要以山地为主,只有在河谷水热条件良好的部分地区,才适合发展河谷农业。海拔3000~4000米之间地区低温、干旱气候明显,是省内重要的畜牧业和旱作农业区,该区水热匹配较好地段生长高寒性森林、灌丛。柴达木盆地由于极度干

旱,荒漠、戈壁广布。青藏高原现有的草原、灌丛、森林等植被是在长期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难以恢复,甚至更本无法恢复,青藏奥原生态表现出敏感性和脆弱性。

2. 人为因素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

青藏高原环境虽严酷、脆弱,但古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曾创造了辉煌。我们从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得到答案:人为因素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滥垦草原、滥伐沙生植被加速沙漠化

青海省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提出“以粮为纲”、“开荒为纲”的口号,导致人们滥伐森林、滥垦优良草原种粮。这期间遭破坏的草原面积达1000万亩,砍伐森林灌木138万余亩,破坏沙区植被2000万亩。50~90年代,环青海湖区曾进行过4次大规模开荒,开垦草原近50万亩,这些被开垦的草原因粮食产量低而逐步弃耕,但弃耕后的草原植被恢复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省林业部门测算,1995~1999年嘚年间,环青海湖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增加2.7%,而在2000~2004 年的5年间,环青海湖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3%,是环青海湖区沙化土地面积日益增加的局面逆转。这种局面的出现,跟实施退耕还林草和“三北”防护林建设直接相关。

柴达木盆地由于垦荒,造成具有固沙功效的沙生植被如柽柳、梭梭以及胡杨被毁坏,被毁坏的天然植被达1/3以上,使沙漠化进一步加剧。据调查,全盆地一年要烧掉约

5000~1000kg天然植被。分布在盆地的柽柳、梭梭、白刺、麻黄等荒漠植被,是从古地中海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植物种类,他们适应干旱、风沙等恶劣环境,是固沙的“卫士”。一个高10米的柽柳包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形成,而挖掉一个柽柳包就相当于80立方米的沙子失去控制开始流动,就等于破坏了30亩沙生植被。据调查,40多年间,柴达木盆地平均每年有2万吨沙生植被及其根茎被挖掉,植被破坏速度每年10 0万亩,盆地原油3000万亩沙生植被已所剩无几。由于对固沙植物麻黄的掠夺式开采,共和盆地麻黄分布面积由1987年的85万亩下降到1997年的9万亩,减少了89.38%。

(2)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是沙漠化进一步扩大

由于盲目追求牲畜存栏率,天然草场超载过度放牧,使优良牧草被反复践踏、食用,得不到繁衍生息的机会,造成草地群落组成中优良牧草比例下降、杂毒草比例显著上升、可食牧草产量大为减少、群落植被覆盖度下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最终导致草原退化。放牧过度严重地段,出现大片寸草不长、地表完全裸露的“黑土滩”,完全失去了放牧价值,如果重新种草恢复原有植被,难度很大。

黄河源头的玛多县,曾有400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素有“千湖之县”美称。20世纪70年代初,玛多草原碧绿如画,羊群淹没在草丛之中,涓涓溪流流淌在草地上,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70~80年代,该县牧民的年人均收入曾连续3年高居全国之首。10多年后的马多大小湖泊只剩下2000个,上千条小河、溪流大半因水源固结而干涸,草地黄沙滚滚,退化草场面积占全县天然草场面积的70%,大约38%的牧户因原地区无法生活而背井离乡,

沦为生态难民。玛多县在短短20年时间内有如此巨大变化,归结到一点,就是过度放牧,盲目追求牲畜存栏率,牲畜数量远远超过了草场所能承受的极限,这一悲惨的结局作为教训值得反思。据省林业部门调查,青海湖流域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为365万只羊单位(羊单位:是牲畜的计算单位,一只羊等于一个羊单位,一匹马、驴、骡个等于五个羊单位,十只鹅等于一个羊单位。),但目前这一地区放养的草食牲畜折合羊单位近600万只,超载放牧致使刚察、天峻、共和和海晏等4个县的1300万亩草场退化。

除了过度放牧外,,工程建设、采挖药材、淘金等人为因素也造成对草场的破坏。对于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如雪灾、风灾、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目前控制能力还很有限,这也加剧了草原的退化。草原生态被破坏,使鼠、虫害更加猖獗,更加速了天然草原退化。据生物学家研究表明,高原鼠兔的密度与栖息环境植物群落的高度与覆盖度有关,当弃耕地上植被覆盖度为96.6%,草群植物平均高度为69.3厘米时,每0.25平方千米面积上的鼠洞为3.9±5.8个;当退化草原植被覆盖度为66.7%,草群植被平均高度为2厘米时,每0.25平方千米面积上的鼠洞为43.3±15.3个。据现场勘测,挖一条冬虫夏草药材至少毁坏0.3平方米的草山。初步估算,全省每年因滥挖冬虫夏草毁坏草山约10万亩。

全省自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其中三江源区退牧还草5000多万亩。2006年,省气象研究所遥感监测及生态评估中心利用EOS/MODIS卫星数据发现,全省大部分牧区牧草产量100~400千克每亩,同期全省气温为上升的情况下,草地生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全省草地集中分布“三江源地区”,实施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禁牧及季节放牧等措施密不可分,说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主导作用。

(3)森林、草地植被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几乎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而且还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21万平方千米,各河流含沙量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加大的趋势。成为全国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

河湟谷地地区社会发展历史悠久。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大片森林、草地辟为农田,为扩大耕地面积,浅山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坡地也被开垦,导致水源涵养功能大大下降,湟水及其众多支流水量锐减,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形势十分严峻。

据粗略估计,全省每年砍挖林草植被被充当燃料的约5亿千克,相当于砍掉了近百万亩灌木林,自然生态环境自我调控能力大大下降,干旱、洪水、风沙、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4)灌溉方式不当导致次生盐渍化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在耕作中生产方式粗放,缺乏合理的科学灌溉用水量,大水漫灌,超过了合理的灌水定额;二是渠道水利设施质量差,渗漏现象严重,大量的水渗入地下;三是灌排系统不健全,灌水量过多又无排水设施等。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导致地下水位抬升产生盐渍化。尤其是柴达木盆地内陆湖相沉积层含有大量盐类物质,耕地多处

与细土带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交换地带。目前,柴达木盆地约有1/3的耕地由于地下水位偏高,处在次生盐渍化潜在威胁之中。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危害是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使土地利用价值降低。此外,次生盐渍化土地上植被稀疏甚至消失,极易造成土地的荒漠化,加重水土流失。

3.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普遍存在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十分普遍。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有关保护区法规规定,在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保护区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通过专家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流入青海湖的巴哈河等几条主要河流,是青海湖湟鱼产卵繁殖的主要通道,每年3~7月亲鱼逆河而上,到上游寻找适宜的水域产卵。有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引水浇灌,在河上建起水坝,使湟鱼无法逆河而上产卵,大量亲鱼在水坝下因断水致死;有的单位和部门为在青海湖地区发展旅游业,未经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同意,擅自在湖畔草原上建帐房宾馆接待游客,在湖中筑堤建港口。1994年12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对青海湖实行了封湖育鱼,但违法捕捞和贩卖湟鱼者至今屡禁不止。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非法捕杀藏羚羊1只立案,2

只属重大案件,3只以上为特大案件。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盗猎藏羚羊的犯罪活动屡禁不止,这与执法不严、以罚代刑、重罪轻判有很大关系。

4. 下垫面性质变化,促使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旱化程度加剧

全省水土流失、沙漠化、退化草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7.46%。这三种生态问题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植被衰退或完全丧失,导致部分或全部地面裸露。森林、灌丛、草原是地表水源的涵养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涵养水源的功能大大降低。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因素在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难以改变,人类往往通过对其下垫面性质这一重要影响因素的改变,促使某一区域气候的变化。以茂密植被、水面、冰雪面为下垫面的地区,由于水量蒸发、植物蒸腾作用,这些下垫面上部的空气湿润,气温变化不大,有较适宜的气团从此经过时,容易成云致雨。反之,如果地面很干燥,缺乏植被,甚至是干旱荒漠环境,下垫面上部的空气很干燥,更加剧了这个区域的干旱化程度。有关研究成果表明,青海省近年来气温同20世纪60年代相比,约平均升高0.55℃左右,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雪线普遍上升,使干旱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

希望多年以后,还能看到青海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这纯粹的油菜花...

青海.土地荒漠化图片来源: 人民网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中特考试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 及解决措施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 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本文详细介绍了我 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给出了解决这些问 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解决措施 0前言 生态环境是指以特定生物体(包括人类)为中心,多元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和生态关系的总和,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主体提供的环境功能。当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就变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1 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在: (1)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雾霾情况。 (2)森林资源匮乏,林草覆盖率低。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3)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 (4)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愈演愈烈。

从农村生态环境看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从农村生态环境看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第一章绪论摘要:在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写入当的政治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理论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揭示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并提出可以有效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对策措施,实现广大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第一章绪论

一、调查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尽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但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和扭转,这些问题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特此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广泛调查各界人士,不再局限于学生范围,结果更具普遍性,更加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 二、概念介绍在广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为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

第六节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第六节生态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环保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严把环评关,从源头做好环保准入工作。加强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在农业源方面督促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沼气池,使粪便尿液充分有效利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压力。同时我县十分重视村镇、农田及自然生态保护建设和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资源的保护工作,加快生态示范村、文明村的建设,使我县自然保护区面积明显增加,耕地、森林、地下水等资源保护得到大大加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一、生态污染状况 (一)化肥、农药污染 表2-6-1 遂溪县“十二五”期间化肥、农药使用情况 表2-6-1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农药使用强度为3.44-4.07公斤/亩,化肥使用强度为47.61-50.14公斤/亩。根据常用耕地面积与农药的利用率(一般在10-30%)和各种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氮40-50%、磷

10-20%、钾30-40%)折算,平均每年560.34-1681.02吨农药和21907.9-29111.0吨化肥残留在环境中,必然对环境造成污染。“十二五”期间,我县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2015年农药使用强度有所下降。 (二)规模化禽畜养殖 我县规范化禽畜养殖场主要有养猪场、蛋鸡场、肉鸡场、养鸭场等。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我县共有规范化禽畜养殖场227家,养殖小区18个,共养殖生猪99万头及2205万肉鸡,全县的畜禽养殖业排放化学需氧量17789.47吨,氨氮2240.26吨。从2011年开始,我县每年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农业源减排项目。到2015年止,已顺利完成了化学需氧量623.18吨,氨氮97.34吨的减排目标。我县现阶段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方面,主要还是采用直接将畜禽粪尿还田与制售花肥两种处置方式。还有部分养殖场尝试开挖鱼塘或利用小型水库养鱼,畜禽粪尿用作养鱼养料,污水经治理设施处理后农灌和部分养殖场的污水入塘入库调节养鱼水质两种。 总体来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虽然基本都有污水处理设施,但容积小,处理能力弱,与污水产生量不配套;养殖散户都没有污染防治设施,污水直接排入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 (三)水产养殖污染 根据2011年水产养殖污染源统计数据,全县有海水养殖面积120015亩,淡水养殖面积30854亩。海水养殖污水主要排入沿岸海域,淡水养殖污水主要排放近邻河流和附近农田,最终流入海。污染问题最严重还是高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弃肥料以及废弃材料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

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或论文)课程名称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专业 指导教师马小闳 学号 名单 提交日期 姓名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一.引言、 二.摘要、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五.调查过程、 六.分析结论(社会分析等)、 七.研究建议 八.附录 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 引言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

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生态的破坏也是很明显的。虽然,国家和社会也有保护生态的各种措施,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各方面的自觉行动,但是总体上,这种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力的遏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幸福,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大学生更应该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关于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当然是十分的必要的。 摘要 生态环境的破坏的严重性,显得这个调查的重要。而我们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开农村和城市的调查,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们的环保意识,找出问题并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总体而言,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还是有的,不过还是不够。农村的技术设施服务差,没有专门的人回收垃圾,生活垃圾是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开发用地,住宅用地等占用了绿地,植被减少,动物也减少了,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等,环境变差。为此,一方面应该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重要的是完善农村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绝不能够以生态环境的破坏换取gdp的增值。 研究目的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调查来更多地关注生态,了解生态,积极回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为服务的精神。了解当地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当地环境基础数据

关于青海湖景区旅游市场和周边环境整治情况的汇报

关于青海湖景区旅游市场和周边环境 整治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青海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人数的激增,景区周边部分牧民群众受利益的驱动,环湖地区私搭乱建、私开通道等违规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现象日益增多,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青海湖南岸违规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现象不断发生,仅倒淌河镇甲乙村所属辖区范围内部分牧民从109国道沿青海湖畔开辟了多达几十条通往湖边的通道,打着“直通湖边”的招牌,大肆招揽游客,到处拉客欺客,破坏了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扰乱了景区旅游市场秩序。二是按照现在的管理体制,土地资源的利用、规划、审批等管理权限由当地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当地部分牧民群众利用管理体制的空子,以审批宅基地为名,改扩建,甚至改变原址建设经营性设施的行为屡禁不止。不仅如此,环湖地区的一些基本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未与我局衔接,往往在开始建设时才被我们发现且审批手续齐全,我局无法撤销或变更,影响了由省政府确定,省发改委和省旅游局批准的《青海湖景区旅游整体策划》和我局的相关规划的落实。三是青海湖景区每推进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每做一件事都需要地方政府出面协调才能完成。环湖地区各级政府虽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保护、统一规划、

统一管理、统一利用”要求对景区各项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配合和支持,但由于当地牧民群众提出的要求与“四个统一”始终存在着矛盾,加之我局缺乏治权,使景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旅游环境整治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四是随着景区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升温,造成了当地群众也想方设法增加收入。由于青海湖景区周边经营户已在当地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多年,不管是经营业主还是房屋户主都极端看重眼前利益,这给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五是管理局成立后,按照省委、省政府“四个统一”部署对青海湖实行旅游资源整合、规范经营活动,客观上影响了小部分群众的旅游经营收入,因此对我们的管理有抵触情绪,我们各项工作的开展很难得到群众的了解和支持。六是地方政府在关系到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上,与我们的规划衔接不够,造成部分项目落实的不太好,群众对此也有意见。同时,也不排除干部基层干部未从正面解释和引导,更加加深了群众对我们的误解。加之我们管理体制不顺和长期形成的管理缺失甚至是失控,也是造成环湖旅游环境混乱的主要原因。 二、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青海湖景区乱搭乱建、私开通道等违规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现象,我们始终坚持把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放在第一位,积极联合乡镇领导干部和驻村干部,逐村逐户宣传和宣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治理对策论文不难发现,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以及__ 大规模展开的双重压力下,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总体形势越来越严峻。与此同时,由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村将更多的参与国际分工,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环境下,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就日益突出。 无论是工业经济还是农村生活的水平,俨然都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各种污染问题在农村地区层出不穷,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日益恶化,当前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众多环境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更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基于此,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必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 不可否认,“环境”无疑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基础,良好的环境不仅能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__ 的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农村地区来说,农村居民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俨然更高。在__ 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还是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均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资源、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大,这在很多按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就目前我国农村环保工作的现状来看,虽然开发建设了众多蓝色工程,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并且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对农村环保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控制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局势下,相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明显处于相对欠缺的状态,这样的问题直接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存在很大缺陷。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手段,以此来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原动力”。 (一)以科技开发为支点,推广切实可行的环保技术 毫无疑问,要想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就必须对现代科技技术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充分借助了现代科技手段,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农村环境(如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农膜污染等)状况以及基本规律,从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具体来说:第一,加大对环境基础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最大程度的为环保事业提供智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对待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上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治理。其次,要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大范围的宣传并推广退耕还草还林以及修复植被等技术,同时,也要重视开发病虫害的预防、多种植物共生等新型的技术,尽可能的提高农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目录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 1.1 土壤污染 (1) 1.2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1) 1.3 农村地表水污染 (1) 1.4 乡镇工业污染 (2) 1.5 生态破坏和生态退化 (2) 2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特点 (2) 2.1污染来源及类型多 (3) 2.2 污染物种类复杂 (3) 2.3 污染途径 (3) 2.4 污染负荷大 (3) 2.5污染范围大 (3) 3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 (3) 3.1 环境一直薄弱 (3) 3.2 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 (3) 3.3 环保机制不完善 (3) 4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4) 4.1 强化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4) 4.2 确立环保法规,完善环保制度 (4) 4.3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多渠道融资 (5)

4.4.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革新,确保先进技术应用于污染治理 (5)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村民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更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稳定[1~2]。济发展中,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粗放,农村生活污染物的乱排乱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3~4]。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必要而迫切。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1 土壤污染 我国土壤污染主要表现为氮、磷肥过多,有机肥、微量元素缺少;其次塑料薄膜、购物袋等难降解白色垃圾及废电池等有毒固废随意丢弃对土地也产生了较大危害[5]。呈现出多源、复合、量大、面广、持久、有毒的现代环境污染特征,正从常量污染物转向微量持久性毒害污染物,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尤其如此。我国农村大约有1.5亿亩耕地收到污染,其中2008年耕地面积净减少1.93万hm2。 1.2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基础设施及管理体制落后,生污染物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我国每年约有1.2亿t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没有垃圾收集系统或装置,随意堆积垃圾于房前屋后;绝大多数农村厕所简易,无化粪池,卫生状况不佳,易生蚊蝇;兽禽多以散养为主,且人畜共屋,兽禽粪便未经处理,一部分流失于环境。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一些过去只是在城市出现的生活垃圾也成为农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可降解垃圾占比迅速增加。农村垃圾大都集中露天堆放,形成恶臭熏天、蚊蝇乱飞的“垃圾山”[6]。目前,我国农村约有6.5亿常驻人口,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1亿t,其中有0.7亿t未做任何处理,相当于每年推出200多座百层“垃圾高楼”。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最突出表现。 1.3 农村地表水污染 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兽禽养殖和农田径流以及乡镇企业等方面的污染,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教案资料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

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

县域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 ——以新疆温宿县为例 人类活动正日益影响和改变着温宿县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式与强度,因此温宿县土地生态环境也发生显著变化,总体来说有变好的一方面,也有部分区域生态环境出现了退化现象。目前,对温宿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变化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所引起的土地生态环境问题,还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系统的研究。根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切实做好温宿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温宿县土地利用生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区域概况 新疆温宿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中段托木尔峰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地处东径79°28′-81°28′,北纬40°52′-42°21′之间,北以天山主脊克尔斯克尔为界与昭苏县相依,地势北高南低,分为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两大部分。北部山区具有独特的冰融地貌,冰川伸入峡谷,冰融汇流成河,林木和高山、亚高山草地分布其间,是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南部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43.83%,有着不同气候、土壤、生物资源的两片平原—西部库木艾日克河与托什干河冲积平原和东部台兰河与喀拉尤勒滚河洪积平原,是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基地。 温宿县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山区气候呈垂直分布,高山寒冷,终年积雪,冰川纵横;中山温带,有云杉、草甸覆盖;平原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温宿县水资源丰富,县境内冰川面积l2l9.68平方千米,总储水量1582.29亿立方米,大小河流43条,总长889千米,年均降水量65.4毫米,天然水资源储量96.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6.18亿立方米。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冲积扇下部及扇缘地带,有利条件是灌溉水源便利,地形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相对较细,通透适中,适应发展农业。 温宿县总面积为1420246.16公顷,总人口20.89万人,主要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等21个民族,包括1镇9乡和5个国有农场、5个国有牧场、2个国有林场,是个半农半牧县。2000年温宿县农业总产值6.84亿元,粮食总产16.l7万吨,种植业形成了以粮、棉为中心的多元化格局。温宿县是新疆商品粮基地之一,县水稻农场是全国“绿色食品”(优质大米)基地之一。温宿县粮食播种面积18.22千公顷(复播面积3.44千公顷),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10千公顷(复播面积1.27千公顷),有棉花、啤酒花、甜菜、胡麻、油菜等,是阿克苏地区棉花、啤酒花出口基地之一;昆托牌系列大米为2001年新疆名牌产品,它是新疆唯一的“绿色食品”大米,畅销区内外;啤酒花曾获国家经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2 温宿县土地利用现状 2.1 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现状分析 根据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1420246.16公顷,其中耕地76946.1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4%,占利用面积8.3%;园地6769.2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47%,占利用面积0.73%;林地33871.2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8%,占利用面积3.65%;牧草地782726.2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5.1%,占利用面积84.45%;其他农用地16450.7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5%,占利用面积1.77%;居民点工矿用地

青海湖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青海湖近千年来气候环境变化 的湖泊沉积记录 3 沈 吉 张恩楼 夏威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南京 210008) 摘要 本文根据青海湖沉积岩芯(QH00A )碳酸盐含量、T OC 和Rb ΠSr 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地区近千年来的气候变化过程和化学风化史。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近千年来经历了5次冷湿期和5次暖干期,气候组合类型为冷湿与暖干交替。中世纪暖期、小冰期以及20世纪以来的升温在该沉积岩芯中得到良好的记录。沉积岩芯Rb ΠSr 较好地记录了湖泊流域化学风化的历史,并揭示流域化学风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气温变化。 主题词 气候变化 湖泊沉积记录 青海湖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的青海湖是我国内陆最大的高原湖泊。该湖泊地处西南、东南季风和西风交汇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是古气候环境研究的理想地区。百余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涉足该区,对其自然地理、气象、地质及水文地质等进行了多方面的考 察和研究[1~8],然而近千年来高分辨的湖芯研究相对薄弱。 本文通过对青海湖沉积柱样多环境指标的高分辨分析,重建了该地区近千年来气候变化过程,对比邻区树轮和冰芯记录,探讨了该地区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特点。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2000年7月在青海湖东南部(36°36′11.2″N ,100°30′28.8″E )水深22.3m 处采得120cm 和810cm 长两支沉积岩芯,以1cm 间隔切割岩芯,本文主要对短岩芯(QH00A ,120cm )开展研究。整支岩芯岩性变化不大,为灰黑色粉砂质粘土。 沉积岩芯放射性年代测定采用210Pb 和137Cs ,210Pb 和137Cs 的放射性比度用γ谱系统对 样品进行无损坏直接测定,γ谱分析系统仪器为美国EG &G 公司的高纯锗井型探测器(Ortec HPG e G W L )与Ortec 919型谱控制器构成的16K 多道分析器。 有机碳含量分析采用美国Leeman 公司产CE440型元素分析仪,样品先用稀盐酸去除 无机碳酸盐,低温(40℃ )烘干后装入铝囊,外加镍套后送入自动进样器进行分析。Rb 、Sr 含量分析采用VP -320型(日)X -荧光分析仪;碳酸盐含量分析采用化学滴定法,误差小于0.5%。  第一作者简介:沈 吉 男 38岁 研究员 湖泊沉积专业 E 2mail :jishen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073578.html,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072056)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G 1998040810)资助  2001-07-29收稿,2001-08-23收修改稿第21卷 第6期  2001年11月 第 四 纪 研 究QUATERNARY SCIENCES Vol .21,No .6November ,2001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1 主要表现 水土流失严重: 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 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谈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及其危害和原因

谈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及其危害和原因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危害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 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 2.1×103km 的速度扩展。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是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多人口,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这导致有些地区水灾频发,有些地区又极度干旱。二是人为因素,我国国民惜水、节水意识薄弱,节水措施不到位,这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七、各种污染严重 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分析资料

9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分析 依据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于2016年3月编制完成的《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拉拉铜矿落凼矿区深部矿段采矿工程陆生生态调查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9.1区域概况 9.1.1区域生态功能定位 根据《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2006年5月),落凼矿区所在的绿水乡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生态区→ 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生态区→ 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稀树- 灌丛- 草地生态亚区→ 金沙江下游资源开发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按照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三级区特征表,项目区为II 3 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稀树- 灌丛- 草地生态亚区,II3 – 1 攀西矿产- 水力资源开发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该区域受山地地形和干热气候影响,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自下而上有干热河谷稀树灌丛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亚热带针叶林、亚高山常绿针叶林、亚高山灌丛与草甸等。河谷区生态脆弱,土壤侵蚀敏感性程度高。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存在着一定的土地退化和裸岩化的现象,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的入侵与蔓延十分严重”;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冶金工业、水电业和旅游业,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保护植被,防止有害生物入侵。注意防止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不利影响,减少入江泥沙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控制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等”。 根据《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川府发〔2013〕16号),矿区位于所属会理县属于四川省重点开发区→ 点状开发城镇,该区域为省级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同时也是四川省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安宁河流域;区域矿产,生物、水能资源丰富,优势产业国内外竞争力强,是国家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地区。该区域的生态特点是在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能力,适度推进点状开发优势矿产,水能资源,促进资源加工转化,推进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优势矿产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该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的钒钛和稀土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开发基地、全省重要的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要求该区域在加强资源综合勘探,合理利用的同时,也提出了“以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干热河谷和山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恢复治理”。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天津农学院 课题论文题目: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姓名:杨承林 学号:0901014102 系别:农学系 专业班级:09农学(1)班 指导老师:富东英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另外由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既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工业化压力。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所以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对我国公众的生存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 环境现状、公共影响、生态环境

正文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类:空气、土地、淡水、海洋和生物多样性。 (1)空气 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1/4的城市每年至少有60%的雨天下酸雨;目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2000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人口稠密地区,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首位,氮化物排放量居第三。 另一方面,有迹象表明好几个空气指标已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47个重点实施环境保护的城市中,已有11个城市达到和好于有关二氧化硫排放的国家标准、29个城市达到或好于有关空气悬浮颗粒浓度的国家标准(这些城市包括北京在内)。 (2)土地 中国19%的陆地面积已遭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破坏尤其严重,其受侵蚀土地面积高达70%;与此同时,土壤侵蚀对长江流域的影响也在增大,长江由于土壤侵蚀产生的泥沙量已超过世界上两条最大河流(尼罗河和亚马逊河)的总和。因为江河(包括水库和湖泊)中泥沙淤积,从1949年到1990年间,中国航行河道缩短了56%,同时也限制了可航行船只的大小。由于长期使用化肥以及杀虫剂导致更新土壤的蚯蚓数目减少等原因,使得土壤肥力和质量降低、土壤厚度变薄。由于灌溉系统的不合理设计和管理,中国9%的土地已受到盐碱化影响(尽管中国政府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论文)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指导教师:卢修元) 【内容摘要】水利是属于国家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建设指标,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更是关乎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水资源蕴含量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为6.76亿kw,可能开发利用的达3.78 亿kw,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只达到19.30%,与发达国家60%的开发程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仍显得任重而道远。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形成,将使周围环境发生明显改变。因此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资源,是水利工作者在进行水利规划建设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问题对策的探讨科学发展 【正文】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农业、工业大力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他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之一。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天然河流上需、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因为水库具有水面宽、水体大、水流迟缓等特点,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使的水库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当水库蓄水以后,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温的变高就会对于鱼类的繁殖不利,尤其是对于下游的鱼类繁殖不利,导致推迟鱼类产卵期。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最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2 .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

花溪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花溪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贵阳市花溪区生态环境 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08生态学1班 姓名:张朝凤 学号: 前言

本次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是我生态学专业必修科目《生态规划学》教学实习的一个主要内容。生态规划是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从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区域资源环境特点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合理规划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寓生态环境保护于区域开发与经济发展之中,以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和谐发展的规划。而我们所做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正是为了对区域作出合理规划的判断基础,只有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对区域有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规划。 本次调查的区域是贵阳市花溪区,经过对部分地区的实地观测和影像摄录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对花溪区的基本生态环境状况有个充分了解。本次野外调查的时间是12月15日至16日,基本路线为贵大南区——孟关——高坡,贵大南区——花溪公园——花溪水库——天河潭。野外调查主要是对调查路线沿途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进行观察记录。对花溪区的基本生态环境现状作出初步判断,之后再经过后期的文献查阅对花溪区的基本情况进一步了解分析,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判断,对花溪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作出总结,并提出针对环境现状的相应对策。 一、自然、社会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状况 花溪区位于黔中腹地,是贵阳市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中心17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43公里,面积957.60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32.4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15924人,占34.38%,有汉、苗、布依等38个民族。花溪区共辖三镇十一乡,即花溪镇、石板镇、青岩镇,久安乡、麦坪乡、党武乡、燕楼乡、花溪布依族苗族乡、湖潮苗族布依族乡、小碧布依族苗族乡、孟关苗族布依族乡、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马铃布依族苗族乡、高坡苗族乡,区政府位于花溪镇,距贵阳市中心17公里。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32597万元,同比增长15.1%;财政总收入完成68824.1万元,同比增长17.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91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同比增长10.3%。区内有贵花、贵新公路,湘黔、贵昆铁路及龙洞堡、磊庄机场,交通发达。花溪区是生态区和贵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1、地形地貌 花溪区地处黔中高原,花溪区处长江、珠江分水岭,高原分水岭地形极不明显。地面海拔一般为1100~1300m,地形相对高差多小于200m。受南北向褶皱构造控制,山岭、谷地均呈南北向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