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企业的营销困境

解读中国企业的营销困境
解读中国企业的营销困境

2005年是个分水岭。我们看到很多国内企业集体性地陷入竞争迷局,一些企业也曾试图像以往那样凭借更强势的广告战、更残酷的渠道战、更凶猛的价格战扭转被动

局面,但效果微乎其微甚至截然相反,有如落入浮沙,愈挣扎愈深陷。而且这种突如

其来的局面,颇具传染力,大有迅即覆盖其他行业和企业的趋势。在诸多理论界人士

看来,企业集体陷入迷惘,找不到策略方向和策略手段得以突围了,“尽是黄沙遮望眼”,谓之中国企业陷入“营销困境”。

理论因其带有前瞻性,也就难免有时会“危言耸听”,可能企业自身并未觉得面

临困境,笔者也不认为中国企业已经进入百劫难复之地,产业的变幻、企业的沉浮是

自然现象。但困惑总还是有的,也许目前或轻或重智者见智,但从可能的后果或未来

的趋势看,中国企业面临“最重要的一次抉择”,此去或羽化、或沉沦。因此,我们

且冠之以“困境”,谨慎并严肃地思考,不再是简单地就问题而论问题、就问题而解

决问题,而是尽力剖析其产生根源并探讨根本上的解决办法,未免不是好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脱离不了历史环境。中国企业的营销行为及其导致的营销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被动和无奈,先是受环境或对手牵累,后受制于自己的发展历史,

受制于历史行为带来的后果,受制于已经形成的结构性障碍,以致到今天很难简单地

转向正确方向。我们的发展历史很短,并不能要求所有的企业都能像华为,能够有足

够的智慧和经验适时在“长期价值”和“短期诱惑”之间做出恰当选择。我们可以批

评中国企业的机会主义,痛述机会导向使其短期繁荣之后背上沉重的包袱而难以转身,但反过来,很多企业也正因为抓住机会才有了今天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因此,探讨微观面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更有实际价值:企业陷入困境的自身原因是

什么?企业如何通过营销创新和功能建设来培育系统的组织能力,进而依靠组织能力

而非机会、或者点子获得长期的健康发展?原因总会是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

科特勒先生《中国营销的十一宗错》把中国企业的营销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晰,但我们

也知道,就一个历史阶段而言,各种错误并非同等重要、也不需要(我们也无能力)

同时解决;找到根本原因,并着眼长远立足现实、牵住牛鼻子、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是

最优选择。

一、经营理念的同质化是企业陷入营销困境的根源

国内企业困境的表征大体遵循同一脉络:最早表现为利润率的下降,然后是收入

增长或者维持变得困难,最后发生现金流障碍,问题趋向严重化。因为行业竞争结构

的僵局,很多企业从“利润率下降”到“现金流紧张”的延迟时间越来越短,而且很

多是全行业的国内企业同时面临问题,例如手机业和彩电业的国内阵营。

困境始于产品的同质化。营销是满足需求,产品的同质化意味着企业对消费者需

求的无差异认知。的确,在早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的主要矛盾是“量”上的供不

应求,消费者对“质”上的多样化需求可以被忽略,谁能够更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

降低生产成本,谁就会成为竞争的优胜者。因此,生产同质化产品并非一开始就是错误,但市场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消费需求逐渐分化,消费者开始要求差异化的产品,

优秀企业的共性是他们始终如一地关注消费者需求,并尽力满足甚至主动创造。

单是产品同质化,并不一定引发如此灾难。相互竞争的优秀企业也有产品同质化的,比如我们很难区分狭义上的伊利牛奶和蒙牛牛奶,但他们总会找到广义上的差异,比如品牌个性。很多企业缺少个性意识,严重的策略同质化:广告、终端、价格……手段单一,竞争只能变成“资源消耗战”:比拼谁更有狠劲、更疯狂、更舍得投入,那

些有更大的促销力度、更快的降价速度的企业成为“短暂的胜利者”,但也无非是“伤敌一千、自残八百”,最终两败俱伤,参与者全部成为“现金流依赖型”的企业,导致全行业的经营恶化。可怕的是,很多行业中恰恰是领先企业首先发动低级策略的

竞争,他们缺乏“领袖的责任感”,使得中国企业的营销困局变得更为普遍、更为严重。

但没有任何事实证明,产品同质化必然导致策略同质化,经营理念的同质化才是

罪魁祸首。很多国内企业始终是机会导向的,没有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完成从“基于

机会获取竞争优势”到“基于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过渡。大企业是基于能力的,都

会藉托一个机会来营造自身的能力,最终依靠整体组织力量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

定性,得以基业常青;在这些企业的经营哲学中,“做强”和“做大”是内在统一的,而我们更多是在讨论“先做强”还是“先做大”,而不是“如何以做强的方式做大”。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主业刚刚显示出相对优势,就转而追逐其他的产业机会,等到主

业竞争条件稍稍变化就无以应对,而且缺少勇气自我审视,做不到在策略上自我扬弃、在经营理念上自我扬弃,反倒在细节上寻找原因,诸如营销队伍执行不力等等;鲜见

类似方太者,能够抵御外在诱惑、专注于建立厨房电器专家。

二、建立基于组织能力竞争的经营理念

如同福特之于T型车,任何企业的成长都是从产品经营开始的。只是优秀企业能

够比竞争对手更早跨越从“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的鸿沟。这种跨越是本质上的

飞跃,因为产品经营还只是策略竞争,品牌经营就是组织能力竞争了;这种跨越是如

此艰难,以致中国营销的25年发展,鲜有完成此大计者。华为、海尔一类也就更值得我们尊敬并且期待。

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探询一下中国营销发展历程中优秀企业的成败逻辑,以获得

更多启示。其中最近15年的发展历程,更有鲜活记忆,也更有代表性。这15年大体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需求强劲增长阶段(前10年)和结构性供求失衡阶段(近5年)。在需求强劲增长阶段,典型的市场特征有三个:

第一,大量的需求等待满足,几乎每一个市场都处在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只要捕

捉到市场契机、甚至跟进不太迟,都会获得快速增长。有人说,当时企业选择产品出

奇的简单:带着照相机去香港、然后是日韩、最后是欧美,看到街面上什么东西是大

陆没有的,拿回来生产准没错。明星企业从此风起云涌,春兰空调、格兰仕微波炉、

太阳神口服液、步步高复读机、旭日升冰茶、华丰方便面、维维豆奶、奥妮洗发水……“拿来主义”就是在新经济时代仍然指引我们创造着商业神话:搜狐、盛大、百度、

携程等等,成功的初始模式都是把国外产品改造成中国版本。

第二,消费意识刚刚被启蒙,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懵懵懂懂,大多朴素地认为“品牌=广告、大品牌=中央一台广告”。一些企业的成长如同神话,简单手段就能

获得极大成功,类似秦池的极致典型曾经引起普遍的疯狂。

第三,商业发展始终慢于工业发展,这可能是中国营销在那10年发展中最典型的特征了。当大多数企业都在拼命找产品、抓机会、砸广告、上规模的时候,一批有深

刻洞察力的企业认识到“大规模生产是以大规模分销为前提的”,而商业的不成熟严

重制约企业的分销效率,于是他们率先打破商业束缚、重构流通渠道;TCL大战长虹,一夜间把深度分销的概念植入营销界。遗憾的是,很多人认为TCL的成功,只是“砍

掉一批、直插终端、规范渠道管理”,从而使长虹渠道流通不畅;而忽视了“速度冲

击规模”战略的另一方面是研产销的协同。

TCL从提高价值链协同效率着手,提高新产品的开发投放速度(当年把品种投放

量翻了两番),深度分销的效力才发挥到极致。TCL是国内最早关注营销组织功能建

设的企业之一,在建立深度分销模式同期,着手改进研产销协调、建设信息系统等。

但营销界记忆深刻的还是深度分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渠道为王”、“终端

制胜”、“网络封闭运作”等概念被陆续提出,相继引领着营销策略的潮流,以致经

典4P理论中的其他3P都沦为渠道这1P的附属品。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只靠深度分销就迅速成长,人们对它的深信不疑、甚至顶礼膜拜也就可以理解。

从那10年的市场特征来看,深度分销带来的效果有很大的客观环境原因,很多企业却浑然不觉。遗憾的是,市场在变化。经过10年的“繁荣”,市场在近5年已经悄悄进入“结构性供求失衡阶段”,三个新的变化逐渐显现:

第一,商业高速发展。在一二级市场,新型大买场、连锁超市、家电家具等专业

连锁卖场大量出现;在三四级市场,分散的个体经销商开始发展为网络经销商。这使

得分销模式─包括物流模式、资金流模式等,发生重大改变,对企业的组织能力自然提出了更高要求。竞争不再比较谁有更多的人力覆盖更广大、更分散的基层市场,而是

比较谁更有能力规范产业链上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系统管理。尽管深度分销已

经不是最关键的竞争策略,但也并非完全失去意义,认真研究宝洁、可口可乐和康师

傅之后也就明白:即便深度分销,我们也只是学会了粗放式的,远未到精细化的程度。

第二,消费意识趋于理性,品牌消费成为主导。但国内企业不仅品牌管理能力非

常孱弱,就是品牌建设理念也还停留在“策划+广告”阶段。如海尔、联想、中国移动、娃哈哈、张裕等持续关注品牌建设者实为少数。大多数企业,还仅仅是在苏丹红

事件之后参加两堂危机管理培训、在超级女声之后热衷学习事件营销,远未上升到系

统构建品牌经营能力的认识。

第三,随着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支付能力的变化,消费者需求从二元、向三元

甚至多元快速分化,科技进步更加速了分化的进程和复杂性。这种变化显然超越了企

业的想象,很多企业来不及跟上脚步,“大而不强”几乎带来致命的打击。市场的结构性供不应求矛盾变得突出,国内企业陷入痛苦的挣扎,而国外企业表现出更大的优势。本土也有一批企业依靠营销创新腾空而出:奇瑞QQ、宁夏红枸杞酒、她他饮料、奇正臧药、南孚电池、美的小家电、分众传媒……但这些企业不仅数量少,质量也不算太高,至少还未达到陷入困境的前辈们的高度。他们仍然只是依靠一个策略捕捉到一

次机会,不能说他们已经从“基于机会”走到“基于能力”、从“产品经营”走到“品牌经营”。

三、构建系统的组织能力是突破营销困境的根本

我们曾经有很多依赖一次机会、一个单一策略获得成功的典型:爱多、三株、旭

日升……我们只能认为那多少带着一定偶然性,否则难以解释这些企业留在颠峰的时间如此短暂。但毕竟他们还是成功过,今天的市场环境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试图依靠

单一策略,想重复那些“瞬间英雄”、或者保持已有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地位,都变得

更加困难。新的英雄成长的如此艰难,老的英雄却衰落得让人惋惜:维维乳业仍然占

据着豆奶行业80%以上的份额,但豆奶逐步被牛奶取代了;步步高仍然是复读机市场的绝对老大,但复读机被数码学习机取代了。这样的事例并非偶然。

想起那个笑话:一个人为了珍藏衣服,在墙上钉牢了一颗钉子,把衣服小心翼翼

的挂在上面,每日都要检查一下钉子是否牢固、衣服是否挂得稳,却浑然不觉墙的根

基已经动摇,某个清晨醒来,听到墙轰然倒塌。反观IbM,历经IT产业的风云变化,面对微软、戴尔这等新经济的猛士,依旧卓然而立,两相对照、高下自分。本土企业

也不乏类似的英雄:近几年,饮料市场历经碳酸饮料、水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

功能饮料和乳饮料六个品类各领风骚的跌宕起伏,面临两乐、康师傅、统一这等强劲

对手,娃哈哈依然卓尔不群,值得效仿。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能力是创新的基础,惟有具备深厚的组织能力,才能

确保组织产生持续创新、形成有效的“策略流”,才能在环境的剧烈变化中保持持续

的竞争优势。我们有过很多的企业曾经相继缔造难以想象的辉煌,可怜长胜将军无觅处。尽管我们有能力在某个阶段占领策略上的制高点,但难以形成“策略流”建立持

续优势,做不到一波接一波的策略,推动企业一步接一步的走向稳健。这表明,企业

的策略生成更多是依靠英雄人物的偶然创意,而缺少组织的系统功能来支撑。本土企

业应当痛定思痛,穿越战术丛林,从机会主义,转到构建系统的组织能力上,包括市

场研究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品牌管理能力、销售管理能力、物流管理能力、研产销

衔接能力、上游供应商的整合能力、大组织的管控能力等。

组织能力建设以经营模式的选择为前提或者制约。选择了一种经营模式,也就确

定了企业必须要建立相匹配的功能,使其能够建立相对竞争优势。ZARA,是西班牙的大众服装品牌,依靠完全的快速模仿的经营模式建立起60亿欧元年销售额的品牌,它的组织能力与其经营模式相匹配:3天完成对巴黎和米兰时装发布会上最新款式的模

仿设计,10天完成生产并发送全球650家专卖店。华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本土企业,为实现从市场驱动到技术驱动的经营模式的转变,埋头用三年时间向IbM学习研发管

理能力和研产销协调能力,使其产品开发、投放周期大为缩短。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组织能力建设毕竟是个中长期战略任务,企业必须

从现实出发,从应对现实问题起步,谋求长期的系统能力建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们不能停下来修车,那样可能失去重新启动的机会,在生产中求发展、在发展

中求生存是现实选择,这就要求企业走的每一步都需要“现实见利见效、并有长远意义”。因此,如何在短期内实现策略突围,以缓解现实的经营压力,进而为长期的组

织能力建设赢得时间和空间,是本土企业突破营销困局的着手点。

现实的市场环境给本土企业提供了策略突围的机会。如前文所述,多样化需求时

代的来临,新的细分市场、新的营销机会随时都在产生或被创造,诸如五谷道场引领

的非油炸方便面对油炸方便面的挑战。关键是企业要回过头来把更多关注放到消费者

身上,诚如德鲁克所说: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认识和了解顾客,使产品和服务完全适合顾客的需求。

来自: 中国管理传播网

营销策划-案例分析

《日本江崎糖业公司-泡泡糖营销策 划》案例分析 1 案例展示 日本泡泡糖市场年销售额约为740亿日元,其中大部分被“劳特”所垄断。可谓江山唯“劳特”独坐,其他企业再想挤进泡泡糖市场谈何容易。但江崎糖业公司对此却不畏惧。公司成立了市场开发班子,专门研究霸主“劳特”产品的不足和短处,寻找市场的缝隙。 经过周密的调查分析,终于发现“劳特”的四点不足:第一,以成年人为对象的泡泡糖市场正扩大,而“劳特”却仍旧把重点放在儿童泡泡糖市场上;第二,“劳特”的产品主要是果味性泡泡糖,而现在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多样化;第三,“劳特”多年来一直生产单调的条板泡泡糖;缺乏新型式样;第四,“劳特”产品的价格是110日元,顾客购买时需多掏10日元的硬币,往往感到不便。 通过分析,江崎糖业公司决定以成人泡泡糖市场为目标市场,并制定了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不久便推出了功能性泡泡糖四大产品:司机用泡泡糖,使用了高浓度薄荷和天然牛黄,以强烈的刺激消除司机的困倦;交际用泡泡糖,可清洁口腔,祛除口臭;体育用泡泡糖,内含多种维生素,有益于消除疲劳;轻松性泡泡糖,通过添加叶绿素,可以改变人的不良情绪。并精心设计了产品的包装和造型,价格为50日元和100日元两种,避免了找零钱的麻烦。功能性泡泡糖问世后,像飓风一样席卷全日本。江崎公司不仅挤进了由“劳特”独霸的泡泡糖市场,而且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从零猛升到25%,当年销售额175亿日元。 2 探讨问题 分析江崎公司营销策划的成功之处? 3 问题分析 我把江崎公司营销策划的成功原因归纳成以下两个方面来回答: 3.1 精准有效的市场调查 江崎公司市场调查的过程是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 与顾客一起创造价值 ——宜家公司成功之路 宜家公司是瑞典一家著名的家庭装饰用品零售企业,它从最初的小型邮购家具公司一跃成为在世界各地拥有100多家连锁商店的大企业,年均增长率达15%。目前,在我国的上海和北京,都有宜家公司的分店。宜家的成功秘诀在于哪里,最根本的是它独有的营销理念——“与顾客一起创造价值”。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宜家公司把自己与顾客、供应商之间的买卖关系,发展成共同创造价值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组成一个价值链。 为顾客搭造创造价值的舞台 宜家在公司的一个小册子中写到:“财富就是你实现自己想法的那种能力。”从这一点出发,宜家认为,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创造价值的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销售商如何为每一个消费者施展能力、创造价值搭造一个舞台。宜家不把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视为一种简单的交易,而是视为一种崭新的劳动分工,即:将一些原来由加工者和零售商所做的工作交给顾客去做,公司方面则专心

致志地向顾客提供价格低廉而质量优良的产品。宜家每年都要印刷几千万份、十多种语言的产品目录。尽管目录中只有公司1万多种产品的30%到40%,但每份目录同时又是宜家理念的宣传品和指导顾客创造价值的说明书。宜家销售的可随意拆卸、拼装的家具,一是品种多,有厨房、卫生间、书房、客厅摆放的,有分别适用于儿童和成人的,有用木材、金属等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二是便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再创造,比如,消费者可以自己设计家具的颜色,宜家负责提供所需的油漆。进入宜家的商场,顾客可以无偿使用商场提供的儿童车、托儿所、游乐场和残疾人轮椅,还可以得到产品目录、卷尺、铅笔和记录纸,以便选择家具时使用。宜家的商品标签也与众不同,除标有商品的名称、价格外,还有尺寸、材料颜色以及定货、提货的地点。宜家希望顾客能够明白,自己来这里不仅可以消费,而且可以再创造。在一些家具商津津乐道于现场定做、送货上门的时候,宜家却独出心裁地向顾客提供了无数个自己创新的条件和机会。宜家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在于此。 供应商也是宜家的顾客 宜家不但支持顾客创造价值,而且支持自己的50多个国家的1800个供应商创造价值。为了最终向顾客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宜家必须拥有能够提供优质价廉产品的供应商。因此,宜家在寻找和

浅析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为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和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但由于其缺少系统的营销策略,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困难重重。本文从市场营销策略角度,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分析其面临的营销策略问题。从营销观念、营销团队、营销战略、营销模式4P 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改善中小企业的营销效益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营销战略,营销组合,对策建议

目录 一、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1) (一)规模小,灵活性强 (1) (二)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 (1) (三)小批量、多样化生产 (1) (四)注重创新,开发新产品 (2) 二、现阶段中小企业营销策略所面临的问题 (2) (一) 产品不适销,目标市场不明确 (2) (二) 定价盲目,达不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2) (三) 销售渠道陈旧,运作效率不高 (2) (四) 营销观念认识不清,达不到销售的目的 (3) 三、中小企业营销策略问题原因分析 (3) (一)经验主义,领导不重视创新 (3) (二)盲目模仿,不注重自身的内涵 (3) (三)目光短浅,不注重长足利益 (3) (四)脱离市场,主观想象 (4) (五)延伸产品,没有专业化 (4) (六)营销人员素质偏低 (4) 四、改善中小企业营销效益的对策建议 (4) (一)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 (4) (二)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制度 (4) (三)塑造优秀的营销团队 (5) (四)运用创新的营销方式 (5) (五)分析产品,适应目标市场 (5) 五、小结 (6) 参考文献 (6)

中小企业营销现状分析 前言 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陆续实施了很多的针对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从法律的保障来推动我们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再次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促进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99%都是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99%也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社会稳定、解决就业、推动改革、增加税收,特别是推动改革开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我们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一)规模小,灵活性强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特别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容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1】。 (二)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小批量、多样化生产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2】。

中国电影整合营销策略分析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市场营销实务》期末试卷 (文秘 1301) 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考试时间 班级文管 1301 学号100132341 姓名陈镝 成绩

中国电影的营销策略 如今,全球经济 ( 包括娱乐产业 ) 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 已成为世界电影工业发展的典范,美国电影在全球电影票房收入中占到80%以上,而对 于拥有 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电影市场拥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有专家指出,不超过 1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6]电影营销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迫切要求,而目前国 内电影市场不容乐观,国产影片大量生产但良莠不齐,加上进口大片对市场的争 夺,更重要的是缺乏科学的,适合中国特色的电影营销模式,使很多国产影片埋没其中, 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回报,更不能开发出非荧幕后续产品使效益最大化。 中国的电影现在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也没有科学的宣传营销策略,没有商品化的 运营模式,娱乐完了也没有附加产品的接轨。外国许多电影的广告,产品醒目地出现在 各大商场,电视,一边宣传电影本身,一边为电影做着营销。本文将对中国电影如何开 拓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营销之路进行分析。 一、中国电影的营销现状 (一)中国电影营销方式 这些年来中国电影界开始有些摸到影片整合营销门路的发行方操作起各种营销手段 来开始有些发展。主要宣传手段除以往的搞盛大首映式曝炒负面新闻加大各传统媒体的 广告投放力度外,新媒体(户外电视,网络 ) 。流行元素嫁接、利用强势媒体互动等手法 也被越来越多地惜鉴,其中有些是效法好莱坞的成功模式,有些则是土法造车但不 论是打西方牌还是东方牌,其营销作用都是相当明显的。[8]中国电影营销主要采用的方 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 1.拉式营销 指的是利用电影的强势品牌力,制造市场轰动,让消费者和媒体充满期盼、主动靠近, 如张艺谋《十面埋伏》的演唱会营销策略和《泰坦尼克》主题歌营销法。这种方法 撕开市场的力度大,立竿见影,省时省力,《十面埋伏》数天内票房达到 5000 万人民币, 就是利用从 CCTV《同一首歌》那里学来的演唱会营销法。 2.推式营销 指的是电影品牌力还没有得到认同,通过各种营销手段,主动把自己的电影推向市 场,绝大部分电影产品采用的就是这种营销传播法。但是如果策划不周、营销不力,很 容易难以立足于市场。 3.联合促销 联合促销是电影营销的一种合作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商家所采用。它可以网聚 消费者的“眼球”,使一个企业或产品的营销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帮助产品实现接 触更多消费者的目标,接触到许多传统企业广告无法企及的消费者。 对电影企业来说,联合促销则意味着获得更多额外 ( 免费 ) 的电视与平面广告宣传,以 及出现在全国各个大型超级商店和公共场所的广告机会,扩大了电影本身的广告宣传效果, 增加票房。联合促销确实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一个有效技法,但是,若运用得不好,一不小心 就可能招来官司,甚至导致市场惨败。《英雄》与多普达,《十面埋伏》与方 [15] 正电脑进行联合促销,实际上是在相互借势,共同造势,共占鳌头,以求双赢。 (二)近年中国电影营销成果 这些年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票房比起以前也可以算是有长足发展。青春偶像 片《头文字 D》7200 万票房,武侠片《英雄》 2.5 亿票房,新年档的文艺片《黄金甲》 3 亿,魔幻票房史诗《无极》 1.7 亿票房,还有功夫片《功夫之王》首周突破 8000 万票房。 [10]但是中国电影目前只注重票房,对电影后的娱乐产品、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是少之又 1

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困境与突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 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困境与突围 作者:王一萍 来源:《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年第09期 【摘要】文章从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问题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方式,科学地解决相应的问题,对于组织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提出了合理建议,力求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互动更加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高幼儿语言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困境;突围 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只要能够重视语言教育,幼儿的语言能力就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幼儿能从多个渠道获得语言的信息,通过听、说、读等多种方式与人交流,提升自己的认知发展。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是能够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与人沟通能力,满足幼儿欣赏语言美的需要,提高幼儿思维水平的重要形式。但是目前的语言集体教学还是存在许多的欠缺,无法满足幼儿内在的兴趣需要,对于讲述和倾听能力培养得不到落实。因此本文立足于探讨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分析语言活动的困境,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下面,笔者以大班语言活动《叽叽喳喳的石头剪刀布》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语言活动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1.语言活动中教师高度控制 纵观语言教学活动,以教师高控为主的接受式学习还是存在的。活动的始终,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教学者和控制者。师幼之间缺少有效互动,教师在活动中不在意幼儿自身的想法和观点,也不在意幼儿的探索与发现。以教师自身为本,活动中幼儿缺乏探究,听老师讲、看老师做的教学现象依旧存在,幼儿间接地获取相应的知识,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 2.语言活动中少数幼儿话语霸权 语言活动中,有的孩子比较活泼,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站起来回答问题总是滔滔不绝。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不怎么愿意表现自我,每当老师提问,总是把头低下或躲开与老师的目光交流。因此讨论交流环节出现了少数幼儿的话语霸权,就只看见个别的孩子经常高举的小手,积极发言的也总是那几个。善于表述的孩子机会也会越来越多,而内向拘谨的孩子机会相比较也会少些。到了语言活动结束时,收获较多的往往就是那些积极表达、主动交流的孩子,相比较起他们,其他的孩子活动效果就差了。 3.语言活动中多媒体喧宾夺主

全球十大会展公司 全国十大会展公司

全球十大会展公司 1.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德国)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frankfurt/en.html 法兰克福展览会展公司(中国上海)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index.aspx 2. 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中国上海)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index.php?scriptlet=CMS/Start&id=773&language=cn 3. 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中国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 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中国上海)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 4. 德国汉维展览公司(中国广州)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index2.asp 5. 爱博展览集团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 6. 意大利米兰展览公司(家具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 7. 罗马展览集团 8. 迪拜展览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China/dibai/list/index.html 9. 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德国)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fair.asp?Menu=ChildMenu2 10. 芝加哥展览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pages/corp/201102/16502/index.shtml 中国十大展览公司 1.上海意飞逊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 2.北京盛典创艺展览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 3.上海施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default.html 4.中泰联广展览展示设计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company_exhib/index-1182530.html 5.广州翰元展览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printing-publicity/exhibition/2008522152848846.html 6. 盛世永信(北京)展览展示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home.asp 7.西安华逸东方展览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 8.陕西亨德威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7359016.html,/

网络营销策划案例分析.doc

数码相机网络营销策划案 例 数码相机如今非常平民化,用户众多,因此竞争也异常激烈。佳能公司作为日本一家专业生产数码产品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有率一直不错,但也面临尼康的强烈竞争,因此,如何利用好互联来进行推广营销异常重要。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占领市场的先机,别在此次新产品发布之际策划了一套详尽的网络营销策划方案,以赢得更大的市场。本方案的几大出发点:第一,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佳能公司的数码相机,并引起他们的购买兴趣。第二,开拓新的网络销售渠道,扩大消费群体,增加销售量。第三,降低销售成本,节约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的传统销售模式所需的销售费用。第四,利用电子商务提高佳能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一、产品与目标市场分析 在制定网络营销策略之前,需要先对佳能相机产品以及目标市场进行分析,只有弄清企业目前的地位、能力、目标和制约因素,才能为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营销案提供依据。 1.企业及产品情况分析

佳能公司是日本一家老牌生产数码产品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技术先进、资金雄厚。佳能(中国)的市场目标一直都坚持是:行业第一。 产品方面,产品的原料和生产环节都有质量和技术保证。佳能是日本进口过来的,比国内产品像素更高,在同行业竞争中,产品质量更好。 2.用户群体细分 据客户对数码相机的的使用状态和要求,可以把佳能相机的用户群体分为以下几类: (1)个体用户:这主要是指青年时尚人群,包括年轻白领和青年学生。年轻白领生活时尚,收入可观,所以有购买需求和购买能力;大学生追求时尚,他们往

往可以依托家里消费,也是有购买需求和购买能力的人群。 (2)家庭用户:很多家庭都需要用相机记录孩子的成长,记录旅游的精彩瞬间等等。,所以对于那些时尚的家庭来说,EOS-1D Mark IV是家庭数码相机不二的选择。 (3)单位用户:单位会议,单位活动需要选择报道和记录,佳能EOS-1D Mark IV画面清晰,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影楼使用也是一个大需求,EOS-1D Mark IV良好的性能、精致的画面是摄影师的不错选择。 3.目标市场策略 基于以上对产品和客户的分析,所以佳能公司一直实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通常来说,采用差异化营销策略,可以使顾客的不同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也使每个子市场的销售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差异化营销策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树立的几个品牌,可以大大提高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赖感和购买率。 此外,多样化的广告,多渠道的分销,多种市场调研费用,管理费用等,这些方面是限制小企业进入的壁垒,反过来就是佳能的优势,所以,对于雄厚财力、强大技术、拥有高质量的产品的企业,差异化营销策

市场营销中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中案例分析 加多宝狂砸几十亿换头换身,是怎么做到的? 一家企业花费百亿、辛苦耕耘10多年的品牌和包装被别人夺走,这家企业是否还能活下去?这在一般人眼中只能是天方夜谭,然而这 一天大的难题却被加多宝实现了。不仅活下来,加多宝还在短时间 内重新夺回了凉茶行业销量冠军的头衔。 第一个节点:从药到饮料 原来加多宝是一个药,和可口可乐出身是一样的,都是药房里的,在2002年加多宝把它变成了一个饮料,预防上火的饮料,这是加多 宝战略第一个重点。 作为一个药北方人是很难接受的,但是作为预防上火的饮料,顾客头脑里面对于上火,几千年都有这个传统,都知道有很多场合上火,作为预防上火的饮料大家接受度就高。 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走出了药房,加多宝把整个凉茶品类从药饮带向饮料。 当时加多宝有红茶、绿茶和其他业务,甚至还可以做可乐,当时可乐很红,做可乐是可以赚钱,有现成的网络很容易就可以做。但 是加多宝没有去做可乐、红茶、绿茶、乌龙茶和其他业务,选择了 做凉茶。 凉茶当时是很小的,而且你去做市场调研的话,所有市场调研公司走一圈下来会告诉你,对不起,凉茶市场等于零,没人要喝凉茶。 我们当时去调研过,问你喝不喝凉茶,人家说我们北方人不喝隔夜茶,他们把凉茶等同于隔夜茶,真让他试饮,一喝眉头就皱起来:那么苦的东西这怎么咽得下去?感觉是不是有毒,逢药就有三分毒, 大家觉得跟喝药一样。

要做这一步就很了不起。现在我们国家供给侧改革,大多数供给都是无效供给。真正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追随需求转向创造需求。 找到一个市场上我能做第一的领域,然后代表这个品类,我去把这 个定位做大。 2002年加多宝做过一次供给侧改革,就把这些业务全部放弃掉,把整个公司资源全部集中在凉茶,而且在凉茶里面只集中在一个红 罐凉茶,这一步相当了不起。 当然还对它进行了重新定位,这个重新定位就是把它从一个地方药饮变成了一个主流饮料,这样使得凉茶就从传统凉茶铺走向无处 不在、无所不在、非常方便现代人饮用、预防上火的饮料或者怕上 火的饮料,这第一步很了不起,值得很多企业学习。 第二个节点:千里跃进大北京 加多宝在2006、2007年左右,集中相当多的资源,把北京市场 给做起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作为一个南方人喝的饮料,从药房走向了饮料,但是毕竟还是南方人在喝。2006年底在北京做市场调研的时候,我们跑了很久。发 现在北京卖出去的凉茶,消费者全是在北京工作的南方人,尤其那 些广东村、福建村卖得很好,北京人、北方人说这个还是难以接受,感觉是南方人喝的东西。 我们专业上又有一个问题,大家把当时凉茶定位为是南方人喝的饮料,北方人不喝。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北方高势能市场做火做透。北京是全国势能最高的市场,尤其对于北方市场,北京的影响非常重大。任何 一个品牌要成功的话,如果能够把一些有很高势能的市场拿下来, 这个品牌后劲就相当可观。 2008年北京奥运,全世界的焦点都在北京,2006年、2007年、2008年,集中公司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资源放在北京,人力、物力、

公司现状分析报告

XX公司现状分析报告 一、公司发展历史及目前产能规模: 公司自2003年发展以来,经过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到2014年。此阶段是以销售为主的公司,2014年开始,正式转入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制造业公司。公司目前产能规模:公司拥有3 条生产线,有各型号反应釜6个,有4个丙类储罐,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生产过程管道化传递。年产4万吨。 二、人力资源状况: 1、部门设置:共10个部门,销售部,人事部,财务部,技术部,生产部,品质部,储 运部,综合管理部,采购部,工艺设备部。 2、管理岗位:公司层面:副总岗2个(技术副总,综合管理部副总),总助/秘书1 个, 管理层面:部门总监岗位2个(昆山2个销售总监),经理岗位9个(昆山、无锡、上海6个, 3、2014平均人数人、2015平均人数人、2016平均人数80 人,人员规模增 长率,年均流动率, 4、现有人员状况:目前在岗80 人,其中,技术人员8 人,生产人员8人、销售37 人, 内勤及管理支持20人。管理团队本科以上4 人,其中硕士1人(研发),管理团队平均年龄33周岁,40岁以上2人,管理团队平均工作年限10 年。平均司龄4~5 年 5、2016年人均产值150 万元左右,2016年平均人力成本7 万元左右。单位人工成 收益21元。 6、培训情况:2016年销售、技术、管理岗位的培训总时数。人均时数 7、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1); (2)管理团队经验不足,普遍缺乏领导力; (3)薪酬体系与公司发展战略关联度不够精确,比较模糊; (4)没有清晰可测评的干部胜任力标准。 (5)对于部分管理岗位权、责、利不匹配,如权力大,责任小。权力小,责任大。 利益小。等,难以调动干部积极性。 (6)干部整体缺乏长远发展和持续自我学习的意愿。 三、技术现状:

企业品牌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企业品牌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加多宝狂砸几十亿换头换身,是怎么做到的? 一家企业花费百亿、辛苦耕耘10多年的品牌和包装被别人夺走,这家企业是否还能活下去?这在一般人眼中只能是天方夜谭,然而这 一天大的难题却被加多宝实现了。不仅活下来,加多宝还在短时间 内重新夺回了凉茶行业销量冠军的头衔。 第一个节点:从药到饮料 原来加多宝是一个药,和可口可乐出身是一样的,都是药房里的,在2002年加多宝把它变成了一个饮料,预防上火的饮料,这是加多 宝战略第一个重点。 作为一个药北方人是很难接受的,但是作为预防上火的饮料,顾客头脑里面对于上火,几千年都有这个传统,都知道有很多场合上火,作为预防上火的饮料大家接受度就高。 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走出了药房,加多宝把整个凉茶品类从药饮带向饮料。 当时加多宝有红茶、绿茶和其他业务,甚至还可以做可乐,当时可乐很红,做可乐是可以赚钱,有现成的网络很容易就可以做。但 是加多宝没有去做可乐、红茶、绿茶、乌龙茶和其他业务,选择了 做凉茶。 凉茶当时是很小的,而且你去做市场调研的话,所有市场调研公司走一圈下来会告诉你,对不起,凉茶市场等于零,没人要喝凉茶。 我们当时去调研过,问你喝不喝凉茶,人家说我们北方人不喝隔夜茶,他们把凉茶等同于隔夜茶,真让他试饮,一喝眉头就皱起来:那么苦的东西这怎么咽得下去?感觉是不是有毒,逢药就有三分毒, 大家觉得跟喝药一样。

要做这一步就很了不起。现在我们国家供给侧改革,大多数供给都是无效供给。真正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追随需求转向创造需求。 找到一个市场上我能做第一的领域,然后代表这个品类,我去把这 个定位做大。 2002年加多宝做过一次供给侧改革,就把这些业务全部放弃掉,把整个公司资源全部集中在凉茶,而且在凉茶里面只集中在一个红 罐凉茶,这一步相当了不起。 当然还对它进行了重新定位,这个重新定位就是把它从一个地方药饮变成了一个主流饮料,这样使得凉茶就从传统凉茶铺走向无处 不在、无所不在、非常方便现代人饮用、预防上火的饮料或者怕上 火的饮料,这第一步很了不起,值得很多企业学习。 第二个节点:千里跃进大北京 加多宝在2006、2007年左右,集中相当多的资源,把北京市场 给做起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作为一个南方人喝的饮料,从药房走向了饮料,但是毕竟还是南方人在喝。2006年底在北京做市场调研的时候,我们跑了很久。发 现在北京卖出去的凉茶,消费者全是在北京工作的南方人,尤其那 些广东村、福建村卖得很好,北京人、北方人说这个还是难以接受,感觉是南方人喝的东西。 我们专业上又有一个问题,大家把当时凉茶定位为是南方人喝的饮料,北方人不喝。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北方高势能市场做火做透。北京是全国势能最高的市场,尤其对于北方市场,北京的影响非常重大。任何 一个品牌要成功的话,如果能够把一些有很高势能的市场拿下来, 这个品牌后劲就相当可观。 2008年北京奥运,全世界的焦点都在北京,2006年、2007年、2008年,集中公司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资源放在北京,人力、物力、

企业市场营销案例及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案例及分析 三只松鼠之后,后坚果市场还能怎么玩? 作为坚果行业的龙头企业,“洽洽”的年度营业额过10亿元至少用了5年,而作为新秀的“三只松鼠”,达到同样的高度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即使在天猫商城,洽洽的销量排名也长期不受人待见。很多人据此推论,“三只松鼠”的玩法,更代表着坚果行业的发展方向:配送物流化、销售平台化、中间去渠道。而稍具质疑精神的销售人员,只要翻翻坚果市场的发展史,就不会如此轻率地得出这个结论。 坚果市场的产品升级史 早年,被邓小平誉为“中国第一商贩”的“傻子瓜子”,因瓜子一个单品而名动全国,而傻子瓜子之所以家喻户晓,离不开对产品“一嗑三开”“鲜美生津”的口耳相传,没见人说傻子瓜子的专卖店如何让人流连忘返。16年后,洽洽不仅在包装上推陈出新,“不脏手”“不上火”的产品特点,也助其在大卖场和小店渠道中实现快速动销。只是在电商的冲击下,衰落得太过迅速。2011年之后,一个“三只松鼠”的全新品牌,凭着碧根果单品开路,几乎用如出一辙的手法偷袭了洽洽,只不过人家跳出了瓜子的单品,产品换成了坚果。 看得到的是,坚果市场的每次变化,并非简单的渠道调整,更多的是伴随着产品升级。 后浪拍前浪,新桃换旧符的事儿,在开放的市场经济里,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何况还是快消品。洽洽十年如一日的渠道调性和业务模式,是发型没有赶上潮流的演变,看起来有些土气,而长期无法推陈出新的产品系统,才是让他在2008年无法弄懂马云设立“淘宝商城”(也就是今天的“天猫商城”)的意图根源,洽洽自然也就无法见招拆招。

但是,与其说互联网风口决定了渠道命运,不如说消费者的喜新厌旧才是市场的上帝之手。傻子瓜子用个体取代集体,赶上了鼓励 个性解放的改革开放;等到“洽洽”横空出世,大商超和小店又分分 钟秒杀了专卖店,赶上了消费环境的升级;现在轮到“三只松鼠”, 人家压根儿不建实体店了,借着互联网风口,凭着单一的电商渠道,就把行业的龙头老大臊得没脸没皮。如今,消费者玩的是新鲜和体验。线下老说线上服务不好、体验差,你怎么不说,那么多消费者 为三只松鼠送个开壳器、垃圾袋、一次性手套乐此不疲地做免费宣传。说人家品类多、产品杂,你怎么不说人家渠道基本零库存。 这年头,消费者翻脸比翻书还快,别连题目都没看懂,就满嘴瞎诌答案。 三个“反直觉经验”的创新思路 坚果市场在传统消费观念中,属于就近购买,即买即食,三只松鼠反其道而行之,借助电商大获成功,这在创业项目中属于反直觉 的经验,现在这一条也被很多投资者归纳为评估项目成功与否的标 准之一。既然如此,我这里就再加一句话,当反直觉的经验成为现 实经验后,成功的反直觉就会成为我们二次创新的障碍。 三只松鼠之后,坚果市场应该怎么玩,按照上面提到的结论往下走,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思路,依然是反直觉经验的。 首先快消品可以不再是无处不在,而应该设定场景消费和销售场景。 场景不同,不仅购买渠道有差异,对产品的包装要求也有明显不同。比如在网上购物的坚果类产品,一般是在家庭场景下食用,如 年节消费、朋友聚会、会议食品等,适合分享、消磨时光、易于保 存是关键,所以产品带壳销售,量大价优是重点。而对于在剧场环 境吃的坚果零食,产品就应该考虑去壳包装,确保食用起来没有声音,产品的包装材料也要考虑低噪音材质。随着市场整体环保意识 的提高,街头随处可购的零食坚果,得考虑附带垃圾袋,方便在室 外环境下处理果壳。这种以消费场景为原点的产品设计,才能卖得 起价格,戳得中痛点。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关于某企业营销现状分析)有价值

摘要 宁夏红果乳业有限公司从成立至今已有40几年,在这期间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风雨,尤其是08年“三鹿事件”的冲击,使得整个乳制品行业遭到了重创,而红果乳业经受住了考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发展仅有20年左右的伊利、蒙牛现在已成为中国乳制品的“领军羊”,而红果乳业却仅限于宁夏名牌企业。为此,本文分析了红果乳业的营销现状及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运用适当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红果乳业,营销现状,策略分析 Abstract Dairy Co., Ltd. Ningxia red berries, established for about 40 years, has experienced many things, especially Sanlu incident in 2008, which makes all Dairy worst hit except Ningxia red ber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20 years, Mengniu and Erie have become the leader sheep of Chinese dairy products. However, Ningxia red berries only is famous enterprises in Ningxia. So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marketing status and current issue of red berries dairy, and gives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on this. 【key words】:berry-red dairy industry, marketing situation, strategy analysis

2019年中国电信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2019年中国电信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1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电信市场逐步开放,电信企业已经告别了垄 断经营、高额利润的时代,中国电信企业不仅要和国际电信企业竞争而且要和中国的电信企业进行竞争。目前,移动、电信、网通、联通、铁通等5家电信运营商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电信市场的开放程度越高,电信企业的竞争越激烈,而此时市场细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的主要方式,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客户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实行不同的营销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根据电信企业市场的特征,提出了全员营销、组合营销、体验式营销、拓宽范围及实行差别化经营的策略。 2电信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 作为一个电信企业首先要确定电信企业产品的目标市场,而在激 烈的竞争中就必须进行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并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 2.1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 电信服务发热对象是有信息需求的广大用户。随着电信服务渗透 率的不断提高电信运营商服务的对象不断扩大,争夺电信用户的竞争

也越来越激烈。但是,不是所有的用户对电信的需求是相同的,因此一个电信运营商不可能为所有的用户提供相同的服务。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电信运营商需要确定最能为之服务并能取得可观利润的四场细分,开展卓有成效的营销活动,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根据中国电信市场的情况,电信市场细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根据实施的难易程度,按地域、用户属性、用户使用电信的消费额、用户身份、用户使用的电信业务种类、用户的电信消费行为等,进行从易到难的市场细分工作。也可以按照地域,把电信用户细分为大中城市用户、中小城镇用户和镇乡用户;可以按照电信消费额度把电信用户细分为高端用户、中等用户和低端用户;也可以根据用户特征把电信市场细分为集团用户、商业用户、公众用户3个细分市场。 市场细分的关键目标是确定并描述具有相同性质的用户群体和他们的电信消费需求特征。市场细分可以揭示在一个大的、随即需求变动的市场中包含许多小的、可预见的和可对付的市场机会。只有在对市场竞争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对电信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才能针对不同的电信业务定位相应的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电信运营商应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投入与之相对应的资源,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目标。 2.2进行客户细分

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王培元教育的历史观照 ——王培元教育的历史观照 与当代思考
教材: 教材: 话语与自由意志的博弈
权威
在那几个少数派的牛人之外, 在那几个少数派的牛人之外, 不那么牛的多数人该如何有尊严、 不那么牛的多数人该如何有尊严、 有智慧地通过教材和教参的那些迷 墙? 上世纪一个平常的早晨, 织金 二中的教室里坐了一批不同于平常 的考生。他们是需要参加教育局组 织的“教材过关”考试的老师们, 因为成绩与年终考核、职称评定挂 钩,他们脸上的表情便有些丰富 ——有掩不住焦虑的,有忍不住自 得的,有满脸既不屑又无奈的。但

试卷发下来之后,那些神情各异的 脸骤然间统一为同一种专注,好像 word 文档里的不同字体被格式刷拖 过了一样。 开考的铃声响过之后, 语文老 师王培元才从容地走进教室。很多 年以后,同事们都还能清晰地回忆 起接下来出现的一幕——他淡然地 瞟了一眼试卷,肃然地写下自己的 名字,昂然地站起身来,决然地把 空白卷摆上讲台,然后在满屋子惊 讶的凝视中施施然而去。 2011 年 10 月 25 日,王培元 老师在贵阳市白云区辞世。一直到 退休,王老师都没再过过教材关, 也不见于官方公布的教育名师榜。 但王培元辞世的消息一经发布,织 金大大小小的网络论坛上立即就掀 起了一股悼念的热潮,网民们几乎 是众口一词,将他称作没有头衔的 真正的优秀教师甚至是教育家。稍 微留心的话可以发现,王培元的很

多学生或准学生(有些人并不是王 老师班上的,却依然愿意以王老师 的学生自居),正在各个领域扮演 着中坚的角色,但不管活跃于哪个 圈子,他们都高度一致地表现出了 良好的写作素养和鲜明的个人风 格。 “过教材关”的华彩桥段显 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被 怀念王老师的人们一再的提及,并 在传说的过程中被夸大扭曲(王培 元的儿子王世锴证实说:其实不是 交白卷,还是做了一道题的),还 有人说王培元其实是做不来那些 题,为了面子才交白卷的。便有人 特意注册了“王培元的学生”的网 名在织金人民论坛上愤怒地反驳: “老师是不是老师得由学生说了 算,他们的专业素养凭那一纸试卷 怎能见出来?还给那些作奸弄科者 以空间,甚至给不开窍者以疑惑: 我教材关都过了,为何学生还不欢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目标市场营销;产品策略;品牌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和促销组合;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4个问题。 1.某公司开发了一种饲料添加剂产品并拥有专利,定价88元每单位。利润率为200%。产品上市不久,竞争对手就推出了另外命名的竞争性产品,价格为60元每单位。该公司希望通过该产品树立企业科技创新的形象,但却面临降价的压力。 问题:如果你是该公司经理,你认为应该你怎么办? 由题: 利润=成本*200% 定价=成本+利润 设饲料添加剂成本为X,则有: 78=X(1+200%) 得出: X=26(元) 案例分析: 由已知条件,本案例中A公司在一开始推出的是中新产品,并用其专利,据新产品定价策略,A明智地选择了取指定价,以高达200%的利润率,迅速获利,快速回收投资,留下降价空间 其竞争对手B则撇开与其正面竞争,用满意定价,兼顾供需利益,稳定获利,另一方面也是想抢走A的市场。 由于竞争对手B的降价幅度非常大,如果企业不跟着降价就会丢失太多的市场份额,影响企业以后的市场竞争和生产经营活动,损害企业长远利益。 但是如果降价太多,1、会给顾客造成误解:(商品有质量问题,买不出去了;还会再降,不如再等等。。。),2、A企业的成本若高于B,则可能会亏本。 制定价格方案: 1、降价到69元 理由:采用心理定价策略中的尾数定价,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 由:定价=成本+利润利润率=利润/成本 得出:利润率=165% 可以看出,定价69元企业的利润还是非常高的。 2、可以同时研发另一种成本低的饲料添加剂,来与B竞争,这样既避免了正面竞争,又有了可以与力 敌的产品。实现了A公司希望通过该产品树立企业科技创新形象的愿景。 2.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营业额蒸蒸日上,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左右,然而,最近几年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几乎同样的营业额。

各知名企业营销策划全案案例分析汇总(11个doc)8

各知名企业营销策划全案案例分析汇总(11个doc文件)8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好朋友,永远不氧化! 《燕京啤酒粤西攻略》 英年早逝的青岛啤酒前董事长彭作义先生在数年前曾经说,中国的啤酒业是“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鼠,打完老鼠打老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动的中国啤酒业兼并整合战。使得在短短十数年内,曾经遍布全国的各自为战大大小小数千家啤酒企业整合到不足百家!大多曾经叱诧风云、雄霸一方的品牌都大多已被燕京、青岛、华润三大巨头纳入麾下。余者或与外强联姻,或被市场淘汰!或以攻代守、积极扩张、顽强自保。中国啤酒业大局已定,从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时期已经进入打劫、收宫阶段。 主导这场整合的三大啤酒集团兼并扩张轨迹各不相同,却有着共同的指向……南下! 广东、作为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啤酒的产量仅占全国的6.l%,利润占全国啤酒行业利润总额的四分之一,名列全国第一。无疑所有有实力的啤酒品牌的必争之地! 所以、啤酒业内甚至有这样的说法: 得华南者,得啤酒天下! 战局 此前、燕京已经在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在全国建立了数十个生产基地,并完成了在华南市场对广东的合围——福建“惠泉”、广西“漓泉”、都已被其纳入麾下,并在江西、湖南建立了强大的生产基地和市场基础。并组建了“华南事业部”,将华南作为战略重点,意图挡住了青啤从华南向华中和西南发展的去路,同时对青啤在华南的重点区域广东形成包抄。 广东一战的结果,这将决定燕京华南总体布局战略的成败! 败,不仅意味着再次失去广东,外围湖南、福建、广西市场必将面临青岛更大的竞争压力。 胜,不仅能使燕京能获取一块利润丰厚的市场,同时也能将青岛困顿于华南一隅(珠三角),产生“围魏救赵”的效果,一解湖南、福建、广西之危。 挡在燕京前面的既有虎、也有狼…… 一度位列中国啤酒业三强之列。华南啤酒市场的传统霸主的珠江已经盘踞多年,近几年,虽在省外(湖南、广西、福建等地)受到燕京、青岛等巨头的强大压力,其市场范围逐步回缩。在广东一、二线市场的份额也被青岛大量蚕食,但凭借其多年形成的市场和品牌基础,联手interbrew后,依然保持着作为广东啤酒业第一品牌的位置。 反观青岛:进入广东短短三四年,凭借其规模、资金、品牌、营销、管理方面等的优势,迅速在广东全境铺开。除其尚无法完全顾及的部分二线城市(茂名、云浮等)和大部分三线市场市场(主要为珠江占领),在一线城市及部分重要二线城市(中山、佛山、东莞、湛江等),夺取了相当份额,销量直追珠江。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4P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早期竞争 问题: 1.福特公司采取的是什么观念,适应什么特点? 2.通用公司采取的是什么观念,适应什么特点? 3.分析通用汽车超越福特汽车的原因及体会 4.思考:试从“T型车”最初的成功到后来其在市场上的失利,以及通用公司后来居上,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方针获得成功,从而在市场上远远超过福特公司,谈谈企业经营思想应如何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从而引导企业走向成功 答:1.福特公司最初应用生产观念(这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经营思想),只扩大市场需求和降低成本,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是因为市场上竞争对手少,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通用公司应用了市场营销观念,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方针,一切以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经营哲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它能后来居上并获得成功。 3.原因及体会:企业应不断研究环境、研究消费者需求,适应环境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转变观念。 4.20世纪初,福特公司的“T型车”经营成功,是因为其一系列经营决策顺应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上,“T型车”靠着低成本、低价格、广分销的优势,使福特公司迅速成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领先者。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变化,通用汽车公司迅速成长起来与福特公司相抗衡。其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的经营方针,击败了只有一种“T型车”的福特公司,后来居上,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竞争无处不在、残酷无情。任何一个企业,不论其在市场上处于何种位置,风险是相伴始终的。因此,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观念,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炭”里寻商机 1、李晶为什么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2、通过这个故事谈谈你对“市场机会”这一概念的理解。为什么识 别和选择市场机会是企业营销管理过程的首要任务? 答:1、李晶之所以获得了经营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她找准了市场,抓住了市场机会。 3、寻找市场机会是各类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的和首要的任务。 找准了市场机会,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成功了一半。“企业市场机 会=顾客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企业营销人员要积极寻找,善于发 现,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确定自己的市场机会。 肯德基及时处理苏丹红事件 1、面对“苏丹红一号”事件给肯德基带来的环境威胁,百姓集团都 采取了哪些对策?试用市场营销学的有关原理评价这些措施。2、通过这起事件,你认为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与其营销环境的适应与协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本案例中,肯德基公司面对威胁,采取了减轻策略,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环境包含机会和威胁两方面的影响作用,分析环境的目的在于发现机会,避免和减轻威胁。 2、企业对于环境不是无能为力的,企业在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威胁,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环境。同仁堂---老字号经营的成功典范 1、同仁堂公司是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 2、同仁堂公司历经百年不衰的原因何在? 答:1、现代企业常常处于要素复杂多变、决策信息不充分的经营环境中,随时面临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为此,现代社会对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应变力是指企业对环境变化、社会变化和威胁的反应能力。SAP全球执行董事Claus Heinrich博士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传统企业的成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最好的用户服务、创新性的产品、高效的生产。但现在看来,它应该还有第四个要素,那就是对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 2、国内许多老字号走下坡路,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而同仁堂公司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就在于其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始终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所以同仁堂能够在新的时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日清,智取美国快食市场 1、日清公司为什么能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2、请根据以上事例,谈谈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性。 答:发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中心。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取胜,必须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对于生产食品的日清公司,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至关重要。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适应目标市场的需求,适应当地的特色。但是这种适应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应该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积极地适应。企业的营销活动要建立在对消费者的理解上,而要真正理解消费者,企业就必须真正地把握市场需求特征。有了这个前提,企业营销的成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日清公司在美国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关键。 可口可乐公司“新可乐”的失败 1、假设你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一名营销人员,在新可乐遭受失败之 际,你会给公司提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2、从新可乐决策失误的教训中你可得到哪些启示? 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企业对待营销调研的结果应慎之又慎。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调研工夫已经做得很足,可依然会出现错误,至于其他一般的公司就更不用说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消费者心理的复杂多变性,从而可以加深对市场不可预测性的理解。想要做一个成功的营销人,你就必须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掌握营销信息系统这个绝佳工具。 英特尔收复失地请你对英特尔公司的竞争策略进行概要评价,并谈谈你从中所受到的启发。 答:作为行业的领先者,英特尔公司居安思危,始终坚持顾客为中心的营销导向,面对竞争对手的进攻,详细分析市场,进行产品的重新定位,精心打造全方位的营销组合策略,特别是独具特色的促销策略,快速行动,最终收复了失地。 朱时恒卖白菜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答: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根据消费需求的“异质性”,选用特定的“细分变数”,把商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由需求相似的消费者群所组成的子市场,从而结合自身条件确定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过程,即用“个性化的商品”去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卖菜的小贩自然不会懂得市场细分这个概念,但是经营千人一面的大众菜品时,他们却懂事“同质化”商品的“异质性”服务可以赢得顾客的道理。当下,很多农产品销售困难很大程度上是许多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并没有真正对市场进行细分所致。企业要找准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点”,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同中求异,在市场上赢得一定的位置。 动感地带---源于市场细分的成功故事 1、分析动感地带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2、动感地带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中国移动在众多的消费群体中进行细分,更有效的锁住目标客户,以新的服务方式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以新的业务形式吸引客户,这是“动感地带”成功的关键。 1、从市场状况来看,15-25岁年龄段的目标人群是预付费用户的重 要组成部分,而预付费用户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移动新增用户的 主流,中国移动每月新增的预付卡用户都是当月新增签约用户的 10倍左右,抓住这部分年轻客户,也就抓住了目前移动通信市 场大多数的新增用户。 2、从长期的市场战略来看,以大学生和公司白领为主的年轻用户, 对移动数据业务的潜在需求大,且购买力会不断增长,有效锁住 此部分消费群体。三五年以后将从低端客户慢慢变成高端客户。 3、从移动的品牌策略来看,动感地带的推出,实现了市场的全面覆 盖。“动感地带”有效锁住大学生和公司白领为主的时尚用户, 推出语音与数据套餐服务,全面出击移动通信市场,牵制住了竞 争对手,形成预置性威胁。 “动感地带”作为中国移动长期品牌战略中的一环,抓住了市场 明日的高端用户,但关键在于要用更好的网络质量去支撑,应在 营销推广中注意软性文章的诉求,更加突出品牌力,提供更加个 性化、全方位的服务,提升消费群体的品牌忠诚度,路才能走远,走精彩! 鸡蛋进入品牌时代 1、鸡蛋这种过去在消费者心中的同质商品如今也进入了品牌时代, 这说明了什么? 2、企业应如何为其品牌赋予内涵,从而使消费者给予足够的信任?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消费者在丰富的商品面前,认牌购物的意识越来越强,范围越来越大。 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努力创造产品差异化,树立自己的品牌,并为其品牌赋予丰厚的内涵,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取胜的关键。 近年来,鸡蛋这类产品的污染日益严重,这使得消费者不得不在吃鸡蛋时也追求绿色、健康和安全,这种情况给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咯咯哒“靠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生产出无药物和激素、抗生素、重金属残留的绿色鸡蛋,再经过相应的促销活动,将品牌信息及时传递出去,可靠的产品品质与企业适度的品牌沟通,建立了消费者与商家的信任,使“咯咯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断创新是杜邦成功的秘密 1、杜邦公司产品不断创新依靠的是什么? 2、结合以上案例,谈谈为什么说不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答:杜邦公司的产品创新依赖的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更是企业进步的根本途径。要想在竞争中保持赢家地位,企业必须面对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才能赢得市场、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所以,产品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杜邦公司的成功恰是实践创新的典范。雅马哈摩托车的定价策略 1、雅马哈摩托车在定价时着重考虑了哪个因素? 2、你对雅马哈摩托车的定价策略有何评价? 答:雅马哈V-MAX的经营成功,除源于其设计者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设计出了“马力足,外观好,名字也动人”的摩托车以外,还源于经营者综合考虑了影响产品定价的一系列因素,制定了完整的价格体系,并辅以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 家电厂商:从对抗到对接 1、国美结盟海尔、苏宁联手索尼属于哪种类型的分销渠道? 2、你怎样看待这类生产商与经销商的联合? 答: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愈显微薄的情况下,家电业两大零售巨头分别与家电生产巨头在产业链上游积极进行整合,对于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和赢利能力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生产巨头得到了大市场,而流通巨头则保证了稳定的利润来源,降低了采购成本。 家电业大品牌和大零售商的合作,还将挤压二线品牌和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二线品牌必须在市场细分上做好文章,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否则在这些巨头的挤压下,它们的阵地会越来越小。 华龙集团的网站推广 华龙集团是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的?你对该集团的网络营销有何建议? 答:网站是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工具,而工具是必须通过使用才能发挥作用的,如果你的工具一直放在仓库里没人使用,那么它不但不能为你创造价值,相反你还要为保存这个工具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