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ulate Storyline中文高级实例教程之一 《猴子吃香蕉》精彩案例详解
猴子吃香蕉作文(三年级)

猴子吃香蕉作文(三年级)篇一猴子吃香蕉有一天,我去动物园玩,看到了一群特别可爱的猴子。
它们在假山上上蹿下跳的,那活泼的样子真是太有趣啦!我看着它们,突然想到猴子最喜欢吃香蕉了,也许它们现在正饿着肚子呢。
于是我赶紧跑到旁边的小卖部买了一把香蕉。
当我拿着香蕉走到猴子们面前的时候,它们一下子就沸腾了,“吱吱吱”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快给我们吃,快给我们吃呀!”我觉得它们那着急的模样就像我看到好吃的蛋糕时一样。
我掰下一根香蕉扔给它们,一只猴子眼疾手快地接住了,然后迅速剥开香蕉皮,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那吃相,哎呀妈呀,真是太逗了。
其他猴子见状,也都纷纷跑过来抢香蕉,它们你争我夺的,场面一度混乱。
我在旁边看着,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也太好玩了吧。
可是突然我又想,猴子们每天都只能在这里等着人们给它们送吃的,它们会不会很不自由呢?也许它们更想回到大自然中,自己去寻找食物吧。
但也许它们在这里已经习惯了,有吃有喝的,也挺不错。
哎呀,我也搞不清楚了,到底哪种生活才是它们真正想要的呢?不过看着它们现在吃香蕉吃得那么开心,我也觉得挺满足的了。
我又掰了几根香蕉扔给它们,然后就开开心心地走了。
篇二猴子吃香蕉嘿,你们知道吗?猴子吃香蕉那可是一绝啊!记得有一次我去野生动物园,看到一只小猴子抱着一根香蕉,那模样简直萌翻了。
它先用小爪子挠了挠香蕉,好像在研究这是个啥玩意儿,然后就开始剥皮了。
它那小手还挺灵活的,几下就把皮剥下来了,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哇,那表情,就像是吃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一样。
我就在想啊,这猴子吃香蕉咋就这么香呢?是不是香蕉对它们来说就像我们的巧克力一样好吃呀?也许是吧,不然它们也不会那么喜欢。
但也有可能它们就是觉得好玩,吃着吃着就上瘾了呢。
说起来,猴子吃香蕉的样子还真有点像我们人类呢。
它们也会挑挑拣拣,也会吃得津津有味。
大班数学教案猴子吃香蕉

大班数学教案猴子吃香蕉教案目标:1.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2.能够解决涉及比例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家长引导:学生们是否知道猴子吃香蕉的故事?为什么猴子能够吃掉所有的香蕉?是否有一个刚经过的数学原则来解释它?2.呈现问题:只猴子一天能吃掉20根香蕉,问它可以在多少天内吃掉100根香蕉?3.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设立一个比例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通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猴子吃香蕉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问题:老师提问,只猴子一天能吃掉20根香蕉,问它可以在多少天内吃掉100根香蕉。
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引导解决问题:老师告诉学生可以通过比例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建立比例关系。
4.指导解决问题:老师示范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提醒学生要明确已知条件和求解的未知条件。
5.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学生们分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并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解答过程。
6.共同讨论及解答: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答案,老师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解答过程的差异与共同点。
7.拓展问题:老师提出一个拓展问题,如一个猴子可以在多少天内吃掉50根香蕉?让学生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
8.总结:老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和思考方法,强调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猴子吃香蕉的故事2.板书:比例的概念和解决方法3.黑板和白板笔教学评估:1.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对比例概念和解决方法的理解程度。
2.练习题: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拓展对比例概念的理解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相关的课后作业题,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1.探究其他类似比例问题,如猴子吃香蕉的故事中,如果香蕉的数量发生变化,猴子能在多少天内吃完?2.实际应用:让学生应用比例的概念解决一些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打折等。
教案总结: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猴子吃香蕉的问题,教授和巩固比例概念的授课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以及通过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家把六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

一个猴子吃香蕉的故事曾经看过一个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把六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在显要的位置放了一串香蕉。
猴子看见了香蕉,理所应当的要去吃咯。
可就在猴子快要拿到香蕉的时候,科学家立刻用高压水枪击它,迫使它后退。
第二只猴子快要拿到香蕉时,同样家法伺候,几个回合下来,再也没有猴子敢接近香蕉了。
这时,科学家放走了一猴子,又放进来一只新猴子。
新猴子没吃过水枪的苦头,看见了香蕉,很自然的去拿。
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另外5只猴子一起跳过去,对这只新猴子一顿暴打,阻止它去拿香蕉。
可怜的新猴子被痛扁,也不敢再去碰那个香蕉了。
科学家继续试验,从最先的五只猴子中放出一只,再放一只新猴子进来。
相同的情况出现了,新猴子去拿香蕉,其它五只对它一顿海K,而打的最凶的,居然是刚才那只新猴子。
所以,这只新换进的猴子,也不碰香蕉了。
科学家又拿出去一只老猴子,放进一只新的。
最后试验的结果的是,笼子里的六只猴子都不在是原先的六只,也没有被水枪击过,但是都不吃香蕉了。
这个故事乍一看很有意思,但现实的工作当中,多少个这样的故事在重演着。
某君新到一家公司,从入门的第一天起就下定决心好好干,一定要混出个人模狗样来,信誓旦旦。
进门的第一天,九点过后,同事们陆陆续续进来,一般的是迟十几分钟,有的迟近半个小时。
中午吃饭一小时,一点二十分才有同事陆续从外面吃饭归来。
以电话行销为主的部门几乎听不到打电话的声音,每个人座在电脑前,MSN、QQ兴致正浓,还有的看股票的走势图、网上小说,无形中给那位朋友很大影响。
进公司第四天的下班后,好心的同事把公司的历史、来龙去脉、人际关系等细枝末节给描绘了一番,令这位本来准备好好干的朋友“一下子掉到了井底”,新人冲天的干劲消失了大半,只好随大流混吧,不知道公司和自己的前途在那里,跟着迟到和聊天,电话打多了,同事眼睛看着你,你总得和公司的整体氛围相符吧,不能太离谱。
猴子吃香蕉幼儿园故事教案

猴子吃香蕉幼儿园故事教案活动简介本活动是一场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讲解活动。
在活动中,将通过讲述“猴子吃香蕉”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学习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的善良品质。
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 1. 让孩子们了解“快乐与分享”的价值; 2. 培养孩子们具有爱心、包容和分享的品质; 3. 提升孩子们倾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1.故事书:《猴子吃香蕉》;2.香蕉和刀具(用于削香蕉);3.大幅度黑板或白板/屏幕投影仪;4.包装纸、胶带和字卡。
活动内容热身环节1.欢迎孩子们;2.引导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开始热身环节;3.操练孩子们口腔语言能力,要求他们以依此装通顺句子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名字,国家或城市以及喜欢的食物。
主题环节第一部分:讲述故事1.借助黑板或白板/屏幕投影仪,展示《猴子吃香蕉》;2.依次读出绘本故事中的每一页,讲述故事情节,并向孩子们解释每一页的意义;3.引导孩子们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猴子会被困住?如何拯救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如何理解“分享快乐”?第二部分:DIY制作1.引导孩子们DIY制作一个特殊的香蕉;2.将香蕉切成几段,并在上面加上巧克力、椰子、枣子或固体果汁等,然后用包装纸和胶带包装起来;3.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制作的香蕉,品尝DIY出的美食。
结束环节1.收集孩子们DIY制作的香蕉的包装纸,然后将它们分别铺在操场或教室地面上;2.引导孩子们评选最漂亮、最创意和最好分享的香蕉,然后奖励这些孩子;3.活动结束,感谢孩子们的参与,并希望他们能够将分享快乐的理念带回家,成为一个爱分享的小朋友。
活动总结本次活动是一场寓教于乐的互动故事讲解活动。
故事中的情节和意义,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品德、道德和学习能力。
通过DIY制作环节,孩子们也可以在实践中了解分享快乐的概念。
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也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分享和快乐是如此的重要和珍贵。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从前有一只调皮的猴子,它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热带雨林中。
猴子喜欢在树上跳来跳去,寻找美味的水果。
有一天,它发现了一棵长满香甜香蕉的大树。
猴子高兴极了,它决定要尽情享用这些美味的香蕉。
猴子跳上树,开始摘香蕉。
它吃了一个,又一个,非常开心。
可是,就在这时,一只老虎出现了。
老虎大声吼叫,“这些香蕉是我的,你不能随便吃!”猴子吓得立刻停下来,不敢再吃。
老虎看到猴子停下来了,它笑了笑,说,“我可以把这些香蕉给你,但是你必须帮我做一件事。
”猴子听了,心想,“这可真是一个难题。
”但是它还是问老虎,“你要我做什么呢?”。
老虎说,“我想要你帮我找到一些新鲜的肉食,我已经吃腻了这些香蕉,我想要尝尝别的味道。
”猴子听了,心里一惊,但是它又想到了自己的香蕉,于是它答应了。
猴子开始四处寻找新鲜的肉食,它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只美味的大鱼。
它高兴地拿着鱼回到老虎的洞穴,把鱼放在老虎面前。
老虎闻到鱼的香味,非常高兴,它说,“好样的,你真是个聪明的猴子。
现在,这些香蕉就归你了。
”猴子高兴得不得了,它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香蕉。
从此以后,猴子和老虎成了好朋友。
老虎常常帮助猴子找到更多的水果,而猴子也经常帮助老虎找到更多的肉食。
它们一起生活得非常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互相帮助,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就像猴子和老虎一样,他们通过互相帮助,得到了更多的美味食物,也找到了真正的友谊。
希望我们也能像它们一样,懂得互相帮助,珍惜友谊,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从前,有一只聪明的猴子,它住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
这只猴子非常喜欢吃香蕉,每天都会找到香蕉树,摘下一根香蕉来享用。
它觉得香蕉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无论是熟透的香蕉还是青涩的香蕉,都能满足它的味蕾。
有一天,猴子发现了一个香蕉园,园子里的香蕉又大又甜,比森林里的香蕉要好吃许多。
猴子非常高兴,它每天都会去香蕉园里偷吃香蕉。
它觉得这样偷吃香蕉很快乐,因为它可以吃到更多更好吃的香蕉。
然而,猴子的偷吃行为并没有逃过园主的眼睛。
园主是一位老奶奶,她每天都会到香蕉园里检查香蕉的长势。
她发现了猴子偷吃香蕉的事情后,非常生气。
她决定惩罚猴子,让它知道偷吃是不对的。
于是,老奶奶想出了一个办法。
她在香蕉园的入口处放了一个捕兽笼,等待猴子上当。
果然,猴子在第二天又来偷吃香蕉,结果被捕兽笼抓住了。
猴子在笼子里挣扎了很久,但是无法逃脱。
老奶奶走了过来,对猴子说,“你偷吃香蕉是不对的,你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猴子听了老奶奶的话,感到非常后悔。
它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应该接受惩罚。
老奶奶看到猴子认识到了错误,便放它出来了。
猴子出来后,对老奶奶表示了歉意,并答应再也不偷吃香蕉了。
老奶奶看到猴子有了改变,便给了它一些香蕉作为奖励,并告诉它可以每天来园子里吃香蕉,只要不偷不抢就可以了。
从此以后,猴子再也不偷吃香蕉了。
它每天都会到香蕉园里,老老实实地摘取香蕉,享用美味的香蕉。
它明白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也学会了珍惜老奶奶的善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偷吃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只有用心去珍惜,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
愿我们都能像猴子一样,学会诚实守信,珍惜他人的付出。
初中英语故事香蕉午餐[五篇范例]
![初中英语故事香蕉午餐[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9619e0c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6.png)
初中英语故事香蕉午餐[五篇范例]第一篇:初中英语故事香蕉午餐Story 53 Bananas for Lunch故事五十三香蕉午餐A fat monkey likes eating bananas very much.He had bananas for lunch.一只小胖猴子很喜欢吃香蕉。
他拿香蕉做午餐。
He peeled one and ate one more and then, one more banana, two bananas, three bananas, and four…他剥一个香蕉,用力地吃着,吃着,吃着,吃了1个香蕉,2个香蕉,3个香蕉,4个…… He ate and ate, but he wanted more.他不停地吃,但是他还想要更多!He peeled two more and continued to eat.他又剥了两个,继续吃。
He ate whole bunch of bananas and can’t sleep.他吃了一整串香蕉以致不能躺下睡觉了。
What’s the favorite food of the fat monkey? A.Apples B.Bananas C.We don’t know.第二篇:猴子和香蕉的故事猴子和香蕉的故事一、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只要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它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尝试了几次,被打得满头起包,但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猴子吃香蕉课程故事教案

猴子吃香蕉课程故事教案故事背景:在一个美丽的热带雨林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猴子。
它们每天快乐地在树上跳跃玩耍,寻找美味的水果填饱肚子。
其中,香蕉是它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
然而,猴子们在吃香蕉的时候总是一口气吞下,没有细细品味,也没有注意到香蕉的营养价值。
为了帮助猴子们更好地了解香蕉,学会慢慢享用香蕉,一位热心的老师准备了一堂“猴子吃香蕉”课程。
教学目标:1. 让猴子们了解香蕉的营养价值,明白为什么要慢慢享用香蕉。
2. 培养猴子们的细致品味和耐心,让它们学会慢慢品尝香蕉。
3. 增进猴子们对食物的认识,让它们明白吃饭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享受和养生的方式。
教学内容:1. 香蕉的营养价值,老师向猴子们介绍香蕉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等。
并告诉它们,慢慢品尝香蕉可以更好地吸收这些营养成分,有利于身体健康。
2. 慢慢品尝香蕉的方法,老师向猴子们演示如何慢慢品尝香蕉,包括剥皮、咬一小口、细细品味等步骤。
并鼓励猴子们亲自尝试。
3. 香蕉的其他用途,除了直接食用,香蕉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美味的食物,比如香蕉冰淇淋、香蕉蛋糕等。
老师向猴子们展示了一些简单的香蕉食谱,让它们对香蕉有了更多的了解。
教学过程:1. 引入,老师带着一筐新鲜的香蕉来到猴子们的树上,引起了它们的好奇。
老师告诉猴子们,今天要给它们上一堂关于香蕉的课程,让它们学会慢慢品尝香蕉。
2. 介绍香蕉的营养价值,老师向猴子们介绍了香蕉的营养成分,告诉它们慢慢品尝香蕉可以更好地吸收这些营养成分,有利于身体健康。
3. 演示慢慢品尝香蕉的方法,老师亲自剥开一根香蕉,咬了一小口,然后细细品味。
猴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要尝试一下。
4. 让猴子们亲自尝试,老师把香蕉分发给猴子们,让它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慢慢品尝。
起初,有些猴子还是习惯性地一口气吞下,但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它们慢慢学会了慢慢品尝香蕉。
5. 展示香蕉的其他用途,老师向猴子们展示了一些简单的香蕉食谱,比如香蕉冰淇淋、香蕉蛋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ticulate Storyline精彩演示课件实例讲解Articulate Storyline 中文高级教程(一)变量,页面图层和triggers的设置为这个数学游戏课程增添了不少乐趣,该课程只有3个页面:一个介绍页面,12个选择题和一个结果页面,通过正确随机的问题来使猴子吃到香蕉。
下面我们将详细讲解该游戏课件的制作步骤。
演示课件下载地址:/share/home?uk=3792968303课件名称:猴子吃香蕉-九九乘法口诀游戏(数字2-5) 密码:见文p33.1.从题库中插入第一个选择题;2.对第一选择题进行背景层的制作;3.对第一个选择题进行字体、字号及其颜色、位置的调整;4.对选择题的反馈页面(正确页面、错误页面)进行设计;5.在第一个选择题中定义变量并插入变量,调整变量位置及其大小,同时设置幻灯片的属性;6.使用触发器向导建立触发器;7.复制10个这样的选择题;8.依次修改这10个选择题的问题,重新设置变量等;9.最后添加声音效果;10.设置猴子爬树的触发器;11.添加结果页面,添加触发器及图层;12.预视该选择题,测验其正确性并进行适当调整。
制作介绍页面首先然我们来浏览一下该课件的story view视图:在课件的story view视图中,可以看到课件只有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有三个幻灯片。
分别为:介绍、选择问题、结果三个幻灯片。
下面开始介绍页面的制作:1.首先建立一个400×600的幻灯片页面。
2.在建立的第一个幻灯片中置入三个图像:香蕉树图像及两幅猴子的图像。
图像1 图像2 图像3提示:a.图像的分辨率一般为72dpi即可,但要确保图像清晰、色彩饱和、颜色纯正。
b.图像的格式一般为PNG后缀的格式文件,使用PS (photoshop)软件处理图像时,要把图片(猴子)的底色去除掉使其变成透明背景,并保持图像的边缘清晰、光滑。
这样置入的图像才会实现透明背景的显示效果。
c.正确进行图像的编辑处理是保证画面质量优美的关键之一。
3.在置入图像后,我们便可以输入文本了。
可以根据要求来设计字体及其色彩,并给每一种文本设置必要的动画项。
设置后的效果如图:提示:1.在编辑文字时,为避免画面文字太多影响其编辑效果,可以在时间轴把暂时不需要的物件的眼睛图标关闭掉。
2.有时,通过文本框直接输入汉字时可能会输不上汉字,此时可以事先在记事本上输入需要的文字,然后拷贝该文字至storyline的文本框中,此做法将大大提高文字输入及编辑的速度。
4.当文本及其图像均置入幻灯片之后,我们再来进行幻灯片上物件出现先后顺序及时间长短的调整设置,这一步至为重要。
时间轴上的物件调整层次及出现的先后顺序如下图所示:第一画面从上述设置中可以看到,介绍页面分为两个连续的画面显示,实现此类效果我们可以进行时间上调整而达到。
这个过程需要反复调整已达到最佳显示效果。
介绍页面中的第一画面如图介绍页面中的第二画面如图提示:1.当介绍页面的音乐已经确定好后,可以先置入背景音乐,根据音乐的效果来调整物件在幻灯片上出现顺序及时间长短,以实现动画与音乐的同步,达到音频与视频的整体协调统一。
2.动画的执行时间长短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动画的调整时间有五种速度选项。
(较快,快,中,慢,较慢)5.打开幻灯片的属性设置选择项;我们来设置该幻灯片的后期的播放导航设置为:只能进行“Next”的控制。
设置该选择项使得后期在发布课程后,在该幻灯片的导航按钮中只能出现“向后继续”按钮,而不会出现“向前返回”的按钮。
这是实现课程只能向前播放而不能后退的关键设置。
至此,介绍页面已经制作完成,制作完成后的页面可以预视其效果,反复预视多次并进行微小的调整,已达到最佳播放效果。
下面进行选择题的制作,也是本教程的重点内容。
制作选择题我们注意到,在该游戏课程中的数学小问题每次总是随机出现的,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因此在制作选择题时,只能是选择从题库中插入选择题而不能在幻灯片独立制作。
为实现制作步骤的简明、高效,在制作选择题时,我们分这样几个步骤来进行:13.从题库中插入第一个选择题;14.对第一选择题进行背景层的制作;15.对第一个选择题进行字体、字号及其颜色、位置的调整;16.对选择题的反馈页面(正确页面、错误页面)进行设计;17.在第一个选择题中定义变量并插入变量,调整变量位置及其大小,同时设置幻灯片的属性;18.使用触发器向导建立触发器;19.复制10个这样的选择题;20.依次修改这10个选择题的问题,重新设置变量等;21.最后添加声音效果;22.在问题幻灯片的主层设置猴子爬树的触发器;23.预视该选择题,测验其正确性并进行适当调整。
下面,我们将按上述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1. 从题库中插入第一个选择题;选择insert>New slide>Quizzing>Draw From Bank点击insert按钮后出现如下对话框;在上述选择题库中选择Click to View the question bank选项,在随后的画面中选择Graded题型的问答题;在出现的问题面板中选择单项选择题作为要插入的题型;在出现的单项选择问题面板中输入第一个选择题;在把第一个选择题保存并关闭后,进入了题库的面板中;双击该选择题,进入选择题普通视图下。
此时,在题库中仅有一个单项选择题。
双击该单项选择题,可进入该问题幻灯片中(也即普通视图模式下),此时可进行编辑处理幻灯中的物件了。
2.对第一选择题进行背景层的制作;在插入第一个选择题后,我们先不用急于调整选择题的字体、字号、颜色及其位置。
我们先着手进行第一个幻灯片的背景层的设置。
只有在背景层设置好之后,才能进行选择题字体、位置等的设置。
因为在该选择题库中将会添加12个选择题,但12个选择题所使用的背景通用,因此,我们使用主版页面来设置背景。
点击View选项卡,选择Slide Master,进入主版页中;打开主版页的示意图如下:此时的主版页面(一般选择其中的问题主版页)是空白页面(我们已事先删除了缺省的内容);我们置入香蕉树、爬树状态的猴子、演示板面及其小鸟的图片。
通过图片置入按钮置入所需图片.此时的主版页面如下图所示(注意猴子的初始位置):背景层设置后,从主版页返回到第一个选择题的幻灯片中(选择关闭主版页即可返回当前的幻灯片),3.对第一个选择题进行字体、字号及其颜色、位置的调整;在此幻灯片中来设置选择题的字体、字好、颜色及其位置。
并在相关区域添加相应的说明文字。
说明性的文本。
因为在后期要添加变量,因而留出适当空格在演示板中调整选择题的字体、字号、颜色及位置。
红色按钮代表正确的答案。
猴子的初始位置4.对选择题的反馈页面(正确页面、错误页面)进行设计;A.对正确反馈页面的设计时,首先要删除正确反馈页面中的所有缺省内容,因为当答案正确时,并不出现反馈的任何内容,因此答案正确时的反馈页面将没有任何画面内容。
虽然正确的反馈页面没有内容,但其正确反馈的触发器中有一些触发器需要建立:当正确反馈页面的时间轴结束时,进入下一个问题。
当正确反馈页面的时间轴开始时,给变量Variable1增加1。
(这是统计答对的题目)这两项表明:当正确反馈页面的时间轴开始时,计算变量Variable3=5- Variable1。
(还差答对几个问题就可完成任务)因为答对题目后,页面会马上发生跳转,因而正确页面的反馈时间轴很短,如图设置(约0.5秒):在正确时间轴上有0.5秒的声音效果。
B. 对错误反馈页面的设计时,首先要删除错误反馈页面中的大部分缺省内容(可以保留“继续”按钮以便使用),因为当答案错误时,要出现反馈的内容此时需要编辑该反馈页面。
反馈页面的内容及设置如下图:1.黑色透明背景图的设置:(有动画设置体现慢慢变暗效果)此为t7.png的图片,注意文件的后缀。
要保持透明背景一般选用此格式。
该图也有进入时的动画效果。
以下就是错误图层中的一些内容。
2.“继续“按钮的触发器内容如右图所示:点击时隐藏错误页面反馈图层;并跳转到下一问题。
5. 在第一个选择题中定义变量并插入变量,调整变量位置及其大小,同时设置幻灯片的属性;此数值框中的数值为变量Variable1此数值框中的数值为变量Variable3此数值框中的数值为变量Variable2变量的初始值为:在该问题幻灯片的主图层上的触发器如下图所示:设置数值为Variable3设置数值为Variable2设置数值为Variable1当Variable1为5也即答对5个问题时,游戏结束。
(当点击提交按钮时)当Variable1不为5且可答问题为0时,游戏结束。
(当点击提交按钮时)变量Variable2减去1为剩余的问题个数。
(当点击提交按钮时)主图层的属性设置如下:回答问题时的一些设置:7.在问题幻灯片中复制这样12个选择题,并在每一个选择题中修改选择题,数值输入框的对应变量。
注意:再次访问该幻灯片的设置应选为“reset initial state”,这样再次打开该课件时的变量将会重新初始化,不会保留上次退出时的变量,避免出现统计时出现负数的情况。
必须回答问题后,才能执行“提交”命令。
回答问题时,只能有一次机会。
选择随机性,以使每次打开课件时的问题的顺序都不一样。
包含问题库中的所有12个问题。
复制12个选择题后,文本输入变量将会增加到36个变量。
需要对每一个变量重新设置数值。
(如同设置第一个选择题时的方法一样)设置爬树猴子的触发器,因为猴子实现爬树的动作同答对问题密切相关,每答对一题先上爬一节,因而猴子的爬树动作可在问题幻灯片的主层的模板中设置。
打开问题幻灯片的主层的模板:先来看一下猴子的状态设置:一共有六种状态,初始状态就是Normal状态,step1对应爬高一节后状态,step2对应爬高2节后状态;step3对应爬高3节后状态,step4对应爬高4节后状态;step5对应爬高5节后状态;猴子的初始位置。
上图为爬高1节后的状态效果;上图为爬高2节后的状态效果;如此等等6种状态的设置。
猴子的状态设置好后,就可以设置猴子实现状态改变的触发器了。
如果答对1个问题,改变猴子的状态为step1如果答对2个问题,改变猴子的状态为step2如果答对3个问题,改变猴子的状态为step3如果答对4个问题,改变猴子的状态为step4在问题幻灯片主层的模板中设置如上的触发器。
猴子的第5种状态可有可无。
该例中省略了第5种状态,因为实现第5种状态就完成任务并实现页面跳转了。
该触发器只能加载在主层的模板中,因为猴子实现爬树的动作同单个选择题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只有答对题时才能实现爬高,而不管你答对了哪一道题目。
这是实现猴子爬树的关键。
问题幻灯片主层的模板总揽图如下:8.创建结果页面如下:主页面如下图:主图层面板触发器如下:如果变量Variable1为5,也即答对5个问题,跳转到图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