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牵引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合集下载

牵引术后的护理要点

牵引术后的护理要点

牵引术后的护理要点牵引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它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将骨骼或关节的两个部分分开或拉长,以达到治疗或纠正异常位置的目的。

牵引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牵引术后的护理要点。

1.保持牵引的稳定性:牵引是通过外力作用于身体的特定部位来实现的,因此需要确保牵引的稳定性。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检查牵引装置是否完好,牵引是否正常,牵引杆、固定带、滑轮等部件是否固定牢靠,是否有松动或松脱的迹象。

2.保持患者舒适:牵引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疼痛。

护士应随时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疼痛。

可以使用冷敷或者热敷来缓解疼痛,还可以给予口服或静脉镇痛药物,但需遵循医嘱。

3.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长时间的牵引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受到压力,容易发生破裂、溃疡、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并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使用温水擦洗或沐浴患者的身体,避免长时间湿润。

同时,定期更换护理垫,确保患者的床单和衣物干燥。

4.保持适当的体位: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体位,以保持牵引的有效性并减轻不适。

根据医嘱,护士应调整患者的床位,使其保持稳定且适当伸直的姿势。

在床位上使用支撑枕或特殊的支撑物来维持牵引装置的稳定性。

5.注意患者的营养摄入:牵引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情况,这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不足。

因此,护士应关注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和补充剂。

6.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静脉栓塞、神经损伤等。

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局部红肿、疼痛、皮肤破裂、畏寒发热等。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压疮、肠梗阻等并发症。

在定期翻身时要注意用绷带固定局部,并定期检查肠鸣音和排便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8.与患者进行心理关怀:长时间的牵引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不适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骨牵引的护理总结

骨牵引的护理总结

骨牵引的护理总结引言骨牵引是一种通过施加外力来纠正骨折、脱位或畸形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进行骨牵引时,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总结骨牵引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操作步骤、观察与记录、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提高骨牵引的护理质量。

术前准备骨牵引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相关疾病史、药物过敏史、血液凝固功能等方面,以评估患者的适宜性和风险因素。

此外,还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安排好骨牵引所需的器具和设备,并进行消毒和检查。

2.为骨牵引做好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准备,如准备好止血药品、一次性敷料等。

3.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骨牵引的原因、过程和风险,取得患者的合作与理解。

操作步骤1.准备好牵引器具,如骨钩、重力滑车等。

保证器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2.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骨折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3.在牵引部位涂抹适量的无菌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和皮肤损伤。

4.将骨钩或其他牵引器具固定在骨折部位,注意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以确保对骨折部位的正确牵引。

5.设置重力滑车或其他牵引装置,调整牵引力的大小和角度,使之达到医生要求的牵引效果。

6.固定牵引装置,以避免偏移或松动。

7.定期检查患者的牵引情况,注意托举和固定方法是否正确,避免产生牵引失效或副作用。

观察与记录在骨牵引过程中,需要进行观察与记录,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观察与记录的内容包括:1.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及时采取止痛措施。

2.注意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扭动或碰撞。

3.观察牵引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如颜色、温度等。

若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4.定期检查牵引器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松动或移位。

5.记录牵引力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牵引反应情况,便于医生评估疗效。

并发症预防骨牵引可能伴随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牵引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骨牵引的护理

骨牵引的护理
骨牵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介绍
01
02
03
04
牵引部位感染
由于牵引装置的存在,容易引 起牵引部位的皮肤感染。
神经损伤
牵引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神经造 成压迫或损伤。
血管损伤
牵引过程中可能对周围血管造 成压迫或损伤,导致血液循环
障碍。
牵引失效
由于各种原因(如牵引重量不 当、牵引装置松动等)导致牵
引效果减弱或消失。
骨牵引的种类
01
02
03
皮肤牵引
通过粘贴在皮肤上的胶布 或绷带对骨骼进行牵引, 适用于轻度骨骼移位。
骨骼牵引
通过在骨骼上钻孔、穿针 等方式直接对骨骼进行牵 引,适用于较严重的骨骼 移位。
颅骨牵引
专门针对颅骨骨折或脱位 的牵引方式,需严格掌握 适应症和操作方法。
骨牵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骨折、脱位、脊柱侧弯、椎间盘突出等骨骼疾病。
检查牵引装置和牵引参数,调整至合适状 态。若多次调整仍无效,需重新评估患者 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5
骨牵引患者的心理关怀
患者的心理变化
焦虑和恐惧
由于疼痛和行动不便,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恐 惧,担心恢复情况和未来的生活质量。
抑郁情绪
长期的卧床和康复过程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抑郁情 绪,对生活和社交活动失去兴趣。
知情同意书。
03
骨牵引术后护理
术后即时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伤口护理
检查手术伤口的渗血、渗液情况, 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防止感染。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医嘱给 予合适的镇痛药物,减轻患者术后 疼痛。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1、牵引的肢体应抬高,高于心脏位置。

2、下肢牵引的肢体应外展位。

3、牵引的砣不可随意去除,砣应高于地面10·15厘米,不可接触地面。

4、牵引针眼处,每天滴酒精两次,预防针眼处感染。

5、被牵引的肢体应制动,避免大幅度活动,引起牵引针的移位。

6、牵引针的两端各有一密封瓶,是为了保护病人健侧肢体的皮肤不被划伤,和衣物被服不被刮破。

如瓶子脱落,请告知医护人员。

7、下肢牵引的病人,脚后跟部应加垫一软毛巾,以保护皮肤。

8、病人可利用床上拉手训练抬臀。

骨牵引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骨牵引术是在患肢远端的特定部位,在无菌条件下,将骨圆针或牵引钳穿入骨骼内,系上牵引装置进行牵引的方法。

骨牵引为直接牵引,因牵引是直接作用骨骼,故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牵引力较大,而且阻力小,并可持久,是持续牵引最常用的方法。

(一)适应证多用于肌肉发达的成年人及需要较长时间或较大重量的牵引。

如成人肌力较强大部位的骨折,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脱位等。

它能有效地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同时也利于肢体检查,局部伤口的处理,近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

另外,某些手术前的准备,如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关节挛缩畸形患者术前等。

5岁以下的儿童骨折,如需采用骨牵引,骨圆针的贯穿处应避开骨骼,以免影响骨的生长发育。

(二)注意事项1.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肌肉发达情况、骨折部位、移位程度,结合X线检查来决定。

一般股骨牵引重量相当于体重的1/7-1/10,胫骨、跟骨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上肢、颅骨的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

对骨折或脱位患者,牵引重量应一次加到适当最大量。

一旦复位后,即应将重量减至维持重量,牵引的最初几天,每日应测量肢体长度,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并随时调整牵引重量,以防过度牵引。

2.下肢牵引时,应抬高床脚,充分利用患者体重作反牵引,患者健肢抵住小木箱,可以加强牵引。

骨牵引的护理要点十条

骨牵引的护理要点十条

骨牵引的护理要点十条骨牵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骨折、关节脱位、骨盆骨折等疾病的治疗中。

正确的骨牵引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骨牵引的护理要点十条:1. 定期检查:在进行骨牵引治疗期间,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绳索、固定器具等,确保其牵引力度适当、固定牢靠,避免误牵引或者脱落。

2. 保持清洁:保持骨牵引部位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护士应定期清洗患者的骨牵引部位,注意保持患者的皮肤整洁干燥。

3. 观察感觉和血液循环:骨牵引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和血液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感觉、皮肤颜色和温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4. 定期翻身:长时间的骨牵引容易导致患者体位不变,增加压疮的风险,护士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保持身体的活动和血液循环。

5. 注意疼痛管理:骨牵引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给予镇痛药物或者调整牵引力度。

6. 保持心理安慰:骨牵引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较长时间的困扰,容易引起焦虑和抑郁情绪,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7. 饮食调理:骨牵引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营养,护士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骨折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8. 防止并发症:骨牵引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压疮、血栓形成等,护士需要提醒患者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换位、按摩、穿戴弹力袜等。

9. 康复指导:骨牵引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运动和活动,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关节的活动。

10. 注意安全保护:骨牵引治疗期间,护士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如跌倒、滑倒等。

总结起来,骨牵引的护理要点是定期检查、保持清洁、观察感觉和血液循环、定期翻身、疼痛管理、心理安慰、饮食调理、防止并发症、康复指导和注意安全保护。

骨牵引注意事项

骨牵引注意事项

骨牵引注意事项
骨牵引是一种利用外力对骨骼进行牵引的治疗方法,在骨折、关节脱位等疾病中广泛应用。

骨牵引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确保牵引的力量正确。

牵引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过大的牵引力会加重疼痛,导致皮肤挤压甚至坏死。

而过小的牵引力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在进行骨牵引的时候,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调整,确保牵引力量适中。

其次,要注意骨牵引的时间。

过长时间的牵引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因此,在制定牵引方案时,医生应根据病情确定牵引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

同时,在牵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牵引时间和力量,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注意皮肤的保护。

长时间的牵引可能会导致皮肤丘疹、破溃、溃疡等并发症。

因此,在牵引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定时观察皮肤的变化,及时处理皮肤问题。

同时,选择合适的牵引器材和松紧度,以减少对皮肤的压迫和摩擦。

还要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度。

骨牵引会导致患者长时间处于固定状态,使其感到不适和疼痛。

在进行骨牵引的同时,要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如翻身、更换姿势等,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种姿势中。

最后,骨牵引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

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或并发症,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牵引力度、停止牵引等,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骨牵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在进行骨牵引时,我们要注意牵引力量、牵引时间、皮肤保护、患者舒适度和体征观察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骨牵引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论文

骨牵引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论文

骨牵引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50-01【摘要】:目的:探讨病人行骨牵引术治疗中的护理措施。

方法:骨折牵引病人的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结果:病人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缓解了肌肉紧张度,使骨折得到整复,也为择期手术的病人做好术前准备。

结论: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关键词】:牵引术:护理,并发症牵引是利用外界的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的作用,对肢体或躯干进行牵拉,以达到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目的。

牵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作用,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对于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以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

[1]一. 牵引目的和作用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其作用主要在于治疗创伤、骨科疾病及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几个方面。

1. 治疗创伤1.1 使骨折复位,矫正骨折缩短移位。

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旋转移位。

1.2 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

1.3 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

2. 治疗骨科疾病2.1 使轻、中度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减轻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症状。

2.2 使患有骨结核或骨髓炎或瘤样病损、骨肿瘤的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2.3 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辅助矫正脊柱侧凸畸形。

2.4 使肢体制动,减少局部刺激,减轻局部炎症扩散。

2.5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有利于软组织修复。

3. 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3.1 术前牵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如脊柱侧凸畸形的术前牵引有助于术中矫形复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的牵引,还可防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3.2 术后牵引,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截肢术后和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后牵引。

3.3 便于患肢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便于病人的护理。

骨牵引病人护理PPT

骨牵引病人护理PPT
控制饮食
对于肥胖病人,应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 、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忌口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烟酒等 不良嗜好。
康复训练
被动运动
功能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病人进行被动运 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关节活动。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 的功能训练,如步态训练、平衡训练 等,以促进康复。
主动运动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缓 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沟通交流
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交 流,了解其需求和顾虑, 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骨牵引 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治 疗过程和注意事项,提高 其自我护理能力。
饮食护理
营养均衡
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多食用富含蛋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 、肌肉锻炼等。
心理支持
给予病人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
05
骨牵引病人的护理案例分享
案例一:成功的骨牵引护理经验
病人情况
一位65岁的女性,因股骨颈骨折接受骨牵引治疗。
护理经验
保持牵引装置稳定,定期检查牵引位置和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肺炎、压疮等。
鼓励病人进行主动运动,如肌肉收缩 、关节屈伸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 节灵活性。
04
骨牵引病人的出院指导
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保持牵引有效性
确保牵引装置的稳定,避免过度 活动或外力碰撞,以免影响牵引
效果。
保持患肢清洁
定期为患肢清洗,保持皮肤清洁干 燥,以防感染。
注意观察患肢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牵引的缺点:一般需要切开皮肤,骨钻 打眼等,不易为病人接受。同时,牵引物 直接入骨,有感染的可能。
牵引的目的和作用
1.骨折、脱位的复位和固定 2.矫形治疗 3.缓解肌肉痉挛,防止畸形 4.肢体制动,减轻疼痛,预防畸形和病理性骨 折
骨牵引常用的穿针部位和适应症有:
1.颅骨骨板牵引适用颈椎骨折、脱位 2.尺骨鹰嘴牵引适用于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 骨折 3.胫骨结节和股骨髁上牵引适用于成年人大 腿骨折 4.跟骨牵引适用于胫腓骨干双骨折等。
骨牵引的护理及 并发症的预防
春江人民医院 周彬
牵引术的概念

牵引术是骨科应用较广的复位和固定方法, 通过对皮肤或骨组织牵引达到复位或固定目 的,分为皮牵引和骨牵引。
骨牵引的定义

骨牵引是利用骨圆针或不锈钢针直接穿入骨 的坚硬部位,通过骨科床架上的滑轮进行牵 引,夜称直接牵引。

骨牵引的优点:直接牵拉骨组织,力量大, 对皮肤无刺激,可较长时间牵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足下垂:牵引时足部保持功能位,卧位 时足上不要压重物,棉被要有护架。 (6)关节僵硬:骨折复位固定后,要遵循循 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功能锻炼。 (7)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呼吸不畅、咳 嗽无力等均可引起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 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翻身,排背,雾 化吸入等。 (8)泌尿系感染和结石:鼓励病人多饮水, 增加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4.保持有效牵引 (1)牵引器具:颅骨牵引或骨牵引者每日拧 紧牵引弓的螺母,防止脱落;保持牵引锤 悬空、滑车灵活。 (2)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增减;定期测量患 肢长度,并与健侧对比,及时调整。 (3)牵引轴线:躯干伸直,骨盆放正,两者 中轴应在同一直线上,牵引方向与近端肢 体成一直线;适当抬高床头、床尾或床的 一侧,一保持牵引力与体重的平衡;牵引 绳不应有其他外力作用,避免盖被压住牵 引绳;告诉病人及家属不能擅自改变体位 或随意放松牵引绳。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病人一般情况,牵引目的,慢 性病史,牵引的耐受性等。 2.身体状况 全身状况,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骨折脱位的部位,牵引部位有无破溃或感染 3.心理状况 对牵引的认识及心理准备是否充 分,家属是否支持等

(二)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多和病人沟通,向病人解释牵引的必要 性和安全性,解除顾虑,安心接受治疗。 2.观察病情 观察肢体血管神经功能,防止操作不当 或牵引压迫引起血管神经损伤,注意肢体远端颜色、 温度、感觉和运动功能。 3.对抗牵引 一般床脚抬高15-30cm以对抗牵引力量。

5.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皮肤破溃、压疮:保持床单位整洁,在 骨突起处加气垫,定时按摩擦浴。 (2)牵引针滑脱:主要是钻孔过浅,重量过 大引起骨质撕脱。预防方法为选好钻孔部 位和注意深度,重量不要过大,颅骨牵引 每日检查并拧紧牵引弓螺母。 (3)牵引针孔感染:保持牵引针孔周围皮肤 清洁,防止牵引针左右滑动,每日在针孔 处滴75%酒精两次,无菌敷料覆盖。如针 孔感染及时处理,必要时拔针换位牵引。 (4)定时测量:每日测量肢体长度,两侧对 比,防止牵引力量不足或过度牵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