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doc

合集下载

师德师风八不准

师德师风八不准

师德师风八不准
1、不准参加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活动,或有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讥讽、歧视、侮辱学生。

3、不准参与迷信、赌博等不健康不文明活动,不准在工作日期间(包括晚上)打扑克、玩麻将。

4、不准私自办班或对任教班的学生进行有偿家教。

5、不准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6、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7、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或随意拖堂,擅自调课停课或请人代课。

8、不准在课堂上吸烟。

接打电话、讲脏话粗话。

XX 镇中心小学。

小学教职工八要八不要职业道德规范(标准版本)

小学教职工八要八不要职业道德规范(标准版本)

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
一、“八要”:
1、要热爱祖国,忠诚于教育事业;
2、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4、要钻研业务,提高施教能力和科研水平;
5、要关心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6、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
7、要和衷共济,同心协力完成各项工作;
8、要遵纪守法,敢于抵制不正之风。

二、“八不准”:
1、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不准参加各种形式的赌博活动;
3、不准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4、不准从事第二职业(含营业性家教);
5、不准向学生索要或变相索要礼品等;
6、不准向学生推销各种复习资料(包括商品);
7、不准向学生进行乱收费;
8、不准在上班时间进行娱乐活动。

教师八不准

教师八不准

教师八不准一、不准在教学上敷衍塞责,误人子弟;二、不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三、不准训诉、羞辱学生家长;四、不准使用不文明语言;五、不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通讯工具;六、不准索要和收受学生或家长的礼品礼金;七、不准向学生推销省级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教学用书以外的教辅资料、音像制品和其它商品;八、不准乱办班、乱收费、强行有偿补课。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

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

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

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

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是第一位的。

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

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

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

要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落实《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的规定

落实《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的规定

辛家庵小学贯彻落实《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的规定《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赣教师字﹝2006﹞14号)颁发以来,全县各中小学校认真组织教师贯彻执行“八不准”规定,强化教师管理,规范从教行为,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师德建设年活动,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以身垂范、以德施教、关爱学生的良好风气初步形成,和谐向上、充满爱心和生机活力的安义教育正在显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在个别教师中违反“八不准”规定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突出表现为向学生推销或代购教辅资料、搞有偿家教、歧视侮辱或体罚学生,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为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升我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树立安义教师和教育的良好形象,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经局行政会研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通知如下: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校要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省教育厅印发的《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通知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八不准”作为学校的一项长期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实抓好。

2.广泛宣传,深入学习。

各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八不准”的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要以教师为主体,组织各种座谈会、报告会或师德论坛;要开展“八不准”专题学习,把学习“八不准”作为今年教育系统“创业服务年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在学校醒目位置张贴“八不准”,让每位教师都牢记并自觉遵守“八不准”。

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3.健全制度,强化监督。

各校要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教师执行“八不准”的情况记入教师档案,将其作为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要建立师德舆论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教师职业道德违规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进行监督和评议,县教体局将不定期地抽查并通报各学校教师师德建设情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省“八不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省“八不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省“八不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1 、不准参加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活动,或有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 、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讥讽、歧视、侮辱学生。

3 、不准参与迷信、赌博等不健康不文明活动。

4 、不准私自办班或对现任教学班的学生有偿家教。

5 、不准向学生推销、代销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6 、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7 、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或随意拖堂,擅自调课停课或请人代课。

8 、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讲脏话粗话。

师德师风八不准

师德师风八不准
2.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严谨治学,避免误导学生。
3.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十三、不准擅自改变教育教学计划
1.教师应按照教育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不得擅自改变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
2.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合理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影响学生评价。
七、不准懈怠教育教学工作
1.教师应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不得懈怠、敷衍塞责。
2.教师应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师应关爱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不得忽视学生的教育引导。
八、不准参与迷信活动
1.教师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得参与迷信活动。
2.教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播迷信思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3.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迷信活动。
九、不准歧视或偏袒学生
1.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得因个人喜好、性别、民族、家庭背景等原因歧视或偏袒学生。
2.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保证机会均等,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2.教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及家长索要财物。
3.教师应树立廉洁从教意识,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贿赂行为。
六、不准规参与学生评价
1.教师应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行表现。
2.教师不得违规参与学生评价,不得泄露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
3.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影响学生评价。
十一、不准违反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
2.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心得体会江西省出台的江西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即:“不准参与涉及学生入学、升学、调班等事宜的宴请活动;不准参与“谢师宴”;不准接受学生家长或学生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不准要求或暗示学生及其家长为自己办私事;不准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不准在工作日中午和工作期间饮酒;不准从事有偿家教;不准违规向学生推销或要求学生订购教辅资料。

”通过学习实践“八不准”,使我对当代教师的师德、师风、师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现结合这“八不准”,谈几点我的心得体会。

作为当代教师,我已经意识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艰难,时代不同了,我们的思想也要随之改变。

回想自己以前的教学,的确存在教育不当的地方,可以说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但是如果方法恰当,一定会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想如果真正把这一点做好,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钻研和努力。

我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真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忠诚于教育事业,对教育尽心竭力,处理好事业需要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要关心爱护学生。

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本,具体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

见物不见人,只知教书,对学生漠不关心,不是合格的教师。

三要遵守学术工作道德。

抄袭、剽窃作假等等有违科学工作道德的行为,都与教师的身份不合。

要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对自身的道德、人格要有更高的要求。

要自觉为人师表,作道德的表率。

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应该也是对自己的要求;要求学生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要严格要求,做出表率。

现在社会不良风气也侵入校园,各种评审中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屡禁不止;经济上违规腐败的现象也有发生;更有甚者,教师竟帮助学生造假作弊。

如此等等,严重地污染了学校的空气。

教师要自觉抵制教育领域的不正之风,维护学校这一方净土。

就是在八小时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在家庭生活、朋友相处中,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
一、不准参加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活动,或有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讥讽、歧视、侮辱学生.
三、不准参与迷信、赌博等不健康不文明活动。

四、不准私自办班或对现任教学班的学生有偿家教。

五、不准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六、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七、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或随意拖堂,擅自调课停课或请人代课.
八、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讲脏话粗话。

《赣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七项严禁”及违规处理办法(试行)》
一是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谩骂、侮辱、调戏、猥亵学生。

二是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有偿补课(含有偿家教).
三是严禁向学生推荐非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公布的教辅资料,或向学生推销学习用具。

四是严禁参与赌博。

五是严禁违背学生意愿填报、篡改学生报考志愿或有偿招生推介生源.
六是严禁在课堂上吸烟、接打手机和酒后进入课堂教学。

七是严禁编造、传播谣言中伤他人危害社会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中小学“”
一、不准参加有损国家和的活动,或有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不准、变相学生,或讥讽、歧视、侮辱学生。

三、不准参与迷信、赌博等不健康不文明活动。

四、不准私自办班或对现任教学班的学生。

五、不准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六、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七、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或随意拖堂,擅自调课停课或请人代课。

八、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讲。

《赣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七项严禁”及违规处理办法(试行)》
一是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谩骂、侮辱、调戏、猥亵学生。

二是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有偿补课(含有偿家教)。

三是严禁向学生推荐非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公布的教辅资料,或向学生推销学习用具。

四是严禁参与赌博。

五是严禁违背学生意愿填报、篡改学生报考志愿或有偿招生推介生源。

六是严禁在课堂上吸烟、接打手机和酒后进入课堂教学。

七是严禁编造、传播谣言中伤他人危害社会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