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及鉴赏》知识点

合集下载

《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

《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

《音乐作品鉴赏》第一章重点知识点梳理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音乐构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和声、旋律和主题。

这些基本要素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能够表情达意的音乐。

一、音乐鉴赏的能力:对音乐音响的辨(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别能力(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二、音乐的起源鸟鸣说、语言学说、劳动学说三、音乐的要素1、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乐音,即音的高度。

由发音体震动的频率(震动的次数)所决定,频率次数多则“音高”,频率次数少则“音低”。

音乐中的音高一般以钢琴音域的5个八度为限2、不同音高对人们情绪的影响高音使人情绪高涨(具有明亮、清脆、尖锐的特性,使人有单薄、紧张之感)中音使人有相对平静的感觉(使人感到松弛、舒畅)低音使人情绪压抑(使人感到沉重阴暗)1、音色:音的色彩,也称音质或音品,决定于泛音的数量和强度。

大体可分为乐器音色与人声音色两大类。

2、乐器音色西洋管弦乐器、民族管弦乐器、现代电声乐器(不同乐器和它们的不同音色特征的鉴别能力;更好地鉴赏作曲家在使用乐器和乐器组合时的表现目的)3、人声音色童声、男声、女声(高音、中音、低音)1、节奏:音与音在进行中连续或间断时间长短的现象。

在节拍的基础上,由各种不同时值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多样化的形态2、节拍: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周期地反复单拍子——每一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复拍子——每一个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一个以上的次强拍3、节奏与节拍的区别:节奏具有多样性,在某种节拍基础上,不同时值的音组织形成灵活的、千变万化的形式;节拍具有均匀性,是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1、旋律:是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所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称曲调。

2、旋律线的类型(1)波浪式(大波浪、小波浪)(2)直线上升式(3)直线下降式(4)水平式3、影响旋律的因素(1)受到时值、音高、和声、节奏节拍的影响(2)演奏方式的影响圆滑的、连续的演奏/演唱给人抒情、连贯的感觉;短促、分离的演奏/演唱给人欢快的、跳跃的感觉1、和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小学音体美教育知识点总结

小学音体美教育知识点总结

小学音体美教育知识点总结一、音乐教育知识点1.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础知识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包括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的种类和流派、音乐的发展史等。

学生在学习音乐教育时,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欣赏音乐,发展自己的音乐能力。

2. 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音乐鉴赏,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领略不同音乐作品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情感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声乐训练声乐训练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声乐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培养自己的音乐才能,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感。

4. 乐器演奏乐器演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进行学习,通过乐器演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表演能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5. 创作与表演音乐创作与表演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和表演技巧。

二、体育教育知识点1. 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基础知识包括体育运动的基本要素、体育比赛的规则和规范、体育项目的分类和特点等。

学生在学习体育教育时,需要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水平。

2. 体育技能训练体育技能训练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技能训练,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掌握运动技能和技术,提高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3. 体育健身体育健身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可以通过体育健身活动,强身健体,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自己的体能和抗病能力。

4. 体育游戏与竞赛体育游戏与竞赛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游戏与竞赛,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培养自己的竞技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

5. 体育精神与礼仪体育精神与礼仪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体育教育时,需要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也需要遵守体育比赛的规则和礼仪规范,培养自己的良好体育品德。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1、《少女的祈祷》钢琴独奏曲,变奏曲式。

波兰女作曲家苔克拉。

芭达捷芙斯卡所作。

2赋格曲:用复调手法写的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同时也是一种复调音乐曲式。

3赋格曲基本特征:由一个(有时有两个或多个)音乐主题在不同声部时隐时现、一再模仿、不断变化重现。

4赋格曲源于欧洲,在17-18世纪发展成熟和完善。

德国作曲家巴赫是欧洲复调音乐的代表人物。

5瞿小松中国当代作曲家,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来的新一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作品:交响组曲《山与土风》小提琴与乐队《山之女》大提琴与乐队《山歌》等。

6音乐: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

7《山林之歌》是一部标题性的交响组曲,由五部分组成:A 山林的呼唤B 过山C 恋歌D 舞曲E 夜8《1812年序曲》俄国钢琴家、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始人尼古拉。

鲁宾斯坦,邀请柴可夫斯基为莫斯科及工业博览会写的一部大型乐曲,供合唱队获管乐队使用。

9《马赛曲》法国国歌。

10柴科夫斯基:作品:舞剧《天鹅湖》歌剧《叶甫根尼。

奥涅金》钢琴独奏曲《六月—船歌》第二单元音乐的美1、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2、优美是音乐美中最有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

3、优美的基本特征: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均衡的结构形式。

4、壮美具有刚劲、果断、勇猛、粗狂的特点5、《牧歌》海默词,瞿希贤以内蒙古昭乌达盟的长调民歌,运用和声变奏手法改编成的一首无伴奏合唱曲6、#C小调奏鸣曲,也称《月光奏鸣曲》贝多芬作于1801年。

是一首钢琴曲7、《彩云追月》任光写的一首优美、典雅的民族器乐曲。

全曲为引子和带再现的三段体。

8、《国际歌》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进行曲速度,大调式。

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

《音乐鉴赏》期末考试

《音乐鉴赏》期末考试

注重细节
关注音乐的细节,如演奏 技巧、音色、音乐结构等 ,能够深入感受音乐的魅 力。
培养音乐审美
通过多听、多比较不同风 格的音乐,提高自己的音 乐审美水平,形成自己的 音乐品味。
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理解音乐情感
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 和声等元素,感受音乐所 表达的情感,如快乐、悲 伤、愤怒等。
情感共鸣
音乐的文化传承
通过音乐传承和传播文化,如民间音 乐、古典音乐等,能够了解不同文化 的特点和历史。
CHAPTER 04
音乐作品分析
音乐作品的曲式分析
曲式结构
01
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包括乐段、乐句、乐节等,了解其
组成和逻辑关系。
主题与动机
02
识别音乐作品中的主题和动机,理解其在曲式中的作用和变化
巴洛克音乐的主要特点
巴洛克音乐采用丰富的和声、对位和装饰音技巧,强调音乐的情感 表达和动态变化。
巴洛克音乐的影响
巴洛克音乐对后世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古典音乐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典音乐文化
古典音乐文化概述
古典音乐文化是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音乐风格,以其清晰 、平衡和理性的特点著称。
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
古典音乐采用简洁、对称的形式,强调音乐的逻辑和均衡,追求 自然和真实的表达。
古典音乐的影响
古典音乐对后世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浪漫音乐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浪漫音乐文化
浪漫音乐文化概述
浪漫音乐文化是欧洲19世纪的音 乐风格,以其情感丰富、个性鲜 明和富有想象力的特点著称。
音乐记号
音乐记号是指用来表示乐曲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记号,如反复记号、装饰音 记号等。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要点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要点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要点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要点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鉴赏和音乐实践三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介绍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的要点。

一、音乐基础知识1. 音乐元素音乐元素是音乐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形式等。

四年级上册的音乐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通过听、说、唱、演奏等方式感受和表现这些元素。

2. 音乐符号音乐符号是音乐语言的书写符号,包括五线谱、节奏符号、和弦符号等。

四年级上册的音乐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和运用这些符号,能够通过五线谱演奏简单的乐曲,理解和运用基本的节奏符号和和弦符号。

3. 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长短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长短是音乐中常用的表现手段,也是音乐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级上册的音乐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长短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二、音乐鉴赏1. 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音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四年级上册的音乐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了解音乐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音乐文化音乐文化是指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演变。

四年级上册的音乐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培养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音乐实践1. 声乐表演声乐表演是指通过歌唱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四年级上册的音乐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唱一些简单的歌曲,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和表演方法,培养对声乐表演的兴趣和能力。

2. 乐器演奏乐器演奏是指通过演奏乐器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四年级上册的音乐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演奏一些简单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口琴等,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和表演方法,培养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要点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鉴赏和音乐实践三个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人教版初中音乐知识点总结大全-人教版初中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音乐知识点总结大全-人教版初中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音乐知识点总结大全-人教版
初中知识点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提高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一、音乐基础知识
- 音乐的定义
- 音乐的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强弱、速度等
- 音乐的记谱法:五线谱、简谱等
二、音乐的分类
- 民族音乐
- 古典音乐
- 流行音乐
- 器乐音乐
- 人声音乐
三、音乐的表现形式
- 独奏
- 合奏
- 唱歌
- 合唱
- 舞蹈配乐
四、音乐的鉴赏
- 乐曲的分析和欣赏
- 音乐的情感表达
- 音乐的文化背景
- 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图五、中国古代音乐
-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 中国古代音乐器乐的分类和特点
六、西方古典音乐
- 著名作曲家和作品欣赏
- 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 古典音乐的风格特点
七、流行音乐
- 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著名流行音乐歌手和作品欣赏
- 流行音乐的影响力及社会意义
以上仅为初中音乐教材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理解音乐知识。

详细的内容请参考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

音乐鉴赏基础知识整编

音乐鉴赏基础知识整编

音乐基础知识一、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频率)、长短(振幅)、强弱(时间)、音色(发音体性质)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式、曲式、织体等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合唱、齐唱、轮唱、重唱、对唱、独唱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独奏、重奏、合奏、协奏主调音乐:是以一个曲调为主,其余声部作为伴奏以陪衬或加强这一曲调的作品复调音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曲调以对位法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作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奏鸣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大部分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上有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二、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流传的特点。

一般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民歌的音乐特征:①音乐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②旋律与该民族或得去语言紧密结合③民歌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表现出来④节奏、节拍形式丰富⑤曲式结构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用同一旋律反复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①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限制,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②民歌歌词和旋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和变化③民歌依靠于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借助记谱法或其它方式④民歌不体现作者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劳动号子举例:《黄河船夫曲》、四川《打夯歌》、《川江船夫号子》等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①歌词多与劳动有关②节奏直接受劳动节奏限制,节奏鲜明,具有律动性③曲调多样,视工种而异④歌唱形式视劳动者多少和劳动是否具有协作性分为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和⑤曲式结构受劳动过程和时间影响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劳作时即兴创作、用以抒发感情的民歌山歌音乐特征:①歌词具有即兴性②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应用自由演唱音和拖腔③歌唱形式多样,以独唱为主④曲式结构短小,呈多样化小调:是人民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以及婚丧节庆中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的音乐特征:①多数为分节歌形式②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③歌唱形式以独唱为主④歌词格式多样西北民歌特点:高亢、悠长,嘹亮,真假声相结合陕北:《脚夫调》、《兰花花》青海:《上去高山望平川》山西:《绣荷包》、《刨洋芋》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

《音乐基础与作品赏析》课程教案

《音乐基础与作品赏析》课程教案

《音乐基础与作品赏析》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音乐基础与作品赏析》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术语、曲式结构等基础知识,欣赏并分析不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熟悉音乐术语,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及演奏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等;2. 音乐术语:速度、音量、音阶、调式等;3. 乐器介绍:钢琴、小提琴、吉他等;4. 曲式结构:binary form、ternary form等;5. 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古典、流行、民族等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介绍乐器特点及演奏方法;2. 示范法:演奏经典音乐作品,展示音乐魅力;3.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4. 分析法: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情感等,深入理解音乐;5.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演奏简单曲目,培养音乐技能。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核:测试音乐基本理论知识、音乐鉴赏能力等;3. 期末演出:学生演奏或合唱一首曲目,展示所学成果;六、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基础与作品赏析》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基本知识和欣赏音乐作品。

2. 音响设备: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用于示范和演奏。

3. 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音乐作品、音乐家介绍等。

4. 网络资源:或在线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教学计划:按照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长;3. 课堂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音乐游戏等;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欣赏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基础知识点:音的4个基本属性1、音的高低,简称音高。

2、音的长短,简称音值。

3、音的强弱,简称音量。

4、音的色彩,简称音色。

音乐的12个表现要素音乐表现要素所涵盖的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四个方面: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

2.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的感受与听辨。

3.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

4.对音乐结构的感知。

节奏、曲调、和声、旋律、音色,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交响乐队由哪些乐器组组成?列举每组的乐器。

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队。

交响乐队大约定型于19世纪20年代,并开始在欧洲及全世界流行。

交响乐队一般包括四组乐器,即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

弦乐组是一个提琴的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木管组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等;铜管组包括圆号、小号、长号、大号等;打击乐组则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锣、排钟等。

列举、介绍几部歌剧、舞剧、音乐剧作品。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

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

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

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

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

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回旋曲式。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

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四幕芭蕾舞剧,作品作于1876年。

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

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

《天鹅湖》至今仍是舞蹈家们所遵循的楷模,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

剧情大致是: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

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

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

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

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这里只能选择其中著名的几首加以介绍。

舞剧的序曲一开始,双簧管吹出了柔和的曲调引出故事的线索,这是天鹅主题的变体,它概略地勾划了被邪术变为天鹅的姑娘那动人而凄惨的图景(片段1)。

全曲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第一幕结束时的音乐。

这一幕是庆祝王子成年礼的盛大舞会,音乐主要由各种华丽明朗和热情奔放的舞曲组成。

在第一幕结束时,夜空出现一群天鹅,这是乐曲第一次出现天鹅的主题,它充满了温柔的美和伤感,在竖琴和提琴颤音的伴随下,由双簧管和弦乐先后奏出(片段2)。

《匈牙利舞》,即是匈牙利民间的《查尔达什舞》。

音乐的前半段舒缓而伤感,如舞蹈前的准备(片段 3),音乐后半段节奏强烈,显示出舞蹈者的粗犷,是一首狂热的舞曲(片段4)。

《西班牙舞》,音乐富有浓厚的西班牙民族风味,西班牙响板的伴奏色彩明亮,更加重了音乐的民族特色。

音乐前半部分热情奔放,气氛热烈(片段5),后半部分则充满了歌唱性和旋律性(片段6)。

《那波里舞曲》是一首十分著名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整个舞曲以小号为主奏,音乐活泼,前半段平稳,后半段则节奏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热烈,是一首塔兰泰拉风俗舞曲(片段7)。

《四小天鹅舞》也是该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而又富于田园般的诗意(片段8)。

当鲍伯利和勋伯格以《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与《西贡小姐》(Miss Saigon)造成轰动,来自法国的作品逐渐获得世人的喜爱。

近年一部来自法国的音乐剧新作品,改编自雨果名著的《巴黎圣母院》,又在国际上引领瞩目的风潮。

雨果这位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文豪,除了《悲惨世界》之外,还创作了《巴黎圣母院》、《克伦威尔》等文坛名著,他的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动荡的历史时期,当时法国文坛正处于古典及浪漫主义冲突之际,他力主浪漫风格,以磅礴的气魄、丰富的想象力、华丽的词藻傲视文坛,更以曲折离奇的情节撼动读者心弦。

《巴黎圣母院》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担任全剧“主述”的游唱诗人葛林果,是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Esmeralda)有名无实的丈夫,艾斯梅拉达出于同情心,为了让他免于被族人处死才允诺和他结婚。

天生畸形、被巴黎圣母院收容而担任敲钟人的加西莫多(Quasimodo),以及圣母院的副主教弗侯洛(Frollo)与侍卫队的队长腓比斯(Phoebus),都情不自禁地爱上了美丽的艾斯梅拉达。

一生侍奉天主的弗侯洛,明知男女之爱是神职人员的禁忌,仍然难以自拔。

而腓比斯虽然已有娇美的未婚妻百合(Fleur-de-Lys)为伴,却因为生性风流而意图染指艾斯梅拉达。

他们三个人共同合唱的“Belle”,在法国单曲市场创下了300万张的傲人成绩。

加西莫多自惭形秽,只敢把爱意深埋心中。

艾斯梅拉达爱上了腓比斯,引起弗侯洛的妒恨,他趁着艾斯梅拉达与腓比斯幽会时,刺伤了腓比斯,然后嫁祸给艾斯梅拉达,要胁她以身相许,否则就要将她处死。

她拒绝服从,被送上了绞刑台。

加西莫多奋不顾身到法场劫人,把她藏在圣母院中。

不久,吉普赛人的领袖克娄潘率众攻打圣母院,意图解救艾斯梅拉达。

腓比斯率领卫队击溃了吉普赛群众,克数潘被杀,葛林果取代了领导人的地位。

自知无力对抗军队的加西莫多,让弗侯洛把艾斯梅拉达交给腓比斯,因为他以为腓比斯是来解救她的。

未料及腓比斯由于不敢再触怒未婚妻,而宣布将艾斯梅拉达处死。

悲愤之中,加西莫多把弗侯洛从钟楼顶端推下,然后去解救艾斯梅拉达,只可惜为为时已晚。

他哀求刽子手的同意,抱走了艾斯梅拉达的遗体,躲藏在巴黎公墓的地窖里,为艾斯梅拉达以死殉情。

常见音乐曲式:变奏曲回旋曲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

从古老的固定低音变奏曲到近代的装饰变奏曲和自由变奏曲,所用的变奏手法各不相同。

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

然后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

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

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

变奏少则数段。

多则数十段。

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作品的一个乐章。

回旋曲,西洋音乐曲式结构之一。

其基本原则是:主要主题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在其重复之间,插以对比性格的‘插部’(副题),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

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等套曲结构中的末乐章常采用这一曲式。

回旋曲式(rondo)属于"循环曲式"范畴,其原则是:在一首乐曲中,有一个主题至少出现两次,在它的前后有与之形成对比的材料。

前面介绍的带再现单二部、三部以及带再现复二部、复三部曲式,都具有"循环"的特点,因为它们的第一主题都出现了不止一次,中间也都插有不同的材料。

但更加典型的循环结构是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A+B+A+C+A+D+A+E+A……其中的A是多次出现的回旋曲主要主题,B、C、D、E是新材料,专用名词是"插部"。

一首回旋曲至少要有两个插部。

上例共有四个插部,分别称作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插部。

回旋曲可分为:单式回旋曲(各部分以乐段为单位)和复式回旋曲(各部分以乐部为单位)。

按时期可分为:古回旋曲(巴洛克时期),古典回旋曲(古典与浪漫中早期)和浪漫回旋曲(浪漫派末期)再例如贝多芬的钢琴小曲《致爱丽丝》,它的曲式结构是A+B+A+C+A。

爵士音乐的形成爵士乐成形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公认的发祥地是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亚热带城市―新奥尔良。

在众多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是出现最早并且是在世界上影响较广的一个乐种,爵士乐实际就是美国的民间音乐。

欧洲教堂音乐、美国黑人小提琴和班卓传统音乐融合非洲吟唱及美国黑人劳动号子形成了最初的"民间蓝调","拉格泰姆"和"民间蓝调"构成了早期的爵士乐。

从17-18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将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成为那里白人的奴隶之后,他们被强迫劳动、受尽折磨。

在田间、在劳动之余,黑奴们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以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

这种音乐也渗透在一些宗教歌曲中。

由于蓝色在美国人民中,被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也就统称之为Blues(蓝色)。

中国音译之为"布鲁斯"。

我们常常从美国音乐作品中发现带有Blues的曲名,如《蓝色狂想曲》、《蓝色的探戈》、《蓝色的爱情》等。

巴洛克音乐风格巴赫的历史地位巴洛克音乐大致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约1600—1750年)‘巴洛克”一词是葡萄牙语“Barroco”的译音,原意为“畸形的珍珠”,引申为不规范、不完美。

通常所说的巴洛克时期是指欧洲文艺复兴后的一段历史时期,特征:这时的西方文化艺术风格较文艺复兴时期有了很大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庄严、明净、均衡、和谐已不再取悦于人,而崇尚富丽堂皇、精雕细琢,注重精巧而华丽的装饰风格,即称“巴洛克风格”(因最初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艺术的变质现象,故贬称为“巴洛克”,后来德国史学家韦尔夫林研究了这种风格特点,认为这是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潮流,遂给予了肯定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