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一
三年级下册习作一《我的植物朋友》课件+教案含写作指导+作文例文+范文与评语

三年级下册习作一《我的植物朋友》课件+教案含写作指导+作文例文+范文与评语同步教案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教学目标:1.能够清楚的介绍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2.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3.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写作时,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突出它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征。
教学重点:抓住植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观察植物时,要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教学准备:搜集要描写的和你喜爱的植物的图片或实物观察。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 师:同学们,世界因为有了绿色的植物才变得生机勃勃,如果没有植物,我们的地球将变得一片荒凉,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珍惜植物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植物呢?要爱护它,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做才能爱护它,才不会做错事伤害它。
如果我们把自己了解和认识的植物写成文章,让看了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认识它们,那么,我们就为环保和绿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写植物的文章。
《我的植物朋友》,抓住题眼(植物)(朋友)相机板书2.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植物包括什么?(展示植物图片)【设计意图:从富有激情的谈话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进而激发想了解植物的好奇心,再配以各种植物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己展示喜欢的植物记录卡1.课前收集整理观察植物的资料,做好观察工作,做好观察记录卡,包括植物的名称、外观、颜色、气味等已知特征。
2.小组内介绍。
3.挑选小组里介绍的好同学,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生预习环节的延续。
应老师要求,课前多角度观察植物,制作观察记录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写作方法指导:1.写好植物的形态抓住不同植物的特点,有目的地描写。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六 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指导 课件 人教统编版

三、文章的结构
写景状物文章常见的结构方式有:总分总、 分总、总分。通过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我 们可以知道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去写景状物的。
四、文章抒发的情感
无论是写景还是状物的文章,都不是单纯写景而写景, 状物而状物,作者往往借助对景物、事物的描写,通 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是对大 自然的赞美,或是对生活的热爱等。文章的字里行间 流露的情感往往是文章的主旨。
《草原》一文:作者通过对草原美景的描写 和蒙古同胞热情迎客场面的刻画,歌颂了蒙 汉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 无限热爱。
❃热点题型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某某景物? 2.某某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你由此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序来描写景物的? 5.本文是按哪种结构方式来写的?
3.时间推移的顺序。随着时间的变化, 所要描写的景物往往也发生了变化。
《观潮》一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 时、潮来后”的时间顺序描写钱塘江大 潮的壮观的。
状物类文章,不仅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序。 写静物时,一般按外形、结构、用途的顺序来 写;写动物,按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的顺序写; 写植物,按形状、颜色、气味的顺序写。
1.了解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景物特点的。
首先我们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 章思路;其次,我们要找出表示时间、方 位或行踪变化的词语;最后分析得出文章 的写作顺序或结构方式。
2.理清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状物的。
恰当的比喻能将景物写得生动形象。拟人的修辞 手法更增添了景物的勃勃生机和情趣;夸张、排 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则可以增加语势,强化效果。 我们可以抓住有修辞的句子细细揣摩。
小升初语文阅读考点
专题六·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指导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下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作文指导和范文

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作文指导和范文目录【写作指导】 (1)作文结构: (2)【写作素材】 (2)范文一:我的文具盒 (4)范文二:我心爱的望远镜 (5)范文三:电冰箱的自述 (7)范文四:雨花石 (8)范文五:我的小闹钟 (9)范文六:能干的“大怪物” (10)范文八:我爱我的悠悠球 (12)范文九:“唐老鸭”储蓄罐 (13)范文十:海豚的自述 (14)习作指导【写作指导】开头→具体特点→感情1.开头:指的是在文章的开头,先介绍一下物品的名称,写什么玩具物品,在什么情况下见到这一玩具物品的,简要地交待一下写作的起因等等。
2.具体特点: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了,要具体地来描写了。
描写玩具物品的具体特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外形特点:描写玩具物品的外形特点可从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来具体描述。
描述玩具物品的特点,要注意写作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大到小,或由静到动……描写玩具外形特点,要注意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求描写的生动有趣。
如能拟人化地描述,那就更有情趣了。
作文结构:1.开篇点明要介绍的物品。
2.介绍此物品的特点(如颜色、外形、功能等选择其中一两个特点重点描写,适当运用说明方法),同时写出你为什么喜欢它。
3.、结尾用1—2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写作素材】开头:1.一阵香气从我的鼻尖慢慢飘过。
我顺着香气飘过来的地方走了过去,一看,原来是我的“净化器”呀!《我家的“绿色净化器”》2.一进家里,菜的香味便扑鼻而来,我顺着香味跑进厨房,原来是午饭已经做好了。
这至有妈妈的功劳,还有这位“厨房能手”——美的万能微波炉的功劳《万能微波炉》3.再看看小松鼠狗吧,呀!松鼠狗怎么生气了?原来它闲我光介绍它的外貌,不介绍它的特点和功能了。
好!我现在就介绍它的特点。
《松鼠狗小台灯》内容:1.书如果包上了我就像给书穿上了一件漂亮而牢固的外衣,保持书面整洁干净。
我是长方形的,有大小两种。
颜色不同,图案各种各样,像白雪公主、咪咪熊、奥特曼、米老鼠、明星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购买。
小升初状物作文指导

小升初状物作文指导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同学们来说,掌握好状物作文的写作方法至关重要。
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写好小升初状物作文。
一、仔细观察观察是写好状物作文的基础。
在观察时,要调动多种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还要用心去感受。
比如,写一只小狗,不仅要观察它的外形,包括毛色、体型、耳朵、眼睛、尾巴等,还要观察它的动作、习性,比如它是如何奔跑、进食、睡觉的,以及它高兴、生气时的表现。
只有观察得细致入微,才能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
同时,观察要有顺序。
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顺序进行观察。
比如写一个文具盒,先从整体上描述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然后再分别描述盒盖、盒身、内部的结构和文具的摆放。
二、抓住特点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地方。
在写作时,要抓住这些特点,突出重点,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写一朵花,要写出它的颜色、形状、气味等与众不同的地方;写一件文具,要写出它的功能、材质、设计上的独特之处。
以写一只小猫为例,如果这只小猫的特点是特别调皮,那么就要重点描写它调皮的表现,如爬上爬下、抓挠东西、追逐小虫子等;如果它的特点是特别温顺,就要着重描写它安静地依偎在主人身边、用头蹭人的样子。
三、描述生动在描述事物时,要运用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手摸到所写的事物。
可以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小猫的眼睛像两颗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猫的眼睛比作宝石,形象地写出了眼睛的明亮。
“柳树姑娘在微风中梳理着自己的长发。
”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柳树人的动作,使柳树更加生动形象。
还可以使用形容词、动词来增强描写的生动性。
比如“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三年级语文阅读-状物类文章阅读指导训练

状物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一、基础知识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一般分为:“状静物文”如《赵州桥》、“状动物文”如《燕子》、“状植物文”如《荷花》。
1、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状物”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描写顺序,可以从概括到具体,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可以按总—分—总的顺序。
静物的描写顺序:样子、结构、用途动物的描写顺序:外形、动态、习性植物的描写顺序: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根、茎、叶、花、果2、抓住实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包括:托物寄情、托物言情、托物言志。
在阅读文章时,要通过表面的描写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言什么志。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在文章结构方面,此类文章通常采用按照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
经常采用的是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总之,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张开合理的联想,体会作者借描写这个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热点题型1、把握状物类文章中心,方法有:①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有关画面,结合作者的内心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分析文章中关键性句段,特别是首尾段,从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思路,方法有:①弄清楚文章描写了哪些画面和对象,并了解它们的主要特点。
②特别注意那些过渡性的句子和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串联文章描写的画面和对象。
③从景物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它的变化一般就是文章的线索。
三、典例剖析_________________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的细雨淋醒了。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
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柔嫩的绿叶。
五月,正是它披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
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阅读指导-借物喻人

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正是我们的建筑工人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 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牛吃的是草,挤的却是牛奶。
没有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 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 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默默无闻的牛让我想起了,生活中像它一样的人。种地的农民、工厂的工 人、学校的老师,他们就像牛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求多大的回报。而社 会缺少了他们, 又怎么可以继能续存在呢?没有了农民, 人们就没有粮食蔬菜吃; 没有了工人,就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老师,学生就学不到知识。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使我们成为祖国的贡献者,对自己从来没有一点儿私心,不求一点儿回报。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老师,就如停电时没有蜡烛,人生会陷入一片黑暗。这时,我想起了上学期背的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再适合不过了。老师直到白发苍苍,也还在坚持上课,就如蜡烛一样,为照亮别人牺牲自己。
五--状物文的阅读(教案)

“状物”就是描绘事物。
状物文章,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状植物文”。
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状物文的写作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或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写静物一般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弄清了写作顺序,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来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写作目的。
这就是常说的借物寄情,托物言志或托物喻理。
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喻什么理,寄什么情。
三、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文章结构方面,这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
如《世纪宝鼎》一课就描写了宝鼎的构造特点和艺术价值,我们可以按这些给文章分段。
总而言之,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体会作者借这个物体所表达的感情。
紫罗兰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
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
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
它好像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
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
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
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写作指导和同步范文评语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写作指导和同步范文评语【写作指导】开头→具体特点→感情1.开头:指的是在文章的开头,先介绍一下物品的名称,写什么玩具物品,在什么情况下见到这一玩具物品的,简要地交待一下写作的起因等等。
2.具体特点: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了,要具体地来描写了。
描写玩具物品的具体特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外形特点:描写玩具物品的外形特点可从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来具体描述。
描述玩具物品的特点,要注意写作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大到小,或由静到动……描写玩具外形特点,要注意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求描写的生动有趣。
如能拟人化地描述,那就更有情趣了。
作文结构:1.开篇点明要介绍的物品。
2.介绍此物品的特点(如颜色、外形、功能等选择其中一两个特点重点描写,适当运用说明方法),同时写出你为什么喜欢它。
3.、结尾用1—2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写作素材】开头:1.一阵香气从我的鼻尖慢慢飘过。
我顺着香气飘过来的地方走了过去,一看,原来是我的“净化器”呀!《我家的“绿色净化器”》2.一进家里,菜的香味便扑鼻而来,我顺着香味跑进厨房,原来是午饭已经做好了。
这至有妈妈的功劳,还有这位“厨房能手”——美的万能微波炉的功劳《万能微波炉》3.再看看小松鼠狗吧,呀!松鼠狗怎么生气了?原来它闲我光介绍它的外貌,不介绍它的特点和功能了。
好!我现在就介绍它的特点。
《松鼠狗小台灯》内容:1.书如果包上了我就像给书穿上了一件漂亮而牢固的外衣,保持书面整洁干净。
我是长方形的,有大小两种。
颜色不同,图案各种各样,像白雪公主、咪咪熊、奥特曼、米老鼠、明星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购买。
——《介绍一种文具——书皮》2.文具盒的外形是一个长约18厘米,宽约8厘米,高约3厘米的长方体。
它的正面画有一幅画,是五个小朋友一起手拉手,开开心心的做游戏,还有一轮太阳照着美丽、干净的草地。
真是漂亮极了!3.遥控车可以分成四大类:一类是速度快,转弯慢;二类是速度平常,转弯极快;三类是速度快,转弯也快;四类是转弯慢,速度平常……遥控器是用来控制车子的,遥控器上有四个按钮,分别是前、后、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物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一、基础知识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一般分为:“状静物文”如《赵州桥》、“状动物文”如《燕子》、“状植物文”如《荷花》。
1、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状物”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
描写顺序,可以从概括到具体,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可以按总—分—总的顺序。
静物的描写顺序:样子、结构、用途动物的描写顺序:外形、动态、习性植物的描写顺序: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根、茎、叶、花、果2、抓住实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包括:托物寄情、托物言情、托物言志。
在阅读文章时,要通过表面的描写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言什么志。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在文章结构方面,此类文章通常采用按照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
经常采用的是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总之,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张开合理的联想,体会作者借描写这个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热点题型1、把握状物类文章中心,方法有:①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有关画面,结合作者的内心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分析文章中关键性句段,特别是首尾段,从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思路,方法有:①弄清楚文章描写了哪些画面和对象,并了解它们的主要特点。
②特别注意那些过渡性的句子和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串联文章描写的画面和对象。
③从景物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它的变化一般就是文章的线索。
三、典例剖析_________________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的细雨淋醒了。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
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柔嫩的绿叶。
五月,正是它披上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
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又扁又圆,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
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短文是按____________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这张顺序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来填空。
(1)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3)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1、此题考查的是对标题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文章的题目一般能概括全文的内容,阅读完短文后,要找出关键的词句。
结合这篇短文,可以根据短文的结尾来定。
“我爱家乡的银梨。
”那么,题目定位“家乡的银梨”比较恰当。
定题的方法有很多,多数看文章的结尾,因为一般情况下,结尾点题。
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顺序的理解。
文章的顺序在前面已经接触过,通常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空间顺序等。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阳春三月,五月时,梨果还没成熟,写梨果的特点,只能在“中秋时节”的部分寻找。
从“它的外形又扁又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得知形状,从“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
”得知颜色的变化。
从“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得知气味。
此类题目,应先找出该问题所在的文段,然后逐句分析。
选文1小白鹅我爱小白鹅!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
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手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
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
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
有时它弯着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嘟、嘟、嘟……”水面上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小白鹅可会下蛋了。
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
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1、短文从四个方面来写我爱小白鹅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自然段先总写小白鹅的漂亮,然后就一步一步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地说。
3、把第三自然段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词画上记号。
选文2有趣的小刺猬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枝)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像钢针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它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想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用“√”表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3、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_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_______,牙齿_____________,门牙_____________。
它们四肢_____________,跑起来很快。
爪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身长满了_____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5、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3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
它()不会跑,()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
“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
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
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
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
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
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不到一年□“小花鹿”变得沉甸甸了□我抚摸着它□高兴地说□□这下□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你的功劳真不小啊□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了“小花鹿”的外形:脑袋→()→()→()→()。
6、用“——”画出描写“小花鹿”眼睛的话。
7、“小花鹿”的功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4红梅赞我喜爱红梅。
我赞美它!已是隆冬季节,冬姑娘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衣。
冬天的树木抖去了绿叶,缩着褐色的身子立着。
当你看到那开着似火一样的红的梅花的梅树时,你有什么感想呢?我可是精神大(振震)的。
那是一种美丽给人以力量的树。
瞧,屈曲盘(旋族)的枝干,片片鲜红的花(瓣辨辫),一丛鹅黄的花蕊,组成一朵朵玲珑的梅花。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它迎着凛冽的寒风,傲然怒放,它浑身充满生机,使惨白的世界也有了生气——它是一种敢于向严寒挑战的花,一种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深思和勇敢的花,一种使人肃然而起敬意的花。
看到意志坚强的梅花,你是否会想到生活中的“梅花”,那些身残志坚的勇士们,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风雪、冰霜,然而它们像冬梅一样,战胜了向自己袭来的无情的风雪,昂首阔步于生活的道路上。
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生活的勇士!他们那美好的心灵、顽强不(曲屈)的性格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不正是那一朵朵充满生机、芳香四溢的梅花吗?我赞美红艳艳的梅,更赞美那些生活中的“梅花”——顽强不屈的勇士们。
1、将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用“/”划掉。
2、将文中你喜欢的词写在下面的横线里,至少四个,注意要把字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