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写字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 (苏教版九年级)

浅谈农村初中写字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 (苏教版九年级)[摘要]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她集音形义于一体,以自己特有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弘扬中华书法文化,展现华夏古老文明,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很大现实意义的事。
可是,目前农村初中的写字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字体不端正,错别字较多,行款不整齐,文面不整洁等现象严重,还有不少个别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
这些已直接影响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针对农村初中写字教学的严峻形势,各级部门特别是教育主管单位及广大教育者应立即觉悟过来,尽快制订方略,严格执行“课标”,积极开展活动,强化“三字”训练,让写字教学再回课堂。
[关键词] :农村初中写字教学现状对策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她集音形义于一体,以自己特有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弘扬中华书法文化,展现华夏古老文明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很大现实意义的大事。
一个人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且有一定的速度,既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能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持之以恒地认真写字,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就写字教学这样规定道:“第四学段(7-9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字,其中3000个左右自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摘自中学教师文学网2006年8月14日《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此外,还提供了配套教材。
一些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上也安排了相关的考查题型:如基础知识部分根据拼音准确工整地书写汉字,作文的书写分等。
这些都说明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写字教学已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可见,写好汉字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责任格外重大,因为我们不仅要自身发奋努力写好中国字,传承汉文化,而且要教育好下一代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谈农村初中书法教育

谈农村初中书法教育摘要:本文从农村书法教育的现状、必要性、作用和途径阐述在家村中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倡在广大的农村中学要开展好书法教育。
关键词:农村;书法教育;作用;途径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
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
”郭老的话肯定了写字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个性及道德情操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的现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现在农村中学的一些教师已经很少在黑板上写板书,而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并美其名曰“提高课堂效率”,孰不知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课堂,工整、漂亮、有艺术性的板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来自于某些新闻媒体的炒作,并得到不少学生的认同,那就是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电脑、网络时代,办公、写作等将全由电脑完成,毛笔字甚至钢笔字已经逐渐失去它的实用基础,老年人练字消遣消遣还可以,青少年浪费大量时间习字没有必要,根本不需要用笔写字,写好写坏无所谓。
这种认识有一定的市场,也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书写,不肯在写字上下苦功。
再加之农村绝大多数学生家长认识有限,只要求自己孩子的成绩将来能考个好学校,有个好出路,根本不重视孩子的整体发展,这都使很多农村中学的书法教几乎是一叶白纸。
二、农村中学书法教育的必要性清代文论家刘熙载认为“字如其人”,他在《艺概》中把写字提到了一个人的才志的高度。
他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写好文字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书面交流的工具,字迹工整漂亮,让人产生愉悦之情,增加阅读欲望;反之,写的近似“鬼画符”,需阅读者“破译”,不仅破坏阅读情绪,而且达不到与大家沟通的目的。
农村初中生书写现状分析及书写教学的应对策略

二、 农 村 初 中生 书 写 质 量 差 的原 因 1 . 各种 电 子 产 品 的诱 导
农 村 初 中 生 书 写 现状
农村初 中孩子书写潦草的现状令 人担忧 。从学 生 的作业和试卷来看 ,字形歪歪扭扭 ,字体大小不 匀。 涂改现 象严重 , 而且经常有错别 字 , 简 直是不堪 入 目。对此 , 我专门对我校七年级3 0 0 名学 生的书写 作了简单 的调查 , 其中 , 书写规范 、 美观 、 流畅的有5 2 名学生 , 占全年级 总人 数的 1 7 . 3 %; 书写 工整 、 端 正 的有 1 1 1 名学生 , 占全 年级 总人 数的3 7 %; 书写不认 真 ,能认清楚 的有 1 1 3 名 学生 ,约 占全年级总 人数 3 7 . 6 %; 书写 潦草 、 不 易辨认 的有2 4 名学 生 , 约 占全 年级总人数的8 %。 从 中可以看出 , 接近半数的学生书写不乐观 , 究 其原因 , 我认为是多方面的。
・
随着 科 技 的进 步 ,电脑 打 字 代 替 手 写 的 现 象 越 来 越 普通 。 条 件 稍 好 的学 校 , 有 时学 生 会 直 接 将 电子 文档传给老师 , 省 略 了书 写 。 教 师 在 讲 述 一 些 文 字 类 资料的时候 , 要么直接印发 , 要么就用教室显示屏呈 现。这表明大家在 掌握更多 的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却 忽略 了对写字的严格要求 ,书写潦草现象是显而易 见 的。
2 . 教 学 内容 的选 择 以 实用 为 主
计算机基础课程 的学习 ,其 目的就是让 大学生 了解 、 认识计算 机 , 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对 于文科新生来说 , 应 充分考虑 到文科类专业 的特色 , 发展学生 的个性 。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 ,以重操 作、 重实用为主 , 建议改革 以下教学内容 :
浅谈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与对策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但如今我国的书法和书法教育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衰落现象,其现状和前景令人万分担忧:计算机的普及键输入逐渐代替汉字手写;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使得书法教学形同虚设。
一些家长则说:“我的孩子已报了英语、阅读写作、钢琴、舞蹈学习班,没时间学习书法”、“今后大部分都用电脑,学习书法意义不大”、“学习好就行了,字能看得懂就可以了”等等。
作为一个书法艺术的泱泱大国,作为书法艺术的发源地,我们的书法教育如今却面临如些窘迫之境,这是先贤们万万没想到的,也是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感到万分愧疚的!近年来,有识之士不停呼吁,要求中小学开设书法课,一则提高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二则陶冶学生情操,三则传承文化遗产。
笔者就来谈谈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
一、书法教育的意义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加强书法教育。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二、当前农村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近三十年来的书法呈现一种社会热而学校冷(民热而官冷)的态势。
书法在民间热了三十年,但中小学以及大学却比较冷,特别是中小学更是越来越冷。
三十年前,中小学包括农村中小学,书法还是必修课。
从二年级开始每个学生每天写一幅大楷,三年级开始每天则大小楷各一幅,并且作文也必须以小楷誊写,所以那时候的学生只要小学毕业,基本上就可以书写春联了。
后来随着中考、高考压力的增大,书法的地位便大不如前了,有不少地方书法退出了中小学课堂。
现在,中小学虽然还开设书法课,但基本上形同虚设,有些学校规定学生每周交一幅大楷即可,也就是一周只写二十个字。
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引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艺术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的实际情况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改善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的质量。
一、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的现状分析1. 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初中相对于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使得农村初中书法教育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
很多农村初中存在没有专门的书法教师、缺乏书法教材和书法器材等问题。
2. 教学方法陈旧农村初中书法教育中,常常采用传统的“抄写模仿”教学方法,缺少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学生们常常只是机械地模仿书法作品,而缺乏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和创造性的实践。
3. 学生兴趣不高农村学生在书法教育中的兴趣往往不高。
由于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情难以持久。
而且,一些家庭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有限,缺乏对学生成就的积极支持。
二、改进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的对策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农村初中书法教育中缺乏专业书法教师的问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改革师范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书法教师入手,为农村初中引进一批优秀的书法教师,提升书法教育的专业水平。
2. 创新教学方法农村初中书法教育应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
可以引入互联网技术,开设在线书法教育课程,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创新性的书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书法教育。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书法展览、比赛等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增强家长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提供书法学习资源,如书法书籍、器材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结论农村初中书法教育在资源匮乏、教学方法陈旧和学生兴趣不高等方面存在问题,但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可以改善农村初中书法教育的质量。
浅谈农村初中生汉字书写

浅谈农村初中生汉字书写贵州省正安县流渡中学卓宇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多年,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有很多学生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实在令人堪忧。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书写有如下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可见规范汉字书写是十分重要的。
一、初中生汉字书写的现状(一)书写工具不理想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观察所在学校的学生,他们的书写工具大多为中性笔和圆珠笔。
例如,初一(1)班50多位同学,找不出5支钢笔,其它班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钢笔、中性笔、圆珠笔这三种笔中最好练字的是钢笔,中性笔和圆珠笔练字时不好把握,练出来的效果很差。
初中生因为大多用水性笔和圆珠笔练字,这就大大制约了学生的书写水平。
(二)书写时整体布局、笔画、结构方面欠缺翻开一些学生的作业本,干净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
很多学生的作业、作文、课堂笔记,都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
有些学生的作文不得不常常使用胶带纸、修改液来修修补补。
甚至在关键的中考,卷面上那些字也写得歪歪扭扭、龙飞凤舞,笔画、结构方面更是欠缺。
在学生的作业、作文中很难看到有练过笔画和结构的痕迹。
(三)初中生书写汉字能力差1.主观原因造成写错别字(1)笔画错误。
书写时因增减笔画而造成错别字的。
多写笔画,如“琴、染、武”等字常常多加一点或多加一撇;少写笔画,如“压、真”等字常常少写一点或少写一横。
(2)偏旁误用而造成错别字。
如把“初”字的“衣字旁”写成“示字旁”。
这些都是主观上对正确书写汉字缺乏足够的认识,平时没有养成规规矩矩地写字的习惯造成的。
2.客观原因造成写错别字(1)汉字的结构复杂,有的字笔画很多,有的字则笔形相似,难认难记。
这样就造成学生因音形相近而误写错别字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错别字:①因字形相似造成错别字,如“气概”写成“气慨”。
②因字音相同造成错别字,如“克”与“刻”,将“克服”写成“刻服”、“刻苦”写成“克苦”。
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现状与提升策略探析

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现状与提升策略探析摘要:书法是一种艺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及生活情趣。
中国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衍生出很多类型的书法,硬笔书法就是其中之一。
硬笔书法与其他书法相比,其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
就目前硬笔书法的状况而言,其存在许多的争议。
本文将从硬笔书法目前在初中教学的困窘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及提出一些有效的改善措施,使得硬笔书法在初中的教学中得到扩展与广泛应用。
关键词: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现状;策略探析硬笔书法是中国璀璨文化进化下的伟大产物。
硬笔书法所使用的笔是有一定硬度,诸如钢笔、铅笔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和手机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所以使得人们对硬笔书法的意识逐渐缺失。
为了宣扬中国书法文化,硬笔书法又慢慢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并且在如今的教学中,硬笔书法成为初中生所要学习的课程。
由于初中生对硬笔书法的了解浅薄,导致硬笔书法处于“尴尬”境地,教师在教学时遇到很多瓶颈。
一、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现状(一)硬笔书法的意识不强在“弱肉强食”的社会竞争意识下,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对初中生的注意力都在其“成绩单”上,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才艺成绩,而往往忽略学生的书写质量,更别说对硬笔书法的要求。
要写好硬笔书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练习。
而一些功利心较强的教师和家长认为,练习硬笔书法是浪费初中生学习时间的行为。
硬笔书法练习在短时间内的效果并不显著,久而久之教师对其的练习也就不会太注重。
(二)传统书法教学观念的束缚传统的硬笔书法教学是教师让初中生进行临摹,临摹字的结构、形式等,却忘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具体操作和培养书法素养。
因为教师教的大多都是简单的书写技巧或者方法,而并没有让学生领悟到硬笔书法真正所在。
很多教师认为初中生只要勤于硬笔书法的练习,其就能把硬笔书法写好。
其实不然,这样强行把一些知识灌注给学生,反而得不偿失。
(三)初中生毅力的缺失初中生正是贪玩好耍的年纪,毅力也较弱。
而初中生要想写好硬笔书法,并不是短期就能见到成效,其需要练习者有强大的坚持不懈的思想。
当前农村初中学校书法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教法探索新课程NEW CURRICULUM当今社会是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电脑风靡全球,人们用电脑打字,用互联网了解世界、传递信息,手写汉字似乎已不再重要,书法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因此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当加强,不应削弱。
”但是现状又是如何呢?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镇学校,近年虽划归开发区,但底子薄,很多条件相对还比较弱,看看学生写的字,想想我们农村初中学校书法教育的现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开展以“写字教学”为基础的“书法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农村初中学校书法教学的现状作为一名有着近二十年教龄的中学美术教师,我对农村初中学校书法教育的现状深有感触。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而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却又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深感学校书法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书法课程缺失,师资配备紧缺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书写的重要性,比如,试卷5%的卷面分,今年开始的中、高考网上阅卷,书法课也从近两年被列入学校课程表之内,学校也有了专门的书法教材,安排书法教师上课,但被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
书法课时不足,很多书法课还经常被别的科目占用,难以正常开展;缺少专职书法教师,大都是由语文或美术老师兼任,兼职老师的书法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书法教学;有的书法课多流于形式,还有教师对书法和写字的概念模糊,把书法教学和写字教学混为一谈,难以达到正常开展书法教学的要求,势必影响书法教学的质量。
这一问题不是教师个人的力量能够解决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形成大的良好氛围,制订科学有效的执行措施,开展有效的师资培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方可解决。
2.书法意识淡薄多数的学生、家长对书法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电脑越来越普及,很多人认为进入信息时代了,什么都用电脑,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17-05-02T14:19:32.6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7期作者:王建军[导读] 但笔者从教十几年,由“字如其人”的期盼到“字不如人”的现实,引发深深地思考。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西岔中学730207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实用性、独特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书法教学不单是技法的训练,还渗透着德育、美育、素质教育,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在人教版教材中附录了一些名家的硬笔、毛笔书法:七年级上册讲解如何写好行楷字;七年级下册介绍欣赏、临摹颜体书法;八年级介绍欣赏王羲之书法和唐人草书。
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对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书法教学是相当重视的,同时为了使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硬笔书写教学,还在语文试卷上安排了相关的题型,如基础知识部分根据拼音准确工整地书写汉字,作文的书写分等,都说明了新课程理念下,硬笔书法教学已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但笔者从教十几年,由“字如其人”的期盼到“字不如人”的现实,引发深深地思考。
一、学生硬笔书写的现状
从事农村初中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都知道,现在学生的汉字书写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农村中学生的书写优秀率不到20%,大部分学生书写随意,字迹潦草。
其中男生写字状况更令人担忧,有的龙飞凤舞,难以辨认;有的涂抹模糊,面目全非。
按笔者平时的教学观察,学生在硬笔书写中主要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写字姿势不正确。
学生弓腰趴在课桌上,眼睛离桌面仅为10厘米,甚至更低,有的还将头侧偏来看笔尖;手的握笔姿势也不对,而且手指还紧紧靠着笔尖。
二是书写知识和方法错误。
学生既没有整体布局的考虑,单个字上也不注重书写的笔画、结构,有些学生纯粹是照猫画虎式的写字,根本没有按笔顺书写的意识,写出来的字当然也是七歪八扭了。
二、硬笔书写现状背后的原因探析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硬笔书写现状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好多学校,写字课纯属虚设。
在问卷调查中反映,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安排写字课,有的尽管课程表上有安排,但学校没有指令性的写字教学任务,致使教师将写字课视为通常的语文课或空堂课使用,学生的写字课本大多闲置在家里。
2.应试教育的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
一方面,教师满足于学生的书写“重对轻好”;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有的老师平时往往大量布置作业,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只要勤写、多练,必定有进步,尤其是临近考试这段时间的作业量更多。
学生在超负荷的作业量面前,不管字写得好不好,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了,导致学生写不好字。
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担心花时间练字会耽误学习成绩的提高,根本不在乎孩子写字水平的高低,导致孩子写不好字。
3.电脑打字的普遍使用。
电脑的普及,使人们忽略了书法艺术,有的家长和孩子错误的认为,练得字多不如打得字熟,写得字好不如打得字快,甚至认为现在有了电脑这种便捷的工具已经不需要练习写字了,只要会写就行,写的好坏并不重要,导致学生写不出好字。
三、提高硬笔书法教学质量的措施
1.养成习惯,循序渐进。
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良好习惯。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1)养成以正确的姿势书写的习惯。
以正确的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学生书写规范,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虽然我们老师经常强调,但是有些同学还是不注意。
开始还好,时间一长,就趴着练了。
要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三正”、“三一”。
“三正”即“身正、纸正、笔正”;“三一”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指离笔尖一寸”。
(2)养成练字须读帖的习惯。
练字读帖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不管是硬笔字帖,还是软笔字帖,教师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对字帖仔细观察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做到“胸有成‘字’”,意在笔端。
(3)养成“天天练”的习惯。
历代的书法名家练字都有一个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熟能生巧的过程。
2.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培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汉字,这是乐于练字、写好汉字的基础。
让学生知道,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文字中为数不多的能够作为书法艺术品的一种文字,增加学生对自己使用的文字的自豪感,引发其写字的动机。
其次,引导学生把写字过程作为一种享受,结合教材附录的名家书法鉴赏专题,让学生从对名家书法的欣赏中获得美感,培养学生“想写,要写;写得好,写得美”的愿望和意识,真正把写字当作一种美的享受。
3.教师示范,精心指导。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书写态度和书写功夫直接影响着学生。
教师要练好“三笔字”(毛笔字、硬笔字、粉笔字),努力练就一手好字,成为学生的活字帖,当好学生的榜样。
首先,指导学生对字体要观察仔细,分析准确,要让学生在辨认字形中,不仅记住字形的一些明显笔画,更要重视细节部分,使学生能够将字书写正确。
其次,指导学生注意基本笔画的写法。
教师要在讲清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再讲清运笔方法、运笔节奏,使所写之字具有连贯性,而不是显得僵硬呆板。
再次,教师要指导初中学生由写规范的正楷字转向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营造氛围,活动促进。
学校和语文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写字氛围,使学生在这种艺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熏陶渐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J]。
[2]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J]。
[3]程郁缀请把汉字书写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1,(03)。
[4]马得清应试教育影响汉字书写教学[N].光明日报,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