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发现观后感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的读后感

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的读后感读完青霉素发明者的故事,我就一个感觉:这简直是医学界的一场超级“魔法秀”,而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那就是个低调的魔法大师。
你想啊,弗莱明在那个满是细菌培养皿的小天地里,就像是个寻宝者。
他那些培养皿里的细菌原本可能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在那肆意生长。
可突然有一天,一个小意外,就像老天爷给他开了个小玩笑,一个青霉菌闯进了细菌的地盘,然后奇迹就发生了。
那些原本嚣张的细菌就像见了猫的老鼠,死的死,蔫的蔫。
这就好比在一场混战里,突然冒出来一个超级英雄,一下子就把反派打得屁滚尿流。
弗莱明没有放过这个神奇的现象,他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开始深挖这个青霉菌的秘密。
这要是换了别人,可能就把这当成个小意外,随手就扔一边了。
但弗莱明可不一样,他就认定这里面有大文章。
这就像你在路边捡到一块看着有点奇怪的石头,大多数人看一眼就走了,他却觉得这石头里可能藏着宝藏。
然后他就开始各种研究啊,试验啊。
这个过程肯定就像在黑暗里摸索,没有地图,没有导航,全靠自己的感觉和对科学的执着。
他就这么一点点地揭开青霉素的神秘面纱,最后把这个神奇的药物带到了全世界的面前。
这青霉素的出现,就像给当时的医学界打了一针强心剂。
以前那些因为细菌感染无药可治的病人,就像是在黑暗里挣扎的可怜虫,青霉素一来,就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光明的大门。
这感觉就像在游戏里,突然有了一个超级无敌的大绝招,可以把那些难缠的“病魔小怪兽”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生活中的小意外可能就是大惊喜的前奏。
我们得像弗莱明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执着探索的心。
说不定哪天,我们也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发现像青霉素一样神奇的东西呢。
而且,这也告诉我们,科学研究虽然有时候很枯燥,就像在一堆乱麻里找线头,但只要坚持下去,就可能创造出改变世界的奇迹。
这就好比你在爬山,虽然过程累得要死,但是当你爬到山顶看到那绝美的风景时,就会觉得一切都值了。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读后感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读后感1. 哇,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太神奇了!就好像我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束光!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很难受,妈妈就一直陪着我,就像弗莱明坚持研究一样,这不就是不放弃就会有希望吗?例子:那天我躺在床上,头晕乎乎的,妈妈坐在我旁边,用温柔的声音说:“宝贝,别怕,会好起来的。
”我心里暖暖的,我想弗莱明在面对困难时肯定也有这样的信念吧。
2. 哎呀,弗莱明能发现青霉素真的好厉害呀!这就好比在一堆沙子里找到了金子!有一次我找东西怎么都找不到,都快急哭了,最后却意外发现了,那种惊喜就像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一样吧!例子:我在房间里翻箱倒柜找我的铅笔,嘴里嘟囔着:“我的铅笔到底去哪了呀?”后来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找到了找到了!”这不就和弗莱明的惊喜差不多嘛。
3. 哇塞,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这简直就是奇迹呀!就像突然有了超能力一样!记得有次我和小伙伴比赛跑步,我本来落后了,但最后冲刺超过了他们,那种感觉和弗莱明的发现一样令人激动!例子:在操场上,我和小伙伴们站在起跑线上,我心里想着一定要加油,当我最后冲过终点线时,我大喊:“我做到了!”这不就和弗莱明的成功很像嘛。
4. 嘿,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故事真让我佩服啊!这就像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有一次我解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想了好久终于想出来了,那成就感就像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时一样吧!例子:我坐在桌前,对着那道数学题苦思冥想,突然灵感来了,我兴奋地说:“我知道怎么做了!”感觉自己也像个小科学家了。
5. 哇哦,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这可真是太了不起了!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有次我在黑夜中迷路了,突然看到了亮光,那种惊喜就如同弗莱明的发现一样!例子:我在黑乎乎的小路上走着,心里很害怕,突然看到前方有亮光,我高兴地跑过去,嘴里喊着:“那边有光!”这不就是希望的力量嘛。
6. 呀,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呀!就像找到了宝藏一样!记得有次我在草丛里找到一块漂亮的石头,高兴极了,这和弗莱明的发现是不是有点像呢?例子:我在草丛里翻找着,突然看到一块闪闪发光的石头,我拿起来高兴地喊:“看我找到了什么!”好像我也有了重大发现。
青霉素的发现读后感

青霉素的发现读后感《青霉素的发现读后感》读完青霉素发现的相关资料后,我感慨万千。
读到青霉素被发现的那个偶然过程,我感觉科学发现有时候真的充满了戏剧性。
1928年,弗莱明意外发现一个长满青霉菌的培养皿中葡萄球菌被杀灭的现象。
特别触动我的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凡的小细节,竟然成为了拯救无数生命的大发现的开端。
这让我想起生活中常有很多容易被人忽视的小事情,或许背后就隐藏着极大的价值。
当时弗莱明如果轻易地扔掉那个被污染的培养皿,那么青霉素的发现可能会被推迟很久或者甚至无法被发现,这多可惜啊。
然而,在青霉素被发现之初,我也有一些疑惑。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科学发现不仅是突然的灵感乍现,也是对现象深入探究的结果。
可当时人们并没有足够重视这个发现,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我明白了,在新发现诞生的时候,它往往是粗糙的,没有完善的理论和应用体系支持。
就像青霉素,最初它的提取是很困难的,纯品难以获取,这使得大规模应用遥不可及。
青霉素后来的发展历程更是让我惊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得青霉素可以大规模生产应用。
这让无数病人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特别是在战争期间,拯救了众多伤员。
这让我联想到,如果人们认定一个有价值的发现并持之以恒地研究改进,那就能发挥它巨大的价值。
从青霉素的发现中,我得到了未来的启发。
在自己的生活里,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不能忽视微小的异常或者现象。
有可能这些小玩意儿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成功机会。
而且,当面临困难时,要像那些致力于开发青霉素的科研人员一样,不能轻易放弃,要通过努力和不断探索去克服困难。
任何伟大的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经过大量的钻研,从最初的雏形慢慢发展而来的。
由青霉素的发现引发的思考

姓名:郭慧君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号:SC12014136 由青霉素的发现引发的思考青霉素是大家所熟知的,它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在二战期间,青霉素的研制和生产拯救了千百万伤病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的三大发明之一。
然而它的发现,却是颇具戏剧性的。
有一次弗莱明外出旅行前不小心将一个葡萄球菌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之中,过了几天,弗莱明回来了,他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葡萄球菌培养基。
“唉,怎么会有绿色的霉?”弗莱明皱起了眉头,“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一个可疑的现象,他意识到这是一种十分厉害的霉菌,能分泌一种杀菌力极强的物质,把葡萄球菌杀死了。
于是他将此霉菌分离出来,接种在肉汤里进行培养,又发现这种肉汤培养液即使稀释800~1 000 倍,也能阻止葡萄球菌的生长,而此液给小白鼠注射又完全无害。
他进行了一番研究,证实这种绿色霉是杀菌的有效物质。
他给这种物质起个名字: 青霉素。
弗莱明的结果发表于1929,他也因此于1945年和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与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共同获得诺贝尔奖。
而发现青霉素的传奇故事一直广为流传。
虽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具有偶然性,但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过:“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正因为弗莱明认真观察生活和试验中的每一个现象,并时时思考着生物医学问题,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现象中找到研究方向,从实验中得到研究结论,从而改变生活,为社会做出伟大的贡献。
由此,反思我们的科研态度,我们是否能潜心专研,将生活的细节与我们的科研联系起来?是否能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的攻克科学难题?是否能不断增加自己的眼界和知识储备量,拥有一个有准备的头脑,等待机遇的到来?而我们抓住机遇的能力是否足够?我们国家在科学技术上为什么一直没有出现杰出的人才?而我们这一代,即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军,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如何才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令整个世界为之动容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壮大做出一份贡献。
青霉素的发现读后感

青霉素的发现读后感读完青霉素发现的故事,我就像发现了一个超级英雄诞生的传奇,只不过这个超级英雄是小小的青霉素。
以前我就知道青霉素很牛,是治病的神药。
但不知道它背后的故事这么精彩又这么偶然。
就像弗莱明,感觉他像是老天爷选中的那个幸运儿,但是又觉得他的幸运是建立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之上的。
你想啊,一个不小心被污染的培养皿,一般人估计就直接扔了,说一句“真倒霉,这培养失败了”。
但弗莱明可不一样,他就像一个好奇宝宝,对着那个长了霉菌的培养皿研究起来。
这就好比在一堆垃圾里发现了宝藏的地图一样神奇。
这个发现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医学新世界的大门。
在没有青霉素之前,那些细菌感染就像一群小恶魔,在人的身体里为所欲为,人们只能干瞪眼。
而青霉素就像是魔法子弹,一下子把这些小恶魔打得屁滚尿流。
我能想象当时那些医生和病人的心情,那肯定是像在黑暗里突然看到了一束超级亮的光。
不过呢,青霉素的发现到真正成为大众的救命药,这中间的过程也像是一场超级马拉松。
要不断地研究它,怎么大量生产啊,怎么保证安全有效啊。
这就好像你发现了一个超级美味的蛋糕配方,但要做出能卖给全世界的蛋糕,那还得经过千难万险呢。
这故事也让我觉得,科学研究有时候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惊喜,但是前提是你得像弗莱明那样,眼睛里时刻闪着好奇的光,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说不定哪一天,我在生活里不小心发现个什么奇怪的现象,捣鼓捣鼓也能弄出个改变世界的大发明呢!哈哈,当然这是在做梦啦,但青霉素的发现确实让我看到了偶然与必然交织下的伟大创新,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奇迹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也保持探索的热情。
发现青霉素的故事

发现青霉素的故事
青霉素的发现是一个充满探索和机遇的故事。
这个故事始于1928年,当时英国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他的实验室中培养了一种细菌。
在培养过程中,他注意到一个特殊的菌落周围没有其他细菌生长。
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开始研究为什么这个菌落周围没有其他细菌生长。
经过仔细的研究,弗莱明发现这个菌落产生了一种抗菌物质,它能够杀死周围的细菌。
他意识到这个发现具有巨大的潜力,并开始深入研究这种抗菌物质的性质和作用。
在他的实验中,他发现这种物质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细菌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这个发现很快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这种抗菌物质被命名为“青霉素”。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青霉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二战期间,青霉素成为了重要的医疗物资,挽救了无数伤员的生命。
青霉素的发现对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成为了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改变了当时治疗感染的方法。
此外,青霉素的发现也促进了抗生素的研究和发展,为医学界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然而,青霉素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早期的研究中,青霉素的生产非常困难,而且价格昂贵。
此外,青霉素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失去活性。
这些问题都限制了青霉素的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青霉素的发现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探索的故事。
这个故事展示了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以及科学成果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
今天,青霉素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从青霉素的发现及生产得到的启示

从青霉素的发现及生产得到的启示1. 青霉素的发现过程英国科学家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了一种名为青霉菌的霉菌,他注意到青霉菌周围的培养基上出现了一个区域并没有被青霉菌所生长。
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个区域是被一个可以杀死细菌的物质所释放出来的,这便是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现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几个重要的启示:1.1 拥有旺盛好奇心的科学家能够产生重大的发现弗莱明之所以能够发现青霉素,是因为他发现了培养基中发生了异常,而不是盲目按部就班进行实验。
这告诉我们,拥有好奇心和主动心态的科学家往往能够产生重大的发现。
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实验中要注意观察和细心,不要被既定的假设所限制。
1.2 科学家可以从自然界中寻找源头青霉素是从一种普通的霉菌中发现的,这个例子说明了科学家可以从自然界中寻找源头,解决问题。
这也提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进行开放性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青霉素的生产青霉素的生产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技术和手段才能得以实现。
青霉素的生产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以下的项目:2.1 研究和开发是生产成功的基础青霉素的生产是在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在现代科技时代,一个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非常重要,是产品得以成功生产的基础。
这也提示了我们,要注重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为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生产环境和技术非常重要青霉素的生产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和特定的生产环境。
这告诉我们,要想成功生产高品质的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特定的生产环境。
同时,也需要注重生产场所的卫生和生产工艺的规范,这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2.3 加强生产管理和控制质量青霉素的生产需要进行不断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活性。
这提醒我们,在生产中需要加强管理,并且对产品进行全面监测以确保质量,并制定相关制度来保证质量控制。
3. 结论青霉素的历史,从它的发现到生产,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拥有好奇心和主动心态能够帮助科学家产生重大的发现。
青霉素作文500字

青霉素作文500字
青霉素,神奇的小药丸。
说到青霉素,我得说这玩意儿可是个医学界的“大明星”!你
知道吗,它可是治疗细菌感染的“大杀器”。
自从被发明以来,它
就像个守护神,帮人类挡下了好多疾病的攻击。
青霉素这东西,其实是从一种发霉的面包上发现的。
没错,你
没听错,就是发霉的面包!想想都神奇,谁能想到一个发霉的面包
能拯救这么多人呢?不过话说回来,这还真得感谢那些细心的科学
家们,没有他们,我们可能还得在细菌感染面前束手无策呢。
说起青霉素的作用,那可真是一绝!它就像个“细菌杀手”,
能直接把细菌给干掉。
不过,这“杀手”也不是万能的,有些细菌
它可搞不定。
所以啊,我们得对症下药,不能乱用青霉素。
还有啊,我得提醒大家一句,青霉素可不是随便吃的。
有些人
吃了会过敏,严重的甚至会要命!所以啊,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千万别自己乱来。
总的来说,青霉素这个小药丸可是个好东西,它让我们在面对细菌感染时有了更多的底气。
不过,我们也要正确使用它,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的故事观后感
看完这周的视频,让我收获颇多。
高中学习生物课的时候就知道青霉素是怎么发现的,但是当时就是把它当作一个课外阅读,没有过多的思考。
但今天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突然有好多的感想。
首先是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思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果弗莱明跟大多数人一样,对培养基里的现象视而不见,或者即使发现这个现象,也只是像普通人一样,觉得是偶然或者仅仅觉得这个现象很有趣,而不去做过多的思考。
那么,他也不会发现青霉菌。
如果他对青霉菌周围不再生长其他菌种做更进一步的思考,那么他也不会得出:青霉菌有很大的潜在的医疗价值的结论。
那么他的论文也不会在200篇论文中引起弗洛里的主意,自然也不会有他们日后的合作。
由此可见,细心观察平常得不过再平常的事物以及凡是都问一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青霉素的发现,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牛顿地心引力的发现。
其次是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从两方面去看待它。
曾经谈起战争,我和大多数愤青一样,觉得是当权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造成不必要的流血事件,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对战争只有厌恶,觉得战争一无是处。
但是现在想想,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那么多士兵因伤势感染而死,人们也不会那么迫切的去寻求消炎的方法,从而加快青霉素发现的脚步。
我想,也正是由于战争使那么多人感染,才使得人们对青霉素的研发那么重视。
其实很多药物之所以没有研发,往往是因为它的受众太少了。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报道,报道的是一位患有
世界罕见症的女童,她必须得服用美国研发的针对该种病症的药物,而美国研究的这种药物的经费基本上来自慈善捐款和患者家属的资助,因此报道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不是顶级富豪,又患有罕见症,显然,你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我想要不是那么多士兵因为感染而死,政府也不会意识到青霉素的研发迫在眉睫,更别提斥巨资了。
另外一点,那就是合作的重要性。
看过视频的都知道,青霉菌由弗莱明第一次发现,钱恩,弗洛里第二次发现的,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又合作共同研发青霉素的提纯。
以及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是实验室里的人,还是空军部队,走到哪,都会留意一下有没有霉。
最后被玛丽发现了。
与其说皇天不负苦心人,还不如说是合作之后的必然成功。
我想,如果大家对这个项目都漠不关心,实验室的人,该上班的时候就上班,下班的时候就是自己的私生活,谁还管你要什么霉。
那么也不会有发霉的玛丽这么一说。
因此,人多力量大不是空谈,更重要的是这么多人心中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这个项目。
最后一点,也是我敬佩的一点,当时英国没有申请青霉素的这项专利,因为认为它会造福更多的人,申请一个专利,会让这个药的造价提高,从而使一些迫切需要这种药的人被拒之门外。
这让我想起我国的袁隆平,当时发现杂交水稻时,很多人劝他申请专利,他也是以这样的理由拒绝了。
虽然我们国家失去了这项专利,但我们仍以他自豪,因为科学就是要造福人类的,对于这种全世界都受益的发现,为何要去申请一项专利,使得有需要的人因为高昂的费用而被拒之门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