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加工原理

合集下载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以电热进行材料加工的先进工艺,在制造业中应用广泛。

它的原理主要涉及电脉冲和放电火花的生成。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是利用电脉冲的高压电场在工件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火花,通过火花的冲击和化学反应来实现材料的加工。

电脉冲的产生电火花加工中使用的电脉冲是由脉冲发生器产生的高压、高能量电流。

脉冲发生器包括高压电源、电容器和放电装置等。

当电容器充电至设定的电压后,通过放电装置将电容器的能量释放出来,形成电脉冲。

放电火花的生成电脉冲通过电极输入到工件上,形成高压电场。

当电场达到致放电点的电压时,势阱区(即放电通道)中的空气将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即放电火花。

放电火花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在其通道周围产生高温和高压力。

放电火花的冲击作用放电火花的突然释放能量产生震荡波,使工件表面发生局部的融化和蒸发,从而实现材料的剥离和加工。

火花的能量可控制,可以通过调整放电参数来进行不同的加工操作。

放电火花的化学反应作用除了冲击作用,放电火花还能引起化学反应。

在放电过程中,放电通道中的气体或液体环境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氧化、氮化等。

这种化学反应可以利用于工件的表面改性,例如增加硬度、改善耐磨性等。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领域电火花加工在制造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用于硬质材料和细密材料的加工,例如钨碳合金、陶瓷、金属模具等。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是可以在硬度较高的材料上进行加工,且可以实现复杂形状的加工。

因此,电火花加工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制造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论电火花加工通过电脉冲和放电火花的生成实现了材料的高精度加工。

其原理是利用电脉冲产生的高压电场在工件和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火花,通过火花的冲击和化学反应来剥离和改变材料。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非常广泛,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电火花加工原理简述

电火花加工原理简述

电火花加工原理简述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电脉冲放电在金属工件上产生火花,在火花冲击和高温作用下使金属发生融化、氧化和蒸发等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加工的目的。

本文将简述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包括其基本概念、工作过程和应用实例。

一、基本概念电火花加工,又称为电火花放电加工、电火花蚀刻加工,是一种以电脉冲放电作为能量源来加工金属工件的方法。

通过高频脉冲电流的通断控制,使电极与工件之间产生间断放电,形成火花放电区,通过火花的能量来蚀刻掉金属工件上的无规则形状或曲线形状的凹槽或者孔洞。

二、工作过程1. 基本装置电火花加工的基本装置由电源系统、工艺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电源系统提供脉冲电流,工艺系统包括电极、冲击液和工件夹持设备,控制系统用于调节和控制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和放电参数。

2. 放电区形成在电火花加工中,电极和工件之间生成细小间隙。

当通入高频脉冲电流时,由于放电区间隙较小,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电压梯度非常大,随着电压上升到一定值,间隙内空气被电离形成放电通道,从而使间隙电压骤降。

3. 火花放电当间隙电压骤降时,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放电,形成火花放电区域。

火花放电区域的高温和高压使空气在瞬间膨胀,形成冲击波和等离子区。

冲击波和等离子体对工件表面产生腐蚀和剥蚀作用,从而加工出所需形状的凹槽或孔洞。

4. 脉冲控制脉冲电流的控制是电火花加工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调节脉冲电流的幅值、宽度和频率等参数,可以控制火花放电能量的大小和放电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对工件加工精度的控制。

三、应用实例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微细加工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加工方法。

它被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硬度高的金属材料,如工模、模具、钨钢、硬质合金等。

以模具制造为例,电火花加工在制造模具的过程中,能够加工出精细的孔洞和复杂的曲线形状。

相比传统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可以避免工具磨损、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电火花加工工作原理

电火花加工工作原理

电火花加工工作原理
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利用脉冲电火花在工件与电极之间形成电火花放电击穿间隙,使工件表面产生微细坑槽或凹凸纹理的加工方法。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电极形成间隙:在电火花加工中,通常需要将工件与电极固定在加工设备中,使工件与电极之间形成一个微小的间隙。

该间隙的大小决定了电火花放电的能量和加工 precision。

2. 电力供应:通过电力供应装置提供高压电源。

该电源会在工件与电极之间产生高电压。

3. 电火花放电:当高电压施加在工件与电极之间时,电流会在两者之间产生击穿放电,形成电火花。

电火花产生的瞬间高温和震荡压力会使间隙中的材料融化、汽化和爆炸,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微小的坑槽或凹凸纹理。

4. 卸载:放电过程中,电火花会在间隙中不断反复发生,形成了连续的击穿和坑槽。

工件通过电火花的短暂开关和关闭,实现坑槽的连续形成。

5. 冷却与切割液:由于电火花加工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进行冷却。

同时,切割液的引入可以使电火花加工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切割液可以冷却和冲洗坑槽,帮助去除产生的废渣和提供更好的加工效果。

总结:电火花加工利用电火花放电的高温和震荡压力作用,通
过间隙中材料的融化、汽化和爆炸形成微小的坑槽或凹凸纹理。

同时,通过不断重复的放电过程和切割液的引入,实现了连续的加工效果。

电火花的加工方法

电火花的加工方法

电火花的加工方法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技术,它通过放电产生的高温和高能量来去除材料表面的金属层,从而形成所需的结构和形状。

电火花加工主要适用于硬度高、脆性大且难以加工的材料,比如硬质合金、陶瓷、高速钢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电火花加工的原理电火花加工的原理是利用脉冲电流在工作液和工作电极间产生的电火花,通过放电的高温瞬间熔化金属,并通过工作液中的冷却和冲击作用将熔化金属排除,实现材料的加工。

电火花加工的主要过程包括穿孔、切割和磨削三个过程:1. 穿孔过程:在工作电极和工作液之间应用电压,形成电火花,使材料表面发生高温和高压的电脉冲,从而产生孔洞。

2. 切割过程:通过控制电脉冲的频率和工作台的移动速度,使电火花在材料表面连续发生,从而将材料切割成所需的形状。

3. 磨削过程:利用电火花的高温和高能量,使加工表面发生融化、氧化和脱层等现象,从而实现磨削效果。

二、电火花加工的操作方法电火花加工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设备准备、参数设置、加工操作等步骤:1. 设备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电火花加工机床和相关的工作液。

机床主要包括电源、工作台、工作电极等组成部分,而工作液则是用于冷却和冲击切割区域的介质,例如蜡、油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加工材料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工作电极和工作液。

2. 参数设置: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加工要求,设置适当的加工参数,包括脉宽、频率、电压、放电电流、冲击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加工效果和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试和优化。

3. 加工操作:首先将需要加工的材料固定在工作台上,调整工作电极和工作台的相对位置,使电火花能够正常放电。

然后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加工操作,控制放电时间和放电能量,使电火花在材料表面均匀地进行放电和冲击。

同时,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液的温度和流量,以保证加工过程中的冷却和冲击效果。

4. 检查和清洁: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加工件进行检查和清洁。

检查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瑕疵和缺陷等。

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

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

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它通过在金属工件上产生电火花放电进行加工,以实现对工件的精细加工和形状加工。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

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非接触加工方法,它利用电脉冲在金属工件和电极之间的放电产生高能量的电火花,并通过电火花的放电烧蚀作用来实现对金属工件的加工。

电火花加工主要包括放电、烧蚀和冲击排屑三个过程。

2. 放电过程电火花加工中的放电过程是指通过电极与工件之间形成的电场,使放电电流通过工作介质(通常是去离子水或油)的间隙,产生电压梯度的作用下进行放电。

当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达到一定程度时,间隙中的工作介质将发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通道,导电性增强。

此时,通过电极施加的电压会引发电流,在通道内形成电火花放电。

3. 烧蚀过程电火花加工中的烧蚀过程是指电火花放电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通道在工件表面产生的热量,使金属工件局部受热电离。

高温等离子体通道中的电子、离子与金属工件表面发生碰撞,将表面金属冲击、碰撞、冲蚀和蒸发,从而实现工件的烧蚀加工。

4. 冲击排屑过程电火花加工中的冲击排屑过程是指工件在电火花放电的作用下,由于放电能量的冲击和烧蚀作用,使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产生蒸发、冲击、碰撞和冲蚀现象,将被加工材料冲击除去,形成悬浮于工作介质中的微小颗粒,实现对工件的冲击排屑。

5. 工作参数对加工效果的影响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作参数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加工效果。

其中,电极间距、电压、电流、工作介质质量等是常见的工作参数。

合理的工作参数设置可以改善加工效果,提高加工质量。

6.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领域由于电火花加工能够对各种金属材料进行高精度加工,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电火花加工常用于模具制作、精密零件加工、刀具加工等领域。

它能够加工出复杂形状的零件,并且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总结:电火花加工是一种通过电火花放电进行加工的金属加工工艺。

电火花机加工原理

电火花机加工原理

电火花机加工原理电火花机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控制高频电脉冲和卸料电压,在工件表面发生高温、高压的局部放电,进而腐蚀掉工件表面的金属,从而实现对工件形状和尺寸的加工。

电火花机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适用于硬质材料等优点,因此在模具、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火花机加工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电脉冲产生高压电场,通过尖端放电点触发局部放电,使工件表面金属发生侵蚀,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火花机加工的原理过程。

1. 电火花机加工的电路原理电火花机加工的电路原理主要由电源、控制器、电极和工件组成。

其中电源通过高频发生器产生高频电脉冲,经过控制器的调节形成一定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然后通过电极与工件之间形成局部放电。

电火花机加工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________| || 电源 || || || || | || | |高频发生器|__________| ||| 控制器|+----电极-------工件----+```2. 电火花机加工的放电过程电火花机加工的放电过程是通过高频电脉冲产生高压电场,使工件表面金属发生局部放电,从而腐蚀掉工件表面的金属,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放电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电极与工件的间隙放电在电火花机加工过程中,电极与工件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通过高频电脉冲产生高压电场,使电极与工件之间发生局部放电,从而在工件表面产生高温高压的电晕,进而使工件表面金属发生侵蚀,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2) 电极与工件的间隙维持在电火花机加工过程中,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局部放电能够有效地腐蚀掉工件表面的金属。

因此,电火花机加工中常常需要用到一定的间隙调节装置,以保持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稳定。

(3) 放电的频率和脉冲宽度电火花机加工中的放电频率和脉冲宽度是影响加工效果的重要因素。

放电频率越高,脉冲宽度越短,工件表面金属的侵蚀速度就越快,加工效率就越高。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应用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应用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应用一、电火花加工的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非接触加工方法,通过放电产生的高温和脉冲能量来消融工件材料,并采用局部放电的方式在工件表面形成微小的坑穴。

具体的原理如下:1.放电原理: 电火花加工利用脉冲电流和脉冲电压之间的间隔放电原理。

当电极与工件之间的间隙达到一定数值时,由于间隙中的电介质不能绝缘放电,从而在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脉冲放电。

2.火花裂纹和焊覆制造: 在电火花放电时,放电能量会聚集在放电区域,使材料发生瞬时融化、汽化和轰炸,形成微小的坑穴。

通过控制放电时间和间隔,可以实现花纹制造、裂纹加强和焊接修复等操作。

3.放电能量和能量密度: 电火花加工的放电能量取决于脉冲电流和脉冲电压的幅值。

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实现更高的加工速度和更深的放电深度,但也会导致较高的加工表面粗糙度。

二、电火花加工的应用电火花加工由于其特殊的加工原理和优越的加工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模具加工: 电火花加工可用于模具的制造和修复。

通过电火花加工,可以在金属材料上形成复杂的模具形状,如细小的孔、溜槽和异形表面。

此外,还可以利用电火花加工修复损坏的模具,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2.航空航天: 电火花加工在航空航天行业中广泛应用于复杂零件的制造。

例如,通过电火花加工可以在高温合金中制造出精确的涡轮叶片、燃烧室喷雾孔和气动导向槽等关键零部件。

3.微细加工: 电火花加工可以用于微尺度的加工。

由于电火花加工的非接触性和微弧形成机制,可以实现微观损伤的最小化,并精确地制造微细结构,如光学纤维连接器、微孔板和微芯片等。

4.医疗器械: 电火花加工在医疗器械的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通过电火花加工可以实现精密的切削、激光烧蚀和微弧形成,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和牙科植入物等。

5.汽车制造: 电火花加工在汽车制造中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零件、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加工。

简述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简述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简述电火花加工的原理电火花加工是一种利用电火花放电的加工方法,它通过在工件和电极之间形成放电通道,利用电火花高温高压的特性,使工件表面产生瞬间高温熔化和蒸发,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切割、打孔、雕刻等加工操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电火花加工主要由电源、工作台、电极、工作液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电源提供电能,工作台用于固定工件,电极作为切割、雕刻等操作的工具,工作液用于冷却和冲洗加工区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加工过程。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放电开始、放电传导、放电扩散和放电结束。

首先是放电开始阶段。

当电源加电后,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开始形成气体离子化的放电通道。

在这个过程中,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电阻逐渐减小,电场强度逐渐增大,直到达到放电启动电压。

此时,放电通道中的气体开始发生电离,产生离子等离子体,形成放电通道。

接下来是放电传导阶段。

在放电通道形成后,电流开始流过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形成离子等离子体的电流通道。

在这个过程中,电流会加热放电通道,使其温度升高,形成高温等离子体。

这时,高温等离子体会将周围的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点,并产生蒸汽和气体。

然后是放电扩散阶段。

在高温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开始瞬间熔化和蒸发,形成微小的颗粒和气体。

这些颗粒和气体被冷却液冲洗走,同时放电通道也会不断扩散,使加工孔径逐渐增大。

最后是放电结束阶段。

在放电过程中,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会不断增加,电阻也会增大。

当电流无法维持放电通道时,放电就会结束。

此时,加工区域会有一定的凹坑和残留物,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

总结起来,电火花加工利用放电通道的高温高压特性,通过瞬间熔化和蒸发工件表面的金属材料,实现对工件的切割、打孔、雕刻等加工操作。

其原理是通过电源提供电能,形成放电通道,使工件表面产生高温等离子体,从而实现加工目的。

电火花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适用于各种材料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火花加工时,脉冲电源的一极接工具电极,另一极接工件电极,两极均浸入具有一定绝缘度的液体介质(常用煤油或矿物油或去离子水)中。

工具电极由自动进给调节装置控制,以保证工具与工件在正常加工时维持一很小的放电间隙(0.01~0.05mm)。

当脉冲电压加到两极之间,便将当时条件下极间最近点的液体介质击穿,形成放电通道。

由于通道的截面积很小,放电时间极短,致使能量高度集中(10~107W/mm),放电区域产生的瞬时高温足以使材料熔化甚至蒸发,以致形成一个小凹坑。

第一次脉冲放电结束之后,经过很短的间隔时间,第二个脉冲又在另一极间最近点击穿放电。

如此周而复始高频率地循环下去,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它的形状最终就复制在工件上,形成所需要的加工表面。

与此同时,总能量的一小部分也释放到工具电极上,从而造成工具损耗。

从上看出,进行电火花加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必须采用脉冲电源;必须采用自动进给调节装置,以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间微小的放电间隙;火花放电必须在具有一定绝缘强度(10~107Ω ·m)的液体介质中进行。

电火花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可以加工任何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脆性以及高纯度的导电材料;加工时无明显机械力,适用于低刚度工件和微细结构的加工:脉冲参数可依据需要调节,可在同一台机床上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电火花加工后的表面呈现的凹坑,有利于贮油和降低噪声;生产效率低于切削加工;放电过程有部分能量消耗在工具电极上,导致电极损耗,影响成形精度。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
电火花加工主要用于模具生产中的型孔、型腔加工,已成为模具制造业的主导加工方法,推动了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

电火花加工零件的数量在3000件以下时,比模具冲压零件在经济上更加合理。

按工艺过程中工具与工件相对运动的特点和用途不同,电火花加工可大体分为:电火花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磨削加工、电火花展成加工、非金属电火花加工和电火花表面强化等。

(1)电火花成形加工该方法是通过工具电极相对于工件作进给运动,将工件电极的形状和尺寸复制在工件上,从而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

它包括电火花型腔加工和穿孔加工两种。

电火花型腔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各类热锻模、压铸模、挤压模、塑料模和胶木膜的型腔。

电火花穿孔加工主要用于型孔(圆孔、方孔、多边形孔、异形孔)、曲线孔(弯孔、螺旋孔)、小孔和微孔的加工。

近年来,为了解决小孔加工中电极截面小、易变形、孔的深径比大、排屑困难等问题,在电火花穿孔加工中发展了高速小孔加工,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该方法是利用移动的细金属丝作工具电极,按预定的轨迹进行脉冲放电切割。

按金属丝电极移动的速度大小分为高速走丝和低速走丝线切割。

我国普通采用高速走丝线切割,近年来正在发展低速走丝线切割,高速走丝时,金属丝电极是直径为φ0.02~φ0.3mm的高强度钼丝,往复运动速度为8~10m/s。

低速走丝时,多采用铜丝,线电极以小于0.2m/s的速度作单方向低速运动。

线切割时,电极丝不断移动,其损耗很小,因而加工精度较高。

其平均加工精度可达 0.0lmm,大大高于电火花成形加工。

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1.6 或更小。

国内外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都采用了不同水平的微机数控系统,实现了电火花线切割数控化。

目前电火花线切割广泛用于加工各种冲裁模(冲孔和落料用)、样板以及各种形状复杂型孔、型面和窄缝等。

编辑本段简介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
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又称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英文简称EDM。

编辑本段发明与发展
1943年,苏联学者拉扎连科夫妇研究发明电火花加工,之后随着脉冲电源和控制系统的改进,而迅速发展起来。

最初使用的脉冲电源是简单的电阻-电容回路。

50年代初,改进为电阻-电感-电容等回路。

同时,还采用脉冲发电机之类的所谓长脉冲电源,使蚀除效率提高,工具电极相对损耗降低。

随后又出现了大功率电子管、闸流管等高频脉冲电源,使在同样表面粗糙度条件下的生产率得以提高。

60年代中期,出现了晶体管和可控硅脉冲电源,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了工具电极损耗,并扩大了粗精加工的可调范围。

到70年代,出现了高低压复合脉冲、多回路脉冲、等幅脉冲和可调波形脉冲等电源,在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和降低工具电极损耗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

在控制系统方面,从最初简单地保持放电间隙,控制工具电极的进退,逐步发展到利用微型计算机,对电参数和非电参数等各种因素进行适时控制。

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

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

在放电的微细通道中瞬时集中大量的热能,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压力也有急剧变化,从而使这一点工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属材料立刻熔化、气化,并爆炸式地飞溅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固体的金属微粒,被工作液带走。

这时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个微小的凹坑痕迹,放电短暂停歇,两电极间工作液恢复绝缘状态。

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两电极相对接近的另一点处击穿,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述过程。

这样,虽然每个脉冲放电蚀除的金属量极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万次脉冲放电作用,就能蚀除较多的金属,具有一定的生产率。

在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恒定放电间隙的条件下,一边蚀除工件金属,一边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最后便加工出与工具电极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来。

因此,只要改变工具电极的形状和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就能加工出各种复杂的型面。

工具电极常用导电性良好、熔点较高、易加工的耐电蚀材料,如铜、石墨、铜钨合金和钼等。

在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也有损耗,但小于工件金属的蚀除量,甚至接近于无损耗。

工作液作为放电介质,在加工过程中还起着冷却、排屑等作用。

常用的工作液是粘度较低、闪点较高、性能稳定的介质,如煤油、去离子水和乳化液等。

编辑本段分类
按照工具电极的形式及其与工件之间相对运动的特征,可将电火花加工方式分为五类:利用成型工具电极,相对工件作简单进给运动的电火花成形加工;利用轴向移动的金属丝作工具电极,工件按所需形状和尺寸作轨迹运动,以切割导电材料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利用金属丝或成形导电磨轮作工具电极,进行小孔磨削或成形磨削的电火花磨削;用于加工螺纹环规、螺纹塞规、齿轮等的电火花共轭回转加工;小孔加工、刻印、表面合金化、表面强化等其他种类的加工。

编辑本段使用说明
电火花加工能加工普通切削加工方法难以切削的材料和复杂形状工件;加工时无切削力;不产生毛刺和刀痕沟纹等缺陷;工具电极材料无须比工件材料硬;直接使用电能加工,便于实现自动化;加工后表面产生变质层,在某些应用中须进一步去除;工作液的净化和加工中产生的烟雾污染处理比较麻烦。

电火花加工的主要用于加工具有复杂形状的型孔和型腔的模具和零件;加工各种硬、脆材料,如硬质合金和淬火钢等;加工深细孔、异形孔、深槽、窄缝和切割薄片等;加工各种成形刀具、样板和螺纹环规等工具和量具。

编辑本段电火花加工特点
1:电火花加工速度与表面质量模具在电火花机加工一般会采用粗、中、精分档加工方式。

粗加工采用大功率、低损耗的实现,而中、精加工电极相对损耗大,但一般情况下中、精加工余量较少,因此电极损耗也极小,可以通过加工尺寸控制进行补偿,或在不影响精度要求时予以忽略。

2:电火花碳渣与排渣电火花机加工在产生碳渣和排除碳渣平衡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

实际中往往以牺牲加工速度去排除碳渣,例如在中、精加工时采用高电压,大休止脉波等等。

另一个影响排除碳渣的原因是加工面形状复杂,使排屑路径不畅通。

唯有积极开创良好排除的条件,对症的采取一些方法来积极处理。

3:电火花工件与电极相互损耗电火花机放电脉波时间长,有利于降低电极损耗。

电火花机粗加工一般采用长放电脉波和大电流放电,加工速度快电极损耗小。

在精加工时,小电流放电必须减小放电脉波时间,这样不仅加大了电极损耗,也大幅度降低了加工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