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原因和意义
避暑山庄特色文化

避暑山庄特色文化一、避暑山庄的历史背景避暑山庄位于中国北方的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座支流纵横、山峦起伏的山区,因其凉爽宜人的气候而闻名于世。
避暑山庄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起初是为了供皇室避暑而兴建的。
避暑山庄占地面积庞大,分为内禅和外禅两部分,分别供皇帝及其宫廷使用。
山庄建筑多以古典园林为主,融合了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特点,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典范之一。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避暑山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成为了一个集历史、文化、园林艺术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二、避暑山庄的建筑特色1.皇家宫殿式建筑:避暑山庄的建筑格局仿照了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采用了传统的宫殿式布局,主要由大殿、偏殿、厅堂和花园组成。
建筑风格庄重典雅,充分展现了古代山水园林建筑的魅力。
2.园林式布局:避暑山庄的建筑和园林融为一体,山庄内有许多精美的花园、湖泊和假山,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个区域。
而且,避暑山庄的建筑还利用了山势的高低变化,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景观。
3.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避暑山庄的建筑风格注重简朴而不失华丽,典雅而不失庄重。
建筑采用传统的木结构,色彩清淡,蓝瓦黄墙,给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感觉。
4.奇特的建筑构造:避暑山庄的建筑多样化,包括有红楼、彩楼、亭台楼阁等。
这些建筑在设计上融入了中国古代的飞檐、斗拱、穿堂等传统元素,充满了艺术和古朴的气息。
三、避暑山庄的文化活动1.避暑山庄传统节日:每年的清明和重阳节,避暑山庄会举办传统的祭祀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在这些节日里,避暑山庄会举办传统的舞龙、舞狮和武术表演,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园林文化体验:避暑山庄的园林文化是其独特之处。
游客可以参观园中的各种花卉、景点,并且可以进行园林文化体验活动,如参与园艺工作、学习园林艺术等,亲身感受古代皇家园林的魅力。
3.文化展览和演出:避暑山庄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演出,如书画展、传统演出等。
这些展览和演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承德避暑山庄艺术分析

承德避暑山庄艺术分析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清代最具象征意义的花园建筑之一,是一座独特的农耕式建筑,是清朝及以后各朝代的宫殿景观院林的真实写照。
到承德避暑山庄观赏,也能谓之一绝。
建筑外形似苍龙,内有林园草原,由锐拱形堤边和运河十二等水系构成,犹如休憩圣殿,吸引着无数乡亲纷纷观赏游览,而清朝皇家便把这座山庄当作游览的夏令宫殿,使得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被大大增强了。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风格十分多样,有新中国各大景点的风格。
清朝的宫廷建筑斗拱形顶和弯拱形屋檐的细部极其精美,铁链筒、转筒、斜算盘等设计更是百看不厌。
在苍龙池堤桥运河和龙凤台平台上,万寿园、凤凰山、铁栏杆、惊变回廊等景观形象也很活泼有趣。
进一步来谈,承德避暑山庄将木理、石理、水理,林园诗句精细构筑,高低起伏、景色变化起来具有浓厚的气息。
而且承德避暑山庄的构思、设计和木制家具等也有很多精美的艺术形式,十分漂亮,大大增强了避暑山庄的气派和艺术表现力。
再更进一步,承德避暑山庄独特的花园建筑不仅仅是以其新颖的外墙景观形象而吸引人,而是它完美的设计结构,使整个小花园也拥有了独特的韩派艺术风格。
其极具中国风格的山水画石柱拱顶柱,与碧绿的矮高墙和参天的雅林相得益彰,构成结构美的千姿百态的本族艺术。
在后园之中,避暑山庄建筑向清朝宫苑中的绿色花园中移植了伊西瓦尔花园的大片绿洲,建筑及景观的完整结构和种子的多样性更进一步地展现出清朝建筑和园艺艺术的真实情况。
因此,从艺术角度来看,承德避暑山庄拥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极具科学精神和艺术观赏性。
其独特的中国古典宫殿建筑,雕塑墙画和石柱,以及独一无二的园艺景观,使其成为一座极具艺术气息的当代宫殿景观,极具观赏价值。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标要求]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一、少年天子康熙帝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8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他志向远大,聪明好学,对中外文化均有研究。
二、巩固统一1.平定“三藩”(1)原因:清初,“三藩”割据势力对国家统一构成了威胁。
(2)措施:1673年,三藩反叛,康熙用剿抚并行的策略,历时八年,取得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
归纳总结康熙初年面临的矛盾(1)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2)中国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
(3)中央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
(4)民族矛盾(满族与汉族)。
历史评价平定三藩叛乱,消除了大一统国家潜伏的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也有助于消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2.收复台湾(1)原因:郑氏政权以台湾为根据地,坚持抗清,使东南沿海地区政局不稳定。
(2)过程:在招抚失败后,用武力收复了台湾。
(3)管理: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并实施了“展界开海”和轻税政策。
(4)意义:①促进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②从此,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3.抗击沙俄(1)原因:17世纪中叶,沙俄侵扰黑龙江流域,并修筑据点,对中国的东北边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过程:①康熙亲政后,开始采取“永戍黑龙江”的方法,积极为抗击沙俄侵略做准备。
②1685年至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军队。
(3)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思维点拨抗击沙俄的入侵,在性质上是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
《尼布楚条约》的平等协商签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
三、对康熙帝的历史评价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执政期间开疆拓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标本兼治———历史非选择题解题能力与方法

2020年第17期/B (06)【例题】根据史实说明近、现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原因。
中国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对两次战争的态度如何?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限定提示限定中心求答限定中心求答限定中心求答提示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众所周知,历史高考题长久以来只有两大类题型,即选择题及非选择题。
2020年参与新高考的省份的高考模拟题,非选择题分数更是占到55分,比重增加。
可见,非选择题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或者说对于历史成绩,无疑是越来越重要了。
当然,对于如何解答非选择题,也算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看过很多有关解题方法的文章,也听过很多老师的试题讲评课,大多是总结题型,形成套路,学生即可照猫画虎。
殊不知,历史试题,并非理科公式可以直接套用,一味追求技巧和套路,只能使学生陷入死框以致难有突破,更甚者,束缚学生的思维,与考题要彰显的意图南辕北辙。
一、解题误区常见解题方法一:审题公式。
即对问题结构化,把问题分为如提示语(答题方式)、限定语(时空范围、条件性质等)、中心语(回答对象)、示答语(回答内容)等。
这种审题方法,意在防止出现审题错误,但如果学生对每道题都先做这样的划分,无疑是给学生加了几道分析结构题,首先时间上是一种负担,思路上也不见得更加清晰,有很多同学反应是越绕越乱。
高考很多设问一目了然,如2019年全国1卷42题,如果学生对每一问题都教条地去套用审题公式,无异于画蛇添足。
常见解题方法二:总结答题公式。
如,回答历史原因公式(见表1):设问: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标本兼治———历史非选择题解题能力与方法刘辉1,宋颂2(1.北京日坛中学,北京100020;2.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高考历史试题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日益增加,不少备考策略是关于如何解答非选择题的方法,甚至是捷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方法反而把学生引入了答题的误区,造成了对思维的禁锢。
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举措

二、说说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年号、都城 明朝建立的时间:1368年 ( 元亡 ) 建立者:朱元璋( 明太祖 1328-1398 ) 年号:洪武 定都:应天(今南京)
抵御外来侵略
明清时期,中国成功抵御了哪些 外来侵略者?
东南沿海:倭寇 台湾:荷兰殖民者 东北:沙俄
事件 朝代 人物 三国 孙权 派将军卫温到夷洲 隋朝 隋炀帝 三次派人到流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 元朝 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 明末清初 郑成功 清朝 设台湾府 /
23.历史图解
(1)对比图三和图四,说明两幅图的关系。
清朝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们多民族国家疆域的版图。 (2)清朝前期的巩固得益于统治者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
怀柔政策。
(3)清政府针对分裂国家的活动和外敌入侵采取了哪些措 施?有何重要意义? 粉碎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 族叛乱;抗击了沙俄侵略,取得了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 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 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避暑山庄的修建(乾隆接见蒙古土尔扈特部)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驻藏大臣,加强与西藏关系
严厉打击破坏国家的分裂势力
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平定天山南麓回部贵族的叛乱
2010年中考考点复习(上)
鹰山wangmaojin思品历社资源
说说明清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意义?
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促 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 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国 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明代统治者主要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防 御政策;清朝统治者则比较积极主动,采取怀柔的 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2010年中考考点复习(上) 鹰山wangmaojin思品历社资源
一、选择题
关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关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水有一种别致的美。
水之美是清晨那一滴清露折射出得七彩朝阳;水之美是清泉石上流的清澈;水之美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气魄;水之美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神秘;水之美是至于北海,不见水端,望洋兴叹的宽广……世界因水而精彩,园林的景观设计也因水而美丽、典雅、大方。
不论是古典的拙政园,还是当代的世博园,不论是中国的避暑山庄,还是西方的流水别墅,都因有水的流动,水的映衬而与众不同。
水以它独有的柔和性感化着无数欣赏它的人。
檐前滴水,小桥流水,假山流瀑,荷塘月色……这种感觉让人无比的舒服与愉悦。
难怪圣人赞它为君子。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
因此,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
一般来说,中国园林分南北两派。
北方园林多注重建筑的敦实、稳重,水的面积一般较小。
而南方园林多是小巧精致,水面积大。
但水的重要作用是一成不变的。
在北方园林中,以避暑山庄为例,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
成书于乾隆年间的《热河志》写道:“山庄以山名,而胜趣实在水”,承德日后的城市规划提出“以水为魂”。
上下三百年,默默流水道尽避暑山庄的来世今生。
清清的武烈河静静地穿过承德市东部,向南汇入滦河。
据专家介绍,古代中国人认为水代表“阴”、山代表“阳”,承德既有两水交汇,又有磬锤峰翘然独立,山形水色,阴阳调和。
这是康熙选择在此营造避暑山庄的主要原因之一。
走进山庄,徜徉在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钦点的七十二景中,不难发现直接带“水”字的景名就有“水芳岩秀”、“镜水云岑”、“水流云在”、“水心榭”等,其它像“烟波致爽”、“芳渚临流”、“双湖夹镜”、“如意湖”等与水有关的景点更是不胜枚举。
《避暑山庄》课件

3 避暑山庄布局
讲解避暑山庄的整体布局和重要建筑。
建筑与景点
万寿山
介绍避暑山庄内著名的万寿山 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昆明湖
解读避暑山庄内美丽的昆明湖 及其水景特色。
大理石船
探索避暑山庄内著名的大理石 船建筑及其象征意义。
建筑风格与设计
古典建筑风格
介绍避暑山庄古典建筑的设 计和装饰特点。
园林设计理念
探索避暑山庄园林设计背后 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概念。
2 游览避暑山庄
解释游客如何参观避暑山庄以及提供的住宿选择。
3 皇家园林游览
说明避暑山庄内皇家园林的特色与游览路线。
避暑山庄的国际影响
世界文化遗产
解析避暑山庄被列为 UNESCO世界文化遗产的 重要性。
外交成就与交流
探讨避暑山庄在中外外交 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国际游文化和宣传推 广
介绍避暑山庄作为中国文 化和旅游名片在国际上的 宣传价值。
趣闻轶事与未来发展
宫廷典故与传奇
讲述与避暑山庄相关的宫廷传的未来前 景。
问题与答案
回答关于避暑山庄的问题,并提供参考资料。
承传与创新
讲解避暑山庄建筑设计对中 国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影 响。
历史与文化意义
1
紫禁城的延伸
探讨避暑山庄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皇家娱乐与休闲
介绍避暑山庄作为皇家休闲胜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3
文学艺术的灵感
探索避暑山庄对中国艺术和文学产生的影响。
旅游与接待
1 推动北京旅游
介绍避暑山庄作为旅游景点对北京旅游业的重要贡献。
《避暑山庄》PPT课件
避暑山庄(The Summer Palace)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它 位于北京市西郊,占地面积辽阔,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精美的建筑,展示 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卓越之美。
必答题

1.西汉代表性宫苑有哪些?( A )A.建章宫B.太极宫C.邺城D.大明宫2.属于文人园林的特点是( C)A.简单B.豪华C.雅致D.自然3.独乐园属于下面哪一位人物的游憩园(B )A.司马迁B.司马光C.白居易D.李白4.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全盛期形成于( C)A.公元220年-589年B.公元579年-980年C.公元589年-960年D.公元960年-1736年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典园林对西方古典园林的影响(D )A.自然观的影响B.建筑地位的影响C.意境涵蕴的影响D.诗画情趣的影响6.中国古典园林最早以“囿”和“台”记载的时间是( A)A.公元前11世纪B.公元前12世纪C.公元前16世纪D.公元前17世纪7.兴庆宫又称( B)A.西内B.南内C.东内D.北内8.西方园林的特点有(A )A.意境率真直白B.意境涵蕴C.临摹自然D.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糅合9.属于生成期中国古典园林的是(A )A.兔园B.芳林园C.仙都苑D.艮岳10.根据基址选择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几类(C )A.3类B.4类C.2类D.5类11.统治机构的衙署,府邸,仓储,宴宾,休憩,甲仗,监狱等部分均集中于城垣围绕的内城的制度指的是( C)。
A西“城”东“郭” B大邑商 C子城-罗城 D厢坊制12.唐初都城长安的公共游览地是(A )。
A.曲江B.龙首渠C.芙蓉苑D.禁苑13.唐长安的西内为( D)。
A.未央宫B.大明宫C.兴庆宫D.太极宫14.造园史上大量以“亭”入园之始的皇家宫苑是(C )。
A.太液池B.陶光园C.禁苑D.花萼相辉楼15.( D )有皇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墙。
A.北京B.长安C.汴京D.东京16.宋代集中的市与商业街并存,如大相国寺,被称为“(A )”。
A.瓦市B.山市C.坊市D.街市17.取消了包围坊的围墙,设立“厢”的朝代是( B)。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8.南宋都城临安是现今的(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德避暑山庄选址的原因和意义
承德(古称热河)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肇建于1703年,初建时称热河上营,初具规模后称热河行宫,1711年康熙帝赐名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历经清朝康雍乾三朝,耗时89年建成,它是清朝在塞外的中心行宫,借“避暑”之名行“谋政”之实①。
康熙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避暑”与“谋政”的重要场所,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战略地位重要。
大清王朝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一如此前两千年中原王朝的心病,确保北疆的安全是清朝前几代统治者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
康熙年间,北疆的巩固是通过皇帝的北巡、围班、朝觐、恩崇、绥抚等活动实现的,经过康熙十六年、康熙二十年两次亲临塞外,康熙二十二年大规模的北巡木兰行围正式开始,康熙帝就此将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借行围射猎进行侦察,多尔衮、顺治帝间或到塞外巡行,发展成北巡制度②。
承德避暑山庄“其左通辽沈,右引回回,北压蒙古,南制天下”③,既是理想的北巡驻跸之地,也是大清龙兴之地——东北白山黑水的门户与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当时朝鲜驻大清朝陪臣柳德恭曾指出:“此康熙皇帝之苦心,而其曰‘避暑山庄’,特讳之也。
”后来清高宗也曾透露:“我皇祖建此山庄,所以诘戎绥远,意深远也。
”④山庄建成以后,热河成为大清前期沟通东北与内蒙古,用兵中俄边境,连接西北蒙、
回各部,向南控制中原的政治策源地之一。
尤其是东北与内蒙古成为大清王朝稳固的大后方。
二是清初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满蒙联盟是清王朝的基本国策,满蒙友好是清王朝统治重要政治基础。
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前,皇太极已经解决了漠南蒙古的安定问题,但是漠北、漠西蒙古长期动乱不止,康熙八年(1669年)以后,北部相继出现布尔尼、噶尔丹、策旺阿拉布坦等叛乱,同时新崛起的沙皇俄国也屡以哥萨克人侵扰边境。
为抵御侵略和推行“绥怀蒙古以为藩屏”的政策,亟需于塞外接近蒙古的地方构筑行宫,以供清帝“理政视事”,实施靠前指挥,提高处置政事、军情效率,同时供边疆各族上层“岁时展觐”、“锡洽联情”,实现清帝“察民瘼,备边防,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雄图大略。
⑤清初,蒙古王公以天花为由,不愿进塞,视进塞“为惧”,在塞外修建行宫,既可以起到放低姿态、怀柔拉拢之目的,亦可借塞外行猎,展示天朝威风,震慑蒙古各部。
通过平定“三藩”战争,康熙发现八旗兵战斗力严重下降,其原因主是要“昇平日久”,上至王公贝勒、统兵将领,下至普通士兵,生活安逸,缺乏严格训练和实战锻炼。
经过深思熟虑和半个多月勘察,康熙帝选定现在的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猎场,每年率八旗兵及朝廷要员在此举行大规模“秋狝大典”,以练兵强军、联络北部各少数民族,达到“习武绥远”双重目的。
为满足军政要务、官兵食宿等问题,从北京至围场建立了20多处行宫,其中避暑山庄
是最大的一座。
皇帝在热河上营驻跸,巡幸与理政两便,热河上营虽然地处塞外,却“道近神京”,距北京约230公里,“章奏朝发夕至,往还无过两日”。
因此,清帝北巡时,“综理万几,与宫中无异”。
⑥
三是具有优越的园林建设自然条件。
历代皇家园林选址,首选可纳自然山水入园之地域。
在塞外进行园林选址十分困难,然而热河上营“既有群峰回合,又有清流萦绕,绮绾绣错,烟景万状,蔚然深秀。
”山富北国之雄奇,水具江左之幽明,呈南北郁结而兼美。
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宜于营造大型园林,且“省工省时省费”。
⑦避暑山庄地处古北口外,燕山山脉连绵起伏,而热河附近峰奇岭怪,山明水秀,最为幽胜,康熙诗赞:“远岭如兢秀,近岭似争奇。
”这些奇异的山景,自然是园林难得的借景素材。
热河具有丰富的水源和难得的温泉,泉甘而水清,为造园提供了天然的良好水源。
康熙评价:“水性杂苦甜,水芳即体厚。
名泉亦多揽,未若此为首。
”附近还有水量丰沛的滦河和武烈河,都为造园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这里夏天平均气温约22—24℃,空气清洁凉爽,适于避暑;冬季北部高峻的狮子岭挡住了主要来自西北方向的风,形成园林小气候。
园内山岭的土层比周围山岭要厚得多,平均以一米以上,而且土质好、水位高,特别适宜植物生长。
⑧北京及周边的皇家、私家园林,基本上是对前代遗园的继承和改造,并非清帝自己的立意创构,而在热河上营这片土地上,清帝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构建清式
园林了。
与北京城内外皇家园林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四是符合古代皇帝居住、听政环境选择的传统理念。
山水气脉“钟灵独秀”,“山水各具凝态”,“碧水蜿蜒,不辨首尾”,可视为“飞龙在天”的吉地。
宫禁所处地势“高明爽垲,扶阴抱阳”,是汉杨雄《太玄经注》中所说:“天门天,佚荡荡”的“洞天福地”的意境。
热河上营气候、水土、风物俱佳,适于营建皇帝避喧听政之所。
皇帝巡幸期间日常起居、理政视事之所在,其生态环境、气候水土务要有益于皇帝的身心健康。
史称热河“泉甘土沃,农事滋繁”,“山爽朝来,水风微度,泠然善也”,“风清夏爽,宜人调养之功”。
臣僚称道:“热河清流素练,绿岫长枝,好鸟枝头,游鱼波际,无非天适。
皇帝居此逾时,圣容丰裕,精神益健。
”古代有为皇帝历来以安民、不扰民为要,热河人文环境开发晚进,清初尚无人烟,地僻荒野,营造行宫“无伤田庐之害”。
⑨
五是源于满族人入夏园居的生活习俗。
满族及历史上的女真人素以北温带山地丘陵为生活区,长期形成“夏居山林”、“秋采山珍”之习俗,大清定鼎中原后不习惯城市生活,尤其感到“至于夏月,溽暑难堪”,在避暑山庄,既可以消除“溽暑难堪”,又能保持“夏居山林”、“秋采山珍”之习俗。
承德避暑山庄对大清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
园林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是对不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承德避暑山庄处在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经济与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文化和游牧经济以及东北长白山黑龙江流域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渔猎经济、渔猎文化交汇结合的地方,这个地理位置对于承德避暑山庄以及它在历史上对民族、经济、文化发展融合所发挥的作用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
二是有力地促进了“柔远抚民”政策落实。
整个承德避暑山庄地形从西北部最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湖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很像中国地形的缩影,带着一份浓重的政治色彩,难怪旷世哲人黑格尔敏锐地注意到了承德避暑山庄这座园林与众不同之处,特别是从“周围那些高贵的寺庙”,看出了“亚洲大皇帝的用心”。
通过避暑山庄使清王朝降低了政治姿态,巩固了与蒙藏高层的关系,拉近了与藩属国的感情,为清朝皇帝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有效地提高和保持了部队战斗力。
每岁木兰行围,勤于练兵,是康熙帝追求长治久安的直接表现,他的这种思想被雍正、乾隆继承了下来,经过康雍乾三代努力,终于安定了北疆。
四是推动了中国园林发展。
“避暑”之名与“谋政”之实兼具,南北园林特长共融,园、囿、圃集于一体,开一代综合园林景观之先河,对中国园林建设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③〔朝鲜〕柳德恭:《滦阳录》卷一
②赵艳玲、于多珠:《承德田庄的开发与避暑山庄的建立——兼论承德开发与康熙帝的治边思想》
④清高宗《御制避暑山庄后序》碑文
⑤⑥⑦⑨清圣祖《御制避暑山庄记》;揆叙、励廷仪等撰《“御制避暑山庄诗”恭跋》;刘玉文:《避暑山庄初建时间及相关史事考》
⑧张羽新:《避暑山庄的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