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1.1《“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 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历史下册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课件华东师大版

历史下册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课件华东师大版
18世纪中叶,随着纺织、冶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爆发,随后迅速蔓延至欧洲大 陆和北美地区。
生产方式的变革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转变,生 产效率大幅提高,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社会结构的变动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 市,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劳动力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电气时代”
本课学习目标和意义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电气时代”到来的历史背景、主要特征和 重要意义;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发明和科技创新;理 解“电气时代”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的深远影响。
学习意义
本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激发学生对 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通过了解“电气时代”的历史进 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为未来的学习 和生活奠定基础。源自03著名科学家及其贡献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通过实验观察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 电场,从而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
他的这一发现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电动机、发电机 等电气设备的发明和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
01
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包括电磁感应定律、位移电流假 说等。
照明、通讯等应用创新
01
02
03
电灯的普及
白炽灯、荧光灯等电灯的 发明和普及,极大地改善 了人们的照明条件,提高 了生活质量。
电话与电报的发展
电话和电报的出现,打破 了时空限制,实现了远距 离信息的快速传递,推动 了通讯技术的进步。
电影与广播的兴起
电影和广播作为新兴的娱 乐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 神生活,同时也为信息传 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初中历史]“电气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1)

[初中历史]“电气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1)

《“电气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历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

讲述爱迪生发明大王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

提倡自主提问,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提问和搜集课外历史资料,充分展现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从中感受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

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学习他们勇于创新、不畏艰难、不惜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原理。

认识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和围绕电的发明是本课的内容方面的重点。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

学生结合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经历了两年的历史课改,加之其他学科各种学习方式、思考方式的互相借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无论成绩优劣,都不再满足于每节课仅有的几个知识点,不断追求自我意识在课堂上的体现。

把权力下放,由学生自主决定该学些什么、要探究些什么,会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1.小组探究汇报法。

2.自主学习,在搜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提炼有效信息。

〖板书设计〗(在课后小结中以网络形式展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复习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知识,意在引导学生的思绪――由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的来临,顺利导入新课,并能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此做初步的比较。

师:第一次工业革命以什么作为动力?生:蒸汽。

师:第一次工业革命又叫做蒸汽革命,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地探究更强大、更稳定、更方便的能源。

华师大初中历史九下《“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_1

华师大初中历史九下《“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_1

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内容标准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⑴掌握“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生活舞台的基本概况。

⑵了解电力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

⑶知道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2.能力培养⑴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

⑵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⑶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⑴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⑵通过讲述,使学生明确科学技术的发明,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

⑶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要点1.重点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时期,“电”作为新能源登上人类活动的舞台。

它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在这其中爱迪生的卓越贡献更为突出,本课的重点即是“电”的运用及其影响和“发明大王”爱迪生。

2.难点在现代社会中,电的运用已无所不在,无处不在,这一点学生是有深切体会的。

然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从中分析、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制表教学法教学用具常规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除了离不开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阳光、空气和水外,还离不开哪些人类自己发明的重要能源?电,它对人类产生了什么影响?它又是如何被人类发现和运用的呢?这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讲授新课1.新能源“电”的发现、运用及影响(1)组织学生对电能源的发现轨迹进行整理。

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引导学生联系物理学科方面有关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首创发电机基本原理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发现电磁感应的概况。

材料:法拉第早年做过书籍装订工,自学成才,成为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初三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说课课件华东师大版

初三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说课课件华东师大版
初三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 课“电气时代”的到来说课课
件华东师大版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况
•时间: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核心内容:•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影响: •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策源地:•美国、德国
• 读图:请在地图上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策源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
•说一说:
• 电力作为新能源,给我们的生产 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你能否举出具 体事例来说明? •
•这些发明你认识吗?
•说一说:
• 1、左图人物是谁? • 2、你知道他为人类所 做的贡献吗? • 3、你能否讲述有关他 的一个故事?你从中受到 了什么启发?

•爱迪生的所说 所做,对你有 何启迪?
•天才是1%的灵 感加99%的汗水
•勇于探索、 勇于创新、 锲而不舍、 百折不挠
•美国
•阅读与思考:
•阅读P3—P7,思考:
•1、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电力
•2、与电有关的主要发明有哪些? •发电机、电动机、高压输电技术、
•电灯、电报、留声机、摄影机、放映机、蓄电池 …•3…、电力的应用有何影响? •生活
•生产
•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 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电力干净、方便、安全、 价格便宜、传递速度快、传 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 按户按需分配能量

2024-2025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华东师大版

2024-2025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华东师大版
b. 视频:播放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短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背景和场景。
c.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协作能力。
d. 历史资料: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图片等,方便学生查阅和拓展知识。
e. 评价量表:制定评价量表,对学生在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成果。
3. 随堂测试:随堂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问题,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理解重点难点方面存在困难。
4.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较高,多数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课后作业,对课文内容有进一步的思考和消化。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电气时代给环境带来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 鼓励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分享他们对电气时代的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
七、课后作业
1. 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
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包括电灯、电话、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等。
2. 分析电气时代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六、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材料: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与影响》(文章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重要发明和创新,以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电气时代的日常生活》(文章描述了电气时代到来时人们的生活变化,如照明、交通、通信等方面的改进)
-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进行说明)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一次工业革命。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2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2华东师大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电气时代”的到来》,学生能够构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空间背景,理解电力作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史料,学会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实证分析,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行解释和评价,培养历史解释能力。此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发明家的创新过程和成果,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答案:电灯。
解析:电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能够在夜间得到光明,提高了生活质量。
2. 例题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项发明对交通工具的发展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答案:内燃机。
解析: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加速了社会的流动性。
3. 例题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项发明对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最大的影响?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局限性
- 科技发展的需求和推动力
- 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 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电灯、电影等
- 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展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白板、历史图片和地图。
2. 课程平台:学校学习管理系统、历史教学资源库。
3. 信息化资源: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视频资料、历史文献、在线讨论平台。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案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doc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案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doc

第1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史实,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影响,爱迪生的发明成就。

2、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要点:重点:电力的广泛使用和“发明大王”爱迪生。

难点: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而导入。

(一)自主学习1、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课本上划出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扮演先行者角色的国家是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原理,这为电机的创制和电力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3、德国工程师运用发电机原理发明。

4、电力在等领域广泛使用,使人类从“时代”进入“时代”。

5、与、、构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型支柱型产业。

6、美国“发明大王”是,有哪些与电有关的发明?。

(二)合作探究1、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认识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那么,假如现代人离开了电,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从发生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的停电事故,同学们得到什么启发?这可以联想到今天偶然停电的日子,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等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2、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温馨提示:从时间、国家、发明、特点、影响等方面制作比较表格)3、“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三、课堂小结:请用最简洁的话总结本课你所学到的主要知识和它对你的启发。

四、复习巩固,课堂检测:1、在电力发展方面,下列哪些国家领先一步()A德国、美国B德国、英国C、美国、英国D英国、法国2、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原子能时代3、1880年,一美国家庭可能做到的是()A、使用电灯照明B、驾驶汽车旅游C、在太空行走D、上网聊天4、电磁感应现象的最早发现者是:()A法拉第B.格拉姆C.西门子D.爱迪生5、与这一发现有关的科技革命的突出成就不包括:()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D.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6、“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学案无答案
3、如何评价科学技术的作用?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经济方面: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产业结构发生由轻工业主导到重工业主导。
政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终于形成了。
文化方面:西方国家开始逐步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2.交通领域:
①本茨:(汽车之父)德国人,第一辆使用的汽车。
②福特:(汽车大王)美国人,1913年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装配工艺。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③莱特兄弟:美国人,1903年成功制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3.内燃机的创制
时间
4.影响:使人类由“”进入“”。
(二)新能源“电”的发现和应用
1.理论基础:19世纪上半叶,法拉第等人的理论,为电机的创制和电力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2.电力的应用:电能作为新能源,迅速推广应用于、、城市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3.请说说电能的使用有哪些优点。
(三)主要成就
1.爱迪生:美国人,被称为“”;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发明:电灯、留声机、油印机、蜡纸、蓄电池。
展示要求:
1、展示过程小组成员做到分工明确,每人有任务。
2、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大方、自然。
3、环节齐全,语言规范。
4、善于质疑、补充、点评。
自主检测:
自己认真完成,组长检查。
1、自主学习(展标独学)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世纪下半叶到世纪初。
2.标志:、的发明和应用
3.发源地:国和国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情感目标: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1.1《“电气时代”的到来》教案华
东师大版
【内容标准】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考试标准】
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灯、电报、电话的发明者;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讨论归纳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并归纳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要点】
要点: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使用;电讯业兴起。

重点: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导入新课】
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进而导入。

【新课探究】
一、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兴起了一场以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扮演先行者角色。

提示:1831年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

这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条件,也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
——耐用电灯泡等
介绍: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及其发明的炭丝灯。

爱迪生的故事说明成才主要依靠勤奋努力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2.通讯手段的发明,电讯业兴起(超出教材)
莫尔斯(美)——有线电报
贝尔(美)——有线电话
马可尼(意)——无线电报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要结合考试标准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灯、电报、电话的发明者等内容。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