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理论力学动力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动力学知识点总结动力学知识点总结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

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动力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位移s=V平t=Vot+at2/2=Vt/2t6、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7、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性;二、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理论力学知识点范文

理论力学知识点范文

理论力学知识点范文理论力学是力学的一种,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物体受力、运动方程及其解法的基本理论。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理论力学知识点。

1.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第二定律:作用于物体的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 F = ma。

(3)第三定律: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中,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 p = mv。

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孤立系统内,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当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将发生变化,但总动量的变化量等于外力的冲量。

3.力学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1) 动能:物体的动能定义为1/2mv²,即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2)势能:势能是由于物体在其中一种场中所具有的能量,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簧势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4.动量定理:动量定理给出了力对物体运动产生的效果。

它表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力的时间积分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即FΔt = Δmv。

5.圆周运动:圆周运动也是理论力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一个半径为r的圆周上以常速v运动时,其加速度指向圆心,并且大小为a=v²/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加速度是由作用在物体上的向心力所引起的。

6.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的力学性质。

它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即F=G(m₁m₂/r²),其中G是引力常数。

7.科里奥利力和刚体力学:科里奥利力是描述旋转体上物体受到的惯性力。

在一个相对于旋转参考系下观测的力学系统中,物体受到的科里奥利力与它们相对于旋转参考系的速度和旋转参考系的角速度有关。

动力学定理及公式知识点总结

动力学定理及公式知识点总结

动力学定理及公式知识点总结(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教学资料、考试资料、课堂资料、幼教资源、作文大全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teaching materials, exam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preschool education resources,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动力学定理及公式知识点总结动力学定理及公式知识点总结动力学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作用于物体的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动力学定理及公式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理论力学知识点集合

理论力学知识点集合

平面力系1. 平面汇交力系可简化为以合力,其大小和方向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2.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为合力等于零,与任意力系不同,任意力系由于不能汇交,会产生力偶,必须得满足主矢主矩都等于零才平衡。

3. 平面汇交力系可以通过解析法,即将各力分解到直角坐标系上,再求合力。

4. 力对点取矩:是一个代数量,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Fd F Mo =)(5. 合力矩定理:平面力系的合力对于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有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

6. 力偶、力偶矩:力偶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平行力组成。

力偶矩等于平行力的大小乘上平行力的间距,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7. 力偶的等效定理:在同一平面内,只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的作用效果就不变。

8. 平面力系的简化: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和一合力偶,合力称为主矢,合力偶为主矩。

主矢作用线过简化中心。

9.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00'Mo F R ,其平衡方程为∑=0x F ,∑=0y F ,∑=0)(Fi Mo ,是三个独立的方程,可以求解三个未知数。

10. 静定问题:当系统中的未知量数目等于独立平衡方程的数目,则所有未知数都能解出,这种问题称为静定问题。

反之为非静定问题。

空间力系11. 空间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作用线过汇交点。

可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余弦:()()()222∑∑∑++Fz Fy Fx R F ,()R R F Fx i F ∑=,cos ,其余类似。

12. 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为该力系的合力为零,或所有分力在三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0,0,0Fz Fy Fx ,可求三个未知数。

13. 力对点的矩矢等于该力作用点的矢径与该力的矢量积:()F r F M ⨯=o ;若k Fz j Fy i Fx F k z j y i x r ++=++=,,由行列式可得,()()()()k yFx xFy j xFz zFx i zFy yFz F Mo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yFz zFy F Mo x -=,()[]xFz zFx F Mo y -=,()[]yFx xFy F Mo z -=。

动力学基础知识总结

动力学基础知识总结

动力学基础知识总结动力学是物体运动的研究,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

在学习动力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包括质点、牛顿三定律、动力学方程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总结。

一、质点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仅考虑了物体的质量以及物体所受到的外力。

质点的运动可用一个点来表示,该点称为质点的“质心”。

二、牛顿三定律1.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如果物体上没有合外力作用,或者合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自发改变”。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加速度定律,它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加速度,即F = ma。

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矢量和,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该定律说明了力是引起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原因。

3. 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简单来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三、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方程。

对于质点运动来说,它的动力学方程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表示,即F = ma。

这里的F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矢量和,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通过对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情况。

在实际问题中,动力学方程的求解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分析法、数值法等。

四、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关系运动学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而动力学研究的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可以说,动力学是运动学的基础。

通过运动学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息,而动力学可以告诉我们物体之所以如此运动的原因。

总结:动力学是物体运动的研究,它包括了质点、牛顿三定律和动力学方程等基础知识。

质点是物体运动的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牛顿三定律包括了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它们描述了物体运动的规律。

(完整版)理论力学复习总结(知识点)

(完整版)理论力学复习总结(知识点)

第一篇静力学第1 章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1.1 静力学公理公理 1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直线上。

F=-F’工程上常遇到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或二力杆。

公理 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添加或取去任意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推论力的可传递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公理 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两个力的合力,也作用于同一点上,其大小和方向可由这两个力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个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公理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且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公理5 钢化原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平衡,若将它钢化成刚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总可以把它视为刚体来研究。

1.2 约束及其约束力1.柔性体约束2.光滑接触面约束3.光滑铰链约束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各力作用线的汇交点,其大小和方向可由失多边形的封闭边来表示,即等于个力失的矢量和,即FR=F1+F2+…..+Fn=∑F2.矢量投影定理:合矢量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分矢量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3.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分为移动和转动。

力对刚体的移动效应用力失来度量;力对刚体的转动效应用力矩来度量,即力矩是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或某轴转动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Mo(F)=±Fh)4.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重合的两个平行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记为(F,F’)。

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动力学知识点总结动力学知识点总结「篇一」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Ⅱ 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三、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弹簧测力计: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四、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理论力学知识点大总结

理论力学知识点大总结

理论力学知识点大总结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以及物体如何受到力的影响的科学。

它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了解自然界的运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理论力学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大总结,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角动量、能量守恒定律等内容。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理论力学的基础,它由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提出,对于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如下: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描述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力的关系。

第三定律:如果物体A受到物体B的作用力,物体B也会受到物体A相同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描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了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而动力学则研究物体受到的力的影响,以及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动力学的关键概念包括合力、牛顿第二定律、惯性系、加速度等。

角动量角动量是研究物体围绕某个固定点进行转动的性质,它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角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旋转半径相关,它的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系统的总角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角动量在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行星公转、自转、陀螺的转动等。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理论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系统的能量总和保持不变。

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描述了在热力学、电磁学、核物理等领域中广泛存在的能量转化现象,对于解释自然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碰撞碰撞是理论力学中研究物体在相互作用下发生的瞬间现象,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根据碰撞的性质,可以将碰撞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两种类型。

弹性碰撞中动能守恒,而非弹性碰撞中动能不守恒,部分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知识总结
1.牛顿三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质点具有惯性,以其质量度量;
作用于质点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比例;
作用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2.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应用时取投影形式。

3.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2). 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求解第一类问题,需先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求解第二类问题,一般是积分的过程。

质点的运动规律不仅决定于作用力,也与质点的运动初始条件有关,这两类的综合问题称为混合问题。

动量定理
知识点总结
1.牛顿三定律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质点具有惯性,以其质量度量;
作用于质点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比例;
作用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2.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应用时取投影形式。

3.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2). 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求解第一类问题,需先求得质点的加速度;求解第二类问题,一般是积分的过程。

质点的运动规律不仅决定于作用力,也与质点的运动初始条件有关,这两类的综合问题称为混合问题。

常见问题
问题一在动力学中质心意义重大。

质点系动量,它只取决于质点系质量及质心速度。

问题二质心加速度取决于外力主失,而与各力作用点无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

动量矩定理
知识点总结
1.动量矩。

质点对点O 的动量矩是矢量。

质点系对点O 的动量矩是矢量。

若z 轴通过点O ,则质点系对于z 轴的动量矩为。

若 C 为质点系的质心,对任一点O 有。

2.动量矩定理。

对于定点O 和定轴z 有
若 C 为质心,C z 轴通过质心,有
3.转动惯量。

若z C 与z 轴平行,有
4.刚体绕 z 轴转动的动量矩。

刚体绕z 轴转动的动量矩为
若z 轴为定轴或通过质心,有
5.刚体的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常见问题
问题一要注意,计算动量矩时,仅仅计算对质心动量矩时,用静止坐标系或用随质心平移的坐标系都可以,两者的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对一般的动点,两者计算结果不同,必须用静止坐标系计算,或用书中的公式计算。

问题二要注意,动量矩定理仅仅对定点或质心成立,对一般的动点通常是不成立的。

问题三要仔细体会在知识点例题中所提到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问题四求解运动学问题时,通常要补充运动学关系,一定注意正确的补充运动学关系。

动能定理
知识点总结
1.动能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度量。

质点的动能
质点系的动能
平移刚体的动能
绕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
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
2.力的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积累效应的度量。

重力的功
弹性力的功
定轴转动刚体上力的功
平面运动刚体上力系的功
3.动能定理。

微分形式
积分形式
理想约束条件下,只计算主动力的功,内力有时作功之和不为零。

4.功率是力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

5.功率方程。

功率方程
6.机械效率。

7.功与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关系。

有势力的功只与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与物体内各点轨迹的形状无关。

8.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动能+势能=T+V
机械能守恒定律:如质点或质点系只在有势力作用下运动,则机械能保持不变,即
T+V=常量
由于利用动能定理可以较方便的计算速度和角速度、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因此很多动力学题目都是优先选用动能定理。

利用动能定理的积分形式很容易求得速度及角速度。

如果这一积分形式的动能定理表达的是函数关系(即适用于任意时刻或者任意位置),那么将其两端对时间求导即可得到加速度及角速度(或利用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或功率方程也可直接求得加速度或角速度)。

进而再利用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或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就可以求得作用力。

常见问题
问题一正确计算功和动能,分析哪些力不作功,哪些力作功。

问题二在理想约束下只考虑主动力的功。

如果有摩擦,只需记入摩擦力的功。

问题三功是力与受力物体上力作用点位移的点积,不是力与力在空间位移的点积。

问题四作用于纯滚动圆盘与静止地面接触点的法向约束力和摩擦力(不含滚动摩阻)不作功。

问题五如果动能定理的积分形式用函数形式表示,则将其对时间求导即可求得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当然也可以用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或功率方程。

问题六多数动力学问题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求得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然后再利用动量及动量矩定理求得力。

问题七对某些动力学问题,在求解时注意分析是否存在动量守恒和动量矩守恒。

问题八求解动力学问题,一般要补充运动学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