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的调速控制
基于S7-200PLC步进电机调速控制—步进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步进电动机具有快速起停、精确步进和定位等特点,所以常用作工业过程控制及仪器仪表,使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步进电动机驱动,可使步进电动机的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同时,由于实现了模块化结构,是系统结构十分灵活,而且编程语言简短易学,便于掌握,可以进行在线修改,柔性好,体积小,维修方便。
本设计是利用PLC做进电动机的控制核心,用按钮开关的通断来实现对步进电机正,反转控制,而且正,反转切换无须经过停车步骤。
其次可以通过对按钮的控制来实现对高,低速度的控制。
充分发挥PLC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PLC 控制系统的首要前提,这也是设计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本设计更加便于实现对步进电机的制动化控制。
其主要内容如下:1了解PLC控制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PLC的硬件构成,完成硬件选型3设计PLC的控制系统4用STEP 7完成PLC的编程关键词:步进电机;PLC控制;电机正反转;高低速控制AbstractStepper motor has a quick starts and stops, precision stepping and positioning features, commonly used for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 and instrumentation, PLC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stepper motor drive can stepper motor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high reli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modular structure, the system structure is very flexible, and programming languages brief to learn, easy to master, can be modified online, good flexibility, small size, easy maintenance.This design is the use of PLC built into the core of the motor control button to switch on and off to the stepper motor is the reverse control, and positive, reverse switch without having to go through the parking step. Followed by the button control to achieve the high and low speed control.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PLC as possible to meet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the controlled obje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design PLC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designed to th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 This design is easier to achieve braking control of the stepper motor. Its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An understanding of PLC control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tepper motor2 grasp the PLC hardware structure, the completion hardware selection3 Design of PLC control system4 complete PLC programming with STEP 7Key words: Stepper motor; PLC control; motor reversing; high and low speed contro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PLC步进驱动控制系统研究和意义 (1)1.2 国内外PLC的发展 (1)1.3 国内外步进电机的发展概况 (2)1.4 PLC步进驱动控制系统主要研究工作 (3)2 步进电机及PLC简介 (4)2.1 步进电机简介 (4)2.1.1步进电机的分类 (4)2.1.2步进电机的基本参数 (4)2.1.3步进电机的特点 (5)2.2 步进电机在工业中的应用 (5)2.3 PLC的特点 (6)2.4 PLC技术在步进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6)3 PLC控制步进电机工作方式的选择 (8)3.1 常见的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 (8)3.2 步进电机控制原理 (8)3.2.1控制步进电机换向顺序 (8)3.2.2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向 (8)3.2.3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 (8)3.3 PLC控制步进电机的方法 (9)3.4 PLC控制步进电机的设计思路 (10)4 S7-200PLC控制步进电机硬件设计 (12)4.1 S7-200PLC的介绍 (12)4.1.1硬件系统 (12)4.1.2软元件 (13)4.2 步进电机的选择 (14)4.3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15)4.3.1驱动器的选择 (15)4.3.2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16)4.3.3驱动电路接口 (16)4.3.4电气原理图 (17)4.4 PLC驱动步进电机 (17)5 S7-200PLC控制步进电机软件设计 (19)5.1 STEP7-MICRO/WIN32概述 (19)5.1.1基本功能 (19)5.1.2运动控制 (19)5.1.3创建调制解调模块程序 (19)5.2 程序的编写 (21)5.3 梯形图程序设计 (22)5.3.1CPU的选择 (22)5.3.2输入输出编址 (22)5.3.3状态真值表 (22)5.4 梯形图程序 (23)6 总结 (30)6.1 全文总结 (30)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基于S7-200PLC步进电机调速控制—步进驱动控制系统设计1绪论1.1 PLC步进驱动控制系统研究和意义基于步进电动机良好的控制和准确定位特性,被广泛应用在精确定位方面,诸如数控机床、喷绘机、工业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计算装置、自动记录仪表等自动控制领域。
PLC实现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和调整控制

实训课题三PLC实现步进电机正反转和调速控制一、实验目的1、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带驱动电源的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3、掌握DECO指令实现步进电机正反转和调速控制的程序二、实训仪器和设备1、FX-48MR PLC一台2N2、两相四拍带驱动电源的步进电机一套3、正反切换开关、起停开关、增减速开关各一个三、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步进电机是纯粹的数字控制电动机,它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即给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图3-1是一个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结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分成转子和定子两部分;定子是由硅钢片叠成,定子上有六个磁极大极,每两个相对的磁极N、S极组成一对;共有3对;每对磁极都绕有同一绕组,也即形成1相,这样三对磁极有3个绕组,形成三相;可以得出,三相步进电机有3对磁极、3相绕组;四相步进电机有4对磁极、四相绕组,依此类推;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动力来自于电磁力;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转子被强行推动到最大磁导率或者最小磁阻的位置,如图3-1a所示,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对齐的位置,并处于平衡状态;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来说,当某一相的磁极处于最大导磁位置时,另外两相相必处于非最大导磁位置,如图3-1b所示,即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不对齐的位置;把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对齐的状态称为对齿,把定子小齿与转子小齿不对齐的状态称为错齿;错齿的存在是步进电机能够旋转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步进电机的结构中必须保证有错齿的存在,也就是说,当某一相处于对齿状态时,其它绕组必须处于错齿状态;本实验的电机采用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其内部上下是两个磁铁,中间是线圈,通了直流电以后,就成了电磁铁,被上下的磁铁吸引后就产生了偏转;因为中间连接的电磁铁的两根线不是直接连接的,是采用在转轴的位置用一根滑动的接触片;这样如果电磁铁转过了头,原先连接电磁铁的两根线刚好就相反了,所以电磁铁的N极S极就和以前相反了;但是电机上下的磁铁是不变的,所以又可以继续吸引中间的电磁铁;当电磁铁继续转,由于惯性又转过了头,所以电极又相反了;重复上述过程就步进电机转了;根据这个原理,如图3-2所示,两相步进电机的转动步骤,以正转为例:由图可见,现相异步电机正转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即A相正方向电流、B相正方向电流、A向反方向电流和B相反方向电流;反转工作的顺序与之相反;A、B两相线圈不是固定的电流方向,这与其它步进电机的控制逻辑有所不同;因此,控制步进电机转动时,必须考虑用换相的思路设计实验线路;可以根据模拟驱动电路的功能和plc必须的逻辑关系进行程序设计;四、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器的控制方式利用步进电机驱动器可以通过PLC的高速输出信号控制步进电机的运动方向、运行速度、运行步数等状态;其中:步进电机的方向控制,只需要通过控制U/D端的On和Off就能决定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将光耦隔离的脉冲信号输入到CP端就能决定步进电机的速度和步数;控制FREE信号就能使电机处于自由状态;因此PLC的控制程序相当简单,只需通过PLC的输出就能控制步进电机的方向、转速和步数;不必通过PLC控制电机换相的逻辑关系,也不必另外添加驱动电路;实训面板见图3-4,梯形图见图3-5;本程序是利用D0的变化,改变T0的定时间隔,从而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通过两个触点比较指令使得D0只能在10~50之间变化,从而控制步进间隔是1S~5S之间,I/O分配表见表3-1;表3-1 I/O分配表图3-5 梯形图五、采用PLC直接控制步进电机方式对于两相步进电机控制,根据其工作原理,必须考虑其换向的控制方式,因此将其步骤用代号分解,则为:①实现电流方向A+→A-、②实现电流方向B+→B-、③实现电流方向A-→A+、④实现电流方向B-→B+;如果反转则按照④、③、②、①的顺序控制;PLC的I/O分配表按照表3-2,分配图按照图3-6,梯形图见图3-7;表3-2 PLC的I/O分配表步进电机正反转和调速控制的梯形图如图3-7所示,程序中采用积算定时器T246为脉冲发生器,因系统配置的PLC为继电器输出类型,其通断频率过高有可能损坏PLC,故设定范围为K200 ms~1000ms,则步进电机可获得1~10步/秒的变速范围,X0为ON时,正转,X1为ON时;反转;X0为ON时,输出正脉冲列,步进电机正转;当X0为ON时,T246以D0值为预置值开始计时,时间到,T246导通,执行DECO指令,根据D1数值首次为0,指定M10输出,Y0、Y4为ON,步进电机A相通电,且实现电流方向A+→A-;D1加1,然后,T246马上自行复位,重新计时,时间到,T246又导通,再执行DECO指令,根据D1数值此次为1,指定M11输出,Y1、Y5为ON,步进电机B相通电,且实现电流方向B+→B-;D1加1,T246马上又自行复位,重新计数,时间到,T246又导通,再执行DECO指令,根据D1数值此次为2,指定M12输出,Y2、Y6为ON,步进电机A相通电,且实现电流方向A-→A+;D1加1,T246马上又自行复位,重新计时,时间到,T246又导通,再执行DECO命令,根据D1数值此次为3,指定M13输出,Y3、Y7为ON,步进电机B相通电,且实现电流方向B-→B+;当M13为ON,D1复位,重新开始新一轮正脉冲系列的产生;X1为ON时,输出反脉冲列,步进电机正转;当X1为ON时,T246以D0值为预置值开始计时,时间到,T246导通,执行DECO指令,根据D1数值首次为0,指定M10输出,Y3、Y7为ON,步进电机B相通电,且实现电流方向B-→B+;依此类推,完成实现A相反方向电流、B相正方向电流、A相正方向电流三个脉冲列输出;当M13为ON,D1复位,重新开始新一轮正脉冲系列的产生;当X2为ON时,程序由自动转为手动模式,当X0X1为ON时,每点动一次X3,对D1数值首次为0加1,分别指定M10、M11、M12及M13输出,从而完成一轮正反脉冲系列的产生;第73步中,当X4为ON,M8012为ON,M4为ON,且D0当前值<K1000,则D0即加1;第88步中,当X5为ON,M8012为ON,M4为ON,且D0>K200,由D0即减1;六、程序调试及执行调速时按X4或X5按钮,观察D0的变化,当变化值为所需速度时释放;如动作情况与控制要求一致表明程序正确,保存程序;如果发现程序运行与控制要求不符,应仔细分析,找出原因,重新修改,直到程序与控制要求相符为止;七、实训思考练习题如果调速需经常进行,可将D0的内容显示出来,试设想方案,修改程序,并实验;图3-7 步进电机正反转和调速控制程序说明1、步骤0,指定脉冲序列输出顺序移位值;2、当X0为ON,输出正脉冲序列,电机正转;当X1为ON,输出负脉冲序列,电机反转;3、当X2为ON,程序由自动转为手动模式,由X3状态单步触发电机运转;4、当X4为ON,如D0小于1000,每100ms对D0加1,从而延长每脉冲输出的时间间隔,降低电机的转速;5、当X5为ON,如D0大于200,每100ms对D0减1,从而缩短每脉冲输出的时间间隔,加快电机的转速;6、T0为频率调整限制;。
步进电机运动规律及速度控制方法

步进电机运动规律及速度控制方法姓名:吴良辰班级:10机设(2)学号:201010310206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机电传动控制这么课,它是机电一体化人才所需要知识结构的躯体,由于电力传动控制装置和机械设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我么能从中了解到机电传动控制的一般知识,要掌握电机、电器、晶闸管等工作原理、特性、应用和选用的方法。
了解最新控制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在现代工业中,机电传动不仅包括拖动生产机械的电动机,而且还包括控制电动机的一整套控制,以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要求。
也就是说,现代机电传动是和各种控制元件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联系在一起。
机电系统一般可分为图一所示的三个部分。
图1 机电传动控制在没上这门课之前,在我自己认为,电机就是那些就是高中学的那些直流电动机,就是通电线圈在磁场转动。
那是直流电动机了,慢慢的我接触了交流电动机,刚开始知道220V市电。
记得大一下学期,我们金工实习了,看到工训下面那么多的车床,铣床,钻床……由于要提供大的功率,所以主电机都是选用380V。
上完这门让我更详细了解他们内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还说明知识是慢慢积累的过程。
见的多学的多。
我明白了很多以前的疑惑。
看到电视机上那些智能机器人,他们的活动很自如,就像仿生肌肉一样。
尤其是日本的机器人。
它的机械臂很有可能是步进电机控制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液压与气压控制的。
我觉的两者都有。
很有幸大一时候进入了第二课堂,在里面学到东西,也接触了步进电机,我是在学51单片机那时候也买了一个,就觉得很神奇。
在加上前几天参加了江西省电子设计大赛,我就感觉到要是要选控制类的题目做,步进电机是不能少的。
所以步进电机是个好东西。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资料,上个世纪就出现了步进电机,它是一种可以自由回转的电磁铁,动作原理和今天的反应式步进电机没有什么区别,也是依靠气隙磁导的变化来产生电磁转矩。
很遗憾的是它是国外人发明的。
开始写正题了,上完这门课,那个步进电机是让我很痴迷的。
步进电机调速方法

一、变极对数调速方法这种调速方法是用改变定子绕组的接红方式来改变笼型电动机定子极对数达到调速目的,特点如下: 1、具有较硬的机械特性,稳定性良好; 2、无转差损耗,效率高; 3、接线简单、控制方便、价格低; 4、有级调速,级差较大,不能获得平滑调速; 5、可以与调压调速、电磁转差离合器配合使用,获得较高效率的平滑调速特性。
本方法适用于不需要无级调速的生产机械,如金属切削机床、升降机、起重设备、风机、水泵等。
二、变频调速方法变频调速是改变电动机定子电源的频率,从而改变其同步转速的调速方法。
变频调速系统主要设备是提供变频电源的变频器,变频器可分成交流-直流-交流变频器和交流-交流变频器两大类,目前国内大都使用交-直-交变频器。
其特点: 1、效率高,调速过程中没有附加损耗; 2、应用范围广,可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 3、调速范围大,特性硬,精度高; 4、技术复杂,造价高,维护检修困难。
5、本方法适用于要求精度高、调速性能较好场合。
三、串级调速方法串级调速是指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中串入可调节的附加电势来改变电动机的转差,达到调速的目的。
大部分转差功率被串入的附加电势所吸收,再利用产生附加的装置,把吸收的转差功率返回电网或转换能量加以利用。
根据转差功率吸收利用方式,串级调速可分为电机串级调速、机械串级调速及晶闸管串级调速形式,多采用晶闸管串级调速,其特点为: 1、可将调速过程中的转差损耗回馈到电网或生产机械上,效率较高; 2、装置容量与调速范围成正比,投资省,适用于调速范围在额定转速70%-90%的生产机械上; 3、调速装置故障时可以切换至全速运行,避免停产; 4、晶闸管串级调速功率因数偏低,谐波影响较大。
5、本方法适合于风机、水泵及轧钢机、矿井提升机、挤压机上使用。
四、绕线式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入附加电阻,使电动机的转差率加大,电动机在较低的转速下运行。
串入的电阻越大,电动机的转速越低。
步进电机的调速原理

步进电机的调速原理
调速原理是指控制步进电机转速的方法。
常见的调速原理有以下几种:
1. 定常电流控制: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流大小来实现调速。
电机转速与驱动电流成正比关系,增大电流可以提高转速,减小电流可以降低转速。
2. 单微步调速:通过改变步进电机的微步数来实现调速。
步进电机分为全步和微步两种工作模式,全步每转一周,电机转动一个完整的步距角,而微步则是将步距角进一步细分。
通常通过控制电机可执行的微步数,来调控电机的转速。
3. 物理机械调速:通过改变步进电机的负载来实现调速。
例如,在电机轴上增加负载可以降低转速,减小负载则可以提高转速。
4. 闭环调速:通过反馈系统来实现闭环控制,实时调整电机驱动信号以达到预定转速。
常见的闭环调速方法有位置反馈和速度反馈。
位置反馈通常使用编码器等装置来实时监测电机转动角度,根据误差信号调整驱动信号;速度反馈则是通过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机转速,并根据误差信号进行调整。
这些调速原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实现步进电机的精确调速。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调速实验

51系列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调速实验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2、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3、设计基于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调速原理图(要求实现电机的速度反馈测量,测量方式:数字测量)4、实现51系列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步进电机由实验中心提供,具体型号42BYG )由按钮控制步进电机的启动与停止;实现加速、匀速、和减速控制。
速度设定由键盘设定,步进电机的反馈速度由LED数码管显示。
实验原理:步进电机控制原理一般电动机都是连续旋转,而步进电动却是一步一步转动的,故叫步进电动机。
步进电机是数字控制电机,它将脉冲信号转变成角位移,即给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因此非常适合于单片机控制。
步进电机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简称VR)、永磁式步进电机(简称PM)和混合式步进电机(简称HB)。
因此步进电动机是一种把脉冲变为角度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执行元件。
步进电动机的转子为多极分布,定子上嵌有多相星形连接的控制绕组,由专门电源输入电脉冲信号,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动机的转子就前进一步。
由于输入的是脉冲信号,输出的角位移是断续的,所以又称为脉冲电动机。
随着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步进电动机的应用将逐渐扩大。
步进电机区别于其他控制电机的最大特点是,它是通过输入脉冲信号来进行控制的,即电机的总转动角度由输入脉冲数决定,而电机的转速由脉冲信号频率决定。
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根据控制信号工作,控制信号可以由单片机产生。
电机转子均匀分布着很多小齿,定子齿有三个励磁绕阻,其几何轴线依次分别与转子齿轴线错开。
0、1/3て、2/3て,(相邻两转子齿轴线间的距离为齿距以て表示),即A与齿1相对齐,B与齿2向右错开1/3て,C与齿3向右错开2/3て,A'与齿5相对齐,(A'就是A,齿5就是齿1)下面是定转子的展开图:(图2所示)图1 是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结构示意图,它的定子具有均匀分布的六个磁极,磁极上绕有绕组。
步进电机调速原理

步进电机调速原理
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直线或旋转电机,具有可以控制位置和速
度的优点。
调速是步进电机的主要应用之一,它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
频率或者改变电源电压来实现调速。
步进电机调速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微步控制调速原理
微步控制是一种在控制电流中引入微小的时间对称脉冲,以实现
对步进电机转速的调节。
微步控制可以分为全步、半步、四分之一步、八分之一步等多种不同步数的控制方式,是一种高精度、低噪音、低
振动的调速方式。
二、调整电源电压原理
步进电机的转速与电源电压成正比,因此调节电源电压可以实现
调速。
调节电源电压时需要注意:调节电源电压过高会使步进电机发热,短时间内甚至会烧坏电机;过低电压会影响电机的动力性能和工
作效率。
三、控制脉冲频率原理
步进电机的转速与控制脉冲的频率成反比,因此调整控制脉冲的
频率可以实现调速。
这种调速方式需要合理地选择驱动器的细分,以
提高脉冲频率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实现平稳的调速效果。
四、增强电流控制原理
增强电流控制是一种通过增加电机的驱动电流来提高电机输出功
率和动力性能的控制方式。
在这种调速方式下,电机的驱动电流可以
随着转动速度的变化而逐渐增加,从而实现高速、高扭矩的调速效果。
综上所述,步进电机调速原理主要包括微步控制、调整电源电压、控制脉冲频率和增强电流控制等多种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调速方式来实现调速效果。
步进电机正反转及调速设计

步进电机正反转及调速设计陈超渭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系2008级电气(1)班摘要:本系统用52系列单片机和LY-36电机驱动芯片并加入了按钮来控制步进电机实现转向、转速等。
系统中使用的四相步进电机,相应的驱动和控制电路对于其整体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系统调试,能够很好的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加减速,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和实用性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四相步进电机 52单片机控制 YL-36驱动电路正反转1 绪论1.1 概述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系统中,与其他类型的电机相比具有易于精确控制,无累积误差等优点。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
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一个固定的角度,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步进电机可以作为一种控制用的特种电机,利用其没有累积误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用它来做一些控制电器一类不是很复杂的工作[1]。
单片机内部也用和电脑功能类似的模块,比如CPU,内存,并行总线,还有和硬盘作用相同的存储器件。
本文设计一种用STC89C52作为核心部件进行逻辑控制及信号产生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为使步进电机系统的可靠性、通用性、可维护性以及性价比最优,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通过单片机存储器、I/O口、中断、键盘、LED显示器的扩展来实现步进电机的启停、正反转、加减速等功能。
1.2 步进电机及单片机的发展趋势步进电机的发展,将依赖于新型材料的应用、设计手段,以及与驱动技术的最佳匹配。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众多领域中的快速发展,以及进一步数字化、智能化,步进电机将会在更深入广泛的领域中得意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大。 注:步距角 β 太大。
13. 小步距角步进电动机(实际的步进电动机) 13.1.3 小步距角步进电动机(实际的步进电动机)
特征: 1. 特征: 定子内圆和转子外 圆均有齿和槽。 定子和转子的齿宽 和齿距相等。 规定: 2. 规定: 当一相磁极下定子 与转子的齿相对时,下 一相磁极下定子与转子 齿的位置刚好错开 τ / m ( τ —齿距,m—相数)。
故 f 过高使步进电动机 ① 启动不起来; ② 运行时失步而停下。
4. 转子机械惯性对运行的影响 1) 受机械惯性作用,在启动阶段,转子落 后于应转过的角度,一般会跟上来,严 重( f ↑↑ )时会启动不起来。 2) 在运转时,因惯性作用,经过几次振荡 后才停下来,严重时会引起失步。
措施: 措施:采用阻尼方法,消除或减弱步进电机的 振荡。
表 13.1 环形分配器逻辑真值表
控制信号状态 序号 CAJ 1 0 0 0 1 1 1 CBJ 1 1 1 0 0 0 1 CCJ 0 0 1 1 1 0 0 QA 1 1 0 0 0 1 1 输出状态 QB 0 1 1 1 0 0 0 QC 0 0 0 1 1 1 0 导电绕组
0 1 2 3 4 5 6
2. 矩角特性 ——反映步进电动机电磁转距 电磁转距T随偏转角 θ 变化 电磁转距 偏转角 的关系。 1) 初始平衡位置——定子一相绕组通电,转子 无负载转矩,转子齿与通电相磁极上小齿对 齐。 2) 转子偏转角 θ (空间角)——转子齿偏离初 始平衡位置的角度(转子有负载作用,电磁 转矩与负载转矩平衡)。 3) 电角度 θ e ——空间角度的Z倍,即 θ e = Zθ 。 4) 矩角特性曲线 T = f (θ e ) 。
转速
{n}rpm =
{β }( rad ) { f }Hz
2π
60 60 = { f }Hz KmZ
360 o 2π = β= 注: KmZ KmZ
作业: 作业: P:360 13.1~2,13.7~9
13.2 环形分配器 13.2.1 驱动系统
控制脉冲按规定的通电方式分配 分配到每相绕 1. 控制脉冲 分配 组。 2. 实现脉冲分配的硬件 硬件逻辑电路,称为环形 硬件 环形 分配。 分配 3. 可采用软件 软件实现脉冲分配,这种方式称为 软件 软件环分(如: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 软件环分 4. 分配器输出的脉冲需进行功率放大 功率放大,才能 功率放大 驱动步进电动机。
↓↓ ,缩短 i 上升的过渡时间, 3. R(串联电阻)—— τ = r+R 提高工作速度。 L
4. C(并联电容或加速电容)——C上的电压不能突变,在截 止到导通的瞬间,电源电压全落在绕组上, i ↑↑ 。 5. V(二极管)——VT截止时起续流和保护作用,以防绕组产 生的反电势击穿。 6. RD(串联电阻)—— i ↓↓ ,使 i 波形后沿变陡。 缺点: 缺点:R上有功率损耗(快速性↑,R↑,功耗↑,限制使用这 种电路)。
表13.2 环形分配表
存储单元地 址 K+0 K+1 K+2 K+3 K+4 K+5 单元内容 01H(0001) 03H(0011) 02H(0010) 06H(0110) 04H(0100) 05H(0101) 对应通电相 A AB B BC C CA
3) 环形分配子程序 与主程序配合,环形分配器以子程序 子程序的形 子程序 式出现。 正转子程序。 正转时调用正转子程序 正转子程序 地址指针; 存索引值。 注:HL—地址指针;B—存索引值。 地址指针 存索引值
A AB B BC C CA A
注:C AJ
= W+ ∆X QB + W− ∆X QC ;C BJ = W+ ∆X QC + W− ∆X Q A ;CCJ = W+ ∆X Q A + W− ∆X QB 。
2. 软件环分 以Z-80A CPU和PIO配置为例。 1) 由PIO作为驱动电路接口 脉冲经Z-80A的并行I/O接口PIO输出至步进电动机 各相,如图所示。
2) 通电方式
a) 取决于控制绕组通电频率,也取决于绕组通电方式。 b) 通电方式——单三拍、六拍及双三拍等。 “单”——每次只有一相绕组通电; “双”——每次有两相绕组通电; “拍”——通电次数(即从一种通电状态转到另一种 通电状态)。 按 A—B—C—A 方 式 通 电 , 称 为 三 相 单 三 拍 运 行 β = 30o )。 ( 按A—AB—B—BC—C—CA—A方式通电,称为三相六拍 β = 15o )。 运行(
4.广泛用于数字控制系统,如数控机床。
13.1.2 结构与工作原理 13. 1. 结构特点 1) 定子——由硅钢片叠成,装上一定相数的控制 绕组,由环形分配器送来电脉冲,对多相定子绕组轮 流励磁。 2) 转子——用硅钢片叠成或软磁性材料做成的凸 极结构。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转子本身无励磁绕组) (转子本身无励磁绕组) 永磁式步进电动机(用永久磁铁做转子) (用永久磁铁做转子)
如: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
① 定子——6个磁极,每两相对磁极上有一相控制绕组。 ② 转子——装有4个凸齿。
2. 工作原理 1) 基本工作原理——就是电磁铁工作原理。
a) 环形分配器送来脉冲信号,对定子绕组轮流通电。 b) A相通电,B、C相不通电,转子齿1、3与A相定子齿 对齐,转子齿2、4与B、C相在不同方向上错开30º(此时转 矩为0,转子自锁)。 c) A相断电,B相通电,转子齿2、4与B相定子齿对齐, 30º 顺时针旋转30º。 d) B相断电,C相通电,同理转子顺时针旋转30º。 e) 通电顺序为A—B—C—A时,转子顺时针旋转。如改 为A—C—B—A时,转子反向(逆时针)转动。 f) 电流换接三次,磁场转一周,转子前进一个齿距角 (90º= 3β )。
PIO A口 口
A2 A1 A0
C相 相 B相 相 A相 相
图13.7 I/O接口图 接口图
2) 建立环形分配表 PIO是可编程控制器件 可编程控制器件。 可编程控制器件 运行程序时,对应存储器单元的内容 送到PIO的A口,使A0、A1、A2依次发 送信号,从而使绕组轮流通电 绕组轮流通电。 绕组轮流通电 正转(反转 反转)时,(反向 反向)依次输出 反转 反向 表中各单元内容,输出状态是表底 (表首 表首)状态时,修改索引值使下一 表首 次输出重新为表首(表底 表底)状态。 表底
公式: 3. 公式: 齿距
360o τ= Z
(Z—转子齿数)
τ
步距角
360 o β= = 拍数 ZKm
360 o β= = 3o 3× 3 × 40
(K—状态系数,三拍时,K=1;六拍时,K=2) 三拍时, 三拍时 ;六拍时, = 例如:Z=40,三相单三拍运行,则
由此可见, 由此可见 , 转子齿数Z↑(或定子相数m↑,或运行拍 β↓ 数Km↑),则 ,控制越精确。
作业: 作业: P:361电路——一种脉冲放大电路,使脉冲 驱动电路 具有一定的功率驱动能力。 要求: 要求: ① 提高步进电动机的快速性 快速性; 快速性 ② 提高步进电动机的平稳性 平稳性。 平稳性
13.3.1 单电压限流型驱动电路 13.
1. VT(晶体管)——无触点开关,使流过L的波形接近矩形波。 2. L(电动机绕组)—— L 中电流不能突变,经3 τ(时间常 数 τ = L )时间后达到稳态电流(L—绕组电感,r—绕组电 r 阻)。 τ ↑↑ ( r ↓↓ ) ,严重影响启动频率。
近似一条正弦曲线。
θe = ± π
2
时,T达到最大
静转矩 Ts max (定、转子 齿错开1/4齿距)。 反映了步进电动机带 负载的能力(负载转矩 =(0.3~0.5)Ts max )。 “稳定运行”
3. 脉冲信号频率对运行的影响
(a) 频率很低(接近矩形波); (b) 频率增高(波形畸变); (c) 频率很高(I 下降到 I/ )。
13. 13.3.2 高低压切换型驱动电路
1. 采用高压和低压两种电压供电。 2. t1 − t 2 时间,VT1和VT2饱和导通,+80V经过VT1和 VT2加到L上, i ↑↑。 3. 到 t 2 时(定时方式)或 i 上升到某一数值(定流方 式), U b 2为低电平,VT2截止,L的电流由+12V电 源经VT1维持, i ↓ 到 I额。 4. 到 t 3 时, U b1为低电平,VT1截止, i ↓ ,I=0。 5. U b1 由脉冲分配器经几级电流放大获得, U b 2 由单稳 定时或定流装置再经脉冲变压器获得。
5) 精度——用一周内最大的步距角误差值表示。 步距精度 ∆β = i(∆β L ) 式中:∆β L ——负载轴上所允许的角度误差。
6) 输入电压U、输入电流I和相数m三项指标与驱 动电源有关。
2. 注意事项 1) 驱动电源的优劣对控制系统的运行影响极 大。 2) 若负载转动惯量较大,则在低频下启动, 再上升到工作频率;停车时从工作频率下 降到适当频率再停车。 3) 在工作过程中,尽量避免由负载突变而引 起的误差。 4) 在 工 作 中 若 发 生 失 步 现 象 , 先 检 查 负 载 (是否过大)、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再检查驱动电源输出波形(是否正常), 不应随意变换元件。
作业: 作业: P:361 13.6,13.10~11
13. 13.1 步进电动机 13.1.1 定义 13.
一种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 线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
1.步距角 β(步距)
——当输入一个电脉冲时所转过的一个固定角度。
2.位移量与输入脉冲数严格成比例(无误差积累)。
n 与 f 、 β 有关
3.各种运行特性由下列条件决定:
输入脉冲数; 脉冲频率; 电动机各相绕组的接通次序。
优点:功耗小,启动力矩大,突跳频率和工作频率高。 优点: 缺点: 缺点:大功率管数量多用一倍,增加了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