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1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I卷注意: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六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四种农作物秸秆占本省区秸秆总量的比重,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的是A.水稻、棉花、小麦、油菜B.棉花、油菜、水稻、小麦C.油菜、小麦、棉花、水稻D.小麦、水稻、油菜、棉花2.下列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A.秸秆——燃烧——能源C.秸秆——沼气池——能源和肥料B.秸秆——原料——造纸D.秸秆——原料——手工编织产品图2为我国某地区1985年和2000年城市、交通图,读图回答3~4题。
3.由图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城市数量增多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增多D.城市人口比重提高4.影响该地区西部交通线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形崎岖B.暴雨频发C.冻土广布D.矿产稀少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
图3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左图)和消费(右图)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1980年至2005年我国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6.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图4为欧洲南部波河流域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5中,能正确表示波河年径流量变化的是A.①图 B.②图C.③图 D.④图8.波河流域没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平原面积小B.热量条件差C.雨热不同期D.土壤贫瘠图6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0题。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44分)1——5:CBAAD,6——11:CDBCBD二、非选择题(56分)36.(24分)(1)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2分);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2分);平原分布在东西两侧(1分);海岸线较平直(1分)。
(2)大部分地段地形较为平坦,便于大型机械进入,利于施工(3分);尼加拉瓜湖和中部段需要深挖,难度较大(3分)(3)不会(2分)。
因为湖面高于海平面,运河底部亦高于海平面(2分);船只通过船闸提升,翻越通行,船闸会阻隔海水侵入(2分)。
(4)做好规划,分期分段处置,其中一部分可就近堆积成山,实行封山育林(2分),另一部分可按风景园林、度假村等规划,发展旅游业(2分);此外可用作公路、机场等修建用料,改善该国交通运输条件(2分)。
(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7.(22分)(1)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岩性软硬的差异,导致差异化侵蚀(2分);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坚硬地段,流水侵蚀以下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致使河谷深而窄,形成峡谷(4分);在岩性松软地段,初期的“V”型谷的河岸极易被冲刷,水的侧蚀作用使河床变宽,且由于落差大,流速大,河底被冲刷,河床摆动不定,形成宽谷(4分)。
(2)流速慢(2分);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大(2分),夏汛明显(2分)。
(3)赞同。
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水,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带,建坝工程量小;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市场大;带动藏区经济发展(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
(任答三点,答对一点得2分,总分不超过6分)不赞同。
流域人口稀少,交通极差,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建水电站后难以恢复;地质结构不稳定,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当地电能市场狭小,且电能输出难度大;属于国际河流,可能引发国际纠纷。
(任答三点,答对一点得2分,总分不超过6分)42. (10分)【旅游地理】客源市场:主要是中东部各大院校的学生(2分)。
2015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地理试卷 第1页(共16页)地理试卷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 四川省绵阳市2015年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地理让我们了解世界、祖国和家乡。
1.下面四种动物属北极地区特有的是( )ABCD2.2015年尼泊尔发生多次强烈地震。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下图),知道尼泊尔位于( )A .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B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3.下面四种传统民居在湿热条件下能使人感受舒适的是( )A .雪屋B .蒙古包C .窑洞D .吊脚楼 4.读下图知,截至2010年计划生育使我国少生人口约( )A .9亿B .1亿C .5亿D .3亿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2014年12月13日中线正式通水。
读图回答5~7题。
5.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将极大缓解我国( )A .西北缺水B .华北缺水C .东北缺水D .南方缺水6.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主要目的是( )A .防治水污染B .节约水资源C .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D .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 7.绵阳的“母亲河”涪江属于( )A .外流河B .内流河C .外流区D .内流区《舌尖上的中国》呈现了我国天南海北的美食文化和形形色色的生产生活,展示了一幅幅绚丽的画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品尝地道的糌粑最好到我国( )A .青藏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南方地区 9.欣赏片片竹林美景最好到( )A .白山黑水B .黄土地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地理试卷 第3页(共16页)地理试卷 第4页(共16页)C .红土地D .塞外江南10.水文特征“一碗水,半碗泥”描述的是我国( )A .长江B .京杭运河C .黄河D .塔里木河11.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它的含义是指( )A .“世界屋脊”B .大江大河源地C .中国“雨极”D .野生动物天堂分析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拥有广阔的海域空间和悠久的开发历史,很早就按照方位、水文特征、周边地理事物等对海域空间进行了命名。
战国时期就有“九州一四海”学说,但“海”的空间指代较为模糊。
宋代开始,海洋实践和海洋知识使“海洋”指代逐渐清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战国时期的“九州-四海”学说中的“四海”意指()A. 中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B. “九州”以外的地域空间概念C. 环绕七大洲的四大洋D. 存在于“九州”内的四大湖泊2. 下列海域得名于周边岛礁、沙洲的是()A. 东海B. 分水洋C. 黄海D. 伶仃洋3. 我国先民对黄海、东海、伶仃洋等众多海域命名,主要是为了()A. 航行定位定向B. 掌握海水运动C. 了解海水性质D. 区别海洋物产【答案】1. B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战国时期的“九州-四海”学说中的“九州”代指中原地区,“四海”意指“九州”以外的地域空间概念,B正确;中国大陆濒临的海域名称、环绕七大洲的四大洋的名称出现较晚,AC错误;存在于“九州”内的湖泊众多,不只有四个,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分水洋顾名思义就是水被周围岛礁、沙洲分隔开来,故分水洋得名于周边岛礁、沙洲,B正确;东海指中国东部的海域,黄海指海水颜色泛黄的海域,伶仃洋一词起源于宋代,指的是距离中国海岸线较远而又无法归属于其他国家的海域,ACD错误。
故选B。
【3题详解】我国先民对黄海、东海、伶仃洋等众多海域命名,主要是为了航行定位定向,A正确;掌握海水运动、了解海水性质、区别海域物产与海域命名关系不大,BCD错误。
故选A。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白天不同等压面下大气温度从近地面到高空的四季分布。
该区域200hPa气压面上空气温度昼夜差异不大。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文综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扫描版)

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D 2.B 3.C 4.B 5.C 6.D 7.B 8.C 9.A 10.D 11.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56分)12.(1)约1900km²(2分)地势中间高,四周低(2分)铁路呈环形分布于沿海低地(平原)(2分)暖流(2分)自北向南(2分)(2)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其次为非洲西北部(2分)。
原因是东部地处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2分),多地震;西北部地处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多地震(2分)。
(3)热带草原气候(2分)地处热带,常年气温高(2分);从大气环流来看,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交替控制(2分),降水应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分)。
(4)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两个保护区内降水时间上具有南北逐渐移动的规律(2分)。
塞伦盖蒂保护区的面积远比马赛马拉保护区面积大(2分);12-5月是塞伦盖蒂保护区的湿季,雨水充沛,众多的野生动物需要的食物丰富(2分)。
13. (1)雨水和河流水 B河流(2)由东向西,依次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过渡到热带草原带(2分),由草原带过渡到热带荒漠带(2分),再由热带荒漠带过渡到热带草原带(2分)。
(3)艾尔湖盆地(位于沙漠中),地表干燥、土质疏松,有丰富的沙尘源(2分);当地气候干旱,(温差大),风力大(2分);12月至次年2月是当地夏季,空气受热对流强(2分);(大气层结构不稳定)沙尘容易被大风刮起吹到空中。
(2分)(4)应该(2分)。
运河修建可使沿途地下水位和湖泊水位上升,湖面(湿地)增大;可缓解当地气候干旱度(或改善澳大利亚中部干旱的气候);湿地增加,保护(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风力侵蚀作用减弱;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生态环境变好;等。
(任答3点给6分)。
不应该(2分)。
大型工程对环境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且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引海洋水济湖泊,将改变沿途水环境,如地下水的含盐量增加;同时可能对沿途土壤环境产生影响,如土壤盐渍化加重;等。
2015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地理试卷-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2015 年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地理答案分析第Ⅰ 卷一、选择题1.【答案】 A【分析】北极熊是北极地域的代表动物,企鹅是南极地域的代表动物。
应选: A。
【提示】读图可得, A 图所示的是北极熊, B 图所示的是大象, C 图所示的是袋鼠, D 图所示的是企鹅。
【考点】极地地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2.【答案】 C【分析】尼泊尔凑近喜马拉雅山区,该国家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应选: C。
【提示】地质学家经过长久的研究,提出了板块结构学说,以为全世界由六大板块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固,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考点】六大板块及其表示图3.【答案】 D【分析】雪屋是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主要散布在黄土高原地域,吊脚楼散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域,其中吊脚楼适合高温多雨的自然环境。
应选: D。
【提示】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一样,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亲密联系。
酷热多雨地域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荒漠地域,终年酷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达微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堡垒房;寒冷地域为了抵抗寒冷,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答案】 D【分析】自20 世纪 70 年月早期我国鼎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如图)全国大概少生了约 3 亿人,人口过快增加的势头获得有效截止。
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加率显然降落。
应选: D。
【提示】依据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试卷,其中1—11题为选择题,12、13题为综合题。
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考查了学科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知识,突出能力的考查,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本试题重点考查地图面积计算和城市起源、页岩气储备、开采、“冷岛效应”及形成的原因、地形、植被、生态问题、气候特征、产生差异的原因、农业生产、水循环、南水北调等。
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图文资料丰富,设问较好,灵活性较强,整体自然地理比重较大,分值较高。
难度中等偏上,是一套有较大区分度的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第I卷共11题,每题4分,基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A2 I1图1为某区域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估算图中丙沉积区面积约A.800平方千米B.4万平方千米C.5000平方千米D.2万平方千米2.图中甲、乙、丙、丁四沉积区中最早出现城市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图面积计算和城市起源。
【答案解析】1.D 2.C解析:1题,据图中纬度距离,丙沉积区南北距离约60千米,而东西距离约300千米,所以面积大约为20000平方千米,D正确。
2题,丙地沉积面积最大,且处在河流交汇处,所以区位优势最明显,所以最可能最早出现城市,C正确。
【思路点拨】面积的估算一般与比例尺有关,城市的起源与良好的区位有关。
补充: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⑴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
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⑵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⑶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015年绵阳一诊文科综合答案(20151101-02)

文科综合(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C2. A3. D4.C5. A6. C7.B8.B9. D 10.A 11.B 12.C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52分)13.(1)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完善专题询问工作有利于贴近民生,反映民意。
(3分)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依法做好询问工作,有利于发挥人大议事制度和监督制度的效能。
(3分)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代会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开展专题询问有利于更好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3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有利于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3分)(2)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4分)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4分)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国有企业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和效率。
(3分)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将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3分)14.(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2分)加快生产创新,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3分)科学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3分)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鼓励适度消费。
(2分)(2)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完善开放性经济体系,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2分)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3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把扩大对外开放同国家战略相衔接。
(3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我国企业正当利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2分)(注:考生答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树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国家安全观”可给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的祖国上空的地球图景。
通过画面里的云系位置可以判读天气状况。
据此完成l~3题。
1.从锋面雨带在我国的位置推断,该影像图拍摄的时间最可能为
A.1月B.4月C.6月D.10月
2.能反映图示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状况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3.此时海南岛东侧的主导风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危险性,是客观评价由降雨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
重庆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部靠大巴山、武陵山山脉,长江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
据此完成4~5题。
4.一年中重庆的夏季降雨侵蚀力最强,主导因素是
A.降雨B.植被C.气温D.地形
5.一年中重庆的东部降雨侵蚀力最强,主要原因是
A.气候炎热B.暴雨日数多C.土质疏松D.地势起伏大濒危物种红腹滨鹬繁殖于环北极地区,属长距离迁徙鸟类。
每年4~6月,黄海、渤海地区是其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停歇地。
下图为红腹滨鹬迁徙路线图。
据此完成6~8题。
6.完成一次图示迁徙往返,红腹滨鹬约飞行
A.1万km B.2万km C.3万km D.4万km 7.红腹滨鹬繁殖期间,洋流①
A.自东向西流、寒流B.自东向西流、暖流
C.自西向东流、寒流D.自西向东流、暖流
8.红腹滨鹬多生活于
A.高山灌丛B.沿海滩涂C.温带丛林D.内陆湖泊
下图是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段38°N、山体内外最热月l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
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最热月l0℃等温线最可能是植被带
A.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分界线B.针叶林与高山荒漠的分界线
C.针叶林与高山草甸的分界线D.高山草甸与高寒荒漠的分界线10.图中落基山脉内外部l0℃等温线分布高度差异显著,影响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B.降水C.洋流D.海陆位置11.落基山山脉中段内部气温高于外部,会导致山脉内部
A.垂直带谱多于外部B.同海拔植物的枯黄早于外部
C.冰川发育多于外部D.森林带分布的高度高于外部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160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l35分
36.(24分)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中部,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
正在修建的尼加拉瓜运河线路从加勒比海海岸,沿杜乐河进入尼加拉瓜湖(湖面海拔32.5米,平均水深l3米),再到太平洋岸的布里托河口,全长约276公里,是巴拿马运河长度的三倍(如下图)。
航道规划底部宽度为230米至520米,水深27.6米、航道的通过能力约9100艘/年,可通行船舶最大吨位达40万吨,船只通过船闸提升,翻越通行。
工程挖掘量浩大(41亿立方米),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量的三倍。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该国的地形特征。
(6分)
(2)说明沿线地形对运河开凿带来的影响。
(6分)
(3)运河通航后,海水是否会盐化尼加拉瓜湖,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
(6分)
(4)对于修建中产生的庞大的弃土,你认为该如何处理?(6分)
37.(22分)雅鲁藏布江(下图)奔腾于青藏高原南部,河流源头至国境约2000多公里。
在地理工作者眼中,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罕见的大江,它宽谷与峡谷相间分布,有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峡谷中,一半的流程穿行在宽谷中,形态如一条流动的长辫,故有人将它定义为是一条峡江(图a)、辫江(图b)。
雅鲁藏布江的天然水能蕴藏量约为l亿千瓦,相当于我国河流水能蕴藏量的七分之一,仅次于长江。
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解释雅鲁藏布江峡谷与宽谷相间分布的成因(10分)。
(2)说出雅鲁藏布江宽谷(“辫江”)河段突出的水文特征。
(6分)
(3)你是否赞同对雅鲁藏布江水能实施大规模开发,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2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崭新的旅行方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皖赣铁路纵贯全境。
黄山市的黟县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是历史上的徽州古村落和徽州文化的典型。
写生旅游在黟县旅游开发中地位凸显,来此写生旅游的人平均停留时间约11天。
黟县的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山水民居、人、自然融为一体;屏山村有1100多年的历史,吉阳河穿村而过,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水古村落图画。
说出黟县写生旅游的客源市场,并分析吸引他们到此“研学旅行”的原因。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生态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是联结生态斑块(如自然保护区、森林郊野公园等)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隔离城市组团的重要分割带,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深圳市土地面积l996.7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968.31平方公里,基本生态斑块控制用地974.20平方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共有2229种野生植物,509种野生动物。
自1985版城市总体规划以来,深圳市一直坚持多中心组团发展模式,并提出了构建不低于500米宽、且功能(重要性)不同的20条生态廊道。
指出深圳市生态廊道的组成元素,并说出其对深圳市生态环境带来的主要改变。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44分)
1—5:CBAAD,6—11:CDBCBD
二、非选择题(56分)
36.(24分)
(1)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2分);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2分);平原分布在东西两侧(1分);海岸线较平直(1分)。
(2)大部分地段地形较为平坦,便于大型机械进入,利于施工(3分);尼加拉瓜湖和中部段需要深挖,难度较大(3分)
(3)不会(2分)。
因为湖面高于海平面,运河底部亦高于海平面(2分);船只通过船闸提升,翻越通行,船闸会阻隔海水侵入(2分)。
(4)做好规划,分期分段处置,其中一部分可就近堆积成山,实行封山育林(2分),另一部分可按风景园林、度假村等规划,发展旅游业(2分);此外可用作公路、机场等修建用料,改善该国交通运输条件(2分)。
(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7.(22分)
(1)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岩性软硬的差异,导致差异化侵蚀(2分);雅鲁藏布江河谷落差大,在岩性坚硬地段,流水侵蚀以下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致使河谷深而窄,形成峡谷(4分);在岩性松软地段,初期的“V”型谷的河岸极易被冲刷,水的侧蚀作用使河床变宽,且由于落差大,流速大,河底被冲刷,河床摆动不定,形成宽谷(4分)。
(2)流速慢(2分);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大(2分),夏汛明显(2分)。
(3)赞同。
西南暖湿气流带来大量降水,且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峡谷地带,建坝工程量小;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市场大;带动藏区经济发展(防洪、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
(任答三点,答对一点得2分,总分不超过6分)
不赞同。
流域人口稀少,交通极差,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建水电站后难以恢复;地质结构不稳定,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当地电能市场狭小,且电能输出难度大;属于国际河流,可能引发国际纠纷。
(任答三点,答对一点得2分,总分不超过6分)
42. (10分)【旅游地理】
客源市场:主要是中东部各大院校的学生(2分)。
原因是当地具有典型徽州古村落和徽州古文化,山水民居与自然融为一体(2分),集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为一体(2分);紧邻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交通便捷(2分);古村落的门票、食宿等费用低(2分)。
43.(10分)【环境保护】
组成:绿化带、河流与湖泊、山脉、现代农业园、旅游景观道路等(3分)
改变:有利于郊区、生态斑块、城市组团、以及海洋之间空气的畅通,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分);改善深圳市局地小气候,降低噪声、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2分);利于郊区及生态斑块间的动物迁徙,增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