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师用书: 第2单元菩萨蛮(其二)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师用书:诗歌之部 第2单元登岳阳楼 Word版含解析

登岳阳楼本课话题——和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在诗人的笔下,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邻里温情39年如一日陇海大院是郑州市二七社区的一个老院落,39年前,高新海因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
从此卧床不起。
随后,残酷的命运接踵而来:二哥因病去世,大哥患了肺病,父母相继去世……当高新海彷徨于生命的十字路口时,陇海大院的邻居们,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洗脸刷牙、端屎倒尿、买菜做饭、送医喂药、聊天解闷……这一帮,就是39年,从青春年少到华发苍苍,就这样不离不弃,就这样相伴到底。
这是河南的一个大院,是和睦的一个大院,是温情的一个大院,也是中国的一个大院。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美在和谐。
——赫拉克利特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地坼(chè) 乾坤(qián) 戎马(rón a) 凭轩(xu n) 涕泗(sì)(2)多音字亲第2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吴楚东南坼(名词作状语,在东面、在南面)第3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凭轩涕泗流。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亲朋无一字。
古义:指书信。
今义:文字。
第4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常识·速览]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
是年(769)诗人已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
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师用书:诗歌之部 第1单元长恨歌 Word版含解析

长恨歌本课话题——知音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蒲松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子[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回眸(móu) 骊宫(lí) 霓裳(ní)玉扃(jiōnɡ) 花钿(diàn)萦纡(yū)马嵬(wéi)鼙鼓(pí) 临邛(qiónɡ)钗擘(bò) 凝睇(dì) 衾被(qīn)人寰(huán) 云栈(zhàn)(2)多音字翘 监{(qiáo )翘首(qiào )翘起){(ji ān )监狱(jiàn )监生)旋 朝{(xuàn )旋风(xuán )旋转){(zh āo )朝日(cháo )朝见)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顾{君臣相顾尽沾衣(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反而))之称。
他的诗不仅在中国有巨大影响,在“新乐府运[整体·感知][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情景交融鉴赏《长恨歌》时,要注重作者将诗歌的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起来的写法。
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言之情。
正是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才使诗歌婉转动人,缠绵悱恻。
定义:情景交融就是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诗歌之部第2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含解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本课话题—-直面人生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李白认为,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是乐极生悲;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
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表现了李白思想中消极的一面。
但是我们决不能只看到这一面,还要看到,在李白的思想中,和“人生无常"相伴而来,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权臣贵族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这也是他直面人生的表现。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史秋捡从出生起,就听不见任何声音了,到了上学的年龄,还不会叫一声妈妈。
12岁时,有一天,在电视里,他看到一个节目—-交际舞比赛,那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的人,飞进了他孤独寂静的心灵,从此他爱上了舞蹈。
他参加了舞蹈培训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正地涉足舞蹈世界,他才发现想要破茧而出,必须经历化蛹为蝶的痛苦。
同样是跳舞,在别人眼里只要跟着老师的动作,抓住音乐的节奏,表达出舞蹈与音乐共同传递的情感,就可以了。
可是,他不同,他比别人少了两样东西——嘴巴和耳朵。
下了课他借助懂哑语的老师跟教练交流.听不到声音,他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感受音乐.时间就在他无声的世界里静静流淌,他练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用心。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他成了班上进步最大的孩子。
后来,国际交际舞大赛在哈尔滨市举办。
他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前六强,冲进了最后的总决赛。
史秋捡敢于面对自己的生理缺陷,不向命运低头,最终破茧成蝶。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
—-郭沫若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夏衍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师用书:诗歌之部 第3单元苏幕遮

苏幕遮本课话题——思乡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故乡遥远,什么时候能够回去?家住苏州,却长年居住在京城长安。
在美丽的五月,渔郎是否还记得我?在梦中我用小桨划着一条小船,进入莲花塘中。
结尾两句,以虚幻的梦境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词人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正在参加里约残奥会的中国健儿将度过一个别样的中秋。
他们与万里之隔的亲人只能在“昼夜颠倒”中共度佳节。
挂满中国国旗的13号楼,灯光陆续亮起,中秋的氛围渐渐聚拢,思乡之情开始扩散。
一部分运动员聚集在一起,在异国他乡解乡愁、过佳节。
团部的工作人员专门在会议室里挂上了鲜艳的中国结,并摆上各种糕点来代替月饼。
柔道运动员在一旁敲桌为号,其他人围坐一圈,开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
这就是残奥村里别样的中秋,运动健儿们以传统游戏寄托思乡之情。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唐]李煜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白居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唐]王湾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燎.沉香(liáo) 消溽.暑(rù) 芙蓉浦.(pǔ) 小楫.轻舟(jí) (2)多音字宿⎩⎨⎧(sù)宿将(xiù)星宿(xiǔ)住一宿 干⎩⎨⎧(ɡān )干涉(ɡàn )躯干第2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叶上初阳干.宿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干) 第3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1)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3)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师用书:散文之部 第6单元项脊轩志 Word版含解析

项脊轩志本课话题——思念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篇课文的结尾,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亲切面容,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一番是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
这一句话,托物寓情,寄托了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思念。
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苏轼种树悼亡妻18岁那年,苏轼娶了15岁的王弗为妻,她是眉州乡贡进士王方之的女儿,贤淑、精明,正好与苏轼的旷达、坦率互补。
王弗也颇有才气,红袖添香夜读之余,还能谈一点自己对文章的见解。
苏轼不但对她倍加爱护,也视她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可惜的是,他们的幸福生活只保持了11年,王弗便染病去世了。
苏轼在安葬爱妻的山坡上种满了青松,他有诗句记载此事:“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苏轼的思念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此后他一首接一首地写诗悼念亡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那首《江城子·记梦》。
玫瑰易凋,青松长翠,苏轼以文人的浪漫和超人的执着,向爱人表达了一份感天动地的情意和最真挚的思念之情。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思念是翅膀飞过的痕迹。
——泰戈尔如果一切真的消失地球也不见那我要我对你的思念再在世界里走几个光年。
——安东尼[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渗漉..(shèn)(lù)修葺.(qì)栏楯.(shǔn)呱呱.而泣(ɡū) 扃.牖(jiōnɡ) 异爨.(cuàn)阖.门(hé) 垣.墙(yuán) 长号.(háo)老妪.(yù) 迨.(dài) 珊.珊可爱(shān)象笏.(hù) 偃.仰(yǎn) 先妣.(bǐ)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归⎩⎪⎨⎪⎧吾妻来归.(女子出嫁)臣请完璧归.赵(归还)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返回)若水之归.海也(汇聚) (2)得⎩⎨⎧又北向,不能得.日(得到,获得)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能够) (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置)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设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丢下) (4)每⎩⎨⎧每.移案(每逢)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师用书:散文之部 第5单元伶官传序 Word版含解析

伶官传序本课话题——忧患意识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有一种忧患意识,不要重蹈覆辙。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一个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能有这样的意识,很值得深思。
海尔集团进军中国的战略非常简单,那就是“赢家通吃”。
他们的目标就是不给你留任何一点市场和地盘。
实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充分估计到竞争对手的力量和困难的一面,向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海尔的成功告诉我们,没有忧患意识,不努力进取,就等于自取灭亡。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孟子·离娄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经》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如。
——《菜根谭》[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伶官(línɡ)契丹(Qì)锦囊(jǐn)(nánɡ)沾襟(jīn)仇雠(chóu)勖勉(xù)困于所溺(nì)逸豫(yì)(yù)信函(hán)俳优(pái)系燕父子以组(xì)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微{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地位低下,卑贱)恨晨光之熹微(微弱)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4)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盛大))(5)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相当于“应当”“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那么)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其孰能讥之乎(语气词,表反问,难道))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仓皇东出(名词作状语,向东)(2)负而前驱(名词作状语,向前)[整体·感知][文白·对译]呼!盛衰 之理,虽曰 天命,岂 非人事哉!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原庄宗之所以得 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 之矣。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之部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脊轩志说作者(一)简介: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
昆山(今江苏昆山)人。
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大寺丞。
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
他反对拟古,提倡独抒胸臆,强调真情实感。
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古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
(二)作品:《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
(三)评价:我国明代杰出文学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寻背景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现在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链常识(一)文学常识志——是记录的意思。
“志”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是指将历史及人们的记忆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汇集成册。
“志”与“记”相似,但二者仍有区别:“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志”则大都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
《项脊轩志》虽是记“轩”,但内容偏重人物事迹,因此以“志”为篇名。
(二)文化常识1.先妣..抚之甚厚先妣:原指母亲,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
2.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系结头发。
指代男孩15至20岁。
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3.持一象笏.至笏:指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整体宏观把握]看结构知文意本文借对项脊轩的兴废历程的叙写,通过对别人所不屑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的叙写,表达了对人去屋空、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欣赏起来,读者也似跟随着作者一起回忆了项脊轩的事事物物,又似我们也经历一遍。
赏技巧1.善于撷取生活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
如对祖母的描写,通过关切的言辞、喃喃自语、持象笏至等细节表现祖母对孙儿的关心、疼爱与期待。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师用书:诗歌之部 第3单元阁夜 Word版含解析

阁夜本课话题——责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诗人选取最能传达哀愁的典型意象,如五更鼓角、野哭声、夷歌声,这是听觉所闻;霜雪、星河影动,这是视觉所见。
这些见闻均发生在西阁江边的不眠之夜。
融入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众多意象,共同营造了诗中深沉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在马化腾低调温和的外表下,不但跳动着一颗雄霸互联网世界的野心,而且拥有一颗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爱心。
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公益事业作为公司的战略之一。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后,马化腾均有巨额捐助。
在他的带领下,腾讯公司于2007年成立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致力公益慈善事业,关爱青少年成长,倡导企业公民责任。
马化腾不仅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而且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弱势群体,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他既有一个聪慧的大脑,又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托尔斯泰[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霁.寒宵(jì) 渔樵.(qiáo) 漫寂寥.(liáo) (2)多音字角⎩⎨⎧(jiǎo )角度(jué)角逐 处⎩⎨⎧(chǔ)处理(chù)好处 第2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人事..音书漫寂寥 古义:指交游。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2)三峡星河影动摇..。
古义:摇曳不定。
今义:不坚定。
第3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菩萨蛮(其二)本课话题——眷念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词句为我们展示了江南的大好风光,先从总体落笔,既写景,也写词人的感受,境界开阔,给人以水天一色、上下景明的感觉;再从局部着墨,近镜头写出江南水乡的春雨声韵,同时也反映出词人的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对水乡的无限眷念之情。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博士返乡笔记中的人情之感2015年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
作者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在文中描述了自己的返乡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但家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而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
许多网友都用“感同身受”四字评价,但也有人指出返乡笔记有“美化”嫌疑。
年味少了,亲情淡了,应该是不少人的共同感受,这些感怀虽然有对往昔温情的眷恋,但也要正视当代社会转型、人情与人际表达方式日趋转变的现实,不该过分顾影自怜。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西风白发三千丈,故国青山一万重。
——元好问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
——刘过泪眼盼秋水长天远际,归心似落霞孤鹜齐飞。
——郑光祖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吴承恩莫怪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袁凯——[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菩萨(pú)(sà) 垆边(lú) 皓腕(hào)(2)多音字好 还第2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游人只合江南老(形容词作动词,变老)第3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2)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常识·速览]广明元年(880)韦庄在长安应举,同年,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与亲人失散。
中和二年(882)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十年之久。
这首词即为其避乱江南时所作(一说其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花间词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18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18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浓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
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浓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整体·感知]这首词表面上是称赞、歌颂江南美景,实际是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反衬出游子有故乡而不能归返的苦衷。
上阕就春景落笔,情味悠然,令人不饮自醉。
下阕写由于景人俱佳,让人留恋,发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感慨。
[文脉·梳理][文白·对译][精析·文本]1.综合全词来看,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应考点: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答案】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词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这种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
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表现了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2.请同学们总结本词有哪些艺术特点。
[对应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答案】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头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
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具体艺术特点是:(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
(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
3.“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应考点:考查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人人都说江南好,确实如此,到江南来做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
结合全词来看,韦庄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了江南,而在江南,韦庄只是一个游人客子,却想在江南终老,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有家不能归的苦衷,也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4.结合本词,谈谈景色描写的特色。
[对应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描写方法] 【答案】 本词写景的部分主要是中间几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主要运用了白描的艺术手法。
前两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江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后两句写人,赞美了江南窈窕美丽的女子。
这几句作者主要歌颂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肖像描写《菩萨蛮》是韦庄到南方避乱时所写的一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秀丽的景色和曼妙的人物,表达了词人热爱江南的真挚感情。
这首词既直抒胸臆,表达对江南山水的依恋、陶醉;又对江南山水、人物具体描摹,其中对人物的肖像描写极富感染力。
定义: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的手法。
作用:(1)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作者的情感。
(2)推动情节的发展,恰当地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
2.写法指点(1)根据情节需要,不必逢人就写肖像。
(2)善于细致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
(3)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东西。
3.迁移应用根据下面这段肖像描写的内容,可以看出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答案】 (1)从孔乙己的穿着来看,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一句话简洁地概括了孔乙己喝酒的方式及其服饰,表明孔乙己既不属于咸亨酒店里喝酒的“长衫”主顾,又不同于“短衣帮”,他介于两者之间,有其特殊的地位。
长衫“脏”,表明他懒,长衫“破”,写出他的穷困。
透过这一肖像,我们可以了解孔乙己的处境及其生活状况。
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2)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病态和腐朽。
[佳作·领悟](教师用书独具)江南落雪古清生江南的冬天,总也是会落雪的。
今年的冬天和往常的冬天一样,我从北京回到江南山凹上的小镇,就逢上了一场小雪,山野是一片的白。
久长的时间里没有听到的八哥的叫声,也悉数地听到了,它们栖落在满是白雪的冬青树上,把叶子上的雪粉儿抖得纷纷扬扬,还原出冬青树的新鲜的绿色。
旧历年已是很近了,城里已经禁绝的鞭炮,在小镇上仍是间或地啪嘭响起,老屋的房头,还是有米泡机吱吱地摇着。
但江南的雪,却总也是新鲜的,它是江南的冬天里开放的昙花,美丽且短暂。
所以江南人士,也总是要怀着赏花的心情看雪,对那忽然一夜间白茫茫的山野感到无比的新奇。
即便是北方人,怕也会要对江南的雪发生别样的心情。
因为这里的雪,它生得很嫩,像小鸡小鸭的雏儿的绒毛,很轻很轻地覆盖在山野上,稍有阳光的触摸,它们就承受不住,会融为清清的水滴,洗出泥土上的新绿。
我想,唯有现在,江南落雪的景致才符合我的心情。
都市化的快节奏的竞争,人的心情愈渐浮躁,如我现在这样站在阳台上看雪花悠悠飘落,渐渐积白了山野的心情确难再得到。
然而,落雪的江南,无论如何是很值得一看的,即是匆匆一瞥,也能够留下久长的记忆。
如今,雪是白了满山。
从山中扯出一条涧来,涧上是些白的胖乎乎的卵石,清泉反倒扭出一道乌亮,潺潺地往着山外流去。
而田间是白茫茫的,近看确另有风景,因为那雪间,总是有一些盖不住的青苗,探出几片青青的叶子,还有一些冬天开放的小黄花,它们也会在雪中亮出几朵惊喜。
水塘中更能见到一些水鸟;它们在一些枯荷间游弋,被雪挤得小了的空间,并未使水鸟们感到困难。
如是放眼看那山间的农户,红墙黑瓦的房屋,已让白雪压得很矮。
一缕淡蓝的炊烟,袅袅地飘往山中,屋后的竹,也是垂下了枝头。
这似乎还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落雪的江南,特别是我的山凹上的小镇,落雪以后,会有一种宁静,一种忽然而至的洁净、单纯和悠然。
还有的是,毕竟江南有莽莽群山,雄峰耸立。
波迭起伏,大写意地横亘在天地之间。
而神秘的苍郁的森林,俱由雪来铺陈,山几乎成为白的群山,雪的群山,间或露出一两处褐色的山崖,绿的植被,红的梅花,有山鹰悠悠地盘旋,寂静的雪谷。
便是会幽幽传来一两声鸟啼或山麂的鸣叫,亦悠然而缥缈。
我以为,江南的雪景,最美丽的,要算那冰凌了。
雪后一场小雨,那积雪的枝头会忽然挂起无数冰凌,如水晶般透明剔亮,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千万种光芒。
最是那红梅蜡梅,满树的梅花开放,忽然悉数冻在冰凌中,就如水晶中的花了。
而花的细微处被冰凌放大,清亮又朦胧,冰的千种,花的千种,构成一个美妙而神奇的童话世界。
那么,加以几处残雪的点缀,几束阳光的照耀,几只鸟雀的啼鸣,几道山泉的流淌,人在其中,梦耶幻兮,不知进入何境。
江南落雪,江南总要落雪。
江南的雪总是给我们以纯洁的媚态,总是风情万种地装饰着江南的冬天,这并不算很冷但还是冷着的冬天,经由时间的封存,却能够暖暖地装在我的心里,像那冷冰却又热烈着的美酒。
1.悟文章开头的作用文章开头写江南山凹小镇的那场小雪,开篇点题,总起全文,突出了江南小雪带来的生机与绿意,渲染了一种温馨的氛围,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2.悟文中景色描写的方法(1)点面结合。
先分点描写山上、田间、水塘、山村落雪的情景,突出落雪的宁静、纯净、单纯、悠然;再写江南落雪的大写意画面,突出江南雪景的苍茫、缥缈。
(2)动静结合。
写山涧,有静卧的卵石,也有潺潺的流水;写田野,有茫茫的白雪,也有探头探脑的新叶;写水塘,有枯立的荷叶,也有游弋的水鸟;写茫茫群山雄峰耸立,其间也不忘点缀麂鸣、鸟啼。
动态的描写,使江南落雪之景,富有动感和生机。
(3)绘形绘色。
作者用大量表现形态的叠词、表现色彩的形容词,绘形绘色,具有形象感、色彩美。
用“潺潺”写流水,用“茫茫”写山野,用“袅袅”写炊烟,用“莽莽”写群山,用“悠悠”写山鹰;白的群山,绿的植被,红的梅花:共同组成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