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悲剧理论各时代归纳

【西方文论】悲剧理论各时代归纳
【西方文论】悲剧理论各时代归纳

古代文论

一.古希腊时期: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题材大都取自神话。⑴古希腊最有名的悲剧诗人有三位: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⑵希腊悲剧的主题常涉及命运,“诗人们往往以命运来解释他们无法理解和解决的矛盾和困难”.

1)柏拉图从政治家的角度出发,贬低“模仿的诗”。他认为它们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败坏人心,培养人们的…感伤癖?和…哀怜癖?。”这种癖好一旦养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就不能用理性去克服,因此他把诗人逐出了理想国。

2)第一个为悲剧下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a. 他认为每一悲剧必含有六种要素: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歌曲。

b. 情节最重要,性格次之。在一出悲剧中,表演的目的不是为了刻画性格,而是为了表现行动才附带表现性格。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情节中心说”.

c. 亚里士多德认为好的情节应具备四个特征:第一,完整性;第二,有一定长度:以太阳的一周为限。后来的法国古典主义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一律”中的“时间整一律”,并把它当作一条普遍的、永恒的创作准则严格地遵守。第三,一致性(部分与整体);第四,普遍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诗偏重于写一般(普遍性),而历史则偏重于写个别(特殊事件)。

d. 好的情节还应包括三大成分:突转、发现和苦难。

“突转”是指要安排一些行动,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苦难”是毁灭或痛苦的行为,如死亡、受伤等。

e. 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失说”。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悲剧人物应如常人一样或高于常人,他因犯错而由顺境转入逆境。

f. 在悲剧的效果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净化说”,即悲剧使人产生怜悯和恐惧的心情并让压抑的心情得到疏通。通过情绪的放纵和宣泄最终使人心情恢复平静,达到心灵的净化。

二.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时期战争频繁,政治混乱,集体主义精神消逝,文学主要反映个人情怀和日常生活。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文艺理论家当属贺拉斯。他的《诗艺》是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后古代欧洲出现的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

a. 他推崇“合适”原则, 即叙述要切合题材,各种诗体要有其恰当的用途,不能混用;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要适合年龄;形象的整体上要统一、一致。

b. “寓教于乐”。这是柏拉图教化思想和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综合。

三.文艺复兴时期:

十四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继尔席卷全欧洲。这时的人文主义者们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1)意大利:卡斯特尔维屈罗。

a. 他最系统、最全面地阐释了“三一律”。即“事件中的地点必须不变”,“表演的时间和所表演的事件的时间,必须严格地一致”,“事件的时间不超过十二小时”,在有限的时间和地点内“完成主人公的巨大幸运转变”。这一思想不仅在文艺复兴时期非常盛行,在之后的古典主义时期,甚至更长的时期内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b.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情节中心说”,提出了“性格中心说”。把通过行为表现性格看成是悲剧成功与否的关键。

c. 在悲剧的作用上,认为悲剧的功能应是娱乐大众,即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

2) 英国: 莎士比亚。他的悲剧宣扬人文主义的“自由”、“博爱”的思想,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反映当时英国的现实生活。莎士比亚的悲剧突破了“三一律”原则,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

十七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思潮首先在法国兴起,这一时期的悲剧理论特征是:一、崇尚理性,主张理性战胜情感。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和代表作家高乃依在他的理论中强调:悲剧英雄的性格在于公民的义务战胜个人情感;悲剧情节可以虚构,但必须具有可能性;悲剧的唯一目的是给观众以快感,而教化则寓于快感之中;观众欣赏完作品后应是清醒的,而不是迷狂的。

二、艺术上崇尚和谐、典雅。高乃依认为悲剧的题材需要崇高的、不平凡的、严肃的事件。他还认为悲剧主人公不一定都是帝王将相。

三、悲剧创作严格遵守“三一律”。古典主义时期,大多数悲剧理论家把“三一律”当作永恒的真理,严格地遵守。布瓦洛将其写入《诗的艺术》,使它更具有了权威性。英国古典主义后期代表作家约翰逊没有简单地接受“三一律”,而是仔细分析,对其中的时间整一、地点整一给予了无情的批判。

近代文论

五.启蒙运动时期:

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建立了一种理性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这时的悲剧重点放在对资产阶级生活的现实主义描写上。

德国:莱辛是其中对古典主义批判较深刻的理论家。他反对“三一律”;主张悲剧描写自然人,即当时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人,提出了创造市民悲剧的要求;他反对夸大其词的虚构,主张悲剧反映真实和自然。

六.德国古典主义文论

德国古典主义文论被视为成就最为辉煌的文艺理论体系,出现了像康德、黑格尔、歌德、席勒等一批著名的哲学大师,其中悲剧理论成就最高的应是黑格尔,被公认为是继亚里士多德之后“唯一以既独创又深入的方式探讨悲剧的哲学家”。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

一、提出悲剧本质的“冲突说”。黑格尔第一个将辩证法应用于悲剧批评,把悲剧看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他认为矛盾冲突是悲剧的基础。黑格尔重视由于精神差异而产生的冲突,认为理想的悲剧是以由于精神差异而产生的冲突为基础的悲剧。在他的影响下,悲剧必须表现冲突成了西方许多悲剧作家的创作原则。

二、黑格尔提出了悲剧冲突的类型:一种是由客观条件产生的冲突,如自然原因、阶级地位等外在因素产生的冲突;另一种是心灵的冲突,黑格尔认为这是最理想的冲突。

三、悲剧的结局是“永恒的正义”或“永恒的公理”取得胜利。他认为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存在合理性和片面性,悲剧的结局有两种:一是冲突双方同归于尽;二是一方自动退让,放弃片面性,双方和解,因而“永恒的正义取得胜利”。

现代文论

七.直觉主义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知识分子对残酷的现实感到失望,对传统的理性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因而兴起反理性主义思潮(唯意志论)。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尼采。

1)叔本华:认为悲剧是专门表现人的不幸的,人的痛苦生来就有,不可避免。 a. 在悲剧的结局上,叔本华提出了“悲剧放弃说”,认为最后的结局是悲剧人物在“漫

长的斗争和痛苦之后,最后永远地放弃了他们前此热烈追求的目的,永远放弃了人生一切享乐。”

b. 叔本华将悲剧分为三种:一、某一剧中人本身就是悲剧的肇祸人;二、悲剧的不幸由盲目的命运、或偶然的错误造成;三、悲剧的不幸由剧中人地位不同、相互间关系造成。叔本华的悲剧观强调人类的悲剧命运。因为人类生存的世界只有痛苦和不幸,在这个环境里,悲剧随时都会发生。悲剧人物的不幸,不是由于自身缺陷,而是由于人类的局限。

2) 尼采:悲剧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其中首次引入了“日神”和“酒神”的概念。

日神代表造型艺术,酒神代表音乐艺术。日神精神使人沉醉在事物的外观美中,沉浸在梦幻之中,而忘掉现实的痛苦,获得心灵的宁静。酒神精神则体现为一种“惊骇”或“狂喜”的醉态,在醉态中,人飘然欲仙,主观消失在自我忘却中。总之,“尼采认为酒神迷醉现实,消解个体;日神梦幻现实,创造个体,……日神和酒神是悲剧艺术生成的原动力和根源。”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衰落的原因是理性取代了酒神精神。“尼采悲剧理论的核心是推崇以酒神精神为根基的悲剧文化,并以此反对理性主义文化。”

八.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悲剧理论,在黑格尔悲剧冲突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把两个不同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发展为同一人物内心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提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是导致悲剧的根源的学说。

在人物性格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理想的悲剧性格应是矛盾复杂的性格。具有这种性格的人,被内心两种激情所煎熬,产生巨大的痛苦。内心的矛盾将悲剧人物引向悲剧结局。其悲剧理论从根本上说属于性格悲剧理论,即悲剧根源产生于主人公的性格缺陷。并指出构成悲剧性格产生的外在条件,这样悲剧人物的毁灭就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了起来。到了二十世纪,戏剧(舞台剧)这一表现形式渐渐退出了主导地位。西方现代悲剧表现的主题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和生存价值。西方现代社会是一个产生悲剧的时代,而这时悲剧的理论却近乎为零。当人类日益面临生存和信仰的危机,当整个人类陷入悲剧的境地而迫切地需要悲剧去表现的时候,而伟大的悲剧理论和悲剧创作却缺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的反讽。

西方文论大纲及试题

西方文论大纲及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西方文论》课程考试说明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古希腊时期的文艺思想? 1、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1)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 (2)了解苏格拉底等的模仿说 2、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思想 (2)理解柏拉图的理式论 (3)识记模仿说 (4)识记灵感论(锁链说) (5)理解艺术功能观 2、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思想 (2)了解文艺本质论 (3)掌握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 (二)古罗马时期的文艺思想? 1、贺拉斯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创作 (2)了解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 (3)了解文艺功能论 (4)理解“寓教于乐”学说

2、朗吉弩斯的美学思想? (1)生平与着作 (2)理解崇高的本质及其功能 (3)识记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 3、了解普罗提诺的文艺思想 (1)美的来源在于“太一”的分享? (2)美的目的在于复归上帝 (三)中古时代的基督教文艺思想 1、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1)理解美在于上帝的创造 (2)理解美在于杂多的统一 (3)了解诉诸心灵的审美观照 2、托马斯·阿奎那的文艺思想 (1)理解从理性到“艺术家的观念” (2)理解美与善的区别 (3)理解《圣经》的象征意义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 1、识记并理解但丁“四义说”与民族语言理论 2、了解人文主义的概念 3、了解达芬奇的“镜子说”、“第二自然” 理论 4、了解文艺复兴的性质和文论史意义

(五)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想 1、了解古典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背景(1)社会背景 (2)思想背景 2、知晓古典主义戏剧家的理论? 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的戏剧理论 3、识记理解布瓦洛的《诗艺》“三一律” (六)启蒙主义文艺思想? 1、了解狄德罗的文艺思想 (1)美学观 (2)艺术价值观 (3)戏剧理论 2、了解莱辛的文艺思想 (1)《拉奥孔》的文艺思想 (2)《汉堡剧评》的文艺思想 (七)德国古典美学? 1、德国古典美学概述 2、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 (1)哲学思想 (2)美的理论 (3)崇高理论

选修课西方文论选读

【选修课:西方文论选读】《当代西方文艺理论》1:导论 【参考说明】: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朱立元主编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一书是汉语言文学本科选修课“西方文论选读”[课程代码:0815<重庆>],所以请先确定你 所参考的科目对应的是这本教材。 2.选读《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考生比较少,所以可能没有辅导书,以前的考试资料也无从查找,至少在重庆范围内。 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涉及25种差异不同的西方当代文学理论,知识面非常庞杂,涉及到政治、哲学、经济等多个方面,而且很多文论存在“粘融”“对抗”“异化”等现象,所以对这本教材的学习我认为不能单从课本学习,应该把 触角升向生活的更多、更深的层面。 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教材种存在很多概念的“未定点”,特别是后半部分关于结构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现象学等文论,他们的观点总的来说都是抽象大于具体、理解大于认知、否定大于肯定,所以,我的这个笔记同意会存在很多“未定点”,特别是概述部分有些是从我所理解的角度来编写的,所以可能会存在主观性,但我仍然从教材所明确的文论的概念入手,相去不会太远,当然,可能也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所以建议参阅的时候还是应该严格按照教材的描述来 理解。 5.因为这本书所涉及的某些文论存在“未定点”,所以存在某些主观性,其中肯定难免有某些错误或者与大家的理解所不同的地方,欢迎提出你的看法加以指 正。 6.有几章的最后一段的章末总结没有归纳,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对文论对文学发展所起到积极或非积极性的影响的评价(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批评),以 及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零、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两大主潮: 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 发点和归宿。

(完整word版)2013年10月本科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3年10月《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个小题,共1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D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认为诗高于其他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D ) A、海涅 B、雪莱 C、华兹华斯 D、锡德尼 3、巴尔扎克是(C ) A、英国人 B、法国人 C、德国人 D、美国人 4、诗歌的“他者”理论是( A ) A、象征主义范畴 B、形式主义范畴 C、新批评范畴 D、存在主义文论范畴 5、马尔库塞是( C ) A、批判现实主义文论家 B、存在主义文论家 C、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 D、自然主义文论家 6、接受美学的代表是(A ) A、尧斯 B、伽达默尔 C、利奥塔 D、瑞恰兹 7、“通感”是( C ) A、人与人的感情沟通 B、人有共同的感情 C、五官感觉的转换通融 D、对什么都有感觉 8、扬画抑诗的是( B ) A、莱辛 B、达·芬奇 C、马拉美 D、英伽登 9、提出“寓教于乐”主张的是( C )

A、阿多尔诺 B、本雅明 C、贺拉斯 D、席勒 10、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在自然的主宰,这是谁提出来的 (D) A、雪莱 B、巴尔扎克 C、海涅 D、歌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个小题,共10分) 11、弗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A B C ) A、历史批评 B、伦理批评 C、原型批评 D、技巧批评 E、社会批评 12、哪些内容是布瓦洛对新古典主义理论原则和理想的概括(修辞批判) A、崇尚理性 B、摹仿自然 C、皈依古典 D、三一律 E、荒诞 13、弗莱总结出哪几种文学的叙述和神话的原型( A B C D ) A、与春天对应的喜剧叙述程式 B、与夏天对应的传奇叙述程式 C、与秋天对应的非剧叙述程式 D、与冬天对应的反讽叙述程式 14、利奥特理论的实质在于( A B C D E ) A、解构中心 B、容忍多元 C、反叛现代理性与既有的文化束缚 D、反对用统一的整体性来规范世界 E、反对用固定不变的逻辑与规则来说明世界 15、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批评有哪些内容( C D E ) A、本质还原 B、作家已死 C、意义即事件 D、解释团体 E、反对理论 16、费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ABC )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 )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 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 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艾略特、I. A.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 40 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 年代末延续到50 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 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

西方文论大纲及试题

西方文论大纲及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西方文论》课程考试说明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古希腊时期的文艺思想 1、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1)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 (2)了解苏格拉底等的模仿说 2、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思想 (2)理解柏拉图的理式论 (3)识记模仿说 (4)识记灵感论(锁链说) (5)理解艺术功能观 2、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思想 (2)了解文艺本质论 (3)掌握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 (二)古罗马时期的文艺思想 1、贺拉斯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创作 (2)了解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 (3)了解文艺功能论 (4)理解“寓教于乐”学说 2、朗吉弩斯的美学思想 (1)生平与着作 (2)理解崇高的本质及其功能 (3)识记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 3、了解普罗提诺的文艺思想 (1)美的来源在于“太一”的分享 (2)美的目的在于复归上帝 (三)中古时代的基督教文艺思想 1、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1)理解美在于上帝的创造 (2)理解美在于杂多的统一 (3)了解诉诸心灵的审美观照 2、托马斯·阿奎那的文艺思想 (1)理解从理性到“艺术家的观念” (2)理解美与善的区别 (3)理解《圣经》的象征意义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 1、识记并理解但丁“四义说”与民族语言理论 2、了解人文主义的概念

3、了解达芬奇的“镜子说”、“第二自然” 理论 4、了解文艺复兴的性质和文论史意义 (五)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想 1、了解古典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背景 (1)社会背景 (2)思想背景 2、知晓古典主义戏剧家的理论 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的戏剧理论 3、识记理解布瓦洛的《诗艺》“三一律” (六)启蒙主义文艺思想 1、了解狄德罗的文艺思想 (1)美学观 (2)艺术价值观 (3)戏剧理论 2、了解莱辛的文艺思想 (1)《拉奥孔》的文艺思想 (2)《汉堡剧评》的文艺思想 (七)德国古典美学 1、德国古典美学概述 2、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 (1)哲学思想 (2)美的理论 (3)崇高理论 (4)康德美学思想的评述 3、了解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1)哲学思想 (2)美的本质与艺术美 (3)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 (4)人物性格理论 (5)黑格尔美学的历史贡献 二、试卷结构与题型 (一)试题类型 1、填空题。 2、名词解释。 3、简答。 4、论述或材料分析。 (二)试卷内容比例 填空题约占20%,名词解释约占20%,简答题、论述题占60%。 五、考核方式与时间 1、考核方式:考试,笔试。 2、试卷分数:满分为100分。 3、考核时间:120分钟。 三、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北大秋《西方文论选读》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 10题,每题 3分,共 30分) 1.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禁抄袭。 【教材第一章】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的代表作是( )。 A.《理想国》 B.《诗学》 C.《诗艺》 D.《论崇高》 2. 【教材第三章】下列哪部着作不是圣奥古斯丁的作) A. 《论美与适宜》 B. 《论宗教的本质》 C. 《论秩序》 D. 《逻辑学初阶》 3.【教材第五章】英国古典主义代表德莱顿的代表着作是()。 A.《发现集》 B.《论戏剧诗》 C.《论批评》 D.《修辞艺术》 4.【教材第十章】集中体现康德的美学思想的着作是()。 A.《纯粹理性批判》 B.《实践理性批判》 C.《判断力批判》 D.《论美书简》 5.【教材第十二章】下列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学者的着作是()。 A.《乌托邦》 B.《法国革命史》 C.《百科评论》 D.《贫困的哲学》 6. 【教材第十七章】与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节”理论无关的() A. 《哈姆雷特》 B. 《诗与真》 C. 《卡拉马佐夫兄弟》 D. 《战争与和平》 7. 【教材第十四章】以下不属于象征主义作家的是()。 A.莫雷雅思 B.波德莱尔 C.王尔德 D.马拉美

8.【教材第十九、二十章】以下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是:()。 A.雅各布森 B.哈贝马斯 C.穆卡洛夫斯基 D.巴尔特 9.【教材第十四章】以下属于浪漫主义代表文论家的是()。 A.雨果 B.别林斯基 C.杜勃罗留波夫 D.巴尔扎克 10.【教材第十三章】以下哪位俄国现实主义批评家的艺术理论与作家果戈理的艺术创作密切相关()。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赫尔岑 C.皮萨列夫 D.别林斯基 、名词解释(共 5题,每题 5分,共 25分) 11.【教材第六章】美在关系说 12.【教材第九章】“狂飙突进”运动 13.【教材第十章】《新科学》 14.【教材第十六章】直觉 15.【教材第十九章】文学性 三、简答题(共 2题,每题 10分,共 20分) 16.【教材第二章】简述贺拉斯《诗艺》的基本主张。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判断选择题 (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错误的将“[B]”涂黑。 1.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

发展变化。 2.恩格斯曾说“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这是对巴尔扎克的批评。3.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英国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4.《阴谋与爱情》被恩格斯称为是“德国第~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5.恩格斯虽然反对“倾向文学”,但不反对文学倾向。 6. 英国的“救世军”是农民阶级的宗教慈善团体。 7.《城市姑娘》是哈克奈斯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作品。8.恩格斯曾指出“浪漫主义的最伟大胜利”是巴尔扎克的最重大的特点之一。9.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10.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著名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男主人公。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1.《(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成于 ________年9月。 1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麦克佩斯》、《李耳王》、《________》。13.1838年,英国掀起了向国会请愿的运动,史称________运动。 14.被恩格斯称为“革命的平民”的是l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领袖________。 15.《神曲》的作者是________。 16.被恩格斯称为“悲剧之父”的是古希腊悲剧作家________。 17.《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 ________、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18.沙皇的“沙”字,是由拉丁文——转化而来的。 19.“一切左拉”指________主义文学流派。 20.19世纪初叶,以欧文等人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流行,他们的理论脱离工人运动,是建立在________主义基础上的。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4

西方文论大纲及试题

西方文论大纲及试题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西方文论》课程考试说明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古希腊时期的文艺思想 1、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1)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 (2)了解苏格拉底等的模仿说 2、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思想 (2)理解柏拉图的理式论 (3)识记模仿说 (4)识记灵感论(锁链说) (5)理解艺术功能观 2、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思想 (2)了解文艺本质论 (3)掌握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 (二)古罗马时期的文艺思想 1、贺拉斯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创作 (2)了解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 (3)了解文艺功能论 (4)理解“寓教于乐”学说

2、朗吉弩斯的美学思想 (1)生平与着作 (2)理解崇高的本质及其功能 (3)识记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 3、了解普罗提诺的文艺思想 (1)美的来源在于“太一”的分享 (2)美的目的在于复归上帝 (三)中古时代的基督教文艺思想 1、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1)理解美在于上帝的创造 (2)理解美在于杂多的统一 (3)了解诉诸心灵的审美观照 2、托马斯·阿奎那的文艺思想 (1)理解从理性到“艺术家的观念” (2)理解美与善的区别 (3)理解《圣经》的象征意义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 1、识记并理解但丁“四义说”与民族语言理论 2、了解人文主义的概念 3、了解达芬奇的“镜子说”、“第二自然” 理论 4、了解文艺复兴的性质和文论史意义(五)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想

1、了解古典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背景(1)社会背景 (2)思想背景 2、知晓古典主义戏剧家的理论 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的戏剧理论 3、识记理解布瓦洛的《诗艺》“三一律” (六)启蒙主义文艺思想 1、了解狄德罗的文艺思想 (1)美学观 (2)艺术价值观 (3)戏剧理论 2、了解莱辛的文艺思想 (1)《拉奥孔》的文艺思想 (2)《汉堡剧评》的文艺思想 (七)德国古典美学 1、德国古典美学概述 2、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 (1)哲学思想 (2)美的理论 (3)崇高理论 (4)康德美学思想的评述 3、了解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西方文论选读答案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课程代码081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D (三论集阐述了去艺术看法) A、《诗艺》 B、《诗学》 C、《悲剧的诞生》 D、《绘画论》 2、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C A、贵族 B、书面 C、日常 D、古典 3、布瓦洛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C A、个性化 B、独特化 C、类型化 D、共性化 4、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符号B(文字)画(A色彩) A、自然 B、人为 C、天然 D、抽象 5、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D A、理性 B、想象 C、幻想 D、灵感 6、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语义学 D、精神分析学派 7、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 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 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 C、处于顺境 D、处于逆境 8、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 B、一般 C、共性 D、集体 9、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 A、《词语的复活》 B、《散文理论》 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 D、《作为手法的艺术》 10、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条件的。 A、主观 B、客观 C、主客 D、先天 11、在狄德罗那里,严戏剧采取的是题材。 A、农民生活 B、宫廷生活 C、市民生活 D、下层生活 12、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 A、再现 B、表现 C、确认 D、判断 13、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 A、形式服从内容 B、内容服从形式 C、形式等于内容 D、内容等于形式 14、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精神。 A、理性 B、感性 C、日神 D、酒神 15、海德格尔指出,诗以确立存在。 A、形象 B、意象 C、意境 D、语词 16、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尼采在中提出的。 A、《悲剧的诞生》 B、《权力意志》 C、《人性的、太人性的》 D、《查拉图斯特拉如斯说》 17、柏拉图主张文艺模仿的对象是 A、自然现象 B、人的精神生活 C、感觉世界 D、数的和谐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 关考点及试题答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莎士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 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 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 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 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

西方文论试题库

西方文论试题库 一、单选1、()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数:2 分)? 二、A. 解构主义? 三、B. 唯美主义文论家? 四、C. 现实主义文论家? 五、D. 自然主义文论家标准答案是:A。 2、升华是指(分数:2 分)? 3、A. 艺术必须具有审美属性,文学必须是美的文学。、? 4、B. 把原本的性目的转变为一种与性目的有心理关系的非性目的的能力? 5、C.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须表达“意识到的历史内容”? 6、D. 具有相对独立性标准答案是:B 7、3、王尔德是(分数:2 分)? 8、A. 唯美主义文论家? 9、B. 现实主义文论家? 10、C. 只是诗人而不谈文论? 11、D. 浪漫主义文论家标准答案是:A。您的答案是:A 12、卢卡挈是(分数:2 分)? 13、A. 马克思主义文论家? 14、B.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 15、C. 自然主义文论家? 16、D. 现代主义文论家标准答案是:B。您的答案是:B 17、《会饮》作者是(分数:2 分)? 18、A. 亚里士多德? 19、B. 布瓦洛? 20、C. 柏拉图?

21、D. 康德标准答案是:C。 二、多选1、莎士比亚化具体的内涵包括(分数:3 分)? 三、A. 艺术必须具有审美属性,文学必须是美的文学。、? 四、B.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须表达“意识到的历史内容”? 五、C. 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精神生产? 六、D. 是生产的结果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它们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标准答案是:AB。 2、法兰克福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分数:3 分)? 3、A. 本雅明、、? 4、B. 霍克海默? 5、C. 阿多尔诺? 6、D. 弗洛姆标准答案是:ABCD。 7、精神生产包括两种形式(分数:3 分)? 8、A. 是生产的结果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它们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 9、B. 产品同生产行为不能分离,精神生产? 10、C. 是生产的结果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它们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 11、D. 、古希腊标准答案是:AB。 12、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分数:3 分)? 13、A. 亚里士多德? 14、B. 人生来具有的一种性力本能驱使人去追求快乐尤其是性快乐? 15、C. 典型人物必须生活在典型环境中,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6、D. 典型环境也只有通过典型人物的活动才能呈现出来标准答案是:CD。 17、形式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数:3 分)?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莱辛的诗画界限论 莱辛认为,造形艺术和诗歌,它们有异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中之异,主要表现在四方面:1.就存在形式说,诗是一种时间艺术,画是一种空间艺术,诗的表现范围要比画广,画适宜于表现美,诗则除了美其他丑、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现。2.就模仿的媒介说,诗用人为的符号,即时间中动作发出的声音;画用自然的符号,即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3.就模仿的对象说,诗描绘时间中先后持续的事物即动作;画描绘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即物体。4.就追求的效果说,诗求其真,再现人的动作的复杂冲突;画求其美,即姿态和表情上的静穆或静穆的伟大。上述诗画各自的特殊规律是相互不能超越的,否则就会招致失败,但这些规律也不是绝对的。 2. 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 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3.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揭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4. 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 象征主义的最大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暧昧性去揭示它们所暗示的事物现象的内在性。象征主义的目的在于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把主客观两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是波德莱尔的“普遍相似性”的思想;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象征;语言成为象征主义的中心;象征主义还要求诗歌的音乐性和绘画性。 5. 尼采的日神、酒神论 尼采认为悲剧是在日神和酒神这两种至深本质的二元冲突中产生的,日神和酒神是二元对立的两种冲动或精神。日神代表着对生命个体的肯定,酒神代表着对生命本原的肯定;日神代表梦的形象世界,酒神代表醉的现实世界;体现日神精神的艺术是造型艺术和史诗,体现酒神精神的艺术是音乐和抒情诗。 6. 穆卡洛夫斯基的“主体的移心化” 传统的艺术主体仅指作家,穆卡洛夫斯基主张多功能艺术主体论,除了作家,艺术品的保护人、商人、检察官、出版家、批评家等都可承担主体的功能,此即所谓“主体的移心化”。正因为主体不是单元的,是同环境联系的,故穆卡洛夫斯基强调对话,把它作为联系实际的方式。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课程代码0815)2005年十月附答案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课程代码0815)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马克思在《_________》中,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 平衡关系。 2.马克思说:“胡登过多地一味表现“兴高采烈”,具体指剧本中胡登所作的大量激昂慷慨的_________。 3.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_______,而且是它的________。 4.恩格斯说:“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5.列宁说:“就出身和所受的教育来说,托尔斯泰属于俄国上层地主贵族,但是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_________。 6.列宁说,作为艺术家和思想家的托尔斯泰,是在________这个时期完全成熟的。 7.列宁指出,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是19世纪最后30多年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8.斯大林在谈到苏维埃文艺作品的创作时说:“问题不在于__________,而在于通过竞赛。9.恩格斯是从________观点和___________观点来衡量拉萨尔的《济余根》. l0.列宁说:“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___________服务,不是为___________服务,而是为___________,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托尔斯泰的世界观经历了【】 A.由贵族地主到宗法制农民的转变B.由贵族地主到资产阶级的转变 C.由贵族地主到工人、农民的转变D.由资产阶级到宗法制农民的转变12.“如果作者过分欣赏自己的主人公,那总是不好的”。这一提法是针对【】A.拉萨尔在《济金根》中的缺点 B.敏。考茨基在《旧人和新人》中犯的毛病 C.玛。哈克奈斯在《城市姑娘》中的不足 D.“青年德意志”文学派别的创作倾向 13.“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提出这个论断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教学计划

英语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教学安排 (2009—2010) 课程名称:《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课型: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课 课时:2学时×18(周)= 36学时 教学对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及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其他学生 主要教材: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2004) by Raman Selden 任课教师:肖庆华 教学目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是西方百年社会嬗变的一种反映。研究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学到二十世纪西方批评理论的概貌和基本知 识,而且可以提高理论修养,扩充知识,开阔视野。(文论涉及哲学, 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学,艺术,文学史和历史等多种 人文社会学科,学了文论,可以熟悉多学科的知识。)此外,还可以 帮助研究生掌握审美标准,提高审美力,及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和 评论。 教学要求:1.熟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同时注意学科领域的广泛阅读并弥补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为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打 好理论基础。 2.学生须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至少3-4次小组讨论并作主题发言。 3.学生须阅读有关书目不少于5本,并撰写学期学习综合报告(期末作为课程论文交)。 教学计划:总教学次数18次 1.学生主题讨论报告2次; 2.学生汇报学习及读书体会1次。

3.自主学习1次(第18周) 考核办法:1.学生平时参加课堂学习,占20%。 2.学习过程中撰写2篇论文,占45%。 3.课程论文(3000-5000字),占35%。 4.无笔试。 教学内容安排: 周次节次主要内容主讲人 第1周1--2 An Introduction Xiao Qinghua 第2周1--2 New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3周1--2 New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4周1—2 Structural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5周1—2 Structural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6周1—2 Reader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7周1—2 Reader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8周1—2 Deconstruction Part I Xiao Qinghua 第9周1—2 Deconstruction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0周1—2 Feminist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11周1---2 Feminist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2周1—2 New Historcism Part I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3周1—2 Post-Colonial Studies Part I Xiao Qinghua 第14周1—2 Post-Colonial Studies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5周1—2 Cultural studies Part I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6周1—2 Presentation Discussion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7周1—2 Presentation Discussion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8周1—2 Self-access learning Students Preparing Term Paper References Suggested 英文部分: 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5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81. Adams, Hazard ed.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92. Best, Steven, and Douglas Kellner, Postmodern Theory.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拟试题《西方文论选读》(共3套)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一) 西方文論選讀試題 (課程代碼081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論家の作品() ①亞裏士多德②賀拉斯③王爾德④柏拉圖 2、賀拉斯寫作了() ①《詩學》②《詩藝》③《為詩辯護》④《詩學界定》 3、朗吉弩斯崇高語言の來源有() ①一個②三個③六個④五個 4、認為詩高於其他學術,是學術之父の是哪一位文論家?() ①海涅②雪萊③華滋華思④錫德尼 5、萊辛論詩與畫の區別時他主要想說の意思是() ①詩歌の節奏感優於繪畫②繪畫の表現力優於詩歌 ③詩歌在表現力和整體の優越性上強於繪畫④詩與畫二者無所謂誰更優越 6、是誰說詩性智慧是人類各種文化產生の根源?() ①夏多勃里昂②波德萊爾③維柯④但丁 7、“悲劇の本質……為酒神陶醉の夢境”是哪位文論家說の?() ①亞裏士多德②尼采③叔本華④杜夫海納 8、弗洛伊德認為() ①白日夢與夜夢沒有什麼區別②白日夢是夢,而不是幻想 ③白日夢是幻想,與夢有相似之處③詩人の創作與童年遊戲無關 9、黑格爾斷言() ①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想像②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虛構 ③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摹仿④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創新 10、《藝術與現實の美學關係》是一篇() ①深刻闡釋浪漫主義美學の文獻②深刻闡釋現實主義美學の理論文章 ③關於自然主義美學の文章④討論表現主義美學文體の文獻 11、秦納是() ①英國文論家②法國美學家③德國藝術理論家④美國文學批評家 12、詩歌の“他者”理論是誰提出來の?() ①蘭波②羅蘭·巴爾特③英伽登④海德格爾 14、美意味著對世界の本質結構の否定這是誰の理論觀點() ①薩特②瑞恰茲③盧卡挈④堯斯 15、堯斯是() ①意識流文學理論の代表②象徵主義文論の代表③接受美學の代表④新批評の理論家 16、誰在《對幾位同代人の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論?() ①波德萊爾②佩特③桑克蒂斯④雨果 17、席勒認為“樸素の詩”主要是() ①模仿神②模仿自然③模仿人④模仿社會 18、王爾德是()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所谓“文论”,指的是“批评理论”、“理论”、“话语理论”以及现在广义上所说的文化理论。简单地说,“文论”就是关于文字(包括各种符号)和文本(包括社会文本)的理论。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冲击下,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践的推动下,20世纪西方文论有继承、深化和改革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反叛和革命。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是批评家走向自觉的世纪,是文学批评走向独立的世纪。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家让—伊卡·塔迪埃在《20世纪的文学批评》一书中说:“在20世纪,文学批评首次试图与作为其分析对象的文学作品平分秋色。”研究20世纪西方文论,首先要抓住它的特点。美国批评家乔纳森·卡勒把当代理论归纳为“跨学科的”、“分析和思辨的”、“对常识采取批判态度的”和“内省性的”四个特点。其次,要注意文论的异质性和文学批评的转向,弄清文论发展的脉络。各种理论粉墨登场,既相异又互补。文学批评的转向往往以“跨越文化”的方式进行,新批评侧重于语义学,文学结构主义则整合人类学、语言学等更多学科,现象学和阐释学却同时是哲学的演绎,接受美学又联系到阅读心理学,它们都对传统批评的基础和设想进行空前的批判。第三,用文论进行文学研究时,需要有方法论的指导。方法的两级否定性、方法的层次性、方法的互补性,这些方法论中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文学批

评同时是哲学的应用模式,文学批评同时又是文学理论。最后,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分为外在方法和内在方法;前者有精神分析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比较文学批评等,后者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原型批评、文体学批评等。此外,文学批评也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如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等。 一、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 我们通常把20世纪西方文论概括为“两大主潮”、“两次转移”、“两种转向”。文论中的“两大主潮”就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次转移”指的是文论研究经历从重点研究作者到重点研究文本的转移和从重点研究文本到重点研究读者反应和接受的转移。“两种转向”指“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这是文论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从历史渊源来看,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原型。前者对理性逻辑的推崇和对归纳——演绎方法的倡导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后者的灵感说和迷狂说带有非理性的神秘主义色彩,影响了人本主义思潮。20世纪西方文论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哲学上的经验主义批判和逻辑实证主义相关,其代表性文论流派主要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叙事学等。人本主义文论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19世纪叔本华、尼采所开创的带有浓厚非理性色彩的唯意志主义美学。受其影响,20世纪西方文论形成一股蔚为大观的人本

西方文论试题库

《西方文论》 一、填空 1、新古典主义有着共同的基本主张,即“”、“”、“严守规范”、“服从古典”等。 模仿自然、崇尚理性 2、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构成的,美就是。 数、和谐 3、《判断力的批判》的作者是,《美学》的作者是。 康德、黑格尔 4、柏格森认为,实在,就是“”或“”,只能用直觉把握。 绵延、生命冲动 5、伽达默尔把作品的存在视为与的相遇,参与者和历史流传物的攀谈。 解释者、原始文本 6、文化诗学注重以、的诗学的眼光分析一切文化本文。 虚构性、想象性 7、布瓦洛认为艺术创作中人物必须、。 定性化、类型化 8、在建立民族文学的问题上,歌德认为文学是的,又是的。 民族、世界 9、唯美主义的传播因其和适应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心态。 反叛性、纯美要求 10、《艺术哲学》的作者是,《拉辛与莎士比亚》的作者是。 泰纳、斯丹达尔 11、《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的作者是,《存在与虚无》的作者是。费什、萨特 12、中世纪已经有了较为成形的阐释《圣经》的和考释古典文献的。 释义学、文献学 13、狄德罗强调戏剧要,提出了戏剧的。 拥抱现实、情境说 14、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文学的功能在于:、和判断生活。 再现现实、说明生活 15、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由、和超我组成。 本我、自我 16、《真理与方法》的作者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作者是。 伽达默尔、本杰明 17、卡勒认为批评的注意力应着眼于,读者的。

文学能力、阅读行为 18、柏拉图提出了、两大文艺政策。 驱逐诗人、文艺法制化 19、《诗的艺术》的作者是,《新科学》的作者是。 布瓦洛、维柯 20、叔本华宣称世界是我的,世界是我的。 表象、意志 21、维柯认为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都经过三个大的时代:、和人的时代。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 22、英美新批评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提出了、、悖论、反讽等理论概念。含混、张力 23、费什认为文学作品是,阅读是个。 活动艺术、事件 24、灵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另一条是。 神灵凭附、灵魂回忆 25、在康德看来,审美活动是一种与无关,不以概念为前提的“的合目的性”活动。 功利、无目的 2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是,《悲剧的诞生》的作者世。 叔本华、尼采 27、俄国形式主义提出了及相关的主张。 文学的科学性、陌生化 28、后现代主义的弊端是极端的、的倾向。 非理性、非价值化 29、荣格认为文学作品类型可以分为:和两种。 心理的、幻觉的 30、亚里斯多德把知识分为三类:理论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创造性知识 31、康德认为艺术天才具有、、和不可传授性的特征。 创造性、典范性 32、尼采用和两个象征形象来阐述他对艺术的基本观点。 酒神精神、日神精神 33、《叙述的方式》的作者是,《盲视与洞见》的作者是。 热奈特、德曼 34、西苏提出了的口号,强调妇女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 描写躯体、思想 35、“卡塔西斯”(katharsis)罗念生译为“”,朱光潜译为“”。 陶冶、净化

完整版自考西方文论选复习笔记资料

我西方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园前387年在雅典城外建立学园开始授徒讲学,撰写对话。柏拉图的作品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讨论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较多的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柏拉图《伊安》和《斐若德》内容:主要阐述了"迷狂说"和"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凭附",一是"灵魂回忆"。当诗人获得了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种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阐述的问题(1)("模仿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2)文艺的这种属性,使得它无原则地同情和滋长了人的不良心理和原始情欲,颠覆了人的理性,成为一种低贱的东西。这也正是柏拉图要在他所构想的理想国中驱逐诗人的理论依据。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17岁到雅典,成为柏拉图高足。公元前335年创办吕克昂学院。现存著作47种,文艺理论著作只有《修辞学》《诗学》及对话《格律罗斯》论文《忒俄得克忒亚》。 ▲亚里士多德《诗学》内容涉及诗的起源、分类、真实性、以及悲剧观念等问题。(1)艺术模仿说:①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或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因模仿对象不同,而有悲剧和喜剧;因模仿方式不同,而有史诗、抒情诗和戏剧。②艺术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出来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艺术所模仿的对象是真实的,艺术体现的“可然律和必然律”,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高度真实性。(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不一致: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悲剧成分(形象、性格、思想、情节、言词、歌曲)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位。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佳选择。 3.贺拉斯:罗马帝国时代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一生创作了多种诗歌,留下多种书信,其中一封名为《诗艺》。 ▲文艺观:(1)诗歌应讲求“合式”,要合情合理,人物的语言应和他的身份相符,人物年龄应与他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相符合。(2)创作要借鉴传统,要效仿希腊范例。(3)要尊重天才、理智和感情。(4)提出"寓教于乐"。文艺应能够指示人生,寓教于乐,给人以益处和乐趣。这些文艺观共同体现贺的古典主义思想倾向。 4.朗吉弩斯《论崇高》:公元前3世纪,雅典修辞学家。 (1)《论崇高》是罗马时期朗吉弩斯的一篇文论;主要讨论了崇高的含义,崇高的构成因素,崇高与社会文化背景等问题。朗的文艺观与《诗艺》有相似的古典主义倾向,但《论崇高》更具有批判性和超越性。他尊重古代传统,突出天才、激情和想象,推崇强烈的艺术效果,具有某种浪漫主义观念的成分。 (2)朗吉弩斯认为崇高语言的主要来源有五个。①最重要的是庄严伟大的思想。②强烈而激动的情感。③运用(思想、语言)藻饰的技术。④高雅的措词(恰当的选词、使用比喻和其他措词方面的修饰)。⑤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 5.普罗提诺:又名普洛丁,是古罗马哲学家,希腊人。是古希腊最后一位重要美学家。他对古代柏拉图以来的文艺美学思想作了较大的改造与发展,所建立的理论体系被后人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