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2、电磁铁教科版知识点练习六十九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复习专用)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复习专用)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放大镜的镜片中央厚,边缘薄,能够放大图像;玻璃片无厚薄,不能放大图像;近视眼镜的镜片中央薄,边缘厚,不能放大图像。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可以用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如烧杯、烧瓶、玻璃杯和矿泉水瓶,加满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称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称凹透镜。
6.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方法一是保持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是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7.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8.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方法是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
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图像是清晰的,放大倍数也相对较大。
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9.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10.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11.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12.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1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14.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均不同。
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

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1. 引言《电磁铁》是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实际应用以及相关实验操作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们可以了解电磁铁的运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增强他们对电磁学的理解。
2. 电磁铁的定义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产生磁力的装置。
它由电磁线圈和铁芯组成,通过流过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使铁芯具有磁性。
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控制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来实现。
3.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基于安培环路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使铁芯具有磁性。
磁性的强度与电流强度成正比,即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越强。
当电流停止流过线圈时,磁场也会消失,铁芯恢复到非磁性状态。
4. 电磁铁的特点和应用4.1 特点•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和方向来控制。
•电磁铁的磁力可以远远大于永磁铁。
4.2 应用场景•电磁铁常用于各类电磁设备,如电磁炉、电磁制动器等。
•电磁铁也常用于拾取金属物体、制作电磁钟等日常生活和实验中的应用。
5. 电磁铁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磁铁的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5.1 实验材料•电源•电磁线圈•铁芯•电流表•导线5.2 实验步骤1.将电磁线圈绕在铁芯上,固定好。
2.将电磁线圈的两端接上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电流表检测电流大小。
3.启动电流,观察铁芯是否具有磁性。
4.关闭电流,观察铁芯是否失去磁性。
5.3 实验结果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铁芯具有磁性;当电流停止时,铁芯失去磁性。
6. 小结本文介绍了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实际应用以及相关实验操作。
电磁铁通过流过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使铁芯具有磁性。
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性。
电磁铁广泛应用于各类电磁设备和实验中。
希望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
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二单元知识点1、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
2、能量储存在食物、燃料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做化学能。
3、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
动能、声能、光能、电能、磁能、热能等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4、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能量越大,运动路程越远;能量越小,运动路程越近。
5、人们为了更好的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换。
6、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把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7、走马灯转的快慢与扇叶的多少和扇叶与蜡烛的远近有关。
8、在电铃的内部,有一个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它就是电磁铁。
9、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10、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有关。
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磁力越小。
11、生活中电磁铁的应用:电磁吸盘、电话的听筒、扬声器、电动机、发电机…12、开关是一种能量控制装置,它可以有效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和时间。
13、街边路灯自动点亮是光控开关控制路灯工作时间。
14、将HB铅笔固定在底板上,一端与电路的导线相连,将导线另一端沿铅笔芯自左至右滑动,灯泡的亮度逐渐变暗。
15、人在做运动的时候,将体内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16、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装置是怎样工作的?答:台灯开关调节灯的亮度,失火报警器装置会自动发出声音;水龙头控制水流大小。
17、简述水龙头的工作原理、控制的能量及作用。
答:当拧开水龙头时,阀门抬起,水流出;当关闭水龙头时,阀门落下,水被阻挡;可见,水龙头开关可以控制水流大小,也就是能控制水的能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能量》知识总结一、电和磁1. 通电的导线会产生磁性。
2.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而且指南针的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3. 如果使电路短路,电流就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4. 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5. 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有没有电。
二、电磁铁1. 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 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正负极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只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时,它的磁极会改变;当只改变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 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4. 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量越多. 说明磁力越大。
5.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圈数少磁力小,线圈圈数多磁力大。
6. 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时,需保持不变的条件有电池数量、铁芯长短、铁芯粗细、导线粗细、导线长短等。
7.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电池数量少磁力小,电池数量多磁力大。
8. 增加线圈圈数和电池数量,铁芯加粗等都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三、神奇的小电动机1. 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
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和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2. 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它们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四、电能和能量1. 用电器有了电就可以进行各种“工作”----做各种运动或者发光、发声、发热. . . 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3、2电磁铁∣教科版(含答案)

3.2《电磁铁》练习一、填空题1.通电的线圈能产生()。
2.电磁铁有()和()两部分构成。
3.电磁铁通电时能产生(),断开电流后()。
4.()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
5.改变()或改变()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二、选择题1.因为(),电磁铁耗电很快。
A.电压太低B.导线太短C.连接不当D.电线短路2.根据()可以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
A.绕线方式的不同B.同极相斥,异极相吸C.电池的正负极方向D.线圈圈数3.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下列没有应用电磁铁原理的是()A.磁悬浮列车B.电磁起重机C.电磁继电器D.原子能发电厂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B.电磁铁没有南北极C.不要把电磁铁长时间的接在电路中D.通电时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5.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A.南北极改变B.南北极不变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D.磁性方向发生变化三、简答题1.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2.怎样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3.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磁性2.线圈铁钉解析:像这样由线圈和铁钉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3.磁性磁性消失解析:电磁铁最重要的性质: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4.电磁铁5.电池正负极接法线圈绕线的方向二、选择题1.B解析: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2.B解析:在通电情况下,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斥,运用的道理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3.D解析:电磁铁是电流磁效应的一个应用,与生活联系密切,如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
4.B解析:电磁铁和磁铁一样具有南北极。
5.A三、简答题1.相同点:二者均具有磁性,有南北极。
不同点:电磁铁通电才有磁性,南北极是可以改变的。
2.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式或改变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重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螺丝刀、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叫做简单机械,各种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2、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3、用力点离支点远,阻力点离支点近,是省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是费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4、省力的杠杆有开瓶器、核桃夹、;费力的杠杆有镊子、筷子、火钳;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有订书机、跷跷板。
5、像水龙头那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上用力就费力。
轮越大越省力。
7、常见的轮轴有方向盘、自来水龙头开关、门把手、扳手。
8、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9、动滑轮是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10、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成倍地省力。
1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12、生活中的斜面有:斧头、菜刀、剪刀、楼梯、盘旋的山路、立交桥引道、螺丝钉等。
1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脚蹬子是轮轴,螺丝是斜面。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柱比梁的抗弯曲能力强。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3、改变材料的形状,如把薄板性材料弯折成“V”“L”“U”“T”“工”字形状,实际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承载重量时,可以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承载的压力大,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6、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最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1课放大镜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观察工具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能否放大物体图像能放大不能放大(且图像大小不变)不能放大(但能把图像缩小)特点中央厚、边缘薄一样厚中央薄、边缘厚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放大镜。
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
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肉眼看到的蚜虫密密麻麻,也看不清细节,而在组合凸透镜下能较为清楚地看到蚜虫的肢体。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6.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7.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人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显微镜的使用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均不同。
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3.通过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注意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2020年版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2

科教版最新版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知识汇总目录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第四单元:能量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科学概念1、如果我们想看到物体的微小细节,可以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
2、放大镜乂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尽边缘薄。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4、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人,发现更多的自然奥秘。
5>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细胞是多种多样的。
6、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生物,它们也具有生物的特征。
7、微生物和人类的生活、生产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8、两个凸透镜平行摆放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两个凸透镜平行摆放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放大倍数。
10、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同一个微小的物体看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11、洋葱的表皮是山细胞构成的。
12、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生物体都是山细胞组成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如老鼠的细胞和猫的细胞不一样,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如太阳花的叶肉细胞和它的根尖细胞也不相同。
14、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3、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
16、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它们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
17、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微生物,它和我们的生产、生活都密切相关。
二、科学研讨1、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答: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2: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答:镜片的凸度(镜片最厚处与最薄处之差)不同。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答:跟镜片中间和边缘的厚度差(凸度)有关。
中间和边缘的厚度差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怎样组合凸透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答:两个凸透镜平行摆放,用支架固定,放大倍数小的在上,放大倍数大的在下。
并且找到两个凸透镜之间合适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2、电磁铁教科版知识点练习六十九
第1题【判断题】
判断题。
用裸露的导线做电磁铁效果更好。
A、正确
B、错误
电磁铁的线圈通电后,铁芯会产生磁性。
A、正确
B、错误
用干电池做电磁铁实验时,要连续进行实验,中途不能切断电源。
A、正确
B、错误
电磁铁和磁铁一样,磁性始终存在。
A、正确
B、错误
制作电磁铁时,电磁铁的线圈圈数越多越好。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电磁铁的南北极跟线圈的缠绕方向有关。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通电的线圈能产生磁性。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电磁铁通电______吸引大头针。
(填“可以”或“不可以”)【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通电线圈能产生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填空题。
电磁铁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的______,使铁芯______而产生磁力的装置。
下图是电磁起重机利用电磁铁原理搬运钢铁物品时的情景。
电磁起重机利用了电磁铁具有______接通电流产生,断开电流磁性______的基本性质。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下图是学校常用的电铃工作原理图。
通电时,电磁铁有电流通过,产生了磁性,把小锤上方的金属弹簧片吸过来,使小锤打击铃碗发出了声音,但同时电路又断开了,电磁铁失去了磁性,小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不断重复,电铃便发出连续击打声了。
通过以上文字描述我们知道了电铃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利用了通电导线可以产生______的性质。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排序题。
请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进行排序。
(______)在导线两头留出10厘米~15厘米做引出线。
(______)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50圈~100圈。
(______)固定导线两头,以免松开。
(______)用小磁针的北极靠近钉帽一端,观察实验现象。
(______)记录实验数据,标出电磁铁南北极。
(______)将导线拆下,在铁钉上换一个方向重新绕50圈~100圈。
( ______)再次用小磁针的北极靠近钉帽一端,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把线圈绕在铁钉上,通电时,铁钉会被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用电______制作电磁铁。
(填“可以”或“不可以”)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电磁铁不通电______吸引大头针。
(填“可以”或“不可以”)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由线圈绕在铁芯的外部可以做成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解答题】
简答题。
电磁铁的磁性有哪些特点?它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
【解析】:
第14题【实验探究题】
下面是某组同学做的“探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方向关系”的实验记录表,根据实验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电流从电池的______极流向电流的______极。
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电磁铁的磁极方向______;改变导线的绕向,电磁铁的磁极方向______。
在测试铁钉电磁铁的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不要把电磁铁长时间接在______上,这是因为电磁铁是很______的。
【答案】:
【解析】:
第15题【实验探究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电磁锁
电磁锁的设计和电磁铁一样,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
当电流通过电磁锁的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地吸住吸附板达到锁门的效果。
只要很小的电流,电磁锁就能产生很大的磁力.。
当使用者用钥匙靠近电磁锁时,电磁锁电源的门禁系统识别出使用者的身份后会自动断电,电磁锁失去磁力,便可以开门。
因为电磁锁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以及锁舌的构造,所以适用于逃生门或是消防门的通路控制。
电磁锁的设计原理是( )。
A、电生磁
B、磁生电
C、电流的热效应
电磁锁工作时( )电流。
A、需要很大的
B、需要很小的
C、不需要
电磁锁适用于( )。
A、小区的逃生门
B、保险柜
C、家里的房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磁锁的工作原理和电磁铁相同
B、电磁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失去磁性
C、电磁铁有复杂的机械结构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