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投资概述
首钢历史沿革

首钢历史沿革文/李舒919年,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在京西石景山建设炼厂,北京近代黑色冶金工业由此起步。
其时,北洋政府换届频仍,军阀混战,时局动荡。
石景山炼厂的建设是中国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融合,引进西方技术自主开发资源和发展大工业的早期尝试。
但在外国资本的强大压力和社会动荡的影响下,内忧外患,资金短缺,于1923年停建,只完成设计工程的8o%。
1928年,国民政府清理该公司,改组成立农矿部龙烟矿务局,对所辖石景山炼厂只保管,不续建。
直至“七七事变”,炼厂尚末投产。
抗曰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强行占有炼厂,将其改组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华北兴中公司下属的“石景山制铁所”。
日本当局从其国内搬迁二手设备,调用1O O o 余名技术人员,并驻军2000余人,强迫大批中国战俘和农民服苦役。
1938年i1月,高炉投产出铁。
同年,兴中公司改组为“北支那经济开发株式会社”,成为侵略者掠夺华北资源的中枢。
此后,日商分别于是年、1939年、1940年在北平先后组建浅香铁工厂、久保田铁工厂、锻造株式会社,并控制了中华汽炉行,将其改建为中华铁工厂。
至此,北平共有5家钢铁企业,全部被日方控制,生产战争急需的钢铁制品。
1942年,“北支那经济开发株式会社”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北支那制铁株式会社”,继续从日本和华南迁建生产装置,把石景山制铁所建成华北的炼铁基地。
侵略者强制推行野蛮生产,仅1944年3月,“北支那制铁株式会社”即发生工伤事故31812起,大批劳工伤亡。
工人奋起罢工,破坏设备,并打死了日本工头。
抗日战争期间,该厂累计产铁25万吨。
至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侵略者将高炉铸死,使工厂瘫痪。
抗日战争胜利时,北平的钢铁企业全部处于停产状态。
1945年11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接收石景山制铁所,改名石景山钢铁厂(以下简称石钢),北平另外4家钢铁企业也相继被政府接收。
锻造株式会社被改建为北平第二修械所,脱离了钢铁行特别企划\13业;1946年,久保田铁工厂并入石钢;l947年,政府将浅香铁工厂拍卖,由新业主改组为建国制铁总厂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收取赎金后将中华铁工厂发还原业主。
首钢基金评级报告

首钢基金评级报告1. 引言首钢基金是一家在中国运作的知名基金公司,成立于2001年。
该公司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基金产品,涵盖了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等不同的资产类别。
本文将对首钢基金进行评级,从基金的绩效、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基金绩效首先,我们将关注首钢基金的绩效表现。
通过对过去五年的数据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该基金在行业中的相对表现。
首钢基金在股票市场上的回报率表现良好,超过了同类基金的平均水平。
然而,基金在债券市场上的表现略逊一筹,相对较为保守。
综合来看,首钢基金的绩效评级为“A”,在行业中具备较高的竞争力。
3.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评估基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首钢基金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来管理投资风险。
首先,该基金拥有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定期审查和评估基金的风险状况。
其次,基金在投资组合中实施了适度的分散投资策略,以降低特定投资的风险。
最后,首钢基金还建立了严格的风险控制体系,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综合来看,首钢基金在风险管理方面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4. 投资策略首钢基金采用了多种投资策略来获取回报。
首先,该基金注重价值投资,在挑选股票时关注公司的内在价值和潜在增长。
其次,首钢基金也会采用成长股投资策略,选择那些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公司股票。
此外,基金还会根据市场趋势进行动态调整,以追求更好的投资收益。
通过这些投资策略的综合运用,首钢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机会。
5. 未来展望基于对首钢基金的评级和分析,我们对该基金的未来表现持乐观态度。
首钢基金在绩效和风险管理方面显示出了较高的水平,这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首钢基金还具备多种投资策略,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并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是有风险的,过去的绩效并不代表未来的表现。
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
6. 结论通过本次评级报告,我们对首钢基金的绩效、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首钢集团简介

首钢集团简介中国首钢集团(简称首钢集团)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万吨。
解放后首钢获得了新生,1958年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侧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中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70年代末首钢二号高炉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高炉。
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股份公司、新钢公司、迁钢公司、首秦公司、高新技术公司、机电公司、特钢公司、首建公司、房地产公司、实业公司、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等子公司,在香港有上市公司,在南美洲有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1090亿元,实现利润水平43亿元,钢产量1540万吨,职工近8万人。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按2006年数据评选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首钢销售收入列第10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首钢列第36位。
揭开了中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
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成为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
发展历程首钢始建于1919年,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
首钢90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首钢企业文化的演变成长史,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919----1948年:历经沧桑,饱受磨难;1948----1978年:艰苦创业,成长壮大;1979----2002年:改革腾飞,探索发展;2003----现在: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1958年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测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揭开了中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
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成为国内十大钢铁企业之一。
从1979年开始,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改革。
首钢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从1981年到1995年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承包制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有力地促进了首钢的发展。
首钢基金组织结构

首钢基金组织结构
首钢基金是中国首钢集团旗下的投资管理机构,成立于2009年。
作为一家综
合性基金管理公司,首钢基金的组织结构严格遵循行业规范和公司治理原则。
首钢基金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董事会是公司的
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战略方向和决策重大事宜。
董事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组成,他们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
监事会是负责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和监察机构,由监事和独立监事组成。
监事
会通过定期审查公司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程序,确保公司合规运营。
高级管理层是首钢基金的核心管理团队,由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总经
理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执行,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各自领域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除了以上核心组织结构之外,首钢基金还设立了投资部、风险管理与合规部、
运营管理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
投资部负责制定和执行投资策略,风险管理与合规部负责评估和控制风险,运营管理部负责日常事务和后勤支持,财务部负责资金管理和财务报告。
总体而言,首钢基金的组织结构合理完善,各职能部门协同工作,为投资者提
供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和服务。
通过严格的公司治理和有效的管理架构,首钢基金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基金管理公司,为客户创造稳健的投资回报。
首钢基金 业务模式及案例

首钢基金业务模式及案例
首钢基金是一家专注于钢铁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股权投资:首钢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对钢铁行业的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包括对钢铁企业的股权投资、对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股权投资等。
2. 产业投资:首钢基金通过产业投资的方式,对钢铁行业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包括对钢铁产业的技术研发、产业升级、产业整合等。
3. 资产管理:首钢基金通过资产管理的方式,对钢铁企业的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包括对钢铁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进行管理和运营。
4. 咨询服务:首钢基金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为钢铁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市场分析、投资策略等方面的服务。
首钢基金的业务模式主要针对钢铁行业的特点和需求,通过股权投资、产业投资、资产管理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为钢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首钢基金的案例包括对中国钢铁集团的股权投资、对河北钢铁集团的股权投资、对山东钢铁集团的股权投资等。
此外,首钢基金还参与了多个钢铁产业的整合和重组项目,如中国钢铁集团与宝钢集团的合并、山东钢铁集团与莱芜钢铁集团的重组等。
这些案例表明,首钢基金在钢铁行业的投资和整合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
首钢投资190亿在长治建300万t钢铁项目

新建 项 目将 以重 轨 、 轻轨 、 H型钢 等产 品为 主 。根 据 20 09年上半 年 国内市场情 况预 测 , 项 目建成 该
企业 管理工作 。
鲍宁 供 稿
到长治 , 而且 在 近期 总公 司也 将 派遣 少 数 管理 人 员赴 长治 , 与首钢 长 治钢 铁 ( 团 ) 限公 司 的 参 集 有
汰落后 、 优化 产业结 构 、 年产 30万 t 0 的钢铁 投 资 项 目协议 ” 。根据 协议 , 内首钢将 在 长治 投 资 3年 10多亿元 , 9 优化 首 钢 长 治钢 铁 ( 团 ) 限公 司 集 有
高到 4 0万 t 以上 。 随着 我 国高 速铁 路建 设 的大规 模 开展 ,O m lO
长定尺钢轨的生产规模 , 不仅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 为高速铁路建设做贡献, 也对企业 自身的效益和
发展具 有重大 意义 。
韦行 供 稿
长定尺 钢轨 , 其是其 中 的高 速轨市 场需求 旺 盛 , 尤
低牌号 电工钢 板大 量生产成 为可 能 。
() 6 借鉴三菱 日立 U M 轧机应用 的经验 , CW 工 作辊 改为单 锥 度辊 的辊 形 , 于轧 制 电工 钢产 用 品, 可减少边降值。
收 修 改 稿 日期 :0 9— 9— 9 20 0 0
( ) 闪光 焊 机 焊 接 电工 钢 时 , 滴 油 和 退 2用 用 火工 艺可 以提高焊缝 质量 , 减少轧 机断带 率 。
首钢 投 资 10亿 在长 治 建 30万 t 9 0 钢铁 项 目
20 0 9年 9月 1 日, 钢 与长 治 市签 署 了“ 4 售 收 入 16 8 可 8 . 3亿 元 , 润 利 2 .6亿 元 , 金 1 .5亿 元 。另 外 , 目建 设 61 税 84 项 时 , 钢总公 司将 搬 迁 一 部分 总 公 司原 有 的设 备 首
朱继民:首钢出资25亿与通钢实现战略重组

交 易 尚需 经 东航 股 东 大 会 批 准 。 东 航 出 资 共 计 2 8 元 , 其 中 现 3. 亿 金 出 资 7 元 ;以 双 方 确 认 的 经 评 估 云 亿 南 分公 司 与 航 空 营 运 相 关 的 净 资 产 出 资
l .亿 元 。 68 云 南 省 国 资 委 以 现 金 出 资 2. 4' 51  ̄
国 资 委 推 荐一 人 出任 副董 事 长 。
东航表示 ,合资公 司成立有助 于东
航 增 加 对 云 南 航 空 市 场 资 源 投 人 、增 强
番 ,人 均 销 售 收 入 、销 售 成 本 、资 产
利 润 率 、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等 指 标 达 到 首 钢
平均水平。
东航在云南航 空市场的竞 争力 ,进一 步 扩 大东航在云南航空市场的份额。
司重 组 吉 林 通 钢 集 团 签 约 仪 式 在 长 春 市
举行 ,首钢将 出资2 亿元现金受让吉林 5 省国资委持有的通钢集 团部 分股 份和向
通钢集团增资。 在 当 天 的 签 约 仪 式 上 ,吉 林 省 政
府还 与 首钢 总公 司 、首钢 控股 公 司共
中 兴 通 讯 公 司 目前 发 布 公 告 称 , 将 在 河 源 市 高 新 技 术 区 投 资 1 0 元 建 0亿 立生 产研 发培 训 基地 。该项 目预计6 年
将合 计持 有通钢 集 团7 5 %的股份 , 7.9
此 外 ,华 融 资 产 公 司 持 有 1 . 3 0 3 %, 吉
亿元 出资应于上述期 限内与东航 资产 同
步 注 入 。云 南 省 国 资 委 剩 余 出 资 1 5 8 .3 5
林 省国 资委 持有1 %,其 他小股东持 有 0
首钢简介2005

首钢简介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年产钢仅16万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自从1996年我国钢产量达到1亿吨以后,我国连续7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1年1.52亿吨,2002年1.82亿吨,2003年超过2.2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达到2亿吨的国家,人均钢产量达到154公斤;2004年达到2.72亿吨水平,比上年增加5046万吨,同比增长22.7%)。
中国的钢铁厂,早期大多挨近矿山建设,或在交通枢纽,或由外国侵略者操办建立,那时不讲究合理配置,也没有规划,因此多数都集中在东北、华北,仅在解放后的华中地区建设了武钢。
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央提出三线建设方针和规划,才开始重视钢铁工业向西部地区发展。
首钢历史作为北京为数寥寥的近代工业代表,已经与这座千年古都共生了86年。
最初的30年,首钢在关关停停中跌宕而行。
首钢建于1919年南北军阀混战年代,是因为原宣化“龙烟铁矿公司”的矿石因京汉铁路中断,无法再运到汉阳冶炼,于是北方军阀改变主意,决定在北京靠水(永定河)靠煤(门头沟)的地方自己建立炼铁厂,矿石不再南运。
这个决策,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资源条件,还是比较科学的。
但是,筹备了18年,却未生产出1吨铁。
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北京后,从日本八幡制铁所(现为组成日本新日铁公司NSC的一部分)移来1座废热式焦炉、2座小高炉,建立“石景山制铁所”。
8年期间,11座小高炉一共生产25万吨生铁。
在国民党接管3年期间,拆走8座高炉易地发展,剩余3座高炉,仅生产3.6万吨生铁(合计解放前30年仅累计产铁28.6万吨)。
解放后,首钢在很长时期里都是新中国工业企业一面旗帜。
这里一直称为石景山钢铁厂、石景山钢铁公司,简称“石钢”,但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时只能炼焦、炼铁,还不能炼钢。
1958年,这里建设了我国第一个3吨侧吹转炉炼钢厂,结束石景山钢铁厂没有钢的历史,先后建设7座侧吹转炉。
1962年把侧吹又改为顶吹工艺,第一炼钢厂成为中国第一个使用氧气顶吹炼钢技术的工厂,1964年建成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揭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1967年起陆续改为3座30吨顶吹转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1999年9月,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核准,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18025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3303万元,可用募集资金176947万元。
截止到2004年9月30日,实际使用151947万元。
其中用于钢铁业技术改造项目及补充生产流动资金共96786万元,产生经济效益37188万元;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及保险业5项55161万元,累计获投资收益4173万元;尚余2.5亿元(占募资总额的13.8%)原定用于8英寸芯片项目,到目前仍未投资。
公司拟变更该项目资金的投向,将其全部用于投资公司高等级机械用钢技术改造项目。
新项目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需要有关部门批准。
公司二届九次董事会以全票通过该议案。
新项目的具体情况: (一)一线材厂二车间大修工程 1、项目情况:通过对公司现有设备技术改造,用新型高速线材轧机生产线替代现有的一条复二重轧机生产线,以提高原生产线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改造后设备为年产高速线材40万吨;改造建设期8个月;产品定位以生产直径为5.5~20.0mm光面优质大盘卷高速线材,主要钢种为汽车胎圈钢丝、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钢帘线、冷镦钢、弹簧钢;所需原料可以自给。
税后内部收益率25.46%,投资回收期5.09年(含建设期)2、投资情况:项目总投资为25597万元,资金总需要量为27412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4819万元,在静态投资中工程直接费用23445.80万元(其中建筑费9768.54万元,安装费666.09万元,设备费13011.16万元,其它费886.73万元);新增流动资金2593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流动资金30%自筹,70%向银行贷款,贷款利率5.31%。
(以审定概算为准)。
(二)高强度机械制造用钢生产线项目 1、项目情况:通过对公司现有设备技术改造,形成一条高等级机械用钢的棒材生产线,生产能力为年产50万吨,产品定位在品种钢和高附加值圆钢棒材产品,主要钢种为高强度机械制造专用钢材的标件钢、轴承钢、齿轮钢、紧固件钢、锚链钢、抽油杆钢等;产品规格直径14.0~80.0mm的直条及直径14.0~50.0mm的盘卷圆钢。
所需原料可以自给。
建设期一年。
税后内部收益率22.15%,投资回收期5.70年(含建设期)。
2、投资情况:项目总投资3897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955万元,流动资金10078万元;30%自筹,70%向银行贷款,年率5.31%;新项目市场前景、风险及对策:新项目的两条生产线均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定位为国内市场需求量大、自给率偏低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市场前景良好。
新项目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能否如期建成投产,产品能否在最短时间里达到市场需要的实物质量,以及公司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等,进而影响投资者的利益。
对此,公司将加强项目实施进度与质量的管理,以保证按时投产;加强项目上下游生产管理与技术开发的配套,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继续深入内部挖潜降低成本,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以有效地规避风险,保证项目达到预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