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2)导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工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工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工业》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工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无论是生产制造、交通运输还是能源供应,都离不完工业的支持。

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工业的知识,了解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工业的发展历程。

3. 理解工业的特点和影响。

三、进修内容1.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工业是指通过劳动力和机器设备将原材料转化为商品的生产活动。

根据不同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工业可以分为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等不同分类。

2. 工业的发展历程- 工业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随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化经过加快,出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和机械化生产的现象。

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的摩登化经过。

3. 工业的特点和影响- 工业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规模化生产,能够大规模生产商品,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工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工业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化经过,形成了大城市和城市群。

四、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工业的定义和分类。

2. 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工业的发展历程。

3. 讨论工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思考如何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五、教室练习1. 请列举几种不同类型的工业。

2. 你知道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吗?3. 工业化经过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六、拓展延伸1. 参观当地的工业园区或工厂,了解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

2.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工业化经过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进修《工业》这一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业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程,认识到工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发。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积极思考,做一个有遥见的学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导学案

4.2 工业地域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及其类型,并结合实例来认识。

2.了解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理解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地域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重点】工业的集聚和分散【难点】工业集聚和分散的意义【方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导学提纲】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1)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及其它生产、生活,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

2.工业集聚(1)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作用: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进而降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还可以共同利用,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1概念: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2)分类a.按形成因素:分为的工业地域和的工业地域。

b.按性质: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内部工业联系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协作企业、生产规模大。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工业;工业联系,规模,工厂。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1)为了发挥不同地区的而形成了工业分散。

(2)企业类型: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可以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其零部件生厂可分散在许多地方。

(3)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2.工业的地域联系(1)条件:现代化的方式,现代化的和手段。

(2)意义:促进地域之间的、物质和等的流动。

下列各组布局在一起的工厂之间存在哪种联系1. 服装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2.玻璃厂、橡胶厂、油漆涂料厂、电子元器件厂、发动机厂、汽车制造厂、齿轮厂3.服装厂、电器厂、制鞋厂、食品厂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阅读课本64页图4.8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1.分析图中的现象说明了工业的布局有什么趋势?2.工业在哪些情况下适合分散?一.选择题1.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开辟所依据的原理是( )A.开发区劳动力充足B.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理上相互接近C.把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D.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2.下列工厂中,哪些宜靠近钢铁厂()A.电风扇厂B.机床厂C.手表厂D.化工厂3.下列关于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地域都是自发形成的B.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C.工业地域都形成工业城市D.钢铁工业区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4.以下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B.可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C.与获得利润的多少无关D.增大能源消耗5.体现工业形成逻辑关系顺序的是()①工业地域②工业城市③工业集聚④工业联系⑤工业地带A.②①④③⑤B.①④⑤③②C.④③①②⑤D.⑤①③④②6.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上海的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二.非选择题7.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粘土矿、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棉麦产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目标导学1、认识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掌握我国主要工业区、工业城市的分布,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重点、难点)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学法指导结合地图和文字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本节内容.知识网络我来建(一)探究获知一:工业与我们1、读课本117—118页内容和图4.23、4.24了解:1)、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工业的分类:重工业是以提供_____为主,轻工业是以提供_____为主.(二)探究获知二:工业的空间分布2、读课本119页内容和图4.25,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是:A沿铁路线分布:_____、_____、_____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B沿河分布:_____流域是重要的_____开发地带.C沿江分布:长江沿线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地带. D沿海分布:沿海地区集中了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和_____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3、知识拓展:我国主要的经济特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获知三:积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4、结合课本122—124页自主探究: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_____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北京的_____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5、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_____,呈现出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开发重点.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_____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_____的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_____有密切关系的产业.反思收获:1、我的收获:学习了本节课有何收获?(包括知识、情感、方法、能力等方面)2、我的困惑:本节课,你有哪些内容没掌握好?请你参考下列主要三条求助热线加以解决.①、看课本②、问同学③、问老师3、课堂总结:请把本节课你认为难学的或容易混淆的知识记下来.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目标导学1、认识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掌握我国主要工业区、工业城市的分布,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重点、难点)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学法指导结合地图和文字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本节内容.知识网络我来建(一)探究获知一:工业与我们1、读课本117—118页内容和图4.23、4.24了解:1)、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工业的分类:重工业是以提供_____为主,轻工业是以提供_____为主.(二)探究获知二:工业的空间分布2、读课本119页内容和图4.25,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是:A沿铁路线分布:_____、_____、_____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B沿河分布:_____流域是重要的_____开发地带.C沿江分布:长江沿线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地带. D沿海分布:沿海地区集中了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以及_____和_____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3、知识拓展:我国主要的经济特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获知三:积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4、结合课本122—124页自主探究: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_____基础上的新兴产业.北京的_____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5、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_____,呈现出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开发重点.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_____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_____的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_____有密切关系的产业.反思收获:1、我的收获:学习了本节课有何收获?(包括知识、情感、方法、能力等方面)2、我的困惑:本节课,你有哪些内容没掌握好?请你参考下列主要三条求助热线加以解决.①、看课本②、问同学③、问老师3、课堂总结:请把本节课你认为难学的或容易混淆的知识记下来.。

初一地理第五章第二节《工业的分布和发展》-2PPT课件

初一地理第五章第二节《工业的分布和发展》-2PPT课件

B
②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C
③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
④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课后练习】
综合题
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3)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
是 沿海,海陆交通便利

(4)关于D工业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选择填空)
A.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能源丰富,水资源紧张
太阳能发电
“玉兔号”月球车
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
说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 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 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 环渤海 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地区 •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 长江 渤海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 三角洲 集中的地区。
“大分散,小集中”
珠江三角洲
第五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主讲人 王秀菊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云岗中学
本节主要学习内容
工业的概念。 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家和学校中,我们会用到哪些工业产品?请同学们选择一 种,说说其生产过程。
面包的 生产过程
生产小麦,为面粉 小麦加工,为面包
京津唐工业基地
读图思考: 1.阅读图例,说出京津唐工业基地主要的 工业部门有哪些?概括该工业基地在全国 的地位及作用。 2.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影响京津唐工业 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各有哪些?
京津唐工业基地
读图思考: 1.阅读图例,说出该工业基地主要的工业 部门有哪些?概括该工业基地在全国的地 位及作用。
城市建筑
航天基地





纺织厂

2024年八年级的地理教学计划样本(3篇)

2024年八年级的地理教学计划样本(3篇)

2024年八年级的地理教学计划样本本学年度八年级地理备课组将秉承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的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诲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润泽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并实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与“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方针。

具体实施工作如下:一、备课环节1. 备课组活动将加强并定期举行,以保证每周一次。

通过集体备课,明确各教学模块的重难点,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教学效率。

2. 对八年级地理导学案进行详尽研讨与修订,着重于引导、探索和发酵三个环节,确保导学案在引导学习方面的实效性,避免仅作为习题集使用。

二、课堂教学1. 课堂教学应体现小班教学的精细化特点,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逐步建立与地理学科相契合的润泽教学模式。

2. 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提升学生读图能力,以突显地理学科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三、作业与辅导1. 作业批改需规范、迅速。

实施作业的二次批改制度,对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专门的澄清和讲解。

2. 强化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可通过课间一对一辅导或学生间的互助合作来实现。

四、教师专业成长1. 积极参与学校及区级部门组织的地理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通过听课交流,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

2.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记录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师生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024年八年级的地理教学计划样本(二)教学指导大纲摘要:本教学指导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通过观察身边的地理事物,形成地理表象,进而引导学生掌握地理信息,运用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认识和理解地理分布与发展变化的规律。

鼓励学生运用地理概念和原理分析和判断地理现象,从而提出针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并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本大纲强调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地理审美能力。

关注家乡和国家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尊重,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形成全球视野。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导学案一、导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将盘绕工业的分布和发展展开讨论,通过进修,让同砚们了解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深入了解工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工业在举世范围内的分布情况;2. 掌握工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和趋势;3. 理解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2. 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3. 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进修过程1. 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 工业的地理分布受自然条件、人文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例如,水资源、能源、交通等因素都会影响工业的分布。

- 在举世范围内,工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北美等地区。

这些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优势,能够更好地支持工业的发展。

2. 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举世化的发展,工业生产的举世分工越来越明显。

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具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环保认识的提升也推动着工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变。

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逐渐被淘汰,清洁生产逐渐成为主流。

3. 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 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增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五、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工业的地理分布规律、发展趋势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只有不息发展和创新,才能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思考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六、作业安置1. 思考:工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有哪些?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 阅读:选择一篇关于工业发展的新闻报道或论文,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

3. 探究:调查你所在地区的主要工业产业,了解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全部

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全部

前言只要给梦想插上翅膀,它总能带你到达至高峰,这对飞翔的翅膀,一个叫拼搏,一个叫坚持。

本册的重点是围绕中国本土疆域的人口、民族、地形、气候、资源和经济的发展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学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讲述中国的整体情况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全貌,包括疆域、人口在世界所占的比例,运用对比记忆法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第三章和第四章所讲述的是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在中国这片辽阔的疆域上,中国人逐渐发展的农业、工业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作为十四中的校本教材系列之地理八年级(上),导学案共分两大部分:预习案和探究案。

预习案是要求学生对于新课学习之前的自我预习,共分四大模块:【读图导学】、【课前预习】、【自主检测】、【我的困惑】。

探究案是对于学习完本节课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研究所用,也是对于学生知识的扩展和能力懂得提升,探究案共分五大模块:【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收获展示】、【总结归纳】、【能力训练】。

以下是各部分模块的详细说明:预习案:【读图导学】:主要针对书中重要的图进行阅读和分析。

【课前预习】:书中的重点内容多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以达到学生阅读书中重点内容的目的。

【自主检测】:学生对于预习效果的自我检测。

【我的困惑】:学生写出在预习中的困惑,等到课堂中讲解以求答案。

探究案:【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互相探讨以达到解决问题、共同进步的目的。

【拓展延伸】:与本节课的联系现今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

【收获展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怎样的收获。

【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的记录、整理。

【能力训练】:以《资源与评价》为主,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查缺补漏。

本册导学案的内容为八年级(上),共四章、十二节内容、第一章: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重点内容是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人口的分布特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第二章: 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河流和湖泊,重点内容是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和我国主要山脉、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黄河。

(完整word版)八年级地理作业规划设计[1]

(完整word版)八年级地理作业规划设计[1]

八年级地理作业规划设计编写人:八年级组一、设计理念与思路:1、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差异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作业设计要突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调动学生积极性,抓牢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以多种形式的、多层次的训练方式,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所收获。

3、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过关训练使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4、突出重点,强化练习作业设计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需要,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因材施教。

二、作业形式1、导学案预习提示2、导学案达标练习3、单元过关训练4、纠错本.三、作业要求1、按时完成作业2、书写认真、规范3、错误试题要订正或重做四、八年级地理作业设置1、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导学案预习与达标练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导学案预习与达标练习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预习与达标练习第一章过关达标测试第一章达标测试纠错2、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导学案与达标练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导学案与达标练习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导学案与达标练习第二章达标测试第二章达标测试纠错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问题丰富人均不足导学案与达标练习第二节土地资源导学案与达标练习第三节水资源导学案与达标练习第三章达标测试第三章达标测试纠错4、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导学案与达标练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与达标练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导学案与达标练习第四章达标测试第四章达标测试纠错五、作业批改对学生的作业采用全批全改、面批、学生互批等形式进行.每次作业及时收缴,及时批改,及时纠错。

批改时应做好记录,对优秀作业和改善的作业要有所记录,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也要做好记录,作为评讲作业的依据。

六、作业讲评表扬优秀作业,指出不足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二课时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吴晶审核:东山中学地理备课组时间:2012-10【学习目标】1、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2、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
【学习流程】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
(一) 自学提示:1、学生自学教材(P112-115)
2、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特点及原因
3、问题:⑴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_______
和_________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________含量很高。

⑵北京的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般都依附于。

⑷读P114页图4.29“北京高新技术园区图”结合材料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中关村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68所高等院校,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00多家研
究所及38万科技人员,有322名两院院士在这儿工作和生活……是全世界屈指可
数的知识与人才的密集区之一,这是中关村发展的资源基础。

现在是市场经济,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喜好,谁能最先掌握市场的
需求情况,谁才能获得最大的市场。

所以各厂家都为拓宽市场,随消费群体喜好的
变化,产品款式也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

高技术是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新兴群体,这三者的投入都明显高于一般传统技
术,高技术研究需要大量高、精、尖设备的投入。

摩托罗拉在1999年中国各地包
括香港共18个研发中心,研究投资额高达13亿元人民币。

高新技术产业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P114页图4.30“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
哪些省区没有形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哪儿?
(二)个人默学课本112至115页(8分钟)(三)小组交流(2分钟)
二、展示与质疑:展示问题⑴至⑸
三、点拨与归纳: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2)
积极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大
发展特点:销售收入中,的费用比例大
高新更新换代快
技术多依附于,呈现的分布
产业分布:是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试验区
四、检测与反馈:
1.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的条件是()。

A 丰富的自然资源
B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C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D 雄厚的科技力量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
A沪宁杭地区B京津唐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D长江三角洲地区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区是()
A上海、北京B哈尔滨、天津
C成都、大连D武汉、重庆
4.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A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B中关村科技园区
C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D上海浦东高新技业园区
答案:一、自学与交流:
⑴新的科学技术;电子;信息类;科技。

⑵中关村
⑶大城市。

⑷高新技术产业特点:①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②.销售收入中,
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③产品更新换代快。

⑸青海、西藏;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三、点拨与归纳:
科技人员
用于研究与开发
产品
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中关村
四、检测与反馈:
1、D
2、C
3、A
4、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