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导学案
第二章整式单元导学案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课题:2.1单项式审核人 主备人:袁 振 使用日期 姓名: 【学习目标】: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列代数式(1)若边长为a 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体积为 ;(2)铅笔的单价是x 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 元; (3)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 千米/小时,行驶t 小时所走的路程是_______千米; (4) 设n 是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 二、自主学习: 1.单项式:通过上述特征的描述,从而概括单项式的概念,:单项式:即由_________与______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补充: 单独_________或___________也是单项式,如a ,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21+x ; (2)abc ; (3)b 2; (4)-5ab 2; (5)y+x ; (6)-xy 2; (7)-5。
解:是单项式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四个单项式31a 2h ,2πr ,a bc ,-m 中,请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分别是什么?小结:一个单项式中,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为这个单项式的________一个单项式中,_____________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4.学生阅读课本55页,完成例1【课堂练习】:1.课本p56:1,2。
2.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能说出人及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通过自身体验和制作模型,能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3.认同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重点难点】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42~45页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课文P42~43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蚯蚓的____,鱼的游泳,鸟的飞行,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__等。
2.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组成的。
骨与骨之间通过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附着在其上的肌肉称为_____。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3.观察关节示意图,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周围由_________包裹着,内部形成_______的________。
关节腔内含有_______,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_______。
4.肌肉中间较精的部分叫__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____,它可绕过_____连在_______的骨上。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课文P44~455.骨的位置变化产生_____,骨本身是不能运动,它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____。
骨骼肌受____传来的刺激_____时,会牵动骨绕___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会产生运动。
6.骨骼肌只能收缩骨改变位置,而___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____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当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弯曲;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伸展。
8.人体的骨骼由___块骨连接而成,约占体重的20%。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头部颅骨之间的_____连接;②脊椎骨之间以____相边连,属____连接;③其他骨之间多以____(也叫活动连接)相连。
人体内的骨骼肌有___多块,约占体重的40%。
人教版新课标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导学案

装订线装订线班级:姓名:组别: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课时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学会物质的分类方法,掌握物质的分类标准。
【学习重点】掌握物质的分类标准。
【基础问题】1.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以分为,,三态。
例如:对于空气、水、硫酸、矿石、石油、煤炭,进行从状态分类,可以将归为一类。
将归为一类,将归为一类2.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了元素和元素;其中Na、Mg 、Al 、Fe、Cu、Zn等属于元素,O、S、N、P、Cl等属于元素。
3.对于化合物,我们可以根据组成特点,把它们分为:、、、四大类,是否还可以对它们继续分类?试举一例。
4.对于化学反应,在初中我们把它们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
【探求新知】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
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人们可以分类进行学习,从而认识他们的性质。
同类事物可以使人的认识举一反三,不同类的事物可以使人的认识由此及彼。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例: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海水②蒸馏水③氨水④食盐水⑤汞⑥液溴⑦硝酸溶液⑧硝酸银⑨纯碱⑩烧碱⑾乙醇⑿生石灰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1.交叉分类法定义:。
【基础练1】某些盐的交叉分类(将下列三种盐和对应的类别用短线连接)按阴离子分类按阳离子分类Na2CO3碳酸盐钠盐K2SO4硫酸盐Na2 SO4钾盐Na2CO3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Na2 SO4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K2SO4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K2CO3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基础练2】(1) 对下列碱NaOH、KOH、M g(O H)2、B a(O H)2、进行交叉分类。
(填化学式)一元碱二元碱难溶性碱可溶性碱。
第二章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包科领导:年级组长:使用时间: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复习)【学习目标】1.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会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3.掌握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重点、难点】1.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会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3.掌握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限时独立完成导学案;2、用红笔勾画出疑难点,提交小组讨论;3、带※为选做题;【自主探究】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①离散型随机变量;②分布列;③两点分布;④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①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及性质;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及性质;③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3.正态分布①正态密度曲线;①正态分布中的三个概率.4.思想方法:——————————————————————————————————【合作探究】1、袋中有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其中1个白球和4个黑球,每次从中任取一球,每次取出的黑球不再放回去,直到取出白球为止.求取球次数 的期望和方差.2、已知每门大炮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3.0,那么要多少门这样的大炮同时对某一目95?标射击一次,才能使目标被击中的概率超过%3、某商场要根据天气预报来决定国庆节是在商场内还是在商场外展开促销活动.统计资料表明,每年国庆商场内的促销活动可获得经济效益2万元;商场外的促销活动如果不遇到有雨天气可获得经济效益10万元,如果遇到有雨天气则带来经济损失4万元,9月30日气象台预报国庆节当地的降水概率是40%,商场应该选择哪种促销方式?4、一批电池用于手电筒的寿命是均值为35.6小时、标准差为4.4小时的正态分布.随机从这批电池中任意取一节电池装在电筒中,问这节电池可持续使用不小于40.0小时的概率是多少?【巩固提高】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如下:则A .0.1 B .0.2 C .0.5 D .0.672.设服从二项分布),(p n B 的随机变量ξ的期望和方差分别是15和445,则p n ,的值分别是( ) .A .41,50B .41,60C .43,50D . 43,60A .21 B .0 C .2 D . 随p 的变化而变化 4.连续抛掷两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差是一个随机变量ξ,则=≤≤-)44(ξP . 5.正态总体)94,0(N ,则数据落在)32,(-∞内的概率是 .。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第二章线与角导学案

第1节《线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掌握其表示方法,理解并能运用相关性质、公理.。
2、在感受美妙多变的图形世界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探究等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组间竞争等形式,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进取意识,激发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学习重点】: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
【学习难点】:掌握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的方法。
第一课时导学案预习案【使用说明】1、自学课本第16页内容。
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
3、把自学中存在的疑惑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中”。
【预习自测】:⒈下面的线中,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请把序号填在相应括号里。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2.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是 ;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是;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是我的疑问:探究案【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3(1)如图:线段可以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那么图中的线段可以记作_____或_____。
(2)射线可以用表示端点和射线上另一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A··B(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那么射线可以记作_____ 。
(3)直线可以用表示直线上任意两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A··B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那么的直线可以记作_____或_____探究点二:线段,射线和直线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在小组内说一说。
端点数延伸性(有/没有)能否度量线段射线直线小组汇报:回答:我们组的讨论结果是这样的:1.从端点数来分析: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2.从延展性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能否度量上来分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③④⑤B A探究点三:(1)用一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过一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我们组研究的结论是:(2)用两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过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我们组研究的结论是:探究点四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训练案【巩固新知、强化提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条线段只有两个端点; B 、射线有两个端点C 、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D 、直线AB 与直线BA 表示同一条直线 2.我是小法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音备课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音备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2.掌握声音的特性与传播规律。
3.了解声音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声音的基本原理和产生方式。
2.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规律。
三、教学难点1.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的解释和应用。
2.声音传播速度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2.板书工具和白板。
3.实验器材:发声器、细火柴棒、弹簧、玻璃棒等。
4.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例如播放一段好听的音乐,让学生们畅谈自己对声音的感受和了解,引导学生们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方式。
第二步: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1.邀请学生观察发声器的结构,并请学生描绘出发声器的原理图。
2.解释发声器的工作原理:当电流通过发声器线圈时,线圈内的铁芯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快速振动,从而震动空气,产生声音。
3.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介质?第三步:声音的传播速度和特性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1:让两名学生分别用发声器和接收器,相距一定距离,进行暗中交流。
通过计时器计算出声音的传播时间,从而计算出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2:让学生通过观察水中传播声音的实验,思考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特点。
2.讲解声音的特性:–音调:通过调整发声器的频率,观察音的高低变化。
–音量:通过调整发声器的振幅,观察音的大小变化。
第四步: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1.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的反射现象。
–实验:让学生用发声器向墙壁发出声音,在不同位置用接收器接收声音,并观察声音的反射方向和音量变化。
2.讲解声音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的传播和折射规律。
3.讲解声音的干涉现象:–引导学生用光源和狭缝模拟声音干涉,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解释声音干涉的原理。
第五步:应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 1. 如何通过反射利用声音定位方位? 2. 如何利用声音折射改变声音的传播方向? 3. 如何利用声音干涉增强声音的音量?六、课堂练习1.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数学七上第二章《2.1整式》导学案

数学七上第二章《2.1整式》导学案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刘渡中心学校 丁浩勇知识导学学习目标导航1.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等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3.养成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典型例题精讲【例】 把下列各式填在相应的集合里:253a -,x 5,2ab ,5232-+x x ,y -54,722y x -,y x xy +,0,π. 单项式集合:{ …}; 多项式集合:{ …}; 整式集合:{ …};分析:根据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来选择分类.解:单项式集合:{253a -,2ab ,722y x -,0,π…};多项式集合:{5232-+x x ,y -54…}; 整式集合:{253a -,2ab ,5232-+x x ,y -54,722y x -,0,π,…}.方法归纳:要注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特别是它们所包含的运算,另外,要注意所给式子的原始形式.如xx可化简为1,但它不是整式.课堂预习1.像216b π、x 53、a 2h 等,都是 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 叫做单项式的次数.3.几个单项式的 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里,每个单项式(连同符号)叫做多项式的 ,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项.4.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 ;5.一个多项式中,次数 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当堂训练1.某次旅游分甲、乙两组,已知甲组有a 名队员,平均门票m 元,乙组有b 名队员,平均门票n 元,则一共要付门票________元.2.某公司职员,月工资a 元,增加10%后达到________元.3.如果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为x ,个位上数字为y ,则这个两位数为________. 4.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整式. 5.单项式21xy 2z 是________次单项式. 6.多项式a 2-21ab 2-b 2有________项,其中-21ab 2的次数是________. 7.整式21,3x -y 2,23x 2y ,a ,πx +21y ,522a π,x +1中________是单项式,________是多项式.8.x +2xy +y 是________次多项式.9.制造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a 元,先提价5%,后降价5%,则此时该产品的成本价为( )A .不变B .a (1+5%)2C .a (1+5%)(1-5%)D .a (1-5%)210.第二十届电视剧飞天奖今年有a 部作品参赛,比去年增加了40%还多2部,设去年参赛作品有b 部,则b 等于( )A .%4012+-aB .%4012++aC .a (1+40%)+2D .a (1-40%)-21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价格不断降低,某品牌电脑按原售价降低m 元后,又降低20%,现售价为n 元,那么该电脑的原售价为( )A .(54n +m )元 B .(45n +m )元 C .(5m +n )元D .(5n +m )元课后作业1.含盐20%的盐水x 千克,其中含盐________千克,含水________千克.2.甲车的速度为每小时x 千米,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y 千米.若甲、乙两车由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t 小时后相遇,则两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若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出发,同向而行,t 小时甲车追上乙车,则两地距离为________千米.3.有一棵树苗,刚栽下去时,树高2.1米,以后每年长0.3米,则n 年后树高_____米. 4.某省为了解决药品价格过高的问题,决定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其中将原价为a 元的某种常用药降低40%,则降价后此药价格是( )A .4.0a元 B .6.0a 元 C .60%a 元D .40%a 元5.下列单项式次数为3的是( ) A .3abc B .2×3×4 C .41x 3yD .52x6.下列代数式中整式有( )x 1,2x +y ,31a 2b ,πy x -,xy45,0.5,aA .4个B .5个C .6个D .7个7.下列整式中,单项式是( ) A .3a +1 B .2x -y C .0.1D .21+x 8.小芳家去年结余6000元,估计今年可结余10000元,并且今年收入比去年高15%,支出比去年低10%.(1)若去年支出x 元,求去年收入多少元?今年的收入和支出各多少? (2)若今年支出x 元,则今年收入多少元,去年的收入和支出各多少? 9.某人买了50元的月票卡,乘车后的余额如下表次数 余额 1 50-0.8 2 50-1.6 3 50-2.4 …………求:(1)乘车m 次时的余额为多少元? (2)乘车13次时的余额是多少? (3)最多能乘多少次?10.请你写出一个四次项系数为-1的四次多项式,并指出其余各项的次数和系数. 11.在多项式-x 4+2x 2y 2-y 4+3xy 2-3x 2y 中填括号,要求把三次项相结合放在前面带有正号的括号里.12.如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 课堂预习要点感知:1.数与字母;2.指数和;3.和,项,常数;4.整式;5最高.当堂训练1.am +bn 2.1.1a 3.10x +y 4.单项式 多项式 5.四 6.三,3 7.2123x 2ya 522a π;3x -y 2 πx +21y x +1 8.二;9.C 10.A 11.B课后作业1.0.2x 0.8x ;2.tx +ty tx -ty ; 3.2.1+0.3n ;4.C 5.A 6.B 7.C 8.(1)6000+x 1.15(6000+x )元 0.9x 元;(2)10000+x 23)10000(20x +元 910x 元9.(1)50-0.8m (2)50-0.8×13=39.6(元) (3)62 10.(略)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11.-x 4+2x 2y 2-y 4+(3xy 2-3x 2y ) 12.23a 2。
必修2第二章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导学案

2.3.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学习目标】①理解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定义;②简单应用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重点难点】重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简单应用难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简单应用【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66~P67,完成下列题目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斜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斜足。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二、问题导学1、如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度数取值范围是什么?三、预习自测1、一条直线和平面所成角为θ,那么θ的取值范围是()(A)(0º,90º)(B)[0º,90º] (C)[0º,180º] (D)[0º,180º)2、设斜线与平面α所成角为θ,斜线长为l,则它在平面内的射影长是.3、直线a与平面α斜交,则在平面α内与直线a垂直的直线()(A)没有(B)有一条(C)有无数条(D)α内所有直线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A1B与对角面BB1D1D所成的角.探究案【例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A1B和平面A1B1CD所成的角。
【例2】如图,已知AP⊥BP,P A⊥PC,∠ABP=∠ACP=60º,PB=PC=2BC,D是BC 中点,求AD与平面PBC所成角的余弦值.课堂检测1.若斜线段AB是它在平面α内的射影长的2倍,则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 A.60°B.45°C.30° D.120°2、在正方体AB-A1B1C1D1中,BB1与平面AC成角的余弦值为()A.23 B.33 C.23 D.633、已知∠ACB=90º,S为平面ABC外一点,且∠SCA=∠SCB=60º,则SC和平面ABC所成的角为.4.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则求AC1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编号:20
执笔:张风华
审核:七年级数学组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课题:2.1单项式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评价等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重、难点】
(1)100×2+252×2=__________,
9、单项式-x2yz2的系数、次数分别是( )
A. 0,2 B. 0, 4 . C. -1,5 D.1,4
10.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7xy2的系数是7;( ) -x2y3与x3没有系数;( )
-ab3c2的次数是0+8+2;( ) -a3的系数是-1;( )
-32x2y3的次数是7;( ) πr2h的系数是 。( )
1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x+1; ; πr2; - a2b。
答:
范县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导学案编号:21
导学案编号:21
执笔:张慧利
审核:七年级数学组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课题:2.1多项式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D.- 的系数为- ,次数为3。
6.下列关于23的次数说法正确的是( )
A. 2次 B. 3次 C. 0次 D. 无法确定
7.- a2b- ab+1的次数为,其中三次项系数是,二次项为,常数项为,写出所有的项。
8.如果 为四次单项式,则m=____;
范县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导学案编号:22
例如,多项式 有_____项,它们是______________。其中常数项是________。
多项式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例如,多项式 最高次项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为。
_________与___________统称整式。
知识链接
单项式:即由_________与______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单独_________或___________也是单项式,如a,5。
(4) 设n是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合作探究】
4.单项式:
通过上述特征的描述,从而概括单项式的概念,:
单项式:即由_________与______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
补充:单独_________或___________也是单项式,如a,5。
导学案编号:22
执笔:张慧利
审核:七年级数学组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课题:2.2 合并同类项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评价等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认识同类项。
2.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重、难点】
正确合并同类项。
【自主学习】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3)一个数比数x的2倍小3,则这个数为_________;
(4)鸡兔同笼,鸡a只,兔b只,则共有头个,脚只。
2.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合作探究】
3.多项式:
学生阅读课本58页完成下列问题:
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像这样,_______________的和叫做多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__。
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
师生反思
4.问题:
(1)多项式的次数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吗?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吗?
【展示提升】
完成课本P58练习1,2
【达标测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项式 的系数为-2,次数为2
B.单项式a的系数为0,次数为0
C.3x2y+4x-1的次数为3,常数项为1.
一个单项式中,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为这个单项式的________一个单项式中,_____________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学法指导
5、同学们认真预习教材完成导学案自学内容,画出重点内容及标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
6、课堂上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7、及时改正、完善导学案。注意双色笔使用。
8、对于疑难问题、易出错知识点和规律及时整理到纠错本上。平时多复习思考。
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自主学习】
课下预习课本P54-57,完成以下内容;
1.列代数式
(1)若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体积为;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
是元;
(3)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行驶t小时所走的路程是_______千米;
5.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 ; (2)abc; (3)b2; (4)-5ab2; (5)y+x; (6)-xy2; (7)-5。
解:是单项式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
1、同学们认真预习教材完成导学案自学内容,画出重点内容及标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
评价等级: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导学,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2.能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及其次数。
【重、难点】
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
【自主学习】
1.列代数式:
(1)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b,则长方形的周长是;
(2)某班有男生x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人;
-m
数字因数
字母因数
小结:一个单项式中,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为这个单项式的________一个单项式中,_____________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7.完成P57练习1,2
【达标测评】
8、 ,x+1, -2, , 0.72xy,各式中单项式的个数是( )
A. 2个 B.3个 C.4个 D.5个
2、课堂上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3、及时改正、完善导学案。注意双色笔使用。
4、对于疑难问题、易出错知识点和规律及时整理到纠错本上。平时多复习思考。
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
师生反思
6.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四个单项式 a2h,2πr,abc,-m中,请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分别是什么?
单项式
a2h
2πr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