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导学案-湘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优秀课件(3课时)40-10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优秀课件(3课时)40-10

D.光照长短
谢谢!
八年级上册地理(RJ)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最新人教版
新课导入
猜猜植被所在地?
猜猜民居所在地?
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新课讲授
一、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温故知新
某地年降水柱状图
要了解中国降水量的空间(时间)分布情况, 选择哪类地图呢?
知影响
一年一熟
指出作物熟制与温度带的位置关系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三熟
农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知影响
这些水果生长在哪个温度带?
课堂小结
冬季偏北风 (加剧) 纬度因素 (主导因素)
地形因素 (影响明显)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随堂演练
1.我国漠河镇与海口市的1月平均温相差近50摄氏度,
最主要的因素是
(D)
A.海陆位置差异
B.东西北纬度跨度广
2.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
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其中,把我国划分为
不同温度带的标准是依据
(C)
A.气候特征
B.干湿程度
C.气温差异
想一想:1月0℃等温线南北地区的河 流有什么不同现象?
探寻原因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秦岭
0℃等温线
34° N
想一想:1月0℃等温线在哪偏离纬 线,为什么?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32°N
探寻原因
地形图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气候(第3课时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八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件(人教版)

气候(第3课时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八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件(人教版)

B. 大陆性气候显著
C. 气候复杂多样
D. 季风气候显著
谢谢合作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气候
气候特征
气候复 杂多样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 高原山地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影响因素
地形
1.我国同时引进世界上的亚热带、温带、亚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你认为下列哪一地区能
C.温差大 D.冬季寒冷
5.五道梁镇位于被世人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冬季
降水较少。地高天寒,四季皆冬。
影响该地气候的主导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大气状况
B
6. 导致我国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 A )
A. 冬季风的影响 B. 夏季风的影响C. 季风的影响 D. 纬度位置的影响
漠河·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漠河
夏季高温 多雨, 冬季寒 冷干燥
吐鲁番·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少,集中在夏季
吐鲁番
冬冷夏热 ,气温 年较差 大, 降水稀少
五道梁·高原山地气候
五道梁
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高寒气候 ,全年 低温, 降水较少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南涝北旱”
雨带迅速推至 北方,在北方
滞留时间长
长江中下游平 原“空梅”;
北方多雨
“北涝南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非季风区
阴山山脉

2019年初中地理-八年级第3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2019年初中地理-八年级第3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冷空气 冷空气 气 空气 冷空气 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 暖空 暖 暖
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
3、梅雨:夏初,江淮流域阴雨连绵。
4、沙尘暴:大风扬起沙尘,空气混浊,能见度低。
寒潮
台风
沙尘暴
三、多气象灾害
• • • • •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
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 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
思考:为什么不是西北地区?
小结
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
季 风 气 候 显 著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冬季风与夏季风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多 特 殊 天 气 和 气 象 灾 害
寒潮的定义及影响 梅雨的特征 台风的特点 沙尘暴的特点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 洪涝与干旱的概况 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
随堂演练
1.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

D

A.北方雨季长
B.南方雨季短 C.北方雨季开始早 D.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
2.寒潮出现的时间一般
A.夏初 B.春、夏两季

C

C.冬半年
D.春、夏、秋三季
3.影响我国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C.冰雹 B.寒潮 D.旱涝灾害
雨热同期--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普遍高温。这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 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 线之北,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 多的季节,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林木、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

亚热带
拉萨
热带
乌鲁木齐
广州
高原气候区
海口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 气温分布规律,我国冬季南北 温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 普遍高温。了解这些知识便于 我们掌握规律,趋利避害,让 大自然能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 务。



划 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哪里?

秦岭——淮河一线
3、该分界线与一月 0°C 等温线大体一致
气温与植物的生长
气温与民居
墙体厚, 双层窗, 以炕代床。
高大宽敞, 墙体高。
竹楼
气温与 三熟 一年三熟
北京
寒温带
哈尔滨
南京
中温带
兰州
上海
暖温带
漠河
昆明
广州
漠河
秦岭山脉 和淮河一 线
海口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南 北普遍高温
小结
一、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 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高温
寒温带


暧温带 温
高原气候区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1、我国划分温度 带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南北气温的

差异并结合农业生 产实际,从北到南

分为5个温度带

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中国的气候课件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中国的气候课件新版湘教版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2、夏季:
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3、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4、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二、温度带
1、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高原气候区
2、划分依据: 活动积温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思考: 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回顾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
气温曲线图
降水量柱状图
•概念: 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 •性质:1、等温线稀 疏,则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密集,表示气温差别大; 2、等温线是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表示气温因 纬度而不同,影响因素以纬度因素为主;
做一做
高寒区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江 西 省
我们西安市于 哪个温度带呢?
1.东北平原属于哪 个温度带?
2.华北平原属于哪 个温度带?
3.长江中下游平原 属于哪个温度带?
4.青藏高原属于哪 个温度带?
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 0℃ 等温线通过的 地方, 亚热带 与 暖温带 的分界线。
中国的温度带
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 南省西双版纳、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台湾省南 部属于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
3.各温度带是如何分布的?
4.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
5.各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6.我们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温度带?有哪些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如何?
我国的温度带
温度带—— 以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 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 划分的地带。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2.了解中国大陆性特征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教学重点1.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2.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3.中国大陆性特征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1.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2.夏季风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
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

第3课时课时数3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一、导入新课(1′)
〖师〗指导学生阅读P41“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材料,教师设疑:这是为什么呢?(与季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承转〕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了解我国的又一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二、讲授新课(25′)
〖师〗〔展示〕多媒体展示课本P40图2-30“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讲授〕什么是季风?季风是指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变化的风。

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

那么,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什么呢?
〔展示〕多媒体展示“世界政区简图”。

〔讲授〕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位置差异显著。

(海陆因素和纬度因素)
那么,影响我国的季风有哪些呢?。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观点,认识我国气候资源的有利条件,以及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

4、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和干湿区图等图表的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1、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其中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划分。

2、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教学难点: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2、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时数:3课时教具准备: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中国年降水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图等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教学要点: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①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很大②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③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2)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干湿地区①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5-9月)③我国的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3)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2、季风气候显著(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2)冬、夏季风的性质和影响(3)大陆性特征很强二、我国的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三、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旱涝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说到了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组成要素? (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2.2.3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 气候特征)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2.2.3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 气候特征)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思维导图
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气候的主要特征
地点:吐鲁番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夏热冬冷,气温年较差大,降 水稀少
气候的主要特征
地点:五道梁 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气候的主要特征
思考: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还有什么原因
垂 直 变 化
地形加剧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
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的主要特征
1 气候的主要特征
地点:海口 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气候的主要特征
1 气候的主要特征
成都
地点:成都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气候的主要特征
1 气候的主要特征
地点:漠河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干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阅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 特征。 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认识我国气候的地 区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的主要特征
知识回顾:气候的两大构成要素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海陆因素—降水”
海陆位置对降水影响很大,一 般来说,距海越近降水越多,距海 越远,降水越少。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探究思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背 风
迎 风
“地形因素—气温和降水”


山脉阻挡,造成山地两侧降水差异。
水 汽
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地
气候的垂直变化。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导学案-湘教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
导学案湘教版
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第三课时) 课

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气候的主要类型,季风气候特征及成因
2、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分析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原因。

阅读“气候的主要类型”图。

3、使学生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4、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观点。

学习
重点
季风气候特征及成因. 气候的主要类型.
学习
难点
季风气候特征及成因.
教学
方法
回忆、复习、比较
教具准备班班通、“中国季风区
与非季风区”图,“气
候的主要类型”图


新授课
过程反思及备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学生指图,回答问题 可以回忆四个干湿
进行新课
指导学生读图阅读“气候的主要类型”图。

归纳: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地区
和六
个温
度带。

完成
课本
P35练

读图:
“气
候的
主要
类型”
图。


结气
候的
特征
指出气
候的主
要类型
的分布
范围
学生讨论
中国的东部三
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读图“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 学生
回忆
初一
的有
关知

指图找
学生回

指导
冬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夏季风,影响我国季风区的降水找出
分界
线
讨论:
优越

学生
课件展
示效果
填表:P37表格并讨论表下问题
读图:雨带的推移
季风气候对经读图
分析
回忆
回答
讨论:
P36图
下问

阅读

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阅读材料
回忆课文材料填表、讨论
比较北京、纽约的差异等得出结论
讨论分析:P38图表.
小结回忆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三、我国的气候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1)、气候的主要类型
(2)、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雨热同期2、季风气候显著
原因
(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冬、夏季风的性质和影响
3、大陆性特征很强
大陆性特征的表现:气温的日较差和气温的年较差大。

课后反思第三节的内容,季风气候显著是个重点,又是个难点,学生依然记不住为什么季风气候显著,冬夏季风的区别依然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大陆性注意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