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教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海南省保亭县思源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屏幕显示)教材P68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师问)这些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什么特点呢? (生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师问)我国土地资源如此丰富、齐全,对我们来说是有利条件还是不利条件呢?(生答)有利。
教师总结:如此丰富和类型齐全的土地资源,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请大家观察各类土地所占比例,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教师总结:咱们十分需要的耕地、林地比重小,咱们不需要的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这样的土地构成结构合理吗? 大家请看我国人均耕地状况。
屏幕显示图3.8《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
可以看出,中国人均耕地很少。
(二)地区分布不均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学生:结合此图并联系所学的有关知识完成课本P71“活动2”的填表格练习,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要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学生总结: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耕地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旱地 半湿润区 平原、丘陵 草地 半干旱及干旱区 高原、山地 林地 湿润区 山地 难以利用 土地 半干旱及干旱区 沙漠、戈壁、石山、 高寒荒漠、永久积雪 和冰川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原因。
耕地——气候湿热,地形平坦。
序号: 八年级 学科: 地理 课题: 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
5.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教具: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学生齐唱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我悄悄献上一束鲜花,献给您亲爱的妈妈,感谢您给我生命,您把我从小养大,妈妈啊,我爱您亲爱的妈妈……”(师问)歌中的“妈妈”指的是谁?(生答)歌中的“妈妈”指的是养育我们的土地。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案)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也会发生变化,并知道会发生哪些变化;(2)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举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要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念。
【教学重点】(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2)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树立人类社会与自然规律协调发展观。
【教学方法】读图、探究合作、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1913年的迈阿密图和20世纪末的迈阿密图提问:观察两幅图,说说迈阿密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明确:1913年的迈阿密房屋大多低矮,分布零散,周围有大片的农田;20世纪末的迈阿密高楼林立,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到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
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一下聚落的发展与景观的变化是如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二、新课学习(一)聚落的规模变化案例1:提问:1.巴黎最初建立在哪里?为什么当初建在这里?2.从图中找出不同时期的巴黎城区范围,思考巴黎城区范围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回答)明确:1.巴黎最初建立在塞纳河边的西岱岛上,原因是这里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
2.随着社会的发展,巴黎城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呈放射状扩展。
得出结论1:聚落的规模可以发生变化,人们常常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聚落。
(二)聚落的性质变化案例2:1.找一找从1829年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
2.观察图C,说出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什么职能为主的城市?3.观察图D,说出现在的埃森市与1867年的埃森市相比有哪些变化?(学生回答)明确:1.代表当地历史风貌的建筑:教堂2.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钢铁、机械等门类为主的工业城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第2节土地资源第一课时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构成特点。
2.能够在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概况。
3.理解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地理统计图表,进一步巩固这类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土地资源重要性和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土地、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征;我国不同农业用地的分布。
【难点】我国不同农业用地的分布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新课导入】教师用投影仪呈现诗歌:土地是什么?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同学们从诗歌中听出了什么?学生:土地对于自然界和人类都非常重要。
教师:的确,土地资源对于我们非常重要,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
那么我们对土地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我国的土地资源,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分布。
知识点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67~P69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3.6,说出土地的利用类型。
__答案: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农业用地(包括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
__2.读教材图3.9,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__答案:类型齐全,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__(教师点拨)(探究活动)认识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讨论交流)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总量丰富,为什么人均占有量不足?(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总结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人均不足的原因。
(教师点拨)知识点二地区分布不均【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69、P70的内容,自主完成)读教材图3.10,分析我国主要农业用地的分布地区及其主要的农业类型。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第2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身边的事例,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理解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2.建立节约资源的意识,构建人地和谐的地理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2.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能够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提出来解决措施、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学具准备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
收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制作成演示文稿。
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播放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
教师:歌声中的“妈妈”指的是谁?学生回答。
承转:土地是山川之根,是万物之本,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
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讲授新课一、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问题引导:我们身边的土地利用都合理吗?你听到或看到哪些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说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教师展示土地资源破坏的景观图片,师生互动,读图感知林地、草地、耕地因为部分人的急功近利而遭到的破坏,通过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知。
阶段小结: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1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1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状况,安排了“中国四大海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2幅图片和“中国及毗邻海域资源”1幅地图。
“活动”1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并分析四大盐场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以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活动”2引导学生讨论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学习下一个内容作出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海洋资源的保护”部分,教材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一些严峻问题及其危害,扼要讲述了保护海洋资源的主要措施。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海洋污染的危害,教材安排了“赤潮”的“阅读”材料。
“活动”安排了较为开放的任务,引导学生就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进行探究、交流。
这个“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训练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表达交流等多方面能力,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确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提纲一、丰富的海洋资源1.生物资源(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地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2)四大海产和四大渔场(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2.矿产资源(1)近海油气资源丰富(2)滨海砂矿资源丰富3.化学资源(1)开发利用方式(2)主要盐场分布二、海洋资源的保护1.面临主要问题(1)海洋灾害频繁(2)局部海域环境污染(3)近海渔业资源衰竭2.保护海洋资源(1)加强保护力度(2)防止海洋污染(3)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四、教学建议【丰富的海洋资源】教学导入:方案①:视频导入:2019年6月27日,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7 000米级海试成功。
教师:“蛟龙号”海试成功,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你了解我国的海洋资源呢?请举例说明。
方案②:设问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哪些海产品呀?(学生回答:如海带、带鱼、墨鱼等)这些都属于海洋中的生物资源,除此之外,海洋资源还有哪些类型呢?方案③:歌曲导入:播放或学生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后,教师顺势切入课题。
优秀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章第三节

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
(板书)水资源短缺
(师问)九八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那场大洪水大家还记得吗?
(生答)记得。
(进一步说明)这说明我国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又问)我国北方有句谚语叫“春雨贵如油”,道出了我国北方春旱十分严重。
以上事实说明,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
这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教师进一步分析说明)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会白白地流入大海,并且还会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节则因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影响生产、生活。
引导学生看图3.19(教师说明)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北方的缺水状况。
(板书)
(师问)大家想一想,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答)修水库、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
看图3.20,教师介绍三峡工程。
看图3.21,教师介绍南水北调工程。
做活动1(第80页)据统计,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20%~30%。
单位产品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
另外,生活中水的浪费现象也相当普
六、教学后记。
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案1

⑵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
3.土地资源的数量特点
⑴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点是。
⑵读课本 59 页图 3-1-3 和图 3-1-4,归纳我国耕地
的基本特点。
找学生说出上面的学案题目答案,其他学生可适 一名学生说出学案 明确答
当补充。
答案,其他学生或 案,改正
教师展示图片:
补充并核对自己的 错题。
答案。
渡
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呢?
自 主 学 习 (二)
二、知土地国策
4.我国土地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生在教师提供 培养学
讨论说出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 的问题情境下, 生的自
现象。
自主学习,寻找 主学习、
5.珍惜和保护耕地的紧迫性
问题的答案。对 综合分
读课本 61 页图 3-1-5 和图 3-1-6,思考下列问题: 个人解决不了的 析获取
自 主 学 习 (一)
精 要 点 拨 (一)
的状况如何。
确目的要求。
2.出示学习目标
一、识土地国情
1.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读课本 57 页图 3-1-1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完成问题:
⑴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我国把土地资源分 为哪几种利用类型?并区分其是农业用地还是非 农业用地。
⑵结合课本图 3-1-1、分析归纳我国土地资源 的构成特点是:土地类型齐全,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重较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重较小。 2.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
学生 3:针对乱
占耕地我们应该
过度放牧
乱占耕地
利用法律法规保
护耕地,提高土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讨论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合理利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活动课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教案北师大版

第 4 课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以数据和部分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的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的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教学目标】1.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结合实例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能辨别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自然资源概况及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重点)4. 根据相关资料,了解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初步形成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结合 国情、针对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重难点)5.能够自觉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措施的思维过程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学案、图片和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意 图学生根据资料内容,初步了解我国资源 短缺的严重性。
利 情境,用 学 生 熟 悉 的 资 源 来 进 行 导 入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初 步 感 受 到 自 然 资 源 与 我 们 的 生 活从我国的资源总量来看,淡水供应:不应超过 4.5 亿人; 能源:不应超过 11.5 亿人;【总结过渡】不论从哪一项看,都已超负荷。
曾几何时,令我 们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
如 今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这究 竟是怎么了?作为中国的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了解国 情,出谋划策。
请开始吧。
【出示目标】出示目标,明确任务源种类 ,一、探国情,晾家底(一)展示并指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密 切 相 关。
结合身边的实例同位 讨论和交流:这些自然 资源在我们生活中所 具备的作用。
耕地类型: 森林: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 寒温带针叶林等【提问】这些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 会出现多种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 总结与过渡:这些来自 自然界的物质与我们 的生活息息关,我们称之为自然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
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
是,耕地 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不足,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与人与耕地的矛盾尤
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
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
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
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
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
域调水 。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 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 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